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海軍成果(1)
關燈
小
中
大
第787章 海軍成果(1)
之後幾日,女帝在密州視察,同時讓懷王出面安撫密州的地主、財閥階層。
同時對吳廷琛、唐虎功、顧嚴、楊林凱等人的處置也有了結果,顧嚴雖然感染天花,但僥幸挺了過來,卻留下終身毀容的殘疾。
吳廷琛因有免死金牌,可保全族免死,也就沒法兒誅滅,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九族連坐全數發配塞外草原。
唐虎功九族、顧嚴九族、楊林凱九族,分別發配北遼、臨海、清遠肅汝三道,其他直接涉案人三族發配以上四地,知情不報頭目本族發配,密州上刺史,下至縣令全數罷免待參。
至此,假幣案名義上了結,對於吳廷琛的死亡,朝廷不稱天譴報應,只說是吳家堡人員聚集過多,導致外病流入,爆發瘟疫,吳廷琛、唐虎功都是死於瘟疫。
至於是不是死於瘟疫,還是其他什麽死因,就讓輿論自己去聯想吧。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還是給吳廷琛、唐虎功、顧嚴三人拍了照片,以便於日後用來對證。
瞧,是死於天花吧。
女帝在密州停留期間專門派人去了礦坑,按沈雲卿提供的線索,確實發現了黃金。
由此開始,岐帝國黃金開采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以膠州灣為代表的山東黃金為朝廷提供源源不斷的財富,而且鐵路修通之後,山東黃金的開采進入鼎盛時期。
賊固然可惡,但是蠢賊往往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數日後聖駕啟程前往登州,重點視察海軍和海陸師。
海陸師編制上依然是步兵番軍架構,只是訓練上以搶灘登陸和攻堅作戰為主,作戰模式和傳統步軍完全不同,而且熱兵器正在普及,海陸師的操典中加入了大量的熱兵器作戰戰術。
為了此番東巡,還在渤海海試的七千石寶船也日期抵達登州港接受女帝檢閱,巨大的船體和風帆給人以驚人氣勢。
不同於三千石寶船,七千石寶船尾帆采用了雙排桅桿,兩張硬帆,以增加兜風面積和改變風向的能力。
三千石寶船由於船體寬度較窄,無法並排安裝兩根船桅,只能縱向單排安裝船桿。
如今七千石寶船排水量超過兩千七百噸,甲板寬度足以在船尾安裝兩根桅桿。通過兩張硬帆角度的組合,幾乎可以兜住正面以外任何方向的來風。
而且寶船都采用船尾硬帆,其他軟帆,中西結合的結構,處於船尾後方的硬帆更便於利用風力。
此外七千石船、五千石船硬帆面積增加,導致風帆與帆骨重量急速增加,依靠人力升帆降帆極為吃力和危險。
為此專門設計了一套升降用的齒輪箱與滑輪組,只需數人合力通過搖動曲柄,就能輕松升降硬帆,同時備有人工升降系統,以防機械系統失效後的備用措施。
“妹夫,如此巨大寶船可載幾人?”周晟問道。
“如不裝火炮、彈藥,能裝一千五六百人,能保證五個月不靠港。”
“一千五百六百!五個月飄在海上不靠港。”
“嗯,如果乘坐七千石寶船從海上去阿瓦達提,一站不靠,順風順水兩個多月就能到。”
“真沒想到,能裝下這麽多人。若是成百上千制造,組成巨大船隊,一次便可運走數十萬人吶。”
“呵呵,此種大船價格並不便宜,民間財閥怕是造不起。而且這種大船速度比三千石船慢得多,並不利於快速部署。日後海上貿易,仍然是以五千石和三千石船為主。”
“那這等大船一次能裝多少火炮?”
“最少九十五門,最多一百二十門炮,攜帶彈藥後,全船只能裝一千多人,帶足食物後,不靠港的情況下,可維持海上四月多的航行。”
排水量兩千七八百噸的木質船即便是在西方風帆艦歷史上,也是數一數二的一級風帆戰列艦,但是與鄭和坐船比起來,仍然是小巫見大巫。
鄭和的坐船理論上排水量已經超過兩萬噸,而西方歷史上最大的風帆戰艦排水量也就三千多噸。
按西方的理論,三千多噸的木船已經是木質力學結構承重的理論極限,而且三千多噸的風帆戰列艦,大量使用了工業革命帶來的鍛造鋼結構。
但這些年的木船發展證明,三千噸絕不是木質結構的力學極限,工部方面和軒禾書院都認為,至少可以達到排水量三萬石,理由很簡單,只要木材有足夠的陳化處理時間,木材的強度可以成倍增加。
以龍骨為例,一根三千石寶船龍骨目前需要兩年多的時間處理,但如果調整工藝,摸索出更合理的處理工藝,相同的時間和木料,可以得到更好的質量。
此外中國人艦船和西方艦船根本不一樣,中國人建船除了用釘子,還靠榫卯。一旦使用榫卯結構,就可以避免木材伸縮帶來的擠壓和拉伸,因為榫卯結構的間隙允許這種變形,而完全依靠鐵定釘死的木材結構,幾乎不允許這種變形存在,所以就容易讓木材應力過於集中而折斷。
最後是中國人的設計理念和西方不同,中國人的船艙內其實很多地方都是圓曲面,而且有圓形水密藏,圓形和球形的承壓最大,所以中國人的船看起來就像是元寶,最開始船內趨於曲面,發展到後期船體為了更大,更安全,船型也趨於球體。
所以拿西方的理論給中國的模式定調,那是耍流氓不講理。
不過鄭和搞了這麽大的船,可惜最後都讓明帝國自己葬送,這要是鄭和的寶船都給武裝起來,一艘船怎麽也得裝五百門大炮,即便擱在今天,對付那些連海軍都沒有的三流國家,那也綽綽有餘了。
可惜明帝國下西洋,純粹是去顯擺一下,沒有把海軍建設和海上貿易合理結合起來,而且規模過於龐大,已經超出了當時明帝國的國力,加之只有支出沒有收益,文官集團沒有利益,解散艦隊也是必然結果。
所以發展海軍不能一味求大,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而且沈雲卿也發現,船也不是越大越好,太大了跑不快,太小了跑快了,但是火力輸出不夠,遠洋利潤就少。
因此三千石船適合跑內河和中近海域,五千石船速度適中,運輸貨量適中,遠洋性能更好,七千石的速度慢,火力輸出雖然強大,但是民間財閥目前的財力要買一艘還是有些吃力,除非成本進一步下降,否則短期內看不到普及的可能。
而且也許二三十年後,鐵船都有了,蒸汽機上木船的計劃也已經提了出來,目前還在論證,二三十年後說不定能造鐵船,三千噸排水量根本就是小意思。
船靠岸後,百官隨行女帝登上甲板,由於沒有載重,船舷距離地面得有三丈多,站在岸邊莫名有種強大的威壓。上到甲板後,視野突然開闊,給人以四平八穩的感覺。
“愛卿,建造一艘七千石船需要多久?”
“回陛下,要八年。建造一艘得要八年時間,一艘五千石船需要五年多。目前五千石船已經大量制造,這等七千石船還有兩艘在建,除此之外朝廷沒有新的訂單。”
“是因為太貴嗎?”
“不是,而是造多了會有財政負擔,七千石船民間眼下買不起,而買船還不是花錢的大頭,關鍵是養船,七千石的船太大,我朝可供停靠的碼頭就不多,出了我朝疆域之後,國外沒有港口可供停泊,因此建造太多並不利於朝廷財政穩定。”
眼下有個尷尬問題,就是沒碼頭。
眼下多數沿海港口其實只能供三千石船靠港,因為之前朝廷最大的船也就三四千石,而且早期的數量很少,靠站的地方並不多,民間和朝廷多數的船都在兩千石以下,所以三千石的港口是夠用的。
而五千石船剛剛投產沒多久,還沒到集中交付期,所以五千石船的基礎設施問題還不嚴重,三千石的港口零星停靠一下影響也不大。
但要是七千石船大量制造,碼頭設施都要改,國內的好改,國外的就麻煩了。
因為七千石船的造價本就高,而要開動這麽大的船,需要大量人員,如果不能進行貿易活動,船體的老化折舊和船員費用,就是一大塊驚人支出。
而國外沒有可供停靠的碼頭,同時最賺錢的航線都在國外,這種大船不跑國際航線,自己攥在手裏養著,顯然是不劃算的。
而且現在岐帝國的海軍已經是東亞第一,大量制造這種七千石大船完全超出使用需求,還影響財政。
所以兩艘建成前夕,沈雲卿才下了兩艘訂單,也只是為了繼續積累、改進、摸索大船的制造,同時維持技術工匠的技術傳承,不至於造了兩艘不造了,然後技術流失,這又是一大損失。
甭看鄭和下西洋,兩萬噸大船挺威風,其實根本進不了港,必須讓大船在港外飄著,換乘排水量一兩千噸的船只進港,即便是明帝國排水量一兩千噸的船只,在當時也是巨無霸的存在,同期西方哥倫布那會兒,才幾百噸排水量,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
有鑒於環境還不成熟,首期幾艘七千石船只能小批量建造一些,等到國內經濟再好一些,財政問題解決,基礎設施到位,再批量建造,把成本拉下來,價格讓民間也能承受,才能大量發展。
國力和國防力量一定得要匹配,否則就是水裏拖到草,越拖越重。
一艘七千石船的建造周期大約是八年,已經算是短的了,現在造船都是兩班倒,除了下雨惡劣天氣,基本上白天幹到天黑,兩班船工建造。
如果按正常的施工進度,一班作業,就是一天幹滿十個小時,一艘排水量超過兩千六七百噸的風帆船,中國人再聰明,全工時也得十二年開外,所以還得有勤勞這個外掛。
沈雲卿琢磨著,女帝多半是開始感覺良好,想好大喜功,大搞建設,已經不滿足三千石船隊,要搞就搞大的七千石船隊。這要是日後有一萬石,兩萬石,甚至五萬石的木船,也這麽折騰,國力早晚要拖垮。
這是幸虧沈雲卿是眼前紅人,女帝還聽勸,要是沒人攔著點,多半又是領導一拍腦袋,給朕造它一百艘兩百艘威武威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之後幾日,女帝在密州視察,同時讓懷王出面安撫密州的地主、財閥階層。
同時對吳廷琛、唐虎功、顧嚴、楊林凱等人的處置也有了結果,顧嚴雖然感染天花,但僥幸挺了過來,卻留下終身毀容的殘疾。
吳廷琛因有免死金牌,可保全族免死,也就沒法兒誅滅,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九族連坐全數發配塞外草原。
唐虎功九族、顧嚴九族、楊林凱九族,分別發配北遼、臨海、清遠肅汝三道,其他直接涉案人三族發配以上四地,知情不報頭目本族發配,密州上刺史,下至縣令全數罷免待參。
至此,假幣案名義上了結,對於吳廷琛的死亡,朝廷不稱天譴報應,只說是吳家堡人員聚集過多,導致外病流入,爆發瘟疫,吳廷琛、唐虎功都是死於瘟疫。
至於是不是死於瘟疫,還是其他什麽死因,就讓輿論自己去聯想吧。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還是給吳廷琛、唐虎功、顧嚴三人拍了照片,以便於日後用來對證。
瞧,是死於天花吧。
女帝在密州停留期間專門派人去了礦坑,按沈雲卿提供的線索,確實發現了黃金。
由此開始,岐帝國黃金開采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以膠州灣為代表的山東黃金為朝廷提供源源不斷的財富,而且鐵路修通之後,山東黃金的開采進入鼎盛時期。
賊固然可惡,但是蠢賊往往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數日後聖駕啟程前往登州,重點視察海軍和海陸師。
海陸師編制上依然是步兵番軍架構,只是訓練上以搶灘登陸和攻堅作戰為主,作戰模式和傳統步軍完全不同,而且熱兵器正在普及,海陸師的操典中加入了大量的熱兵器作戰戰術。
為了此番東巡,還在渤海海試的七千石寶船也日期抵達登州港接受女帝檢閱,巨大的船體和風帆給人以驚人氣勢。
不同於三千石寶船,七千石寶船尾帆采用了雙排桅桿,兩張硬帆,以增加兜風面積和改變風向的能力。
三千石寶船由於船體寬度較窄,無法並排安裝兩根船桅,只能縱向單排安裝船桿。
如今七千石寶船排水量超過兩千七百噸,甲板寬度足以在船尾安裝兩根桅桿。通過兩張硬帆角度的組合,幾乎可以兜住正面以外任何方向的來風。
而且寶船都采用船尾硬帆,其他軟帆,中西結合的結構,處於船尾後方的硬帆更便於利用風力。
此外七千石船、五千石船硬帆面積增加,導致風帆與帆骨重量急速增加,依靠人力升帆降帆極為吃力和危險。
為此專門設計了一套升降用的齒輪箱與滑輪組,只需數人合力通過搖動曲柄,就能輕松升降硬帆,同時備有人工升降系統,以防機械系統失效後的備用措施。
“妹夫,如此巨大寶船可載幾人?”周晟問道。
“如不裝火炮、彈藥,能裝一千五六百人,能保證五個月不靠港。”
“一千五百六百!五個月飄在海上不靠港。”
“嗯,如果乘坐七千石寶船從海上去阿瓦達提,一站不靠,順風順水兩個多月就能到。”
“真沒想到,能裝下這麽多人。若是成百上千制造,組成巨大船隊,一次便可運走數十萬人吶。”
“呵呵,此種大船價格並不便宜,民間財閥怕是造不起。而且這種大船速度比三千石船慢得多,並不利於快速部署。日後海上貿易,仍然是以五千石和三千石船為主。”
“那這等大船一次能裝多少火炮?”
“最少九十五門,最多一百二十門炮,攜帶彈藥後,全船只能裝一千多人,帶足食物後,不靠港的情況下,可維持海上四月多的航行。”
排水量兩千七八百噸的木質船即便是在西方風帆艦歷史上,也是數一數二的一級風帆戰列艦,但是與鄭和坐船比起來,仍然是小巫見大巫。
鄭和的坐船理論上排水量已經超過兩萬噸,而西方歷史上最大的風帆戰艦排水量也就三千多噸。
按西方的理論,三千多噸的木船已經是木質力學結構承重的理論極限,而且三千多噸的風帆戰列艦,大量使用了工業革命帶來的鍛造鋼結構。
但這些年的木船發展證明,三千噸絕不是木質結構的力學極限,工部方面和軒禾書院都認為,至少可以達到排水量三萬石,理由很簡單,只要木材有足夠的陳化處理時間,木材的強度可以成倍增加。
以龍骨為例,一根三千石寶船龍骨目前需要兩年多的時間處理,但如果調整工藝,摸索出更合理的處理工藝,相同的時間和木料,可以得到更好的質量。
此外中國人艦船和西方艦船根本不一樣,中國人建船除了用釘子,還靠榫卯。一旦使用榫卯結構,就可以避免木材伸縮帶來的擠壓和拉伸,因為榫卯結構的間隙允許這種變形,而完全依靠鐵定釘死的木材結構,幾乎不允許這種變形存在,所以就容易讓木材應力過於集中而折斷。
最後是中國人的設計理念和西方不同,中國人的船艙內其實很多地方都是圓曲面,而且有圓形水密藏,圓形和球形的承壓最大,所以中國人的船看起來就像是元寶,最開始船內趨於曲面,發展到後期船體為了更大,更安全,船型也趨於球體。
所以拿西方的理論給中國的模式定調,那是耍流氓不講理。
不過鄭和搞了這麽大的船,可惜最後都讓明帝國自己葬送,這要是鄭和的寶船都給武裝起來,一艘船怎麽也得裝五百門大炮,即便擱在今天,對付那些連海軍都沒有的三流國家,那也綽綽有餘了。
可惜明帝國下西洋,純粹是去顯擺一下,沒有把海軍建設和海上貿易合理結合起來,而且規模過於龐大,已經超出了當時明帝國的國力,加之只有支出沒有收益,文官集團沒有利益,解散艦隊也是必然結果。
所以發展海軍不能一味求大,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而且沈雲卿也發現,船也不是越大越好,太大了跑不快,太小了跑快了,但是火力輸出不夠,遠洋利潤就少。
因此三千石船適合跑內河和中近海域,五千石船速度適中,運輸貨量適中,遠洋性能更好,七千石的速度慢,火力輸出雖然強大,但是民間財閥目前的財力要買一艘還是有些吃力,除非成本進一步下降,否則短期內看不到普及的可能。
而且也許二三十年後,鐵船都有了,蒸汽機上木船的計劃也已經提了出來,目前還在論證,二三十年後說不定能造鐵船,三千噸排水量根本就是小意思。
船靠岸後,百官隨行女帝登上甲板,由於沒有載重,船舷距離地面得有三丈多,站在岸邊莫名有種強大的威壓。上到甲板後,視野突然開闊,給人以四平八穩的感覺。
“愛卿,建造一艘七千石船需要多久?”
“回陛下,要八年。建造一艘得要八年時間,一艘五千石船需要五年多。目前五千石船已經大量制造,這等七千石船還有兩艘在建,除此之外朝廷沒有新的訂單。”
“是因為太貴嗎?”
“不是,而是造多了會有財政負擔,七千石船民間眼下買不起,而買船還不是花錢的大頭,關鍵是養船,七千石的船太大,我朝可供停靠的碼頭就不多,出了我朝疆域之後,國外沒有港口可供停泊,因此建造太多並不利於朝廷財政穩定。”
眼下有個尷尬問題,就是沒碼頭。
眼下多數沿海港口其實只能供三千石船靠港,因為之前朝廷最大的船也就三四千石,而且早期的數量很少,靠站的地方並不多,民間和朝廷多數的船都在兩千石以下,所以三千石的港口是夠用的。
而五千石船剛剛投產沒多久,還沒到集中交付期,所以五千石船的基礎設施問題還不嚴重,三千石的港口零星停靠一下影響也不大。
但要是七千石船大量制造,碼頭設施都要改,國內的好改,國外的就麻煩了。
因為七千石船的造價本就高,而要開動這麽大的船,需要大量人員,如果不能進行貿易活動,船體的老化折舊和船員費用,就是一大塊驚人支出。
而國外沒有可供停靠的碼頭,同時最賺錢的航線都在國外,這種大船不跑國際航線,自己攥在手裏養著,顯然是不劃算的。
而且現在岐帝國的海軍已經是東亞第一,大量制造這種七千石大船完全超出使用需求,還影響財政。
所以兩艘建成前夕,沈雲卿才下了兩艘訂單,也只是為了繼續積累、改進、摸索大船的制造,同時維持技術工匠的技術傳承,不至於造了兩艘不造了,然後技術流失,這又是一大損失。
甭看鄭和下西洋,兩萬噸大船挺威風,其實根本進不了港,必須讓大船在港外飄著,換乘排水量一兩千噸的船只進港,即便是明帝國排水量一兩千噸的船只,在當時也是巨無霸的存在,同期西方哥倫布那會兒,才幾百噸排水量,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
有鑒於環境還不成熟,首期幾艘七千石船只能小批量建造一些,等到國內經濟再好一些,財政問題解決,基礎設施到位,再批量建造,把成本拉下來,價格讓民間也能承受,才能大量發展。
國力和國防力量一定得要匹配,否則就是水裏拖到草,越拖越重。
一艘七千石船的建造周期大約是八年,已經算是短的了,現在造船都是兩班倒,除了下雨惡劣天氣,基本上白天幹到天黑,兩班船工建造。
如果按正常的施工進度,一班作業,就是一天幹滿十個小時,一艘排水量超過兩千六七百噸的風帆船,中國人再聰明,全工時也得十二年開外,所以還得有勤勞這個外掛。
沈雲卿琢磨著,女帝多半是開始感覺良好,想好大喜功,大搞建設,已經不滿足三千石船隊,要搞就搞大的七千石船隊。這要是日後有一萬石,兩萬石,甚至五萬石的木船,也這麽折騰,國力早晚要拖垮。
這是幸虧沈雲卿是眼前紅人,女帝還聽勸,要是沒人攔著點,多半又是領導一拍腦袋,給朕造它一百艘兩百艘威武威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