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審虞童(1)
關燈
小
中
大
第217章 審虞童(1)
而與此同時,虞童於十月下旬押解入神都,他的待遇可就沒沈雲卿那麽好了。
沿途坐著囚車,為趕時間一路飛奔,緊趕慢趕終於是在十月下旬抵達神都,交由禦史臺和刑部。
這日早朝,就審理海通民變案聽取百官建議:
“犯臣虞童現已押到,刑部尚書田誠。”
“臣在。”
“此案由愛卿親審,務必公正審理,不可辜負百姓期許。”
“臣領旨。不過,按慣例,海通如此大案,應由刑部、禦史臺與各部會審,不知此番是否按例辦理。”
“眼下禦史大夫王柬不在朝中,那就有禦史中丞郭蕭逸代為一同審理,另著大將軍薛伯充會審。”
“臣領旨……”
薛伯充、郭蕭逸上前領旨,下刻女帝又道:
“此番海通民變,追究溯源乃因高粱而起,田尚書,高粱新法起草如何?”
“啟奏陛下,正在加緊辦理。不過盧尚書、朱侍郎抱病,恐有延誤。”
“自朕頒詔至今,已有數月過去,高粱新法久拖怠政,期間又發海通民變,盧希彭、朱惟鈞令朕大為失望,著令戶部各司,加快高粱立法,完善稅政,一月之內務必予朕結果,逾期不辦者,革職查辦。”
“臣等領旨……”
戶部官員俯首叩拜,一時間風景頗為清奇,多年來還從未見有戶部答應的如此爽利。可見盧希彭、朱惟鈞的分量何等沈重。
“大將軍薛伯充隨駕,退朝。”
“陛下退朝……”
歐陽羽宣布退朝,眾文武百官俯首齊頌:恭送陛下
待百官散去,薛伯充跟隨女帝出了泰寶殿,公孫蕓惠邊走邊從袖袋之中掏出一封密報遞給薛伯充說:
“親家,你看看吧。”
薛伯充不知何意,未敢去接,而是小心問道:
“這是?”
“乃虞童貪贓枉法,勾結鹽商殺害朝廷命官,搬弄是非之密報,你且過目。”
“是。”
薛伯充接過密報細看,臉色起伏不定神色覆雜,細看過後他說:
“那陛下的意思是?”
“盧希彭、朱惟鈞好歹有功於朕,殺之不忍。戶部的事,也不是一年兩年了,自開國至今積弊未除,非他們之過,殺之非人。剩下的,就由親家去辦吧。”
“臣明白了,那臣告退了。”
“嗯,不可令事態擴大。”
待薛伯充退走,歐陽羽小心說:
“陛下,若不嚴懲盧希彭、朱惟鈞,戶部依舊我行我素,恐難根治弊端,錯過此番良機,日後怕是再生後患。”
“你以為朕不想,兩江之事四五年間幾度反覆,其根源非在戶部,而在民間。正如沈雲卿所言,現在的戶部非朝廷戶部,而是錢莊、票號、鹽商、地主、綢商之戶部,撤換一兩個大員根本無濟於事。
若要大動幹戈,全國上下戶部官吏數以千計,牽一發動全身,難吶啊。還是沈雲卿之法頗為可行,與其動戶部,搬起石頭砸朕的腳,不如先養著,另辟蹊徑謀取財源,最後待等朕做大了,再收拾戶部也不遲。”
女帝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拘泥於國家政治層面,她更考慮自己怎麽坐穩江山,對於絕大多數君主而言,在他們或她們眼裏,自己的龍椅往往比江山重要,所以這又牽扯到君主的個人意志和私欲。
公孫蕓惠篡權,盧希彭、朱惟鈞是舉雙手讚成的,於情於私都不能殺支持自己的元老,你殺了,其他人怎麽想,這不是過河拆橋嗎。
其次,戶部的問題不是盧希彭、朱惟鈞一手造成的,他二人是在公孫蕓惠登基後一手扶上馬的,不存在惡化現狀的問題。
戶部的問題由來已久,不在於誰當一把手,而在於這個爛瘡必須先捂著,不能爛掉,就這一點,盧希彭、朱惟鈞已經完成任務,沒道理殺他們。
其三,戶部勾結富商幹下的黑勾當不是一次兩次,多的不計其數,歷來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念在大局的份上,只能不了了之。
最後,戶部這個大局情況太覆雜,資本綁架政治後,是整個體系的改變,所以戶部本質上已經淪為資本買辦的抓手,要動戶部,根本不是殺一兩個大員能解決問題。但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必須推翻整個戶部的系統,而這又是不可能的。
過去四五年內亂平息,女帝不是沒有想過要去推翻戶部,但事實證明這座大山太沈,以至於見多識廣的沈雲卿都無能為力。
只能另辟蹊徑,利用更高一層的理念認知繞過戶部,重新規劃產業經濟,謀求把基本盤做大,同時遏制戶部膨脹,當基本盤擴大,戶部的地盤即便不變,就會被擴大的基本盤給稀釋,直到影響力削弱至危害最低,最後再動手,其政治能量和破壞力要低得多。
早朝散去,刑部尚書田誠,大總管薛伯充,禦史中丞郭蕭逸三人碰面後商定了審案原則。隨後一同趕赴禦史臺,提審虞童。
“虞童,你可知罪!”
田誠手拍驚堂木,虞童死豬不怕開水燙,拒不認罪,張嘴大呼冤枉:
“下官冤枉,下官冤枉啊。”
田誠冷冷一笑說:
“冤枉,你可知道今日在坐的兩位大人是誰?”
田誠說兩位大人,其實重點是薛伯充,郭蕭逸還不夠分量。
虞童也是官場上的老油條,禦史的官服和樣式,他是見過的,但是武官正二品大將軍的朝服他卻不曾見過,也不認得薛伯充其人,所以心中的恍惚和納悶兒此刻縈繞心頭。
這時田誠又是說:
“今日與本官並座的這位,乃京畿道行軍大總管薛大將軍,你可看仔細了。”
此言一出,虞童頓覺眼前一黑,腿一軟,啪一聲給跪了。他很清楚一點,盧希彭、朱惟鈞沒來,卻招來薛伯充,定是已經將他出賣。
眼下由於沒有大理寺,只有禦史臺和刑部,所以不存在三法司會審一說。重特大案件由刑部、禦史臺與其他各部擇一個主官,或皇帝欽派親信共同審理,形成三方回審。
由於岐帝國政治架構的特殊性,三方回審但凡涉及經濟和官員犯罪,三方中一定有戶部或吏部官員參與,甚至戶部、吏部都派員參加,將禦史臺排除在外,變成刑部、戶部、吏部審案
現在戶部座主薛伯充親自出面,意味著戶部決定將他犧牲。
薛伯充名為戶部座主,但私下裏下邊官吏都知道,薛伯充做不了主,但是薛伯充的態度很重要,薛伯充不表態,戶部還能繼續扛著他做擋箭牌。
但如果薛伯充親自出馬,就意味著他表態了,這一點很微妙。
薛伯充不表態,往往意味著默許,但不是認同。但是他表態,一定是不認同,而且當此背景下,薛伯充表態意味著戶部要完蛋。
虞童這一跪,讓案件推動變得更為順利,薛伯充與田誠商議後,決定不在繞圈,直奔核心問題。他示意衙役,將一封密報遞到虞童面前,而後說:
“虞縣令,看過後,該怎麽做,就不用本官多說了吧。”
“下官不明,還請將軍明示。”
虞童試探道,薛伯充沈聲說:
“庒縣失火當夜,你去信揚州,勾結鹽商林奇坤,圖謀擇機截殺沈雲卿於江上,此事你怎說。”
“哈啊!”虞童大驚失色忙是俯首磕頭:“不是下官的註意啊,都是林奇坤利欲熏心暗中策劃,下官是不同意的呀,還請薛將軍明察。”
“哼哼,縱然你不同意,你卻與林奇坤沆瀣一氣,慫恿瀕國外民冒充鹽工,尋釁滋事打傷屯墾鄉民數百人,破壞朝廷大政方略,為鹽商牟利開道,是誰給你的膽子!”
“都不是下官的註意啊,是林奇坤,是林奇坤要對付沈雲卿,下官是冤枉的啊。”
“胡說!”田誠手拍驚堂木嗤之以鼻,繼續又說:“你乃堂堂正七品縣令,鹽商林奇坤身在揚州,怎能與你勾結。瀕國外民分明在你治下,又豈能與林奇坤勾結,簡直一派胡言!”
“田大人明鑒,那些瀕國外民下官赴任庒縣之前就已在籍,下官也是三年前才知道,鹽工中身高奇矮者乃外遷民戶,但他們皆說流利中原話,下官仍然不知非我天朝岐民,誰知道是天殺的瀕國外民呀。這些外民都與林奇坤往來密切,聽其號令,下官也是受其蒙蔽,還請諸位大人明鑒啊……”
“強詞奪理,你堂堂七品縣令,何故聽命於林奇坤,你若非收受他的好處,豈能聽其擺步。
據查,亂民頭目楊思茅、朱公成,從你家中搜出金銀珠寶折價近兩千兩,銅錢一萬三千餘貫,胡椒、豆蔻七鬥,綾羅綢緞兩百餘匹,上等精細棉布近千匹。
這些財務即便有反民作假栽贓於你,但哪怕只有三成屬實,以你縣令薪俸所得,何來如此巨財,分明是你授受林奇坤好處,替其謀取暴利,是也不是!”
“冤枉啊田大人,都是刁民栽贓陷害,絕非小民家中財務,還望大人明察。”
“哼,事到如今你還不從實來,本官問你,你既未收受林奇坤好處,何故與其夥同謀殺朝廷命官,庒縣當夜大火,可是你命人縱火。”
“不,不不,庒縣大火與下官無關,當晚下官是去信林奇坤,聞訊屯墾鄉大火,下官也覺蹊蹺,但絕不是下官所為,事後王大人、趙大人、汪大人幾經詳查,均認為大火乃無名之火,此事三位大人可以為證。”
“那好,即便大火乃無名之火,那你夥同林奇坤謀殺沈雲卿又作何講。”
“謀殺沈雲卿乃林奇坤提議,下官是不讚同的,田大人若是不信,捉來林奇坤與之對質,便只一二。”
“你既非主謀截殺沈雲卿,那又何故要將他緝壓,並慫恿瀕國鹽工打砸屯墾鄉,致使事態惡化方二虎被殺,激化民意,致使朱公成、皮小五、郭友東等人造反,掀起如此浩大民變,你又怎說。”
“是林奇坤,沈雲卿在秀州曬鹽傷害鹽商利益,故而林奇坤指使鹽工要置沈雲卿於死地,全是林奇坤的主意。”
“既是他的主意,那你為何百般刁難沈雲卿,高粱征稅,刺史王曦照、宣德郎沈雲卿,再三與你明說朝廷草擬新法令你緩征,你又為何不尊刺史王曦照之令,強征沈雲卿糧賦,你又作何解。”
“田大人真是冤枉啊,下官也是按律征稅,縱然刺史王曦照推說朝廷新立稅法,可無憑無據無公文,下官豈敢不征,若是出了茬子,到時朝廷再拿此事拿本官問罪,本官又該如何。”
“既然刺史王曦照已言明,即便朝廷追究下來,也由王曦照承擔責任,你又何故懼怕,難不成是另有人授意於你!”
田誠話到此處,薛伯充截話說:
“田大人,高粱征稅之事發於大火之前,高粱立法內情覆雜,與本案又無關聯,不宜並案吧。”
“薛將軍,沈雲卿與虞童恩怨與這高粱征稅息息相關,若不弄清根源,實難知道誰人指使虞童加害沈雲卿。”
其實不用審,在場的諸位心裏都明白,但是田誠一定要讓虞童把盧希彭、朱惟鈞咬出來,但是薛伯充卻不能任由著田誠揭瘡疤掀老底。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而與此同時,虞童於十月下旬押解入神都,他的待遇可就沒沈雲卿那麽好了。
沿途坐著囚車,為趕時間一路飛奔,緊趕慢趕終於是在十月下旬抵達神都,交由禦史臺和刑部。
這日早朝,就審理海通民變案聽取百官建議:
“犯臣虞童現已押到,刑部尚書田誠。”
“臣在。”
“此案由愛卿親審,務必公正審理,不可辜負百姓期許。”
“臣領旨。不過,按慣例,海通如此大案,應由刑部、禦史臺與各部會審,不知此番是否按例辦理。”
“眼下禦史大夫王柬不在朝中,那就有禦史中丞郭蕭逸代為一同審理,另著大將軍薛伯充會審。”
“臣領旨……”
薛伯充、郭蕭逸上前領旨,下刻女帝又道:
“此番海通民變,追究溯源乃因高粱而起,田尚書,高粱新法起草如何?”
“啟奏陛下,正在加緊辦理。不過盧尚書、朱侍郎抱病,恐有延誤。”
“自朕頒詔至今,已有數月過去,高粱新法久拖怠政,期間又發海通民變,盧希彭、朱惟鈞令朕大為失望,著令戶部各司,加快高粱立法,完善稅政,一月之內務必予朕結果,逾期不辦者,革職查辦。”
“臣等領旨……”
戶部官員俯首叩拜,一時間風景頗為清奇,多年來還從未見有戶部答應的如此爽利。可見盧希彭、朱惟鈞的分量何等沈重。
“大將軍薛伯充隨駕,退朝。”
“陛下退朝……”
歐陽羽宣布退朝,眾文武百官俯首齊頌:恭送陛下
待百官散去,薛伯充跟隨女帝出了泰寶殿,公孫蕓惠邊走邊從袖袋之中掏出一封密報遞給薛伯充說:
“親家,你看看吧。”
薛伯充不知何意,未敢去接,而是小心問道:
“這是?”
“乃虞童貪贓枉法,勾結鹽商殺害朝廷命官,搬弄是非之密報,你且過目。”
“是。”
薛伯充接過密報細看,臉色起伏不定神色覆雜,細看過後他說:
“那陛下的意思是?”
“盧希彭、朱惟鈞好歹有功於朕,殺之不忍。戶部的事,也不是一年兩年了,自開國至今積弊未除,非他們之過,殺之非人。剩下的,就由親家去辦吧。”
“臣明白了,那臣告退了。”
“嗯,不可令事態擴大。”
待薛伯充退走,歐陽羽小心說:
“陛下,若不嚴懲盧希彭、朱惟鈞,戶部依舊我行我素,恐難根治弊端,錯過此番良機,日後怕是再生後患。”
“你以為朕不想,兩江之事四五年間幾度反覆,其根源非在戶部,而在民間。正如沈雲卿所言,現在的戶部非朝廷戶部,而是錢莊、票號、鹽商、地主、綢商之戶部,撤換一兩個大員根本無濟於事。
若要大動幹戈,全國上下戶部官吏數以千計,牽一發動全身,難吶啊。還是沈雲卿之法頗為可行,與其動戶部,搬起石頭砸朕的腳,不如先養著,另辟蹊徑謀取財源,最後待等朕做大了,再收拾戶部也不遲。”
女帝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拘泥於國家政治層面,她更考慮自己怎麽坐穩江山,對於絕大多數君主而言,在他們或她們眼裏,自己的龍椅往往比江山重要,所以這又牽扯到君主的個人意志和私欲。
公孫蕓惠篡權,盧希彭、朱惟鈞是舉雙手讚成的,於情於私都不能殺支持自己的元老,你殺了,其他人怎麽想,這不是過河拆橋嗎。
其次,戶部的問題不是盧希彭、朱惟鈞一手造成的,他二人是在公孫蕓惠登基後一手扶上馬的,不存在惡化現狀的問題。
戶部的問題由來已久,不在於誰當一把手,而在於這個爛瘡必須先捂著,不能爛掉,就這一點,盧希彭、朱惟鈞已經完成任務,沒道理殺他們。
其三,戶部勾結富商幹下的黑勾當不是一次兩次,多的不計其數,歷來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念在大局的份上,只能不了了之。
最後,戶部這個大局情況太覆雜,資本綁架政治後,是整個體系的改變,所以戶部本質上已經淪為資本買辦的抓手,要動戶部,根本不是殺一兩個大員能解決問題。但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必須推翻整個戶部的系統,而這又是不可能的。
過去四五年內亂平息,女帝不是沒有想過要去推翻戶部,但事實證明這座大山太沈,以至於見多識廣的沈雲卿都無能為力。
只能另辟蹊徑,利用更高一層的理念認知繞過戶部,重新規劃產業經濟,謀求把基本盤做大,同時遏制戶部膨脹,當基本盤擴大,戶部的地盤即便不變,就會被擴大的基本盤給稀釋,直到影響力削弱至危害最低,最後再動手,其政治能量和破壞力要低得多。
早朝散去,刑部尚書田誠,大總管薛伯充,禦史中丞郭蕭逸三人碰面後商定了審案原則。隨後一同趕赴禦史臺,提審虞童。
“虞童,你可知罪!”
田誠手拍驚堂木,虞童死豬不怕開水燙,拒不認罪,張嘴大呼冤枉:
“下官冤枉,下官冤枉啊。”
田誠冷冷一笑說:
“冤枉,你可知道今日在坐的兩位大人是誰?”
田誠說兩位大人,其實重點是薛伯充,郭蕭逸還不夠分量。
虞童也是官場上的老油條,禦史的官服和樣式,他是見過的,但是武官正二品大將軍的朝服他卻不曾見過,也不認得薛伯充其人,所以心中的恍惚和納悶兒此刻縈繞心頭。
這時田誠又是說:
“今日與本官並座的這位,乃京畿道行軍大總管薛大將軍,你可看仔細了。”
此言一出,虞童頓覺眼前一黑,腿一軟,啪一聲給跪了。他很清楚一點,盧希彭、朱惟鈞沒來,卻招來薛伯充,定是已經將他出賣。
眼下由於沒有大理寺,只有禦史臺和刑部,所以不存在三法司會審一說。重特大案件由刑部、禦史臺與其他各部擇一個主官,或皇帝欽派親信共同審理,形成三方回審。
由於岐帝國政治架構的特殊性,三方回審但凡涉及經濟和官員犯罪,三方中一定有戶部或吏部官員參與,甚至戶部、吏部都派員參加,將禦史臺排除在外,變成刑部、戶部、吏部審案
現在戶部座主薛伯充親自出面,意味著戶部決定將他犧牲。
薛伯充名為戶部座主,但私下裏下邊官吏都知道,薛伯充做不了主,但是薛伯充的態度很重要,薛伯充不表態,戶部還能繼續扛著他做擋箭牌。
但如果薛伯充親自出馬,就意味著他表態了,這一點很微妙。
薛伯充不表態,往往意味著默許,但不是認同。但是他表態,一定是不認同,而且當此背景下,薛伯充表態意味著戶部要完蛋。
虞童這一跪,讓案件推動變得更為順利,薛伯充與田誠商議後,決定不在繞圈,直奔核心問題。他示意衙役,將一封密報遞到虞童面前,而後說:
“虞縣令,看過後,該怎麽做,就不用本官多說了吧。”
“下官不明,還請將軍明示。”
虞童試探道,薛伯充沈聲說:
“庒縣失火當夜,你去信揚州,勾結鹽商林奇坤,圖謀擇機截殺沈雲卿於江上,此事你怎說。”
“哈啊!”虞童大驚失色忙是俯首磕頭:“不是下官的註意啊,都是林奇坤利欲熏心暗中策劃,下官是不同意的呀,還請薛將軍明察。”
“哼哼,縱然你不同意,你卻與林奇坤沆瀣一氣,慫恿瀕國外民冒充鹽工,尋釁滋事打傷屯墾鄉民數百人,破壞朝廷大政方略,為鹽商牟利開道,是誰給你的膽子!”
“都不是下官的註意啊,是林奇坤,是林奇坤要對付沈雲卿,下官是冤枉的啊。”
“胡說!”田誠手拍驚堂木嗤之以鼻,繼續又說:“你乃堂堂正七品縣令,鹽商林奇坤身在揚州,怎能與你勾結。瀕國外民分明在你治下,又豈能與林奇坤勾結,簡直一派胡言!”
“田大人明鑒,那些瀕國外民下官赴任庒縣之前就已在籍,下官也是三年前才知道,鹽工中身高奇矮者乃外遷民戶,但他們皆說流利中原話,下官仍然不知非我天朝岐民,誰知道是天殺的瀕國外民呀。這些外民都與林奇坤往來密切,聽其號令,下官也是受其蒙蔽,還請諸位大人明鑒啊……”
“強詞奪理,你堂堂七品縣令,何故聽命於林奇坤,你若非收受他的好處,豈能聽其擺步。
據查,亂民頭目楊思茅、朱公成,從你家中搜出金銀珠寶折價近兩千兩,銅錢一萬三千餘貫,胡椒、豆蔻七鬥,綾羅綢緞兩百餘匹,上等精細棉布近千匹。
這些財務即便有反民作假栽贓於你,但哪怕只有三成屬實,以你縣令薪俸所得,何來如此巨財,分明是你授受林奇坤好處,替其謀取暴利,是也不是!”
“冤枉啊田大人,都是刁民栽贓陷害,絕非小民家中財務,還望大人明察。”
“哼,事到如今你還不從實來,本官問你,你既未收受林奇坤好處,何故與其夥同謀殺朝廷命官,庒縣當夜大火,可是你命人縱火。”
“不,不不,庒縣大火與下官無關,當晚下官是去信林奇坤,聞訊屯墾鄉大火,下官也覺蹊蹺,但絕不是下官所為,事後王大人、趙大人、汪大人幾經詳查,均認為大火乃無名之火,此事三位大人可以為證。”
“那好,即便大火乃無名之火,那你夥同林奇坤謀殺沈雲卿又作何講。”
“謀殺沈雲卿乃林奇坤提議,下官是不讚同的,田大人若是不信,捉來林奇坤與之對質,便只一二。”
“你既非主謀截殺沈雲卿,那又何故要將他緝壓,並慫恿瀕國鹽工打砸屯墾鄉,致使事態惡化方二虎被殺,激化民意,致使朱公成、皮小五、郭友東等人造反,掀起如此浩大民變,你又怎說。”
“是林奇坤,沈雲卿在秀州曬鹽傷害鹽商利益,故而林奇坤指使鹽工要置沈雲卿於死地,全是林奇坤的主意。”
“既是他的主意,那你為何百般刁難沈雲卿,高粱征稅,刺史王曦照、宣德郎沈雲卿,再三與你明說朝廷草擬新法令你緩征,你又為何不尊刺史王曦照之令,強征沈雲卿糧賦,你又作何解。”
“田大人真是冤枉啊,下官也是按律征稅,縱然刺史王曦照推說朝廷新立稅法,可無憑無據無公文,下官豈敢不征,若是出了茬子,到時朝廷再拿此事拿本官問罪,本官又該如何。”
“既然刺史王曦照已言明,即便朝廷追究下來,也由王曦照承擔責任,你又何故懼怕,難不成是另有人授意於你!”
田誠話到此處,薛伯充截話說:
“田大人,高粱征稅之事發於大火之前,高粱立法內情覆雜,與本案又無關聯,不宜並案吧。”
“薛將軍,沈雲卿與虞童恩怨與這高粱征稅息息相關,若不弄清根源,實難知道誰人指使虞童加害沈雲卿。”
其實不用審,在場的諸位心裏都明白,但是田誠一定要讓虞童把盧希彭、朱惟鈞咬出來,但是薛伯充卻不能任由著田誠揭瘡疤掀老底。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