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44章

關燈
餘思雅和路明惠一起步下臺階,滾燙的熱浪撲面而來,熱得人喘不過氣來。

路明惠拿起采訪本扇了扇風,抱怨道:“這天氣也太熱了,下了一場雨後不但沒變涼快,反而更熱了,大下午的快把人給烤化了。”

“哪年不是這樣啊,等八月立秋後天氣就會慢慢涼爽了,走這邊,樹比較多,涼快一些。”餘思雅拿出手帕擦了擦汗,無奈地說道。她真懷念四十年後隨處可見的空調。現在雖然有空調,但是個稀罕寶貝,連高市長辦公室都沒用上呢,而且技術也不成熟,制冷效果也很一般。

“還有得等呢!”路明惠長長地嘆了口氣,忽然冷不丁地說:“餘總,我想采訪你弟弟,可以嗎?”

餘思雅停下腳步,詫異地看著她:“你想清楚了?剛才你聽見了,秦書記和高市長可沒答應我,這個事還沒過明路,你小心給自己惹麻煩。”

黨媒是□□,宣傳各種政策、思想教育的先鋒。在上面發布一些未經批準的消息,搞不好會影響路明惠的前途。至於沈建東,餘思雅倒是不怎麽擔心,他沒成年,出身貧寒,社會對他寬容得多,而且他還給烈屬們捐過錢,哥哥又是上過戰場的英雄,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他。

路明惠顯然也清楚自己這種行為是一種冒險,所以一直在猶豫。這個念頭在腦海裏醞釀了很久,直到此刻說了出來,她整個人仿佛都輕松了許多。

“那你剛才在高市長辦公室,當著秦書記和高市長的面發表這樣大膽的言論,你就不怕麻煩?”路明惠反問。

餘思雅搖頭,認真地說:“那不一樣,我只是當著領導的面說,就咱們幾個人聽到了。你這登上報紙,可是會被無數的人看到。”

思想意識的進步得有個過程,現在全民對小攤小販的接受度和認可度就是比較低。除了一些大膽的和實在沒辦法的,很多人知道賺錢也不敢做。

路明惠如果在報紙上公開宣稱支持小攤小販,無疑會在C省掀起熱烈的討論和反響。最後會朝哪個方向走,實在是很難說。

路明惠輕輕搖頭:“有什麽不一樣?餘總,這段時間我們采訪了很多人,這裏面固然有十惡不赦的惡霸,但也有許多無路可走的年輕人。就如你所說,不管怎樣,總要給他們指一條路。作為一個媒體人,我們當言別人不敢言。你比我小十幾歲,都有這個勇氣,我為什麽不敢?”

餘思雅心潮澎湃,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不一樣的,她大致知道歷史的脈絡和發展方向,雖然很多辦法稍微那麽超前了一些,但也大致在發展的範圍內。

可路明惠什麽都不知道。她是真正的勇者,明知前路艱險,布滿了荊棘,仍然放棄了面前的坦途,毅然決然地踏上了這條未知的路。她跟小崗村那些籍籍無名的英雄一樣,都是這個時代的先行者。

正是有了許許多多像他們這樣的普通人寧願拿個人的前途和命運做賭註,勇敢地踏出這第一步,才會有後來無數個奇跡,也才會有我們更美好的生活。

這一刻,路明惠在餘思雅的眼睛中仿佛發著光,是那樣的璀璨奪目。她沒法說不。

“路主編,我沒有意見,但這個事需從長計議,走吧,去我辦公室,咱們倆好好聊聊。”餘思雅心裏有了決斷。

外面實在太熱了,路明惠沒有多猶豫就同意了。

兩人坐公交車去了餘思雅的辦公室。

餘思雅讓林紅旗倒了涼開水上來,然後關上門,單獨跟路明惠談。

“路主編,如果要做這方面的報道,咱們不能一下子上來就直接寫這件事,前面得做個鋪墊,盡量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後續再將話題引導到小攤小販這件事上,這樣大家會相對更容易接受。”

路明惠放下杯子,笑看著餘思雅:“餘總,我就說你是天生就吃咱們這碗飯的嘛。這麽快就想到了辦法,思路還這麽清晰,不服都不行。”

這可不是她敏銳,是後世花樣繁多的宣傳手段、營銷手段,層出不窮,沒有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的。耳聞目染,她多少也會一些好不好。

“行了,你別花樣誇我了。咱們還是說正事吧,這段時間,你有沒有什麽印象特別深的案例?”餘思雅認真地看著路明惠問道。

路明惠想了一下說:“還真有一個,是個25歲的女知青,愛人也同是下鄉的知青,去年被洪水沖走了。她帶著孩子回來,每天就背著孩子到處給人洗衣服、做飯,只求給幾把米就行了。可是春天的時候,小孩生病了,沒錢醫治,她不得已將手伸向了別人的口袋,被抓住拘留了幾天。出來後,家裏人覺得她給家裏丟了臉,更不待見,讓她把孩子送人,再找個對象嫁了,她不肯,矛盾鬧得很大,她又無處可去,再次踏上了偷竊這條路。公安同志說起來她都覺得心酸,教育都不知道怎麽教育,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生病餓肚子不管吧。”

餘思雅心裏澀澀的,這只是苦難的一角,是無數沒有著落的年輕人的一個縮影。他們不是沒想過努力,不是不願努力,而是沒有機會讓他們努力。

“就她和胡祥吧,兩個人,一個帶著孩子的單親媽媽,一個是母親生病的未成年。兩人都很具有代表性,而且是弱勢群體,更容易引起人的共鳴和憐憫之心。”餘思雅深谙人性。很多人都有憐弱之心,這樣以來,即便他們做什麽,大家也會寬容很多。

路明惠點頭:“我也是這麽想的,一會兒我就回去寫報告,就寫他們倆的故事,然後留個懸念,下一次再寫他們的出路。”

路明惠已經安排得很好了,餘思雅沒有意見:“那就辛苦路主編了,能告訴我這個女知青的姓名和住址嗎?”

路明惠從本子上撕了一張紙下來,遞給餘思雅:“我得回去了,爭取早點寫出來,過審後送去印刷廠。”

“嗯,天氣熱,再喝點水吧。”餘思雅知道路明惠趕時間,沒有留她。

等路明惠走後,餘思雅按照紙條上的地址,找到了那個女知青的家。她父母是紡織廠的,現在就住紡織廠的家屬樓裏。

紡織廠是老廠子了,建國初就成立的,家屬樓也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當年還光鮮亮麗的巷子經過時光的反覆揉搓,變得破敗不堪了。曾經風光無限的紡織廠也像個垂暮的老人,失去了當年的風采。

餘思雅踏進小巷,看到前方不遠處有個阿婆在門口洗菜,水直接流到街上。

餘思雅踩著幹燥的地方走過去,笑著問道:“阿婆,請問宋敏麗家在哪裏你知道嗎?”

“你找她?”阿婆擡頭,上下打量著餘思雅,渾濁的目光中帶著探究和好奇,“就再往前走,電線樁子再往前左邊第五家。”

“謝謝阿婆。”餘思雅客氣道謝,在阿婆好奇的目光中往前走去。

走到阿婆說的那戶人家,餘思雅就看到一個皮膚黝黑,手上都是繭子的女人背著個孩子從屋檐下搭建的一個矮小的窩棚中出來,那窩棚非常小,只能擺一張床,而且比餘思雅還矮,只能彎著腰進去。

女人低垂著頭,手裏拎著個破桶,瞧見門口站了個陌生人,她也沒問一聲,漠不關心地從餘思雅身邊走過。整個人像是一具行屍走肉。

餘思雅猶豫了一下,跟了上去。

路過先前那阿婆門口時,她問道:“閨女,你不認識宋敏麗啊?”

餘思雅輕輕搖頭:“對,這麽熱的天,她背著個孩子去哪兒?”

阿婆嘆氣:“去市場撿賣不完的老菜葉子,得早點去,不然被其他人撿走了。”

餘思雅沈默了,連老菜葉子都要搶,宋敏麗的處境真的是很艱難。

她疾步跑了出去,在巷子外面追上了宋敏麗。

宋敏麗聽到聲音,突地回頭,拽著水桶擋在自己面前,戒備地盯著餘思雅:“你跟著我幹什麽?”

餘思雅站在離她三四米遠的地方沒動:“宋敏麗,你不要緊張,省報路明惠同志將你的地址給我的。”

宋敏麗的采訪並沒有見報,知道記者采訪過她的人並不多。她眼裏的戒備稍退,但水桶還是緊緊拽在面前:“你找我做什麽?”

看著像刺猬一樣的宋敏麗,餘思雅不由嘆了口氣。

像宋敏麗這樣的情況,其實安排進廠子裏是最合適的,但她這樣極度不合群,孩子也沒人看護,還有過案底,以後一旦宿舍裏發生失竊什麽的,很多人都會第一個懷疑她。

餘思雅思來想去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她和和氣氣地說:“我想問問你,願不願意去賣衣服?”

“賣衣服?”宋敏麗瞳孔驟然一縮,懷疑地看著餘思雅,“你……你,你沒騙我?”

餘思雅一聽就知道她誤會了,趕緊解釋:“不是做售貨員。我是清河鴨的餘思雅,我們單位在郊區有個服裝廠,可以批發一批便宜的背心、短褲之類的服裝給你,你自己拿到街上去賣。如果你沒有本錢,第一批可以先賒給你,如果賣不出去,你可以把貨退回去。”

宋敏麗不敢置信地看著她:“你……你不怕我拿了衣服跑了?”

餘思雅笑著說:“我知道你家在哪裏。而且我相信你也願意長長久久地做這個買賣。”

現在是物資緊缺,不是後世衣服堆成山賣不出去的年代。只要能賺錢,大家想長久地做這個買賣,宋敏麗就不可能拿了這點東西跑路。而且即便她真的跑了,清河鴨也承擔得起。

同時,這也是嘗試著為清河鴨服裝開辟新的銷售渠道。

回辦公室後,餘思雅就打電話給了丁舜:“丁廠長,我有兩個消息要告訴你。”

丁舜像是貓嗅到了魚的味道,興奮地問道:“餘總,是不是有什麽好消息啊?”

餘思雅故意嘆了口氣:“市裏面給咱們下達了任務,讓服裝廠面向全市,公開公正地招聘五百名員工,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有裁縫經驗的優先。你先將招工公告擬出來,過一周找廣播電臺宣布這個消息吧。”

之所以在廣播宣布招工消息而不是在報紙上,餘思雅主要是考慮到現在的無業青年大部分是家境不好,父母也是普通工人,估計看不到報紙。相比之下,廣播的傳播範圍更廣,只要有收音機,不管識不識字都能聽明白。

等路明惠那邊的報道都出來後,清河鴨再站出來效果會好很多。

丁舜不明白事情的前因後果,乍然之間聽說要招這麽多職工,有點慌:“餘總,咱們目前的職工能滿足生產的基本需求,這一下子招這麽多職工,恐怕不好安排。”

餘思雅拍了拍額頭:“我熱糊塗了,還沒告訴你吧,市裏面答應了,將我們的服裝也納入供銷社和外地百貨公司的銷售名單中,所以你盡管大膽的生產吧。”

供銷社這個事,好久沒消息,丁舜本來以為已經黃了,沒想到竟然柳暗花明,突然又有了好消息。他欣喜若狂:“真的,那好,餘總,我明天就去省機械廠采購機器,爭取早日將產能提上去。”

“嗯,生產的事就交給你了。丁廠長,我還有件事要跟你說,咱們廠子設立一個對外的小批發窗口,主要批發一部分廉價的背心、短褲、襪子以及部分殘次品之類的。這批貨批給沒有工作的年輕女同志。”餘思雅還沒忘記第二件事。

丁舜琢磨了一下問道:“餘總,是批給個人嗎?”

真夠敏感的,餘思雅含笑應是:“沒錯,每個人一次限量吧,暫時先控制在一百件以內。明天就有一個叫宋敏麗的女同志過來批發,如果她沒錢就暫時賒給她,賬記我名下,回頭她要是沒還錢,就從我工資裏扣。”

丁舜可是在紅雲公社當過知青的,對餘思雅家裏的情況比較了解,從沒聽說過宋敏麗這號人物。

他猶豫了一下,問道:“餘總,宋敏麗是你親戚嗎?”

餘思雅否認:“不是,以後這個低價殘次品窗口就命名為‘清河鴨幫扶中心’,主要是幫助一些家庭困難的婦女同志自力更生。你記得將咱們清幫扶中心成立的宗旨和意義都寫下來,貼在墻上,對了,殘次品打五折給他們,非殘次品按照供銷社和百貨公司的價格給她們。”

有了這個名頭,他們清河鴨此舉也就說得過去了。

丁舜這才明白餘思雅的用意,沈默了幾秒後說道:“好的,餘總,我明白了,我會按照你的交代去做。”

“嗯,做這個事的人,人品一定要好,你要謹慎挑選,別咱們做好事,最後反而惹一身腥了。”餘思雅提醒丁舜。畢竟殘次品五折,這個價格還是非常誘人的。好在丁舜這人腦子機靈,一點就通,她也不必太擔心。

將事情都處理好後,餘思雅晚上回家又提前跟沈建東打了預防針:“……你考慮清楚,如果不願意,我跟路主編說。”

沈建東覺得無所謂:“沒什麽不願意的,我憑勞動,憑汗水賺的錢,不偷不搶,又不丟人。”

“好的,你這邊沒問題,那就等路主編有空吧。”餘思雅笑道。

沈建東雙手撐在桌子上,湊過去問道:“那,嫂子,路主編什麽時候有空啊?”

這迫不及待的樣子,逗得大家都笑了起來。餘思雅說:“很快的,到時候我把你上的報紙都收集起來,放在箱子裏,作為咱們家的傳家寶。”

這下輪到沈建東有點不好意思了:“其實,也不用的,就……就貼張在墻上就行。”他看姐姐們都有獎狀貼墻上,挺羨慕的。

看透了他的小心思,餘思雅忍不住笑了起來:“好,咱們多拿幾份回家,在墻上貼兩份,再保存兩份做紀念。”

——

第二天,路明惠的報道《母與子》刊登了出來,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兩幅並列在一起的照片。第一幅,滿臉滄桑的母親背著孩子彎腰在撿地上發黃被人丟棄的菜葉子,第二幅圖年邁多病的母親憔悴地躺在床上,十幾歲的少年端著一個有缺口的碗在餵母親粥,蹭亮的粥面上照出了少年早熟的擔憂眼神。

剛看到標題和圖片,很多人都會以為這是一篇弘揚親情,母慈子孝的溫馨新聞。但看到第一段話時,所有人都楞住了。

“她25歲,喪夫,兩歲孩子的母親,也是個進過三次拘留所的小偷。他15歲,喪父,47歲母親的獨子,曾參與一起搶劫未遂案!他們有個共同的……”

路明惠以犀利的語言,簡明扼要地先寫清楚了兩人的身份,然後再用極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描述了兩人是如何誤入“歧途”的。

全程,她沒有寫一句話為兩人洗白,甚至在結尾還擲地有聲地說:他們錯了!

然後整篇報道就這樣嘎然而止了。

餘思雅這個知情人讀完後,都有點懵,就更別提其他不知情的人了。

看完後,很多人的第一個反應是,這篇報道沒完吧,是不是版面不夠,挪騰到其他版去了,但翻來覆去地找了好幾遍也沒找到。這個報道就這麽奇怪的結束了。

這樣的結尾方式,更讓人戀戀不忘,總有種沒看完的感覺。而且大部分人都是有同理心和同情心的,看了報道後,都很關心這兩個人的命運。

有些熱心的市民還寫信到報社,詢問兩人的情況,表示想幫幫他們。

當然也有不少無業青年寫信到報社,訴說心裏的苦悶,感謝省報能夠如實反映他們的生活等等。

這會兒沒網絡,不然,餘思雅覺得這篇報道,肯定能沖上熱搜。

省報的這篇報道跟前幾天的那篇關於犯罪率上升的報道,相互呼應。如果說,看到前面報道的時候,大家是恨得牙癢癢的,看到最近這篇報道,許多人心裏都多了一些理解和同情。也有些有志之士寄信給報社,出謀劃策。

這些信件,路明惠全部都看了一遍,然後重新裝回信封,分門別類整理出來。直到許秘書打電話來,叫她和餘思雅去高市長辦公室時,她才將精挑細選的那一部分帶上。

——

兩人前後腳到高市長辦公室。

以前總是和藹可親的高市長難得地擺出一副嚴肅的表情,冷眼看著她們。他面前的桌子上擺放著最近幾天的省報,旁邊還放著幾封拆開的信。

“你們倆可真能折騰,看看!”高市長努了努下巴,朝放在左手邊的幾封信點了點。

餘思雅彎腰將信拿了起來,分了一半給路明惠,然後抽出信紙查看了起來。這封信非常大膽,直呼各單位增加招工名額,信的落款是個陌生的名字。第二封信則是向市裏求助的,說是遇到了跟胡祥和宋敏麗一樣的問題,希望市裏能給他們安排一個工作,臨時工都行。

“看到了吧,都是來要工作的,你們給我變出工作來啊!”高市長直搖頭,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餘思雅瞧出來了,高市長今天雖然確實挺生氣的樣子,但不是生她們的氣,更多的是一種對現實無能無力的難受。

餘思雅心裏有些酸楚。但這就是現實,他們每個人所面臨的現實和困境,逃避沒有用,只有迎難而上,撐著度過這段苦難的時期。

“高市長,路主編這裏更多呢。”餘思雅餘思雅拿過路明惠帶來的包,將裏面的信件都拿了出來,整齊地放在桌子上,堆了巴掌那麽高,“這些僅僅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還有許多堆在報社。請高市長你過目。”

高市長嘆了口氣,手指動了動,從中抽了一封信,快速地拿出信紙展開,紙上的每個字都如有千鈞重。

只有兩頁信紙,高市長卻足足看了十分鐘。他放下這封信又隨意拿了一封打開,這封還是傾訴生活苦悶的信,寫信的年輕人向省報表示了感謝,然後表達了他們看不到希望的茫然感和無措感。回城的興奮之後,取而代之的是不知所措。

他們在這個生他們,養育他們的城市中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人,沒有著落,沒有依靠。回城的生活,遠不如他們所想象的那麽美好和光明。

將第二封信放下,高市長指了指椅子:“坐啊,你們倆站著幹什麽?”

餘思雅和路明惠這才坐下。

“說吧,你們還有什麽想法?這篇報道不會寫到這裏就結束了吧?”高市長還是比較了解她們的,一問就是核心。

路明惠從包裏拿出本子,雙手遞了過去:“高市長,這是最近幾天,我琢磨的稿子,已經改了三遍,還在修改中。請高市長給指導。”

高市長接過本子,越看臉色越嚴肅,最後將本子放桌子上都氣笑了:“你們倆可真夠大膽的。路明惠,這樣的報道,你們總編能通過嗎?”

路明惠已經跟總編通過氣了,心裏也很有底氣:“高市長,我們總編說,只要我們報道的都是事實,沒有摻假就沒問題。”

“公開在省報上報道弘揚兩個小攤販,還沒問題?”高市長用力將本子拍在了桌子上。

餘思雅和路明惠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開了口:“高市長,對不起,這是我的主意。”

說完後,辦公室裏靜默了幾秒,沒人吭聲。

高市長哭笑不得地看著她們:“這種事你們還搶著。哎,你們真是太大膽了,知不知道你們在幹什麽?”

餘思雅冷靜地說:“高市長,我們清楚。你也不用為我們擔心,我們根正苗紅,貧農出身,就算會挨批評也沒太大的關系。”

現在已經不時興以前那套了。她跟路明惠又不是機關單位的幹部,挨批就挨批,也不影響她們的工作。

“你們倒是都盤算好了。”高市長簡直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餘思雅硬著頭皮說:“高市長,讓我們試試吧,這個新聞報出來,咱們可以看看市民們和各級機關的反應。如果反對的聲浪不是很高,咱們就可以趁勢宣布允許擺攤,如果反對太激烈說明現在還不是時候,可以緩緩,暫時停止這個計劃,等時機成熟了再說。”

高市長這才明白,她們這篇大膽的報道是問路石,拿出來試探各方反應的。雖然兩個女同志大膽了一點,但不得不說這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

高市長和秦書記一直不敢輕易邁出這一步,因為影響太大了。省城是C省最大的城市,也是最核心的城市,省城的政策就是全省的風向標,一旦他們邁出這一步,很可能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是好是壞,沒有經驗可以借鑒,誰也說不清楚。

但如果先出一篇新聞報道,看看上面的意見,再看看下面的反應,審時度勢,做出相應的決策,未嘗不是一個相對穩妥的辦法。只是這樣一來,壓力就落到兩個女同志,尤其是被推到最前面的路明惠身上。

“路明惠同志,這件事波及的範圍很廣,你可想清楚了?”高市長嚴肅地問道。

成,路明惠一戰成名,以後必將在C省的新聞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敗,前途很可能就止步於此了。

路明惠是工作了十幾年的老同志,又不是剛出校園的楞頭青,她很清醒:“高市長,我明白自己在做什麽,我願意做這個馬前卒!”

高市長鄭重點頭:“好,辛苦你了,這個時機差不多了,趁著大家還在關註這件事,盡早將最後一篇報道發了。”

在高市長這裏通了氣,路明惠心裏稍安,笑著說:“好,高市長,那我現在就回去,盡量在今晚將稿子送去印刷廠。”

“好,你去忙吧,小餘同志留一下。”高市長含笑道。

許秘書將她送了出去。

辦公室裏只剩下高市長和餘思雅。

高市長揉了揉額頭說:“小餘同志啊,你才22歲,大學還沒畢業,前途一片光明,以後做事情前多想想自己。”

高市長這是因為惜才愛才之心才會如此叮囑她。餘思雅不是不識好歹的,她感激地說:“謝謝高市長提醒,我以後會註意的。”

都是成年人了,高市長也沒多提這個,轉而關心地問:“小餘同志,上次說的招五百名工人的事,你們服裝廠準備好了嗎?”

餘思雅點頭:“已經準備好了,打算等路主編的這個報道出來後,過兩天再面向全市公布。”

高市長馬上明白,他跟餘思雅想到一塊兒去了:“嗯,目前咱們省城還有幾家單位也能再勉強招一批職工。我讓許秘書將名單整理了出來,連同你們的一塊兒,先備著,等路明惠同志的這篇報道出來後看看反應再說。”

“如果反響很差,那就將招工信息公布出去,轉移大家的註意力,也能說明市裏一直在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安撫大家。如果反響很好,在宣布允許擺攤的情況下將這個消息也一並放出去,無疑能向外界傳遞一個信號,市裏非常重視這件事,也在著手積極從各個方面來解決目前所遇到的問題,困難只是暫時的,大家要相信黨和政府。”餘思雅接著他的話說。

這一招要麽是用來救濟轉移視線,要麽是用來錦上添花,增加市民對市裏的信心。

高市長跟餘思雅相視一笑,他們都想到一塊兒去了。

有了這個保底措施,即便明天的新聞出來,反對的聲音很高也能很快用大量的招工信息轉移掉大家的註意力,將新聞報道的影響降到最低。

餘思雅決定一會兒回去就通知丁舜,讓他別發布招工的信息了,先等市裏面發布了,然後他們再公布具體的招工細則和要求。

——

路明惠頂著烈日回到了辦公室,一身汗地坐下,重新拿起本子修改了一遍稿子,然後謄抄了一份,遞到了總編的手裏。

總編比路明惠大了十來歲,算是看著路明惠從一個懵懂的生澀小丫頭,一步一步成長為省報的一員幹將,也深知她走到今天這個位置付出了多少艱辛的努力。

“明惠,你想清楚了嗎?”總編放下稿子,又問了一遍。

路明惠笑了:“總編,你是今天第二個問我的人,我想得很清楚,心裏也很踏實,最壞我不過又做回小記者,天天跑新聞嘛。跟現在的工作沒多大差別。”

怎麽會沒差別?總編兩只手交握:“明惠,我一直很看好你做我的接班人。你好好想想,下班之前可以到我這裏來將稿子拿回去。”

路明惠笑了笑:“謝謝總編。”

心動嗎?肯定的,總編已經四十多快五十歲了,年輕那會兒經常去偏遠的地方采訪,吃過不少苦,身體不是很好,過幾年應該就會退休了。按部就班的,只要不犯錯誤,這個位置很可能是她的。

但路明惠並不後悔,人這輩子總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而現在,她覺得自己做的就是自己應該做的,她問心無愧!

直到下班後,總編也沒等來路明惠。

他長長地嘆了口氣,年輕人真是犟啊,但也不得不說,年輕真好,有沖勁有幹勁,敢為天下先!他可真是懷念那些激情的歲月!

總編微笑著起身,什麽都沒說,來到路明惠的辦公桌前,輕輕敲了敲桌子:“下班了,快回家吧。你這段時間辛苦了,一直沒休息,明天在家裏好好休息一天吧。”

路明惠雖然已經做好了迎接暴風雨的心理準備,但也領了總編的好意:“好的,謝謝總編,那我明天就不過來了。”

次日,省報再次刊登了上次那篇讓大家心心念念的後續報道。

這篇新聞報道延續了上一篇的風格,標題一如既往的簡潔,就兩個字《他們》,下面照樣配了兩幅圖,緊緊相鄰。

第一幅圖,年輕的母親背著孩子蹲在廣場邊,她面前放置著一張舊床單,床單上放著各色的背心、短褲,還有少量的其他衣物。照相機捕捉到的鏡頭中,她臉上掛著充滿希望的笑容,手裏拿著一件背心給對面的顧客,嘴巴微張,似乎是在熱情的招呼客人。

第二幅圖,面帶愁苦的少年宛如換了個人,臉上洋溢著熱情開朗的笑容,手裏捧著一捧瓜子,伸手向路人推銷自己的貨物。

同樣的人兩張照片卻跟上期報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一下子勾起了大家的興趣。這兩個沒有工作可以頂替,家裏還有老弱病小的年輕人為何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

新聞的內容詳細地報道了兩個人是如何踏上小販之路的,並因此逐漸改善生活的。文章的最後,兩人發出了振聾發聵的疑問。

不偷不搶,走街串巷,風裏來雨裏去賣東西比偷竊搶劫進公安局還丟人現眼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