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52章套路(1)

關燈
第152章 套路(1)

待沈嚴良離去,一直不曾說話的劉文莫說道:

“爹,沈家父子能這麽好心做出頭鳥,去攻秀州?”

“無利可圖自然是不回去攻秀州,現在的沈家已非五年前,咱們在秀州沒有產業,而沈家在秀州有鹽場,他們去攻秀州,是有利可圖,咱們去攻秀州,即便有利可圖,也不如沈家。但如果陷在了秀州,咱們賠的卻比他們大,這倒是真的。”

“那咱們就不去秀州。”

“能不去是最好,我也不想現在就招惹蔡生廉,蔡生廉真要攻蘭陵,一時半會攻不動咱們,但是會攻沈嚴良。沈嚴良這麽早來聯手,一定是手頭的錢出了問題,想急於找咱們墊背。

這件事麻煩就麻煩在,不去秀州,要跟沈家不痛快,如果去,便宜占不了多少,還可能陷在秀州。但如果按兵不動,坐等蔡生廉來攻,沈家倒了,蔡生廉也不會放過咱們,現在是進退兩難。

這樣吧,你讓夏春去一趟州衙,將李義清今晚約到府上,這件事還得找他商量。”

“孩兒明白了。”

劉巖鏡精算之下無論怎麽選,他都不占便宜,還可能大虧,在這個風口浪尖上,過早的表態卷入,未必會是明智之舉。

但劉巖鏡興許不知道,一千多年後有句至理名言,叫“吃虧是福”不沾光就是沾光。

沈雲卿料定劉巖鏡不會去秀州,故而給他一個臺階下,他不下臺,那就只能撐死在臺面上。

晚上,李義清應邀來劉府議事,劉巖鏡細說端倪,將沈嚴良之事說了個透徹。隨後再向李義清問計:

“李刺史,這件事您看怎辦?”

“現在本官也看不明白,這沈家一邊幫著王曦照在海通折騰鹽商,一邊又在江南幫著咱們折騰蔡生廉,他這是唱的哪出啊。”

“李大人,江淮的事本跟咱們無關,現在要緊的是蔡生廉,眼看錢塘、臨清已經鋪開,少則三四月,多則半年就得見苗頭,鹽商的事咱們管不著,還是先顧著眼前再說吧。”

“眼前沈家要去秀州折騰,你是不想去,可你不去秀州,錢塘、臨清也不能去啊,你去了,蘭陵不是空了嗎!”

利益面前人都是私利的,現在就有這麽個悖論,蔡生廉全力圍剿錢塘、臨清,按說劉巖鏡不去秀州攪局,應該利用蘭陵的特殊經濟環境,去增援錢塘和臨清。

但是這麽大的資本,短時內流出蘭陵,進入臨清和錢塘,也可能將本地資本抽空,讓蔡生廉有機可乘。因為蔡生廉的資本太大,而懷王還不是戶部,戶部的錢需要從全國騰挪。

而懷王的資金重點在北方,他抽多少南下誰也不知道,更要命的是南方還不知道蔡生廉這次發瘋的底線在什麽地方,其實是沒底線,皇帝要搞破產一批人,同時賴賬。

所以在沒搞清楚真實意圖和資本規模前,沒人敢去接盤。

如果懷王出動資金南下,蔡生廉背後有懷王資金的加持,劉巖鏡就是去救錢塘、臨清,那也是有去無回,反而蘭陵還可能被蔡生廉反攻。

所以理論上這個時候去攻秀州把握更大,因為蔡生廉的主力已經出動,大本營相對空虛。

但同樣面臨之前的風險,外人根本不知道蔡生廉被懷王加持了多少資本,而且還得給沈家墊背,因此李義清無意讓劉巖鏡的錢離開蘭陵。

此番不同於四年前香料案,借幾千上萬,這次動則就是幾萬十幾萬白銀,幾十萬上百萬銅錢,蔡生廉本大,劉巖鏡和沈雲卿加起來正面硬剛也敵不過,外加懷王輸血加持,李義清心中根本沒底。

“劉員外,依本官看,改日你不妨推脫去錢塘,與高清如商議對付蔡生廉,先跟沈嚴良拖著,真要到拖不住的那天,看形勢再做決斷如何?”

“可要是高如清要劉某聯手,我不聯手,沈嚴良豈不知道。若是聯手,我在錢塘也撈不著好啊,這不是兩邊都得罪嗎。”

“那你就跟高如清說,沈嚴良要你聯手,你騰不出錢來,不就成了?”

“那高清如若是翻臉怎辦。”

“有本官在,他還不至於。況且說,蘭陵也未必風平浪靜,誰家能沒個風雨。就這麽說定了,改日你即刻赴錢塘,本官也給錢塘去一封信,規勸規勸。”

李義清想的很好,兩邊都不得罪,兩邊都不救,先等等再說,等局勢明朗了再下手。

但金融市場就是個一鍋芡,等澱粉沈澱了,利差不多也給吃幹抹盡,就剩下那層清湯寡水沒滋沒味兒的清湯浮在鍋裏。

數日後張祥的信轉到了林毅賢手中,細看過後壓了一天,第二天才敢去跟皇帝說。

“他真這麽說的?”

女帝挑著眉毛,一臉的不可置疑之色,林毅賢如實點了點頭:

“回陛下,張大人來函中正是如此說的,說是唯有如此才能以最小代價,避免江南局勢惡化。”

“哼,他倒是聰明,朕看,他是在搬弄是非。”

“陛下聖明,此法無異於火上澆油,讓局勢更為紛亂。不過沈雲卿所慮不無道理,倘若江富商垮了,垮的不僅僅是富商,恐怕是江南的市場也將糜爛,還請陛下明鑒。”

“朕知道了,還有何事稟報。”

“張大人來信還說,沈雲卿有一法,可從鹽堿地中挑出可耕良田。照此推算,全國沿海道府州縣,一夜可增數千萬畝糧田,雖然畝產可能略低,但卻能大幅增加糧產與公田,一舉解決當下困境。”

“如此說,沈雲卿在海通圈地,果然是為坐斷暴利,好藉此蒙蔽朕。”

女帝口氣很是不悅,說是難聽也不為過。林毅賢順著話往下說道:

“陛下聖明,沈雲卿素以其所知,而世人所不知之法謀取暴利,確實有其可憎之處。不過此法確實解除了朝廷多年隱患,若能廣為效法,不失為滄海變桑田的良策。”

“再好的良策,若被此等邪祟小人所用,也是枉然,此人該整治整治了。”

聞訊要政治沈雲卿,林毅賢不免擔心,他忙說:

“陛下,沈雲卿雖然刁滑,但其才有目共睹,於天下於社稷有大功,若是整治他,怕是令天下能人異士望而生卻,還望陛下慎重。”

“此事朕自有分寸,愛卿若無事稟奏,且退下吧。”

“臣告退……”

待林毅賢離去,公孫蕓惠與歐陽說:

“陪朕出去走走。”

“奴婢遵命。”

女帝起身從偏殿走出禦書房,穿過文淵門,邊走邊說:

“歐陽,水泥專款現有幾何?”

“除去陛下年前支出的十萬,現有六十二萬,其中四十九萬是假銀兩。眼下能用的有十三萬,按此前與沈雲卿約定,陛下應給沈雲卿兩萬三千兩。

另外還有珍珠折價約十五六萬兩,但眼下剛剛開春,只怕今明兩年用錢頗多,仍得補國庫的窟窿,怕是那十萬兩抽回之前,這筆錢還不能動。”

“沈雲卿此人最大的優點是聰明,最大的劣性正是太聰明,朕要做什麽,其他大臣都不知道,他卻算的一清二楚,此人若不能令其服帖,日後必成我朝大患。”

“可若是整治過甚,怕是人心不服。而且眼下局面,卻也是因沈雲卿一人之功,如此不免將能人拒之於千裏之外,古之大忌。”

“朕何嘗不知殺賢之弊,此事朕心中有數。走,移駕戶部。”

“遵命。”

少頃,龍輦停在戶部,全體官員前來迎駕:

“參見陛下……”

“都平身吧。”

“謝陛下。”

歐陽羽扶著公孫蕓惠走下龍輦來到戶部,尚書盧希彭、侍郎朱惟鈞二人左右伴駕,心中不知皇帝突然駕臨戶部真實意圖。

女帝徑直走進尚書閣落座,也就是財政部長辦公的獨立辦公室那張椅子上。

“盧尚書。”

“臣在,陛下有何吩咐。”

“去年鹽稅比往年如何?”

“啟稟陛下,去年鹽稅受曬鹽沖擊影響甚大,幸得陛下力挽狂瀾,鹽價入秋後有所恢覆,故而去年一年損失鹽稅不到一成,比往年略少。”

“那就今年補回來。”

“補,補回來?”

盧希彭、朱惟鈞聞訊吃驚,這要是從鹽商身上拔毛,這麽個補法兒,怎麽得了。

盧希彭小心問道:

“陛下,這補,怎麽個補法兒?”

“兩湖、江南旱情自去年秋緩解後,今年春耕形勢如何?”

“回陛下,今年春汛如常,雨水較往年略有增多,比過去三年間已大為好轉,故而今年江南產糧應與往年相當。兩湖受前些年亂兵遺害與旱情影響,幾年能恢覆至往年八成已是不錯。

不過江南各地水房推行較為順利,新開土地增加,故而今年江南產糧應比往年多,尤其是蘭陵刺史李義清治理有方,三年間新增耕地一成五,放眼天下也是罕有。”

“是啊,要是多幾個李義清,朕也不至於如此憂心。自七王之亂起,先是七王叛亂,後是西域叛離我朝,緊接著兩河洪泛,五年前江淮洪泛,三年前江南、兩湖幹旱,朝廷光忙著賑災籌款,至今尚未喘息。

去年又逢忽喇來使,朝廷入不敷出,照此發展,再逢大災,朕的江山怕是不穩啊。”

“陛下言重了,陛下乃千古明君,定能江山鞏固社稷長存,都是臣等無能,讓陛下殫精竭慮,是臣等有罪。”

盧希彭話音剛落,眾人齊聲附和:

“臣等有罪……”

“行了,都平身。諸位愛卿皆乃國之棟梁,朕不依仗諸位,還能依仗誰人治理天下。但國庫總這麽空著,尤其是官倉空虛,若逢戰事天災,朕何以濟天下。盧尚書,今年的鹽價能否上提一些。”

盧希彭聞訊要提鹽價,心裏倒沒竊喜,反而更加緊張,他說:

“陛下,眼下鹽價已是很高,再提,怕是百姓將受此波及,度日更為艱難。”

“京畿的鹽價最低,朕看,京畿道的鹽價可與江淮、江南持平,並略作上調。關中、河南、河北、東嶺四道少提。

羈縻、嶺西鹽價最貴,都到了四百文,太貴了,當地人丁稀少,如此昂貴實為朝廷辦事不利,鹽價應與江南持平,若有虧空,從京畿道鹽政貼補便是。嶺南、交趾、隴西維持原價。

如此,京畿、江南、江淮、關中、河北、河南都是人口富聚之地,所得鹽稅遠多餘其他地方,盧尚書,你意下如何。”

“陛下,京畿、江南、江淮、關中、河北、河南雖為人丁富聚之地,可現在民情不穩,鹽價過高恐怕引起民怨,進而引發不測,提價之事還應慎重。”

這時侍郎朱惟鈞也說:

“臣也認為,上提鹽價當謹慎為好,鹽雖小物,卻牽動各行各業,不宜草率提價。”

盧希彭、朱惟鈞均反對提價,女帝沈默了片刻,示意歐陽羽泡一盞茶喝了起來,邊喝邊說:

“但糧倉空著,國庫入不敷出,朕擔憂啊。既然提價有諸多不利,那就暫提半年,半年後夏收入庫,鹽價除羈縻、嶺西兩地維持,其餘諸道恢覆原價,兩位大人意下如何。”

“但鹽價的增提關乎百業,提鹽價,百業用鹽皆漲,最終物價齊漲,臣擔心殃及更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