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573章國債平臺

關燈
第573章 國債平臺

皇帝這份職業看著光芒萬丈光鮮亮麗,其實真正的痛苦只有皇帝自己知道,而且還得是明君。因為昏君只管吃喝玩樂自己開心,天下那檔子事跟他沒關系。

如果是明君,既要讓自己開心,還得讓天下人基本安心,這就很累人。

看著女帝批閱一本本奏折,沈雲卿琢磨著當個昏君其實也不容易。

這麽多的本本甭說是古代人,現代看了之後都有嚴重的密集恐懼癥,一天至少要批好幾萬字的公文,還得字字斟酌,同時還要超強的記憶力,十年後翻出陳年舊事,還得記憶猶新,否則被下邊的臣子給耍了還不知道。

相較於清朝皇帝,岐帝國的皇帝已經很幸福,清朝皇帝基本上是中國歷史上最勤奮的皇帝,幾乎沒有之一,擱在任何時期,都是絕對的明君,但是清朝皇帝就是沒能把中國給搞好。

可見皇帝勤奮未必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沒勤奮在路子上,如果清朝皇帝都勤奮搞工業化,估計二十年就能成功,四十年能出亞洲,六十年就該沖出世界了。

岐帝國的人口少,行政單位也就少得多,加之官僚體系沒有明清時期來的龐雜冗餘,六部都有處理一般公務的權力,最終到女帝手中的奏本其實沒多少,公務的壓力也就小得多。

時間轉眼已經天黑,歐陽羽先於許殷良、桑勁川回宮覆命,女帝一如既往詢問了下午大會細節,沈雲卿等待的機會終於出現。

根據歐陽羽轉述,下午大會有人提出朝廷的借款問題,顯然是吏部放出的瘋狗咬戶部,讓桑勁川難堪,結果不出眾望,也確實搞得桑勁川狼狽不堪。

朝廷其實已經沒欠債,當年搞垮戶部,抄沒打擊了一批鹽商和商人,所以當年的欠債就還了不少,這些年財政好轉,鹽利、高粱回哺財政,金戔寺也替著還債,所以四年前基本已經還幹凈。

但去年忽喇撕破臉後,財政吃緊,加征還沒開始,為應對財政開支,女帝召集戶部、吏部還有宗室貴胄商量向民間借款一事,所以到今年就有了三百多萬的債務。

這筆債務算在不同派系勢力的頭上,怎麽還,到現在也沒個說法。因為戰爭才開打,沒人知道打到什麽時候,但現在金戔寺和工部機械開禁,與外部嚴峻形勢嚴重背離,各地財商心裏都吃不準朝廷到底想幹什麽。

而沈雲卿,等的就是這個機會,借此機會把朝廷各派系向民間的借款變成朝廷公債。如果貿然提出公債合法化,反而會讓財閥更加擔心朝廷的動機。

“陛下,眼下正是推出朝廷公債的機會,不妨藉此機會,將戶部、吏部與宗室的借債一並歸入朝廷新推公債,以安撫借款財商。而且日後若有大戰,朝廷財力不支,仍要向民間借款,與其讓各部與宗親出面,不如朝廷出面將之合法更為妥當。”

“這就是愛卿一直在等的機會?”女帝挑眉反問,顯然這個機會有些陰損。

“是的陛下,臣建議待會兒向桑、許二位大人當面提出此事,後日大會,臣親自向財商做出解釋。”

“歐陽,你怎麽看?”

“奴婢以為海郡王提議可行。”

“那就這麽定下吧。”

國債是調節財政政策的重要杠桿手段,中國王朝其實一直有國債這根杠桿,但都沒有合法化和量化,更沒有官方正式的票據化、法理化的保障,這就讓王朝在財政困難時期陷入困境。

許多王朝有的時候不是被農民起義給掀翻的,而是被財政政策給拖垮。

由於農耕體系的財政主要來源是農業和一些手工業,於是朝廷只要錢糧不夠花,就會想到加征,或者劫富濟國,最後把老百姓和資本團體給逼反了。

但如果有了銀行體系和國債平臺,朝廷財政就能向未來透支,先把錢接過來花了應急。

當然,向未來透支如果還不上,也只是把矛盾的爆發向後拖延,沒有本質上解決問題,但卻能給政權爭取調整政策的時間,如果能及時回籠資金,就能渡過危機。

因為可以從銀行和國債兩個體系中拆東墻補西墻,騰挪經濟資源,這就延長資金斷裂到來的周期,只要在資金斷裂之前,解決問題,補上錢款,問題就不是問題。

以第一次鴉片戰爭為例,當時清政府雖然軍事上失敗,但是英國政府其實也夠嗆。

當時清政府仗著國庫有三千萬兩白銀,覺得能打持久戰,而英國是勞師遠征的雇傭軍,技術能力再強,打持久戰也經不起消耗。

而當時清政府已經意識到軍事層面的失敗是必然結果,但還打算用持久戰拖垮英國遠征軍,但最終卻被英國給拖垮。

雖然軍事失敗是主要原因,但背後是政府效率和財政失敗。

第一次鴉片戰爭前,清廷有三千多萬兩的存銀,但開戰沒多久,錢就花光了。而英國方面鴉片戰爭的支出大約只有清政府的一半,而這個一半當中超過六成是通過發行國債和全球股票市場抽資籌措的軍費。

也就是說,清政府的持久戰策略是對的,英國政府當時是決定強推碾壓清政府,但發現無法速戰速決後,陷入被動,而這個時候英國政府預算已經透支,按中國王朝的節奏,就可能收兵罷戰。

但英國政府通過發行國債和資本融資,籌集了活命款。

而清政府的總開支反而比技術裝備更先進的英政府卻更多,後期反而錢還不夠用,這種異常現象的顯然是不正常的。

除了清政府當時沒有金融市場和國債平臺之外,清政府後期的腐敗腐朽,導致了地方行政效率低下,貪官墨吏橫行,大量的政府撥款沒有用到軍事開支,而被層層克扣雁過拔毛。

即便政府腐朽,如果當時能有國債和金融資本平臺,就是地方上再貪,朝廷用總量沖,也能籌來款項和英軍耗著,拖垮大英帝國的財政,迫使其放棄戰爭選項。

最終至少不會輸的那麽難看,割地賠款簽下喪權辱國的條約,開啟近代百年恥辱史。

而且此戰之後,英政府的收益通過割地賠款和海關稅,貿易特權,是其鴉片戰爭開銷的幾十倍,進一步助長了西方侵略瓜分中國的軍事野心。

所以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既是軍事技術上的失敗,更是清政府和經濟政策的無能和失敗。

擱當下,岐帝國進入多事之秋,開支大量增加,如果二十年前的內亂和西域叛亂能有國債和銀行體系加持,並且能按既定的歷史結果發生,贏得內戰和西域之戰,首先朝廷就沒有向民間借債違約的情況發生,進而影響到朝廷的信譽和形象,同時也沒有吐銀納舊,導致銅錢貶值風潮,摧毀幣值體制的問題。

完全可以通過向民間先借款,再花錢,最後還賬的技術手段,解決一時的財政問題。而且最終戰爭都是打贏的,只要贏得了政權,一個正常的皇帝和執政團隊當政,還錢就不是問題。

沈雲卿積極搞金戔寺,就是建立一個初步的銀行平臺,通過銀行平臺盤活市場資本,進而進行引導和投資建設。其次才是利用金融體系參與一定程度的戰爭,但涉及到大規模戰爭,就只能利用國債平臺。

因為當下的銀行平臺仍不夠強大,沒有國債具有的政府公信力和強大渠道,所以銀行體系成功之後,搞國債就有一套制度和管理樣板,要就方便的多。

約莫五六刻後,桑勁川、許殷良一同進入禦書房,觀二人臉色,顯然有些不痛快。

見女帝叩首行禮,桑勁川開口先說:

“陛下,臣有事稟報。”

“講。”

“今日財商大會,有人提出朝廷向民間借款與還款一事,希望朝廷能給一個明確的期限答覆。”

由於是朝廷通過官僚系統內部和皇室宗親,向各自派系內的依附財閥借款,所以就談不上還款日期。而且自古以來也沒有向皇帝催債的說法,重要的是沒這個膽子。

而且朝廷借款容易,還款都是有天沒日子,什麽時候還款都沒定數。

尤其是碰上大規模戰爭,花錢如流水,借錢如搶劫,基本上借了有沒有還都沒指望,而且你還不能不借,不借的後果大家都是懂的。

所以中國的商人都很奇怪,借錢給朝廷沒人幾個人敢催債,而皇帝往往抓住這種心理,讓一撥官僚去借錢,然後用另一波官僚把替朝廷借錢的這波官僚給搞掉。

然後皇帝就能不認賬,你如果敢催款,就給你戴個同黨的烏紗帽,而且是免費贈,送沒有學歷門檻,只要你敢把借條拿出來,就送你這頂“烏紗帽”

尤其是碰上朝廷內戰或者對外開戰,借錢花錢根本就沒還賬的日子,完全無法知道戰爭什麽時候結束,如隋朝這種在戰爭中建立,在戰爭中毀滅的短命王朝,基本上都是有借沒還,一筆勾銷的情況。

所以明朝的商人都學精了,眼見明朝不行了,幹脆一毛不拔,去支持滿清女真,這筆賬讓滿清推倒明朝後找滿清結賬。

現在朝廷大量吸儲,同時又通過官僚和宗親借款,本身就是矛盾。

朝廷既吸儲,同時還要借款,這就意味著朝廷短時內不缺錢,不缺錢還要借,邏輯上說不通。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