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爭利
關燈
小
中
大
第115章 爭利
兩日後,已經醞釀了許久的劇本,在女帝的推動下開始了精彩表演。
“鹽政開禁至今已有月餘,戶部尚書盧希彭,江南鹽價可有回落。”
此刻盧希彭的心臟不禁抽搐,哪是有點回落,是已經幹脆躺地上了。
他此前還口口聲聲說今年鹽稅可能要縮水,但他可沒說分文沒有,這真到年底分文沒有,皇帝準得讓他全家去討飯。
“陛下,自鹽政開禁以來,鹽價確有回落,但最近傳聞寧陽縣宣德郎沈雲卿,在秀州大肆挖掘鹽池,推行曬鹽之法,更傳聞曬鹽每升只需五厘,引得江南震動。
臣以為,如若每升鹽只賣五厘,恐將危及社稷安危,臣建議,因立即查實此事,以免傷及國本。”
盧希彭只說鹽便宜會動搖國本,絕口不提鹽便宜了老百姓受益,潛臺詞就是鹽價不能降,降鹽價就是亡國。
當然,女帝心裏也很清楚,鹽價真要只賣一文錢,她明天就能下臺。但鹽價總這麽高,早晚逼反了老百姓,她也得下臺,但她還得繼續周旋。
“盧尚書,此事可確鑿?”
“回陛下,尚不確鑿,乃是民間傳聞。”
盧希彭說不確鑿,那是用心險惡的。
只要派人下去查,總有辦法讓曬鹽成本提到他們想要的價格,然後就變成訛傳、誤傳之詞。但女帝不會隨了他的願望,公孫蕓惠說:
“那就眾卿家議議,看看這秀州的曬鹽之法,究竟有何利弊,許尚書。”
“臣在。”
“盧尚書所言,愛卿意下如何。”
許殷良萬沒想到公孫蕓惠找他發難,心裏不免為難,總不能說鹽價越高越好,可往低了說,這不是跟戶部作死嗎。
迅速思索一番他說:
“陛下,臣也讚同盧尚書所言,應派員前往江南核查此事,以免引動天下不安。”
“朕是問你,曬鹽法倘若堪用,鹽價可否降低。”
“這……”
許殷良語塞,盧希彭很是緊張,他截口說道:
“陛下,若降鹽價,今年鹽稅將受沖擊,國庫堪憂啊。倘若只賣一兩文錢,國庫恐將不覆,還請陛下慎重。”
“那朕問你,曬鹽法每升五厘,煮鹽法每升成本又幾何。”
公孫蕓惠打破砂鍋問到底,盧希彭著實被將了一軍,額頭滲出豆大的汗珠頗為緊張,思索了片刻他說:
“啟稟陛下,現在每升鹽需得一百二十文,加之漕運周轉,人力工錢,到鹽商手中就得一百五六十文,如是運往嶺西、兩湖等地,就得兩百多文。
而鹽商購取鹽後朝廷還得收取鹽稅,故而每升二百四十文錢,朝廷只得三四十文,倘若每升只賣一文錢,國庫將入不敷出。”
盧希彭話音未落,工部侍郎張祥質問道:
“盧大人,一升鹽的本錢要一百二十文?”
“張大人,一升鹽自然要不得一百二十文,但五年前江淮洪泛,沖毀了朝廷積鹽,致使大量白鹽毀於一旦,由此所受損失難以估量,此事五年前本官以奏明陛下。
而損失如此巨大,倘若繼續維持原價售鹽,朝廷損失的錢糧又由誰人承擔。”
盧希彭這一扯,就扯到了五年前。五年前兩淮洪泛,說是把鹽鐵司的囤積的鹽給變成了海水,造成天價損失。
而由於鹽的特殊性,和平時期經常大量囤積,因為戰時需要更多人力投入農業、勞役和兵役,煮鹽又是勞動力密集生產,嚴重占有人力,因此和平時期多囤積,而戰爭時期多抽人。
而且鹽這個東西千年不腐萬年不朽,比金子好出手,所以歷來被當成潛在貨幣使用,因此囤積量很大,所以囤鹽等同於囤錢。
盧希彭說五年前都給沖毀了,造成的天價損失總得有個出處,因為煮鹽占用了農業人口,而朝廷要支付他們吃喝拉撒的基本開銷。
十幾萬,幾十萬非農業人口,消耗的錢款每年以千萬石糧食計,這麽大筆支出,現在變成了海水,要麽國庫承擔損失,要麽老百姓承擔損失。
而當年恰逢七王之亂,之後又西域開戰,皇帝就默許了提高鹽價,而最近三年間江淮煮鹽沒能恢覆,鹽價就像坐上了火箭一飛沖天,從十年前的八十多文,先躥到了一百五十文,然後到今天的兩百四十文。
這都五年過去了,還沒回本呢?
張祥不禁要問:
“盧大人,即便五年前洪泛沖毀了積鹽,但如今五年過去,戶部的虧損還沒收回,這未免太令人匪夷所思了吧。”
“張大人,現如今鹽商手中的鹽,都是最近半年新入的鹽,每升要一百五六十文,倘若恢覆五年前原價,便要虧八九十文錢,這價格如何能降下來。”
“那就是說,明年鹽價可降。”
“本官可不能保證兩淮鹽城能在明年恢覆供鹽。”
“但月前下旨江淮道節度使汪晨貴,兩月內恢覆江淮產鹽,明年怎不能把鹽價降回五年前。”
“即便恢覆江淮產鹽,過去五年間為應對江淮洪泛,戶部支度入不敷出,只得由江淮鹽鐵使出面,向鹽商籌款,因此鹽鐵司至今仍欠著鹽商的錢款未還,倘若明年恢覆原價,這筆錢糧要還到猴年馬月,朝廷豈非言而無信。”
盧希彭算是說到了根上,要想找借口,永遠是有的,朝廷欠債無疑是萬能擋箭牌。
歷朝歷代國庫入不敷出,首先去找富商認捐。
鹽鐵司系統下是鹽商,而鹽商無不是天下巨富,找其借錢是天經地義的。如此就將朝廷的虧空,轉嫁給了私人,並且再以私人的名義擡高鹽價。
張祥、盧希彭爭執不下,其他文武緘口不談,兵部肯定是不會樂意明年拿不到軍餉,其他各部也不會樂意明年被砍開支。
於是這場角力的關鍵仍在皇帝,公孫蕓惠厘清了盧希彭的邏輯,打斷張祥了說話:
“盧尚書,鹽價能否降回原價暫緩再議,朕問愛卿,現今朝廷積欠江淮、江南鹽商錢款幾何?”
“回陛下,至今年尚有五百二十餘萬貫未還。”
次一言既出,朝堂之上一片嘩然,林毅賢不買賬說:
“盧尚書,何來如此巨額錢款!”
“林大人,自七王叛亂至今,國庫入不敷出日久,每年都以鑄幣應付,民間已不堪鑄幣之負,但若不鑄幣,朝廷稅款不足抵用,故而只能先向民間借,借款自然要還利,久而久之年年還,年年還不清。
加之近年旱澇頻發,西域用兵,哪裏不要用錢,林大人工部在江淮治水,用的也還是江淮籌款,難不成要本官眼看著國庫崩潰,危及社稷。”
盧希彭理直氣壯,由於鑄錢已經不頂用,但又要彌補朝廷虧空,就只能不斷去借,有借自然有還,還得連本帶利的還,於是借的越多,還的越多,越還不幹凈。
這時公孫蕓惠已然看不下去,她說:
“盧尚書,朕月前責令汪晨貴恢覆江淮鹽產,至今一月有餘,進度如何?”
“回陛下,鹽產恢覆並不順利,以眼下進度,至少得到年底或是明年,才能將鹽工招募足用。”
“既如此,以朕看,那就無需在募鹽工,可在江南增開鹽池曬鹽,以補鹽產不足。”
聽這話盧希彭猛下一跳,趕緊說:
“陛下,倘若廣開鹽池,鹽價必跌啊,鹽價跌,國庫將難以為繼,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朕何曾有下旨恢覆鹽價,既然國庫艱難,還欠著鹽商們錢款,那就曬鹽還款,朕準許他們維持現價,直到還清錢款。
既然曬每升只有五厘,賣兩百四十文一升,那便是二十餘萬石鹽,想來一年可以償清。之後再將鹽價恢覆原價八十文每升,朝廷與鹽商仍各得四十文每升,仍然不變,如此兩全其美,各得其所。”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盧希彭急得跳腳,他說:
“陛下,倘若改以曬鹽,江淮數十萬鹽工無處安置,將臣巨患吶。”
這時張祥截話說:
“盧大人,方才你還說江淮鹽工不足以恢覆鹽產,現如今何來數十萬鹽工之說。”
“張大人,這些鹽工與鹽鐵司互為隸屬,豈能是說改就改,說散就散。”
“現在這也不成,那也不行,你這個戶部尚書怎麽當的,難不成眼看著朝廷欠著民間的錢款,越滾越大拖垮朝政。”
張祥厲聲質問,盧希彭針鋒相對:
“朝廷總得維持,但也不能置朝廷信譽於不顧,置陛下聲譽於不顧,壞了法度,失信於天下。”
盧希彭言外之意很是清楚,我借錢是為了皇帝,為了天下,不借錢國家就完了。
事情到這個地步,張祥已無話可說,再說,就是他毀了朝廷,毀了陛下的聲譽。
此時女帝臉色微有起伏,下意識攥了攥左手,突然毫無征兆的立身而起,攥著左手負在腰後,來回踱了兩步說:
“盧尚書,江淮水患已有多年,朕決議募民治水,暫解鹽工之患,戶部意下如何。”
“陛下,國庫如今收不抵支,已無錢糧可用,興建鹽池耗費人力物力甚巨,如何能雇十數萬民力治水。”
“現如今江南旱情緩解,待到江南稻米降回原價,戶部酌情增鑄銅錢,速往江南購米,以抵勞資。”
“陛下,江南旱情雖有緩解,可糧價依然高企,且兩湖旱情餘威尚存,今年秋收恐難恢覆往年收成,朝廷再鑄幣征購,糧價勢必再漲,殃及百姓生計。”
“那為何蘭陵的糧價如此之低,難道蘭陵的糧就比其他州縣的稻米產糧更多?”
女帝質問道,口氣已然不悅。
江南道的稻米從最高峰時的一百二十文,降到現如今的八九十文,但是比起蘭陵的三十五文,仍然高的太多。
但要找借口總還是有的,盧希彭說:
“陛下,蘭陵情況特殊,非其他州郡可比,絕無效法之可能。”
“哼,朕看未必吧。若非寧陽縣令治理有方,用人得當,蘭陵也不能一枝獨秀傲立江南諸州,禮部尚書許殷良。”
“臣在。”
“海通刺史趙丕治水不利,致使鹽政荒廢鹽稅不振,辜負聖心,著令免去趙丕海通刺史職,神都待參,擢升寧陽縣令王曦照為海通刺史,旨到即刻赴任海通安置鹽工。”
“那寧陽縣令誰人補缺,還請陛下明示。”
許殷良問道,女帝沈默片刻說:
“先空著,暫由寧陽縣丞代之。”
“臣領旨。”
“工部尚書林毅賢隨朕伴駕,散朝吧。”
言畢,女帝走下鑾臺,敗興離去,朝堂大殿中頓起議論。
林毅賢與張祥交代兩句,遂即追上聖駕上前聽宣。
“陛下,免去海通刺史,也解決不了鹽政弊端吶。”
“朕知道,但是不免去海通刺史,弊端就能自解?”
女帝反問,林毅賢不解聖意,忙是又問:
“那陛下是?”
“鹽工的安置,根本在土地,比之江南,江淮土地兼並尤為嚴重,愛卿可知為何?”
“臣愚鈍,還請陛下明示。”
“因為鹽利。鹽工、爐戶終身熬鹽,家中耕地甚少,朝廷每年給予鹽工以錢糧,資其生計。然鹽商獲取鹽利,卻大肆用以置買田產,侵占公田,致使江淮公田銳減,而鹽工無田可耕,朝廷又無公田,豈能安置鹽工。
朕本想以工代賑,先將鹽工用於治水修堤,暫緩鹽工之患,待等償清鹽商借款,江南糧價回落,鹽利回吐,再用以安置鹽工。卻不想盧希彭如此冥頑不靈,不得已,只能先將海通刺史罷免,將王曦照調往海通主持局面,若能效法蘭陵局面,鹽工之患或可自解。”
“可,罷免一個海通刺史,也無濟於事呀,海通各縣仍是戶部放的缺,倘若各縣拒不配合,王曦照豈不是被架空了。”
一聽這話,皇帝果斷拉下了臉:
“朕用爾等,不是要爾等向朕訴苦,是要爾等替朕辦事,為國分憂。朕能給的都給了,難道還要朕撕破臉嗎!免去一個海通刺史,他盧希彭也認了,倘若免去海通盡數官吏,你要朕如何去做。”
海通下至縣令,上至刺史,都是戶部放的缺,朝堂之上女帝步步設局,盧希彭這個困難不能解決,那個問題沒辦法,裏外都理虧。
當此局面女帝罷免一個海通刺史,盧希彭也只能認賬,但如果把刺史、縣令都給擼了,盧希彭定會拼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兩日後,已經醞釀了許久的劇本,在女帝的推動下開始了精彩表演。
“鹽政開禁至今已有月餘,戶部尚書盧希彭,江南鹽價可有回落。”
此刻盧希彭的心臟不禁抽搐,哪是有點回落,是已經幹脆躺地上了。
他此前還口口聲聲說今年鹽稅可能要縮水,但他可沒說分文沒有,這真到年底分文沒有,皇帝準得讓他全家去討飯。
“陛下,自鹽政開禁以來,鹽價確有回落,但最近傳聞寧陽縣宣德郎沈雲卿,在秀州大肆挖掘鹽池,推行曬鹽之法,更傳聞曬鹽每升只需五厘,引得江南震動。
臣以為,如若每升鹽只賣五厘,恐將危及社稷安危,臣建議,因立即查實此事,以免傷及國本。”
盧希彭只說鹽便宜會動搖國本,絕口不提鹽便宜了老百姓受益,潛臺詞就是鹽價不能降,降鹽價就是亡國。
當然,女帝心裏也很清楚,鹽價真要只賣一文錢,她明天就能下臺。但鹽價總這麽高,早晚逼反了老百姓,她也得下臺,但她還得繼續周旋。
“盧尚書,此事可確鑿?”
“回陛下,尚不確鑿,乃是民間傳聞。”
盧希彭說不確鑿,那是用心險惡的。
只要派人下去查,總有辦法讓曬鹽成本提到他們想要的價格,然後就變成訛傳、誤傳之詞。但女帝不會隨了他的願望,公孫蕓惠說:
“那就眾卿家議議,看看這秀州的曬鹽之法,究竟有何利弊,許尚書。”
“臣在。”
“盧尚書所言,愛卿意下如何。”
許殷良萬沒想到公孫蕓惠找他發難,心裏不免為難,總不能說鹽價越高越好,可往低了說,這不是跟戶部作死嗎。
迅速思索一番他說:
“陛下,臣也讚同盧尚書所言,應派員前往江南核查此事,以免引動天下不安。”
“朕是問你,曬鹽法倘若堪用,鹽價可否降低。”
“這……”
許殷良語塞,盧希彭很是緊張,他截口說道:
“陛下,若降鹽價,今年鹽稅將受沖擊,國庫堪憂啊。倘若只賣一兩文錢,國庫恐將不覆,還請陛下慎重。”
“那朕問你,曬鹽法每升五厘,煮鹽法每升成本又幾何。”
公孫蕓惠打破砂鍋問到底,盧希彭著實被將了一軍,額頭滲出豆大的汗珠頗為緊張,思索了片刻他說:
“啟稟陛下,現在每升鹽需得一百二十文,加之漕運周轉,人力工錢,到鹽商手中就得一百五六十文,如是運往嶺西、兩湖等地,就得兩百多文。
而鹽商購取鹽後朝廷還得收取鹽稅,故而每升二百四十文錢,朝廷只得三四十文,倘若每升只賣一文錢,國庫將入不敷出。”
盧希彭話音未落,工部侍郎張祥質問道:
“盧大人,一升鹽的本錢要一百二十文?”
“張大人,一升鹽自然要不得一百二十文,但五年前江淮洪泛,沖毀了朝廷積鹽,致使大量白鹽毀於一旦,由此所受損失難以估量,此事五年前本官以奏明陛下。
而損失如此巨大,倘若繼續維持原價售鹽,朝廷損失的錢糧又由誰人承擔。”
盧希彭這一扯,就扯到了五年前。五年前兩淮洪泛,說是把鹽鐵司的囤積的鹽給變成了海水,造成天價損失。
而由於鹽的特殊性,和平時期經常大量囤積,因為戰時需要更多人力投入農業、勞役和兵役,煮鹽又是勞動力密集生產,嚴重占有人力,因此和平時期多囤積,而戰爭時期多抽人。
而且鹽這個東西千年不腐萬年不朽,比金子好出手,所以歷來被當成潛在貨幣使用,因此囤積量很大,所以囤鹽等同於囤錢。
盧希彭說五年前都給沖毀了,造成的天價損失總得有個出處,因為煮鹽占用了農業人口,而朝廷要支付他們吃喝拉撒的基本開銷。
十幾萬,幾十萬非農業人口,消耗的錢款每年以千萬石糧食計,這麽大筆支出,現在變成了海水,要麽國庫承擔損失,要麽老百姓承擔損失。
而當年恰逢七王之亂,之後又西域開戰,皇帝就默許了提高鹽價,而最近三年間江淮煮鹽沒能恢覆,鹽價就像坐上了火箭一飛沖天,從十年前的八十多文,先躥到了一百五十文,然後到今天的兩百四十文。
這都五年過去了,還沒回本呢?
張祥不禁要問:
“盧大人,即便五年前洪泛沖毀了積鹽,但如今五年過去,戶部的虧損還沒收回,這未免太令人匪夷所思了吧。”
“張大人,現如今鹽商手中的鹽,都是最近半年新入的鹽,每升要一百五六十文,倘若恢覆五年前原價,便要虧八九十文錢,這價格如何能降下來。”
“那就是說,明年鹽價可降。”
“本官可不能保證兩淮鹽城能在明年恢覆供鹽。”
“但月前下旨江淮道節度使汪晨貴,兩月內恢覆江淮產鹽,明年怎不能把鹽價降回五年前。”
“即便恢覆江淮產鹽,過去五年間為應對江淮洪泛,戶部支度入不敷出,只得由江淮鹽鐵使出面,向鹽商籌款,因此鹽鐵司至今仍欠著鹽商的錢款未還,倘若明年恢覆原價,這筆錢糧要還到猴年馬月,朝廷豈非言而無信。”
盧希彭算是說到了根上,要想找借口,永遠是有的,朝廷欠債無疑是萬能擋箭牌。
歷朝歷代國庫入不敷出,首先去找富商認捐。
鹽鐵司系統下是鹽商,而鹽商無不是天下巨富,找其借錢是天經地義的。如此就將朝廷的虧空,轉嫁給了私人,並且再以私人的名義擡高鹽價。
張祥、盧希彭爭執不下,其他文武緘口不談,兵部肯定是不會樂意明年拿不到軍餉,其他各部也不會樂意明年被砍開支。
於是這場角力的關鍵仍在皇帝,公孫蕓惠厘清了盧希彭的邏輯,打斷張祥了說話:
“盧尚書,鹽價能否降回原價暫緩再議,朕問愛卿,現今朝廷積欠江淮、江南鹽商錢款幾何?”
“回陛下,至今年尚有五百二十餘萬貫未還。”
次一言既出,朝堂之上一片嘩然,林毅賢不買賬說:
“盧尚書,何來如此巨額錢款!”
“林大人,自七王叛亂至今,國庫入不敷出日久,每年都以鑄幣應付,民間已不堪鑄幣之負,但若不鑄幣,朝廷稅款不足抵用,故而只能先向民間借,借款自然要還利,久而久之年年還,年年還不清。
加之近年旱澇頻發,西域用兵,哪裏不要用錢,林大人工部在江淮治水,用的也還是江淮籌款,難不成要本官眼看著國庫崩潰,危及社稷。”
盧希彭理直氣壯,由於鑄錢已經不頂用,但又要彌補朝廷虧空,就只能不斷去借,有借自然有還,還得連本帶利的還,於是借的越多,還的越多,越還不幹凈。
這時公孫蕓惠已然看不下去,她說:
“盧尚書,朕月前責令汪晨貴恢覆江淮鹽產,至今一月有餘,進度如何?”
“回陛下,鹽產恢覆並不順利,以眼下進度,至少得到年底或是明年,才能將鹽工招募足用。”
“既如此,以朕看,那就無需在募鹽工,可在江南增開鹽池曬鹽,以補鹽產不足。”
聽這話盧希彭猛下一跳,趕緊說:
“陛下,倘若廣開鹽池,鹽價必跌啊,鹽價跌,國庫將難以為繼,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朕何曾有下旨恢覆鹽價,既然國庫艱難,還欠著鹽商們錢款,那就曬鹽還款,朕準許他們維持現價,直到還清錢款。
既然曬每升只有五厘,賣兩百四十文一升,那便是二十餘萬石鹽,想來一年可以償清。之後再將鹽價恢覆原價八十文每升,朝廷與鹽商仍各得四十文每升,仍然不變,如此兩全其美,各得其所。”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盧希彭急得跳腳,他說:
“陛下,倘若改以曬鹽,江淮數十萬鹽工無處安置,將臣巨患吶。”
這時張祥截話說:
“盧大人,方才你還說江淮鹽工不足以恢覆鹽產,現如今何來數十萬鹽工之說。”
“張大人,這些鹽工與鹽鐵司互為隸屬,豈能是說改就改,說散就散。”
“現在這也不成,那也不行,你這個戶部尚書怎麽當的,難不成眼看著朝廷欠著民間的錢款,越滾越大拖垮朝政。”
張祥厲聲質問,盧希彭針鋒相對:
“朝廷總得維持,但也不能置朝廷信譽於不顧,置陛下聲譽於不顧,壞了法度,失信於天下。”
盧希彭言外之意很是清楚,我借錢是為了皇帝,為了天下,不借錢國家就完了。
事情到這個地步,張祥已無話可說,再說,就是他毀了朝廷,毀了陛下的聲譽。
此時女帝臉色微有起伏,下意識攥了攥左手,突然毫無征兆的立身而起,攥著左手負在腰後,來回踱了兩步說:
“盧尚書,江淮水患已有多年,朕決議募民治水,暫解鹽工之患,戶部意下如何。”
“陛下,國庫如今收不抵支,已無錢糧可用,興建鹽池耗費人力物力甚巨,如何能雇十數萬民力治水。”
“現如今江南旱情緩解,待到江南稻米降回原價,戶部酌情增鑄銅錢,速往江南購米,以抵勞資。”
“陛下,江南旱情雖有緩解,可糧價依然高企,且兩湖旱情餘威尚存,今年秋收恐難恢覆往年收成,朝廷再鑄幣征購,糧價勢必再漲,殃及百姓生計。”
“那為何蘭陵的糧價如此之低,難道蘭陵的糧就比其他州縣的稻米產糧更多?”
女帝質問道,口氣已然不悅。
江南道的稻米從最高峰時的一百二十文,降到現如今的八九十文,但是比起蘭陵的三十五文,仍然高的太多。
但要找借口總還是有的,盧希彭說:
“陛下,蘭陵情況特殊,非其他州郡可比,絕無效法之可能。”
“哼,朕看未必吧。若非寧陽縣令治理有方,用人得當,蘭陵也不能一枝獨秀傲立江南諸州,禮部尚書許殷良。”
“臣在。”
“海通刺史趙丕治水不利,致使鹽政荒廢鹽稅不振,辜負聖心,著令免去趙丕海通刺史職,神都待參,擢升寧陽縣令王曦照為海通刺史,旨到即刻赴任海通安置鹽工。”
“那寧陽縣令誰人補缺,還請陛下明示。”
許殷良問道,女帝沈默片刻說:
“先空著,暫由寧陽縣丞代之。”
“臣領旨。”
“工部尚書林毅賢隨朕伴駕,散朝吧。”
言畢,女帝走下鑾臺,敗興離去,朝堂大殿中頓起議論。
林毅賢與張祥交代兩句,遂即追上聖駕上前聽宣。
“陛下,免去海通刺史,也解決不了鹽政弊端吶。”
“朕知道,但是不免去海通刺史,弊端就能自解?”
女帝反問,林毅賢不解聖意,忙是又問:
“那陛下是?”
“鹽工的安置,根本在土地,比之江南,江淮土地兼並尤為嚴重,愛卿可知為何?”
“臣愚鈍,還請陛下明示。”
“因為鹽利。鹽工、爐戶終身熬鹽,家中耕地甚少,朝廷每年給予鹽工以錢糧,資其生計。然鹽商獲取鹽利,卻大肆用以置買田產,侵占公田,致使江淮公田銳減,而鹽工無田可耕,朝廷又無公田,豈能安置鹽工。
朕本想以工代賑,先將鹽工用於治水修堤,暫緩鹽工之患,待等償清鹽商借款,江南糧價回落,鹽利回吐,再用以安置鹽工。卻不想盧希彭如此冥頑不靈,不得已,只能先將海通刺史罷免,將王曦照調往海通主持局面,若能效法蘭陵局面,鹽工之患或可自解。”
“可,罷免一個海通刺史,也無濟於事呀,海通各縣仍是戶部放的缺,倘若各縣拒不配合,王曦照豈不是被架空了。”
一聽這話,皇帝果斷拉下了臉:
“朕用爾等,不是要爾等向朕訴苦,是要爾等替朕辦事,為國分憂。朕能給的都給了,難道還要朕撕破臉嗎!免去一個海通刺史,他盧希彭也認了,倘若免去海通盡數官吏,你要朕如何去做。”
海通下至縣令,上至刺史,都是戶部放的缺,朝堂之上女帝步步設局,盧希彭這個困難不能解決,那個問題沒辦法,裏外都理虧。
當此局面女帝罷免一個海通刺史,盧希彭也只能認賬,但如果把刺史、縣令都給擼了,盧希彭定會拼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