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薛剛還都
關燈
小
中
大
第529章 薛剛還都
槍這種東西不是說造出樣子就能將就上手使用,得要進行各項指標的測試,即便當下不具備詳細的技術測試條件,但最基本的零件壽命、承壓能力和耐受性、疲勞強度都要進行測試。
而且日後長期用於對北方作戰,零部件在冬天極寒的情況下怎麽樣,也是未知數。
此外眼下內徑加工只有一臺車床臨時改裝的拉床,當前的車床沒有齒輪箱,轉速非常低,同時拉刀材質也決定了線速度不能太高,現在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也就是加工三到四根,工部的軋鋼設備和技術還停留在實驗階段,產能嚴重不足,
槍機的生產都靠銑削,還沒法兒用沖壓完成多數工藝,需要配套一整條完整的生產線,騰挪更多的設備,每月的產量十分有限。
而且價格還不便宜,就因為無法實現規模化量產,提高了成本,是技術跨越和工業積累不夠帶來的必然結果。
要量產,至少需要配套軋鋼廠,更多的切削機床,這些都需要投資和時間周期,即便現在投資,最快也得兩三年後才能投產,四年後開始裝備第一支岐軍。
而且彈藥的生產也是問題,雷酸汞的生產目前僅僅來自於實驗室,還無法立馬大批量生產,紙殼彈藥的裝配也需要配套模具和定型裝具,還有熟練工,這些配套短時內都無法一步到位。
武衛忠就是一個大老粗,領兵打仗他很厲害,但是搞經濟建設和技術發展,他就是文盲。
現在武器有了,沈雲卿卻說不能量產,武衛忠壓根不信,他說:
“工部那麽些機器,難道還不能大量生產?”
“不能,那麽多機械必須用來生產更多的機械,只有更多的機械,才能生產這等火器。”
沈雲卿態度堅決,武衛忠蹙眉摸著胡子,雖然不買賬,但沈雲卿也不是浮誇不負責任之人,這一點武衛忠很清楚,而且好歹沈雲卿也有了戰績,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不能逼得太急了。
“那本將軍就上奏陛下,交由陛下聖裁。”
“那好吧,一切都聽由陛下聖斷。”
接下來繼續實彈測試,記錄射擊數量與連續開火時間,黃昏前一匹快馬趕到實驗靶場,千牛衛送來女帝的口信。
“傳陛下口諭,速令海郡王與上將軍回宮參會。”
“我等即刻回宮。”
言畢,沈雲卿回頭與張祥說:
“張大人,咱們收攤吧,明日在做測試。”
“今晚不連夜進行?”
“不,火器新出,諸位不熟火器使用之法,萬一傷了性命,無法向陛下與諸位夫人交代。收攤之後,回去命人將火器拆下檢驗,若有異樣即刻報我。”
張祥想要連夜進行測試,好盡快發現缺陷加以改進,然後投產裝備岐軍。
但武器這種東西,即便是現代化的武器實驗場所,也很難做到十全十美。
裝備下發部隊之後,存在各種各樣的使用環境、使用習慣和使用強度,會帶來完全不同於試驗場所的問題。
所以對武器的相關測試,只是檢驗武器裝備在多數合理環境下的檢驗,檢驗裝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否符合指標和性能,並不能代替實戰檢驗。
與張祥分手,沈雲卿、武衛忠火速趕回城中,進宮時已經天黑,禦書房中只有兵部,還有剛剛入城的薛伯充次子薛剛,薛剛帶來了薛伯充的上書。
“臣沈雲卿(武衛忠)參見陛下。”
“二位愛卿平身。”
“謝陛下。”
收起禮數,武衛忠開口先問薛剛:
“少將軍,可是帶回了薛總管的親筆。”
“回武將軍,正是奉家父之命,帶來家父親筆書信面聖。”
這時女帝示意歐陽羽,將薛伯充親筆書函先轉給了沈雲卿,內容主要講了四點。
開篇明確讚成了女帝以打促和聲東擊西的方略,薛伯充也在信中反覆提及“幾經深慮”進行推演,聲東擊西的勝算最高。
以當前兵力和態勢,正面對抗首波的贏面不大,長期對抗雖然能以持久戰拖垮拖疲忽喇,但薛伯充自己都覺得代價太大。
而且信中或多或少都表達出薛伯充對自己嫡系人馬的私心,由於被頂在了第一線,首波沖突薛氏兵馬不可避免會損失慘重,這些個兵馬都是薛伯充一手帶出,多年輪番在外剿匪練出來的老軍,一旦打光了,薛家吃虧是其一,朝廷邊軍三大主力之一有經驗的精幹力量可能被打光。
與其正面硬抗首波沖擊吃力不太好,不如聲東擊西解決肅汝,通過敲打肅汝進一步試探忽喇,逼和忽喇。
第二點再次明確了忽喇與肅汝正在密謀共同聯兵,繼續任其發展,北線全線開戰無可避免,聲東擊西應當速決。
第三點向朝廷要炮要大顆的炸天雷,用於反制忽喇的火器軍。
第四點詢問朝廷對雲中、關外兩道的態度,兩道現在有岐民八十多萬、庫兀圖族兩百多萬,外加五十多萬南歸的忽喇部族,有超過三百多萬人口在關外,一旦岐軍主力東進,忽喇可能南下,南下後這些地方多數沒有城池,難以堅守,所以這些人口和土地怎麽辦。
看完來函,沈雲卿轉給武衛忠,隨後說:
“陛下,不知安國公兵馬現在可否堪用。”
“若可堪用,朕還要這般心急如焚。”
女帝很不痛快,如果慕容奧翔能爭點氣,眼下的形勢還不至於這樣,所以如果執行聲東擊西,關外、雲中兩道可能淪陷,之後將給之後的談判帶來巨大麻煩。
忽喇絕不會輕易突出漠南兩道的牧場、土地和人口,尤其是人口,一定會大量北遷奴役,用於農業生產,緩解其經濟壓力。
但如果將兩道人口遷回關內,且不說人口太多,一時半會兒無處安置,就是現代社會,三百萬人也不是什麽政府都能安置的。
過去片刻,武衛忠讀完薛伯充親筆,交還女帝後說:
“陛下,海郡王今日已經制出威力勝過烏茲曼火器的兵器,臣建議即刻廣造,絕能以一敵百。”
大格局的戰略問題,武衛忠基本上沒什麽建樹,讓他統兵十幾萬打幾個會戰問題不大,但要讓他統合政治、外交、國力、全局戰略層面,他就是瞎抓。
得知火器已經制出,女帝仍然有些不信,畢竟才過去一個月。下刻目光即刻轉向沈雲卿:
“海郡王,上將軍所言可都屬實?”
“啟稟陛下,都屬實,但仍在測試當中,以尋找瑕疵與潛在隱患,不能急於投入制造,以免害了軍卒。而且眼下工部機械不足以大量廉價生產制造,因此臣本來是不建議現在就研制,但現在造了出來,也只能硬著頭皮幹。臣並不建議即刻生產,至少也得等一個月。”
“如今戰情如火,應盡速生產裝備岐軍,但愛卿所言不無道理,若是存有隱患害了軍卒,也是朕的失職。”
“陛下聖明。”
這不是沈雲卿阿諛奉承,而是女帝是個務實開明的君主。
“既然存有隱患,暫且測試一月,一月之內盡速改進,一月後若無重大隱患,即刻安排生產,就是貴,朕也認了。”
“臣領旨。”
盡管由於技術過於超前,工業能力不給力,制造成本有些貴,但對於岐帝國這樣龐大的帝國,硬著頭皮采購幾千支用於應急還是掏得起錢的,尤其是女帝的內司府,現在不知道藏著多少貴金屬。
幾千支活門步槍,無論效率還是精度,都足夠碾壓三萬支前膛槍,而且可以采取臥姿發射,戰術效果大大好於只能站著裝填的前膛槍。
敲定火器生產計劃,話題再次回到關外兩道。
“範愛卿,關外兩道應該如何應對?”
“回陛下,眼下新軍正在征募與操練,七月之前不能投入邊塞,更無法出關作戰。因此關外兩道情勢極為兇險,薛總管主力一旦東去,關外、雲中兩道的守軍不足以面對忽喇數十萬大軍。雖然有南歸忽喇兵馬數萬,但面對數十萬同族與我朝羸弱的邊防,恐怕會臨陣倒戈或是遁逃。”
“陸愛卿可有良策?”女帝再問侍郎陸爭。
“回陛下,範大人與薛總管所慮與臣一致,聲東擊西最大風險來自於關外兩道,薛總管能在擊潰肅汝之後,在忽喇做出反應之前迅速殺回。”
陸爭話音剛落,沈雲卿說:
“陛下,此前臣提議應該派出小股精銳騎兵,在薛總管東去之前襲擾忽喇各部,以嚴厲雷霆手段震懾忽喇,同時在東邊動手。如此可讓忽喇不明我軍意圖,同時令其產生錯覺,我軍正在北伐,從而讓忽喇遲疑不定不敢大舉南下。”
沈雲卿之前建議,薛伯充動靜之前,派出小股騎兵襲擾忽喇邊界部落,以雷霆手段進行軍事行動,把忽喇打疼打狠,通過小的出血點,讓忽喇震驚和遲疑,誤判岐軍可能正在準備大規模北征,這些小規模的沖突是一種試探和戰術試探。
但同時,薛伯充主力迅速東進,合圍肅汝主力,將之殲滅,然後北進攻打肅汝盤踞的東北。
等到忽喇得知肅汝被薛伯充給打了,忽喇在作出反應,首先救不了肅汝,其次忽喇吃不透岐帝國的戰略,為什麽會突然攻打肅汝,而放棄正防禦,讓出正面的弱點,這顯然邏輯上說不通。
從而開始懷疑岐帝國打肅汝,可能是為了減除側翼威脅,從而準備從正面和東面合圍忽喇。
這就給忽喇造成岐帝國可能有大規模兵力準備的錯覺,忽喇反而可能不敢大舉南下騷擾,即便敢南下,也不敢太過深入關外兩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槍這種東西不是說造出樣子就能將就上手使用,得要進行各項指標的測試,即便當下不具備詳細的技術測試條件,但最基本的零件壽命、承壓能力和耐受性、疲勞強度都要進行測試。
而且日後長期用於對北方作戰,零部件在冬天極寒的情況下怎麽樣,也是未知數。
此外眼下內徑加工只有一臺車床臨時改裝的拉床,當前的車床沒有齒輪箱,轉速非常低,同時拉刀材質也決定了線速度不能太高,現在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也就是加工三到四根,工部的軋鋼設備和技術還停留在實驗階段,產能嚴重不足,
槍機的生產都靠銑削,還沒法兒用沖壓完成多數工藝,需要配套一整條完整的生產線,騰挪更多的設備,每月的產量十分有限。
而且價格還不便宜,就因為無法實現規模化量產,提高了成本,是技術跨越和工業積累不夠帶來的必然結果。
要量產,至少需要配套軋鋼廠,更多的切削機床,這些都需要投資和時間周期,即便現在投資,最快也得兩三年後才能投產,四年後開始裝備第一支岐軍。
而且彈藥的生產也是問題,雷酸汞的生產目前僅僅來自於實驗室,還無法立馬大批量生產,紙殼彈藥的裝配也需要配套模具和定型裝具,還有熟練工,這些配套短時內都無法一步到位。
武衛忠就是一個大老粗,領兵打仗他很厲害,但是搞經濟建設和技術發展,他就是文盲。
現在武器有了,沈雲卿卻說不能量產,武衛忠壓根不信,他說:
“工部那麽些機器,難道還不能大量生產?”
“不能,那麽多機械必須用來生產更多的機械,只有更多的機械,才能生產這等火器。”
沈雲卿態度堅決,武衛忠蹙眉摸著胡子,雖然不買賬,但沈雲卿也不是浮誇不負責任之人,這一點武衛忠很清楚,而且好歹沈雲卿也有了戰績,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不能逼得太急了。
“那本將軍就上奏陛下,交由陛下聖裁。”
“那好吧,一切都聽由陛下聖斷。”
接下來繼續實彈測試,記錄射擊數量與連續開火時間,黃昏前一匹快馬趕到實驗靶場,千牛衛送來女帝的口信。
“傳陛下口諭,速令海郡王與上將軍回宮參會。”
“我等即刻回宮。”
言畢,沈雲卿回頭與張祥說:
“張大人,咱們收攤吧,明日在做測試。”
“今晚不連夜進行?”
“不,火器新出,諸位不熟火器使用之法,萬一傷了性命,無法向陛下與諸位夫人交代。收攤之後,回去命人將火器拆下檢驗,若有異樣即刻報我。”
張祥想要連夜進行測試,好盡快發現缺陷加以改進,然後投產裝備岐軍。
但武器這種東西,即便是現代化的武器實驗場所,也很難做到十全十美。
裝備下發部隊之後,存在各種各樣的使用環境、使用習慣和使用強度,會帶來完全不同於試驗場所的問題。
所以對武器的相關測試,只是檢驗武器裝備在多數合理環境下的檢驗,檢驗裝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否符合指標和性能,並不能代替實戰檢驗。
與張祥分手,沈雲卿、武衛忠火速趕回城中,進宮時已經天黑,禦書房中只有兵部,還有剛剛入城的薛伯充次子薛剛,薛剛帶來了薛伯充的上書。
“臣沈雲卿(武衛忠)參見陛下。”
“二位愛卿平身。”
“謝陛下。”
收起禮數,武衛忠開口先問薛剛:
“少將軍,可是帶回了薛總管的親筆。”
“回武將軍,正是奉家父之命,帶來家父親筆書信面聖。”
這時女帝示意歐陽羽,將薛伯充親筆書函先轉給了沈雲卿,內容主要講了四點。
開篇明確讚成了女帝以打促和聲東擊西的方略,薛伯充也在信中反覆提及“幾經深慮”進行推演,聲東擊西的勝算最高。
以當前兵力和態勢,正面對抗首波的贏面不大,長期對抗雖然能以持久戰拖垮拖疲忽喇,但薛伯充自己都覺得代價太大。
而且信中或多或少都表達出薛伯充對自己嫡系人馬的私心,由於被頂在了第一線,首波沖突薛氏兵馬不可避免會損失慘重,這些個兵馬都是薛伯充一手帶出,多年輪番在外剿匪練出來的老軍,一旦打光了,薛家吃虧是其一,朝廷邊軍三大主力之一有經驗的精幹力量可能被打光。
與其正面硬抗首波沖擊吃力不太好,不如聲東擊西解決肅汝,通過敲打肅汝進一步試探忽喇,逼和忽喇。
第二點再次明確了忽喇與肅汝正在密謀共同聯兵,繼續任其發展,北線全線開戰無可避免,聲東擊西應當速決。
第三點向朝廷要炮要大顆的炸天雷,用於反制忽喇的火器軍。
第四點詢問朝廷對雲中、關外兩道的態度,兩道現在有岐民八十多萬、庫兀圖族兩百多萬,外加五十多萬南歸的忽喇部族,有超過三百多萬人口在關外,一旦岐軍主力東進,忽喇可能南下,南下後這些地方多數沒有城池,難以堅守,所以這些人口和土地怎麽辦。
看完來函,沈雲卿轉給武衛忠,隨後說:
“陛下,不知安國公兵馬現在可否堪用。”
“若可堪用,朕還要這般心急如焚。”
女帝很不痛快,如果慕容奧翔能爭點氣,眼下的形勢還不至於這樣,所以如果執行聲東擊西,關外、雲中兩道可能淪陷,之後將給之後的談判帶來巨大麻煩。
忽喇絕不會輕易突出漠南兩道的牧場、土地和人口,尤其是人口,一定會大量北遷奴役,用於農業生產,緩解其經濟壓力。
但如果將兩道人口遷回關內,且不說人口太多,一時半會兒無處安置,就是現代社會,三百萬人也不是什麽政府都能安置的。
過去片刻,武衛忠讀完薛伯充親筆,交還女帝後說:
“陛下,海郡王今日已經制出威力勝過烏茲曼火器的兵器,臣建議即刻廣造,絕能以一敵百。”
大格局的戰略問題,武衛忠基本上沒什麽建樹,讓他統兵十幾萬打幾個會戰問題不大,但要讓他統合政治、外交、國力、全局戰略層面,他就是瞎抓。
得知火器已經制出,女帝仍然有些不信,畢竟才過去一個月。下刻目光即刻轉向沈雲卿:
“海郡王,上將軍所言可都屬實?”
“啟稟陛下,都屬實,但仍在測試當中,以尋找瑕疵與潛在隱患,不能急於投入制造,以免害了軍卒。而且眼下工部機械不足以大量廉價生產制造,因此臣本來是不建議現在就研制,但現在造了出來,也只能硬著頭皮幹。臣並不建議即刻生產,至少也得等一個月。”
“如今戰情如火,應盡速生產裝備岐軍,但愛卿所言不無道理,若是存有隱患害了軍卒,也是朕的失職。”
“陛下聖明。”
這不是沈雲卿阿諛奉承,而是女帝是個務實開明的君主。
“既然存有隱患,暫且測試一月,一月之內盡速改進,一月後若無重大隱患,即刻安排生產,就是貴,朕也認了。”
“臣領旨。”
盡管由於技術過於超前,工業能力不給力,制造成本有些貴,但對於岐帝國這樣龐大的帝國,硬著頭皮采購幾千支用於應急還是掏得起錢的,尤其是女帝的內司府,現在不知道藏著多少貴金屬。
幾千支活門步槍,無論效率還是精度,都足夠碾壓三萬支前膛槍,而且可以采取臥姿發射,戰術效果大大好於只能站著裝填的前膛槍。
敲定火器生產計劃,話題再次回到關外兩道。
“範愛卿,關外兩道應該如何應對?”
“回陛下,眼下新軍正在征募與操練,七月之前不能投入邊塞,更無法出關作戰。因此關外兩道情勢極為兇險,薛總管主力一旦東去,關外、雲中兩道的守軍不足以面對忽喇數十萬大軍。雖然有南歸忽喇兵馬數萬,但面對數十萬同族與我朝羸弱的邊防,恐怕會臨陣倒戈或是遁逃。”
“陸愛卿可有良策?”女帝再問侍郎陸爭。
“回陛下,範大人與薛總管所慮與臣一致,聲東擊西最大風險來自於關外兩道,薛總管能在擊潰肅汝之後,在忽喇做出反應之前迅速殺回。”
陸爭話音剛落,沈雲卿說:
“陛下,此前臣提議應該派出小股精銳騎兵,在薛總管東去之前襲擾忽喇各部,以嚴厲雷霆手段震懾忽喇,同時在東邊動手。如此可讓忽喇不明我軍意圖,同時令其產生錯覺,我軍正在北伐,從而讓忽喇遲疑不定不敢大舉南下。”
沈雲卿之前建議,薛伯充動靜之前,派出小股騎兵襲擾忽喇邊界部落,以雷霆手段進行軍事行動,把忽喇打疼打狠,通過小的出血點,讓忽喇震驚和遲疑,誤判岐軍可能正在準備大規模北征,這些小規模的沖突是一種試探和戰術試探。
但同時,薛伯充主力迅速東進,合圍肅汝主力,將之殲滅,然後北進攻打肅汝盤踞的東北。
等到忽喇得知肅汝被薛伯充給打了,忽喇在作出反應,首先救不了肅汝,其次忽喇吃不透岐帝國的戰略,為什麽會突然攻打肅汝,而放棄正防禦,讓出正面的弱點,這顯然邏輯上說不通。
從而開始懷疑岐帝國打肅汝,可能是為了減除側翼威脅,從而準備從正面和東面合圍忽喇。
這就給忽喇造成岐帝國可能有大規模兵力準備的錯覺,忽喇反而可能不敢大舉南下騷擾,即便敢南下,也不敢太過深入關外兩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