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58章跑腿費

關燈
第58章 跑腿費

張祥抵達寧陽的第三天,九月十四,蘭陵治下常、錫、寧、潤縣等縣連續發生重特大事故,當地山寨仿制的水房坍塌,造成兩人死亡七人受傷。

與此同時,其他各縣拔地而起的一千七百餘處水房,不僅沒有成功將水抽上岸,相反漏水、滲水,乃至塌方等事故層出不窮,前後造成近百人傷亡。

原因其實很簡單,沒有水泥。

水房的結構和原理很簡單,工匠學到了泵芯的結構,仿制木質泵芯問題不大,但有問題的是泵體。

各縣均使用青磚作原料,石灰、粘土、石膏做填充砂漿粘合劑,單純作為民房貨城墻是很牢固,但水泵工作時水壓極大,高壓下的沖刷會將固體砂漿沖垮。

同時泵芯的的摩擦加速了砂漿的脫落,脫落的砂漿繼續循環磨損木制的泵芯,垮塌、滲水、乃至飆水都在意料之中。

時至九月中下旬,幹旱繼續無解,眼看寧陽縣青苗一天天長成,李義清再赴寧陽催逼,仍被沈雲卿拒絕。

九月二十六,舅舅高彭貴從金陵趕到寧陽,準備接回高若萱與獨孤玥。

“舅舅,外甥的水房好用吧,其他人的茶樹多半都渴死了,不死也半條命,明年茶葉準得漲一倍。”

“你小子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打什麽主意,你爹借的銀子分文不能少。”

高彭貴沒有被沈雲卿的“小恩小惠”所蒙蔽,毫不打算妥協,這時高秀珍說:

“大哥,你那兩千多畝的茶莊多少也沾了雲卿的光,要是沒那水房,今冬你就抱著茶枝燒火哭吧。”

“誒,妹妹呀,你怎麽盡幫著你兒子說話,大哥的雪花銀不是掙來的呀。”

“我可是說的公道話,有本事你讓茶樹渴著,冬天燒柴火呀。”

“嘿,幾月不見,小妹的嘴皮子見長啊。”

其實哪是高秀珍嘴皮子見長,是高彭貴自己被利益蒙住了雙眼。

就今年這波旱災,殺死了金陵三分之一的茶樹,剩下三分之二多半青黃不接奄奄一息,唯有高彭貴的兩千多畝地完好無損,待到明年采茶,茶葉價格飛漲,高彭貴的身價也將水漲船高。

身價有了差距,眼光自然也就高了一等,回頭再看自己這位親家,多少有些瞧不上了。

沈嚴良也知道,高彭貴是來“耀武揚威”的,他說:

“實不相瞞內兄,我也剛剛還清州府的欠銀,現如今手頭尚不寬裕,若是現在還錢,怕是把我賣了,也還不上你那幾千兩的銀子。”

“嗨,我知道你這兒也困難,家裏養了兩萬多口人,論誰也不好過。”

“那你來是為何事?”

“一呢,是來把若萱和玥兒帶走,二呢,金陵刺史肖炳光聽聞寧陽有水房,想討一個門道,不知道妹夫意下如何?”

“這……”

未及沈嚴良開口,沈雲卿截話說:

“這好說,但肖炳光不會分文不給吧。”

“那外甥你的意思呢?”

“舅舅,這水房雖然是利國利民之物,但卻非空得的實惠。建造一處水房得要三十五六貫銅錢,現在建的多,用工也短了,價錢還能降下一些,但是滿天下的造,我沈家也不是戶部的國庫,能鑄錢,我沈家也得吃飯賺錢。”

“這我都懂,別怪外抹角了,舅舅知道,你這輩子就認一個錢字,趕緊說,多少錢建一處。”

“工匠、勞力、鐵器、石料金陵自個兒都有,這筆賬咱就不算了,單說說這水泥。建一處水房,其他不算,水泥要花二十五六貫多錢,這還是本錢,寧陽往外賣,至少得二十八貫錢,多出的兩貫,得用銀子結算,這裏邊可不包漕運的錢。”

“兩貫就是三四錢銀子啊,這也忒貴了。一個寧陽縣,你就要蓋了一千四五百,這還沒到頭,三錢銀得四百二十兩,小三千貫吶。

金陵可要比蘭陵大兩倍還多,照蘭陵現在這規模,怎麽也得蓋上一萬二三千吧,那就是三四千兩白銀啊,你嘴皮一碰,兩三月就三四千兩白銀到手,這江南幾十個州,都認你的賬,不需半年,你就是大爺啦。你小小年紀鉆營刻薄,不擔心折壽啊。”

話音未落,高秀珍不痛快了:

“大哥,你怎麽說話呢,我兒還不是為了兩家好,沈家飛黃騰達了,你不也跟著沾光嗎。”

“話是不錯,可這也忒貴了,肖炳光還不生吞活剝了沈家。不行,三錢銀子忒貴,肖炳光絕不會答應的,用銅錢還差不多。”

“不行,朝廷一鑄錢,銅錢立馬掉價,還不夠陪的。”

“那也不能全用銀子啊,就不能一半銀子一般銅錢?”

“不行,要不就金陵官辦的上等綢緞也行。”

“虧你想得出來,金陵的綢緞都是賣往西域的緊俏貨,你活膩了。”

“反正外甥不要銅錢,其他只要值錢,都來者不拒。”

“你這是不讓舅舅活了呀。”

“我不管,有本事讓他肖炳光帶兵來捉我,我認栽。”

水泥的生產看著並沒什麽技術,掌握了煆燒工藝和配方,絕大多數的配方水泥都能生產。

但問題是,所有水泥所的幾個基礎原料,都來自成分不同的塊狀石料,因此需要破碎和輥碾,使之變成顆粒和粉末。

煆燒後的石料,其材料結構風化,整體結構瓦解,強度降低,但強度再怎麽低,仍還是石頭。用石磨碾,就是拿石頭碾石頭,石磨根本經不住消耗。

為此沈雲卿用煉爐冶煉鋼水,鑄造了碾齒,經由回火調質再淬火,以增強硬度。

碾齒直徑半尺,長一尺半尺,周身有十二至二十六道碾齒。

碾齒越多,出粉越細,兩個碾齒為一對,十二齒、十六齒、二十齒、二十六齒個一對,組成一條輥壓線,用於碎料的輥壓和碾碎,最終變成石粉,配成水泥。

由於技術制約,結構只能以鑄造完成,無法進行切削加工,簡陋是簡陋了些,但在畜力驅使下,勉強還能用。

但好歹還是碳鋼,再怎麽熱處理,其壽命不是無限的,因此碾齒使用一段時間後,需要修繕,乃至回爐重鑄。換而言之,就是換配件。

當下鐵器雖然不是稀有商品,但每對碾齒動則幾百斤,一條線就是好幾千斤的鐵,眼下可不是鋼鐵產能過剩的年代,一斤鋼一斤白菜,眼下的鐵料成本價格並不親民。

所以水泥的成本主要就出在這碾齒上。

舅甥二人相持不下互不讓步,沈嚴良有些頭疼的看著自己的兒子。

回想起來五月前,簡直判若兩人,著實不像是以前那彬彬有禮,滿腹經綸的雅士,更像是個斤斤計較的攤販。

“雲卿,水房幹系江南數百萬百姓生計,若是只為求財,而累及天下興亡,這可不是一個正直商人的為商之道啊。”

沈嚴良一番話說的頗是時機,沈雲卿抓住這個下臺階,趕緊退半步:

“爹,孩兒明白,那就退一步吧。外甥可以答應用以銅錢結算,但是金陵明後兩年的稻米,得以三十五文一鬥的價錢任我買。”

此言一出,高彭貴很是吃驚:

“什麽啊,外甥啊,舅舅沒聽錯吧。”

“沒有,當然,如果朝廷放款征購,只要不比我這價低三文錢,或是比外甥價高,仍由朝廷征購,倘若不如外甥的價錢,不準賣給他人,只準賣給我。”

“那可是幾百萬石稻米,你哪兒來這麽多錢。”

“這舅舅您就甭管了,到時我拿不出來,仍由金陵賣糧,我不管總行了吧。但醜話說在前面,若是我拿得出來,朝廷價錢不如我,便不準賣給其他人,否則金陵修好了水房,其他江南的其他州郡就甭想了,我寧可不賺這個錢。”

沈雲卿的壯志豪言不是無的放矢,是有人撐腰的,撐腰的自然是周晟,周“大款人”。

明年若能以三十五文一鬥的價格,收購金陵、蘭陵市場上的兩季稻米,江淮道的糧荒能基本得到控制。

明年江南道在蘇南、浙北、皖南集中推行水房,糧食供應將維持基本穩定,待等後年江淮道恢覆農業生產,江南稻米需求下降,再去江南西道推廣。

當然,如果再出什麽幺蛾子,如關中、京畿發旱災,河南河北出現洪泛等等,那就另當別論了,但還是老天保佑,最近兩三年之內一切太平的好。

與高彭貴談妥了條件,確切的說還沒談妥,他得去給肖炳光打小報告去。

此時天色尚早,高若萱、獨孤玥、周雪琳、楚惠兒四女子乘著陳炳言的樓船,滿載了冰塊還在湖面上,高彭貴雖然是個茶商,卻是無縫不鉆的人,竟然提議把冰販到金陵去,因為金陵熱。

其實也是,南京三面圍山,中間夾長江,市區還有莫愁、玄武兩湖,巨大的一個蒸籠,自古是中國三大火爐之一,即便現下,自然環境極好,金陵仍然要熱得多。

但此事沈雲卿問過周晟,他說不能賣,原因也很簡單。

冰塊的交易和使用,一直以來都是皇帝一個人的生意,宮中用冰都得請示皇帝,而你在江南另起爐竈,端了皇帝的飯碗,盡管無關緊要,但確是犯大忌的事。

你自己用用也就得了,現在還想往外賣賺錢,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皇帝的產業。

黃昏時周晟從外歸來,重點是去考察了水房集群和集體清淤作業。

待其回到廂房中,沈雲卿不請自來:

“草民拜見殿下。”

“行了行了,我知你心裏其實壓根沒有孤。趕緊說,與你舅舅談的如何?”

“他同意了,但肖炳光未未必會同意,畢竟現在的糧價就已快逼近八十文一鬥了,壓回三十五文一鬥,七八月份在三十五文一鬥之上吃入稻米的屯糧大戶得喝西北風。

所以還得聖後哪裏使點絆子,只有拿住了金陵的糧市,才能控制江南的米價,否則金陵失控,江南的米價將很難往下壓。”

“哼,你倒是會做好人,惡人盡讓朝廷去做。”

周晟痛斥說道,沈雲卿為難說:

“草民這不是沒辦法嗎,錢是殿下您出的,好人也要您做,惡名要草民擔著,可草民也得在江南混飯吃不是,您哪天拍拍屁股回了京師,那些喝西北風的奸商,可就得上小民家中來吃東喝西了不是。”

周晟要他沈雲卿出面去金陵買糧,但價錢卻不能高於三十五文每鬥,但現在江南糧價普遍飛到了七八十文一鬥,許多的投機倒把者,都在三十五文至四十五文之間價位吃進的倉位。

後知後覺的更慘,直到五十文,甚至六十文吃進,這個盤要麽有人接,要麽刺破泡沫。

按以往節奏,都是朝廷鑄錢征購,所以最後是朝廷和奸商們皆大歡喜,而老百姓備受貨幣貶值痛苦,進而在由經濟鏈條傳導至朝廷的國庫,只不過需要一個周期,一兩年才會有痛苦效果。

但現在朝廷已經經不起繼續擴大鑄幣,因為通往西域的貿易通道嚴重阻塞,通貨膨脹無法外溢,結果就只能強行壓在國內消化,但消化不掉就是消化不良。

所以將米價壓回三十五文一鬥以下,朝廷可以少鑄錢,同時破產一批投機倒把的富商。

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這次的財政危機,同時聖後也能避免殺雞取卵,與權臣公開對決所帶來的政治風險。

然後,就沒什麽然後了。

直接由沈家出面,把糧價壓回三十五文,是能達成聖後的全部願望,但結果是沈家與江南幾乎所有財閥對立,這不是沈雲卿所能承受的後果。

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拿到聖後的底線政策,然後他先掛牌交易。

利用水房的稀缺和壟斷,把新稻的價格釘死在三十五文,同時許諾只要朝廷的條件優惠,他自動放棄收購。

但朝廷的條件他沈雲卿已經提前知道,所以價錢永遠也不會優惠,因此最後明年兩季的新米,只能賣給他沈雲卿。

而市場上顯然是不知道沈家已經投靠了聖後,成為了朝廷的“鷹犬”。因此低價購買行為,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咎為水房的壟斷

為避免嫌疑,最後他還得把稻米以五十文的價格,名義上賣給朝廷,中間的十五文錢的利差,周晟作為“民間巨富”的主要出資人,將拿走其中的十三文,其實就是直接收歸國庫了,沈家拿到每鬥兩文錢的好處,算作是跑腿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