第925章中東行(2)
關燈
小
中
大
第925章 中東行(2)
麥迪爾略做停留,船隊繼續前往下一站曼林港,位於今天卡塔爾半島。曼林的貿易商品主要是椰子油、沙漠香料、藥材、罌粟,罌粟的價格特便宜,但他們販賣到岐帝國,簡直是一本萬利。
由於中原王朝長期沒有遠洋運輸和路上商隊能力,因此出口商品的最終終端售價是出口價的十幾倍,甚至幾十上百倍。
而進口商品也是這個情況,由於岐帝國沒有運輸能力,都靠外商運,導致岐帝國進口商品價格是原產地的十幾倍,幾十上百倍。
而中東商人長期占據海上和陸地貿易要沖,導致中東長期扮演大蓋帽吃兩頭,吃完歐洲吃中國的局面。
他們把中國一百塊錢的絲綢,從中國販賣到歐洲,就能賣一萬塊,從歐洲買一百塊錢的玻璃,賣到中國就能賣一萬,中間雖然有大量國家不斷征稅,但是最後的利潤依然是出口成本的十幾倍。
其中癥結就是中國長期沒有固定的遠洋能力,而歐洲有地理上的屏障,在沒有大航海之前,也無法繞過中東抵達中國。
這就讓善於經商和航海的中東商人,壟斷了海上和陸路貿易,尤其是海上貿易運輸量大,需要穿越的國家少,成本就低得多。
之前雖然非常清楚中東產的多數香料和藥材價格很低,但是不到當地,你根本無法感受到這種低廉價格畸形帶來的沖擊。
由於中東地區壟斷了陸路和海上貿易,中國雖然長期是貿易順差國,大量白銀和黃金流入,但是每流入中國一塊錢,要流入中東五六塊錢。
這就不難理解早期奧斯曼帝國為什麽能迅速崛起並強大,而在後期迅速糜爛墮落,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中東這個地區有絕對的貿易優勢,他能輕而易舉的得到財富,而中國人出口絲綢,賺的都是血汗錢。
所以甭看古代中國絲綢出口輝煌,其實主要的利潤都被中東商人給拿走了。
奧斯曼帝國中後期的衰落,本質上是其太過貪婪,坐斷了東西方的貿易,迫使歐洲尋找繞過中東的海上航線,從而意外開啟了大航海時代。
當海上航路被打通,奧斯曼帝國座斷的貿易壟斷,也就開始瓦解。所以到了中後期,西方航海越發達,殖民越廣泛,奧斯曼帝國越虛弱,越外強中幹,因為奧斯曼帝國的海上貿易利潤被西方給吃掉了。
而眼下的烏茲曼,也無法逃避這一經濟宿命,為了迅速恢覆國力,就只能靠貿易得到更多的財富,如果沒有岐帝國這個變數,烏茲曼帝國應該會走奧斯曼帝國的路,先走上擴張強盛,然後被被豐厚的經濟收入給糜爛。
沈雲卿甚至相信,烏茲曼國內的黃金保有量,肯定比岐帝國的黃金保有量多得多。
甭看岐帝國現在版圖很大,但是真正的經濟中心和人口稠密區,只有關中、京畿、河南、河北、江淮、江南、四川這個幾個地方,南方和中部地區有的人口經濟重鎮不多。
而烏茲曼周邊全部沿海,能夠進行海上貿易的貿易節點比岐帝國近,數量更多。烏茲曼的人口重鎮多數都在海邊,非常容易因為海上貿易而繁榮起來。
因此烏茲曼的黃金保有量,可能比岐帝國多得多,加之他們是貴金屬本為,黃金開采難度低,貿易極端發達,他們的貴金屬無疑比岐帝國多。
但是話說回來,貴金屬的數量,不等於幣值和經濟總量。
烏茲曼現在的經濟問題是生產力低下,而貴金屬回流越來越多,導致貴金屬在烏茲曼國內,尤其是貴族階層出現嚴重貶值。
所以烏茲曼空有這麽多的貴金屬,貴金屬創造的經濟產值和購買力,遠不如岐帝國。
一個國家的國力,本質上不是貨幣數量,而是綜合國力,是你的土地面積,人口數量,生產力,物質儲備,關鍵是生產力和技術。
在人口、土地、自然稟賦都相對中性的情況下,技術生產力可以改變國力的差距。
烏茲曼是個典型的軍事、商業、貿易、政治巨人,卻是經濟和生產力的侏儒,其軍事實力與國內生產力嚴重不匹配,這種不匹配既有中東自然環境決定,也由技術、文化、理念滯後決定。
離開曼林,艦隊駛向波斯灣最後一站莫斯冬,大致在今天巴士拉以南,科威特境內。
莫斯冬地處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最南端,其實就是在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裏斯河的出海口,兩河之間,是整個波斯灣最富庶的港口。
上游的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裏斯河兩岸廣袤平原,提供了豐富的物產,得以通過兩河經由莫斯冬港口,輸往波斯灣,乃至其他地區。
當地有波斯灣和中東東部地區最大的鐵器、銅器、鐵錠、銅錠、羊毛面料、棉布面料、面粉、小麥、牲口,以及棉花出口港口,附帶其他香料、辛香料、藥材、木材、椰子油、椰棗、寶石等等,出口貿易極為繁忙,也是中東地區為數幾個人口超過二十萬的大型城鎮。
盡管當地物產富饒,但艦隊在此停靠采購的總額卻不多,主要是出貨銷售,采購以瑪瑙、寶石和糧食、淡水補給,尤其是面粉。
莫斯冬這站本可以不來,沒什麽太多高價值的商品,但沈雲卿需要讓人繪制當地的沿海地形,因此來的時候是沿著波斯灣西側中東半島,離開波斯灣是沿著波斯灣東側沿海,把當地地形輪廓草圖基本給勾勒出來,得讓國內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
返程一站不停,穿過霍爾木茲海峽,經過阿曼灣,再次進入阿拉伯海,沿著阿曼、也門海岸航行。
沿途都是沙漠和無人區,零星有些沿海村落也不大,漫長的海岸線幾乎很難看到綠色,整個中東半島的南部多數地區都是荒漠,沿海都很難看見綠意。
沿途在多法、阿丹兩港停靠交易,多法港位於今天阿曼的塞拉萊,阿丹在亞丁,是眼下中東半島阿拉伯海沿海西側上較大的兩個港口。
相較於岐帝國沿海都是耕地、綠林,中東地區的自然環境如此惡劣,卻能先後產生阿拉伯、奧斯曼兩個帝國,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但這種奇跡的背後卻是很多飲鴆止渴的政策和內部的血腥殺戮。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麥迪爾略做停留,船隊繼續前往下一站曼林港,位於今天卡塔爾半島。曼林的貿易商品主要是椰子油、沙漠香料、藥材、罌粟,罌粟的價格特便宜,但他們販賣到岐帝國,簡直是一本萬利。
由於中原王朝長期沒有遠洋運輸和路上商隊能力,因此出口商品的最終終端售價是出口價的十幾倍,甚至幾十上百倍。
而進口商品也是這個情況,由於岐帝國沒有運輸能力,都靠外商運,導致岐帝國進口商品價格是原產地的十幾倍,幾十上百倍。
而中東商人長期占據海上和陸地貿易要沖,導致中東長期扮演大蓋帽吃兩頭,吃完歐洲吃中國的局面。
他們把中國一百塊錢的絲綢,從中國販賣到歐洲,就能賣一萬塊,從歐洲買一百塊錢的玻璃,賣到中國就能賣一萬,中間雖然有大量國家不斷征稅,但是最後的利潤依然是出口成本的十幾倍。
其中癥結就是中國長期沒有固定的遠洋能力,而歐洲有地理上的屏障,在沒有大航海之前,也無法繞過中東抵達中國。
這就讓善於經商和航海的中東商人,壟斷了海上和陸路貿易,尤其是海上貿易運輸量大,需要穿越的國家少,成本就低得多。
之前雖然非常清楚中東產的多數香料和藥材價格很低,但是不到當地,你根本無法感受到這種低廉價格畸形帶來的沖擊。
由於中東地區壟斷了陸路和海上貿易,中國雖然長期是貿易順差國,大量白銀和黃金流入,但是每流入中國一塊錢,要流入中東五六塊錢。
這就不難理解早期奧斯曼帝國為什麽能迅速崛起並強大,而在後期迅速糜爛墮落,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中東這個地區有絕對的貿易優勢,他能輕而易舉的得到財富,而中國人出口絲綢,賺的都是血汗錢。
所以甭看古代中國絲綢出口輝煌,其實主要的利潤都被中東商人給拿走了。
奧斯曼帝國中後期的衰落,本質上是其太過貪婪,坐斷了東西方的貿易,迫使歐洲尋找繞過中東的海上航線,從而意外開啟了大航海時代。
當海上航路被打通,奧斯曼帝國座斷的貿易壟斷,也就開始瓦解。所以到了中後期,西方航海越發達,殖民越廣泛,奧斯曼帝國越虛弱,越外強中幹,因為奧斯曼帝國的海上貿易利潤被西方給吃掉了。
而眼下的烏茲曼,也無法逃避這一經濟宿命,為了迅速恢覆國力,就只能靠貿易得到更多的財富,如果沒有岐帝國這個變數,烏茲曼帝國應該會走奧斯曼帝國的路,先走上擴張強盛,然後被被豐厚的經濟收入給糜爛。
沈雲卿甚至相信,烏茲曼國內的黃金保有量,肯定比岐帝國的黃金保有量多得多。
甭看岐帝國現在版圖很大,但是真正的經濟中心和人口稠密區,只有關中、京畿、河南、河北、江淮、江南、四川這個幾個地方,南方和中部地區有的人口經濟重鎮不多。
而烏茲曼周邊全部沿海,能夠進行海上貿易的貿易節點比岐帝國近,數量更多。烏茲曼的人口重鎮多數都在海邊,非常容易因為海上貿易而繁榮起來。
因此烏茲曼的黃金保有量,可能比岐帝國多得多,加之他們是貴金屬本為,黃金開采難度低,貿易極端發達,他們的貴金屬無疑比岐帝國多。
但是話說回來,貴金屬的數量,不等於幣值和經濟總量。
烏茲曼現在的經濟問題是生產力低下,而貴金屬回流越來越多,導致貴金屬在烏茲曼國內,尤其是貴族階層出現嚴重貶值。
所以烏茲曼空有這麽多的貴金屬,貴金屬創造的經濟產值和購買力,遠不如岐帝國。
一個國家的國力,本質上不是貨幣數量,而是綜合國力,是你的土地面積,人口數量,生產力,物質儲備,關鍵是生產力和技術。
在人口、土地、自然稟賦都相對中性的情況下,技術生產力可以改變國力的差距。
烏茲曼是個典型的軍事、商業、貿易、政治巨人,卻是經濟和生產力的侏儒,其軍事實力與國內生產力嚴重不匹配,這種不匹配既有中東自然環境決定,也由技術、文化、理念滯後決定。
離開曼林,艦隊駛向波斯灣最後一站莫斯冬,大致在今天巴士拉以南,科威特境內。
莫斯冬地處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最南端,其實就是在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裏斯河的出海口,兩河之間,是整個波斯灣最富庶的港口。
上游的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裏斯河兩岸廣袤平原,提供了豐富的物產,得以通過兩河經由莫斯冬港口,輸往波斯灣,乃至其他地區。
當地有波斯灣和中東東部地區最大的鐵器、銅器、鐵錠、銅錠、羊毛面料、棉布面料、面粉、小麥、牲口,以及棉花出口港口,附帶其他香料、辛香料、藥材、木材、椰子油、椰棗、寶石等等,出口貿易極為繁忙,也是中東地區為數幾個人口超過二十萬的大型城鎮。
盡管當地物產富饒,但艦隊在此停靠采購的總額卻不多,主要是出貨銷售,采購以瑪瑙、寶石和糧食、淡水補給,尤其是面粉。
莫斯冬這站本可以不來,沒什麽太多高價值的商品,但沈雲卿需要讓人繪制當地的沿海地形,因此來的時候是沿著波斯灣西側中東半島,離開波斯灣是沿著波斯灣東側沿海,把當地地形輪廓草圖基本給勾勒出來,得讓國內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
返程一站不停,穿過霍爾木茲海峽,經過阿曼灣,再次進入阿拉伯海,沿著阿曼、也門海岸航行。
沿途都是沙漠和無人區,零星有些沿海村落也不大,漫長的海岸線幾乎很難看到綠色,整個中東半島的南部多數地區都是荒漠,沿海都很難看見綠意。
沿途在多法、阿丹兩港停靠交易,多法港位於今天阿曼的塞拉萊,阿丹在亞丁,是眼下中東半島阿拉伯海沿海西側上較大的兩個港口。
相較於岐帝國沿海都是耕地、綠林,中東地區的自然環境如此惡劣,卻能先後產生阿拉伯、奧斯曼兩個帝國,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但這種奇跡的背後卻是很多飲鴆止渴的政策和內部的血腥殺戮。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