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過於樂觀
關燈
小
中
大
第647章 過於樂觀
武澤率驍騎衛於天黑後返回營地,掃蕩得到的糧草夠一萬人支用十七八日,得到馬匹兩千三百餘匹,另外還拖回四百二十多匹被打死的馬匹,部分今晚殺了下鍋,其他的連夜開膛破肚清理幹凈,然後風幹凍硬,以供大軍食用。
這就是草原上的生活常態,在這慢慢寒冬臘月,要生存,即便是死物,要活下去,你必須學會忍受殘酷的考驗。
鍋裏煮著馬肉,鍋下燒的是柴火和固體酒精。驍騎衛搜索忽喇營地時,發現了柴火,數量還算可觀,夠一萬人用上七八日。
入冬後,忽喇人很少在天黑之前生火,他們只在晚上露營或者取暖才會生火烤肉類或煮一些熱食,並點上一些柴堆篝火燒一晚上,以供取暖,不至於凍死。
白天都吃晚上燒熟或者剩下的肉類,亦或者之前儲備的肉幹、胡餅,很少會在冬季的白天生火。
蒙古高原多數地區都是草原,偶爾會有森林草原的地貌,大片的原始森林很少,有其是外蒙古的中南部地區,以草原地貌為主,森林草原較少。
因此木材相對稀有,加之游牧民族的運力多數都靠畜力,車輛較少,由於木材的體積大而密度低,會讓柴火的運輸效率降低,同時林木分布距離過大,他們只能在有水、有牧場、有森林的附近過冬,或者棲息,三者缺少一樣,都會帶來生存的困難。
尤其是入冬後,沒有木柴是一件可怕的事,雖然可以依靠提前囤積的肉幹胡餅度日,但是長達六個月甚至七個月的冬季如果一滴熱水也不喝,人是受不了的。
木柴散發的香氣平添了幾分祥和,馬肉的膻味勾起眾人腹中的食欲。
數十日不曾吃過鮮肉的將士胃口大開,大快朵頤吃的很是過癮,尤其今日打了一場空前勝仗,一頓鮮肉無疑是最好的犒賞。
“今日這仗真是痛快,數百年來還從未由此懸殊的勝仗。若後若能廣造火器,討滅忽喇將指日可待。”
孔濤口舌飛快唾沫橫飛,武澤並沒看到萬槍齊射的場景,但是看到了南面滿地的屍體,也能想象出當時的情形,他說:
“只可惜這等火器太少,若是能有五萬,十萬支,此番也無需與忽喇議和。”
這時沈雲卿接過話說:
“眼下朝廷正值多事之秋,騰不出手來制造火器,只能與忽喇議和。議和之後我朝得到喘息之機,再騰出手來制造火器,十年之後蕩平忽喇輕而易舉。”
今日首次實戰,岐軍以傷亡不到一百五十人的代價,擊斃忽喇四千餘人,取得壓倒性勝利,無疑給全軍打了一劑強心針,讓人看到徹底解決忽喇禍患的捷徑。
孔濤、武澤無不是在可惜岐軍火器不足,如果有充足的火器,拉開技術裝備代差,岐軍將能因而一舉解決忽喇,永絕後患。
但沈雲卿很清楚,武力並不能徹底解決忽喇問題,世界上也從來沒有一個政權可以依靠武力解決問題。關鍵還是需要政治、文化、經濟三管齊下。
光靠武力是可以殺滅忽喇族,但殺光忽喇人會帶來一個現實問題,就是整個北方無人口,同時會造成東漢中期討滅匈奴之後,其他游牧部落趁虛而入,逐步取代匈奴控制塞外漠北的局面,致使晉王朝中期衰弱,北方五胡崛起入侵中原的悲劇。
而且草原游牧民族向來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方興未艾連綿不絕,遍地都是草頭王,趕走一戶又來一家,就像是癌癥一樣久治不愈,割了一刀再開一刀。
先是戎、狄、胡,後是匈奴,再是五胡、突厥,然後是契丹、女真、西夏、蒙古,乃至後來的滿清。
都是趁著中原王朝與草原老大大打出手元氣大傷之際,突然從背後給老大、老二一人一刀迅速崛起占領地盤。
匈奴是這麽幹的,趁著春秋時期戎、狄、胡與諸侯國爭奪陰山、遼東被諸侯吊打,匈奴逐步取代、兼並、同化了戎、狄、胡的潰散餘部,然後趁著秦漢內亂之際迅速南下,攻取了河套、陰山。
五胡亂華同樣的套路,趁著漢朝把匈奴討滅,他們趁勢崛起,利用晉朝八王之亂窩裏空虛,迅速入侵,從而竊據北方精華之地,給中原造成災難性局面。
再之後的突厥,要不是李世明耍心眼認慫快,多半肯定是要步晉朝八王之亂的後塵。
盡管十年二十年後岐帝國將實現初步工業化,有能力用更先進的武器解決一切游牧之敵,但解決游牧的根本措施,仍然是要定居農耕,並實現管轄,讓游牧沒有生存空間。
而且岐帝國需要忽喇的人口,讓其為岐帝國開拓和穩固北方荒無人煙的土地,從而把牧民,變成半耕半牧民的居民,實現對北方地帶的管轄和經營。
同時通過文化、經濟、政治、移民的輸入,同化忽喇,讓其融入中原,認同中原文化體系,從而達到從思想上解除其武裝叛亂的基礎。
只有同化忽喇,讓其為岐帝國所用,岐帝國才能掌控更為遼闊的疆域,否則把他們殺光,光靠岐帝國自身的國力,短時內根本無法向北方遷徙五六百萬人口,也沒有能力供相應配套的設施和條件填補真空。
武官和官僚樂觀是好事,大家都樂觀才能有更多的利益共同點,把大家團結起來。如果一直打敗仗,一直處於動蕩不安的悲觀之中,內部勢必走向分化和決裂。
但作為政策和戰略的制定者,必須保持冷靜的頭腦,沈雲卿尤是如此。他擔心這次議和之後,國內充斥著樂觀主義,都覺得依靠槍桿子就能打敗敵人,然後開始想當然的開始享樂糜爛醉生夢死。
實則武器並不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再好的武器也還要人,人不行,武器再先進也沒用。看看中東那些個王爺軍團,用著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卻給游擊隊打的灰頭土臉。
兩宋與金、遼、西夏、蒙古雖然武器代差沒有顯著拉開,但是兩宋的科技實力和技術裝備含金量實際是要超過金、遼、西夏、蒙古,尤其是北宋時期,與契丹人的技術代差還是挺大的。
澶淵之盟雖然以北宋軍事失敗,導致政治失敗而告終,但北宋在一百多年間取得了經濟和文化上的勝利,對契丹影響極大,契丹嚴重漢化。
如果不是北宋文官集團出昏招,做夢向著落井下石,而是與契丹聯手鎮壓女真叛亂,說不定契丹就能被北宋給同化。
但北宋卻沒做好軍事鬥爭準備,一百多年的和平並沒有練好軍事內功,貿然出兵落井下石,失敗是必然結果。
歷史證明,與游牧民族死磕,對雙方兩大集團都沒好處,無論是以游牧民族入住中原,還是中原文明討滅游牧民族,既不能解決游牧問題,同時還是兩敗俱傷,誰最終也撈不著好處。
正是有鑒於此,更需要軍事、政治雙管齊下,軍事上擊敗游牧民族,政治上安撫、同化他們,讓他們成為中原文明的一部分,而不是與其死磕到底,這非常不劃算。
當然,一切的前提是必須有一個強大,且能與時俱進的科學核心集體,能按這個綱領實行。
當晚,忽喇出奇的沒有發動襲擊,沈雲卿提心吊膽了一夜直到天亮才合衣睡了兩個時辰。
艾素古之所以沒有發動游牧民族最為擅長的夜襲戰,原因有三點。
第一是白天一戰,前後損失了四千多人,帶傷逃回來的有三百多。
也就是說,才一天,他就損失了百分之十五的人,而且自己手下的人馬嚇的跟個狗一樣嚇破了膽。
其二是艾素古雖然剛猛,但是他不傻,上午圍攻武澤,突然冒出五千岐軍從背後殺出來,打了他措手不及。萬一要是晚上再殺出五千人出來,明早他可能只會剩下一半兵馬。
艾素古不清楚岐軍到底有多少人馬在附近,他不敢輕舉妄動。
其三就是他死傷了四千四五百人,但是沒找到了一個岐軍屍體,沒抓到活口。
其實不是沒找到,是武澤的傷亡都在營地,孔濤的傷亡近乎於零,且沒有陣亡,都是受傷,所以根本沒留下屍體,何談找到屍體和活口。
在一根毫毛都沒傷到岐軍的情況下,自己折損了四五千人,艾素古自己都懷疑是不是碰上了鬼神,自己中了邪瘴。
於是交戰後的第二天下午,消息送到了都勒闊汗帳。都勒闊並沒有等來期待已久殲滅岐軍,活捉岐使的好消息,相反卻被在大冬天潑了一盆冷水。
“什麽啊,還有一支岐軍!”
“是的大汗,就在艾素古將軍圍攻岐人之時,另一支岐軍約四五千人突然從背後殺出,打了艾素古將軍措手不及。”
“那也才一萬岐軍。艾素古有三萬人,能被一萬岐軍殺死四千多人,一個岐軍也沒抓到嗎!”
“啟稟大汗,岐軍使用了一種極為厲害的兵器,能打雷,能放火,瞬間殺死許多勇士,連馬匹都不聽使喚不受控制的亂跑。”
“簡直豈有此理!奸詐的岐人果然沒有一點議和的誠意,竟然偷襲本汗。”
都勒闊怒不可遏,口口聲聲說岐帝國沒有議和的誠意,暗中打他的埋伏。但你怎麽不說是你殺害使者在前,圍攻使團在後,人家是被迫自衛反擊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武澤率驍騎衛於天黑後返回營地,掃蕩得到的糧草夠一萬人支用十七八日,得到馬匹兩千三百餘匹,另外還拖回四百二十多匹被打死的馬匹,部分今晚殺了下鍋,其他的連夜開膛破肚清理幹凈,然後風幹凍硬,以供大軍食用。
這就是草原上的生活常態,在這慢慢寒冬臘月,要生存,即便是死物,要活下去,你必須學會忍受殘酷的考驗。
鍋裏煮著馬肉,鍋下燒的是柴火和固體酒精。驍騎衛搜索忽喇營地時,發現了柴火,數量還算可觀,夠一萬人用上七八日。
入冬後,忽喇人很少在天黑之前生火,他們只在晚上露營或者取暖才會生火烤肉類或煮一些熱食,並點上一些柴堆篝火燒一晚上,以供取暖,不至於凍死。
白天都吃晚上燒熟或者剩下的肉類,亦或者之前儲備的肉幹、胡餅,很少會在冬季的白天生火。
蒙古高原多數地區都是草原,偶爾會有森林草原的地貌,大片的原始森林很少,有其是外蒙古的中南部地區,以草原地貌為主,森林草原較少。
因此木材相對稀有,加之游牧民族的運力多數都靠畜力,車輛較少,由於木材的體積大而密度低,會讓柴火的運輸效率降低,同時林木分布距離過大,他們只能在有水、有牧場、有森林的附近過冬,或者棲息,三者缺少一樣,都會帶來生存的困難。
尤其是入冬後,沒有木柴是一件可怕的事,雖然可以依靠提前囤積的肉幹胡餅度日,但是長達六個月甚至七個月的冬季如果一滴熱水也不喝,人是受不了的。
木柴散發的香氣平添了幾分祥和,馬肉的膻味勾起眾人腹中的食欲。
數十日不曾吃過鮮肉的將士胃口大開,大快朵頤吃的很是過癮,尤其今日打了一場空前勝仗,一頓鮮肉無疑是最好的犒賞。
“今日這仗真是痛快,數百年來還從未由此懸殊的勝仗。若後若能廣造火器,討滅忽喇將指日可待。”
孔濤口舌飛快唾沫橫飛,武澤並沒看到萬槍齊射的場景,但是看到了南面滿地的屍體,也能想象出當時的情形,他說:
“只可惜這等火器太少,若是能有五萬,十萬支,此番也無需與忽喇議和。”
這時沈雲卿接過話說:
“眼下朝廷正值多事之秋,騰不出手來制造火器,只能與忽喇議和。議和之後我朝得到喘息之機,再騰出手來制造火器,十年之後蕩平忽喇輕而易舉。”
今日首次實戰,岐軍以傷亡不到一百五十人的代價,擊斃忽喇四千餘人,取得壓倒性勝利,無疑給全軍打了一劑強心針,讓人看到徹底解決忽喇禍患的捷徑。
孔濤、武澤無不是在可惜岐軍火器不足,如果有充足的火器,拉開技術裝備代差,岐軍將能因而一舉解決忽喇,永絕後患。
但沈雲卿很清楚,武力並不能徹底解決忽喇問題,世界上也從來沒有一個政權可以依靠武力解決問題。關鍵還是需要政治、文化、經濟三管齊下。
光靠武力是可以殺滅忽喇族,但殺光忽喇人會帶來一個現實問題,就是整個北方無人口,同時會造成東漢中期討滅匈奴之後,其他游牧部落趁虛而入,逐步取代匈奴控制塞外漠北的局面,致使晉王朝中期衰弱,北方五胡崛起入侵中原的悲劇。
而且草原游牧民族向來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方興未艾連綿不絕,遍地都是草頭王,趕走一戶又來一家,就像是癌癥一樣久治不愈,割了一刀再開一刀。
先是戎、狄、胡,後是匈奴,再是五胡、突厥,然後是契丹、女真、西夏、蒙古,乃至後來的滿清。
都是趁著中原王朝與草原老大大打出手元氣大傷之際,突然從背後給老大、老二一人一刀迅速崛起占領地盤。
匈奴是這麽幹的,趁著春秋時期戎、狄、胡與諸侯國爭奪陰山、遼東被諸侯吊打,匈奴逐步取代、兼並、同化了戎、狄、胡的潰散餘部,然後趁著秦漢內亂之際迅速南下,攻取了河套、陰山。
五胡亂華同樣的套路,趁著漢朝把匈奴討滅,他們趁勢崛起,利用晉朝八王之亂窩裏空虛,迅速入侵,從而竊據北方精華之地,給中原造成災難性局面。
再之後的突厥,要不是李世明耍心眼認慫快,多半肯定是要步晉朝八王之亂的後塵。
盡管十年二十年後岐帝國將實現初步工業化,有能力用更先進的武器解決一切游牧之敵,但解決游牧的根本措施,仍然是要定居農耕,並實現管轄,讓游牧沒有生存空間。
而且岐帝國需要忽喇的人口,讓其為岐帝國開拓和穩固北方荒無人煙的土地,從而把牧民,變成半耕半牧民的居民,實現對北方地帶的管轄和經營。
同時通過文化、經濟、政治、移民的輸入,同化忽喇,讓其融入中原,認同中原文化體系,從而達到從思想上解除其武裝叛亂的基礎。
只有同化忽喇,讓其為岐帝國所用,岐帝國才能掌控更為遼闊的疆域,否則把他們殺光,光靠岐帝國自身的國力,短時內根本無法向北方遷徙五六百萬人口,也沒有能力供相應配套的設施和條件填補真空。
武官和官僚樂觀是好事,大家都樂觀才能有更多的利益共同點,把大家團結起來。如果一直打敗仗,一直處於動蕩不安的悲觀之中,內部勢必走向分化和決裂。
但作為政策和戰略的制定者,必須保持冷靜的頭腦,沈雲卿尤是如此。他擔心這次議和之後,國內充斥著樂觀主義,都覺得依靠槍桿子就能打敗敵人,然後開始想當然的開始享樂糜爛醉生夢死。
實則武器並不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再好的武器也還要人,人不行,武器再先進也沒用。看看中東那些個王爺軍團,用著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卻給游擊隊打的灰頭土臉。
兩宋與金、遼、西夏、蒙古雖然武器代差沒有顯著拉開,但是兩宋的科技實力和技術裝備含金量實際是要超過金、遼、西夏、蒙古,尤其是北宋時期,與契丹人的技術代差還是挺大的。
澶淵之盟雖然以北宋軍事失敗,導致政治失敗而告終,但北宋在一百多年間取得了經濟和文化上的勝利,對契丹影響極大,契丹嚴重漢化。
如果不是北宋文官集團出昏招,做夢向著落井下石,而是與契丹聯手鎮壓女真叛亂,說不定契丹就能被北宋給同化。
但北宋卻沒做好軍事鬥爭準備,一百多年的和平並沒有練好軍事內功,貿然出兵落井下石,失敗是必然結果。
歷史證明,與游牧民族死磕,對雙方兩大集團都沒好處,無論是以游牧民族入住中原,還是中原文明討滅游牧民族,既不能解決游牧問題,同時還是兩敗俱傷,誰最終也撈不著好處。
正是有鑒於此,更需要軍事、政治雙管齊下,軍事上擊敗游牧民族,政治上安撫、同化他們,讓他們成為中原文明的一部分,而不是與其死磕到底,這非常不劃算。
當然,一切的前提是必須有一個強大,且能與時俱進的科學核心集體,能按這個綱領實行。
當晚,忽喇出奇的沒有發動襲擊,沈雲卿提心吊膽了一夜直到天亮才合衣睡了兩個時辰。
艾素古之所以沒有發動游牧民族最為擅長的夜襲戰,原因有三點。
第一是白天一戰,前後損失了四千多人,帶傷逃回來的有三百多。
也就是說,才一天,他就損失了百分之十五的人,而且自己手下的人馬嚇的跟個狗一樣嚇破了膽。
其二是艾素古雖然剛猛,但是他不傻,上午圍攻武澤,突然冒出五千岐軍從背後殺出來,打了他措手不及。萬一要是晚上再殺出五千人出來,明早他可能只會剩下一半兵馬。
艾素古不清楚岐軍到底有多少人馬在附近,他不敢輕舉妄動。
其三就是他死傷了四千四五百人,但是沒找到了一個岐軍屍體,沒抓到活口。
其實不是沒找到,是武澤的傷亡都在營地,孔濤的傷亡近乎於零,且沒有陣亡,都是受傷,所以根本沒留下屍體,何談找到屍體和活口。
在一根毫毛都沒傷到岐軍的情況下,自己折損了四五千人,艾素古自己都懷疑是不是碰上了鬼神,自己中了邪瘴。
於是交戰後的第二天下午,消息送到了都勒闊汗帳。都勒闊並沒有等來期待已久殲滅岐軍,活捉岐使的好消息,相反卻被在大冬天潑了一盆冷水。
“什麽啊,還有一支岐軍!”
“是的大汗,就在艾素古將軍圍攻岐人之時,另一支岐軍約四五千人突然從背後殺出,打了艾素古將軍措手不及。”
“那也才一萬岐軍。艾素古有三萬人,能被一萬岐軍殺死四千多人,一個岐軍也沒抓到嗎!”
“啟稟大汗,岐軍使用了一種極為厲害的兵器,能打雷,能放火,瞬間殺死許多勇士,連馬匹都不聽使喚不受控制的亂跑。”
“簡直豈有此理!奸詐的岐人果然沒有一點議和的誠意,竟然偷襲本汗。”
都勒闊怒不可遏,口口聲聲說岐帝國沒有議和的誠意,暗中打他的埋伏。但你怎麽不說是你殺害使者在前,圍攻使團在後,人家是被迫自衛反擊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