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599章科學技術(1)

關燈
第599章 科學技術(1)

“走吧,隨我去機械科的實驗室,去了之後你便知道數學與工造術的精妙。”

“好。”

機械科的實驗室目前有四處,一處是冶金實驗室,在軒禾書院的最南邊的無人處,為了安全起見,半徑七十步內沒有建築和住宿區,周邊的地塊也被沈雲卿買下。

冶金實驗室使用半石的煉爐和坩堝爐冶煉金屬材料,負責材料的研發和工藝摸索。人員主要是工部的工匠和部分數學科高級部畢業生。

工部的冶煉技術還停留在經驗和土法冶煉,雖然最近七八年間掌握了轉爐煉鋼和金相理論,但仍然沒有實現體系量化,數學人才的補入無疑能讓冶金迅速體系化,變成一門真正的科學。

第二處實驗室從事土木工程的設計、制造、論證和勘探,這處實驗室雖然在書院,但是人員經常不在崗,都在全國各地搞調研。也是目前人員編制最多的部門,足足編了三百七十五人。

人員成分構成也很覆雜,有工部的水工、木工、石匠、土木匠,數學科的畢業生,也有民間招募的一些土木師、風水師、泥瓦匠,總之都和土木工程有關。

第三處和第四處實驗室含金量最高,第三處實驗室負責動力設備和生產資料設備的設計、研發、改進,第四處實驗室則負責載具和載具動力設備、結構的設計、研發。

沈雲卿要讓高鴻參觀的正是第四處載具和動力實驗室,雖然名為實驗室,其實還是傳統的木質建築,根本沒什麽高大上的氣派。剛到實驗室外,耳邊傳來一陣嗚嗚的轟鳴聲。

“表弟,這是何聲音?”

“光說沒用,得親眼看見了才知道,走吧,隨我進去一看便知。”

引高鴻進入二號教室,迎面襲來一股白色蒸汽,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誰在燒開水。

見有人到來,陳謙、陳理二人迅速切斷地上鐵軌,將小火車引入南面的緩沖區。待等白霧散去,二人上前行禮。

“參見王爺。”

“免禮。郭大人呢?”

“應該是機械司有事,所以還沒來。”

“剛才為何突然停下小車不跑了呢?”

這時陳理說:

“回王爺,郭大人上月剛對小車進行了改進,所以車速很快,外人勿入屋中非常危險,故而只能停車。”

此時屋中蒸汽已經散盡,高鴻看著地面鋪著的環形迷你小鐵路大惑不解,他忙是問道:

“表弟,地上鋪著這些鐵棒是作何用?”

“軒禾書院正在研制一種車輛,名為火車,地上的鐵棒叫鐵軌,也叫鐵路,日後火車坐在鐵軌上跑,拉著數萬石、數十萬石的貨物可日行千裏不累。”

“當真!”

“一看便知,陳謙、陳理。”

“在,王爺有何吩咐。”

“把小火車開出來,讓高大人見識見識。”

“是。”

火車一直是沈雲卿重點關註的項目,之前由於技術儲備和機械加工能力不足,所以沒有推動研究和理論論證,現在條件基本成熟,可以開始論證和模型放樣實驗。

中原王朝的農耕體系雖然實現了富足穩定,但是存在後勤問題的致命傷,尤其是對外蒙、中亞、新疆地區,難以長期堅守,根本原因還不是人口和民族成分,是通訊和交通無法及時投送軍力和消息。

農耕王朝由於後勤只能依賴人力、畜力和非機動畜力載具,離開本部大後方作戰的後勤保障很成問題。

中亞西域一戰,岐軍出兵才四萬,但是動用的畜力、民力折合成人力得有三百多萬,就是因為大軍供應太困難,只能靠人力堆。

塞外作戰也是這個問題,而且難度更大,因為用兵的數量增加了二十倍,還有半年的低溫、降雪季節,需要全國總動員,才能保證百萬大軍的吃喝拉撒。所以不解決後勤運輸問題,就不能解決邊患。

同時火車也能鞏固路權領土,提高經濟效應,更能通過鐵路線,遷徙人口鞏固邊境。

日後蕩平忽喇,要實現對塞外地區的長期統治和經營,就一定需要一條鐵路通往塞外,既便於運兵,又便於運輸物資,打通地域壁壘,同時還能通過鐵路把人口遷入塞外。

陳謙陳理數學科高級部畢業後,先去機械科深造了兩年,畢業不久正逢沈雲卿回國,三月間著手攻關火車研制,沈雲卿安排他們二人與機械司員外郎郭炳正共同研究。

火車理論沈雲卿早在軒禾書院籌備的第二年,研發蒸汽動力機之初開過幾次講座提過,當初工部不太看好,因為還沒搞出蒸汽機,沒這個認知。

蒸汽機出來之後有了動力源,火車的設想就順理成章成為可能,但是當時缺乏系統性的機械加工設備,缺乏傳動結構設計經驗和技術了積累,尤其是沒有工業化軋鋼廠,無法生產鋼軌,所以還是造不出鐵路系統和機車。

經過八年發展和積累,已經具備生產能力,論證火車已經具備基礎。

郭炳正官任工部機械司員外郎,袁楷朔也曾任機械司員外郎,在金屬切削機床和蒸汽設備出現之前,負責鐵料、銅料的加工處理,金屬切削機床出現之後,現在已經轉型機加工車間主任。

員外郎是個不大的六品官,但是郭炳正是工部改革後陸續提拔的一批實幹官吏,是當年在寧陽水庫見習的太學生之一,軒禾書院辦起來後,回爐深造了一年。

沈雲卿讓他領銜火車技術,一是郭炳正年輕,今年才三十五歲。二是他對袁楷朔的內燃機感興趣,而火車的進化過程是先蒸汽動力,後內燃機動力,再電力機車。

發動機的進化過程也是先蒸汽,後內燃機。讓郭炳正領銜火車研發,有助於日後研發內燃機。

二陳將火車模型重新調回軌道,重新加裝煤粉、清水之後火車冒著白眼緩緩跑在鐵軌上,速度越來越快,不時還會發出吭哧吭哧和嗚嗚的汽笛聲。

高鴻突兀著眼珠驚奇的看著跑在地上的小車,以一種難以置信的眼神出奇的看著。

“表弟,此小車竟能如此跑動自如,當真神妙。”

“此種小車燒的是煤,煤把水燒開之後,就會像蒸汽機一樣推動活塞運動,然後驅動機械工作。雖然道理都一樣,但是結構迥然不同。”

“但此車奇小無比,如何能為朝廷驅使。”

“做這般小,當然是不能用來幹什麽,但是日後可以放大一百倍一百五十倍,可以每天千裏,甚至一千五百裏的速度,拉幾萬幾十萬石的貨物,或者拉一兩千人日行千裏不累。”

“妙啊,妙啊。朝廷若有此物日行千裏,可拉人,可送貨,快捷異常。”

“不錯,日後可修鐵路,打通大江南北,運送岐軍與貨物,原先數月才能趕到的地方,如今只要數日十數日。

除此之外,還能將南方的糧食,北方的百貨運往全國各地,從此打破全國產糧不均帶來的民怨,而且所需運輸費用及其低廉,只有漕運的五分之一到七分之一,但是運量能增加二十倍甚至四十倍。

而這些,都要算數與工造術,無此二者,都是空談。”

讓高鴻參觀“先進技術”意在讓這位將來的教育部部長明白一個道理,傳統的咬文嚼字和四書五經,已經不能讓這個國家繼續發展,只有新學和科學技術才能發展國家。

這也是身為裙帶關系和皇親國戚最大的優勢,可以利用自己的裙帶關系和血緣關系,讓統治階層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

否則一個小吏僅靠卑微的一己之力,根本無力推動統治階層對新鮮事物的接納,一個市井小民,縱然你有經天緯地之才,也沒用,因為你沒有那個地位和權力高度去推動你的意志。

就在二人說話之際,員外郎郭炳正姍姍來遲。

“下官見過海郡王。”

“郭大人免禮,聽陳謙、陳理說,郭大人改進了小火車是嘛。”

“是的,主要改進了鍋爐與車軸,改進的鍋爐熱利用率能提升百分之三,更為省煤。”

“是嘛,蒸汽提升百分之三的利用率,簡直不敢相信。”

“王爺過獎了,改進後的小車運行一月如果無誤,下一步計劃在此基礎上放大三倍,制造更大火車,用於觀察與數據積累。”

“嗯,很不錯。不過要註意安全,放大三倍之後,車頭重量增加,沖擊慣性極大,容易傷人。屆時新鐵路鋪成之後務必告知本王,本王要親自過問。”

“是。”

繼續詢問了細節,沈雲卿、高鴻二人離開載具實驗區,前往設備實驗室,去看袁楷朔的織布機。

現在不僅工部盯著織布機,女帝和戶部也盯著織布機。

女帝盯著織布機,是因為她以前是織女,從小就是織女,後來進宮在六局做織女,雖然幹的時間遠不如不如其他大齡織女時間長,但是年紀見長之後,腰部損傷也日漸凸出。

盡管中國的絲綢享譽歷史,但是絲綢的背後的代價是無數中國織女的脊椎病變。

所以女帝對織布機一直很感興趣,也是公孫蕓惠最支持發展的設備。

而戶部感興趣,純粹是為了利益,僅此而已。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