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12章內憂外患

關燈
第212章 內憂外患

民情反應了大盤面的基本情況,但是改變不了小盤面的裂痕。這一點,無論是公孫蕓惠,還是薛伯充,都深知戰南北權利層面的的沖突,僅僅是緩和一下,無法從根本上扭轉修覆忽喇統治階層內部的問題。

所以女帝話鋒一轉,問道木可烈汗:

“木可烈汗氣色可好,隨團出使的太醫可有診斷。”

“不瞞陛下,木可烈汗氣色尚可,但是仍然拒絕了我朝太醫為其診病。”

“哦……真是可惜了。”女帝神色黯然,知道木可烈可能撐不了幾年,但她仍對這段聯姻抱有希望。下刻話鋒一轉,問道塞外“親家此番北行,所見所聞可有收獲?”

“此事臣正要稟報,臣以為,忽喇各部對我朝態度已由臣服逐漸轉向覬覦,至少半數,甚至七成忽喇部族首領對我朝心存不滿,故而臣以為,沃臘舒達日後稱汗,若無法控制局面,我朝需出兵助其平叛。

換而言之,最好先發制人。”

“但愛卿應該清楚,肅汝對我西遼虎視眈眈,我朝若頻陷忽喇戰事,忽喇反叛諸部聯合肅汝來戰,延綿數萬裏國境,叫朕如何迎戰。”

“陛下,比之肅汝,忽喇威脅更大,只有消除忽喇隱患,方能解決肅汝。臣建議日後邀沃臘舒達共同起兵討伐忤逆,而後聯兵東進,同討肅汝,分其土地,南北可得安寧。”

薛伯充早已盤算好應對方略,趁著忽喇內部沒有達成統一戰略,先聯合“好女婿”沃臘舒達,把那些個刺頭拔掉,然後聯兵東進打肅汝,借手除了這一害,兩家分人家的地盤,各得其所,順道消減消減忽喇的人口基數。

“親家此議頗合朕心,但是不知木可烈與沃臘舒達意下如何?”

“以臣觀察,木可烈在位絕不會如此,故而只能期待沃臘舒達與我朝修好。

另外木可烈身邊護國師魯古圖謀略非同一般,此人主張與我朝為敵,日後恐有變數。”

“親家是說,聯兵討伐可能生變?”

“是,木可烈還有一子都勒闊,正是去年大鬧神都強搶海通公主的都勒闊,據傳魯古圖與都勒闊過從甚密,並傳言魯古圖多次建議木可烈應傳位於都勒闊,故而沃臘舒達即位尚有變數,此不得不防。”

女帝抓了抓手,心感棘手,她說:

“若是如此,以眼下態勢,我朝對其影響甚微,難以左右汗位,若是都勒闊篡位恐難阻止。”

“故而臣建議,應該設法將都勒闊引入我朝境內,而後伏擊誅殺。”

“此法不可,木可烈必會遷怒於朕,戰端將無可避免。”

“那就只有坐等天意,任其發展。”

“此事朕以明白,明日朝會,當就兵備一事著重討論,愛卿不可缺席。”

“臣領旨。另外,臣還打聽到一件事,恐怕對我朝十分不利。”

“何事?”

“忽喇已有火器。”

“什麽啊!”女帝遽然蹙眉,臉色驟沈:“火器何來!”

“來自烏茲曼,而非我朝火器,乃趁當年西域叛亂,魯古圖建議木可烈派遣商隊前往烏茲曼購得,數量不明。此外,忽喇人還在塞外發現了硫磺、硝石,已能自造火藥,因此其若來攻我,我朝將十分被動。”

早期火器對騎兵作戰影響並不顯著,尤其是火繩槍、轉輪燧發槍,效率低下,沒有刺刀,火炮發射的是實心彈,對騎兵作戰的殺傷力十分有限。

最大的影響是聲光效應對新兵和馬匹的感官沖擊,因此馬匹拉上熱兵器戰場之前,都要進行適應性訓練,才能拉上戰場。

八國聯軍登陸天津,僧格林沁率領的蒙古騎兵很大程度不是敗給槍炮,而是馬匹沒有見識過聲光刺激,所以一上了戰場就喪失了戰鬥力。

此外火器在沒有發展出刺刀之前,缺乏對騎兵沖擊的威脅,因此與長矛兵混編作戰是早期的主要戰術。

而騎兵的威脅,直到機槍的出現,才真正壽終正寢,即便是後膛定裝步槍時期,騎兵依然是步槍兵的重大威脅。而且騎兵在後期也配發了馬槍,手槍,占有機動力的絕對優勢。

因此配發馬槍的騎兵,無需在經常發動集群肉搏沖鋒,完全可以騎在馬上遠距離射擊,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但是草原作戰,騎兵為主,即便有步兵,通常情況下是補騎兵的位置,尤其是馬匹充足情況下,騎兵數量占比多,往往是主要投入戰場的兵力。

因此忽喇人有火器,對騎兵作戰影響不大,但是對攻城就有很大了的沖擊,尤其是能大量配置黑火藥,面對長城和城墻等設施,面對黑火藥的沖擊,根本沒有招架之力。

很多人都不明白,長城攔在那裏,幾萬裏地只有幾十萬邊軍,肯定是防不過來的,游牧民族用梯子翻過長城不就完了?

其實真要是人翻過城墻,游牧民族也不是傻子,但問題是馬過不去,牛羊過不去,輜重給養過不去。

長城不是泥捏的,在黑火藥泛濫之前,要破壞掉長城,尤其是連根破壞掉,打出足以容大部隊越過的缺口,以游牧民族的原始手段,且不說連梯子這種高級工具都不會制造,鐵器尚且缺乏,更別說是大量的鐵器工具,所以光人過來,馬和輜重攔在外邊也沒用。

游牧民族最大的依仗是馬背為家,輜重給養和兩條腿都靠馬,而長城多數地段修在地形險惡的地段,即便是平原長城,長城內有城塞和屯邊大軍,烽火臺提前預警,即便翻過了長城,中原大軍也能以長城為機動道路,迅速趕到。

但是黑火藥出現後,長城很容易變成擺設,只要挖地道給你炸了,不說平地連根拔掉,基本上也能給你搞塌。

只要拿下一處平原缺口,短期迅速湧入幾萬乃至十幾萬人,都是中原王朝的噩夢。

所以,早期熱兵器對騎兵作戰影響十分有限,但是對攻城的威脅更大,因為改變了戰爭的模式和規則。

由於忽喇人發現了硫磺和硝石,大量生產黑火藥將成為巨大隱患。

這就不難理解薛伯充原何要先發制人,這是不先發制人,五百萬忽喇人湧來一百萬給你攻城,集中攻打一點,你也吃不消。

“陛下,忽喇之事短則三五年,長則七八年恐將有變,還望陛下早下決心。”

“朕知道了。愛卿今日暫且回府歇息,明日早朝就今日所議適當說於百官。”

“臣領旨,那臣告退了。”

“嗯。”

薛伯充起身退出禦書房,女帝猝然沈下臉色,左手扶著額頭,心中煩躁不安:

“歐陽,傳人去宣將範勇、林毅賢,即刻來見。”

“女婢遵命。”

待歐陽吩咐過他人,女帝又說:

“若是忽喇五年內反,天下恐將生靈塗炭,朕心何安。”

“陛下,既然還有五年時間,整頓兵備,梳理國政,尚有輾轉騰挪的餘地。”

“話雖如此,但天下墨吏如蝗,豈是五年可除。沈雲卿之法短則十年,長則二十年,眼看忽喇要反,朕豈能不憂。”

“陛下,沈雲卿所獻農策若是推廣,三年可收效果,五年能有所成,屆時養兵不成問題。只要舒展了財力,何愁不能與忽喇一戰。”

“何其難也……”

沈雲卿前番為公孫蕓惠提出開銀行、開海禁、推廣蘭陵模式,發展教育和產業,集中收割車屯田舉措,整個一個周期需要十年到二十年,分四個五年期完成。

但是公孫蕓惠既要短平快,還得沒副作用,短期內又面臨北方巨大威脅,沈雲卿考慮再三,建議組建“虎屯營”,既建設兵團。

之所以叫“虎屯營”,一是如果按軍隊編制,要發軍餉,短期財政吃不消,二是你叫建設兵團,皇帝肯定覺得納悶。三是常態是屯墾種地,農閑時期操演軍訓,緊張時期轉入戰鬥。

所以本質上是隨時可以調動的預備役軍團,但是非戰鬥時期不享受軍人待遇。

朝廷集中最先進的農具、畜力,集中選擇連片土地屯墾,或者開山修路,打破土地政策常規,以增加糧食囤積,建設地方經濟,保障戰時基本基本消耗。

同時利用金戔寺籌集的財力,新修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升級現有的四輪車,提高載重和運輸通量,減少運輸人力消耗和負擔,盡可能提高生產、運輸效率。

減少人力,提高生產、交通效率,既等於減少財政負擔,增加軍事投送力量,調動更多人力從事生產和經濟活動。

西域收覆一戰,出兵才四萬,動用的民夫卻有一百二十萬,馬匹五六十萬,農耕技術條件下,遠征幾千裏地,沒有人力基數,沒有前進基地,要保障一千六七百萬平方公裏的疆域和遠征,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如此多項措施並舉,有望在五年內先解決邊軍在後方的糧草安全,尤其是道路修築和運輸設備的改善,極大緩解了人力增加帶來的經濟壓力,從而避免戶部錢糧不濟,大軍作戰受限的被動局面。

虎屯營實行三年兵役制,重點從人口更多的北方招募,實行集中屯田,服役期間不遷戶籍,家中免稅、免賦、免勞役,無需繳納任何稅賦。

同時集中屯田和先進農具,使用高產的種子,甚至日後不排除使用化肥,足以產出更多口糧,支付基本的工錢,以彌補應征個人家中勞動力的缺失。

轉入戰時,與征募兵入役待遇等同,同享入役安家費與軍餉,陣亡戰死撫恤標準等同。

從性質上將虎屯營變成隨時聽用的屯墾大軍,在後方建立第二條防線,退可守,進可編入一線大軍出塞作戰,同時提供民力運輸,在帝國不動員的情況下,打一場短快急促,規模較大的一場戰役。

如是持久戰,虎屯營又能源源不斷提供口糧和訓練有素的兵卒,緩解了直接動員帶來的政策調整滯後期,為國內政策調整提供了緩沖,讓帝國有足夠的時間調整國內,轉入戰時狀態。

但這些措施都是在既有的基礎上的小修小補,盡可能利用既有的框架,繞過戶部、吏部的措施,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積弊已久的問題。

而且還是工部和兵部均沒有失陷的情況下,建立的應急措施,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種模式很難保證戶部、兵部日後不會出問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