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百轉
關燈
小
中
大
依大齊朝規,年初一百官入朝,摘來年風調雨順的好兆頭。初二、初三、初四休沐,初五開朝,一切歸常。
元月初五,長樂宮朱門大開,各宮主子乘輦至中宮,先於主殿前行君臣三拜禮。
入內,再拜,行家禮。
“臣妾等給皇後娘娘請安,皇後娘娘聖安。”
皇後徐方宜著鳳冠大妝,端坐於長樂宮主殿,居高臨下,貴不可言。
“起。” 母儀天下,凜然不可進犯。
她慣常都是端莊素雅的打扮,今日盛裝,長眉修鬢,鋒芒畢露。
“臣妾等謝皇後娘娘。”
大禮拜畢,眾人各自按品級高低落座,靜默等著皇後先開口。
“貴妃大安了?” 皇後看向下首珠圍翠繞,將目光落在她左手邊的儀貴妃身上。
自初一那日大火後,儀貴妃便稱病染了風寒,次日,順順當當將宮權交回中宮。連日裏瑤華宮大門緊閉,不問春秋。
“多謝娘娘掛念。” 仍是光彩照人的一張臉,半點瞧不出病氣,言辭也照以往沈穩了許多。
“臣妾聽聞二皇子傷了手臂,養得怎麽樣了?” 儀貴妃不鹹不淡地回問,可神情卻瞧不出關切。
“小孩子皮實,並無大礙。”
桌上都擺著幹果茶點,沒見旁人真的吃喝起來。唯順昭容脫了護甲,十分隨性地剝松子兒來,漫不經心掃了一眼尾座,笑吟吟道:“說起二皇子,臣妾倒是想起來…後宮進了新人,貴妃姐姐病了這些日子怕是錯過了好消息。”
“是嗎?” 儀貴妃眸低垂,四兩撥千斤,看不出喜惡。
“嬪妾撥雲,見過諸位娘娘。” 明丹姝起身,與眾人見禮。
皇上登基不過半年,尚未選秀,宮中如今幾位主子除了她以外,皆是東宮舊人。
“瞧瞧,還是個實打實的美人兒呢!” 順昭容跟前兒玉器裏的松子仁蓋了薄薄一碗底,卻也未見她往嘴裏放,狀似無意,心直口快:“娘娘這艷冠群芳的名聲兒,怕是要讓賢了。”
“順昭容過年時是將火藥當餃子吃了?” 德妃坐在皇後右手邊首位,小臂倚在茶幾上,手順勢拄著額頭,眼下烏青倒像夜裏沒睡好似的。
順昭容還欲再說,見對面的儀貴妃興致缺缺,也輕哼一聲閉了嘴。
“這些日子的事一樁接著一樁,也要趁今兒和妹妹們說道說道。” 皇後適時開口,辭嚴意正。
鳳眸眼尾上斜,丹唇微啟。
剛坐上後位不過幾日的人,倒像是浸淫後宮多年似的,端的不是善茬。
“初一夜裏蘭林宮起火,初三晚上二皇子燙傷了手臂,三皇子夭折。明面上看著,樁樁件件都是意外…” 皇後眼神落在惠婉儀身上…失了三皇子,也不過是扯著嗓子哭了半宿,晉位婉儀的冊封禮可一點沒耽擱。
世間的道理,並不一定非黑即白。尤其後宮,權力地位淩駕於人命清白之上,勝者為王。
收回心思,頓了頓:“ 皇上今早旨諭本宮封了案卷,是念著開朝頭一日,為了皇室的體統。可本宮還是要提醒諸位,什麽事兒該做,什麽事兒做不得,心裏都該有桿秤掂量著。”
“臣妾等謹遵娘娘教誨。” 話說過了,人也見過了,有些人雲裏霧裏,有些人心裏的大石落了地,便告退各自散去。
待人走後,許嬤嬤拿著一冊內侍省的回奏呈給皇後:“主子,這是瑜貴儀留在桌上的,想是給咱們的。”
皇後展閱,見是司刑官謄錄的審問宮人的供詞,“難得,內侍省差事辦得這樣痛快。”
昨日皇上到福陽宮,雷厲風行發落了一批修繕廊檐的宮人,臨走前將事情交給明丹姝處置。
她轉手便將這些人送去了內侍省,寧錯殺不放過,由司刑官嚴加拷問。
許嬤嬤尋思著,皇上分明是讓瑜貴儀辦事,卻被她又送回中宮,笑道:“瑜貴儀很是乖覺,這是像娘娘表忠心呢!”
皇後過目掃了一遍,與她料想的差不多,冷哼一聲: “乖覺?她借此事在福陽宮立了威,再順勢將燙手山芋扔給本宮罷了!”
她將回奏展開,交給許嬤嬤,“那起子人招供石灰的事是順昭容指使,真假姑且不論,她如今不過是個小小貴儀,又能真刀明槍地動得了誰。外人看著是她恭謹,得罪人的事交給本宮。”
“皇上的心向著明家,主子還是要小心周旋。”
“她不信皇上太後,宮中又諸多掣肘,一時半會成不了什麽氣候。” 與明丹姝相交多年,知道她百轉千回的水晶心肝。
明章當年是皇上的太傅,卻被牽連到黨爭中滅門,是個人都會心有芥蒂。
正如父親所說,皇上想馴服明家姐弟和河陽劉氏這兩匹烈馬,還有得磨呢!
“還有蘭林宮起火的事,倒底何人所為?皇上今早來旨命主子封卷歸案,這些事通通就不查了?”
“火?那夜誰漁利最大,就是誰。” 她摩挲著這回奏上字面,手指卻染上了墨汙。
新墨未幹,想是司刑連夜審問,今早才回報。
“後宮本就是一汪渾水,事事較真兒誰又是幹凈的,皇上心如明鏡卻不處置,是他暫不願意打破平衡罷了。”
說到底,後宮這些女人,不過是前朝的晴雨表、馬前卒。
“以老奴之見,順昭容到底是二皇子的親姨母,主子不如…” 許嬤嬤附耳,輕聲與她道:“趁機拔了順昭容,將二皇子留在自己身邊。”
皇後如今固然年輕,早晚會有自己的骨血不假,可眼前的嫡子更是實打實的。而且,經這遭風波,明眼人都瞧得出皇上對二皇子還是最為看重上心。
眼下順昭容的把柄送上門來,可是天賜良機。
大齊的祖宗規矩,是先立嫡再立賢。太子什麽時候立,全憑皇上的心意。
二皇子已經六歲了,先前是受太後養著,宮外有禦史臺宋家這個正牌外祖…這孩子雖然與宋家不親,但順昭容無子,宋家還是會照拂眼下這唯一的嫡子。
“容本宮想想…” 皇後心思百轉,舉棋不定。
梁濟站在承明宮門前,伸長脖子等了一刻鐘有餘,總算是見到了來人,小碎步迎了上去,拱手:“劉將軍。”
驃騎將軍劉青之子,劉立恒,而立之年,從五品上游騎將軍。
又對劉立恒身邊年輕的副將道:“明...副將此番平亂有功,前途無量。”
“梁公公。” 少年意氣飛揚,眉眼間是習武之人的舒闊明朗,言辭沈穩,不著痕跡提醒梁濟說錯了話:“在下劉真。”
“皇上正等著呢,二位裏面請。”
“臣劉立恒、劉真,給皇上請安。” 二人將佩劍留在承明宮殿外,入內面聖。
“二位賢卿平身。” 祁鈺亦許久未見明繼臻,上次見面,還是他為東宮時,替先皇到西郊大營巡查演兵。
打量著下首的少年,三年不見,身量小樹似的抽條,亦黝黑健壯了許多。卓爾不群,英姿颯爽。
“謝皇上。”
“川州十六縣剿匪的回報朕已閱,很好!” 祁鈺賞識驃騎將軍府並非是為了回報太後扶持之恩,而是劉氏一門的確可用。
驃騎將軍劉青戰功赫赫已無需贅言,劉立恒更是來日將才,只說此番帶五百兵士剿凈十六縣悍匪,以少勝多,心有溝壑。
“賞,游騎將軍劉立恒晉半銜,著升為正五品,賞百金。”
“臣謝皇上隆恩。” 劉立恒跪地謝恩,又將身旁少年推了出來,坦坦蕩蕩,朗聲道:“此次剿匪,臣之副將功不可沒,臣不敢居功。”
“川州十六縣悍匪難剿,皆緣由地形險峻覆雜,匪徒盤踞之地易守難攻。”
劉立恒所言不虛,諸縣百姓受匪害日久,朝廷早年對這一地區的圍剿,多是官軍撲來時,悍匪便如鳥散林,利用山中地形之利,來去自如。
“此次與悍匪作戰,副將劉真身先士卒,帶潛行軍佯裝潛入縣,摸清道路險夷、匪軍據點分布、戰力敵我對比,找出了匪患之所以屢剿不滅的癥結所在。”
明繼臻在軍中化名劉真,對外說是劉家旁枝的庶子。可眼下,祁鈺並未避諱其名姓:“繼臻,你來說。”
“過去剿匪,皆講究兵貴神速,欲用朝廷雷霆手段,震懾悍匪,但卻收效甚微。臣思及兵法雲: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
“好!” 縱使早已閱過戰報,祁鈺再聽明繼臻口述時,恍然見到了老師當年在東宮替他運籌帷幄,甚感欣慰:“繼續說。”
“就臣潛於川州十六縣月餘觀之,悍匪之所以難一網打盡,一是由於匪徒在市井安插耳目,朝廷兵士還未至,山匪便已聞訊而逃,遁入大山而無影蹤。”
明繼臻侃侃而談,說起用兵時神采飛揚:“二是,征調客兵弊病人倦馬乏,不利於作戰,臣與川州借兵剿匪。”
話落,忽然跪地請罪:“臣請擅自作主,先斬後奏之罪。”
“悍匪已剿,功過相抵,朕恕你無罪。” 祁鈺知他所指,是未及請奏,便私借川州府兵的事。
事急從權,何況事後回京劉青也以軍法罰過。
“謝皇上。”
“只是,經此一役,朕發覺我大齊軍事僵化之弊。戰時若遇急情再行回京請旨,有貽誤戰機的風險。可若全權交予主將,兵權分散,於朝廷安定不利。”
自始祖皇帝,大齊與戎狄百場,勝敗難分。戎狄彪悍只是其一,大齊精兵良將如雲,卻始終不得其法,亦有弊病。
祁鈺顯然對此早有所矚目,明繼臻出奇制勝,膽子大得很,倒是無意挑出了軍政改革的引線。
“你二人近日便留在京中,與驃騎將軍、輔國將軍、兵部和中書令,共同條陳軍事時弊,十日後,面呈與朕。”
“臣遵旨。”
“臣遵旨。” 明繼臻聞言,嗓音都拔高了兩聲。
他的高興是為了他能留在京中,參軍四年餘,他偷偷摸摸見到姐姐的次數一只手都數得過來,如今皇上登基,他明家覆起指日可待,姐姐再不用在百戲班躲躲藏藏!
“繼臻,你等等…” 劉立恒告退,祁鈺開口將喜形於色的少年留下。
作者有話說:
石灰水,到底是不是順昭容呢?
註釋: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選自《孫子兵法·計篇》。廟算:出征之前的戰略籌劃。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元月初五,長樂宮朱門大開,各宮主子乘輦至中宮,先於主殿前行君臣三拜禮。
入內,再拜,行家禮。
“臣妾等給皇後娘娘請安,皇後娘娘聖安。”
皇後徐方宜著鳳冠大妝,端坐於長樂宮主殿,居高臨下,貴不可言。
“起。” 母儀天下,凜然不可進犯。
她慣常都是端莊素雅的打扮,今日盛裝,長眉修鬢,鋒芒畢露。
“臣妾等謝皇後娘娘。”
大禮拜畢,眾人各自按品級高低落座,靜默等著皇後先開口。
“貴妃大安了?” 皇後看向下首珠圍翠繞,將目光落在她左手邊的儀貴妃身上。
自初一那日大火後,儀貴妃便稱病染了風寒,次日,順順當當將宮權交回中宮。連日裏瑤華宮大門緊閉,不問春秋。
“多謝娘娘掛念。” 仍是光彩照人的一張臉,半點瞧不出病氣,言辭也照以往沈穩了許多。
“臣妾聽聞二皇子傷了手臂,養得怎麽樣了?” 儀貴妃不鹹不淡地回問,可神情卻瞧不出關切。
“小孩子皮實,並無大礙。”
桌上都擺著幹果茶點,沒見旁人真的吃喝起來。唯順昭容脫了護甲,十分隨性地剝松子兒來,漫不經心掃了一眼尾座,笑吟吟道:“說起二皇子,臣妾倒是想起來…後宮進了新人,貴妃姐姐病了這些日子怕是錯過了好消息。”
“是嗎?” 儀貴妃眸低垂,四兩撥千斤,看不出喜惡。
“嬪妾撥雲,見過諸位娘娘。” 明丹姝起身,與眾人見禮。
皇上登基不過半年,尚未選秀,宮中如今幾位主子除了她以外,皆是東宮舊人。
“瞧瞧,還是個實打實的美人兒呢!” 順昭容跟前兒玉器裏的松子仁蓋了薄薄一碗底,卻也未見她往嘴裏放,狀似無意,心直口快:“娘娘這艷冠群芳的名聲兒,怕是要讓賢了。”
“順昭容過年時是將火藥當餃子吃了?” 德妃坐在皇後右手邊首位,小臂倚在茶幾上,手順勢拄著額頭,眼下烏青倒像夜裏沒睡好似的。
順昭容還欲再說,見對面的儀貴妃興致缺缺,也輕哼一聲閉了嘴。
“這些日子的事一樁接著一樁,也要趁今兒和妹妹們說道說道。” 皇後適時開口,辭嚴意正。
鳳眸眼尾上斜,丹唇微啟。
剛坐上後位不過幾日的人,倒像是浸淫後宮多年似的,端的不是善茬。
“初一夜裏蘭林宮起火,初三晚上二皇子燙傷了手臂,三皇子夭折。明面上看著,樁樁件件都是意外…” 皇後眼神落在惠婉儀身上…失了三皇子,也不過是扯著嗓子哭了半宿,晉位婉儀的冊封禮可一點沒耽擱。
世間的道理,並不一定非黑即白。尤其後宮,權力地位淩駕於人命清白之上,勝者為王。
收回心思,頓了頓:“ 皇上今早旨諭本宮封了案卷,是念著開朝頭一日,為了皇室的體統。可本宮還是要提醒諸位,什麽事兒該做,什麽事兒做不得,心裏都該有桿秤掂量著。”
“臣妾等謹遵娘娘教誨。” 話說過了,人也見過了,有些人雲裏霧裏,有些人心裏的大石落了地,便告退各自散去。
待人走後,許嬤嬤拿著一冊內侍省的回奏呈給皇後:“主子,這是瑜貴儀留在桌上的,想是給咱們的。”
皇後展閱,見是司刑官謄錄的審問宮人的供詞,“難得,內侍省差事辦得這樣痛快。”
昨日皇上到福陽宮,雷厲風行發落了一批修繕廊檐的宮人,臨走前將事情交給明丹姝處置。
她轉手便將這些人送去了內侍省,寧錯殺不放過,由司刑官嚴加拷問。
許嬤嬤尋思著,皇上分明是讓瑜貴儀辦事,卻被她又送回中宮,笑道:“瑜貴儀很是乖覺,這是像娘娘表忠心呢!”
皇後過目掃了一遍,與她料想的差不多,冷哼一聲: “乖覺?她借此事在福陽宮立了威,再順勢將燙手山芋扔給本宮罷了!”
她將回奏展開,交給許嬤嬤,“那起子人招供石灰的事是順昭容指使,真假姑且不論,她如今不過是個小小貴儀,又能真刀明槍地動得了誰。外人看著是她恭謹,得罪人的事交給本宮。”
“皇上的心向著明家,主子還是要小心周旋。”
“她不信皇上太後,宮中又諸多掣肘,一時半會成不了什麽氣候。” 與明丹姝相交多年,知道她百轉千回的水晶心肝。
明章當年是皇上的太傅,卻被牽連到黨爭中滅門,是個人都會心有芥蒂。
正如父親所說,皇上想馴服明家姐弟和河陽劉氏這兩匹烈馬,還有得磨呢!
“還有蘭林宮起火的事,倒底何人所為?皇上今早來旨命主子封卷歸案,這些事通通就不查了?”
“火?那夜誰漁利最大,就是誰。” 她摩挲著這回奏上字面,手指卻染上了墨汙。
新墨未幹,想是司刑連夜審問,今早才回報。
“後宮本就是一汪渾水,事事較真兒誰又是幹凈的,皇上心如明鏡卻不處置,是他暫不願意打破平衡罷了。”
說到底,後宮這些女人,不過是前朝的晴雨表、馬前卒。
“以老奴之見,順昭容到底是二皇子的親姨母,主子不如…” 許嬤嬤附耳,輕聲與她道:“趁機拔了順昭容,將二皇子留在自己身邊。”
皇後如今固然年輕,早晚會有自己的骨血不假,可眼前的嫡子更是實打實的。而且,經這遭風波,明眼人都瞧得出皇上對二皇子還是最為看重上心。
眼下順昭容的把柄送上門來,可是天賜良機。
大齊的祖宗規矩,是先立嫡再立賢。太子什麽時候立,全憑皇上的心意。
二皇子已經六歲了,先前是受太後養著,宮外有禦史臺宋家這個正牌外祖…這孩子雖然與宋家不親,但順昭容無子,宋家還是會照拂眼下這唯一的嫡子。
“容本宮想想…” 皇後心思百轉,舉棋不定。
梁濟站在承明宮門前,伸長脖子等了一刻鐘有餘,總算是見到了來人,小碎步迎了上去,拱手:“劉將軍。”
驃騎將軍劉青之子,劉立恒,而立之年,從五品上游騎將軍。
又對劉立恒身邊年輕的副將道:“明...副將此番平亂有功,前途無量。”
“梁公公。” 少年意氣飛揚,眉眼間是習武之人的舒闊明朗,言辭沈穩,不著痕跡提醒梁濟說錯了話:“在下劉真。”
“皇上正等著呢,二位裏面請。”
“臣劉立恒、劉真,給皇上請安。” 二人將佩劍留在承明宮殿外,入內面聖。
“二位賢卿平身。” 祁鈺亦許久未見明繼臻,上次見面,還是他為東宮時,替先皇到西郊大營巡查演兵。
打量著下首的少年,三年不見,身量小樹似的抽條,亦黝黑健壯了許多。卓爾不群,英姿颯爽。
“謝皇上。”
“川州十六縣剿匪的回報朕已閱,很好!” 祁鈺賞識驃騎將軍府並非是為了回報太後扶持之恩,而是劉氏一門的確可用。
驃騎將軍劉青戰功赫赫已無需贅言,劉立恒更是來日將才,只說此番帶五百兵士剿凈十六縣悍匪,以少勝多,心有溝壑。
“賞,游騎將軍劉立恒晉半銜,著升為正五品,賞百金。”
“臣謝皇上隆恩。” 劉立恒跪地謝恩,又將身旁少年推了出來,坦坦蕩蕩,朗聲道:“此次剿匪,臣之副將功不可沒,臣不敢居功。”
“川州十六縣悍匪難剿,皆緣由地形險峻覆雜,匪徒盤踞之地易守難攻。”
劉立恒所言不虛,諸縣百姓受匪害日久,朝廷早年對這一地區的圍剿,多是官軍撲來時,悍匪便如鳥散林,利用山中地形之利,來去自如。
“此次與悍匪作戰,副將劉真身先士卒,帶潛行軍佯裝潛入縣,摸清道路險夷、匪軍據點分布、戰力敵我對比,找出了匪患之所以屢剿不滅的癥結所在。”
明繼臻在軍中化名劉真,對外說是劉家旁枝的庶子。可眼下,祁鈺並未避諱其名姓:“繼臻,你來說。”
“過去剿匪,皆講究兵貴神速,欲用朝廷雷霆手段,震懾悍匪,但卻收效甚微。臣思及兵法雲: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
“好!” 縱使早已閱過戰報,祁鈺再聽明繼臻口述時,恍然見到了老師當年在東宮替他運籌帷幄,甚感欣慰:“繼續說。”
“就臣潛於川州十六縣月餘觀之,悍匪之所以難一網打盡,一是由於匪徒在市井安插耳目,朝廷兵士還未至,山匪便已聞訊而逃,遁入大山而無影蹤。”
明繼臻侃侃而談,說起用兵時神采飛揚:“二是,征調客兵弊病人倦馬乏,不利於作戰,臣與川州借兵剿匪。”
話落,忽然跪地請罪:“臣請擅自作主,先斬後奏之罪。”
“悍匪已剿,功過相抵,朕恕你無罪。” 祁鈺知他所指,是未及請奏,便私借川州府兵的事。
事急從權,何況事後回京劉青也以軍法罰過。
“謝皇上。”
“只是,經此一役,朕發覺我大齊軍事僵化之弊。戰時若遇急情再行回京請旨,有貽誤戰機的風險。可若全權交予主將,兵權分散,於朝廷安定不利。”
自始祖皇帝,大齊與戎狄百場,勝敗難分。戎狄彪悍只是其一,大齊精兵良將如雲,卻始終不得其法,亦有弊病。
祁鈺顯然對此早有所矚目,明繼臻出奇制勝,膽子大得很,倒是無意挑出了軍政改革的引線。
“你二人近日便留在京中,與驃騎將軍、輔國將軍、兵部和中書令,共同條陳軍事時弊,十日後,面呈與朕。”
“臣遵旨。”
“臣遵旨。” 明繼臻聞言,嗓音都拔高了兩聲。
他的高興是為了他能留在京中,參軍四年餘,他偷偷摸摸見到姐姐的次數一只手都數得過來,如今皇上登基,他明家覆起指日可待,姐姐再不用在百戲班躲躲藏藏!
“繼臻,你等等…” 劉立恒告退,祁鈺開口將喜形於色的少年留下。
作者有話說:
石灰水,到底是不是順昭容呢?
註釋: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選自《孫子兵法·計篇》。廟算:出征之前的戰略籌劃。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