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875章訪臘婆(3)

關燈
第875章 訪臘婆(3)

這些新岐民陸續遷入臘婆之後,郝仁就發現這些人腦子和臘婆族、岐人都不太一樣,他們都不喜歡種地,因為他們在原籍地就沒有像樣的農業體系,所以對種地不怎麽熱衷。

他們種地基本上管飽就行了,再多他們都不種,原因其實很簡單,種地太累人,反正臘婆一年能種四季稻米,隨便撒撒種一季也能管飽一年。

而且他們有叢林狩獵和捕魚、海捕的習慣,所以定居安置之後,他們開始大量養牲畜、養家禽。

因為牲畜、家禽在東南亞很有市場,在族群裏牲口越多,地位越高,而且牲口在臘婆本地市場也很廣。

而臘婆本地人對養殖牲畜卻沒太多動力,因為他們飲食習慣上以素食和大米為主,吃肉不多,而且也以海產品居多。

加之岐軍來之前,當地的農業體系不合理,生產力低下,導致養牲畜成本太高,所以吃肉就不多。

於是在臘婆就形成了奇特現象,岐民都大量種地,新岐民養牲畜、海捕,臘婆各族種地之外也搞百業、香料、割膠、伐木、種樹和經商。

而且岐帝國高度重視農業發展,所以在臘婆積極鼓勵種地,但是臘婆人還是一年就種一兩季,因為一季就夠吃了,種多了海運運力不足,也運不出去,種地還累人,重要的是種的太多,當下在熱帶的倉儲技術不行,所以米多也存不住,容易壞。

所以這些年新岐民和臘婆各族,對大量種水稻積極性一直不高,不過岐民的積極性很高,因為在國內根本就沒有這麽好的田,現在稅賦低,敞開了讓他們種,岐民的積極性就高得多。

於是又出現了臘婆部族把土地租給岐民種地的情況,而岐民在金戔寺政策鼓勵下,家家戶戶都貸款買水牛,由此還帶動了新岐民的水牛養殖業,畝產和糧產都比國內高得多。

而且岐民是一年種四季,一季粳米三季糯米,一年忙到頭。

糯米用來釀酒,出口到廣州和東南亞,甚至可以把糯米經由海上和珠江、漓江水系運往廣州和嶺南各地供應當地,成本要比嶺南地區種糯米便宜一些,而且品質還更高,但是臘婆的粳米經過海上運輸販往嶺南後,價格沒有優勢,反倒要貴。

但如果有萬噸輪,甚至十萬噸的輪船,臘婆無疑是岐帝國的糧倉。

上午一直忙於會見和認識大大小小的頭人、官吏,下午郝仁在經略府擺了十幾桌酒宴,款待遠道而來的各地頭人,為沈雲卿接風洗塵。

菜也就是那樣,都是大魚大肉,沒宮裏那麽多的花樣和排場,但是在當地已經是絕對的奢華。

不過沈雲卿還是謹小慎微,以免朝中有人說他在外,借出使之名惡意重傷,說他大搞排場和鋪張浪費,派頭都蓋過了女帝。

這種惡意中傷歷朝歷代都有,而且不乏一些陰險之人,惡意在你出巡的路上給你安排豪華排場和奢侈酒宴,制造輿論把柄攻擊你。

加之一些大員確實做了一些傑出貢獻,感覺志得意滿感覺良好,往往就有些飄飄然放松了警惕,然後不知不覺之下中了別人的圈套,結果等到回京後,等著你的就是皇帝的冷臉和禦史們洶湧的唾沫。

不過當今女帝不是小雞肚腸嫉妒之人,而且沈雲卿出行之前已經和女帝打過招呼,一些排場也酒席不可避免。

再說了,沈雲卿平日裏基本上從來沒鋪張奢侈過,要比奢侈,女帝幾乎享受到了目前世界上能夠享受的全部奢侈待遇,絕沒有第二個人能跟女帝比奢侈,還不至於不近人情,容不下沈雲卿出風頭。

酒宴從下午一直吃到天黑,所有人都喝的酩酊大醉,氣氛很是融洽,比起十年前劍拔弩張刀兵相向,和平與繁榮才是絕大多數人的需求,只有極少數的野心家和狂人才會渴望戰爭。

宴席散後,待等趙元、吳應等人離去,沈雲卿喝了一些醒酒湯後,開始下一步的部署安排。

“鐘將軍,有關羅哈諾戰報可有送到。”

“啟稟郡王,九天前就已送到,我差人取去。”

“嗯,我這裏有一封馬帥要我轉給你的信。”

說著,沈雲卿從懷中取出馬文修轉給鐘墨俞的信件,之後鐘墨俞差人取來朝廷送達的戰報。

沈雲卿原本是想等周樞、薛剛回朝後,與二人見上一面,詳細了解羅哈諾軍情,以便於爭取與烏茲曼在達爾翰地區的劃界談判,獲取主動權,奈何出使時間緊迫,他二人當時還在呼延都護,只好先行上路。

但是囑咐了兵部,讓他二人與隨同返回的部將,把羅哈諾戰後情況,以及烏茲曼接壤地區情況,詳細整理一份報告,並且把繪制的地圖一同送來潮甌。

期間上算起來,如何都能趕在沈雲卿抵達臘婆之前送到潮甌。

取來朝廷送達的戰報,封在一個存放地圖的皮革桶內,可見兵部整理的軍情報告好不少。

確定鉛封完好無算,沈雲卿打開皮革桶,裏面塞滿了信件和幾張地圖。

先是取出全部信件,有兵部的詳細報告,有範勇、陸爭的信,女帝的密函,還有家書,也有有薛剛、周樞的信,沈雲卿先拆了兵部的詳細報告。

報告很厚,得有三萬多字,要知道這可是中古漢語,三萬多字的表達效率少說得抵七八萬白話文。

報告開篇都是西征主要經過,這些都沒太多的看頭,一目十行略過就行了,主要是看中後段內容,沈雲卿急於知道北高加索和南高加索的情況。

達爾翰地和鐵律國分別在高加索南部和北部地區,結合繪制的百萬比例尺地圖,沈雲卿發現這個鐵律國的西部邊境,距離第聶伯河已經不遠。

確切的說,羅哈諾這個國家是由三部分構成。

主體部分是中亞北部和裏海北部地區,鐵律國是第聶伯河以東至伏爾加河平原,達爾翰國是高加索南部和土耳其東部地區。

達爾翰地已經超出了之前預料,並不像朝廷此前掌握,和西斯法赫描述的情況,正是這一點的出入,導致烏茲曼對岐軍出現在達爾翰地非常緊張。

之前一直認為,達爾翰地是今天格魯吉亞、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土耳其東北部地區。

但岐軍這次送回的繪制地圖上看,達爾翰地包括了今天伊朗西北地區的大不裏士,土耳其東部多數地區,都快沖到伊拉克和敘利亞了。

也就是說,岐帝國現在其實已經深度介入到中東北部地區,不單單是和烏茲曼接壤的問題,而是全線接壤,擋住了烏茲曼向北擴張進入歐洲的通道,所以烏茲曼其實是非常不滿的。

而且從兵部的報告上來看,達爾翰國王位被羅哈諾王繼承,除了因為達爾翰王室子嗣繼承出現香火斷絕,法理上羅哈諾王有合法繼承權,和尋求保護之外,從抓捕的達爾翰地貴族的供述來看,烏茲曼已經在打達爾翰地的註意。

也就是說,羅哈諾和波茲津火拼後國力被削弱,烏茲曼可能趁機攻打還只是聯姻狀態的達爾翰國,打通北上陸路通道,為日後攻取土耳其小亞細亞半島奠定基礎。

而且達爾翰地比預想的大得多,這是開戰之前沈雲卿沒料到的。

他只以為這個達爾翰國,也就是南高加索巴掌大的地方,應該不至於引起烏茲曼的反應,但現在來看,是全面接壤了,烏茲曼無疑感到了緊張。

至於忽喇方面,基本肅清了羅哈諾北部國土,俘獲了大量人口,為了達到統治目的,繼續奴役了一部分,同時對那些炮灰和投降者幸存下來的這批人,進行了封賞,讓他們繼續為忽喇賣命效力。

不過忽喇正在往北羅哈諾遷徙牧民,一來監視當地,二來進行分封,以達到緩解內部矛盾的目的。

此外岐軍在打到達爾翰與烏茲曼邊境錢之前,烏茲曼已經出兵越過了達爾翰與烏茲曼傳統邊境線,控制了大量要津和土地,岐軍曾前去交涉,要求烏茲曼退回邊界,但遭到了拒絕。

由於烏茲曼槍多人多炮多,岐軍未做還擊準備,也就是說,烏茲曼不費一槍一彈,占了達爾翰地上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而且都是當地最好的耕地,其中還有一處很大的金礦也被烏茲曼給占了。

而岐軍由於槍少炮少,底氣不足,未能進行有效軍事震懾,被占的土地也要不回來,此外達爾翰地本就是意外“收入”,岐軍將領大都抱著多一寸少一寸,都無所謂的態度,所以這件事上前線采取了克制態度。

即便真打起來,岐軍並不占優勢。

兵部的報告基本就這樣,範勇和陸爭的來信分別提了劃界、軍事部署問題,以及黑海以西的情況。

範勇不主張在目前的實際控制線上劃界,因為烏茲曼越界控制了北上通道的全部要津,岐軍處在平原上,能夠固守的戰略要地少得可憐,一旦烏茲曼入侵,岐軍無險可守,更何況當地民情不利,駐軍不足以應付烏茲曼傾巢出動。

其次是兵力問題,無論是否裁撤羅哈諾投降軍隊,都面臨解散後如何安置,這些人都是長期打仗的職業軍人,根本不會種地,如果放牧就是允許他們到處流動,隨時都可能發展成反叛武裝。

但如果不解散,這四五萬的收編羅哈諾軍有可能成為隱患,可如果養著,有得是一大筆支出,朝廷現在主張解散,但解散後解決不了問題,範勇來信詢問沈雲卿其他辦法。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