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天一早, 蘇承祖溫向平和趙愛黨就坐上了汽車,一路顛簸到了並城。
許久沒來並城, 看見已經和幾年前不甚相同,首先能看見的就是路邊的商鋪顯而易見的多了起來。
趙愛軍工廠的位置趙愛黨自然再清楚不過的, 三人走了一會兒便到了目的地。
溫向平從隨身的包裏掏出一沓紙,分給蘇承祖趙愛黨一人一摞,
“咱們一人一邊兒, 待會兒貼完了在這兒見。”
蘇承祖和趙愛黨毫無意見,從溫向平手中接過紙便悶頭在工廠的墻壁上頭貼了起來。
這紙是溫向平忙了一個假期的成果,上面從趙愛軍為討老丈人關心坑害親父, 到趙建國氣急要打趙愛軍時意外逝世,然而趙愛軍連葬禮都沒回去操持, 每日在家大吃大喝,還將前來討公道的趙愛黨幾次奚落回村的事情寫的一清二楚。
溫向平是掌控文字的高手,這一張紙看過去, 只要是有點良知的人都必然會對趙愛軍厭惡憎恨。而三人不僅將這些貼在了趙愛軍工作的工廠,還貼在了趙愛軍住的小區。到那時,趙愛軍必將成為人人喊打的老鼠。
所以要說這法子有幾分損,然而溫向平可是一點都沒抹黑趙愛軍,全都是有理有據的事實,要怪也只能怪趙愛軍確實其身不休,品性惡劣。
溫向平甚至都找了人掏了錢, 如若到時趙愛軍氣急敗壞來撕紙, 收了錢的這些人就會將一份原稿再抄幾十份出來張貼出去。
當然了, 溫向平怎麽也是一個公眾人物,萬一哪天這事兒爆出來是他做的也多少有點麻煩。上次楊賀那麻煩他可是不想再來一次了。
索性是冬天,溫向平幹脆就裹了厚厚的圍巾,把臉擋的嚴嚴實實,雇人的時候也是自己一個人去的。
至於紙上的字,幹脆就是溫向平用左手抄的。溫向平雖然左手不怎麽會寫字,但練兩天能寫出來個字形讓人認得就行。
可以說,溫向平這一番行動是再思慮周全不過。
趙愛軍的住所是在並城一個普通的居民小區,離他工作的工廠並不遠。
雖然在並城裏只能算是一般水平,但基礎設施比起鄉下來肯定是要好上不少。也難怪趙愛軍為了留在城裏這麽拼,連親爸都能一坑再坑。
蘇承祖二人並沒有跟著溫向平來這個小區,為了遮一遮耳目,只是在附近的飯館裏等著他。
溫向平漫不經心的走在小區裏,因為是冬天,小區裏的綠化都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灰蒙蒙的看著並不舒服。
小區有好幾個出口,溫向平不認路,只能原路返回,途中遇見一個正好對著一個菜市場的出入口。
這種菜市場都是小攤小販們自己占地占出來的,城管如若哪天整潔城市,這種攤子是必然會被驅除的。
現在已經臨近中午,菜市場裏頭的攤販陸陸續續的收了東西離開,溫向平卻忽然頓住了步子,視線凝聚在一個提著手中袋子的老婦人身上。
雖然已經許多年沒見,但溫向平還是一眼認出了溫母。此時的她比之幾年前養尊處優的貴婦人姿態顯然要狼狽的多。手裏提著幾個裝著菜的袋子,裏頭的菜都已經蔫蔫兒的,眼見著就不新鮮,可能是趁著人家收攤便宜處理時買的。
溫母專心致志的提著袋子往家走去,與溫向平擦身而過時也沒有註意到這個站在她身邊的男人就是她闊別數年的小兒子。
溫向平就那樣站著,並沒有出聲,任溫母從他身邊走過,露在外的手因為沒有手套的保護已經凍的通紅。
看著溫母佝僂了幾分的背影,看來溫向安這幾年過得不太如意,不然怎麽會從以前喝著名茶成了靠這些菜充饑。溫家又怎麽會從一個頗為富貴的小區搬到這裏來。
溫向平收回目光,自顧自的向前走去。溫家再如何都跟他沒有關系了,他們有他們的生活,他有他的生活。
離開大河村前,溫向平自然還要和江河清一起去買火車票,回來的路上順便去城裏的百貨商城采購一番,除了火車上吃的用的,回到沽市也好給羅家和許城陽送點晉省特色過去。
二人來的商場正是溫向安在的勝利百貨大樓。但因著這家百貨大樓離車站最近,東西也頗為齊全,溫向平也就沒有換一家去,雖然如果運氣不好撞上溫向安,虛與委蛇一番也是挺麻煩。但這點緣由還不值得溫向平再繞幾公裏花費半天功夫。
好在,溫向平和江河清的一番采購倒是挺順利,溫向平沒有遇上溫向安,反倒是遇上了宋藝茹。
宋藝茹和當年也是大不一樣,穿著一身幹練的衣裳,頭發也剪短到了耳邊,臉上也是神采奕奕。比起前幾年的天真,此時更多了一分世故和幹練。
看見溫向平,宋藝茹起先微微一怔,隨即主動上前來打招呼。
“嫂子。”
溫向平問好道,雖然溫家人品行不端,但從他跟宋藝茹的幾次接觸來看,宋藝茹生性單純質樸,和溫家明顯不是一路人。
宋藝茹對這個曾經的小叔子感官也還不錯,何況對方如今還是華國鼎鼎有名的溫作家,前陣子的記者招待會可是鬧得沸沸揚揚,連遠在晉省的人都一清二楚,宋藝茹自然一眼就認出了她的前小叔子就是《蜀山》的作者。
宋藝茹面上帶笑道,
“我已經和溫向安離婚了。你可以叫我宋姐。”
溫向平聞言卻並不驚訝。事實上,在那日他看見溫母的落魄模樣時就已經猜到了,恐怕溫向安還做了不太好的事情,惹得宋家不悅,動手收拾溫家。
畢竟溫向安怎麽也考上了個大學,就是在勝利百貨的這份工作沒了,憑著國家分配的工作,也不至於到讓溫母買最便宜的菜的地步。
只是…能把不曉世事的宋藝茹逼成現在這副女強人模樣,溫向安到底是幹了什麽天怒人怨的事。
溫向平無意深究,順坡道,
“宋姐。”
宋藝茹笑笑,請溫江二人到自己的辦公室喝茶。清香的茶霧繚繞而起,盈香在精致的茶桌上。
江河清聞了聞味道,將茶杯推開一些,解釋道,
“抱歉,我對安吉白茶有些敏感。”
雖然不至於過敏,但聞著那氣味總是會不舒服。
宋藝茹心下一驚,沒想到這個大胡子竟然還有憑茶香辨茶的功夫,目光不經意般掃過二人一眼,能說果然是人以群分麽,華國屈指一數的大作家,身邊的人果然也不是一般人。
當下便笑著給江河清換了一杯熱水,
“是我招待不周了,您請。”
溫向平啄了一口茶,笑道,
“宋姐不用這麽客氣,雖然親戚關系不在了,總能稱一聲朋友吧。”
宋藝茹玩笑道,
“溫作家都這般說了,我怎麽好意思拒絕。溫作家今日蒞臨的消息若是傳出去,只怕等到明日我這商場就能賓客如雲了。
溫向平但笑不語。
宋藝茹又客套了一陣,門口傳來幾聲“扣扣”,一個工作人員模樣的男人進來,手上提著幾個禮盒。
宋藝茹接過來遞給溫向平,
“這些是我給伯父伯母的拜年禮,只是遲了幾分,希望伯父伯母不介意。”
“當然。”
溫向平沒有推拒,他收下了這些東西就表示他和宋藝茹之間並沒有溫家的隔閡,友好往來。雖然身在兩個城市,但指不定哪一天彼此有用得著的時候。
果然,見溫向平收下了東西,宋藝茹臉上笑容更大,
“時候不早了,我也就不留你們了,提著這麽多東西早些回家才好。”
江河清雖然對宋藝茹有些好奇,卻也識趣的沒有多問。於是二人便趕在天黑之前回了大河村。
溫江兩家來時一起來,走時自然也一起走,最終訂了正月十一中午的票,到了沽市也能留一天的時間修整。
等到溫向平走的時候,正好撞上趙愛軍氣勢洶洶又頗為狼狽的往趙家走去。這才僅僅三天,趙愛黨就撐不住了麽。
剩下的事溫向平沒有再插手,這也是他和趙愛黨說好的。畢竟趙愛黨才是趙建國正兒八經的兒子,他們這些外人再怎麽插手也不能越過人家去。何況趙愛黨一片好心不想他們沾腥,溫向平承這個情,趙愛黨自己也有能力善後。
江河清要帶江母離開,江河清的哥哥嫂子和姐姐們自然不同意。有江母在大河村時,江河清還能每個月都往回寄錢寄好東西,江母這一走,他們還拿什麽!
其間自然紛紛阻攔,但奈何江母鐵了心要跟小兒子走,江河清又一家給了一千塊錢,江河清最終也就成功帶著江母回了沽市。
這個春節,溫向平也不是半點工作都沒做的。因此一到沽市,就將自己寫好的劄記送到了新周刊。
羅家和的重點卻不在劄記上頭,
“前幾年的冒頓文學獎你知道吧?”
溫向平當然知道。冒頓是華國作協裏首屈一指的大作家,比賈平仄等人還要資歷更深,是正兒八經的國寶級作家,然而早在七幾年的時候便去世了。
根據其遺願,國家便設立了冒頓文學獎,這是華國第一個以人名命名的文學獎,亦是華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
冒頓文學獎的第一次評選是在兩年前,入選的作品是十三萬字以上、且在七七年到八一年間發表的,溫向平的《蜀山》當時還只連載了一半,《大惠山》雖然完結了,到底是通俗小說,比不得那些深刻有內涵的,因此連入選都沒能入選。
羅家和又神神秘秘道,
“冒頓獎三年一頒,明年正好又是一輪,向平有沒有興趣……”
溫向平驚訝的睜大眼,卻正對上羅家和言笑晏晏的眼。
說實話,溫向平對冒頓獎不眼紅是假的,雖然通俗作品受眾大,盈利大,然而有得必有失,放棄了思想深度而選擇淺顯通俗使得利潤大,這就導致無論是《紐扣》還是《蜀山》在深度方面都是有所缺失,這就導致了他的作品拿去評獎時必然占據劣勢。
就好比送去沖獎的電影和商業電影,二者的側重目標不同。
溫向平不是寫不來這麽深的作品。可先不說他多年未寫,未必還寫的出來,就是寫也很有可能比不得四五十歲作家來的好。這不是資歷問題,而是時間長短所帶來的底蘊積累深厚的問題。
無論是許城陽才會讓當初的溫向平隱退兩年,靜著心在學校裏認認真真讀上兩年書,還是賈平仄查老建議他多寫幾種體裁的作品,都是出於增厚底蘊的考慮。
哈維獎的平均獲獎年齡是六十五歲,冒頓獎的平均獲獎年齡也是五十三歲,由此可見一斑。
只說如今還未出世的一本巨著《白鹿原》,在九二年就創作完成,卻一直等到九七年才得獎,其難度便知有多大。
不過算一算,溫向平如今的實際年齡也近五十,單論資歷而言,倒也能夠得上,只是這實際水準,可是得再好好打磨打磨。
溫向平苦笑道,
“羅大哥,先不說我能不能得獎,先說距離下一次評選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到底是倉促了。”
羅家和也知道,但他並不是讓溫向平非沖著這個獎去,
“你可以從現在開始慢慢往這個方向轉移發展了嘛,先寫幾篇練練手,說不得等到你也五十歲的時候,這冒頓獎就猶如探囊取物。”
溫向平不由得失笑,羅家和對他倒是頗為自信。
但其實就是羅家和不這麽說,溫向平其實也有點這方面的意思。自從上次作家交流會,溫向平就清楚的意識到,只要一日沒有華國作家得到過哈維獎,華國作家就一日在國際文壇上擡不起頭來。哪怕他當時能壓哈更斯一籌,也改變不了華國作家的地位。
為了給華國作家爭一口氣,無數的華國作家都在幾十年如一日的筆耕不綴,看過的書是正兒八經的浩如煙海,一篇又一篇巨著誕生,但卻紛紛敗北哈維,令人實在是不得不扼腕痛惜。
固然華國才從戰火紛飛中煥然新生,又經歷十年浩劫大傷元氣,華國作家的文人傲骨卻從未丟失過。
溫向平沈思著,羅家和也不打擾他,只靜靜的坐在原地等著他的回覆。
良久,溫向平終於動了,他認真的點了點頭,
“我明白了,我會的。”
羅家和笑著道,
“這就對了,不管能不能拿獎,有個激勵自己砥礪前行的目標總是好的。”
說完,卻又突然想起來什麽似的,
“對了,寫好的作品你可記得即時拿來給我,好讓給刊出去,畢竟還有個指標在。”
溫向平頷首,
“我懂得。”
既然決定要轉變寫作的模式,溫向平自然該改一改自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寫作習慣。縱使還想寫小說,也要從通俗小說轉變為思想更有深度的體裁。至於劄記,溫向平是真的挺喜歡這個形式。
時不時記錄些孩子們的天真嬌憨分享給大眾看,得到讀者們對孩子們的誇讚,倒是讓溫向平的心中更為高興,比自己得了誇讚都歡喜。說不得這就是為什麽會有“曬娃”一族的出現吧。
雖然一開始只打算練練手,溫向平也沒想著應付了事,每一次嘗試都應該有一次的價值。於是也很是好好思索了一番新小說的主題,更是又買了一箱書回來,囊括了能找來的哈維獎作品和上一屆冒頓獎得主們的作品,還有古今中外各種書刊,哪怕是游記野史也不曾放過。又把看過的歷史記載雲雲再拿出來翻一遍
抱著“說不得就能從哪一句看似平平凡凡的話中獲得靈感”的想法,溫向平每日都沒日沒夜的看書,要不是還有個挺著大肚子的蘇玉秀,只怕溫向平當真要把自己鎖在書房裏整日不出來。
只不過這樣一來,溫家現在住的這個房子自然又是放不下這麽多書。
好在溫家如今名下也有好幾套房,溫向平便收拾收拾放到了別的房子去,總算是騰空出來些空間。
然而翻了這麽多書,溫向平最終卻是煩躁的抓抓頭。或許是目的太刻意的緣故,他看來看去總是覺著少點什麽,就像是面前擺著厚厚一摞如何鍛造的理論書,雖然都看了過去,到底該親自試一下,所想要鍛造出一把獨一無二的劍,勢必又要加入自己的精血。
而靈感,無疑就是這所謂精血了。
溫向平索性把所有的書都推開,盡信書不如無書,狠狠放松了自己,完全不想創作的一絲一毫。藝術自當來源於生活,唯有如此才能引起共鳴,縱觀這一本本典籍,十成十都有著現實投射的影子。
就如哈維獎的一位女獲獎者並非職業作家,甚至沒有文學功底,只是一個完全的家庭主婦,其作品也只是如實記錄她的家庭和生活。然而既然能最終將哈維獎收入囊中,必然有其過人之處。其中的真實想必占據了不低的地位。
這麽一晃,時間就到了蘇玉秀的預產期。其間,溫向平自然又以溫知秋的筆名發表了幾篇劄記。如今,溫朝陽和甜寶蜜果兒兄妹三個也算是為大眾所熟知,雖然不知道孩子們長什麽樣,但這絲毫不影響廣大讀者對他們的喜愛。
最終在六月的一個清晨,溫向平的第四個孩子,蜜果兒的小弟弟,隨著一聲嘹亮的哭聲,一家七口人的期盼,降落在了這個陌生的世界。
溫向平當場便給小兒子取名為溫朝玦,取玉字旁代表蘇玉秀,朝字又能念朝(cháo),取得是一心向玉之意,這主意還是跟著他的讀者們學的。
而當天,溫向平不僅興致大發寫下一篇《玦玦閉著眼來到這個世界,哭著來到我和妻子的懷中》,在聽到小兒子哇哇的啼哭聲時,溫向平更是一舉定下了猶疑幾個月的新作主題。
溫向平甚至就守在蘇玉秀的病床邊,連夜打了新作的大綱出來。好在溫向平習慣隨身帶著紙筆,這才不至於咬破手指在衣服上記錄稍縱而逝的靈感。
不過想一想還是挺帶感的,說不定溫向平這部作品真的能拿到冒頓獎,屆時這事就能像施特勞斯和馬克吐溫的逸聞趣事一樣流傳後世也說不定。
蘇玉秀剛剛生產正需要丈夫陪伴,溫向平卻正好撞上了靈感爆發,錯過這次不知道下次又要等到什麽時候,畢竟上一次可是剛剛等了三四個月。
索性,溫向平就每天扒在蘇玉秀的病床旁邊,護士前來查房時他在寫,李紅枝帶著溫朝陽兄妹三個前來看他們的小弟弟時,溫向平還在寫,口中時不時念念叨叨,不知情的外人見了,還當以為這人魔怔了不成。
而醫院裏的護士和醫生也有認出來溫向平就是溫知秋的,見到其整日苦心創作還要守在妻子身邊,更是大受感動,對蘇玉秀照顧的更用心幾分不說,就是來查房的頻率也比別的病房高出一倍去。
只在報紙上見過的,寫了《蜀山》和《大惠山》的溫知秋,現在就這麽活生生、近距離的站在他們面前,怎能不讓這群溫知秋的忠實讀者激動一番。
好在溫向平選擇的這家醫院貴是有貴的道理的,醫護工作人員的素質非常之高,直到蘇玉秀和小朝玦出院時,“溫知秋陪產妻子”的消息沒出現在雜志報刊的標題上,什麽奇奇怪怪的人也沒出現過。只有江家、羅家和及許城陽等熟人來看望了幾次,倒是叫溫向平對這家醫院的評價挺高。
下次生病什麽的就來這家醫院了。
蘇玉秀見過溫向平三月沒有靈感的糾結模樣,此時也是體諒丈夫靈感如泉湧、一氣呵成的狀態有多不容易。只是溫向平一寫起來就沒個完,飯也不吃覺也不睡的狀態讓蘇玉秀擔憂了好幾次。
一頓兩頓不吃、一覺兩覺不睡,蘇玉秀是萬萬不會打斷溫向平創作的。奈何溫向平一寫入迷就仿似著了魔,不餓不困,倒是要蘇玉秀這個躺在病床上的時時刻刻監督才行。
也不知道到底誰是那個生孩子的,誰又才是陪房侍候的。
唉。
……
溫向平的新作題目暫定為《和樂》,體裁是一部小說。
和樂是小說中男主人公的名字,出生在一個平凡卻安寧的家庭,父母取名為和樂,盼望兒子一生不求富貴,只求平安和樂。兩歲時在小區中玩耍而其母卻不在身邊,於是被出來尋找貨物的人販子偷偷抱走,等到其母發現痛哭悔恨時,和樂已經被帶上了前往山坳裏的面包車,賣給一家無子的夫妻。
這對夫妻已經年逾四十卻無子,對待和樂宛如親生,取名為和樂不說,平素裏真真是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只一點,不準和樂離開他們的視線半步。
和樂於是在這樣的溺愛下長到了十五歲,性子難免嬌縱,然而夫妻卻並不在意,十年如一日的待和樂好。
和樂雖然嬌縱,腦袋瓜卻是實打實的聰明,才十幾歲就能想著法子倒賣商品掙錢,等到成年那年,和樂手頭已經小有一筆的積蓄,於是決意去見識外面更廣闊的世界。哪怕夫妻哭鬧著阻止,和樂還是在一個晚上悄悄抱著自己的小布包跑出了山坳。
和樂腦子雖然聰明,卻到底涉世未深,出來沒多久就被人坑騙了幾次,手頭本就不多的積蓄很快就一無所有,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為生計所迫,和樂只能在一家無證的黑餐館打黑工掙點口糧。
或許是骨子裏就透著一股不服輸,再度積攢了一點成本後,和樂拿著錢坐車到了大城市,從最基礎的零工打起,憑著切身體會和觀察琢磨來的經驗,一路開了自己的公司,成為了當市的商業新貴。
成熟穩重的和樂思及當年任性逃出家中的自己,和疼愛自己的父母,倍覺愧疚和思念,於是開車回鄉欲把父母接到城裏來。山坳裏的夫妻見了和樂喜極成泣,又高興於兒子的出息,當下便跟著兒子一起前往大城市。在途中卻意外撞上了一位婦人,婦人最終截去雙腿,和樂聽說其喪夫喪子,孑然一身,又因為自己雙腿殘疾,當下便很是愧疚,帶著婦人一起回家奉養。
於是,四個人就這樣住在了一處別墅。一日,新聞播報抓獲一夥人販子團隊,其中的銷地正有和樂長大的山坳。
和樂聽見詫異了一番,卻並未多想,老夫妻心虛之下關掉了電視。雙腿殘疾的婦人卻很是激動。她正是和樂的生身之母,多年來和丈夫四處奔波尋找兒子,丈夫在前些年意外去世,便只剩下她一人。得知和樂來自人販子常去的山坳,婦人隱隱便猜測和樂正是她的親生兒子。在看見和樂後頸的胎記後,婦人欣喜若狂,抓著和樂跟他道出真相,和樂卻並不相信。老夫妻聽聞後,擔心兒子會離開他們,竟然下了狠心要將婦人殺掉。
孰料婦人經受連番打擊,兒子也並不認她,精神錯亂之下直接點著了整棟別墅,寧死也拖著老夫妻不讓其逃生,最終只有和樂一人逃了出來。而在警察的基因核對中,證明和樂確實與老夫妻無血緣關系,而婦人正是其母。
和樂得知真相崩潰不已,在三人墳頭坐了許久,和樂最終將全部家產捐出,來到了他真正的故鄉。
在小說的最後,和樂住進了生身父母的房子中,當看著滿屋擺著的一家三口合照時,和樂終於忍不住痛哭出聲……
事實上,溫向平唯一的靈感就是整篇小說末端,和樂崩潰大哭的場景。據誰說,人哭著來,是因為要來經受一世磨難。
《和樂》雖然寫的是一個例子,事實上卻是溫向平用來以小見大的手法。寬寬泛泛對整個人販產業鏈的描寫到底不如一個無限接近真實的例子來的更加觸目驚心。
然而寫歸寫,溫向平自己卻是會盡力護著四個孩子,哭著降生溫向平動不了手腳,盡力讓孩子提前將一生的淚在出生時都流盡溫向平卻是能盡力而為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許久沒來並城, 看見已經和幾年前不甚相同,首先能看見的就是路邊的商鋪顯而易見的多了起來。
趙愛軍工廠的位置趙愛黨自然再清楚不過的, 三人走了一會兒便到了目的地。
溫向平從隨身的包裏掏出一沓紙,分給蘇承祖趙愛黨一人一摞,
“咱們一人一邊兒, 待會兒貼完了在這兒見。”
蘇承祖和趙愛黨毫無意見,從溫向平手中接過紙便悶頭在工廠的墻壁上頭貼了起來。
這紙是溫向平忙了一個假期的成果,上面從趙愛軍為討老丈人關心坑害親父, 到趙建國氣急要打趙愛軍時意外逝世,然而趙愛軍連葬禮都沒回去操持, 每日在家大吃大喝,還將前來討公道的趙愛黨幾次奚落回村的事情寫的一清二楚。
溫向平是掌控文字的高手,這一張紙看過去, 只要是有點良知的人都必然會對趙愛軍厭惡憎恨。而三人不僅將這些貼在了趙愛軍工作的工廠,還貼在了趙愛軍住的小區。到那時,趙愛軍必將成為人人喊打的老鼠。
所以要說這法子有幾分損,然而溫向平可是一點都沒抹黑趙愛軍,全都是有理有據的事實,要怪也只能怪趙愛軍確實其身不休,品性惡劣。
溫向平甚至都找了人掏了錢, 如若到時趙愛軍氣急敗壞來撕紙, 收了錢的這些人就會將一份原稿再抄幾十份出來張貼出去。
當然了, 溫向平怎麽也是一個公眾人物,萬一哪天這事兒爆出來是他做的也多少有點麻煩。上次楊賀那麻煩他可是不想再來一次了。
索性是冬天,溫向平幹脆就裹了厚厚的圍巾,把臉擋的嚴嚴實實,雇人的時候也是自己一個人去的。
至於紙上的字,幹脆就是溫向平用左手抄的。溫向平雖然左手不怎麽會寫字,但練兩天能寫出來個字形讓人認得就行。
可以說,溫向平這一番行動是再思慮周全不過。
趙愛軍的住所是在並城一個普通的居民小區,離他工作的工廠並不遠。
雖然在並城裏只能算是一般水平,但基礎設施比起鄉下來肯定是要好上不少。也難怪趙愛軍為了留在城裏這麽拼,連親爸都能一坑再坑。
蘇承祖二人並沒有跟著溫向平來這個小區,為了遮一遮耳目,只是在附近的飯館裏等著他。
溫向平漫不經心的走在小區裏,因為是冬天,小區裏的綠化都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灰蒙蒙的看著並不舒服。
小區有好幾個出口,溫向平不認路,只能原路返回,途中遇見一個正好對著一個菜市場的出入口。
這種菜市場都是小攤小販們自己占地占出來的,城管如若哪天整潔城市,這種攤子是必然會被驅除的。
現在已經臨近中午,菜市場裏頭的攤販陸陸續續的收了東西離開,溫向平卻忽然頓住了步子,視線凝聚在一個提著手中袋子的老婦人身上。
雖然已經許多年沒見,但溫向平還是一眼認出了溫母。此時的她比之幾年前養尊處優的貴婦人姿態顯然要狼狽的多。手裏提著幾個裝著菜的袋子,裏頭的菜都已經蔫蔫兒的,眼見著就不新鮮,可能是趁著人家收攤便宜處理時買的。
溫母專心致志的提著袋子往家走去,與溫向平擦身而過時也沒有註意到這個站在她身邊的男人就是她闊別數年的小兒子。
溫向平就那樣站著,並沒有出聲,任溫母從他身邊走過,露在外的手因為沒有手套的保護已經凍的通紅。
看著溫母佝僂了幾分的背影,看來溫向安這幾年過得不太如意,不然怎麽會從以前喝著名茶成了靠這些菜充饑。溫家又怎麽會從一個頗為富貴的小區搬到這裏來。
溫向平收回目光,自顧自的向前走去。溫家再如何都跟他沒有關系了,他們有他們的生活,他有他的生活。
離開大河村前,溫向平自然還要和江河清一起去買火車票,回來的路上順便去城裏的百貨商城采購一番,除了火車上吃的用的,回到沽市也好給羅家和許城陽送點晉省特色過去。
二人來的商場正是溫向安在的勝利百貨大樓。但因著這家百貨大樓離車站最近,東西也頗為齊全,溫向平也就沒有換一家去,雖然如果運氣不好撞上溫向安,虛與委蛇一番也是挺麻煩。但這點緣由還不值得溫向平再繞幾公裏花費半天功夫。
好在,溫向平和江河清的一番采購倒是挺順利,溫向平沒有遇上溫向安,反倒是遇上了宋藝茹。
宋藝茹和當年也是大不一樣,穿著一身幹練的衣裳,頭發也剪短到了耳邊,臉上也是神采奕奕。比起前幾年的天真,此時更多了一分世故和幹練。
看見溫向平,宋藝茹起先微微一怔,隨即主動上前來打招呼。
“嫂子。”
溫向平問好道,雖然溫家人品行不端,但從他跟宋藝茹的幾次接觸來看,宋藝茹生性單純質樸,和溫家明顯不是一路人。
宋藝茹對這個曾經的小叔子感官也還不錯,何況對方如今還是華國鼎鼎有名的溫作家,前陣子的記者招待會可是鬧得沸沸揚揚,連遠在晉省的人都一清二楚,宋藝茹自然一眼就認出了她的前小叔子就是《蜀山》的作者。
宋藝茹面上帶笑道,
“我已經和溫向安離婚了。你可以叫我宋姐。”
溫向平聞言卻並不驚訝。事實上,在那日他看見溫母的落魄模樣時就已經猜到了,恐怕溫向安還做了不太好的事情,惹得宋家不悅,動手收拾溫家。
畢竟溫向安怎麽也考上了個大學,就是在勝利百貨的這份工作沒了,憑著國家分配的工作,也不至於到讓溫母買最便宜的菜的地步。
只是…能把不曉世事的宋藝茹逼成現在這副女強人模樣,溫向安到底是幹了什麽天怒人怨的事。
溫向平無意深究,順坡道,
“宋姐。”
宋藝茹笑笑,請溫江二人到自己的辦公室喝茶。清香的茶霧繚繞而起,盈香在精致的茶桌上。
江河清聞了聞味道,將茶杯推開一些,解釋道,
“抱歉,我對安吉白茶有些敏感。”
雖然不至於過敏,但聞著那氣味總是會不舒服。
宋藝茹心下一驚,沒想到這個大胡子竟然還有憑茶香辨茶的功夫,目光不經意般掃過二人一眼,能說果然是人以群分麽,華國屈指一數的大作家,身邊的人果然也不是一般人。
當下便笑著給江河清換了一杯熱水,
“是我招待不周了,您請。”
溫向平啄了一口茶,笑道,
“宋姐不用這麽客氣,雖然親戚關系不在了,總能稱一聲朋友吧。”
宋藝茹玩笑道,
“溫作家都這般說了,我怎麽好意思拒絕。溫作家今日蒞臨的消息若是傳出去,只怕等到明日我這商場就能賓客如雲了。
溫向平但笑不語。
宋藝茹又客套了一陣,門口傳來幾聲“扣扣”,一個工作人員模樣的男人進來,手上提著幾個禮盒。
宋藝茹接過來遞給溫向平,
“這些是我給伯父伯母的拜年禮,只是遲了幾分,希望伯父伯母不介意。”
“當然。”
溫向平沒有推拒,他收下了這些東西就表示他和宋藝茹之間並沒有溫家的隔閡,友好往來。雖然身在兩個城市,但指不定哪一天彼此有用得著的時候。
果然,見溫向平收下了東西,宋藝茹臉上笑容更大,
“時候不早了,我也就不留你們了,提著這麽多東西早些回家才好。”
江河清雖然對宋藝茹有些好奇,卻也識趣的沒有多問。於是二人便趕在天黑之前回了大河村。
溫江兩家來時一起來,走時自然也一起走,最終訂了正月十一中午的票,到了沽市也能留一天的時間修整。
等到溫向平走的時候,正好撞上趙愛軍氣勢洶洶又頗為狼狽的往趙家走去。這才僅僅三天,趙愛黨就撐不住了麽。
剩下的事溫向平沒有再插手,這也是他和趙愛黨說好的。畢竟趙愛黨才是趙建國正兒八經的兒子,他們這些外人再怎麽插手也不能越過人家去。何況趙愛黨一片好心不想他們沾腥,溫向平承這個情,趙愛黨自己也有能力善後。
江河清要帶江母離開,江河清的哥哥嫂子和姐姐們自然不同意。有江母在大河村時,江河清還能每個月都往回寄錢寄好東西,江母這一走,他們還拿什麽!
其間自然紛紛阻攔,但奈何江母鐵了心要跟小兒子走,江河清又一家給了一千塊錢,江河清最終也就成功帶著江母回了沽市。
這個春節,溫向平也不是半點工作都沒做的。因此一到沽市,就將自己寫好的劄記送到了新周刊。
羅家和的重點卻不在劄記上頭,
“前幾年的冒頓文學獎你知道吧?”
溫向平當然知道。冒頓是華國作協裏首屈一指的大作家,比賈平仄等人還要資歷更深,是正兒八經的國寶級作家,然而早在七幾年的時候便去世了。
根據其遺願,國家便設立了冒頓文學獎,這是華國第一個以人名命名的文學獎,亦是華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
冒頓文學獎的第一次評選是在兩年前,入選的作品是十三萬字以上、且在七七年到八一年間發表的,溫向平的《蜀山》當時還只連載了一半,《大惠山》雖然完結了,到底是通俗小說,比不得那些深刻有內涵的,因此連入選都沒能入選。
羅家和又神神秘秘道,
“冒頓獎三年一頒,明年正好又是一輪,向平有沒有興趣……”
溫向平驚訝的睜大眼,卻正對上羅家和言笑晏晏的眼。
說實話,溫向平對冒頓獎不眼紅是假的,雖然通俗作品受眾大,盈利大,然而有得必有失,放棄了思想深度而選擇淺顯通俗使得利潤大,這就導致無論是《紐扣》還是《蜀山》在深度方面都是有所缺失,這就導致了他的作品拿去評獎時必然占據劣勢。
就好比送去沖獎的電影和商業電影,二者的側重目標不同。
溫向平不是寫不來這麽深的作品。可先不說他多年未寫,未必還寫的出來,就是寫也很有可能比不得四五十歲作家來的好。這不是資歷問題,而是時間長短所帶來的底蘊積累深厚的問題。
無論是許城陽才會讓當初的溫向平隱退兩年,靜著心在學校裏認認真真讀上兩年書,還是賈平仄查老建議他多寫幾種體裁的作品,都是出於增厚底蘊的考慮。
哈維獎的平均獲獎年齡是六十五歲,冒頓獎的平均獲獎年齡也是五十三歲,由此可見一斑。
只說如今還未出世的一本巨著《白鹿原》,在九二年就創作完成,卻一直等到九七年才得獎,其難度便知有多大。
不過算一算,溫向平如今的實際年齡也近五十,單論資歷而言,倒也能夠得上,只是這實際水準,可是得再好好打磨打磨。
溫向平苦笑道,
“羅大哥,先不說我能不能得獎,先說距離下一次評選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到底是倉促了。”
羅家和也知道,但他並不是讓溫向平非沖著這個獎去,
“你可以從現在開始慢慢往這個方向轉移發展了嘛,先寫幾篇練練手,說不得等到你也五十歲的時候,這冒頓獎就猶如探囊取物。”
溫向平不由得失笑,羅家和對他倒是頗為自信。
但其實就是羅家和不這麽說,溫向平其實也有點這方面的意思。自從上次作家交流會,溫向平就清楚的意識到,只要一日沒有華國作家得到過哈維獎,華國作家就一日在國際文壇上擡不起頭來。哪怕他當時能壓哈更斯一籌,也改變不了華國作家的地位。
為了給華國作家爭一口氣,無數的華國作家都在幾十年如一日的筆耕不綴,看過的書是正兒八經的浩如煙海,一篇又一篇巨著誕生,但卻紛紛敗北哈維,令人實在是不得不扼腕痛惜。
固然華國才從戰火紛飛中煥然新生,又經歷十年浩劫大傷元氣,華國作家的文人傲骨卻從未丟失過。
溫向平沈思著,羅家和也不打擾他,只靜靜的坐在原地等著他的回覆。
良久,溫向平終於動了,他認真的點了點頭,
“我明白了,我會的。”
羅家和笑著道,
“這就對了,不管能不能拿獎,有個激勵自己砥礪前行的目標總是好的。”
說完,卻又突然想起來什麽似的,
“對了,寫好的作品你可記得即時拿來給我,好讓給刊出去,畢竟還有個指標在。”
溫向平頷首,
“我懂得。”
既然決定要轉變寫作的模式,溫向平自然該改一改自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寫作習慣。縱使還想寫小說,也要從通俗小說轉變為思想更有深度的體裁。至於劄記,溫向平是真的挺喜歡這個形式。
時不時記錄些孩子們的天真嬌憨分享給大眾看,得到讀者們對孩子們的誇讚,倒是讓溫向平的心中更為高興,比自己得了誇讚都歡喜。說不得這就是為什麽會有“曬娃”一族的出現吧。
雖然一開始只打算練練手,溫向平也沒想著應付了事,每一次嘗試都應該有一次的價值。於是也很是好好思索了一番新小說的主題,更是又買了一箱書回來,囊括了能找來的哈維獎作品和上一屆冒頓獎得主們的作品,還有古今中外各種書刊,哪怕是游記野史也不曾放過。又把看過的歷史記載雲雲再拿出來翻一遍
抱著“說不得就能從哪一句看似平平凡凡的話中獲得靈感”的想法,溫向平每日都沒日沒夜的看書,要不是還有個挺著大肚子的蘇玉秀,只怕溫向平當真要把自己鎖在書房裏整日不出來。
只不過這樣一來,溫家現在住的這個房子自然又是放不下這麽多書。
好在溫家如今名下也有好幾套房,溫向平便收拾收拾放到了別的房子去,總算是騰空出來些空間。
然而翻了這麽多書,溫向平最終卻是煩躁的抓抓頭。或許是目的太刻意的緣故,他看來看去總是覺著少點什麽,就像是面前擺著厚厚一摞如何鍛造的理論書,雖然都看了過去,到底該親自試一下,所想要鍛造出一把獨一無二的劍,勢必又要加入自己的精血。
而靈感,無疑就是這所謂精血了。
溫向平索性把所有的書都推開,盡信書不如無書,狠狠放松了自己,完全不想創作的一絲一毫。藝術自當來源於生活,唯有如此才能引起共鳴,縱觀這一本本典籍,十成十都有著現實投射的影子。
就如哈維獎的一位女獲獎者並非職業作家,甚至沒有文學功底,只是一個完全的家庭主婦,其作品也只是如實記錄她的家庭和生活。然而既然能最終將哈維獎收入囊中,必然有其過人之處。其中的真實想必占據了不低的地位。
這麽一晃,時間就到了蘇玉秀的預產期。其間,溫向平自然又以溫知秋的筆名發表了幾篇劄記。如今,溫朝陽和甜寶蜜果兒兄妹三個也算是為大眾所熟知,雖然不知道孩子們長什麽樣,但這絲毫不影響廣大讀者對他們的喜愛。
最終在六月的一個清晨,溫向平的第四個孩子,蜜果兒的小弟弟,隨著一聲嘹亮的哭聲,一家七口人的期盼,降落在了這個陌生的世界。
溫向平當場便給小兒子取名為溫朝玦,取玉字旁代表蘇玉秀,朝字又能念朝(cháo),取得是一心向玉之意,這主意還是跟著他的讀者們學的。
而當天,溫向平不僅興致大發寫下一篇《玦玦閉著眼來到這個世界,哭著來到我和妻子的懷中》,在聽到小兒子哇哇的啼哭聲時,溫向平更是一舉定下了猶疑幾個月的新作主題。
溫向平甚至就守在蘇玉秀的病床邊,連夜打了新作的大綱出來。好在溫向平習慣隨身帶著紙筆,這才不至於咬破手指在衣服上記錄稍縱而逝的靈感。
不過想一想還是挺帶感的,說不定溫向平這部作品真的能拿到冒頓獎,屆時這事就能像施特勞斯和馬克吐溫的逸聞趣事一樣流傳後世也說不定。
蘇玉秀剛剛生產正需要丈夫陪伴,溫向平卻正好撞上了靈感爆發,錯過這次不知道下次又要等到什麽時候,畢竟上一次可是剛剛等了三四個月。
索性,溫向平就每天扒在蘇玉秀的病床旁邊,護士前來查房時他在寫,李紅枝帶著溫朝陽兄妹三個前來看他們的小弟弟時,溫向平還在寫,口中時不時念念叨叨,不知情的外人見了,還當以為這人魔怔了不成。
而醫院裏的護士和醫生也有認出來溫向平就是溫知秋的,見到其整日苦心創作還要守在妻子身邊,更是大受感動,對蘇玉秀照顧的更用心幾分不說,就是來查房的頻率也比別的病房高出一倍去。
只在報紙上見過的,寫了《蜀山》和《大惠山》的溫知秋,現在就這麽活生生、近距離的站在他們面前,怎能不讓這群溫知秋的忠實讀者激動一番。
好在溫向平選擇的這家醫院貴是有貴的道理的,醫護工作人員的素質非常之高,直到蘇玉秀和小朝玦出院時,“溫知秋陪產妻子”的消息沒出現在雜志報刊的標題上,什麽奇奇怪怪的人也沒出現過。只有江家、羅家和及許城陽等熟人來看望了幾次,倒是叫溫向平對這家醫院的評價挺高。
下次生病什麽的就來這家醫院了。
蘇玉秀見過溫向平三月沒有靈感的糾結模樣,此時也是體諒丈夫靈感如泉湧、一氣呵成的狀態有多不容易。只是溫向平一寫起來就沒個完,飯也不吃覺也不睡的狀態讓蘇玉秀擔憂了好幾次。
一頓兩頓不吃、一覺兩覺不睡,蘇玉秀是萬萬不會打斷溫向平創作的。奈何溫向平一寫入迷就仿似著了魔,不餓不困,倒是要蘇玉秀這個躺在病床上的時時刻刻監督才行。
也不知道到底誰是那個生孩子的,誰又才是陪房侍候的。
唉。
……
溫向平的新作題目暫定為《和樂》,體裁是一部小說。
和樂是小說中男主人公的名字,出生在一個平凡卻安寧的家庭,父母取名為和樂,盼望兒子一生不求富貴,只求平安和樂。兩歲時在小區中玩耍而其母卻不在身邊,於是被出來尋找貨物的人販子偷偷抱走,等到其母發現痛哭悔恨時,和樂已經被帶上了前往山坳裏的面包車,賣給一家無子的夫妻。
這對夫妻已經年逾四十卻無子,對待和樂宛如親生,取名為和樂不說,平素裏真真是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只一點,不準和樂離開他們的視線半步。
和樂於是在這樣的溺愛下長到了十五歲,性子難免嬌縱,然而夫妻卻並不在意,十年如一日的待和樂好。
和樂雖然嬌縱,腦袋瓜卻是實打實的聰明,才十幾歲就能想著法子倒賣商品掙錢,等到成年那年,和樂手頭已經小有一筆的積蓄,於是決意去見識外面更廣闊的世界。哪怕夫妻哭鬧著阻止,和樂還是在一個晚上悄悄抱著自己的小布包跑出了山坳。
和樂腦子雖然聰明,卻到底涉世未深,出來沒多久就被人坑騙了幾次,手頭本就不多的積蓄很快就一無所有,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為生計所迫,和樂只能在一家無證的黑餐館打黑工掙點口糧。
或許是骨子裏就透著一股不服輸,再度積攢了一點成本後,和樂拿著錢坐車到了大城市,從最基礎的零工打起,憑著切身體會和觀察琢磨來的經驗,一路開了自己的公司,成為了當市的商業新貴。
成熟穩重的和樂思及當年任性逃出家中的自己,和疼愛自己的父母,倍覺愧疚和思念,於是開車回鄉欲把父母接到城裏來。山坳裏的夫妻見了和樂喜極成泣,又高興於兒子的出息,當下便跟著兒子一起前往大城市。在途中卻意外撞上了一位婦人,婦人最終截去雙腿,和樂聽說其喪夫喪子,孑然一身,又因為自己雙腿殘疾,當下便很是愧疚,帶著婦人一起回家奉養。
於是,四個人就這樣住在了一處別墅。一日,新聞播報抓獲一夥人販子團隊,其中的銷地正有和樂長大的山坳。
和樂聽見詫異了一番,卻並未多想,老夫妻心虛之下關掉了電視。雙腿殘疾的婦人卻很是激動。她正是和樂的生身之母,多年來和丈夫四處奔波尋找兒子,丈夫在前些年意外去世,便只剩下她一人。得知和樂來自人販子常去的山坳,婦人隱隱便猜測和樂正是她的親生兒子。在看見和樂後頸的胎記後,婦人欣喜若狂,抓著和樂跟他道出真相,和樂卻並不相信。老夫妻聽聞後,擔心兒子會離開他們,竟然下了狠心要將婦人殺掉。
孰料婦人經受連番打擊,兒子也並不認她,精神錯亂之下直接點著了整棟別墅,寧死也拖著老夫妻不讓其逃生,最終只有和樂一人逃了出來。而在警察的基因核對中,證明和樂確實與老夫妻無血緣關系,而婦人正是其母。
和樂得知真相崩潰不已,在三人墳頭坐了許久,和樂最終將全部家產捐出,來到了他真正的故鄉。
在小說的最後,和樂住進了生身父母的房子中,當看著滿屋擺著的一家三口合照時,和樂終於忍不住痛哭出聲……
事實上,溫向平唯一的靈感就是整篇小說末端,和樂崩潰大哭的場景。據誰說,人哭著來,是因為要來經受一世磨難。
《和樂》雖然寫的是一個例子,事實上卻是溫向平用來以小見大的手法。寬寬泛泛對整個人販產業鏈的描寫到底不如一個無限接近真實的例子來的更加觸目驚心。
然而寫歸寫,溫向平自己卻是會盡力護著四個孩子,哭著降生溫向平動不了手腳,盡力讓孩子提前將一生的淚在出生時都流盡溫向平卻是能盡力而為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