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饑餓行動(8)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三百八十四章 饑餓行動(8)
U-100號潛艇上,艇長喬吉姆望著遠處那三艘運輸船撞在一起,興奮的一拍艙壁。“啊哈,竟然還有這種好事,一炮三響!”
如此密集的編隊,要是他們這艘潛艇靠過去發射一輪魚雷,絕對能做到彈無虛發。不過他可沒有沖昏了頭,這支運輸編隊裏光是驅逐艦就有十多艘,一旦太過靠近,那就有危險了。
二戰時期的潛艇性能差,速度慢,大部分時間在水面航行,主要靠聲吶和目視搜索,用直航魚雷攻擊。一旦被驅逐艦發現,就會被反潛編隊圍毆。想跑跑不過,想打打不贏,只能是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要知道二戰時期的潛艇稱不上真正的潛艇,更像一艘能潛到水裏的船,所以叫做潛水船更合適。此時的潛艇的線型基本都是船型(常規型),外形就像一艘船。這些船型潛艇更多時候和水面艦船一樣,都是在水面上航行的。所以,船型潛艇一大技術特性就是水面航速大於水下航速。
他們的水面速度普遍才十幾節,水下速度更慢,全速也只有7、8節,而且水下航行得靠蓄電池驅動,一兩個小時電池就沒電了。反觀驅逐艦航速都在30節以上,甚至35節以上。潛艇跑好久,人家一會就追上來了,
潛艇對頭頂上的驅逐艦無能為力,就算用直航魚雷反擊,驅逐艦也能憑高速度,加速快,吃水淺輕松躲開。而驅逐艦以S型機動,或多艘艦艇拉網式搜索,用深水炸彈(最常用的反潛武器,此外還有反潛魚雷,反潛導彈等等)玩命招呼。
這時候潛艇只能靜音潛航悄悄跑,或坐底關機,祈禱深水炸彈炸不著,祈禱驅逐艦有事快點走。然而二戰潛艇最多在水下堅持二十幾個小時,若高速機動,一兩個小時就要上浮充電。只要驅逐艦有耐心,耗也能把潛艇耗死。
潛艇一上浮,只能束手就擒。二戰潛艇上有甲板炮,但想跟驅逐艦對轟,絕無勝算。驅逐艦武器多,火力猛,機動好,損管能力強,只要沒擊中要害,挨上上白發照樣能在水上漂浮。潛艇就不行了,脆弱的外殼受一丁點兒傷害。
就算到了後世,潛艇技術飛速發展,常規潛艇點亮了AIP技能,水下潛航時間、靜音水平大大提高。核潛艇更是以無限航程,大潛深,高航速成為威力無比的“大洋黑洞”。
可人家驅逐艦也沒有原地踏步,科技樹也在同步生長,相比二戰的驅逐艦,不但噸位增加,武器變多,探測水平大幅提高,更重要的是艦上還搭載了1~2架反潛直升機。反潛飛機+驅逐艦的強強組合,核潛艇也要退避三舍。
因此喬吉姆可沒打算貿然冒險,回到艙內,大聲下令道。“給總部發報,請求狼群支援。”雖然距離太遠,不怎麽看得清,不過喬吉姆覺得那個大家夥至少是一萬噸級別的,他已經很滿意了。
此時突如其來的爆炸讓整只運輸編隊瞬間炸了鍋。
“發生了什麽事?!”
“怎麽突然就爆炸了?!”
“是潛艇攻擊嗎!?”
外圍的驅逐艦非常肯定道。“我們沒有發現附近有潛艇!也沒有看到魚雷的蹤跡。”
負責這次護航的休伯特心中閃過一絲隱隱的不安,爆炸的貨輪運載的只是各種鋼材金屬而已,並沒有什麽炸藥之類的烈性爆炸物,就算是鍋爐爆炸也不會那般猛烈,肯定是遭遇了外部攻擊。
可就算是德軍潛艇,也不可能悄無聲息的滲入到編隊核心處發射魚雷吧?難道是碰上了水雷可就算是水雷也是跟潛艇同樣的道理,為何沒有撞上外圍那麽多船只,偏偏撞上最核心處的運輸船。
百思不得其解間也不見後續的攻擊,休伯特也漸漸放下心來。
而此時德軍狼群指揮部接到了U-100號潛艇發來的電文,從布雷斯特陸續起飛的偵察機飛向廣闊的北大西洋,搜尋這支運輸編隊。
如今德國用的大部分偵察機是仿造倭國的中島C6N“彩雲”高速偵察機。
1944年5月29日,塞班島西南部海域上空,3架美軍格魯曼F6F“地獄貓”艦載戰鬥機正在緊緊追趕一架日軍偵察機。他們在執行日常巡邏的過程中發現了這架剛剛完成對馬朱羅環礁美軍艦隊泊地的高空偵察任務、正在返航的日軍飛機,便迅速展開了追擊行動。然而,雖然這架身材修長的單引擎偵察機和F6F的引擎功率相當,但美軍戰鬥機的飛行員就算是把節流閥推到底,最終也沒能追上這架日軍偵察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揚長而去。而這個日軍機組在擺脫美軍戰鬥機追擊後,該機的駕駛員、第121海軍航空隊的隊長千早猛彥讓機上的電信員向其所屬基地發出了一封著名的電報:
“我ニ追イツクグラマン無シ”(身後已無格魯曼戰機追擊)
這種在太平洋戰爭中後期能在美軍艦隊和後勤補給泊地上空來去自如,而美軍飛機又拿其毫無辦法的偵察機,便是中島C6N“彩雲”高速偵察機。
這是一款性能相當出眾的單引擎偵察機,擁有650 km/h的航速(戰後美國用自家的燃油測試飛行一架“彩雲”11型,飛出了將近700km/h的速度,但量產型由於增加了無線電等不少裝備,重量增加後速度下降到了609km/h),搭載副油箱後,可達到5308km的超遠航程。
由於“彩雲”采用了提高高速飛行性能的高翼載設計,為了補償機翼面積減小對升力的削弱,設計師采用了2段式大面積增升襟翼,保證其擁有良好的低速操控性,以滿足在航母上的起降需求。
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時倭國的資源也相當貧乏,為了為了盡可能降低飛機生產成本,“彩雲”采用了大面積的金屬蒙皮,這也有利於機身結構的增強和生產所用的鉚釘數量的大幅減少。(二戰時期的倭國軍用航空制造業常常以鉚釘數目來衡量飛機的生產成本和工時,以1鉚釘=1日元的關系來換算),零戰的戰鬥全重是2.4噸,鉚釘數22萬個;而比零戰更重的“彩雲”(戰鬥全重4.5噸,鉚釘數10萬個)
雖然比零戰要重,但其註重生產的低成本,采用全新設計大量減少了鉚釘使用量,使得其生產成本更低,也更容易提升生產效率;如此符合德國國情的東西,雅尼克當然毫不客氣的拿來占為己用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U-100號潛艇上,艇長喬吉姆望著遠處那三艘運輸船撞在一起,興奮的一拍艙壁。“啊哈,竟然還有這種好事,一炮三響!”
如此密集的編隊,要是他們這艘潛艇靠過去發射一輪魚雷,絕對能做到彈無虛發。不過他可沒有沖昏了頭,這支運輸編隊裏光是驅逐艦就有十多艘,一旦太過靠近,那就有危險了。
二戰時期的潛艇性能差,速度慢,大部分時間在水面航行,主要靠聲吶和目視搜索,用直航魚雷攻擊。一旦被驅逐艦發現,就會被反潛編隊圍毆。想跑跑不過,想打打不贏,只能是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要知道二戰時期的潛艇稱不上真正的潛艇,更像一艘能潛到水裏的船,所以叫做潛水船更合適。此時的潛艇的線型基本都是船型(常規型),外形就像一艘船。這些船型潛艇更多時候和水面艦船一樣,都是在水面上航行的。所以,船型潛艇一大技術特性就是水面航速大於水下航速。
他們的水面速度普遍才十幾節,水下速度更慢,全速也只有7、8節,而且水下航行得靠蓄電池驅動,一兩個小時電池就沒電了。反觀驅逐艦航速都在30節以上,甚至35節以上。潛艇跑好久,人家一會就追上來了,
潛艇對頭頂上的驅逐艦無能為力,就算用直航魚雷反擊,驅逐艦也能憑高速度,加速快,吃水淺輕松躲開。而驅逐艦以S型機動,或多艘艦艇拉網式搜索,用深水炸彈(最常用的反潛武器,此外還有反潛魚雷,反潛導彈等等)玩命招呼。
這時候潛艇只能靜音潛航悄悄跑,或坐底關機,祈禱深水炸彈炸不著,祈禱驅逐艦有事快點走。然而二戰潛艇最多在水下堅持二十幾個小時,若高速機動,一兩個小時就要上浮充電。只要驅逐艦有耐心,耗也能把潛艇耗死。
潛艇一上浮,只能束手就擒。二戰潛艇上有甲板炮,但想跟驅逐艦對轟,絕無勝算。驅逐艦武器多,火力猛,機動好,損管能力強,只要沒擊中要害,挨上上白發照樣能在水上漂浮。潛艇就不行了,脆弱的外殼受一丁點兒傷害。
就算到了後世,潛艇技術飛速發展,常規潛艇點亮了AIP技能,水下潛航時間、靜音水平大大提高。核潛艇更是以無限航程,大潛深,高航速成為威力無比的“大洋黑洞”。
可人家驅逐艦也沒有原地踏步,科技樹也在同步生長,相比二戰的驅逐艦,不但噸位增加,武器變多,探測水平大幅提高,更重要的是艦上還搭載了1~2架反潛直升機。反潛飛機+驅逐艦的強強組合,核潛艇也要退避三舍。
因此喬吉姆可沒打算貿然冒險,回到艙內,大聲下令道。“給總部發報,請求狼群支援。”雖然距離太遠,不怎麽看得清,不過喬吉姆覺得那個大家夥至少是一萬噸級別的,他已經很滿意了。
此時突如其來的爆炸讓整只運輸編隊瞬間炸了鍋。
“發生了什麽事?!”
“怎麽突然就爆炸了?!”
“是潛艇攻擊嗎!?”
外圍的驅逐艦非常肯定道。“我們沒有發現附近有潛艇!也沒有看到魚雷的蹤跡。”
負責這次護航的休伯特心中閃過一絲隱隱的不安,爆炸的貨輪運載的只是各種鋼材金屬而已,並沒有什麽炸藥之類的烈性爆炸物,就算是鍋爐爆炸也不會那般猛烈,肯定是遭遇了外部攻擊。
可就算是德軍潛艇,也不可能悄無聲息的滲入到編隊核心處發射魚雷吧?難道是碰上了水雷可就算是水雷也是跟潛艇同樣的道理,為何沒有撞上外圍那麽多船只,偏偏撞上最核心處的運輸船。
百思不得其解間也不見後續的攻擊,休伯特也漸漸放下心來。
而此時德軍狼群指揮部接到了U-100號潛艇發來的電文,從布雷斯特陸續起飛的偵察機飛向廣闊的北大西洋,搜尋這支運輸編隊。
如今德國用的大部分偵察機是仿造倭國的中島C6N“彩雲”高速偵察機。
1944年5月29日,塞班島西南部海域上空,3架美軍格魯曼F6F“地獄貓”艦載戰鬥機正在緊緊追趕一架日軍偵察機。他們在執行日常巡邏的過程中發現了這架剛剛完成對馬朱羅環礁美軍艦隊泊地的高空偵察任務、正在返航的日軍飛機,便迅速展開了追擊行動。然而,雖然這架身材修長的單引擎偵察機和F6F的引擎功率相當,但美軍戰鬥機的飛行員就算是把節流閥推到底,最終也沒能追上這架日軍偵察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揚長而去。而這個日軍機組在擺脫美軍戰鬥機追擊後,該機的駕駛員、第121海軍航空隊的隊長千早猛彥讓機上的電信員向其所屬基地發出了一封著名的電報:
“我ニ追イツクグラマン無シ”(身後已無格魯曼戰機追擊)
這種在太平洋戰爭中後期能在美軍艦隊和後勤補給泊地上空來去自如,而美軍飛機又拿其毫無辦法的偵察機,便是中島C6N“彩雲”高速偵察機。
這是一款性能相當出眾的單引擎偵察機,擁有650 km/h的航速(戰後美國用自家的燃油測試飛行一架“彩雲”11型,飛出了將近700km/h的速度,但量產型由於增加了無線電等不少裝備,重量增加後速度下降到了609km/h),搭載副油箱後,可達到5308km的超遠航程。
由於“彩雲”采用了提高高速飛行性能的高翼載設計,為了補償機翼面積減小對升力的削弱,設計師采用了2段式大面積增升襟翼,保證其擁有良好的低速操控性,以滿足在航母上的起降需求。
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時倭國的資源也相當貧乏,為了為了盡可能降低飛機生產成本,“彩雲”采用了大面積的金屬蒙皮,這也有利於機身結構的增強和生產所用的鉚釘數量的大幅減少。(二戰時期的倭國軍用航空制造業常常以鉚釘數目來衡量飛機的生產成本和工時,以1鉚釘=1日元的關系來換算),零戰的戰鬥全重是2.4噸,鉚釘數22萬個;而比零戰更重的“彩雲”(戰鬥全重4.5噸,鉚釘數10萬個)
雖然比零戰要重,但其註重生產的低成本,采用全新設計大量減少了鉚釘使用量,使得其生產成本更低,也更容易提升生產效率;如此符合德國國情的東西,雅尼克當然毫不客氣的拿來占為己用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