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探監
關燈
小
中
大
第185章 探監
與袁楷朔說話時,牢房外走來禁軍獄卒四人,為首者隔著牢房喚道:
“沈雲卿,有人探監。”
聞訊有人探監,沈雲卿忙問道:
“誰呀?”
“當今的三殿下,趕緊出來跟我們走。”
獄卒話音剛落,袁楷朔接過話說:
“小兄弟,真看不出來呀,你和三殿下還有這份交情。”
“還不都是他給害的。”
其實吧,一切因果都由周晟而起,要不是當年他下江南參合,興許現在沈雲卿已經富甲一方,哪裏管這些個爛攤子,盡幹一些吃力不討好的差事。
辦好了得給看皇帝臉色,辦砸了腦袋不保,都說皇糧好吃,但輪自己頭上,這個規矩怎就變了呢。
戴著鐐銬來到地面,周晟、高若萱夫婦二人等在殿中,少時一陣鐵鏈聲傳來,高若萱焦心說道:
“他們怎麽能給表哥戴鐵鏈呢。”
“天牢的規矩,各地州縣大牢也都如此,宮裏的規矩更重。”
盡管嘴上安撫著高若萱,實則周晨心裏正幸災樂禍琢磨著沈雲卿的倒黴樣子。
當然,沈雲卿自然也很清楚自己表妹夫的德性,剛剛情場得勝而歸,騎馬馳騁好不痛快,現在又來探監,顯然是想趁勝追擊擴大戰果,想在商場再找面子。
所以沈雲卿進來時是昂頭闊步兩眼朝天,就不給你嘚瑟的機會。
待沈雲卿一露面,高若萱急不可耐上前來:
“雲卿表兄,一路受苦了吧。”
“八月十五大婚未能赴宴,還讓家裏受累,是表兄對不起王妃娘娘才是。”
“什麽王妃娘娘,這才幾天不見,你就見外了。”
“娘娘已經今非昔比,上下有別表兄,豈能僭越。”
二人說話之際,周晟上前來說:
“庒縣之事到底怎的回事,你辦事一向精明謹慎,怎麽栽在一個七品縣令手裏。”
“一言難盡。”
周晟這一問,沈雲卿也思考很久,說起來是疏忽大意,其實是法盲。
這秀才也好,舉人、貢生也罷,先學認字,然後學習四書五經和一些常識內容。
一般五歲開始蒙童,早一點的十二歲參加童考,晚一點的四五十歲年年考都不過童試的也不在少數,但那已經不能叫做童生,而是老童生,所以十年寒窗苦讀就是這麽來的。
童試考過,便是童生,緊接著是鄉試,鄉試考過有了道府進修的機會,便可稱秀才,也叫茂才。
所以別看現代某某茂才、茂才叫著挺土,其實高大上的很,翻譯一下叫某某秀才,某某帥哥。
鄉試之後是會試,由於科舉的範圍主要是四書五經和一些常識性的內容,所以這個範圍之外的,並非所有人都回去涉獵,主要是多數年輕人都死盯著四書五經,沒工夫。
所以有關律法部分,涉及的不是很多。
再有就是信息傳播問題。
即便是農耕時代,律法也是一整套的系統,內容涉及廣泛,一套印下來價格不便宜,更重要的是律法每幾年就小修,十年十五年大修。
改動後可不是網絡自動更新,即時反饋,大規模印刷,每隔幾年折騰一次,不是誰都有資源買一套,不斷推陳出新的連載“小說”。
說是讀書人中有一批法盲,這話並不誇張。
當然電視劇裏經常看到秀才、舉人替人出頭打官司,一打一個準,如何如何厲害,其實那是電視劇為了加快劇情速度的橋段和演繹,現實情況有現實情況的問題。
秀才、舉人出面打官司,不是人人都懂法,打官司之前也得做功課,先把涉及的相關律條給研究個透徹,再去跟官老爺辯。
其次,在當時秀才、舉人還很稀少,已經是當地最有學問的人,舉人更是預備後補,所以地方的官吏,至少縣令一級的還買點賬,在沒有重特大利益沖突之下,多少高給你點面子,秉公辦理。
其三,中國古代法律,有個特殊之處,“人治”,人治的好處就是考慮人情是非和一個倫理道德的邏輯,性質惡劣案件之外的絕大多數案件,結合既有法律,只要你講出個是非道理,這官司有很大程度上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其四,這年頭的法律的體系畢竟是還是寬松和籠統的,遠不如現代司法的細,更多要求道德的自我約束,很多古代人看著不應該的問題,現代人看著就是司空見慣。
諸如唐代多數時期漢人是不吃就牛肉的,因為朝廷為了保護生產力,禁止殺牛。現代你盡管吃好了,沒人告你吃官司。
再如,古代某個老人摔倒了,還就摔在你家門口,你看見了見死不救,被人發現了可以告你吃官司。但現代,你盡可以冷漠,因為社會的大環境變了,道德尺度也變了。
最後,那個年頭知識和解釋權仍然掌握在少數人手裏,普通老百姓的思維邏輯跟不上套,不知道那些個條條框框,秀才、舉人幫著打官司,只要事先做好了功夫,多少能有些收獲。
而沈雲卿也低估了虞童的蠻狠,和時下背景的彪悍。
現代法律體系之下,大的尺度上司法是公平的,同時現代法律體系之下,犯罪成本高,在徹底坍塌一片行政範圍之前,官員還不敢如何囂張跋扈涉黑涉暴,而且你還能去外省市起訴。
但眼下不行,眼下除了殺人越貨,違法的門檻和成本,相對現代而言門檻低成本低,尤其是官員的犯罪門檻成本就更低,加上官官相護和官員在當下處於的優勢地位,官員更容易出問題。
所以就導致一個結果,如果官員腐敗變質,其又具備現代人的膽量和思維邏輯,如此對於當下的法律體系,無疑是不配套的,甚至是災難性的。
就好比你讓高鐵跑在有砟枕木的低速軌上,以每小時三百公裏時速飛馳,那是要出問題的。
而且法律永遠滯後於時代、事態變遷發展,可想而知用古代司法,約束一個具備現代邏輯和膽量的官員,那肯定是約束不住的。
而人的道德是可以無限改變,而時下的法律卻是相對恒定的,於是當法律滯後於人的改變時,虞童的存在就是巨大的BUG。
他具備了現代式貪官的狗膽、思維邏輯和手段,卻只受一千年前的法律約束,哪裏能將他約束起來。更重要的是,見現代貪官的模式,其實幾千年來就沒變過,變得只是環境和技術。
所以,現代司法體系下,尚且有如此之多的墨吏,更何況是古代。
種種因素疊加起來,最終的結果就是沈雲卿這個現代人,低估了古代人的智商和邏輯底線。
當然,皇帝覺得你沒底線下三濫撈偏門,其實那是時代衡量標準和道德尺度的不同。
擱現代,那叫會做人,懂交際,頭腦活絡,擱當下就是沒底線。
如現代司法下,只能一夫一妻,擱當下你放開盡管娶好了,但擱現代,盡管所有人都羨慕你,但法律早晚要找你算賬的。
周晟細問了一番庒縣,後又將江南情勢細說了一番,首先是官兌的正式價格由戶部擬定後,正式下文各地,調至一兩白銀對五貫九白文。
這個價格還在沈雲卿預料之內,他預估是五貫二百文到五貫五百文之間,因為銅錢升值越大,兌換白銀的銅錢成本越低,但如果低於這個價格,江南可能吃不消,甚至走極端。
現在高於自己的估價,意味著鹽商的財富可能更高。因為匯率越高,需要付出更多的銅錢更多。定在這個價格,顯然是鹽商不想與江南勢力全面沖突,同時又給足了戶部在江南的面子,好對江南官商有所交代。
鹽商過江後不出所料沒急著去收拾蔡生廉,一來是江南市場要比江淮覆雜,經濟成分太多,二來是鹽商仍然要先把鹽的問題穩住了,所以過江後先打鹽戰。
由於蔡生廉、高如清曬鹽後品質還比以前差了,但沈雲卿又很缺德,鹽的品質好,但是給你把數量給定死了,各州每個月就那麽多,因為我的產量就那麽多,但是賣的卻賊快。
老百姓買回去後就發現雖然賣三百文一升,但是貨好量足,也就相當於漲價前的二百四十文。
所以現在的局面,是沈雲卿的鹽最好賣,其次是鹽商的煮鹽,最後才是蔡生廉、高如清的曬鹽。於是沈雲卿成功讓蔡生廉、高如清中招,同時他沈雲卿的產量又小,讓鹽商沒轍。
周晟夫婦離去後,分頭去了太學殿與雲合院,去見周雪琳與高鴻。
當日黃昏,戶部尚書盧希彭“下班後”聞風趕往平陽郡王府,找薛仲安商議選官之事。
詩合園散會後,女帝選官補缺的消息就此傳開,戶部未能列席,讓盧希彭、朱惟鈞很是擔憂。
“盧大人,那些個缺,十之八九都是窮差,極少有寧陽這樣的肥缺,更何況寧陽是工部養出來的,戶部已經滿天下的放缺,說什麽也不能再讓吏部擠兌了。
剩下的不是窮就是偏,你盧大人急什麽。”
薛仲安態度寡淡,似乎對這些個窮鄉僻壤毫無興趣,但盧希彭卻很擔憂:
“畢竟都是缺,萬一再出一個沈雲卿,興許窮地方也能搞出第二個寧陽縣來。”
“這不是挺好嗎,地方上富裕了,難道朝廷還應該降罪?盧大人,你這話可不中聽啊。”
“郡王,下官的意思是,陛下授意在戶部、吏部、禮部之間選官,把剩下的缺補上,可如此一來,戶部在全國的占比可就不占優勢啦。”
“可錢糧不還牢牢掌握在戶部的手裏,縱然是多了三百個窮縣,難道還少戶部一分錢,就是多三百個窮州,戶部也分文不少,盧大人如此焦急,未免小題大做了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與袁楷朔說話時,牢房外走來禁軍獄卒四人,為首者隔著牢房喚道:
“沈雲卿,有人探監。”
聞訊有人探監,沈雲卿忙問道:
“誰呀?”
“當今的三殿下,趕緊出來跟我們走。”
獄卒話音剛落,袁楷朔接過話說:
“小兄弟,真看不出來呀,你和三殿下還有這份交情。”
“還不都是他給害的。”
其實吧,一切因果都由周晟而起,要不是當年他下江南參合,興許現在沈雲卿已經富甲一方,哪裏管這些個爛攤子,盡幹一些吃力不討好的差事。
辦好了得給看皇帝臉色,辦砸了腦袋不保,都說皇糧好吃,但輪自己頭上,這個規矩怎就變了呢。
戴著鐐銬來到地面,周晟、高若萱夫婦二人等在殿中,少時一陣鐵鏈聲傳來,高若萱焦心說道:
“他們怎麽能給表哥戴鐵鏈呢。”
“天牢的規矩,各地州縣大牢也都如此,宮裏的規矩更重。”
盡管嘴上安撫著高若萱,實則周晨心裏正幸災樂禍琢磨著沈雲卿的倒黴樣子。
當然,沈雲卿自然也很清楚自己表妹夫的德性,剛剛情場得勝而歸,騎馬馳騁好不痛快,現在又來探監,顯然是想趁勝追擊擴大戰果,想在商場再找面子。
所以沈雲卿進來時是昂頭闊步兩眼朝天,就不給你嘚瑟的機會。
待沈雲卿一露面,高若萱急不可耐上前來:
“雲卿表兄,一路受苦了吧。”
“八月十五大婚未能赴宴,還讓家裏受累,是表兄對不起王妃娘娘才是。”
“什麽王妃娘娘,這才幾天不見,你就見外了。”
“娘娘已經今非昔比,上下有別表兄,豈能僭越。”
二人說話之際,周晟上前來說:
“庒縣之事到底怎的回事,你辦事一向精明謹慎,怎麽栽在一個七品縣令手裏。”
“一言難盡。”
周晟這一問,沈雲卿也思考很久,說起來是疏忽大意,其實是法盲。
這秀才也好,舉人、貢生也罷,先學認字,然後學習四書五經和一些常識內容。
一般五歲開始蒙童,早一點的十二歲參加童考,晚一點的四五十歲年年考都不過童試的也不在少數,但那已經不能叫做童生,而是老童生,所以十年寒窗苦讀就是這麽來的。
童試考過,便是童生,緊接著是鄉試,鄉試考過有了道府進修的機會,便可稱秀才,也叫茂才。
所以別看現代某某茂才、茂才叫著挺土,其實高大上的很,翻譯一下叫某某秀才,某某帥哥。
鄉試之後是會試,由於科舉的範圍主要是四書五經和一些常識性的內容,所以這個範圍之外的,並非所有人都回去涉獵,主要是多數年輕人都死盯著四書五經,沒工夫。
所以有關律法部分,涉及的不是很多。
再有就是信息傳播問題。
即便是農耕時代,律法也是一整套的系統,內容涉及廣泛,一套印下來價格不便宜,更重要的是律法每幾年就小修,十年十五年大修。
改動後可不是網絡自動更新,即時反饋,大規模印刷,每隔幾年折騰一次,不是誰都有資源買一套,不斷推陳出新的連載“小說”。
說是讀書人中有一批法盲,這話並不誇張。
當然電視劇裏經常看到秀才、舉人替人出頭打官司,一打一個準,如何如何厲害,其實那是電視劇為了加快劇情速度的橋段和演繹,現實情況有現實情況的問題。
秀才、舉人出面打官司,不是人人都懂法,打官司之前也得做功課,先把涉及的相關律條給研究個透徹,再去跟官老爺辯。
其次,在當時秀才、舉人還很稀少,已經是當地最有學問的人,舉人更是預備後補,所以地方的官吏,至少縣令一級的還買點賬,在沒有重特大利益沖突之下,多少高給你點面子,秉公辦理。
其三,中國古代法律,有個特殊之處,“人治”,人治的好處就是考慮人情是非和一個倫理道德的邏輯,性質惡劣案件之外的絕大多數案件,結合既有法律,只要你講出個是非道理,這官司有很大程度上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其四,這年頭的法律的體系畢竟是還是寬松和籠統的,遠不如現代司法的細,更多要求道德的自我約束,很多古代人看著不應該的問題,現代人看著就是司空見慣。
諸如唐代多數時期漢人是不吃就牛肉的,因為朝廷為了保護生產力,禁止殺牛。現代你盡管吃好了,沒人告你吃官司。
再如,古代某個老人摔倒了,還就摔在你家門口,你看見了見死不救,被人發現了可以告你吃官司。但現代,你盡可以冷漠,因為社會的大環境變了,道德尺度也變了。
最後,那個年頭知識和解釋權仍然掌握在少數人手裏,普通老百姓的思維邏輯跟不上套,不知道那些個條條框框,秀才、舉人幫著打官司,只要事先做好了功夫,多少能有些收獲。
而沈雲卿也低估了虞童的蠻狠,和時下背景的彪悍。
現代法律體系之下,大的尺度上司法是公平的,同時現代法律體系之下,犯罪成本高,在徹底坍塌一片行政範圍之前,官員還不敢如何囂張跋扈涉黑涉暴,而且你還能去外省市起訴。
但眼下不行,眼下除了殺人越貨,違法的門檻和成本,相對現代而言門檻低成本低,尤其是官員的犯罪門檻成本就更低,加上官官相護和官員在當下處於的優勢地位,官員更容易出問題。
所以就導致一個結果,如果官員腐敗變質,其又具備現代人的膽量和思維邏輯,如此對於當下的法律體系,無疑是不配套的,甚至是災難性的。
就好比你讓高鐵跑在有砟枕木的低速軌上,以每小時三百公裏時速飛馳,那是要出問題的。
而且法律永遠滯後於時代、事態變遷發展,可想而知用古代司法,約束一個具備現代邏輯和膽量的官員,那肯定是約束不住的。
而人的道德是可以無限改變,而時下的法律卻是相對恒定的,於是當法律滯後於人的改變時,虞童的存在就是巨大的BUG。
他具備了現代式貪官的狗膽、思維邏輯和手段,卻只受一千年前的法律約束,哪裏能將他約束起來。更重要的是,見現代貪官的模式,其實幾千年來就沒變過,變得只是環境和技術。
所以,現代司法體系下,尚且有如此之多的墨吏,更何況是古代。
種種因素疊加起來,最終的結果就是沈雲卿這個現代人,低估了古代人的智商和邏輯底線。
當然,皇帝覺得你沒底線下三濫撈偏門,其實那是時代衡量標準和道德尺度的不同。
擱現代,那叫會做人,懂交際,頭腦活絡,擱當下就是沒底線。
如現代司法下,只能一夫一妻,擱當下你放開盡管娶好了,但擱現代,盡管所有人都羨慕你,但法律早晚要找你算賬的。
周晟細問了一番庒縣,後又將江南情勢細說了一番,首先是官兌的正式價格由戶部擬定後,正式下文各地,調至一兩白銀對五貫九白文。
這個價格還在沈雲卿預料之內,他預估是五貫二百文到五貫五百文之間,因為銅錢升值越大,兌換白銀的銅錢成本越低,但如果低於這個價格,江南可能吃不消,甚至走極端。
現在高於自己的估價,意味著鹽商的財富可能更高。因為匯率越高,需要付出更多的銅錢更多。定在這個價格,顯然是鹽商不想與江南勢力全面沖突,同時又給足了戶部在江南的面子,好對江南官商有所交代。
鹽商過江後不出所料沒急著去收拾蔡生廉,一來是江南市場要比江淮覆雜,經濟成分太多,二來是鹽商仍然要先把鹽的問題穩住了,所以過江後先打鹽戰。
由於蔡生廉、高如清曬鹽後品質還比以前差了,但沈雲卿又很缺德,鹽的品質好,但是給你把數量給定死了,各州每個月就那麽多,因為我的產量就那麽多,但是賣的卻賊快。
老百姓買回去後就發現雖然賣三百文一升,但是貨好量足,也就相當於漲價前的二百四十文。
所以現在的局面,是沈雲卿的鹽最好賣,其次是鹽商的煮鹽,最後才是蔡生廉、高如清的曬鹽。於是沈雲卿成功讓蔡生廉、高如清中招,同時他沈雲卿的產量又小,讓鹽商沒轍。
周晟夫婦離去後,分頭去了太學殿與雲合院,去見周雪琳與高鴻。
當日黃昏,戶部尚書盧希彭“下班後”聞風趕往平陽郡王府,找薛仲安商議選官之事。
詩合園散會後,女帝選官補缺的消息就此傳開,戶部未能列席,讓盧希彭、朱惟鈞很是擔憂。
“盧大人,那些個缺,十之八九都是窮差,極少有寧陽這樣的肥缺,更何況寧陽是工部養出來的,戶部已經滿天下的放缺,說什麽也不能再讓吏部擠兌了。
剩下的不是窮就是偏,你盧大人急什麽。”
薛仲安態度寡淡,似乎對這些個窮鄉僻壤毫無興趣,但盧希彭卻很擔憂:
“畢竟都是缺,萬一再出一個沈雲卿,興許窮地方也能搞出第二個寧陽縣來。”
“這不是挺好嗎,地方上富裕了,難道朝廷還應該降罪?盧大人,你這話可不中聽啊。”
“郡王,下官的意思是,陛下授意在戶部、吏部、禮部之間選官,把剩下的缺補上,可如此一來,戶部在全國的占比可就不占優勢啦。”
“可錢糧不還牢牢掌握在戶部的手裏,縱然是多了三百個窮縣,難道還少戶部一分錢,就是多三百個窮州,戶部也分文不少,盧大人如此焦急,未免小題大做了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