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432章開鐵禁(1)

關燈
第432章 開鐵禁(1)

範勇的態度總體還很樂觀,他琢磨著瀕國有反骨,但眼下岐帝國好歹還很強大,至少比十年前已經緩過一口氣。而且南征的情勢一片大好,岐軍的威名遠播“世界”,即便瀕國現在有這個念想,怎麽也得掂量掂量。

更何況武藤井富就在神都,岐軍連戰連捷,不可能不傳回國內。

因此範勇的策略仍建立在盡快結束南征,安撫了忽喇,抽回遠征岐軍,騰挪出水軍和機動兵力,不至於全國所有兵馬都頂在邊境和戰線上。

此外,此番南征與國際關系緊張還有特殊之處,就是岐帝國沒進行戰爭多動員,因此各軍員額沒有增長。

之所以不動員,根本原因還是國力問題。修生養息的時間還不夠,發動一場全面戰爭,需要動員全國的生產力與人力,對經濟資源的消耗是巨量的。

同時戰爭傷亡,經濟消耗,以及戰後動員人力的覆員與經濟調整又是痛苦過程。

不計戰爭失去的時間,僅僅戰後需要恢覆到戰前,沒有五六,根本不可能。而且還得是打勝,沒怎麽傷筋動骨的情況下。

如果是慘勝,還傷筋動骨,就可能步打遼南的後塵,國力迅速衰退下滑。

於是現在的問題就是,女帝還想韜光養晦,不想大動幹戈,需要繼續積攢國力。

在這個大前提下,要拿有限的資源分配更大的攤子,顯然是讓張飛繡花,根本不切實際。

但問題是,公孫蕓惠的性格是那種既要解決問題,又要短平快,效果立竿見影,還得不擔責任,重要的是得要本小利大那種,因為女帝給國庫窮怕了,縱然現在手頭闊綽了,但留下了心理陰影。

可按這麽個模式,那不是搞直銷了嗎!

聽著範勇說了半天,指望著盡快解決臘婆,從南邊抽兵。且不說西域之戰大打了四五年,險些傾家蕩產。這臘婆開戰至今還不到一年,眼見著大有利可圖,速戰速決顯然意味著要放棄某些已經到嘴的利益,這一層又是範勇不清楚的。

可縱然女帝心裏不太痛快,但面對當前窘境,公孫蕓惠很能理解。

想當初自己登基上臺,攤子可比現在爛的多,那是要兵沒兵,要錢沒錢,現在總不能比當年更困難吧。

“範愛卿,除了擴軍調兵之外,就別無他法了?”

“辦法也不是沒有,只怕開了這個先例,例好開,但怕是覆水難收啊。”

“但說無妨,說來朕聽。”

“臣以為,朝廷既不擴軍,又不想擴大戰端,又要戒備海寇,如此唯有推行丁編制,或者……”

範勇欲言又止,女帝聽著苗頭不對,遂即問:

“或者何事?”

“廢除鐵器與兵器禁令,允許民間持械。”

此言一出,歐陽羽楞嚇一跳,忙是插話說:

“範尚書,廢除鐵器與兵器禁令,此乃動搖社稷之舉,豈能輕廢。”

話音未落,卻聽女帝說:

“朕看,未必。”

歐陽羽不知女帝心意,遂即收斂起方才事態,小心說道:

“陛下,廢除鐵器兵器禁令,恐令反民嘩變,當慎重。”

“朕自然知道其中厲害,但朕也知道範愛卿所想。”言畢,女帝看向範勇又說:“想來愛卿不會空穴來風胡亂言語,愛卿何想,且說來朕聽。”

“陛下英明,容臣細稟。”

“嗯,看來愛卿果然另有所慮。”

“陛下應當知道,朝廷嚴控民間鐵器流向與兵器,是為提防不軌之徒密謀反叛,但陛下應該從未聽聞嚴禁銅器之說吧。”

這時歐陽羽插話說:

“範尚書何意?”

“其實道理很簡單,鐵器取代銅器,乃是鐵比銅器更為鋒利與堅硬,當鐵器遍及天下,銅器用於兵器對鐵器而言毫無威脅。

而今其實亦是此理,眼下朝廷掌握有厲害火炮與火藥、炸藥等驚人火器,乃至各型機械。這些都是朝廷所獨斷,而民間不能仿造。

然鐵器則不同,只要有鐵,便能制造刀劍,區別在於優劣罷了,民間仍能自造。甚至菜刀、農具、鐵鍋等等,民間皆能自造,但火器卻不行。

而今火器大量使用,朝廷作戰與以往大相徑庭,因此臣以為,火器代以鐵器恐怕也是早晚,故而兵器與鐵器可以適當開禁。

如此一來,民間便能廣為持械,百姓持械而自保,只需官府稍加操練,便能編練民團為朝廷所用。”

“呵哈哈……英雄所見略同,愛卿此議甚合朕意……”女帝龍顏大悅,多半是發現自己有些失態,連忙收斂神色強作鎮定又說:“愛卿此議可用,朕也以為,鐵器禁令可適當寬松,但仍不能全開。”

“陛下聖明。”

範勇無疑看到了時代的潮流,與技術變革帶來的軍事紅利。

青銅器取代石器,是技術進步與銅器材質性能決定的結果,青銅器的生產效率和威力,遠在石器之上。鐵器取代青銅器,依然是這個道理。

但鐵器即便進入近現代,鐵器依然是工業,乃至國防必須品。

當然,由於時代和技術的進步,這種鐵器已經從狹義的兵器與生活用鐵,變成更為廣義的特種鋼。

但鐵器取代銅器的根本原因,不是民用領域,而是軍用領域,當鐵投入戰爭中,其優越性全面壓倒青銅器,使得鐵器成為軍事資源。

簡而言之,一切技術的普及與淘汰,多數都發生在軍事領域。一旦當某種資源成為軍事與政治必須資源,一定會成為國家機器控制的對象。

而冷兵器被熱兵器所淘汰,依然遵循以上規律。但不同的是,熱兵器的制造在技術進步的早期,對技工群體,對工業基礎要求較高。

由於眼下戰爭形態處於冷熱兵器之交,熱兵器的殺傷力、威力全面壓制冷兵器,這就意味著軍隊需求與裝備發生根本轉變。

軍隊有了更為先進的裝備,對於傳統而相對落後的兵器需求開始減弱,同時攻擊力的增強,也壓制了落後技術兵器的破壞力。

而且管型具火器的大量使用,已經造成冷兵器與熱兵器的技術代差,熱兵器足以壓倒冷兵器。再此基礎之上,從軍事與女帝迫切的需求層面而言,無疑有了開禁的條件。

此外,熱兵器眼下只能朝廷制造。而刀劍冷兵器,甭說把鐵管死了,老百姓存心要造反,辦法也太多,鑄犁為劍家常便飯。但要制造火器,目前只有朝廷有這個技術、人才和工業基礎。

範勇考慮的更多是軍事和技術層面進步,帶來的國防紅利。這方面女帝自然也有所考慮,但女帝的著眼更多是自己的小算盤。

公孫蕓惠看的其實比範勇更清楚,情報工作也更細致。

到目前為止,除了黑火藥,朝廷所有的炸藥、火藥、炮藥都來自沈雲卿的工坊,朝廷的火器、大炮也無不是沈雲卿提供技術。

簡而言之,似乎火器的秘密都掌握在沈雲卿手裏,朝廷沒了沈雲卿就不能活。

所以只要控制了沈雲卿,誰就控制了天下強大武備力量。

其二,由於工部與戶部就冶鐵一事難以調和,朝廷既要鐵材鑄炮,提增鐵產,戶部又要有吃大戶回扣,提增鐵產之事遲遲沒有結果。

現在開鐵禁,意味著民間鐵器市場的進一步松綁,有市場就有銷售,有銷售就有生產,有生產就有利潤,戶部一定會同意。

其三,適當開禁鐵器與兵器管控,但不意味著全面開放,而是有條件與適度開放。

因此開放的鐵器與兵器,完全可以由朝廷官僚機構負責銷售,銷售鐵器與兵器這塊的收入,也可以拿來談談。

所以事情發展到這裏,雖然是冒著危害國家安全的原則推行國防建設,實則還是圍繞利益展開的政治博弈。

範勇與女帝一拍即合,但二人的立場卻截然不同。

“此議朕看可行,範卿盡速擬定方略供朕參詳。”

“臣領旨,那臣就告退了。”

“嗯……”

待等範勇退走,歐陽羽忙是說:

“陛下,這開鐵禁可是千古未有之事,需得謹慎才是。”

“開鐵禁不止為兵器,朕考慮更多的是工部機械。”

“陛下是擔心鐵禁不開,工部制造機械與售賣受制於戶部?”

“不錯。”女帝肯定點頭,遂即起身離案,二人邊走便道:“工部所造機械眼下朝廷雖不足用,但日後早晚要賣於民間,戶部也好,吏部也罷,眼下都盯著工部的機械,盯著孟津的產業,究其根本,仍是一個利字。

而機器都由鐵材制成,若不松鐵政,朝廷的機器便受制於鐵,朝廷所需的物料、財政也將無處可尋找。故而只有松鐵政,方能紓解眼下困境。”

歷朝歷代的鐵器管制主要是防造反,因此鐵料管制的主要重點領域是兵器與兵器制造,早期還比較嚴,除了農具與工具,民間要想搞點鐵料,確實有些困難。

但到了中後期,尤其是北宋灌鋼之後,鐵產、鋼產能急速飆升,這就導致鐵器的大量普及。由此開始,朝廷對民間兵器的管制有所松懈,同時也開始允許私人大量購買鐵料。

之所以發生改變,除了北宋年間鐵產能飆升,導致資源普及,更重要的原因是朝廷也不是二傻子,向民間開放的鐵,多數是生鐵,不是鋼。

生鐵要變成鋼,需要消耗更多的煤炭,同時當時主流技術仍然是先冶煉得到生鐵,而後人工捶打脫碳制造鋼鐵,民間還沒有普遍掌握直接通過冶煉得到鋼鐵的技術,民間只有獲得生鐵,再捶打出鋼的技術。

因此民間與北宋朝廷的冶鐵技術有代差。

其次是北宋王朝的冷兵器和鎧甲制造制造達到巔峰期,產品標準化、規格化,數據指標量化,民間沒有這套體系,沒有朝廷的工匠和技工,想要制造朝廷質量的兵器,根本不可能。

盡管水滸傳小說演義,但梁山之所以能讓北宋朝廷束手無策,除了梁山的地利和謀略,以及當時北宋國內的民情、官場決定了之外,梁山的一票子人馬,都是一水的朝廷人才,甚至連冶金、大炮都是朝廷技工。

在裝備、兵力不相上下的情況下,組織力、領導力、精神意志、團結氛圍,加之梁山泊的地利,朝廷的腐敗無能,宋軍不敗才怪。

兩宋滅亡之後元朝大開歷史倒車,鐵器管制,確切的說是金屬管制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但不也沒有避免老百姓造反,王朝覆滅的結局嗎。

現如今岐帝國要發展,就只能推升鐵產,松綁鐵政是必然選擇,但問題就出在,松綁的時機很重要。必須是對各方都有利,一方無利可圖,就很難推動鐵政松綁。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