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7章 【仁宗皇帝】

關燈
上元節的時候,羅清秋就打算回趟舒州了。只是後來去治眼睛,開始施針,不能輕易中斷,就決定先將這件事放一放。前幾日問過公孫策,公孫策說眼睛的施針再有幾天就能結束一個療程了,再等等便可動身了。

在信中,羅清秋便將這案子,以及最近在開封發生的種種,能想到的,告知馮思雨。又告訴她,自己過幾天會去找她。

之前寫給馮思雨的信,她也收到了回信,沒什麽特別的,馮思雨的日子還是同從前一樣,寫信不過報個平安。

將信封好,托人帶到舒州,羅清秋到廚房去,拿自己喝的藥。

藥已經晾得能入口了。這藥裏並沒有加黃蓮之類的苦藥,只是但凡良藥皆苦口,肯定是不好喝的。

雖然不是第一次喝了,羅清秋端起碗,下咽之前,還是得先做好一番心理建設。

羅清秋想,這是治眼睛,也就罷了。日後自己千萬不能生病,能不喝藥就不喝藥。

她當真是畏苦的,記得十二三歲的時候,有次吃那種一次一包的小顆粒,就因為味道實在惡心,咽下去沒一會兒便全吐了出來。後來再生病,就跟爸媽哭著喊著,只吃膠囊、藥片那種不用過舌頭,且什麽味道的藥。

將藥放到唇邊,再放下,又舉起,又放下。

現在喝藥,別說是顆粒了,直接便是中藥湯,又沒有爸爸媽媽勸著自己,自己勸自己,每次喝,沒有一刻鐘都是不成的。盡管手邊就放著蜜餞,但碗中的藥湯發出的難聞的氣味,還是讓人望而生畏。羅清秋怕自己要是喝了這藥想吐,蜜餞都壓不住。

正舉起放下間,忽然熟悉的腳步聲傳來,羅清秋忙放下碗:“展大人?”

展昭笑答:“羅姑娘。方才有事耽擱了,我來看看還有沒有剩菜。”

“那個……你別吃剩菜了,我給你炒個米飯吧,很快的。”

“不必麻煩姑娘了,有剩菜就很好。”

“不麻煩不麻煩。”羅清秋這次倒真的不是為了展昭,只是想拖一會兒再喝藥。

展昭見阻攔無果,也只好等著,瞥見羅清秋放在桌上的湯藥,問道:“姑娘……生病了?”

“沒有,這是先生開的治眼睛的藥。”

“那姑娘還是先將藥喝了吧。”展昭不好意思道,“涼了不好。”

“額……沒關系的,我先給你弄吃的吧。”

聽羅清秋的語氣,展昭猜出她大約是怕藥苦,又看到藥碗旁邊放了許多蜜餞之類的甜味小吃,覺得有些好笑。羅清秋雖不像一般姑娘家柔弱,卻比一般姑娘家還要怕苦。他哪裏知道,羅清秋是在現代吃慣了不苦的甚至還有糖衣的膠囊和藥片了呢。

雞蛋炒飯很快弄好,羅清秋端給展昭,自己又和湯藥較勁。

一閉眼,咕咚咕咚就喝下去了。羅清秋勸自己,卻無論如何狠不下這個心。

又看看展昭,告訴自己,展昭在這兒呢,不能在展昭面前丟人啊。於是咬咬牙,一口氣喝完了藥,又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抓了一大把蜜餞塞入口中。

這些展昭自然是都看見了,嘴角不覺揚起笑意。

緩過來的羅清秋恰巧看到了展昭的笑意,不好意思地笑道:“我……我是有點兒怕苦。”

“看樣子,姑娘身體很好,很少喝藥。”

“就算是吧。”羅清秋點點頭,是很少喝這種藥。

“所以心中害怕,也是正常的。”

“聽展大人的語氣,你是經常喝藥的麽?”羅清秋問道,又想,展昭因為生病喝藥應該不多,想來都是受傷了才要喝藥的吧?

果然,展昭道:“也不算經常。只是在外辦案難免受傷,受傷便難免喝藥。”

羅清秋覺得有些心疼展昭,既是心疼他受傷,又心疼他要總喝這樣苦的藥。

“我回頭向先生建議建議,能不能研究些食療的法子。”

“這倒是個好主意。”展昭讚道。

之前人肉包子的案子,可是一樁涉及無數條人命的大案子,兇犯在全國許多地方都殺了許多人,故包拯將此事上報了仁宗。仁宗聽說了羅清秋,一個姑娘是破案的關鍵,要見她一見。

得知要見仁宗這件事,羅清秋有點小高興。

仁宗給羅清秋的印象是不錯的。在他的治理下,北宋當時的確繁華太平。雖然也有整個宋朝都存在的對外軍事軟弱,對內三冗問題嚴重,不過至少,宋仁宗的寬厚仁慈是在皇帝中難得一見的。

羅清秋之前問過,包拯今年是四十一歲,那宋仁宗應該是三十歲。不知道這個年紀的仁宗,會是個什麽樣子。

只是見到皇帝要跪拜這件事,作為現代人,羅清秋稍微有些不爽。

進宮之前,包拯自然會先仔細叮囑一番羅清秋宮中的禮儀禮法,幸好羅清秋也不是那種冒冒失失的性子,一一記下了。雖然自己覺得皇帝和百姓應該平等,而且仁宗脾氣好,但畢竟皇帝在這個時代是有著生殺予奪的權力的,自己還是不要太不卑不亢了,還是依禮行事比較穩妥。

到了當日,羅清秋隨著包拯進宮。在現代的時候,羅清秋去過北宋皇宮的遺址,也見過模型。只是,這和親眼看到,是截然不同的。

第一個反應,感覺這不大像是皇宮——至少和故宮沒法比。

不過這也難怪,這裏是宋朝,比明朝還早了好幾百年,紫禁城很多花裏胡哨的東西,現在還沒有呢。而且宋朝給人的印象好像一直也不是鋪張浪費的那種,北宋的皇宮本來也小,自然顯得簡單一些。

不過饒是如此,也是大大小小殿宇幾十座,走了有一會兒,才到仁宗見他們的地方。

羅清秋有點小緊張,畢竟是皇帝啊,她以前也不曾見過活的。他會是什麽樣,會是如畫像上一般嗎?

進殿之後先是行禮,仁宗道了免禮之後,眾人起身,站立殿下。

羅清秋自然也不敢太過放肆地擡頭直接看仁宗,她先是在心中評價,仁宗的聲音清朗洪亮,和她想象的差不多。

然後趁著仁宗先跟包拯說些什麽的時候,偷偷看仁宗的長相。

也許是年齡不同的關系,仁宗的樣貌和羅清秋之前看過的畫像很不一樣,輪廓要更分明一些,眼睛要大些。但總體來說,的確有一個中年皇帝該有的沈穩和帝王之氣。

這個仁宗,挺符合羅清秋的想象。

“羅姑娘。”仁宗忽然喚自己,羅清秋忙擡首答應。同時聽到仁宗的稱呼,心裏給他加了分。

仁宗面帶微笑道:“姑娘身為女子,卻能協助破此大案,實在不易。”

“官家謬讚了。”羅清秋道。這本來也不是她的功勞,如果沒有《水滸》孫二娘人肉包子的鋪墊,誰會想到那兒呢。

仁宗笑著點頭,吩咐賞賜,羅清秋謝恩。

很快,便有宮人托著一盤銀子上來,遞與羅清秋。

羅清秋自然是高興的。當廚子,特別是在開封府公廚當廚子,實在是掙不了幾個錢。卻不想不過見了皇帝一次,便能得這樣多的賞銀。她倒不是有多貪財,只是在這裏無依無靠,自然有足夠多的家底心裏才踏實。更何況只有擁有做夠多的錢,才能常常同馮思雨相聚。

只是很快,她發現了不對勁。

托盤上都是銀錠子,可最靠裏的那一排,顏色卻顯然不同,絕不是銀子,至少純度不同。羅清秋雖然視力不好,顏色還是能看出來的。

看著托盤,羅清秋皺眉道:“官家。”

包拯聽聲音不對,回頭看了羅清秋一眼,示意她莫要失禮。

仁宗卻道:“包卿,無妨。羅姑娘,怎麽了?”

“……”羅清秋不知道怎麽說,幹脆將托盤拿給仁宗,“官家請看,這一盤銀錠,並不相同。”

內侍將托盤呈給仁宗,仁宗看著,也不禁皺眉:“包卿,你看。”

包拯接過,拿起一塊顏色異常的查看,道:“這……靠裏這些,顯然並非銀兩,只是鐵塊。”

“鐵塊?”羅清秋不解,這是怎麽回事?

但稍微一想,便有些明白了。這形狀十分像銀錠子的鐵塊,絕不會是誤拿,應該就是有人特意準備出來,並拿給羅清秋的。

難道是宮人用鐵塊換掉銀錠子,再將銀錠子收入囊中?反正他們只換掉了最靠裏的銀錠子,以仁宗的角度,定然是看不見的。

只是,他們哪兒來的把握,被賞賜之人不會向皇帝提出來?

或許有人受了賞賜或高興或緊張,顧不上細看。但肯定會有人將目光在銀子上多停留一會兒的,如此明顯的差別,她看不清都能發現,難道旁人發現不了?

“此事,朕會命人徹查。”仁宗嚴肅道,又道,“不過姑娘倒當真是直率敢言。若是換作旁人,怕是不敢提出異議。難道是開封府中人,皆是這般眼裏揉不得沙子?”

一句話,羅清秋便明白了。

這可是官家的賞賜啊,一般人,誰敢提出異議?是宮人動了手腳也便罷了,君心難測,若萬一是官家的意思,自己指出來,豈不是要倒大黴了?方才自己拿著賞賜發覺不對時,包拯不是還示意自己莫要失禮麽?當然,包拯當時應該也是不知緣故,若是知道,應該也會讓自己說出的。但除了包拯這種直言敢諫的,還有同仁宗關系親密、說話忌諱較少的臣子,誰敢說官家的賞賜有問題?

至於羅清秋,她只是潛意識裏沒覺得皇帝有多麽高高在上,多麽特別,潛意識裏也覺得仁宗並不可怕,於是便沒想那麽多,實話實說,提出來了。

“民女並非敢言,只是不曾想那麽多罷了。”羅清秋道。

仁宗不置可否,看了羅清秋一會兒,半晌,又命人將銀子補齊,便讓他們回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鑒於我每次寫仁宗大大的感情線都會跑偏,所以這一次,就只能讓他當好盆友了……希望這次他能做個好人。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