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789章海軍成果(3)

關燈
第789章 海軍成果(3)

旗艦返港已經是黃昏,女帝上岸後有些暈,雖然是排水量兩千六七百噸的大船,但個現代也只是小型的驅護艦,沒那麽四平八穩,加之女帝很少出海,遇到個風浪難免有些不適。

當晚休息一夜,翌日登上戰船檢閱軍容軍貌和戰備兵器。

眼下岐軍還沒換裝,被服正在加緊生產,水兵依然還是傳統短衫,海陸師還是番軍的裝備和被服,已經嚴重不適應新形勢下的作戰要求。

女帝這次東巡的一個重要活動,就是給水兵和海陸師軍卒發放新式軍服被服,說起來是皇帝給的福利。

新式的水兵服並沒有采用經典的海魂衫,而是黃泥服。

之所以是黃泥服,原因是兵部認為海軍發展自水軍,而水軍來自黃河長江,兩河都是黃泥色,海軍也得是泥腿子。但是使用了T恤款,這也是岐軍為數不多的T恤款。

水兵夏裝為黃泥色T恤和長褲,冬裝為靛藍色右衽短衫,棉長褲和圓領外套羊毛呢子大衣,或是棉襖,船長、武官還有黑色皮衣。

海陸師夏裝為短衫長褲、中褲,冬裝為長擺右衽棉襖,或是毛皮大衣,作訓布鞋,作戰布靴,冬季為毛靴。

此外水兵和海陸師還設計了無頂長檐遮陽帽,往頭上一套,露出頭發和發髻,臉遮在長檐下,有利於防止面部和眼睛曬傷,尤其是海軍水兵,風帆船操縱都暴露在太陽下,遠沒有現代艦船的船體結構,遮陽帽有利於防止面部的嚴重曬傷和對眼睛的傷害。

不過後來水兵的黃泥T恤海陸師也用,因為穿著很方便,不過經常被陸軍罵成“騎船馬”,意思是說,騎在船上的游牧大軍。

因為中原都是右衽,從來沒有出現過T恤這種一伸脖子就能穿的衣服,游牧民族和胡人雖然是左衽,但是他們有類似T恤這種一伸脖子就能穿的皮襖,所以海軍的不倫不類經常淪為陸軍的笑柄。

新的被服讓海軍面貌煥然一新,甚至都開始產生錯覺,但穿在身上的永遠沒有拿到手裏的實惠,尤其是海軍是新建軍種,“產權”一直不明確。

朝廷掏了那麽多錢,戶部覺得組建海軍戶部掏錢最多,工部覺得海軍造船工部出技術出人力最多,兵部那就自用不說了,這他媽的全國四千多門炮,海軍拐走了三千多,讓我兵部怎麽混,更何況水軍從來就是陸軍的附屬,歸兵部管,產權自然是兵部的。

所以到現在為止,海軍名義上聽兵部的,實際上馬文修有很大決斷權,所以船聽馬文修的,因為水兵都是馬文修的人。

這不逢年過節的給發新衣,肯定是有目的的,而且還是女帝發新衣,目的更明確,連帶給每個水手、軍卒賞了兩貫銅錢,武官至將官賞賜五至二十貫不等,這麽一撒就是好幾萬沒了。

但是這幾十萬花的值啊,女帝藉此向朝中暗示,海軍是皇家的產權。於是從這天開始,海軍前邊開始加“皇家”二字

登州除了港口和州城,整體沒什麽可看的,再有就是州城即墨有一個修配廠,負責定期保養維護火炮和槍支,港口有個船廠,也能造三千石船,但是產能不大,更多用於保養和修為船只。

登州呆了得有七天,七天後上路前往萊州。

由於密州案,行程拖延了得有半個多月,按計劃應該是四月中上旬到萊州,四月下旬初,坐船走黃河返回神都,然後能在五月初趕上科舉,現在行程拖後半個多月,要是女帝再來了興致,科舉多半得要拖到六月。

有鑒於此,內閣開會後決定科舉繼續拖著,拖到女帝還都。

當然,科舉這麽一拖肯定是考生倒黴,不過現在進京趕考的住宿和三餐費用都由朝廷承擔,落實到細節就是禮部出血。

陸芎就一直覺得自己的禮部發展就不正常,禮部本來就是清水衙門,怎麽現在什麽項目都要掏錢。

從來就沒聽說過學生趕考的餐宿費用也要朝廷出,這每次考試好幾萬人,甚至有突破十萬的節奏,這麽一大筆錢擱在三十年前,都夠禮部一年的三公經費。

但不管禮部怎麽打小報告,沈雲卿就是不搭理,因為這筆錢金戔寺出了百分之八十,戶部出百分之二十,禮部的想法無非就是把這筆錢從考生嘴裏剩下了,直接撥給禮部得了。

但這筆錢花出去,並不是完全為了解決考生在趕考期間的吃住問題,而是為了讓更多貧寒考生能有一個公平考試的機會。

大量寒門子弟其實不是輸在考試上,而是輸在進入神都到考試這段期間,由於缺乏盤纏川資,而影響考試甚至放棄考試。很多真正有能力的考生,其實都在這些寒門子弟中。

如果能用幾萬,十幾萬從幾萬十幾萬人中挑出十個八個有用的人,他們將來能創造幾百,上千,上萬的價值,這筆賬怎麽算都是劃算的。

此外這些考生趕考住宿的地方,一些是新學校舍,一些是軒禾兩院校舍,工廠廠房和城中的客棧,都是由專項經費負責埋單,整體的費用均攤到每個人考生頭上其實已經很低,相反朝廷拿出一些錢來解考生的食宿,既能挑選人才,同時也能產科舉經濟。

歸根到底是禮部已經僵化,不會算賬。

抵達萊州已經是四月二十八,萊州的人口分布是自西向東的狹長軸向,往南的丘陵地帶沒什麽人,因此萊州轄下的六個縣,有五個縣的縣城範圍都靠海,一個在內陸。

萊州目前是全國最大的造船基地,全境六個縣,五個縣造船,一個縣的支柱也從事與木船配套件和木質產品的生產,造船之外的養殖和海上捕撈其實也很發達。

萊州的養殖都是從海通引進的種苗、管理和技術,以便於通過渤海從海上運往遼東半島,輸送禽畜副食品。

海上捕撈的發展也是最近幾年才有起色,在此之前都是小漁船出海捕撈一些水深不深的海魚,而且條件簡陋如果出海較遠,一天回不來,就只能在船上把魚曬幹,因此之前都只能在近海捕撈,然後當天上岸,當天開始曬。

朝廷船禁解除之後,萊州批量造船,制造工藝大幅改善後,帶來成本降低,三千石以下的船被民間大量訂購,朝廷也設計了一些不同功能和款式的一兩千石,幾百石海船,民間買去之後自己改改就能出遠海捕撈,海鮮的產量大幅增加。

此外沈雲卿試圖也發展一些海水和淡水養殖,但海水和淡水養殖很大程度上需要生物學,因此目前為止效果不怎麽樣,仍在研究的初期階段。

女帝進入萊州境內一路走一路看,每到一縣都要視察。

萊州的人口比十五年前整整翻了一倍還多,既有人口自然增長,也有外來遷入,其中很多都是來自全國各地招募的木匠和船匠。

朝廷船政開禁後,除廣東沿海之外,允許全國各地船廠到萊州學習造船技術,三千石和五千石船技術迅速在全國普及,不僅沿海造船,內河一些造船廠也造船。

而且各地迅速以朝廷寶船為藍圖,陸續發展出一些其他船型和結構,如果結構合理,設計更好,朝廷也會出一些資金購買技術,用於改良建造技術。

之所以不讓廣東沿海建造三千、五千石船,主要是烏茲曼和外商在廣州通商,導致附近外國船只極多,廣州屬地上的外國人,常駐和流動的人口已經逼近五萬,都是海禁解除之後,迅速湧入國內的外國人。

這些外國人中不乏一些間諜和特務,三千、五千石造船技術關乎海權利益,擴散後不利於朝廷維護海上利益,因此三千石、五千石新船的建造只到福建沿海,不出福建下廣東。

此外所有中高級船匠都實行註冊與定期核查制度,不準進入嶺南道境內,更不準離開帝國海域,防止技術工匠流失和被收買。

嶺南道要買船,就只能去東嶺道,或者江南、江淮甚至海南,總之在嶺南道本地買不到兩千五百石以上的船。

進入萊州第四天,段烽突然從神都趕到萊州,沈雲卿只以為是免死金牌的消息傳到了沈家,沈嚴良六神無主派段烽過來問計。

“郡王,是呼延財東拖老爺捎封急信給您,讓您務必盡快回覆。”

“是呼延秦的信。”

“是。”

沈雲卿一時半刻還沒想到呼延秦何事找他,拆開信後細看才知道,是西斯法赫催他五萬兩黃金。

“我知道了。老爺有話要你帶給本王嗎。”

“老爺說,貴妃娘娘要張羅著給大小姐做媒,讓您拿個主意。”

“真是不消停。”

碰上這麽個丈母娘,沈雲卿一個頭兩個大。孩子這才多大,就張羅著給找婆家。

“最近府上有什麽大事發生沒有?”

“沒有,挺正常的。”

“那朝中可有議論免死金牌的事?”

“有有,消息都炸開了,滿朝文武家竟然沒人知道有免死金牌這事。我聽高大人說,是鄭王在《君側錄》裏才查到有這回事。朝廷的《正元寶錄》只字沒有。”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