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君臣
關燈
小
中
大
第164章 君臣
劉盈淡淡微笑,“你剛剛提起的募軍制?”
“正是。”
“這新軍制才是臣這次來沙南參見陛下所為的正事。臣本已經寫了奏折上行到長安的,如今聽說陛下親來了沙南,這才過來拜見,並將此事呈於聖聽。”
張偕慷慨激昂的陳說,“大漢一直實行的是從先秦傳承而定的征兵制:百姓到了一定年紀便征為軍人,同時邊境各郡維持一支一定數量的軍隊。這些年,邊郡軍隊的戰鬥力一直積弱,且在與匈奴對戰時處在下風。大漢天下初定,先帝不得已,以長公主和親匈奴,匈奴這才減少了侵擾漢邊境的次數。此後,又有楚國公主和親事,維持了幾年清凈。——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法子。”
他的聲音忽然高亢起來,“總不能我大漢毎隔幾年,就送一個公主去匈奴吧?”
從長安到龍城的路上,一路是和親公主的血與淚。將嬌弱美麗的宗室女子送往野蠻而落後的匈奴,是這位和親的公主的慘痛人生,何嘗又不是整個大漢的恥辱?
他被張偕的熱血所感染,袖中掩起的握拳上現出青筋。
他閉了閉眼,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
事情並不是這麽簡單的。
先帝決意和親的那一陣子,平靜而豁達;而他繼承皇位之後,為匈奴所逼,再度和親的時候,只覺得平生大恨,莫過於此。但凡大漢血性男兒,此後當秣兵厲馬,踏平匈奴方能血平此恨。
只是,後來,做了這些年的皇帝,對大漢一應軍政國情通透洞然,知道了民生多艱,一戰難求,歲月磨礪的自己沈穩下來,回望從前,發現自己成為了父皇當年的樣子,有些無奈,又有些滿足。
做皇帝,就是這樣子吧。
劉盈沈吟,忽然問張偕,“阿嫣怎麽說?”
張偕便呆了一呆,硬生生的將家國天下的豪情轉折成了兒女情長的沈湎。
“張皇後實是睿才。當初,她在雁門養病的時候,正逢我對邊軍積弱愁眉不展。有一次和我說話,聽了我的心中憂慮,想了半日之後,便跟我提出了募軍。”
劉盈的面容用手輕敲案面,面容也變的嚴肅了起來。
大漢如今實行的征兵制,男子到了二十歲達到“傅”齡,在本郡先做一年“車騎材官卒”(郡國兵),獲得必要的軍事技能,便成為國家預備兵。日後根據需要,或者征發“戍卒”,在類似雲中這樣的邊塞當一年邊塞兵;或者當一年“衛卒”,上京服役。結束之後,每年還需在家鄉服一個月“更卒”勞役。
征兵制曾經在大漢初年很好的完成了它的作用,成為劉邦對峙西楚霸王項羽並最後取勝的堅實基礎。只是,在大漢建立十多年後,它的弊端也漸漸顯露出來:征兵而來的邊塞軍來自全國各地,良莠不齊,短短一年的軍事訓練顯然並不能將一群農夫變成一個強戰鬥力的軍隊,與馬上長大的匈奴人相對,極為弱勢。
而張嫣提出的所謂募軍,卻是從征兵的窠臼中跳出來,另選募年輕強健的百姓,重新成立一支軍隊。
不同於只服役一年的征兵,這支軍隊是長期專職軍隊。將得到更多更專業的軍事訓練,從根本上提升戰鬥力,從而將大漢從對抗匈奴的疲態中解救出來。長此以往,更是有一定的可能能打開一個新的局面。
他做了七年的皇帝,對大漢一應軍政制度都極其了解長短之處,自然聽得出募兵制的好處,不由問道,“這真是阿嫣的主意?”
“自然。”張偕頷首。“此制銳意大膽,單憑這個軍制,皇後娘娘的確無愧於敏慧二字。”
募軍本身,並不是一個覆雜工巧的概念。但是,在張嫣提出之前,沒有一個人在朝堂上提出,缺乏的,究竟是洞悉的智慧,還是打破舊制陳規的勇氣?
“這募軍一事,若能真正實行,的確有莫大的好處。”劉盈將事情前後想了一遍,“只是,變征兵為募兵,不是這麽簡單的事情。其中章程,需要從長計議。”
“陛下說的是。”張偕笑著遞上一份奏折,“自月前皇後娘娘提出募兵制之後,這些日子,我仔細思慮,擬了一份奏折,已經送去了長安,這一份是副本。”
劉盈接過奏折打開,正要觀看,管升匆匆進來,在劉盈耳邊稟道,“主子,許歡剛剛傳來消息,夫人出門了。”
張嫣剛出了沙南城東門不久,便聽見身後傳來一陣踏踏馬蹄聲,柳眉微微顰起,回頭相望,果見是劉盈帶了身邊侍從跟在身後。
“大娘子。”小刀不悅抱怨道,“這群人怎麽又跟著我們,我去把他們趕開去吧。”
“怎麽趕?”張嫣唇角噙起一抹冷笑,“大路朝天各走半邊,到時候人家說,這條路又不是咱們家開的,他們自想出城,難道不行麽?你能說什麽?——咱們還是自走自的吧。”
她答應了為趙覃制一品熏香,整理起來,才發現缺了其中最重要的一味主料——百年分的樺樹皮。制香之道上,最重的是一種感覺,對於香料的年份,品質都有著嚴格的要求,不是輕易托旁人代勞能夠辦的成的。只得自己親自出門,才給了劉盈追過來見自己的機會。
郎衛所乘的都是駿馬,出了城門,很快就綴上了張嫣的腳程,在五十丈開外的時候,不動聲色的緩下來,劉盈獨自騎著飛雲上來,在張嫣身後三步處停下,喚道,“阿嫣。”聲音中帶著淡淡的欣喜與想念。
張嫣哼了一聲,淡淡道,“呂郎君,好巧,你也來東城啊?”
劉盈苦笑。
看起來,阿嫣的氣到現在還沒有消呢。
“你明知道。”他深深的凝望著近處這張熟悉嬌美的容顏,低聲下氣,“我是為你來的。”
“呂郎君這是什麽意思?”
張嫣沈下了臉,“我們不過是沙南城中有過兩面之緣的鄰居罷了,其他的話,我不想聽。”
東山之上,山路曲折盤旋而上,草木叢生。張嫣沿山路而上,見了中意的香草,便停下來,用鐵嬓⌒牧根帶土的挖掘,置在背簍之中。回過頭來,見劉盈正侯在她身後。
他一直跟在自己身邊,不近不遠,也不開口和她說話,只是用目光凝望著動靜皆宜的她,沈靜而又溫柔。
“姓呂的。”小刀終於忍耐不住,跳起來,“你聽不懂話麽?我家大娘子都說不認識你了,你還跟在我們身後,想要幹什麽?”
劉盈面色一寒,小刀只覺得面前原來柔和的面孔驟然間凜冽起來,饒是他半大小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紀,霎時間也覺得背後冷汗都浸了出來,仿佛面前這個男子,在表象的溫和之下,有著他所不能承受的威壓。
“小刀。”張嫣急聲斥道,聲音帶著濃重的斥責,和隱藏在其中的維護。
劉盈聽明白了,收回目光,“沙南不過是個邊陲小城,小廝亦缺乏禮義。”目光轉回到少女身上,輕哼一聲,“這次我看你的面子,放過他。若他不思悔改……”
話語中對自己的不屑,小刀聽得明顯,忍不住心火暴跳,卻害怕連累到自家大娘子,勉強忍住了,去看張嫣,張嫣面色一陣淡淡的紅,淡淡的白,橫了他一眼,“對客人這般無禮,家裏阿媼就是這麽教你的麽?”
那也是惡客自己越禮在先啊。
小刀在心中嘟囔,只是怵於張嫣的積威和鋼槽對劉盈的畏懼,沒有說出口,不甘不願的喏道,“呂郎君,奴婢剛才無禮,還請見諒。”
張嫣在這場與劉盈的對峙中,本是一直站在上風,卻因為小刀的這次莽撞,在氣勢上弱了下來,吃了不小的虧。負氣道,“小刀,東西已經采夠了,我們回去了。”
小刀應了一聲,將鐵嬋擁攪吮陳ɡ錚背到背上,率先走到山道上去了。
與劉盈擦肩而過的時候,張嫣遲疑了一會兒,輕聲道,“你出來這裏,家裏不能沒人,還是盡早回去吧。”
劉盈鳳目一閃,透出欣慰意味,“我自然是要回去的。——只要我妻子肯原諒。”
張嫣哼了一聲,迤邐轉身去了。
曬幹的辛夷有一種芬芳辛辣的味道。將白樺皮磨成粉末,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再添上蘇木,白礬,清香中略帶一點骨子裏的澀,便是她心中想要的香骨。
——香亦有骨。如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一樣,毎一品香各有不同。香與人相得益彰,才是真正的香道。
香粉尚帶著潮濕的氣息,張嫣用銅撥子撥弄著圓簸中的香粉,聽到廊上急急的腳步聲。
“大娘子。”青葵在門外稟道,“有縣府吏官上門尋你。”
“縣府吏官?”張嫣訝異擡頭。
服役於各縣縣府的吏員為縣令自行聘雇,並無品級,但是因為操持經手實務,在平民之間有相當大的權威。此時,兩個青衣小吏便在堂上候著,見一個女郎從裏面出來,拱手問道,“可是孟家娘子?”
“是。”張嫣問道,“不知兩位此行前來是……?”示意小刀將荷包遞到二人手中。
這二人不動聲色的接過,捏了捏,面上便笑的更加和善,“孟娘子放心,不是壞事情。呂禦史兩天前到了我們沙南縣,請孟娘子去敘話。”
張嫣古怪的朝院子東墻望了一望,喃喃,“這樣啊,我知道了。”
這事情定是與劉盈脫不了關系。
她心中慪氣,劉盈的這一招,出的算是點到了她的軟肋上。
她不願意跟他回去,繼續做大漢皇後,那麽,她現在的身份,不過是沙南縣的一個平民罷了。與他相對的時候,還可以由著自己的心意,不需要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但若他通過官府的手段權威。
年長的胥吏等了一會兒,見她不曾動彈,便不耐煩聲氣起來,“孟娘子還是快點跟我們走吧。不然禦史大人等久了,我們可吃罪不起。”
看吧?一個沒有任何權勢的民女,又如何能抵抗官府的權威。
今上七年秋六月,長安中的天子遣十三監禦史分赴大漢各郡縣,以九條察事,為司訟者,盜賊者,偽鑄錢者,恣為奸詐論獄不直者,擅興徭役不平者,吏不廉者,吏以苛政故劾無罪者敢為逾侈及弩力十石以上者,非所當服者,凡九條。禦史雖本身官秩只有六百石,並且只有察舉權,沒有治事權,但所察幾乎包括地方所有政事,並且直達天聽。素來被地方官員極為忌憚尊敬。呂禦史剛剛進入沙南縣,唐縣令便將縣衙讓了出來,自己另找了一間民居辦公。
府吏領著張嫣入了縣府,卻沒有帶到二堂,而是往東跨院而去,在門前立住,“小的奉命領路到這裏,孟娘子自己進去吧。”
整間屋子在縣府東側,雖然不是在正中軸線上,但獨立成院,構建清雅之處,不下於正堂,此時門扇虛掩,四周屋舍儼然,只是靜無一人。
她推門而入,見屋中靠墻的一面設著一排書架,上面放著密密的竹簡。一方長案設在上首。案後二人一坐一侍立,案上燈光明亮,劉盈坐在案前,正在看文書,聽見推門的聲音擡起頭來望過來。
“阿嫣。”
好像一如當年。
“我該叫你呂禦史呢,還是縣官大人?”張嫣冷笑。
“逞一時口舌之快,有什麽用麽?”劉盈淡淡笑道,“無論如何,無法改變眼前的事實,而阿嫣你。”他頓了頓,若有實質的目光落在她身上,“既然你說要放棄從前的身份做一個普通的民女,想來,不至於擺皇後的款拒絕接受官府召問吧?”
張嫣在門前站了一會兒,折回來坐下,“那,大人召民女過來,是想問什麽?”
劉盈睇著面前的妻子,她意態悠閑,背挺的筆直,好像春風中青翠的楊柳。身姿瘦削,比從前在家時候仿佛瘦了一兩分。烏黑的青絲挽成民間常見的椎髻,鬢角落下一縷散發,但並不顯淩亂,柔順的貼著肌膚垂落下來,年輕的肌膚上閃耀著玉一樣的光澤,眉目宛然,好像過去那些年裏,一直一直,都跪坐在那裏,自己一回頭,就可以看的見。
“你的病可好透了?”他忽然問道。
張嫣楞了楞,才想明白劉盈指的是自己年初剛到北地時生的那場大病。
“早就好了。”她答道,心中升起一種覆雜的情緒,別過頭去,“呂大人若是找民女來有正事,民女奉陪便是;若是只為了敘這不必要的舊,就請恕民女要回去了。”
“阿嫣,你又何必如此。不過。”劉盈帶著深深的失望,見張嫣作勢起身欲走,轉了口氣,“我這次的確是為了正事找你。”
他從案上取過一份奏折,“我這兩日看了一份關於設募軍制的奏折。聽說,這募軍一制,是你最先提出來的。所以,想聽聽你的具體看法。”
張嫣瞟了他手中玄色奏折案板紙一眼,抿唇自嘲,“看起來,張辟疆曾經來過雲中?”
“嗯。”劉盈頷首,“他前日過來,這便是他擬的關於募軍的章程。”
“我生病的事情,也是他告訴你的——到底是你的忠心臣子。”她的聲音低下去,“所謂兄妹之情,抵不過君臣之義。”
“阿嫣。”劉盈微微蹙眉,凝望著她,不讚同道,“你未免太妄自菲薄。張偕一直信守對你的承諾,直到我親自找到這兒,他才上門坦誠之前的事情。他也是為你好,世人大都勸和不勸離,難不成你還指望他勸我真的放你離開不成?”
張嫣不願意再接這個話題。接過奏折仔細看了一遍,張偕不愧是一代人傑,她當初只提了一個點子,他隨之發揮,便將完善成了一個可以切實實行的方案。關於如何招募軍隊,以及隨之的軍隊服役年限、物資供給,包括訓練的諸多細節都落到實處,縱是自己,也挑不出什麽毛病來。
將奏折合起來,推回到案上,“我只是一個閨閣女子,提一提點子已經是勉強,至於軍隊和打仗的東西,我是不懂的。張都尉這份奏折已經是擬的很好了。我沒有其他意見。”
被她的拒絕噎了個透心涼,劉盈悻悻,暫時將兒女私情放到一邊,認真商討起募軍制來。“張卿的章奏的確已經算完善。”神態鄭重,看起來好像他和張嫣之間的一切私情都不曾存在過,他只是一個一心為公為國的官員(天子),而面對的少女,也單純只是提出新軍制的百姓。
“只是我想著,畢竟你是最初提出募軍制的人,也許在這些章程之外,還有什麽特殊的見解。不妨提出來,若能完善一二,也是好事。”
張嫣也認真起來,身子微微前傾,沈吟,“大人可曾考慮過,天下有一種東西,叫做勢?”
“大凡制度,都有一定的適應性和生命期。征兵制是從戰國傳承下來的軍制。當時天下瓜分,以秦國為例,國土不過關中一地,若有外敵入侵,秦王發下征軍令,老秦人背上幹糧,從國土最西的地方,只需要一天,就能趕到函谷關。到了如今大漢,天下一統,國土比先前何止大了三五倍?百姓無論是‘戍卒’還是‘衛卒’,花在戍衛外的成本,就是從前的十倍不止。單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征兵制的改變,是必然的趨勢。”說起這些話的時候,她的目光璀璨有神,散發出自信的光芒來,亮的比過月夜裏,最閃亮的星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劉盈淡淡微笑,“你剛剛提起的募軍制?”
“正是。”
“這新軍制才是臣這次來沙南參見陛下所為的正事。臣本已經寫了奏折上行到長安的,如今聽說陛下親來了沙南,這才過來拜見,並將此事呈於聖聽。”
張偕慷慨激昂的陳說,“大漢一直實行的是從先秦傳承而定的征兵制:百姓到了一定年紀便征為軍人,同時邊境各郡維持一支一定數量的軍隊。這些年,邊郡軍隊的戰鬥力一直積弱,且在與匈奴對戰時處在下風。大漢天下初定,先帝不得已,以長公主和親匈奴,匈奴這才減少了侵擾漢邊境的次數。此後,又有楚國公主和親事,維持了幾年清凈。——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法子。”
他的聲音忽然高亢起來,“總不能我大漢毎隔幾年,就送一個公主去匈奴吧?”
從長安到龍城的路上,一路是和親公主的血與淚。將嬌弱美麗的宗室女子送往野蠻而落後的匈奴,是這位和親的公主的慘痛人生,何嘗又不是整個大漢的恥辱?
他被張偕的熱血所感染,袖中掩起的握拳上現出青筋。
他閉了閉眼,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
事情並不是這麽簡單的。
先帝決意和親的那一陣子,平靜而豁達;而他繼承皇位之後,為匈奴所逼,再度和親的時候,只覺得平生大恨,莫過於此。但凡大漢血性男兒,此後當秣兵厲馬,踏平匈奴方能血平此恨。
只是,後來,做了這些年的皇帝,對大漢一應軍政國情通透洞然,知道了民生多艱,一戰難求,歲月磨礪的自己沈穩下來,回望從前,發現自己成為了父皇當年的樣子,有些無奈,又有些滿足。
做皇帝,就是這樣子吧。
劉盈沈吟,忽然問張偕,“阿嫣怎麽說?”
張偕便呆了一呆,硬生生的將家國天下的豪情轉折成了兒女情長的沈湎。
“張皇後實是睿才。當初,她在雁門養病的時候,正逢我對邊軍積弱愁眉不展。有一次和我說話,聽了我的心中憂慮,想了半日之後,便跟我提出了募軍。”
劉盈的面容用手輕敲案面,面容也變的嚴肅了起來。
大漢如今實行的征兵制,男子到了二十歲達到“傅”齡,在本郡先做一年“車騎材官卒”(郡國兵),獲得必要的軍事技能,便成為國家預備兵。日後根據需要,或者征發“戍卒”,在類似雲中這樣的邊塞當一年邊塞兵;或者當一年“衛卒”,上京服役。結束之後,每年還需在家鄉服一個月“更卒”勞役。
征兵制曾經在大漢初年很好的完成了它的作用,成為劉邦對峙西楚霸王項羽並最後取勝的堅實基礎。只是,在大漢建立十多年後,它的弊端也漸漸顯露出來:征兵而來的邊塞軍來自全國各地,良莠不齊,短短一年的軍事訓練顯然並不能將一群農夫變成一個強戰鬥力的軍隊,與馬上長大的匈奴人相對,極為弱勢。
而張嫣提出的所謂募軍,卻是從征兵的窠臼中跳出來,另選募年輕強健的百姓,重新成立一支軍隊。
不同於只服役一年的征兵,這支軍隊是長期專職軍隊。將得到更多更專業的軍事訓練,從根本上提升戰鬥力,從而將大漢從對抗匈奴的疲態中解救出來。長此以往,更是有一定的可能能打開一個新的局面。
他做了七年的皇帝,對大漢一應軍政制度都極其了解長短之處,自然聽得出募兵制的好處,不由問道,“這真是阿嫣的主意?”
“自然。”張偕頷首。“此制銳意大膽,單憑這個軍制,皇後娘娘的確無愧於敏慧二字。”
募軍本身,並不是一個覆雜工巧的概念。但是,在張嫣提出之前,沒有一個人在朝堂上提出,缺乏的,究竟是洞悉的智慧,還是打破舊制陳規的勇氣?
“這募軍一事,若能真正實行,的確有莫大的好處。”劉盈將事情前後想了一遍,“只是,變征兵為募兵,不是這麽簡單的事情。其中章程,需要從長計議。”
“陛下說的是。”張偕笑著遞上一份奏折,“自月前皇後娘娘提出募兵制之後,這些日子,我仔細思慮,擬了一份奏折,已經送去了長安,這一份是副本。”
劉盈接過奏折打開,正要觀看,管升匆匆進來,在劉盈耳邊稟道,“主子,許歡剛剛傳來消息,夫人出門了。”
張嫣剛出了沙南城東門不久,便聽見身後傳來一陣踏踏馬蹄聲,柳眉微微顰起,回頭相望,果見是劉盈帶了身邊侍從跟在身後。
“大娘子。”小刀不悅抱怨道,“這群人怎麽又跟著我們,我去把他們趕開去吧。”
“怎麽趕?”張嫣唇角噙起一抹冷笑,“大路朝天各走半邊,到時候人家說,這條路又不是咱們家開的,他們自想出城,難道不行麽?你能說什麽?——咱們還是自走自的吧。”
她答應了為趙覃制一品熏香,整理起來,才發現缺了其中最重要的一味主料——百年分的樺樹皮。制香之道上,最重的是一種感覺,對於香料的年份,品質都有著嚴格的要求,不是輕易托旁人代勞能夠辦的成的。只得自己親自出門,才給了劉盈追過來見自己的機會。
郎衛所乘的都是駿馬,出了城門,很快就綴上了張嫣的腳程,在五十丈開外的時候,不動聲色的緩下來,劉盈獨自騎著飛雲上來,在張嫣身後三步處停下,喚道,“阿嫣。”聲音中帶著淡淡的欣喜與想念。
張嫣哼了一聲,淡淡道,“呂郎君,好巧,你也來東城啊?”
劉盈苦笑。
看起來,阿嫣的氣到現在還沒有消呢。
“你明知道。”他深深的凝望著近處這張熟悉嬌美的容顏,低聲下氣,“我是為你來的。”
“呂郎君這是什麽意思?”
張嫣沈下了臉,“我們不過是沙南城中有過兩面之緣的鄰居罷了,其他的話,我不想聽。”
東山之上,山路曲折盤旋而上,草木叢生。張嫣沿山路而上,見了中意的香草,便停下來,用鐵嬓⌒牧根帶土的挖掘,置在背簍之中。回過頭來,見劉盈正侯在她身後。
他一直跟在自己身邊,不近不遠,也不開口和她說話,只是用目光凝望著動靜皆宜的她,沈靜而又溫柔。
“姓呂的。”小刀終於忍耐不住,跳起來,“你聽不懂話麽?我家大娘子都說不認識你了,你還跟在我們身後,想要幹什麽?”
劉盈面色一寒,小刀只覺得面前原來柔和的面孔驟然間凜冽起來,饒是他半大小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紀,霎時間也覺得背後冷汗都浸了出來,仿佛面前這個男子,在表象的溫和之下,有著他所不能承受的威壓。
“小刀。”張嫣急聲斥道,聲音帶著濃重的斥責,和隱藏在其中的維護。
劉盈聽明白了,收回目光,“沙南不過是個邊陲小城,小廝亦缺乏禮義。”目光轉回到少女身上,輕哼一聲,“這次我看你的面子,放過他。若他不思悔改……”
話語中對自己的不屑,小刀聽得明顯,忍不住心火暴跳,卻害怕連累到自家大娘子,勉強忍住了,去看張嫣,張嫣面色一陣淡淡的紅,淡淡的白,橫了他一眼,“對客人這般無禮,家裏阿媼就是這麽教你的麽?”
那也是惡客自己越禮在先啊。
小刀在心中嘟囔,只是怵於張嫣的積威和鋼槽對劉盈的畏懼,沒有說出口,不甘不願的喏道,“呂郎君,奴婢剛才無禮,還請見諒。”
張嫣在這場與劉盈的對峙中,本是一直站在上風,卻因為小刀的這次莽撞,在氣勢上弱了下來,吃了不小的虧。負氣道,“小刀,東西已經采夠了,我們回去了。”
小刀應了一聲,將鐵嬋擁攪吮陳ɡ錚背到背上,率先走到山道上去了。
與劉盈擦肩而過的時候,張嫣遲疑了一會兒,輕聲道,“你出來這裏,家裏不能沒人,還是盡早回去吧。”
劉盈鳳目一閃,透出欣慰意味,“我自然是要回去的。——只要我妻子肯原諒。”
張嫣哼了一聲,迤邐轉身去了。
曬幹的辛夷有一種芬芳辛辣的味道。將白樺皮磨成粉末,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再添上蘇木,白礬,清香中略帶一點骨子裏的澀,便是她心中想要的香骨。
——香亦有骨。如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一樣,毎一品香各有不同。香與人相得益彰,才是真正的香道。
香粉尚帶著潮濕的氣息,張嫣用銅撥子撥弄著圓簸中的香粉,聽到廊上急急的腳步聲。
“大娘子。”青葵在門外稟道,“有縣府吏官上門尋你。”
“縣府吏官?”張嫣訝異擡頭。
服役於各縣縣府的吏員為縣令自行聘雇,並無品級,但是因為操持經手實務,在平民之間有相當大的權威。此時,兩個青衣小吏便在堂上候著,見一個女郎從裏面出來,拱手問道,“可是孟家娘子?”
“是。”張嫣問道,“不知兩位此行前來是……?”示意小刀將荷包遞到二人手中。
這二人不動聲色的接過,捏了捏,面上便笑的更加和善,“孟娘子放心,不是壞事情。呂禦史兩天前到了我們沙南縣,請孟娘子去敘話。”
張嫣古怪的朝院子東墻望了一望,喃喃,“這樣啊,我知道了。”
這事情定是與劉盈脫不了關系。
她心中慪氣,劉盈的這一招,出的算是點到了她的軟肋上。
她不願意跟他回去,繼續做大漢皇後,那麽,她現在的身份,不過是沙南縣的一個平民罷了。與他相對的時候,還可以由著自己的心意,不需要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但若他通過官府的手段權威。
年長的胥吏等了一會兒,見她不曾動彈,便不耐煩聲氣起來,“孟娘子還是快點跟我們走吧。不然禦史大人等久了,我們可吃罪不起。”
看吧?一個沒有任何權勢的民女,又如何能抵抗官府的權威。
今上七年秋六月,長安中的天子遣十三監禦史分赴大漢各郡縣,以九條察事,為司訟者,盜賊者,偽鑄錢者,恣為奸詐論獄不直者,擅興徭役不平者,吏不廉者,吏以苛政故劾無罪者敢為逾侈及弩力十石以上者,非所當服者,凡九條。禦史雖本身官秩只有六百石,並且只有察舉權,沒有治事權,但所察幾乎包括地方所有政事,並且直達天聽。素來被地方官員極為忌憚尊敬。呂禦史剛剛進入沙南縣,唐縣令便將縣衙讓了出來,自己另找了一間民居辦公。
府吏領著張嫣入了縣府,卻沒有帶到二堂,而是往東跨院而去,在門前立住,“小的奉命領路到這裏,孟娘子自己進去吧。”
整間屋子在縣府東側,雖然不是在正中軸線上,但獨立成院,構建清雅之處,不下於正堂,此時門扇虛掩,四周屋舍儼然,只是靜無一人。
她推門而入,見屋中靠墻的一面設著一排書架,上面放著密密的竹簡。一方長案設在上首。案後二人一坐一侍立,案上燈光明亮,劉盈坐在案前,正在看文書,聽見推門的聲音擡起頭來望過來。
“阿嫣。”
好像一如當年。
“我該叫你呂禦史呢,還是縣官大人?”張嫣冷笑。
“逞一時口舌之快,有什麽用麽?”劉盈淡淡笑道,“無論如何,無法改變眼前的事實,而阿嫣你。”他頓了頓,若有實質的目光落在她身上,“既然你說要放棄從前的身份做一個普通的民女,想來,不至於擺皇後的款拒絕接受官府召問吧?”
張嫣在門前站了一會兒,折回來坐下,“那,大人召民女過來,是想問什麽?”
劉盈睇著面前的妻子,她意態悠閑,背挺的筆直,好像春風中青翠的楊柳。身姿瘦削,比從前在家時候仿佛瘦了一兩分。烏黑的青絲挽成民間常見的椎髻,鬢角落下一縷散發,但並不顯淩亂,柔順的貼著肌膚垂落下來,年輕的肌膚上閃耀著玉一樣的光澤,眉目宛然,好像過去那些年裏,一直一直,都跪坐在那裏,自己一回頭,就可以看的見。
“你的病可好透了?”他忽然問道。
張嫣楞了楞,才想明白劉盈指的是自己年初剛到北地時生的那場大病。
“早就好了。”她答道,心中升起一種覆雜的情緒,別過頭去,“呂大人若是找民女來有正事,民女奉陪便是;若是只為了敘這不必要的舊,就請恕民女要回去了。”
“阿嫣,你又何必如此。不過。”劉盈帶著深深的失望,見張嫣作勢起身欲走,轉了口氣,“我這次的確是為了正事找你。”
他從案上取過一份奏折,“我這兩日看了一份關於設募軍制的奏折。聽說,這募軍一制,是你最先提出來的。所以,想聽聽你的具體看法。”
張嫣瞟了他手中玄色奏折案板紙一眼,抿唇自嘲,“看起來,張辟疆曾經來過雲中?”
“嗯。”劉盈頷首,“他前日過來,這便是他擬的關於募軍的章程。”
“我生病的事情,也是他告訴你的——到底是你的忠心臣子。”她的聲音低下去,“所謂兄妹之情,抵不過君臣之義。”
“阿嫣。”劉盈微微蹙眉,凝望著她,不讚同道,“你未免太妄自菲薄。張偕一直信守對你的承諾,直到我親自找到這兒,他才上門坦誠之前的事情。他也是為你好,世人大都勸和不勸離,難不成你還指望他勸我真的放你離開不成?”
張嫣不願意再接這個話題。接過奏折仔細看了一遍,張偕不愧是一代人傑,她當初只提了一個點子,他隨之發揮,便將完善成了一個可以切實實行的方案。關於如何招募軍隊,以及隨之的軍隊服役年限、物資供給,包括訓練的諸多細節都落到實處,縱是自己,也挑不出什麽毛病來。
將奏折合起來,推回到案上,“我只是一個閨閣女子,提一提點子已經是勉強,至於軍隊和打仗的東西,我是不懂的。張都尉這份奏折已經是擬的很好了。我沒有其他意見。”
被她的拒絕噎了個透心涼,劉盈悻悻,暫時將兒女私情放到一邊,認真商討起募軍制來。“張卿的章奏的確已經算完善。”神態鄭重,看起來好像他和張嫣之間的一切私情都不曾存在過,他只是一個一心為公為國的官員(天子),而面對的少女,也單純只是提出新軍制的百姓。
“只是我想著,畢竟你是最初提出募軍制的人,也許在這些章程之外,還有什麽特殊的見解。不妨提出來,若能完善一二,也是好事。”
張嫣也認真起來,身子微微前傾,沈吟,“大人可曾考慮過,天下有一種東西,叫做勢?”
“大凡制度,都有一定的適應性和生命期。征兵制是從戰國傳承下來的軍制。當時天下瓜分,以秦國為例,國土不過關中一地,若有外敵入侵,秦王發下征軍令,老秦人背上幹糧,從國土最西的地方,只需要一天,就能趕到函谷關。到了如今大漢,天下一統,國土比先前何止大了三五倍?百姓無論是‘戍卒’還是‘衛卒’,花在戍衛外的成本,就是從前的十倍不止。單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征兵制的改變,是必然的趨勢。”說起這些話的時候,她的目光璀璨有神,散發出自信的光芒來,亮的比過月夜裏,最閃亮的星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