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難得讓利
關燈
小
中
大
第579章 難得讓利
得到沈雲卿的肯定答覆,桌上的氣氛又熱了三分,那竹庭沛主動敬酒,邊敬邊說:
“此番戶部發行的新幣,深受各路財商喜愛,但竹謀聽說,朝廷每年發行的新幣極為有限,不知海郡王能否通融一二,代為周轉。”
“此事好說。朝廷之所以收緊新幣發行,也是為了民間好,為了國計民生著想。諸位想要兌換新幣,沈某絕不限量。不過諸位兌到新幣之後,可不要光顧著囤在手中,也要替朝廷分憂,幫著把新幣流通出去,只有新幣流入民間,才能有利朝廷,朝廷受益了,諸位的好處也是少不了的,竹員外可明白?”
“明白明白……”
鹽商其實是新幣發行很重要的一個突破口,因為鹽商主要以銅錢交易為主,是囤積銅錢大戶,也是銅錢流通的大戶,所以朝廷新幣進入鹽商手中之後,可以通過鹽商把新幣更快流入民間。
但鹽商卻不是這麽想的,他們是想在朝廷和市場確立新幣體系之後,把手頭的舊幣更多兌換成大面額新幣,然後再囤積起來,不參與流通,但這不符合沈雲卿的設想。
要鹽商心甘情願的把囤積的貨幣拿出來參與流通,沒有一些利益顯然是不可能的。
竹庭沛的話音剛落,對坐的孫潤謙接過話就說:
“孫某有一事不解,也不知海郡王能否告知一二?”
“孫財東何事不解?”
“自朝廷推行曬鹽之後,鹽場每年產鹽迅速增加,但同時也產出鹽膏,而朝廷要求鹽膏歸公,據孫某所致,這些鹽膏最終都進了海郡王手中。
而且海郡王在秀州有鹽場,但每年卻還從江淮買走大量食鹽。若是用於海通養殖牲畜,孫某也能理解。但您最終都把鹽和鹽膏給運來了神都,孫某就百思不得其解,不知海郡王要這些鹽膏做何用處,能否告知一二。”
“呵呵,實不相瞞,此事關系朝廷秘密,恕沈某不能如實相告。不過沈某可以再次透露一點,就是這鹽膏確實有用處,但眼下還不能相告。”
“哦……”
鹽膏,其實就是土法曬鹽後產生的強堿物質,裏面多數是天然純堿。
煮鹽由於投放稻草灰和少量石灰,中和海水中的其他元素,所以堿的成分大大降低,亦或者與鐵鍋發生反應,附著在鐵鍋上變成一沈白霜。
但土法曬鹽產生的天然堿和其他元素會發生沈澱,清理之後就是一堆一堆的含水泥狀物。
少量的曬鹽問題還不是很嚴重,大量曬鹽之後每年產生的鹽膏數以百千噸計。
當下由於缺乏設備,還不能大規模工業化制備純堿,鹽膏中的天然堿,就提供了純堿主要來源。不僅能通過鹽膏得到純堿,還能得到火堿,大小蘇打、生熟石灰、鹽酸等副產品。
而純堿、火堿能用於工業、冶金和化工,是目前萬料廠主要廉價純堿的主要來源。
其他制備工藝不是受到設備制約,就是受到采礦與運輸條件和成本制約。
而鹽商以鹽牟利,鹽膏都是隨帶的副產品,當年沈雲卿交出曬鹽工藝,作為利益交換,鹽鐵司每年給他提供免費鹽膏,他再把鹽膏變成化工產品,最後投入各個領域用於生產使用。
戶部運了這麽多年的鹽膏,都知道沈雲卿把鹽膏弄進了萬料廠,但是進去之後幹了什麽變成了什麽,他們不知道。但有一點很清楚,一定是最後變現了。
至於食鹽,沈雲卿在秀州有自己的鹽場,但規模已被女帝給限制,無法擴張。
而制備鹽酸需要食鹽,制備其他化學用品也要食鹽,海通飼養家畜禽類更要食鹽,所以秀州的鹽場多數都被用在海通養殖家畜和,多餘部分並不足以供應神都萬料廠用鹽消耗,就只能從江淮鹽市購買,走的仍然是戶部的渠道,用的最低的價格。
作為利益交換,沈雲卿給戶部提供最廉價的染料、定色劑和草酸,或者硫酸,用於染布。
於是就導致江淮鹽商經由戶部賣給沈雲卿的食鹽,量大但是價低,而戶部用這批食鹽,從沈雲卿手中拿到染料、定色劑和草酸、硫酸,自己用於戶部官署染坊和銷售牟利。
這就等於戶部拿了鹽商的鹽,從沈雲卿處換到了廉價染料、草酸,用於輕紡行業的牟利,鹽商喪失了一大塊利益。
孫潤謙問起此事,顯然是認為有利可圖,並藉此試探沈雲卿的誠意。而且能當著鹽鐵司上司桑勁川面說出來,顯然是與桑勁川私底下做了什麽交易。
比如能讓沈雲卿把沈家購鹽價每升提上去兩三文錢,一年可能就多十幾萬的進項,然後桑勁川再吃一些傭金回扣,少說拿幾萬,而且是他親自過手的生意,其他人沒得分。
等等等……這些都是封建官場的利益交換,有些利益交換擱現代叫傭金提成拿回扣,介於合法與不合法的灰色地帶。
但這個工藝秘密顯然是不能說的,一來說了他們也不懂。二來鹽商雖然只是和鹽打交道,但是鹽商可以迅速發展成化工商,因為鹽在化工領域相當重要,尤其是早期化工,鹽是重要的化工配方劑。
而且早期化工其實沒什麽高深的技術,說簡單了就是“方子”,拿到方子就能生產,幾口瓦缸一個陶瓷蒸餾釜,就能制備酸堿鹽,實在沒什麽技術門檻可言。
因此鹽和鹽膏的用處,不是現在可以透露的技術秘密,但十年十五年後可以。
到那時,萬料廠的設備、技術、工藝環境大幅改善,人才培養達到一定規模,化工的置業和技術門檻大幅提高,讓鹽商轉型基礎化工產品,徹底消除鹽商與爐戶的危害,從經濟和商業領域讓鹽商轉型成為商人,而不再是把控朝廷命脈的鹽販子。
但既然孫潤謙都開口了,不讓利就顯得沈雲卿沒誠意,而且只有讓利,才能讓你和他們綁的更緊,讓他們覺得你跟他們是一條船上的。
想到這一層,沈雲卿借著酒意就說:
“孤看不如這樣吧,海郡王府每年從江淮購入的食鹽,在目前的進價上,每升再加五文錢。至於鹽膏,以每升十文賣給沈某,但是需得保證鹽膏品質,如若以次充好,沈某定不輕饒。孫員外,你意下如何?”
“海郡王一次讓利這麽多,真是讓孫某受寵若驚啊。”
“諸位都是生意人,你來我往為的就是個利字。此話當著桑大人的面,從本王這個秀才口中說出來,雖然有傷禮教斯文,但誰人又能說,利字一定就是錢字。
朝廷的利益是天下太平,百姓的利益是安居樂業,在做諸位的利字就是安身立命圖個錢字,而陛下的利益,就是朝廷的利益、百姓的利益,還有諸位的利益,三者都能收益,陛下也就收益了。
所以在本王看來,圖利是件好事,就怕什麽也不圖,那就很麻煩,而且陛下也麻煩,因為什麽利都不圖了,總要圖點什麽吧,所以圖利是好事,只不過大家所圖不同罷了。諸位以為本王此言如何?”
“海郡王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呵呵……”
“聞郡王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此言精妙,可堪經典。”
萬志清、竹庭沛爭相附和,都覺得是沈雲卿喝醉了酒後吐真言。這會兒倒是桑勁川覺得沈雲卿有些一反常態,心裏納悶兒,這些話要是傳到女帝耳朵裏,多半不是什麽好事兒。
然而擔心什麽就來什麽,就在酒席散盡不久,女帝就寢之前,消息已經傳到公孫蕓惠耳邊。
“哦,他這麽說的?”
“是的陛下,海郡王酒席之上酒後所說。”歐陽羽飛快打著未來表弟的小報告。
女帝反應平平,離開龍榻,披著長發來回走著兩步說:
“此議朕看甚好,以往歷代先皇無不以己之利而治天下,沈雲卿此言是以天下之利力為朕所用,百姓滿意,天下滿意,財商滿意,朕還有何憂。倒是那些名為無欲所求之人,實則暗地裏都在蠢蠢欲動,此議甚好,甚好啊。”
沈雲卿表達的意思翻譯一下就是,但凡是對老百姓有利的,對治理國家有利的,對工商業有利的政策和舉措,都應該鼓勵推行,只要能讓廣大群眾和不同階層都能受益,皇帝就能受益。
原因其實很簡單,大家都滿意了,皇帝管理自己的江山自然也就更輕松了,不用整天想著對付這個,對付那個,提心吊膽防著老百姓造反,可以集中經歷搞皇權鬥爭。
“歐陽。”
“奴婢在。”
“將朕剛才所述記下,明早給朕過目。”
“那海郡王所言,是否一並記下。”
“不,只記朕言。”
“是。”
帝王的思想精髓,顯然不能寫明是從別人那裏剽竊來的啟發,所以但凡是襯托帝王豐功偉績精神思想的傳記,一概不能把出處寫的很清楚。
否則什麽都是別人的主意,皇帝照搬行事,那不成了鸚鵡學舌的跟屁蟲了嗎,皇帝身前活要面子,死後也是要面子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得到沈雲卿的肯定答覆,桌上的氣氛又熱了三分,那竹庭沛主動敬酒,邊敬邊說:
“此番戶部發行的新幣,深受各路財商喜愛,但竹謀聽說,朝廷每年發行的新幣極為有限,不知海郡王能否通融一二,代為周轉。”
“此事好說。朝廷之所以收緊新幣發行,也是為了民間好,為了國計民生著想。諸位想要兌換新幣,沈某絕不限量。不過諸位兌到新幣之後,可不要光顧著囤在手中,也要替朝廷分憂,幫著把新幣流通出去,只有新幣流入民間,才能有利朝廷,朝廷受益了,諸位的好處也是少不了的,竹員外可明白?”
“明白明白……”
鹽商其實是新幣發行很重要的一個突破口,因為鹽商主要以銅錢交易為主,是囤積銅錢大戶,也是銅錢流通的大戶,所以朝廷新幣進入鹽商手中之後,可以通過鹽商把新幣更快流入民間。
但鹽商卻不是這麽想的,他們是想在朝廷和市場確立新幣體系之後,把手頭的舊幣更多兌換成大面額新幣,然後再囤積起來,不參與流通,但這不符合沈雲卿的設想。
要鹽商心甘情願的把囤積的貨幣拿出來參與流通,沒有一些利益顯然是不可能的。
竹庭沛的話音剛落,對坐的孫潤謙接過話就說:
“孫某有一事不解,也不知海郡王能否告知一二?”
“孫財東何事不解?”
“自朝廷推行曬鹽之後,鹽場每年產鹽迅速增加,但同時也產出鹽膏,而朝廷要求鹽膏歸公,據孫某所致,這些鹽膏最終都進了海郡王手中。
而且海郡王在秀州有鹽場,但每年卻還從江淮買走大量食鹽。若是用於海通養殖牲畜,孫某也能理解。但您最終都把鹽和鹽膏給運來了神都,孫某就百思不得其解,不知海郡王要這些鹽膏做何用處,能否告知一二。”
“呵呵,實不相瞞,此事關系朝廷秘密,恕沈某不能如實相告。不過沈某可以再次透露一點,就是這鹽膏確實有用處,但眼下還不能相告。”
“哦……”
鹽膏,其實就是土法曬鹽後產生的強堿物質,裏面多數是天然純堿。
煮鹽由於投放稻草灰和少量石灰,中和海水中的其他元素,所以堿的成分大大降低,亦或者與鐵鍋發生反應,附著在鐵鍋上變成一沈白霜。
但土法曬鹽產生的天然堿和其他元素會發生沈澱,清理之後就是一堆一堆的含水泥狀物。
少量的曬鹽問題還不是很嚴重,大量曬鹽之後每年產生的鹽膏數以百千噸計。
當下由於缺乏設備,還不能大規模工業化制備純堿,鹽膏中的天然堿,就提供了純堿主要來源。不僅能通過鹽膏得到純堿,還能得到火堿,大小蘇打、生熟石灰、鹽酸等副產品。
而純堿、火堿能用於工業、冶金和化工,是目前萬料廠主要廉價純堿的主要來源。
其他制備工藝不是受到設備制約,就是受到采礦與運輸條件和成本制約。
而鹽商以鹽牟利,鹽膏都是隨帶的副產品,當年沈雲卿交出曬鹽工藝,作為利益交換,鹽鐵司每年給他提供免費鹽膏,他再把鹽膏變成化工產品,最後投入各個領域用於生產使用。
戶部運了這麽多年的鹽膏,都知道沈雲卿把鹽膏弄進了萬料廠,但是進去之後幹了什麽變成了什麽,他們不知道。但有一點很清楚,一定是最後變現了。
至於食鹽,沈雲卿在秀州有自己的鹽場,但規模已被女帝給限制,無法擴張。
而制備鹽酸需要食鹽,制備其他化學用品也要食鹽,海通飼養家畜禽類更要食鹽,所以秀州的鹽場多數都被用在海通養殖家畜和,多餘部分並不足以供應神都萬料廠用鹽消耗,就只能從江淮鹽市購買,走的仍然是戶部的渠道,用的最低的價格。
作為利益交換,沈雲卿給戶部提供最廉價的染料、定色劑和草酸,或者硫酸,用於染布。
於是就導致江淮鹽商經由戶部賣給沈雲卿的食鹽,量大但是價低,而戶部用這批食鹽,從沈雲卿手中拿到染料、定色劑和草酸、硫酸,自己用於戶部官署染坊和銷售牟利。
這就等於戶部拿了鹽商的鹽,從沈雲卿處換到了廉價染料、草酸,用於輕紡行業的牟利,鹽商喪失了一大塊利益。
孫潤謙問起此事,顯然是認為有利可圖,並藉此試探沈雲卿的誠意。而且能當著鹽鐵司上司桑勁川面說出來,顯然是與桑勁川私底下做了什麽交易。
比如能讓沈雲卿把沈家購鹽價每升提上去兩三文錢,一年可能就多十幾萬的進項,然後桑勁川再吃一些傭金回扣,少說拿幾萬,而且是他親自過手的生意,其他人沒得分。
等等等……這些都是封建官場的利益交換,有些利益交換擱現代叫傭金提成拿回扣,介於合法與不合法的灰色地帶。
但這個工藝秘密顯然是不能說的,一來說了他們也不懂。二來鹽商雖然只是和鹽打交道,但是鹽商可以迅速發展成化工商,因為鹽在化工領域相當重要,尤其是早期化工,鹽是重要的化工配方劑。
而且早期化工其實沒什麽高深的技術,說簡單了就是“方子”,拿到方子就能生產,幾口瓦缸一個陶瓷蒸餾釜,就能制備酸堿鹽,實在沒什麽技術門檻可言。
因此鹽和鹽膏的用處,不是現在可以透露的技術秘密,但十年十五年後可以。
到那時,萬料廠的設備、技術、工藝環境大幅改善,人才培養達到一定規模,化工的置業和技術門檻大幅提高,讓鹽商轉型基礎化工產品,徹底消除鹽商與爐戶的危害,從經濟和商業領域讓鹽商轉型成為商人,而不再是把控朝廷命脈的鹽販子。
但既然孫潤謙都開口了,不讓利就顯得沈雲卿沒誠意,而且只有讓利,才能讓你和他們綁的更緊,讓他們覺得你跟他們是一條船上的。
想到這一層,沈雲卿借著酒意就說:
“孤看不如這樣吧,海郡王府每年從江淮購入的食鹽,在目前的進價上,每升再加五文錢。至於鹽膏,以每升十文賣給沈某,但是需得保證鹽膏品質,如若以次充好,沈某定不輕饒。孫員外,你意下如何?”
“海郡王一次讓利這麽多,真是讓孫某受寵若驚啊。”
“諸位都是生意人,你來我往為的就是個利字。此話當著桑大人的面,從本王這個秀才口中說出來,雖然有傷禮教斯文,但誰人又能說,利字一定就是錢字。
朝廷的利益是天下太平,百姓的利益是安居樂業,在做諸位的利字就是安身立命圖個錢字,而陛下的利益,就是朝廷的利益、百姓的利益,還有諸位的利益,三者都能收益,陛下也就收益了。
所以在本王看來,圖利是件好事,就怕什麽也不圖,那就很麻煩,而且陛下也麻煩,因為什麽利都不圖了,總要圖點什麽吧,所以圖利是好事,只不過大家所圖不同罷了。諸位以為本王此言如何?”
“海郡王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呵呵……”
“聞郡王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此言精妙,可堪經典。”
萬志清、竹庭沛爭相附和,都覺得是沈雲卿喝醉了酒後吐真言。這會兒倒是桑勁川覺得沈雲卿有些一反常態,心裏納悶兒,這些話要是傳到女帝耳朵裏,多半不是什麽好事兒。
然而擔心什麽就來什麽,就在酒席散盡不久,女帝就寢之前,消息已經傳到公孫蕓惠耳邊。
“哦,他這麽說的?”
“是的陛下,海郡王酒席之上酒後所說。”歐陽羽飛快打著未來表弟的小報告。
女帝反應平平,離開龍榻,披著長發來回走著兩步說:
“此議朕看甚好,以往歷代先皇無不以己之利而治天下,沈雲卿此言是以天下之利力為朕所用,百姓滿意,天下滿意,財商滿意,朕還有何憂。倒是那些名為無欲所求之人,實則暗地裏都在蠢蠢欲動,此議甚好,甚好啊。”
沈雲卿表達的意思翻譯一下就是,但凡是對老百姓有利的,對治理國家有利的,對工商業有利的政策和舉措,都應該鼓勵推行,只要能讓廣大群眾和不同階層都能受益,皇帝就能受益。
原因其實很簡單,大家都滿意了,皇帝管理自己的江山自然也就更輕松了,不用整天想著對付這個,對付那個,提心吊膽防著老百姓造反,可以集中經歷搞皇權鬥爭。
“歐陽。”
“奴婢在。”
“將朕剛才所述記下,明早給朕過目。”
“那海郡王所言,是否一並記下。”
“不,只記朕言。”
“是。”
帝王的思想精髓,顯然不能寫明是從別人那裏剽竊來的啟發,所以但凡是襯托帝王豐功偉績精神思想的傳記,一概不能把出處寫的很清楚。
否則什麽都是別人的主意,皇帝照搬行事,那不成了鸚鵡學舌的跟屁蟲了嗎,皇帝身前活要面子,死後也是要面子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