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369章軍容

關燈
第369章 軍容

三月初十,甲戍日,再過一天就是清明節,這將是一個沒有雨的清明節。

奉命,趙期昌帶著選拔的三百勇健軍士入京,接受身體檢查,確認身體健康,沒有水土豺其他病癥後,便正式充任東宮衛士。

太子在京中有兩處居所,一處在皇城慈慶宮,一處在皇城東安門外的十王府街的私邸中。此外京城外圍眾多的皇莊裏,也有一些被劃歸太子作為太子零花錢的來源。

從朝陽門而入,趙期昌終於感受密集的人群壓力,人來人往人匆匆,一種很熟悉的感覺,繁華的感覺。

他沒有怎麽挑選軍士,只是抽調三個百人哨隊罷了,唯一花費時間的就是確定這三百東宮儀仗的打扮。

是穿戴宮廷禁軍所用的禮儀用甲,還是保持自己的風格?

如果用禮儀盔甲,那入京後還要跟兵部武庫司打交道,這無疑會浪費幾日功夫。而趙期昌現在最要緊的事情就是入京,面見太子、藍道行,想法子將李時珍弄到北京來。

故而,東城兵馬使司派出兵丁在街道兩側維持秩序,自東宮親軍入城以來,因獨特打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京中士民、走卒販夫圍觀。

有邢一鳳支持,在山東資源的全面資助下,趙期昌終於能按著心思給軍隊全面換裝。

軍士一律是皮制官靴,褚紅色衣袍外穿著四面鏡甲,同時紮斜十字交錯白色武裝皮帶,環繞鏡甲腰圍的一圈武裝帶上常用的碗筷、匕首、藥劑、繩索、腰牌、箭囊或可能的火藥皮盒、彈丸盒都能系掛、固定。

鏡甲已開始陸續列裝京營兵,這種圍繞鏡甲形成的新式軍容並不出奇。

而令京中時士民爭相目睹要過眼癮的就是登萊軍獨特的負羽,以及跟負羽配套的四四方方折疊棉被。

此前是背後固定一個木匣子,木匣子上固定羽飾,所以叫負羽。羽飾拆卸後,就能卷起收入木匣中。

此時木匣子被改成棉被,折疊成四四方方後以繩索捆綁固定,同時在固定住羽飾,就能一舉達成多項功能。

全員佩戴大檐勇字盔配紅色盔纓,氈笠夾在在棉被包裏以便取用。什長頭盔上紮三角盔旗,隊官盔上紮四方盔旗,哨官背後三根負羽,把總三根負羽加三角盔旗,千總則是三根負羽,四方盔旗。

這已是最簡化的軍中軍階區別方式,畢竟趙期昌要逐步淘汰軍官家傳的各種繁覆、臃腫的盔甲。

他覺得軍官的識別方式能讓自己人認出來就行了,沒必要讓敵人也了解。而這種小小的區別方式,加上羽飾晃動時的幹擾,足以保證軍官對敵時的隱蔽性,也能保證熟悉這套規矩的軍士能認出軍官。

此外,每名軍士肩上的披巾會有不同,比如這次隨趙期昌入京的三哨軍士都是黑色披巾,表示他們在本千總隊序列中屬於黑旗編制,屬於核心力量。

三百餘軍士以五列行進,近處的趙期昌向後瞥一眼,看不清軍士面容,看到的只有椅的一層層大紅負羽,更別說遠處了。

在京中士民眼中,這是一支從上到下赤紅如火的軍隊,仿佛一團移動的火焰一樣,十分的刺眼,十分的壯觀。

而趙期昌一直堅持軍中羽飾發展,除了鼓舞本方軍心、震懾敵軍外……再加上鏡甲、斜十字武裝帶的出現,都在為後續的全軍火器化做準備。

現在的火器一使用,就是大面積的白色硝煙,如果不穿的鮮艷一點,那就無法識別敵我!

哪怕就十步的距離,只能看到人影晃動,卻就是無法判斷敵我!

射程是火器的優勢,在使用火器時視界上必然出現的幹擾,則是目前火器大規模運用的最大障礙之一。

趙期昌身側,梁夢龍白袍鏡甲跨坐在一匹白馬上,掛著素布披風,他網巾束發額間紮著一字巾,扭頭四望不由露笑。

京城實在是太大了,每日都有大員出入,或有軍隊小規模調動。

他在京中待的時間不長,可真沒見過能有一支軍隊這樣能在入城前驚動兵馬使司,逼的兵馬使司不得不派出治安兵丁穩定秩序。

在京中,市井間的輿論是很重要的,只要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錦衣衛、東廠是幹什麽的,捕風捉影是他們的職責所在;將每日京中物價、大臣家交際過程以及京中士民的談論話題密報給皇帝,也是他們的職責。

如此華麗的軍隊,已經震懾了京中士民……

不斷的驚呼聲,遠處攀高之人,指著軍隊對身邊激動講述的情景比比皆是。

李成梁此時就在人群之中,一歲多的兒子李如松騎在他脖子上在人群歡呼聲中招搖著小手,呵呵笑著。

身形高大的李成梁渾身單薄衣物打著處處補丁,留著淺淺八字胡的他微微扭頭,目光不離趙期昌,目送趙期昌一人一騎背影消失,他雙眸倒映著成林赤羽的火紅,低聲呢喃:“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彼可取而代之?”

旁邊一名網巾束發,卻又戴了一頂小白帽的粗漢扭頭看向李成梁。

“有何不可?”

隨著治安兵扼撤人群恢覆流動,李成梁反問一句,兩手抓著兒子的腿,擡步離去。

那粗漢張嘴片刻,扭頭對身旁劉磐道:“老弟,你那兄弟猝然而起,天下武人真沒幾個口服的。”

劉磐揉揉手腕護腕,雙手負在背後一笑:“那是他的事情,與我何關?莫非,麻家老哥也不服?”

麻貴咧嘴笑了笑:“自然不服,不打一場,怎麽能知曉孰強孰弱?”

劉磐轉身,邊走邊說:“那你小心點,你們大同鎮出來的姚冕也是邊塞虎將,昨日險些被我那小兄弟一劍給劈了。”

麻貴搖頭笑笑,看了看一同入京述職的馬芳:“德馨兄,走吧。”

馬芳努嘴,皺眉:“似乎看到了曾公舊部,似乎姓左,是這支人馬的頭目。”

就當沒聽見,麻貴道:“頭疼啊,不知道上頭發什麽瘋,好端端沒來由的將咱調入京營。”

他爹麻祿是大同鎮參將,他哥麻錦是守備,麻貴只是因父親麻祿之功蔭官中書舍人,然後隨軍聽用立下功勳後委任為操守官。

劉磐與麻貴可是老相識了,能算是臭味相投。

麻貴說出自己的去處給馬芳,馬芳卻不吱聲,沒說自己對工作變動方面的猜測。

也不好說,因為周尚文身後事使得宣大邊軍與中樞對立明顯,周尚文的幾個兒子因守孝而停職,兵權被奪後遭遇冷藏已是定局。

與周尚文恩同父子的馬芳,自然不會有什麽好下場,只是他個人武名傳遍九邊,朝廷也不會往死收拾他,可能會命令他帶著本部兵馬去昌平山中督修帝陵。

而且處理馬芳十分的棘手,要麽直接弄死,要麽不要往絕地逼。否則馬芳一氣之下叛逃到俺答那裏,必然是座上賓客。

馬芳因少年被擄入塞外,曾經一箭射死沖到俺答面前的老虎,被俺答引為親衛。在俺答入侵榆林時,馬芳乘夜突破兩軍封鎖來到周尚文大營投誠。

十王府街,通往校尉營的胡同前。

兵部一幫人午修時跑過來,也就出門走一段路左拐就能看見的路程罷了,近得很。

楊奉恩也混跡其中,頭戴兩翅翹起並遮耳的卻非冠,抱著拂塵在一眾新官環衛下面北而立,咧嘴微笑著。

如今的楊奉恩一襲大紅金織鬥牛過肩賜服,望著街道口兒那從東邊街道露出的赤紅火團,楊奉恩忍不住輕呼一口氣,身心內外同時清爽。

他身後,兵部四大司的主事、郎中、員外郎足足十餘人站成一排,向北看著烈焰軍容,人人露笑。

譚綸忍不住驚呼:“麗明兄,這一套軍械價值幾何?”

朱應奎擺擺手:“其實不攤錢,前前後後也就四五兩上下。”

王尚學搖頭:“不止,戶部那邊兒已開始叫苦,這回登萊軍入京,山東方面連著漕運大倉前後皮料、布料、糧食、銀錢折算之後,將近六萬兩之巨。”

兵部和戶部算賬的根本單位不一樣,兵部用銀子作為結算單位;戶部則是百年不變的以糧食作為結算單位。

銀子也是有價值波動的,銀子的購買力隨著國中銀儲量上升漸漸降低。這就是形成了銀子貶值,兵部以銀子做支出計價單位,能替戶部節省不少。

當然了,永遠沒有十全十美的好事情。兵部給戶部節省了,那相當於下面拿銀子做事的軍隊要吃虧。

不管俸祿還是軍餉都是雙軌制,官方強行規定一兩銀價值兩石米,這種強行規定有效緩解了銀子貶值和糧價飆升。

王尚學的意思很簡單,登萊軍很多軍械都是現成不需要重新購置、補充的。然而就這麽七營軍隊,一口氣就吞掉了六萬兩的物資,在邢一鳳的監督下,意味著平均每名軍士獲得了三兩(六石米)的配額。

登萊軍再窘迫,軍械還是有保證的,加上各種器皿什麽的,每名軍士全部武備、生活器皿賣個四五兩還是可以的。

所以,王尚學不認可朱應奎的‘四五兩’數據,而是最低‘七八兩’。這七八兩是實際花到軍士身上的,如果趙期昌給每名軍士申報十兩,有七八兩花到軍士身上,這意味著兵部的賬冊上每名軍士武裝的成本是十兩。

譚綸為什麽突然要問這個問題?是因為好奇麽?

王尚學為什麽會糾正朱應奎的回答?難道僅僅是為了表現自己的能力?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