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決戰(1)
關燈
小
中
大
第472章 決戰(1)
天色剛亮,難得沒有起霧,但空氣中水汽卻浸透了衣衫。沈雲卿身著牛皮鎧,外披鎖子甲,牽著戰馬等在城門下,一一拜別潮甌諸將。
“本王此去少則半月,多則一月定歸,還請諸位按計行事,勿念本王。”
“郡王此行保重,待等德勝之日,本帥定給郡王慶功。”
“多謝馬帥!”
言畢,沈雲卿擡手行禮,眾人競相還禮。
此時歐陽龍菲上前來說:
“郡王多加小心,屬下還要像陛下覆命。”
“歐陽大人放心,本王豈能輕易丟了性命。好了,本王也該趕路了,歐陽大人保重。”
“嗯,郡王保重。”
看著沈雲卿翻身上馬時的背影,歐陽龍菲心頭莫名一顫,心頭翻滾著一股炙熱的烈火,燃燒著滾燙的巖漿,仿佛要將她的心給熔化。
大軍緩緩上路,背影漸行漸遠,眾人無不感到磅礴的氣息正在覺醒,在太陽照射下,映襯出偉大而巍峨的雄姿。
此後兩日未在有霧,在潮甌部族向導引路下,大隊行徑遲緩。
盡管潮甌通往耶山有條不寬的野路,卻是既不平坦,而且並非臘婆修築的官道,一下雨,即刻返漿。
眼下濕度高,時長有大霧,地面軟爛,行徑極為不便,加之車輛隨行,趕路的速度極為遲緩。
出發後第三日,山中大霧彌漫,一日未散,直到黃昏才漸好轉,岐軍派往耶山百人隊返回五人,遞送繪制的地形草圖。
與拓客描述基本符合,耶山地形形似耳廓,西高東低,西面是懸崖與峭壁交錯地形,沒有路可走。東面是雨林、叢林和沼澤,只有南北兩條路可走。
土部先行抵達的三千人駐紮在耶山以北,當道下寨,擋住了岐軍向西北逃竄的退路,如此只要封住東面與東南,進入耶山的岐軍將無路可逃。
第三日當晚,岐軍出動的消息傳到耶山以東五十裏也臘婆軍中,聞訊只有夷兵,相國黎孔頓感意外。
“消息可確鑿,沒有看錯?”
“回相國大人,這幾日沒有起霧,離開潮甌的岐軍都是奇裝異服的夷兵,並非岐軍。”
來人詳細說道,然黎孔仍然不信,遂即又問:
“會否是岐人穿了夷兵的奇裝異服,假冒夷兵。”
“應該不會,此番離開潮甌城的岐軍,身形矮小,而岐人身形高大魁梧,頭頂有髻,應該不是岐軍假冒。”
“那就沒有發現岐軍?”
“有一千人的岐軍隨行,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岐軍。”
“那可知道誰人統兵?”
“不知,只知為首者身著岐軍都尉鎧,其他不知。”
“繼續監視,盡快查清潮甌城中岐軍動向。”
“是。”
待等來人退走,一旁趙禹忙是問道:
“相國大人,岐軍夷兵難以約束,為什麽這次卻是派出夷兵前往耶山?”
“我也覺得奇怪,岐軍夷兵雖然兇悍,但卻難以約束,一旦遠離潮甌,散入林中,與散兵游勇無異,難以駕馭,因而絕不應該派出夷兵。
如此一來,留守潮甌的岐軍卻有一萬七千餘人,一旦前來救援,集中攻我一側,也很是兇險。
難道說,岐軍根本沒打算救援夷兵,而是令其前來送死?”
“或許有此可能。死夷兵,總比死他們自己人強。”
趙禹讚同道,黎孔仍有疑慮,他說:
“若是如此,岐軍定是信不過土部。只怕圍困耶山夷兵,岐軍非但不會如此輕易上鉤,土部與夷兵血戰之下,定是兩敗俱傷。屆時岐軍在死守潮甌城,此戰便沒了意義。”
臘婆受到認知與理念制約,始終認為岐軍不會把雇傭軍的命當命看待,犧牲也就犧牲了,就像稻草一樣,一把火燒了無所謂。
當然,雇傭兵的命運也就是如此,拿錢賣命,天經地義。
而且臘婆族本就有這種心態,從來不把其他部族當人看,這個邏輯套在岐帝國身上其實也沒錯。
但問題就在得看誰當道,如是蒙古大軍,那些個雇傭軍都是炮灰,死多少有多少,反正只要去抓就行。
眼下是沈雲卿主掌戰區內政外交和政治方略,損失雇傭軍縱然不會死岐人,但他好歹是個現代人,道德標準和情感尺度不同於當下,此外還得顧忌日後的政治影響力,以及經濟成本。
對,這些個夷兵可以當炮灰使,死了也無所謂,死了再招也就是了。即便是現代政治,雇傭軍一樣是隨時可以犧牲的炮灰,但炮灰也得講價值。
再廉價的炮灰,沒用在該用的地方,那就不是炮灰,是作踐。
但戰爭的目的,最終需要服務於政治,服務於國家意志,服務於經濟。得最終核算綜合成本,而不是單單的經濟成本。
就經濟成本而言,夷兵的一次性開銷支出,並不比養一個十年岐軍兵士少多少,但最大的優點是不需要戰後撫恤,所以沒有後遺癥。
但好歹這些夷兵是岐帝國花錢買來的,全死了是沒有國內後遺癥,但是有國外後遺癥。
且不說全部戰死,對岐帝國在海外的軍威、國威有挫傷,如果來幾次全軍覆沒,下次就沒人願意賣命,嚇都給嚇跑了。
其次是沈雲卿還指望著這些夷兵繼續活著,日後好作為岐軍海外的利益武裝代理人,去把那些個無主之地給占了。
其三,這些夷兵不太好調教,因此調教成形之後,是日後其他海外雇傭軍的模板,甚至可以充當海外夷兵教導團,從而建立自上而下的成熟體系,減少夷兵招募後訓練轉化的周期,這筆經濟賬經營好了,能給日後剩下一大筆錢。
最後,夷兵存活越多,日後返鄉越能宣揚岐帝國的正面形象,與軍威、國威,這遠比全軍覆沒,充當一次性消費品更有長遠利益,既是軍事、經濟利益,更是政治利益,這筆賬怎麽算怎麽都劃算。
當然,此番孤軍深入,本就冒著巨大的風險,出動夷兵,既是為了取得戰略態勢的有利地位,同時也是防止岐軍深陷重圍,夷兵不堪決戰的尷尬,因此也有不到萬不得已,犧牲夷兵突圍的最壞打算。
但絕不是第一選項。
正是由於考慮的深度和認知範圍的差異,相國黎孔永遠也無法明白沈雲卿敢於出動夷兵的真實心態。
由於夷兵的深入,打亂了計劃,黎孔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避免不利局面。
約莫一刻鐘後,黎孔尋得一計,他說:
“土部現到何處?”
“距離耶山還有三日路程,應該晚於一日多。”趙禹說道,不解黎孔意圖。
此時黎孔看向山川地形圖,目光落在耶山東南二十裏說:
“岐軍此來糧草無多,定要從潮甌運糧,東南是其唯一活路,屆時岐軍向東南突圍,我軍需得將其趕入叢林驅散,而後縱火燒燒死岐軍。”
“有土部與岐軍夷兵作戰,我軍何必要多此一舉火燒夷兵。而且土部不會參與圍攻潮甌,多死一些土部蠻勇,對我國也有好處。”
“不,不需得把岐軍從潮甌城中引出來,再讓土部與之拼殺,我軍可坐收漁翁之利。”
黎孔與土部達成的條件,是只圍攻耶山與耶山範圍內的岐軍,潮甌增援的一波岐軍由臘婆軍自己負責,其他不管,更不會圍攻潮甌。
同時臘婆軍從外圍封鎖耶山東南道路,並攻擊岐軍,形成兩面夾擊態勢。
但問題是,如果攻殺的是岐軍,死些人也值得,現在攻殺的是夷兵,那就有問題。
夷兵雖然一盤散沙,但個人戰鬥技能很高,而且還很兇殘,一旦把他們給包圍了,還無處可逃,那就是魚死網破死戰到底,這也是沈雲卿為什麽出動夷兵的所在,黎孔現在顯然也發現了這個棘手問題。
一旦夷兵被包圍,他們反而不會無組織無紀律,而是困獸猶鬥魚死網破。
如果夷兵先與土部拼殺,以夷兵的野蠻和兇悍,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縱然殲滅了夷兵,土部也元氣大傷。
而守在潮甌城的岐軍卻毫發無傷,這仗就白打了,最後還得圍困潮甌,臘婆軍自己硬著頭皮打,耶山之戰就喪失了意義,還可能惹惱土部。
最後就變成田忌賽馬,沈雲卿用夷兵這個下等馬,對掉了土部這個中等馬,還把老臘婆軍的上等馬給弄殘了。
所以,黎孔權衡再三,決定將夷兵引入東南來時的道路,將至驅散至叢林之內,然後放火,一把大火燒死個幾千人。同時想方設法引出潮甌岐軍前來救援,再讓土部殲滅夷兵之後,與岐軍主力照面,臘婆軍同時投入作戰。
“右承王,待等岐軍進入耶山,即刻利用大霧,遣人進入耶山東南二十裏內叢林,布置油脂幹柴,待等戰事一起,將夷兵趕入叢林之內,用火攻之。”
“是,本王立刻命人布置。”
“此外,派人告知阿杉貴與莫拉木,不要傷了自己人。”
“土部那裏,是否要說一聲?”
“不,土部在西北,岐軍在東南,這火無論如何也燒不到他們,無須告知。”
“是。”
這番談話結束兩日後的下午,沈雲卿率軍進入耶山地界,距離耶山平地還有十五裏地便是不在趕路,就地當道下寨,埋鍋造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天色剛亮,難得沒有起霧,但空氣中水汽卻浸透了衣衫。沈雲卿身著牛皮鎧,外披鎖子甲,牽著戰馬等在城門下,一一拜別潮甌諸將。
“本王此去少則半月,多則一月定歸,還請諸位按計行事,勿念本王。”
“郡王此行保重,待等德勝之日,本帥定給郡王慶功。”
“多謝馬帥!”
言畢,沈雲卿擡手行禮,眾人競相還禮。
此時歐陽龍菲上前來說:
“郡王多加小心,屬下還要像陛下覆命。”
“歐陽大人放心,本王豈能輕易丟了性命。好了,本王也該趕路了,歐陽大人保重。”
“嗯,郡王保重。”
看著沈雲卿翻身上馬時的背影,歐陽龍菲心頭莫名一顫,心頭翻滾著一股炙熱的烈火,燃燒著滾燙的巖漿,仿佛要將她的心給熔化。
大軍緩緩上路,背影漸行漸遠,眾人無不感到磅礴的氣息正在覺醒,在太陽照射下,映襯出偉大而巍峨的雄姿。
此後兩日未在有霧,在潮甌部族向導引路下,大隊行徑遲緩。
盡管潮甌通往耶山有條不寬的野路,卻是既不平坦,而且並非臘婆修築的官道,一下雨,即刻返漿。
眼下濕度高,時長有大霧,地面軟爛,行徑極為不便,加之車輛隨行,趕路的速度極為遲緩。
出發後第三日,山中大霧彌漫,一日未散,直到黃昏才漸好轉,岐軍派往耶山百人隊返回五人,遞送繪制的地形草圖。
與拓客描述基本符合,耶山地形形似耳廓,西高東低,西面是懸崖與峭壁交錯地形,沒有路可走。東面是雨林、叢林和沼澤,只有南北兩條路可走。
土部先行抵達的三千人駐紮在耶山以北,當道下寨,擋住了岐軍向西北逃竄的退路,如此只要封住東面與東南,進入耶山的岐軍將無路可逃。
第三日當晚,岐軍出動的消息傳到耶山以東五十裏也臘婆軍中,聞訊只有夷兵,相國黎孔頓感意外。
“消息可確鑿,沒有看錯?”
“回相國大人,這幾日沒有起霧,離開潮甌的岐軍都是奇裝異服的夷兵,並非岐軍。”
來人詳細說道,然黎孔仍然不信,遂即又問:
“會否是岐人穿了夷兵的奇裝異服,假冒夷兵。”
“應該不會,此番離開潮甌城的岐軍,身形矮小,而岐人身形高大魁梧,頭頂有髻,應該不是岐軍假冒。”
“那就沒有發現岐軍?”
“有一千人的岐軍隨行,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岐軍。”
“那可知道誰人統兵?”
“不知,只知為首者身著岐軍都尉鎧,其他不知。”
“繼續監視,盡快查清潮甌城中岐軍動向。”
“是。”
待等來人退走,一旁趙禹忙是問道:
“相國大人,岐軍夷兵難以約束,為什麽這次卻是派出夷兵前往耶山?”
“我也覺得奇怪,岐軍夷兵雖然兇悍,但卻難以約束,一旦遠離潮甌,散入林中,與散兵游勇無異,難以駕馭,因而絕不應該派出夷兵。
如此一來,留守潮甌的岐軍卻有一萬七千餘人,一旦前來救援,集中攻我一側,也很是兇險。
難道說,岐軍根本沒打算救援夷兵,而是令其前來送死?”
“或許有此可能。死夷兵,總比死他們自己人強。”
趙禹讚同道,黎孔仍有疑慮,他說:
“若是如此,岐軍定是信不過土部。只怕圍困耶山夷兵,岐軍非但不會如此輕易上鉤,土部與夷兵血戰之下,定是兩敗俱傷。屆時岐軍在死守潮甌城,此戰便沒了意義。”
臘婆受到認知與理念制約,始終認為岐軍不會把雇傭軍的命當命看待,犧牲也就犧牲了,就像稻草一樣,一把火燒了無所謂。
當然,雇傭兵的命運也就是如此,拿錢賣命,天經地義。
而且臘婆族本就有這種心態,從來不把其他部族當人看,這個邏輯套在岐帝國身上其實也沒錯。
但問題就在得看誰當道,如是蒙古大軍,那些個雇傭軍都是炮灰,死多少有多少,反正只要去抓就行。
眼下是沈雲卿主掌戰區內政外交和政治方略,損失雇傭軍縱然不會死岐人,但他好歹是個現代人,道德標準和情感尺度不同於當下,此外還得顧忌日後的政治影響力,以及經濟成本。
對,這些個夷兵可以當炮灰使,死了也無所謂,死了再招也就是了。即便是現代政治,雇傭軍一樣是隨時可以犧牲的炮灰,但炮灰也得講價值。
再廉價的炮灰,沒用在該用的地方,那就不是炮灰,是作踐。
但戰爭的目的,最終需要服務於政治,服務於國家意志,服務於經濟。得最終核算綜合成本,而不是單單的經濟成本。
就經濟成本而言,夷兵的一次性開銷支出,並不比養一個十年岐軍兵士少多少,但最大的優點是不需要戰後撫恤,所以沒有後遺癥。
但好歹這些夷兵是岐帝國花錢買來的,全死了是沒有國內後遺癥,但是有國外後遺癥。
且不說全部戰死,對岐帝國在海外的軍威、國威有挫傷,如果來幾次全軍覆沒,下次就沒人願意賣命,嚇都給嚇跑了。
其次是沈雲卿還指望著這些夷兵繼續活著,日後好作為岐軍海外的利益武裝代理人,去把那些個無主之地給占了。
其三,這些夷兵不太好調教,因此調教成形之後,是日後其他海外雇傭軍的模板,甚至可以充當海外夷兵教導團,從而建立自上而下的成熟體系,減少夷兵招募後訓練轉化的周期,這筆經濟賬經營好了,能給日後剩下一大筆錢。
最後,夷兵存活越多,日後返鄉越能宣揚岐帝國的正面形象,與軍威、國威,這遠比全軍覆沒,充當一次性消費品更有長遠利益,既是軍事、經濟利益,更是政治利益,這筆賬怎麽算怎麽都劃算。
當然,此番孤軍深入,本就冒著巨大的風險,出動夷兵,既是為了取得戰略態勢的有利地位,同時也是防止岐軍深陷重圍,夷兵不堪決戰的尷尬,因此也有不到萬不得已,犧牲夷兵突圍的最壞打算。
但絕不是第一選項。
正是由於考慮的深度和認知範圍的差異,相國黎孔永遠也無法明白沈雲卿敢於出動夷兵的真實心態。
由於夷兵的深入,打亂了計劃,黎孔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避免不利局面。
約莫一刻鐘後,黎孔尋得一計,他說:
“土部現到何處?”
“距離耶山還有三日路程,應該晚於一日多。”趙禹說道,不解黎孔意圖。
此時黎孔看向山川地形圖,目光落在耶山東南二十裏說:
“岐軍此來糧草無多,定要從潮甌運糧,東南是其唯一活路,屆時岐軍向東南突圍,我軍需得將其趕入叢林驅散,而後縱火燒燒死岐軍。”
“有土部與岐軍夷兵作戰,我軍何必要多此一舉火燒夷兵。而且土部不會參與圍攻潮甌,多死一些土部蠻勇,對我國也有好處。”
“不,不需得把岐軍從潮甌城中引出來,再讓土部與之拼殺,我軍可坐收漁翁之利。”
黎孔與土部達成的條件,是只圍攻耶山與耶山範圍內的岐軍,潮甌增援的一波岐軍由臘婆軍自己負責,其他不管,更不會圍攻潮甌。
同時臘婆軍從外圍封鎖耶山東南道路,並攻擊岐軍,形成兩面夾擊態勢。
但問題是,如果攻殺的是岐軍,死些人也值得,現在攻殺的是夷兵,那就有問題。
夷兵雖然一盤散沙,但個人戰鬥技能很高,而且還很兇殘,一旦把他們給包圍了,還無處可逃,那就是魚死網破死戰到底,這也是沈雲卿為什麽出動夷兵的所在,黎孔現在顯然也發現了這個棘手問題。
一旦夷兵被包圍,他們反而不會無組織無紀律,而是困獸猶鬥魚死網破。
如果夷兵先與土部拼殺,以夷兵的野蠻和兇悍,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縱然殲滅了夷兵,土部也元氣大傷。
而守在潮甌城的岐軍卻毫發無傷,這仗就白打了,最後還得圍困潮甌,臘婆軍自己硬著頭皮打,耶山之戰就喪失了意義,還可能惹惱土部。
最後就變成田忌賽馬,沈雲卿用夷兵這個下等馬,對掉了土部這個中等馬,還把老臘婆軍的上等馬給弄殘了。
所以,黎孔權衡再三,決定將夷兵引入東南來時的道路,將至驅散至叢林之內,然後放火,一把大火燒死個幾千人。同時想方設法引出潮甌岐軍前來救援,再讓土部殲滅夷兵之後,與岐軍主力照面,臘婆軍同時投入作戰。
“右承王,待等岐軍進入耶山,即刻利用大霧,遣人進入耶山東南二十裏內叢林,布置油脂幹柴,待等戰事一起,將夷兵趕入叢林之內,用火攻之。”
“是,本王立刻命人布置。”
“此外,派人告知阿杉貴與莫拉木,不要傷了自己人。”
“土部那裏,是否要說一聲?”
“不,土部在西北,岐軍在東南,這火無論如何也燒不到他們,無須告知。”
“是。”
這番談話結束兩日後的下午,沈雲卿率軍進入耶山地界,距離耶山平地還有十五裏地便是不在趕路,就地當道下寨,埋鍋造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