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產業分工鏈(2)
關燈
小
中
大
第275章 產業分工鏈(2)
劉巖鏡進軍江淮後,起初都很順利,迅速打入各地,但好景不長,不久後發現江淮情況比江南覆雜。
江南是大小財主一大堆,由於利益的訴求各不相同,只要拉住一邊打擊一邊,同時利用錢莊的金融效應,能迅速形成圍繞自己的商業群體,但到了江淮就不靈了。
江淮是以鹽商集團為首,其他各行各業依附的關系,所以只要鹽商中沒問題,那其他行業就是一個藤上的瓜,摘哪個,其他跟著一起進退。
有鑒於此,劉巖鏡迅速調整方略,在江淮迅速經營起染布生意,藉此希望以錢莊、水泥、染布三業在江淮站穩腳跟。
當下染布不是一個暴利行業,但卻是戰略行業,因為染布涉及兩個原料,一是染料,二是布匹,涉及布匹,又涉及棉花。
染料和棉花,前者需要占用非農業勞動力,通常是婦女居多,後者占用農田。
當下染料又分植物染料和礦物燃料,其中植物染料占多數,礦物燃料占少數。
植物染料當下仍以自然采集為主,因為遍地都是,染布規模尚未工業化,倒也不需要專業種植,但是需要耗費勞動力采摘、收割、榨汁等,需要大量消耗勞動力,而且效率低下,因此染布的成本並不低。
其次是棉花,棉花種植、收獲大量占用農田和勞動力,尤其是當下到處種棉花,上沒有發現棉花喜溫、喜幹的特性,全國各地都種,其中江南又是產棉大省,相比北方,江南棉花質量好,生長周期略短,因此江南是棉花種植大省。
而淮東地區由於鹽堿地與淮河泛濫,糧食產出尚不足以穩定生產,自然無法騰挪多餘農田和勞動力種植棉花,而淮西地區是今天的安徽北部,要大量種植棉花也不現實。
所以在產業格局上,形成江南織布,淮北出產染料的分工,其中江南也產出染料,但卻是副業,因為相比於采集壓榨染料,其他農業和手工業活動的效率高。
而淮東地區經濟相對將那欠發達,加之土地貧瘠,老百姓要討生活,就只能從事一切可幹的行業,加之淮東地區生產天然植物類色素,江北的染料產量大,品種全。
形成江南的染料註重品質,重絲紡染色,江淮染料重數量,品質一般,但是用來染普通老百姓的穿衣那是綽綽有餘了。
所以江淮道的布匹不是來自江南,就來自河南,染料自己有。
而劉巖鏡期初想的很簡單,介入染布行業利用江南原料優勢,迅速擴張薄利多銷,但這個時候蔡生廉全產業鏈的優勢開始發威。
蔡生廉的是什麽行業賺錢,不論什麽行業,統統吃進來,所以蔡生廉的紡織產能極大,棉布市場其占四成,江南的染料占兩成,生絲占四成還多,他如果往上擡價,全行業都得擡價。
當然,劉巖鏡可以從其他渠道進貨,但是你去進貨,蔡生廉接著把人家搞垮兼並,逼著市場價格往上擡,劉巖鏡總不能去外省買布,那更劃不來。
而江淮的染料與鹽商沆瀣一氣,壟斷了染料行業,在原料都被別人控制的情況下,劉巖鏡哪裏還有什麽利潤。
不過話說,劉巖鏡這麽精明的商人,下手之前就沒考慮清楚?
其實不然,馬有失蹄人有摔跤的時候,老話說得好,隔行如隔山,劉巖鏡中了蔡生廉的迷魂大法,一時間有些飄飄然。
沈雲卿退出蘭陵後,幾乎讓出了全部基礎市場,得益於沈雲卿多年的經營,蘭陵的產業結構合理,人口積極性高,生產效率位居江東之首,坐擁如此大好地盤,換做是任何人都想一展抱負。
同時蔡生廉的全產業鏈模式掩蓋了弊端,劉巖鏡想當然以為蔡生廉能做,他也能做,在江淮擴張遇阻後,看中了染布行業,因為染布效率低,利潤也低,是個薄弱行業,大資本迅速註入形成市場壟斷,產生規模效應,利潤依然可觀。
但真到下河游泳時候,才發下自己掉進的不是長江黃河,是馬裏亞納海溝。
蔡生廉早開始打江淮的註意,他豈能讓劉巖鏡在江淮輕松發展,鹽商雖然元氣大傷,但內部遠沒到分化的時候,在江北依然舉足輕重。
由於被勝利的喜悅蒙蔽了雙眼,在當時形勢一片大好的情勢下,劉巖鏡也會失策,他畢竟是人,是個古人,眼界不沒有沈雲卿站得高看得遠,也沒有對全產業鏈的認知深度。
換做是沈雲卿,斷然不會輕易卷入染布行業,相比於染布,織布的利潤還要高一些,因為站在劉巖鏡的角度,織機的效率是可以技術改進,而染料在沒有化工之前,是不能的。
除非劉巖鏡能染出更好的布,但他又不能,而且即便染布再漂亮,在當下仍以溫飽為主題的大背景下,染色差一些,對普通人而言根本沒影響。
在原料、品質都不能保證的情況下,劉巖鏡要實現產業擴張,那是不現實了。
現在找到了海郡王府這個大戶,染料、草酸、火堿,甚至硫酸都能工業化供應,價格不要太低,即便是天然植物染料,也比人工壓榨便宜得多,全套機器設備,輕松省力,還能提取副產品。
戶部、六局進貨統一成本價,對外銷售一律市價,以避免規模化帶來的市場沖擊,帶等日後技術向民間普及,慢慢往下降,以便於市場有個發展、調節和適應的過程。
劉巖鏡直接拿成本價,即便運到了兩江算上運費,依然具有極高的價格競爭優勢,在染布售價不變的情況下,劉巖鏡賺的要比同行業多得多。
當然,沈雲卿能這麽好心?
出了海郡王府,劉仁舉不禁問道父親劉巖鏡:
“爹,沈雲卿速來精詐的很,他能如此好心供應咱們草漿、火堿和染料?”
“呵呵,當然是不能的。”劉巖鏡冷笑道,這些年他就總結出一條理論,沈雲卿的話壓根不能信。
“那何故要以如此低價賣於我等,於情於理都透著古怪。”
“是不合常理,一時也難知曉其目的。但沈雲卿做事,你記住,順著他,能得利,若是逆著他,倒黴的一定是咱們。”
“孩兒不明白,明明其中有詐,原何明知是火坑,還要往裏跳。”
“仁舉啊,釣魚時如果連餌料都不舍的投,能有魚咬鉤嗎!”
劉巖鏡反問道,目光意味深長的看著自己的兒子,劉仁舉思索良久,仍就一知半解,他說:
“孩兒不解,還親爹明示。”
“不解就罷了,現在一時半刻也難說透,待日後,你自會知曉,咱們走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劉巖鏡進軍江淮後,起初都很順利,迅速打入各地,但好景不長,不久後發現江淮情況比江南覆雜。
江南是大小財主一大堆,由於利益的訴求各不相同,只要拉住一邊打擊一邊,同時利用錢莊的金融效應,能迅速形成圍繞自己的商業群體,但到了江淮就不靈了。
江淮是以鹽商集團為首,其他各行各業依附的關系,所以只要鹽商中沒問題,那其他行業就是一個藤上的瓜,摘哪個,其他跟著一起進退。
有鑒於此,劉巖鏡迅速調整方略,在江淮迅速經營起染布生意,藉此希望以錢莊、水泥、染布三業在江淮站穩腳跟。
當下染布不是一個暴利行業,但卻是戰略行業,因為染布涉及兩個原料,一是染料,二是布匹,涉及布匹,又涉及棉花。
染料和棉花,前者需要占用非農業勞動力,通常是婦女居多,後者占用農田。
當下染料又分植物染料和礦物燃料,其中植物染料占多數,礦物燃料占少數。
植物染料當下仍以自然采集為主,因為遍地都是,染布規模尚未工業化,倒也不需要專業種植,但是需要耗費勞動力采摘、收割、榨汁等,需要大量消耗勞動力,而且效率低下,因此染布的成本並不低。
其次是棉花,棉花種植、收獲大量占用農田和勞動力,尤其是當下到處種棉花,上沒有發現棉花喜溫、喜幹的特性,全國各地都種,其中江南又是產棉大省,相比北方,江南棉花質量好,生長周期略短,因此江南是棉花種植大省。
而淮東地區由於鹽堿地與淮河泛濫,糧食產出尚不足以穩定生產,自然無法騰挪多餘農田和勞動力種植棉花,而淮西地區是今天的安徽北部,要大量種植棉花也不現實。
所以在產業格局上,形成江南織布,淮北出產染料的分工,其中江南也產出染料,但卻是副業,因為相比於采集壓榨染料,其他農業和手工業活動的效率高。
而淮東地區經濟相對將那欠發達,加之土地貧瘠,老百姓要討生活,就只能從事一切可幹的行業,加之淮東地區生產天然植物類色素,江北的染料產量大,品種全。
形成江南的染料註重品質,重絲紡染色,江淮染料重數量,品質一般,但是用來染普通老百姓的穿衣那是綽綽有餘了。
所以江淮道的布匹不是來自江南,就來自河南,染料自己有。
而劉巖鏡期初想的很簡單,介入染布行業利用江南原料優勢,迅速擴張薄利多銷,但這個時候蔡生廉全產業鏈的優勢開始發威。
蔡生廉的是什麽行業賺錢,不論什麽行業,統統吃進來,所以蔡生廉的紡織產能極大,棉布市場其占四成,江南的染料占兩成,生絲占四成還多,他如果往上擡價,全行業都得擡價。
當然,劉巖鏡可以從其他渠道進貨,但是你去進貨,蔡生廉接著把人家搞垮兼並,逼著市場價格往上擡,劉巖鏡總不能去外省買布,那更劃不來。
而江淮的染料與鹽商沆瀣一氣,壟斷了染料行業,在原料都被別人控制的情況下,劉巖鏡哪裏還有什麽利潤。
不過話說,劉巖鏡這麽精明的商人,下手之前就沒考慮清楚?
其實不然,馬有失蹄人有摔跤的時候,老話說得好,隔行如隔山,劉巖鏡中了蔡生廉的迷魂大法,一時間有些飄飄然。
沈雲卿退出蘭陵後,幾乎讓出了全部基礎市場,得益於沈雲卿多年的經營,蘭陵的產業結構合理,人口積極性高,生產效率位居江東之首,坐擁如此大好地盤,換做是任何人都想一展抱負。
同時蔡生廉的全產業鏈模式掩蓋了弊端,劉巖鏡想當然以為蔡生廉能做,他也能做,在江淮擴張遇阻後,看中了染布行業,因為染布效率低,利潤也低,是個薄弱行業,大資本迅速註入形成市場壟斷,產生規模效應,利潤依然可觀。
但真到下河游泳時候,才發下自己掉進的不是長江黃河,是馬裏亞納海溝。
蔡生廉早開始打江淮的註意,他豈能讓劉巖鏡在江淮輕松發展,鹽商雖然元氣大傷,但內部遠沒到分化的時候,在江北依然舉足輕重。
由於被勝利的喜悅蒙蔽了雙眼,在當時形勢一片大好的情勢下,劉巖鏡也會失策,他畢竟是人,是個古人,眼界不沒有沈雲卿站得高看得遠,也沒有對全產業鏈的認知深度。
換做是沈雲卿,斷然不會輕易卷入染布行業,相比於染布,織布的利潤還要高一些,因為站在劉巖鏡的角度,織機的效率是可以技術改進,而染料在沒有化工之前,是不能的。
除非劉巖鏡能染出更好的布,但他又不能,而且即便染布再漂亮,在當下仍以溫飽為主題的大背景下,染色差一些,對普通人而言根本沒影響。
在原料、品質都不能保證的情況下,劉巖鏡要實現產業擴張,那是不現實了。
現在找到了海郡王府這個大戶,染料、草酸、火堿,甚至硫酸都能工業化供應,價格不要太低,即便是天然植物染料,也比人工壓榨便宜得多,全套機器設備,輕松省力,還能提取副產品。
戶部、六局進貨統一成本價,對外銷售一律市價,以避免規模化帶來的市場沖擊,帶等日後技術向民間普及,慢慢往下降,以便於市場有個發展、調節和適應的過程。
劉巖鏡直接拿成本價,即便運到了兩江算上運費,依然具有極高的價格競爭優勢,在染布售價不變的情況下,劉巖鏡賺的要比同行業多得多。
當然,沈雲卿能這麽好心?
出了海郡王府,劉仁舉不禁問道父親劉巖鏡:
“爹,沈雲卿速來精詐的很,他能如此好心供應咱們草漿、火堿和染料?”
“呵呵,當然是不能的。”劉巖鏡冷笑道,這些年他就總結出一條理論,沈雲卿的話壓根不能信。
“那何故要以如此低價賣於我等,於情於理都透著古怪。”
“是不合常理,一時也難知曉其目的。但沈雲卿做事,你記住,順著他,能得利,若是逆著他,倒黴的一定是咱們。”
“孩兒不明白,明明其中有詐,原何明知是火坑,還要往裏跳。”
“仁舉啊,釣魚時如果連餌料都不舍的投,能有魚咬鉤嗎!”
劉巖鏡反問道,目光意味深長的看著自己的兒子,劉仁舉思索良久,仍就一知半解,他說:
“孩兒不解,還親爹明示。”
“不解就罷了,現在一時半刻也難說透,待日後,你自會知曉,咱們走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