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巫醫(1)
關燈
小
中
大
第376章 巫醫(1)
前幾日的大火趙元知道一二,但他並不知情岐軍的作戰行動,玉弄的覆滅既是臘婆的軍事失敗,同時也是政治失敗。
戰爭帶來的不僅僅只有軍事風險的劇增,同時帶來的連帶傷亡造成的情緒、心理承受能力的壓力,是壓垮決策層的重要外因。
作為一個軍事統帥,其作戰經驗的相當部分來自於對傷亡,以及老百姓傷亡的心理可承受能力。
對於打慣了順風仗的將帥,突然面對巨大傷亡,其若無法承受由此帶來的巨大心理負擔,最終將選擇收兵,而一個在逆境中成長的將帥,其心理可承受的代價則要高得多。
而一場起鼓相當的決死激戰,雙方膠著不分,最終取勝的一方,一定是意志力的最終勝利,而意志力這種抽象概念,既是人的精神思維,同時也是戰場環境帶來的流血死亡哀嚎產生的精神感官,如果一方因為巨大傷亡最終繃不住,就註定會失敗。
九月一戰,玉弄一戰,臘婆軍民傷亡慘重,其中不少都不是本地的男丁臨時拼湊的民軍,這些分屬於不同頭人的山寨,受到的損失是空前的,其從未有過大戰血戰,乃至滅族戰爭的心理準備,岐軍鐵血打擊與利誘之下,其必做最終妥協。
趕到治所時,趙元尚在自己府中,沈雲卿遂即令人去請,單獨與吳應聊了起來。
“吳大人,最近城中治安可好。”
“好,一切都好。”吳應一臉趨炎附勢的諂媚,這要是擱電影裏,是標標準準的奸賊反派。
當然,最為入侵的一方,若無這等走狗敗類,又如何實現對占領地區的統治。
同理,臘婆軍攻入交趾,若無當地的走狗敗類,岐軍焉能丟了交趾。
戰爭,正義和歷史永遠都有勝利的一方書寫,成王敗寇自古未變。
“據本使所知,吳大人也是潮甌本地的大族吧。”
“是是是,但都在城中,並不在城外。”吳應倒是很聰明,極力撇清與城外的關系。
“那吳大人可有考慮過,日後打算有些什麽作為。”
“不敢不敢,在下只期望天朝大軍保我潮甌百姓平安無事,在下就心滿意足了,豈敢再有妄想。”
“呵呵,本使看,吳大人謙虛了。潮甌乃臘婆第二大城,若是在我朝,至少也是長安、洛城這般的京畿重鎮,一方封疆大吏,這個官兒不可不小,吳大人就沒想過日後做更大的官兒?”
“有天朝大軍在此,在下豈敢奢望。”
“要不本使日後保舉吳大人,出任臘婆的節度使如何?”
“這……現在有些言之過早了吧。”
吳應雖然沒有拒絕,但此話言外之意就是委婉拒絕。現在形勢不明,貿然公開表明態度,顯然並不明智。
不過節度使如此重要的職務,朝廷顯然也不可能讓臘婆地方舊部出任,出任節度使不過是他沈雲卿隨口一提,半是玩笑,半是試探吳應的胃口。
同時他也在考慮,岐帝國現行的官制,並不適合對海外屬地的管理,需要重新建立一套新的海外官制,尤其是得要符合海外屬地地方民情的官制。
歷代王朝喪失收覆領土和占領擴張土地,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官僚體制想當然,嚴重的水土不服。
中原王朝由於強大的生產力和技術基礎,當然,僅限於農耕時期的力量對比,因此不存在掠奪型擴張,所以中原王朝每占一地都會加以經營。
但問題是,這種經營很少因地制宜,很少考慮當地民情,而是想當然的推行自己的一套,加之官僚系統的腐敗,中央皇權的強勢,原本是統治地區的小矛盾,最後變成窮山惡水出刁民,都是不服王化的反民。
而且文官系統往往都喜歡短斤缺兩,少報瞞報,甚至幹脆描黑瞎編亂造,造成原本可以歸化的地區,帶來更加嚴重的地方矛盾,最終永久分離出中原王朝版圖。
與吳應談了許久,其仍未察覺沈雲卿今日懷有“險惡用心”,足等了三個鐘,趙元才姍姍來遲,細問之下才知道,趙元的女兒抱病,正急的跳腳。
“不知左承王令愛所患何病,可有好轉。”
“小女得了暑癥,高燒三日不退,巫醫用盡良藥也不見好轉,還望聖使大人伸以援手救救小女。”
臘婆地區的暑癥,中原常翻譯成傷風熱癥或是其他什麽頭疼腦熱,一般用一些清熱藥方,再好一些用一副青龍湯,基本上都能對付。
“歐陽大人,速讓人去將廖大夫請到左承王府中為趙囡診病。”
“是。”
“另外,吳大人可有筆墨。”
“有,在下即刻準備。”
少時吳應取來筆墨紙硯,沈雲卿寫下配方交予歐陽龍菲:
“讓人交給呂暮然,讓他去軍需處弄來。”
“是。”
仔細吩咐歐陽龍菲,沈雲卿又與趙元說:
“能否請左承王帶路,移步貴府詳談。”
“好,聖使請。”
這年頭有個頭能腦熱的,基本上就是大病,得癌癥腫瘤的,基本都很罕見。
軒禾書院醫道科成立五六年間,對神都地區抽樣了三十歲以上人群四萬人,沒發現一例疑似癌癥和腫瘤。
當然,由於技術手段有限,這種排場只能是通過基本的外部診斷,無法通過儀器設備詳細篩查,但不可否認惡性疾病在當下的發病率確實不高。
相反致死率最高的反而是一些頭疼鬧熱和惡性傳染疾病,最典型的扁桃體炎,在當下也能要了人命,這在現代社會幾乎是無法想象的。此外小兒麻痹、天花、腦膜炎、白喉,都是當下致命的傳染疾病。
當然,當下人的體質較強,抗病能力也強,不易染小毛小病,但要麽別得病,一得病就要命。
趙元有三房夫人,兩個女兒,長女趙囡,今年六歲,此女趙蓮,近年四歲,膝下無子,對兩個女兒極為疼愛。
來到趙府時,裏外仆人急的團團打轉,得有七八個巫醫來回奔忙。
這臘婆的醫術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原傳入,其中又混合了臘婆本地的草藥品種,一些原始巫術,由於沒有系統化的汲取中醫的精髓和理念,所以臘婆的醫術看著更像是巫術,既沒有中醫的望聞問,也沒有切脈,更沒有系統化的草藥配方理論,全然沒個看病的章法。
趙元引沈雲卿一路來到內宅趙囡寢室中,可見一位穿著臘婆民族服飾的夫人哭哭啼啼眼睛紅腫,藤床上躺著奄奄一息的少女。
趙元與那夫人說了幾句,便是將其他人等驅散。
“還請聖使大人救救小女。”
“閣下莫急,且讓本使看看。”
以趙元的身份和地位,請來的巫醫多少應該也是城裏靠譜的巫醫,要說一連三天幾副藥下去不見好,多少有些不應該,沈雲卿開始擔心是否是感染了登革熱或是瘧疾。
待等走進藤床邊伸手去摸額頭,果然高燒的厲害,沒有四十一度也得有四十度,打開眼皮,眼球無血癥狀,皮膚也無滲血。看到此處,遂即又問趙元:
“左承王閣下,令愛最近可有嘔吐腹瀉,或是吐血便血?”
“都沒有,就是高燒,吃不下飯。”
“嘶……怪了,既沒有流涕感冒,也沒有嘔吐拉血,這會是什麽毛病。”
即便是病毒性感冒,也該有基本的感冒傷風流涕咳嗽癥狀,如是瘧疾應該冷熱交替,登革熱就該充血出血,霍亂應該拉稀腹瀉拉血,現在全都沒有,一時間還真把沈雲卿給難住了。
此時趙元急的團團直轉,也許在他眼裏,天朝就是無所不能的天堂,醫術應該包治百病起死回生,但現實和期望,永遠是想象的越美好,最終的現實期望落差越大。
“聖使大人,小女的病如何,可還有救?”
“本使並不精通醫術,因此不好斷定,眼下只能暫等我軍郎中趕到,給令愛診病。”
“那就有勞聖使大人費心了。”
“左承王言重了,救人治病乃醫者之本,不分彼此你我,但凡是有一分希望,我軍都會全力而為,令愛如此,潮甌百姓亦如此。”
盡管嘴上說的冠冕堂皇大義淩然,但三天前的玉弄一戰,也不知死傷了多少百姓。
足等了三刻,廖雲虔匆匆趕到左承王府,昨晚搶救一夜岐軍傷卒,廖雲虔熬了一宿,如今趕到城中眼圈都已熬的發黑,少時片刻有了結果,沈雲卿不免有些懷疑,是不是廖雲虔忙了一天一夜昏了頭給診錯了。
“啟稟海郡王,女童並無大病。”
“無病能如此發高熱?”
見沈雲卿臉色懷疑,廖雲虔繼續又說:
“是這樣,下官判斷,女童可能是得了痘癥。”
“痘癥?水痘,痘瘡?”
“正是。”
“但本王並未見有水痘。”
“那是被巫醫給割了,所以不見,而且並不多,都在背上零星一些,故而不見水痘。”
“哦……本王明白了,當真都是巫醫……”
搞了半天,趙囡發的是水痘,然後再問趙元,才知道臘婆巫醫有得水痘收豆子的傳統,看見身長張水痘,都覺得是人身上的痦子,是妖魔鬼怪附體,所以得割掉。
但問題是水痘應該自行消退,越刺激水痘,越容易加重發燒。
這普通的臘婆老百姓,平時多半是沒有趙元這麽好的醫療條件,也沒這消費水平,所以也就沒有條件讓巫醫給指點迷津。所以當地民間得了水痘,都是任其發展自愈。
趙元是生活條件太好,有庸醫給瞧病,非但病沒瞧好,還越瞧越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前幾日的大火趙元知道一二,但他並不知情岐軍的作戰行動,玉弄的覆滅既是臘婆的軍事失敗,同時也是政治失敗。
戰爭帶來的不僅僅只有軍事風險的劇增,同時帶來的連帶傷亡造成的情緒、心理承受能力的壓力,是壓垮決策層的重要外因。
作為一個軍事統帥,其作戰經驗的相當部分來自於對傷亡,以及老百姓傷亡的心理可承受能力。
對於打慣了順風仗的將帥,突然面對巨大傷亡,其若無法承受由此帶來的巨大心理負擔,最終將選擇收兵,而一個在逆境中成長的將帥,其心理可承受的代價則要高得多。
而一場起鼓相當的決死激戰,雙方膠著不分,最終取勝的一方,一定是意志力的最終勝利,而意志力這種抽象概念,既是人的精神思維,同時也是戰場環境帶來的流血死亡哀嚎產生的精神感官,如果一方因為巨大傷亡最終繃不住,就註定會失敗。
九月一戰,玉弄一戰,臘婆軍民傷亡慘重,其中不少都不是本地的男丁臨時拼湊的民軍,這些分屬於不同頭人的山寨,受到的損失是空前的,其從未有過大戰血戰,乃至滅族戰爭的心理準備,岐軍鐵血打擊與利誘之下,其必做最終妥協。
趕到治所時,趙元尚在自己府中,沈雲卿遂即令人去請,單獨與吳應聊了起來。
“吳大人,最近城中治安可好。”
“好,一切都好。”吳應一臉趨炎附勢的諂媚,這要是擱電影裏,是標標準準的奸賊反派。
當然,最為入侵的一方,若無這等走狗敗類,又如何實現對占領地區的統治。
同理,臘婆軍攻入交趾,若無當地的走狗敗類,岐軍焉能丟了交趾。
戰爭,正義和歷史永遠都有勝利的一方書寫,成王敗寇自古未變。
“據本使所知,吳大人也是潮甌本地的大族吧。”
“是是是,但都在城中,並不在城外。”吳應倒是很聰明,極力撇清與城外的關系。
“那吳大人可有考慮過,日後打算有些什麽作為。”
“不敢不敢,在下只期望天朝大軍保我潮甌百姓平安無事,在下就心滿意足了,豈敢再有妄想。”
“呵呵,本使看,吳大人謙虛了。潮甌乃臘婆第二大城,若是在我朝,至少也是長安、洛城這般的京畿重鎮,一方封疆大吏,這個官兒不可不小,吳大人就沒想過日後做更大的官兒?”
“有天朝大軍在此,在下豈敢奢望。”
“要不本使日後保舉吳大人,出任臘婆的節度使如何?”
“這……現在有些言之過早了吧。”
吳應雖然沒有拒絕,但此話言外之意就是委婉拒絕。現在形勢不明,貿然公開表明態度,顯然並不明智。
不過節度使如此重要的職務,朝廷顯然也不可能讓臘婆地方舊部出任,出任節度使不過是他沈雲卿隨口一提,半是玩笑,半是試探吳應的胃口。
同時他也在考慮,岐帝國現行的官制,並不適合對海外屬地的管理,需要重新建立一套新的海外官制,尤其是得要符合海外屬地地方民情的官制。
歷代王朝喪失收覆領土和占領擴張土地,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官僚體制想當然,嚴重的水土不服。
中原王朝由於強大的生產力和技術基礎,當然,僅限於農耕時期的力量對比,因此不存在掠奪型擴張,所以中原王朝每占一地都會加以經營。
但問題是,這種經營很少因地制宜,很少考慮當地民情,而是想當然的推行自己的一套,加之官僚系統的腐敗,中央皇權的強勢,原本是統治地區的小矛盾,最後變成窮山惡水出刁民,都是不服王化的反民。
而且文官系統往往都喜歡短斤缺兩,少報瞞報,甚至幹脆描黑瞎編亂造,造成原本可以歸化的地區,帶來更加嚴重的地方矛盾,最終永久分離出中原王朝版圖。
與吳應談了許久,其仍未察覺沈雲卿今日懷有“險惡用心”,足等了三個鐘,趙元才姍姍來遲,細問之下才知道,趙元的女兒抱病,正急的跳腳。
“不知左承王令愛所患何病,可有好轉。”
“小女得了暑癥,高燒三日不退,巫醫用盡良藥也不見好轉,還望聖使大人伸以援手救救小女。”
臘婆地區的暑癥,中原常翻譯成傷風熱癥或是其他什麽頭疼腦熱,一般用一些清熱藥方,再好一些用一副青龍湯,基本上都能對付。
“歐陽大人,速讓人去將廖大夫請到左承王府中為趙囡診病。”
“是。”
“另外,吳大人可有筆墨。”
“有,在下即刻準備。”
少時吳應取來筆墨紙硯,沈雲卿寫下配方交予歐陽龍菲:
“讓人交給呂暮然,讓他去軍需處弄來。”
“是。”
仔細吩咐歐陽龍菲,沈雲卿又與趙元說:
“能否請左承王帶路,移步貴府詳談。”
“好,聖使請。”
這年頭有個頭能腦熱的,基本上就是大病,得癌癥腫瘤的,基本都很罕見。
軒禾書院醫道科成立五六年間,對神都地區抽樣了三十歲以上人群四萬人,沒發現一例疑似癌癥和腫瘤。
當然,由於技術手段有限,這種排場只能是通過基本的外部診斷,無法通過儀器設備詳細篩查,但不可否認惡性疾病在當下的發病率確實不高。
相反致死率最高的反而是一些頭疼鬧熱和惡性傳染疾病,最典型的扁桃體炎,在當下也能要了人命,這在現代社會幾乎是無法想象的。此外小兒麻痹、天花、腦膜炎、白喉,都是當下致命的傳染疾病。
當然,當下人的體質較強,抗病能力也強,不易染小毛小病,但要麽別得病,一得病就要命。
趙元有三房夫人,兩個女兒,長女趙囡,今年六歲,此女趙蓮,近年四歲,膝下無子,對兩個女兒極為疼愛。
來到趙府時,裏外仆人急的團團打轉,得有七八個巫醫來回奔忙。
這臘婆的醫術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原傳入,其中又混合了臘婆本地的草藥品種,一些原始巫術,由於沒有系統化的汲取中醫的精髓和理念,所以臘婆的醫術看著更像是巫術,既沒有中醫的望聞問,也沒有切脈,更沒有系統化的草藥配方理論,全然沒個看病的章法。
趙元引沈雲卿一路來到內宅趙囡寢室中,可見一位穿著臘婆民族服飾的夫人哭哭啼啼眼睛紅腫,藤床上躺著奄奄一息的少女。
趙元與那夫人說了幾句,便是將其他人等驅散。
“還請聖使大人救救小女。”
“閣下莫急,且讓本使看看。”
以趙元的身份和地位,請來的巫醫多少應該也是城裏靠譜的巫醫,要說一連三天幾副藥下去不見好,多少有些不應該,沈雲卿開始擔心是否是感染了登革熱或是瘧疾。
待等走進藤床邊伸手去摸額頭,果然高燒的厲害,沒有四十一度也得有四十度,打開眼皮,眼球無血癥狀,皮膚也無滲血。看到此處,遂即又問趙元:
“左承王閣下,令愛最近可有嘔吐腹瀉,或是吐血便血?”
“都沒有,就是高燒,吃不下飯。”
“嘶……怪了,既沒有流涕感冒,也沒有嘔吐拉血,這會是什麽毛病。”
即便是病毒性感冒,也該有基本的感冒傷風流涕咳嗽癥狀,如是瘧疾應該冷熱交替,登革熱就該充血出血,霍亂應該拉稀腹瀉拉血,現在全都沒有,一時間還真把沈雲卿給難住了。
此時趙元急的團團直轉,也許在他眼裏,天朝就是無所不能的天堂,醫術應該包治百病起死回生,但現實和期望,永遠是想象的越美好,最終的現實期望落差越大。
“聖使大人,小女的病如何,可還有救?”
“本使並不精通醫術,因此不好斷定,眼下只能暫等我軍郎中趕到,給令愛診病。”
“那就有勞聖使大人費心了。”
“左承王言重了,救人治病乃醫者之本,不分彼此你我,但凡是有一分希望,我軍都會全力而為,令愛如此,潮甌百姓亦如此。”
盡管嘴上說的冠冕堂皇大義淩然,但三天前的玉弄一戰,也不知死傷了多少百姓。
足等了三刻,廖雲虔匆匆趕到左承王府,昨晚搶救一夜岐軍傷卒,廖雲虔熬了一宿,如今趕到城中眼圈都已熬的發黑,少時片刻有了結果,沈雲卿不免有些懷疑,是不是廖雲虔忙了一天一夜昏了頭給診錯了。
“啟稟海郡王,女童並無大病。”
“無病能如此發高熱?”
見沈雲卿臉色懷疑,廖雲虔繼續又說:
“是這樣,下官判斷,女童可能是得了痘癥。”
“痘癥?水痘,痘瘡?”
“正是。”
“但本王並未見有水痘。”
“那是被巫醫給割了,所以不見,而且並不多,都在背上零星一些,故而不見水痘。”
“哦……本王明白了,當真都是巫醫……”
搞了半天,趙囡發的是水痘,然後再問趙元,才知道臘婆巫醫有得水痘收豆子的傳統,看見身長張水痘,都覺得是人身上的痦子,是妖魔鬼怪附體,所以得割掉。
但問題是水痘應該自行消退,越刺激水痘,越容易加重發燒。
這普通的臘婆老百姓,平時多半是沒有趙元這麽好的醫療條件,也沒這消費水平,所以也就沒有條件讓巫醫給指點迷津。所以當地民間得了水痘,都是任其發展自愈。
趙元是生活條件太好,有庸醫給瞧病,非但病沒瞧好,還越瞧越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