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文官病
關燈
小
中
大
第611章 文官病
中國科舉制度最大的硬傷莫過於科舉制度本身,尤其是明朝中後期到清末的科舉制度,基本上已經喪失了選拔“人才型”人才的作用,變成選拔“官吏型”人才的制度。
隋唐時期的科舉,本質上並不完善,朝廷官員的任命,多數仍然通過朝廷與傳統士族的內部推薦,科舉只是作為輔助選才的工具。
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度雖然不完善,但是選才的指標範圍卻很廣,不單單考察生員的文采、邏輯能力,更註重生員的技能。
所以唐朝、宋朝的許多生員,出過不少現代意義上的科學家,而且這還是比較出名的,那些不出名的還不知道有多少。
而到了明清時期,官吏的選拔通過科舉系統化,朝廷選拔人才的標準,從選才,變成選“官吏型”生員,到了清朝,更是變成了選奴才。
科舉制度創立之初用於選拔實用型人才,而非官吏型人才的目的已經蕩然無存。
相反明清時期“人才型”人才反斥之為“奇技淫巧”不學無術,實則都是放屁。
岐帝國的科舉雖然註重人才型人才選拔,但是更依賴官僚系統和士族大家內部的推薦。同時到了王朝晚期,官僚系統已經腐化墮落失靈,喪失了自我正常代際更新的能力。
無論是科舉選拔,還是系統內部選拔,選拔的人才和官吏的水準已經大幅拉低到無底線的地步,這就導致官吏的能力低下,甚至是邏輯力的低下。
早期科舉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考生員的思維邏輯力。
當然,由於中文的獨特性,要寫好詩詞需要很強的語言組織和邏輯力,這也是為什麽許多及第的考生文采好的原因。但也因此讓官吏的選拔開始轉向文采選拔,以至於後來發生扭曲,變相成為要及第,就得先練好文采的畸形規則。
文采好不好,和人的能力沒有直接關系,只能說有間接關系,但不是決定性的。
所以科舉到後來選官吏,其實已經變相成了選“字帖、文藝家”當官的制度。
誰字寫得好,誰文章寫的妙,誰能脫穎而出。相反那些提出改革意見,有其是改革難免要批判現實政策的考生,多數情況下根本出不了頭。
由於王朝晚期的種種問題,導致人才能力匱乏,進而讓朝廷在處理內政外交,治理國內時的“智力量”明顯不足,智力量的不足導致政策創新和可選擇的選項更少,操作空間更小,根本原因就是人才質量下滑,導致政府能力減弱。
眼前這些個只知道嚷嚷的官吏,已經從解決問題的官吏,變成只會宣洩自己不滿意見的官吏,因為他們沒有辦法解決現實困境,但同時又不滿意現狀,自己也無力改變現狀,所以就要吶喊。
就事論事而言,其他領域也許未必如此,但至少外交這塊,本質上是他們是低能兒,不知道力量的交易和平衡。
而且“尊嚴”這種東西沒有統一的標註衡量尺度,同時也因為歷史悲劇和前車之鑒太多,讓但凡是在外敵面前“讓步”和“怯懦”的行為可恥的罪行。尤其是文官集團無能的時候,這種現象更嚴重
但事實上,鬥爭應該講策略,更應該講原則。
你明知道正面硬剛要吃虧,還死扛著不讓步,最後非但丟了面子,還得丟了裏子。
“本王還是那句話,一切以朝廷大局為重,不以一時之失利論英雄成敗。若是連小小的挫折也無法承受,天下又豈有常勝不敗之軍。諸位若再認死理,休怪本王將你等轟出去。現在各歸各司,都散了吧。”
“那海郡王如何能保證李義清不會膽怯懦弱而出賣朝廷。”齊承寬質問道,其他人應聲附和。
“那齊大人告訴本王一個尺度,何種程度才不是出賣朝廷。但不要跟本王說,本王主掌邦交本王應該清楚。本王是清楚,但在場諸位人人都有自己想法,人人所持尺度不同,你齊大人認為的出賣,在其他大人心中也許是出賣,但也許不是出賣。請齊大人明確告訴本王,我朝付出何種代價,才不是出賣。”
“我……”
齊承寬語塞,其實他根本沒有外交“代價”的概念,單純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外交的博弈,永遠是利益的取舍,失去了金銀財寶和貨物,得到了喘息發展的時間,最終把你幹倒了,我就是勝利。
如果像宋朝那樣,澶淵之盟爭取了一百多年的和平時間,卻只知道努力埋頭搞享樂經濟主義,而不知道提升軍隊質量和作戰能力,這種議和又有什麽意義,難道說這種議和就不是自己出賣自己,準確的說是皇帝出賣了朝廷。
與忽喇議和,最終談的還是物質,這些個官員一沒有經濟頭腦,二沒有外交鬥爭經驗和技巧,三沒有能力,四只有一張嘴,所以根本就拿不出什麽具體的數據出來。
沈雲卿強勢還擊壓制下,這些個文官漸落下風,繼續折騰了許久,才逐漸散去。桑勁川終於松了一口氣,很是感激的說:
“海郡王出手相助,下官感激不盡呀。”
“桑大人言重了,此事關乎朝廷國運,本王豈能袖手旁觀。本王此來是為李義清而來,李義清打算稱病違抗陛下旨意,還請桑大人去李義清府上與他言明利害關系,不可耽誤朝廷大事。”
“可眼下正值百官義憤,要說動李義清主動出使,怕是不太容易。”
“那就請桑大人盡力而為,如若實在說不動,本王再想辦法。”
“那好,本官盡力而為。”
雖然皇帝的聖旨高於一切,但實際情況並不是如此,有的時候是可以拒絕執行,而且多數不會受到制裁。絕對不是明清時期,抗旨不尊會有滅頂之災。
抗旨的策略有很多,最多見的是稱病,皇帝很難拿你怎麽樣,其次是倚老賣老型的抗旨,此外還有連皇帝自己都理虧的聖旨,也可以拒絕。
總之抗旨的情況很常見,開明時期尤為多見。
離開戶部,沈雲卿打算離宮暫避避一時,尚未走出章臺,又被陸爭攔住去路。
“請海郡王移步說話。”
“陸大人是為出使議和。”
“雖然本官打心底不讚同此番議和人選,但想來海郡王有自己的道理,只要能達成目的,選派誰出使都一樣。”
“既然陸大人不反對,找本王又談何事。”
“既然是我朝主動議和,想來海郡王已經決定在錢糧貨物,甚至土地上做出讓步妥協,但不知郡王準備如何讓步。”
“陸大人指哪些?”
“郡王能否前往兵部明說。”
“去兵部可以,但有些事恕沈某不能明說。”
“這是為何?”
“事關日後對付忽喇大計,因此只本王與陛下和歐陽大人三人知道。”
“那好吧,請隨我來。”
多數時期,就頂層戰略而言,但凡涉及用兵或者議和,武官集團其實比文官集團更理智。
文官集團許多時候更像是沒成熟的文藝憤青,光有一腔熱血和激情,沒有肱二頭肌和豆腐幹,只有一個筆桿子,一張嘴,想當然的說開戰就開戰,說議和就議和。
當然,武官集團也有武官集團的危害,同時也跟君主執政者有關,如果君主低能,或者把軍國大事當兒戲,動不動發動戰爭,那就另說了。
但從本質上而言,三千年中的多數時期,武官集團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總體還是負責任的。
跟隨陸爭來到兵部時,兵部大小將官的情緒基本平靜,不過也有一些不嫌事大的禦史在這裏挑事游說,但基本上都是左耳進右耳出,沒人當一回事。
岐帝國雖然沒有漢朝嚴酷的律法,對敗軍之將處以嚴刑,但是岐帝國法律有明文規定,擅自言戰,因戰而敗者,可以酌情處以極刑。
而且法律上也規定的極為詳細,排除了許多極端情況下戰爭失敗免於處罰的情況。
如後勤不給力,但情況緊急。或者有人故意拖延後勤、援兵導致戰敗的,追究拖延者的責任。
還有和平時期輕易言戰者戰敗了,也會做出處罰。對於非常時期的外部挑釁和無法避免的全面戰爭,客觀原因戰敗的也不會追究。
此外非形勢急迫需求,皇帝強令出兵導致戰敗,皇帝承擔責任。
現在戰略局勢險惡,岐軍只能取得局部勝利,而無法取得最終的全局勝利,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同時朝廷已經做出議和決定,沒人會主張打一場全局不可能勝利的戰爭破壞議和。
而且論戰果,岐軍現在已經占了大便宜,拿下肅汝領地只是時間問題,當務之急是鞏固戰果。即便付出一些政治和經濟利益,土地利益也足以補償。
所以武官集團算的是戰略和土地賬,文官集團算的是經濟和面子賬,兩本賬多數時期根本對不上。
範勇驅散了搬弄是非的文官,辟出了一間屋子,武衛忠、邱繼匡、陸爭與範勇四人列席,其他兵部將領官員被隔離在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中國科舉制度最大的硬傷莫過於科舉制度本身,尤其是明朝中後期到清末的科舉制度,基本上已經喪失了選拔“人才型”人才的作用,變成選拔“官吏型”人才的制度。
隋唐時期的科舉,本質上並不完善,朝廷官員的任命,多數仍然通過朝廷與傳統士族的內部推薦,科舉只是作為輔助選才的工具。
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度雖然不完善,但是選才的指標範圍卻很廣,不單單考察生員的文采、邏輯能力,更註重生員的技能。
所以唐朝、宋朝的許多生員,出過不少現代意義上的科學家,而且這還是比較出名的,那些不出名的還不知道有多少。
而到了明清時期,官吏的選拔通過科舉系統化,朝廷選拔人才的標準,從選才,變成選“官吏型”生員,到了清朝,更是變成了選奴才。
科舉制度創立之初用於選拔實用型人才,而非官吏型人才的目的已經蕩然無存。
相反明清時期“人才型”人才反斥之為“奇技淫巧”不學無術,實則都是放屁。
岐帝國的科舉雖然註重人才型人才選拔,但是更依賴官僚系統和士族大家內部的推薦。同時到了王朝晚期,官僚系統已經腐化墮落失靈,喪失了自我正常代際更新的能力。
無論是科舉選拔,還是系統內部選拔,選拔的人才和官吏的水準已經大幅拉低到無底線的地步,這就導致官吏的能力低下,甚至是邏輯力的低下。
早期科舉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考生員的思維邏輯力。
當然,由於中文的獨特性,要寫好詩詞需要很強的語言組織和邏輯力,這也是為什麽許多及第的考生文采好的原因。但也因此讓官吏的選拔開始轉向文采選拔,以至於後來發生扭曲,變相成為要及第,就得先練好文采的畸形規則。
文采好不好,和人的能力沒有直接關系,只能說有間接關系,但不是決定性的。
所以科舉到後來選官吏,其實已經變相成了選“字帖、文藝家”當官的制度。
誰字寫得好,誰文章寫的妙,誰能脫穎而出。相反那些提出改革意見,有其是改革難免要批判現實政策的考生,多數情況下根本出不了頭。
由於王朝晚期的種種問題,導致人才能力匱乏,進而讓朝廷在處理內政外交,治理國內時的“智力量”明顯不足,智力量的不足導致政策創新和可選擇的選項更少,操作空間更小,根本原因就是人才質量下滑,導致政府能力減弱。
眼前這些個只知道嚷嚷的官吏,已經從解決問題的官吏,變成只會宣洩自己不滿意見的官吏,因為他們沒有辦法解決現實困境,但同時又不滿意現狀,自己也無力改變現狀,所以就要吶喊。
就事論事而言,其他領域也許未必如此,但至少外交這塊,本質上是他們是低能兒,不知道力量的交易和平衡。
而且“尊嚴”這種東西沒有統一的標註衡量尺度,同時也因為歷史悲劇和前車之鑒太多,讓但凡是在外敵面前“讓步”和“怯懦”的行為可恥的罪行。尤其是文官集團無能的時候,這種現象更嚴重
但事實上,鬥爭應該講策略,更應該講原則。
你明知道正面硬剛要吃虧,還死扛著不讓步,最後非但丟了面子,還得丟了裏子。
“本王還是那句話,一切以朝廷大局為重,不以一時之失利論英雄成敗。若是連小小的挫折也無法承受,天下又豈有常勝不敗之軍。諸位若再認死理,休怪本王將你等轟出去。現在各歸各司,都散了吧。”
“那海郡王如何能保證李義清不會膽怯懦弱而出賣朝廷。”齊承寬質問道,其他人應聲附和。
“那齊大人告訴本王一個尺度,何種程度才不是出賣朝廷。但不要跟本王說,本王主掌邦交本王應該清楚。本王是清楚,但在場諸位人人都有自己想法,人人所持尺度不同,你齊大人認為的出賣,在其他大人心中也許是出賣,但也許不是出賣。請齊大人明確告訴本王,我朝付出何種代價,才不是出賣。”
“我……”
齊承寬語塞,其實他根本沒有外交“代價”的概念,單純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外交的博弈,永遠是利益的取舍,失去了金銀財寶和貨物,得到了喘息發展的時間,最終把你幹倒了,我就是勝利。
如果像宋朝那樣,澶淵之盟爭取了一百多年的和平時間,卻只知道努力埋頭搞享樂經濟主義,而不知道提升軍隊質量和作戰能力,這種議和又有什麽意義,難道說這種議和就不是自己出賣自己,準確的說是皇帝出賣了朝廷。
與忽喇議和,最終談的還是物質,這些個官員一沒有經濟頭腦,二沒有外交鬥爭經驗和技巧,三沒有能力,四只有一張嘴,所以根本就拿不出什麽具體的數據出來。
沈雲卿強勢還擊壓制下,這些個文官漸落下風,繼續折騰了許久,才逐漸散去。桑勁川終於松了一口氣,很是感激的說:
“海郡王出手相助,下官感激不盡呀。”
“桑大人言重了,此事關乎朝廷國運,本王豈能袖手旁觀。本王此來是為李義清而來,李義清打算稱病違抗陛下旨意,還請桑大人去李義清府上與他言明利害關系,不可耽誤朝廷大事。”
“可眼下正值百官義憤,要說動李義清主動出使,怕是不太容易。”
“那就請桑大人盡力而為,如若實在說不動,本王再想辦法。”
“那好,本官盡力而為。”
雖然皇帝的聖旨高於一切,但實際情況並不是如此,有的時候是可以拒絕執行,而且多數不會受到制裁。絕對不是明清時期,抗旨不尊會有滅頂之災。
抗旨的策略有很多,最多見的是稱病,皇帝很難拿你怎麽樣,其次是倚老賣老型的抗旨,此外還有連皇帝自己都理虧的聖旨,也可以拒絕。
總之抗旨的情況很常見,開明時期尤為多見。
離開戶部,沈雲卿打算離宮暫避避一時,尚未走出章臺,又被陸爭攔住去路。
“請海郡王移步說話。”
“陸大人是為出使議和。”
“雖然本官打心底不讚同此番議和人選,但想來海郡王有自己的道理,只要能達成目的,選派誰出使都一樣。”
“既然陸大人不反對,找本王又談何事。”
“既然是我朝主動議和,想來海郡王已經決定在錢糧貨物,甚至土地上做出讓步妥協,但不知郡王準備如何讓步。”
“陸大人指哪些?”
“郡王能否前往兵部明說。”
“去兵部可以,但有些事恕沈某不能明說。”
“這是為何?”
“事關日後對付忽喇大計,因此只本王與陛下和歐陽大人三人知道。”
“那好吧,請隨我來。”
多數時期,就頂層戰略而言,但凡涉及用兵或者議和,武官集團其實比文官集團更理智。
文官集團許多時候更像是沒成熟的文藝憤青,光有一腔熱血和激情,沒有肱二頭肌和豆腐幹,只有一個筆桿子,一張嘴,想當然的說開戰就開戰,說議和就議和。
當然,武官集團也有武官集團的危害,同時也跟君主執政者有關,如果君主低能,或者把軍國大事當兒戲,動不動發動戰爭,那就另說了。
但從本質上而言,三千年中的多數時期,武官集團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總體還是負責任的。
跟隨陸爭來到兵部時,兵部大小將官的情緒基本平靜,不過也有一些不嫌事大的禦史在這裏挑事游說,但基本上都是左耳進右耳出,沒人當一回事。
岐帝國雖然沒有漢朝嚴酷的律法,對敗軍之將處以嚴刑,但是岐帝國法律有明文規定,擅自言戰,因戰而敗者,可以酌情處以極刑。
而且法律上也規定的極為詳細,排除了許多極端情況下戰爭失敗免於處罰的情況。
如後勤不給力,但情況緊急。或者有人故意拖延後勤、援兵導致戰敗的,追究拖延者的責任。
還有和平時期輕易言戰者戰敗了,也會做出處罰。對於非常時期的外部挑釁和無法避免的全面戰爭,客觀原因戰敗的也不會追究。
此外非形勢急迫需求,皇帝強令出兵導致戰敗,皇帝承擔責任。
現在戰略局勢險惡,岐軍只能取得局部勝利,而無法取得最終的全局勝利,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同時朝廷已經做出議和決定,沒人會主張打一場全局不可能勝利的戰爭破壞議和。
而且論戰果,岐軍現在已經占了大便宜,拿下肅汝領地只是時間問題,當務之急是鞏固戰果。即便付出一些政治和經濟利益,土地利益也足以補償。
所以武官集團算的是戰略和土地賬,文官集團算的是經濟和面子賬,兩本賬多數時期根本對不上。
範勇驅散了搬弄是非的文官,辟出了一間屋子,武衛忠、邱繼匡、陸爭與範勇四人列席,其他兵部將領官員被隔離在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