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321章姿態

關燈
第321章 姿態

正值趙元、吳應二人說話時,屋外臘婆兵士來報:

“啟稟左承王,天朝使者在前院召集全城尚在的官吏與頭人議事,還請左承王殿下與城府大人同去。”

“知道是何是嗎?”

“不知。”

“嗯,你退下吧。”

“是。”

待兵士退走,吳應不免擔心說:

“左承王殿下,天朝不是又要耍什麽花樣吧。”

“征討使沈雲卿雖然狠辣,但還算言而有信,並未食言。我琢磨著,瓦甌應該已經得到消息,正在擴充軍備,許是天朝大軍有所戒備,召集我等曉以厲害,莫要輕舉妄動。”

“若是如此,為何不趁機呼應左護國大軍,裏應外合趕走天朝大軍。”

“真要如此容易,還用等到今天,你也不看看,天朝軍隊進城後做了什麽,收繳了除菜刀以外的幾乎所有銅鐵工具,鹽也收了起來,這才幾天時間,全城百姓十之一二有氣無力,如何能裏應外合。”

“這倒也是……”

岐軍收繳工具,還有壓力,但收繳鹽和腌制品卻一帆風順。

因為潮甌地處海邊,鹽和腌制品都不是匱乏商品,同時臘婆並不實行鹽業管制,因為不具備管制的條件和行政體系,同時其他商品實際上都在趙氏控制之下,再把鹽管死了,下邊真能造反。

由於不缺鹽涉入,自然沒有很強的意識,等到這幾天陸續有人體虛無力開始浮腫,這才發現是沒鹽吃。等到發現沒鹽吃,想要在搞事,也為時已晚。

當然,全都上繳的是傻帽,多數人多少家裏都有一些,岐軍也不會把事做絕,多少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為鹽不是工具,是消耗品,只要沒有輸入,一定有吃完的那一天。

而且尤其是敵人強調要求清繳的東西,一定都是陰謀,所以那些短短幾天因為沒有鹽而病倒的,不是自己本來就營養不良,就是傻帽到家,把鹽都交幹凈了。

待等趙元、吳應二人來到前院,人尚未聚齊,其實也指望不上立刻就能趕到,不拖拉根本就不正常,如果哪個時候變勤快了,那才真有問題。

“不知聖使急召我等前來有何事吩咐?”趙元小心問道,試圖從沈雲卿風輕雲淡的神色中解讀出一些內幕消息。

“不瞞左承王,本使召集諸位不為其他,只為我朝陛下旨意盡快傳達臘婆諸部,以免生靈塗炭。

此外,我朝有意重開兩國互市,增加臘婆諸部所求,因此本使召集眾人,意在催促諸位盡快返回各部,傳話給其他部族,消除誤會,交出罪魁禍首,也好息兵罷戰。”

沈雲卿言辭鑿鑿何等冠冕堂皇,趙元卻半信半疑,他說:

“那我堂兄與相國黎孔等人……”

“冤有頭債有主,殺人償命天經地義,本朝素來法度嚴明,絕不會牽連無辜之人,這還請左承王放心。”

“哦……”

與趙元接觸的幾日,沈雲卿漸發現此人受過較高的中原文化熏陶,嫻熟掌握中原文字,但只能寫和理解,不能口語交流,仍只能經由翻譯交流。

其對大局的判斷,有一定的認知和思維的深度,知道岐帝國不好惹,正因如此,才不受臘婆王趙越的待見,被長期空置在潮甌,負責外事接待。

臘婆本就是小國,所謂的外事接待不過就是一個虛職,不具意義。

兩人約莫談了三刻鐘,大小頭人、官吏七十餘人陸續抵達治所前院,鬧哄哄的七嘴八舌說什麽的都有:

“之前不是讓我等都散了嗎,為何天朝聖使又突然召集我等。”

“就是,說好的自理,不會又變卦了吧。”

“堂堂天朝也出爾反爾,你們的話也不能信。”

“對,外來的人都不能信。”

……

一兩個存心挑事的一聒噪,其他立場搖擺,態度觀望的也跟著起哄,沈雲卿頗有一種刁民群毆縣太爺的滋味。

左右環顧片刻,他走上前院的臺階,提起一口鑼,用錘連敲三下,咚咚的脆響震得徹耳鑼鳴,聒噪之聲戛然而止。

這口鑼在臘婆稱之為“靜鑼”,形制與中原鑼差不多,但是更大一些,呈喇叭狀,用於平息眾人廢話的用器。沈雲卿進城後才發現,臘婆還有這種習俗。

大家七嘴八舌,你喊肅靜,下邊根本不會卵你,即便你操的是臘婆話,下邊都是十裏八鄉的頭人,甭看距離不遠,但是每個寨每個山頭操的口音大相徑庭,因為本來就不是一個部族的,你喊什麽,下邊不一定明白。

其次是這些個頭人大都是山頭主義,自我為中心,民風彪悍好兇鬥狠,一言不合就亮刀,地位不夠高,根本壓不住,所以根本不卵你。

於是就有了“靜鑼”這種神器,你制造噪音,那我也制造噪音,看誰厲害,於是久而久之就有了靜鑼一響,大家閉嘴的傳統。

待等鑼聲散去,下邊也肅靜了不少,沈雲卿放下鑼錘,站上臺階字正腔圓說:

“請諸位放心,我朝所做承諾絕無反悔,今日召集諸位,是希望各位盡快返回各縣各寨,並將消息帶給潮甌之外的其他部族山寨頭人,讓更部族知曉我朝陛下的好意。

同時為表我朝誠意,待等兩國罷兵之後,我朝將與各部族互市通商,不再僅限於趙氏一族,以利各族百姓,諸位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眾人反響強烈,以臘婆族為首的頭人矛頭即刻轉向左承王趙元:

“左承王殿下,天朝這是壞了先王們定下的規矩,你可不能坐視不理呀。”

“對,幾百年來,我族與天朝互市占八成,現在允許所有部族與天朝互市,不僅我們的好處會少,其他部族看起來占了便宜,其實也得不到好處。”

“沒錯,天朝人就從來不會為了我們的利益,一定是陰謀。”

臘婆族頭人口口聲聲說是陰謀,趙元卻在想,陰謀也好,陽謀也罷,沈雲卿真要這麽做,你們能怎麽樣。

但他好歹是潮甌地區的權貴,面對支持者的質問,顯然不能自毀根基。

於是他說:

“聖使大人,幾百年來,臘婆與天朝的互市,都是我臘婆一族做主,如敞開互市與各族共同互市,只會對天朝有利,所以敞開各族互市,不僅對我族不利,對其他各族均無好處。”

這時布姥族頭人說:

“未必吧,當年定下這個規矩,是因為其他部族人少,爭不過你們,今天天朝敞開互市,哪有只吃虧的道理。況且說,擁戴臘婆族為王,我們的好處也沒見多,為什麽天朝要敞開互市,你們就不同意。”

“就是,出兵是趙越的主意,我們可沒同意,如今天朝既往不咎,為什麽不與天朝敞開了互市,左承王倒是說出個道理。”

“這都是天朝人的詭計,你們都上了他們的當。”臘婆族頭人鼓噪道,繼續又說:“你們也不想想,我們多少人多少土地,又能種出多少東西賣給天朝。而天朝地廣人多,要什麽有什麽,我們要的東西,比他們要我們的東西更多,到時候好處沒賺到,他們就會用蠅頭小利,讓你們還有我們,為了一丁點的好處拼個你死我活。

現在我族單獨與天朝互市,各部的貨物就只能經由我族與天朝交易,價錢都由我族說了算,得到的好處也沒少分於你們,這有什麽不好。”

臘婆頭人一席話頗有道理,眾人猶豫不決利弊難辨,這時左承王趙元與沈雲卿說:

“聖使大人,幾百年來,兩國互市我族占七八成,如此我國才不吃虧,倘若敞開與各族交易,我國各部族都會吃虧,還請聖使明鑒。”

“此事本使自然清楚,所以從今往後,臘婆一應貨物,可由各部派駐專人前往中原出售,沿途所需運力則由各部承擔,交易之事也有各族自行負擔,除我朝勳貴之外,我朝百姓與商人不能與各族交易,左承王意下如何。”

“這……如此能行嗎?”

“當然能!”

趙氏將臘婆對外互市、貿易權利收歸一族,初衷目的確實是為了保護國內利益,這倒不假。因為臘婆的生產力和生產效率低,再怎麽生產,其成本都高的多,更何況臘婆需要的民生物資,缺乏原料與生產技術,因此貿易商對岐帝國輸入商品依賴更大,尤其是鐵器、布匹、瓷器、皮革、工具、農具、船舶。

如果全面開放貿易互市,臘婆一定是貿易弱勢方,因此采取統一口岸和行政措施,保護國內產業是最佳措施。

但發展到現在,當年的初衷就變味了。

由於岐帝國的體量、文明和技術等級,決定了岐帝國的生產力和人口更為龐大,幾百年前的臘婆國土和人口遠不如今日,所以岐帝國的商品極為廉價,同時臘婆嚴重缺乏農業和手工業體系,絕大多數商品都需要從岐帝國購入。

同時岐帝國多需要的香料、木材、珠寶、藥材等等不僅臘婆有,南洲百夷都由,品質也更好,品種也更多,且岐帝國是最大的消費市場,同時又是生產中心,於是需求決定市場定價,臘婆能賣給岐帝國的商品,定價權卻在岐帝國手中。

岐帝國的遠洋貿易,往往以低廉的價格,獲取香料、木材、珠寶、藥材、燕窩等等,但到了國內,都是一本萬利的買賣,當然,不可否認由於腐敗官僚,售價其實嚴重虛高,國庫其實沒得到多少好處。

可是最終售價翻了二三十倍不是假的吧,於是到了臘婆眼裏,就成了壓榨和剝削。

要是按這個邏輯,岐帝國的絲綢,經過販子倒手之後,去了西歐,價格翻了百倍不止,這筆賬怎麽算,岐帝國虧得更大才是呀。也沒見哪個皇帝去找教皇討說法呀,就你臘婆吃虧了?還是說你臘婆挨著近,就有討說法的資本。

而且貿易的本質,是物質使用價值的交易,金錢只是衡量價值的尺度,並不能代替物質給人帶來的需求滿足度。

當然,金錢能買商品,這個定律是永恒的,但如果生產停止,就是把印鈔廠賣給你,換一碗飯,你也未必見得買得到一碗飯。

所以,在臘婆各部眼裏,與岐帝國交易,在金錢數量上是吃虧的,全然不顧因為與岐帝國的交易,得到了廉價的布匹、鐵器、工具、佐料、皮革等等等一切生活必需品,而他們提供的充其量是奢侈品,而不是生活必需品。

換而言之,沒有胡椒、絲綢日子照樣能過,沒飯吃沒衣穿,顯然是不能的。

這就是生活必須品和非生活必須品,在使用價值上的區別。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