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黑旗、鑲黑旗
關燈
小
中
大
臘月初八,正午。
趙期昌雙臂環抱,看著黑旗把右哨與輔軍把右哨兩個弓手百人隊操習弓術。
不求精確射擊,要求方位正確的壓制性射擊,這是弓手部隊的要求,自然也不需要專業弓手隊伍。
草垛並非成排等距擺放,而是遠近不一,三五成群。不需要他們射擊某一個人,要的是在軍令指揮下密集射擊。
陳明理站在趙期昌身側,道:“除了本隊,輔軍隊弓力強弱不一。家主提倡的拋射定點封殺,弓力若能統一,方能在半年內練成。輔軍弓手多是獵戶出身,咱的意思是允許他們進行散射,這樣更能發揮出他們的力量。”
趙期昌緩緩點頭:“師兄,讓陳家寨造一批弓,以八石強弓為要求。先要一百張,稍稍殘次的,咱這裏也要。”
造弓自然要花錢買,也算是扶助陳家寨產業,陳明理點頭應下。
其實趙期昌更喜歡成建制的弩部隊,壓制效果更強,而且操訓成本不高。難度在於弩的制作成本和保養,這東西荒廢起來太快了。
這也是現在軍中強弩少,實在是養不起東西。只有財大氣粗的登州水寨才有大量弩兵存在,步軍體系就少了。
至於火銃,在燧發火銃、子彈封裝技術沒出現前,還真射不過同樣數量的弩手、弓手。銃手的優點在於培訓更簡單,攜帶彈藥更多,同時火銃對土包子、馬匹具有威嚇作用。
現在弓手射擊口令由劉瘸子下達,在弓力統一的情況下,依照劉瘸子的射擊口令要求,就能簡單達成。弓手隊伍訓練好,也就不需要什麽口號了,基本上每個弓手心中都有標度,指哪就知道該用多少力,擡高多少度。
劉瘸子背插兩桿黑旗,紅漆勇字盔正中鑲嵌著一枚六瓣梅銅紋,拄著紅纓槍吼著:“取箭!快!再快!”
在哨官、總旗官督促、踹屁股下,二百受訓弓手腰間掛著刀,提著弓向草垛方向跑去,一個個拾起自己的五根箭,確認無誤後又氣喘籲籲的往回跑。
分發下去的箭,都刻了標記,這也是歷來弓手部隊確認軍功的憑證所在。
“查箭!”
什長、伍長開始檢查手裏弟兄的箭,對不上標記的箭轉手射出去,再讓缺箭的再跑折返一趟,直到箭矢正確為止。
這是為了訓練弓手的體能、眼力、記憶力以及服從性,不想被折騰就老老實實認真操訓,將自己射出去的箭記住,並找回來。
守城時還好,野戰時弓手一定要靈活跑位,一定跑隊位置,否則雜亂的弓手不對會沖亂其他方陣。在跑步前進時齊射是中級弓手,後退時能突然停步進行齊射可以說是弓手部隊的極致。
現在的操訓,只能期望這些人在遇襲後能立刻還擊、組隊形成壓制箭雨,給其他軍種制造緩沖的時間。
為了提高輔軍士氣,現在這種披甲操訓也給輔軍下發了背旗,黑旗把是黑色背旗,輔軍則是紅邊黑底背旗,也叫鑲黑旗。
再重覆一次,八旗兵的紅白黃藍,鑲紅、鑲白不是獨創,這種軍中彰顯指揮體系的用色特色,就是明軍各營內部一貫用色方案。
距離出軍時間越來越近,操訓力度也開始越來越緊密。
可惜時間太緊,否則趙期昌也不會這樣高壓操訓,若按著他的計劃,會在軍裏‘發明’一些團體游戲,放松軍士的高壓情緒,並能鍛煉他們的組織度和配合能力,形成凝聚力。
練兵的前提是選兵,練兵過程中有三樣也非常重要,第一就是公正,趙期昌、軍官一同操訓,能抵消下面軍士的怨言;第二就是糧食,還不到一個月,輔軍軍士精氣神已有了明顯的變化;第三就是主持訓練者的威望,趙期昌有足夠的威望。
封山查倭時他給輔軍的遣散糧沒有折扣,他也能以身作則,又是越傳越火的神童,下面人對他的命令自然會產生服從性。反倒因為年紀小,處事手段嚴明,這種服從性增長速度異常快。
還有一些覆雜性的東西在其中,比如國人對上位者的服從性,也不能說是奴性。是那種悠久歷史文化沈澱下來的東西,即每個人可以非常快的接受自己的新命運,並投入進去。也不是認命,而是為了更好的上進,期待下一次身份變化。
這種並去適應的強大能力,產生的團結、組織力量是很強大的。
趙期昌看來一個國人是條龍一堆人是蟲的說法是錯誤荒謬的,國人是可塑性很高,適應力很強的萬用螺絲,缺的只是一個核心骨和正確的運行機制。之所以內鬥,是因為人人都認為自己是最適合的那個核心骨,這是一種自信。
一堆國人,在外部力量下指點出一個核心,這個人就能迅速適應新角色,原因就是我們的歷史文化太長遠了,無數的人物、經驗都傳承在文化裏,刻在骨子裏。身份變化後,國人就會在無比豐富的文化傳承裏找同行,以他們榜樣進行學習、翻版。
歸根到底,就是強大文化積累沈澱下來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就是萬能的能力。說真的,條件合適若有靈氣這類東西,修個神仙都是可以的。
張承甲從中所隸屬的各處百戶寨、軍戶村落采買歸來,握著冊子小跑著來空闊操場高臺處,這是趙期昌的練兵檢閱臺。
臺後立著黑色‘朙’字素布大旗、‘登州城捕倭軍右總總把趙’稍矮長幡一面,還有趙期昌三言兩句作戰操訓格言立成的三面長幡,一共五面。
張承甲穿著罩甲,這回無論如何他也要隨軍,登上土臺遞上采買表冊:“叔父,年關將近,肉價漲了兩成左右。”
趙期昌翻看,一頁頁上都寫了采買種類、單價、總數總價、經手人,賣方。很多軍戶認字不會寫只會寫名字,更有些軍戶因為常年頂替班軍充當正軍,也會寫不少人名字,一個個都簽了名字,或者畫押按手印。
“雞價高呀……”
趙期昌看著忍不住說一句,平常一只肥雞也就官錢三十文、三十五文,現在漲到了四十多文。
張承甲解著盔帶,吐著白氣:“也沒法子,年關前就這個價。”
一共采買了五頭肥豬,十頭肉驢子,肥雞五十,魚五百斤,菜籽油三桶約二百斤,花出去的可都是銀錢。這些錢也不是趙期昌的,作為捕倭軍先鋒使,他的任務可謂兇險。衛裏各家都湊錢送了一些,城東五家及附屬家族都派人送了東西,小到幾匹布或棉花,多到一二十兩銀子或幾頭牲畜。
至於在捕倭軍改革中吃虧的各家,似乎忘記了一個月前內心的積郁和謾罵時發下的誓言,也都送了東西給趙期昌。
於家那邊更是大手筆,湊了三十貫銅錢過來,多是小錢,但也價值二十多兩。
誰讓衛裏這次的行動場面更大,而捕倭軍只有八百之數,顯得有些捉襟見肘。此次還需要陸續征集輔軍,說不好仗打的好看,上面會擴充捕倭軍。
登州衛的八百捕倭軍是定數,來源是每個千戶所的一百名額攤派。若是表現好,都司府剝離其他衛所部分名額轉給登州衛,也是有可能的。
整個山東有多少千戶所編制,就有多少比例的捕倭軍。
趙期昌掏出自己新刻的私印哈了兩口白氣,在表冊末尾出用印,紅框內六個紅色金文‘登州趙期昌印’。印是田黃石料,朱應奎送給他的小玩意兒。刻印的人是城裏的一位年老舉人老爺,這位不去當官也不喜歡到處溜達,就喜歡刻印、畫畫,也算是有生活理想的一類人。
收好印,趙期昌還準備有了好料子再刻一枚三房家主傳承印專司家業運轉,道:“去管家那裏銷帳,今日除了驢子,餘下的一並宰殺。今日先挑一頭豬下鍋,出軍前每日一頭。明日再出去跑跑,以二十頭驢子,十頭豬為限。”
張承甲雙手抱著表冊,笑吟吟高唱:“得令!”
臨走,張承甲疑惑問:“叔父,豬與驢子差不多價錢,都在一兩二錢到一兩五錢之間,可豬出的肉要比驢子多,怎麽要買這麽多驢子?”
作為一個屠戶世家子,張承甲覺得驢子多了,吃虧。
趙期昌也不隱瞞,笑著:“驢子入山時能馱載軍資糧秣,豬能馱?何況,驢子入山後易養活,缺糧時正好給弟兄們下肚。”
《武經七書》裏,連一匹馬、一頭牛、一頭驢子能供多少人吃一天都有詳細記錄,趙期昌必須保證自己盡可能的帶夠軍糧。
最可怕還不是被亂軍一口氣打崩,而是被亂軍圍困。到那時缺糧才是最恐怖的,太折騰人。士氣低落沒有戰鬥勇氣,被堵在一隅之地人吃人也就成了常事。
南邊官道岔路處,又有人駕車趕來。
溫暖的馬車裏,白慶喜垂頭喪氣,他兄長白慶豐又檢查一遍禮單,面容嚴肅:“捕倭軍入山時,也就是城中犒軍時。與其那時與眾人賣好,不若先行一步更顯誠意。我觀捕倭軍此戰,有七成勝率,全勝約在四成,縱然戰敗全身而退也有五成。如此難得的機會,又是家鄉子弟兵,此次為兄隨軍觀戰積累經驗,遇險概率不高。”
“這次咱家裏給衛裏,也給趙期昌一份厚禮,青陽仙長也會給家裏一個面子。你就安心待在這裏習武,把身體養好比什麽都重要。”
白慶豐說著輕嘆,擠出笑容拍拍弟弟柔弱肩膀。因為資質、性格問題,兄弟倆早早時就被老爺子劃分了家業,彼此沒什麽好爭鬥的,關系在士紳家庭中屬於難得的親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趙期昌雙臂環抱,看著黑旗把右哨與輔軍把右哨兩個弓手百人隊操習弓術。
不求精確射擊,要求方位正確的壓制性射擊,這是弓手部隊的要求,自然也不需要專業弓手隊伍。
草垛並非成排等距擺放,而是遠近不一,三五成群。不需要他們射擊某一個人,要的是在軍令指揮下密集射擊。
陳明理站在趙期昌身側,道:“除了本隊,輔軍隊弓力強弱不一。家主提倡的拋射定點封殺,弓力若能統一,方能在半年內練成。輔軍弓手多是獵戶出身,咱的意思是允許他們進行散射,這樣更能發揮出他們的力量。”
趙期昌緩緩點頭:“師兄,讓陳家寨造一批弓,以八石強弓為要求。先要一百張,稍稍殘次的,咱這裏也要。”
造弓自然要花錢買,也算是扶助陳家寨產業,陳明理點頭應下。
其實趙期昌更喜歡成建制的弩部隊,壓制效果更強,而且操訓成本不高。難度在於弩的制作成本和保養,這東西荒廢起來太快了。
這也是現在軍中強弩少,實在是養不起東西。只有財大氣粗的登州水寨才有大量弩兵存在,步軍體系就少了。
至於火銃,在燧發火銃、子彈封裝技術沒出現前,還真射不過同樣數量的弩手、弓手。銃手的優點在於培訓更簡單,攜帶彈藥更多,同時火銃對土包子、馬匹具有威嚇作用。
現在弓手射擊口令由劉瘸子下達,在弓力統一的情況下,依照劉瘸子的射擊口令要求,就能簡單達成。弓手隊伍訓練好,也就不需要什麽口號了,基本上每個弓手心中都有標度,指哪就知道該用多少力,擡高多少度。
劉瘸子背插兩桿黑旗,紅漆勇字盔正中鑲嵌著一枚六瓣梅銅紋,拄著紅纓槍吼著:“取箭!快!再快!”
在哨官、總旗官督促、踹屁股下,二百受訓弓手腰間掛著刀,提著弓向草垛方向跑去,一個個拾起自己的五根箭,確認無誤後又氣喘籲籲的往回跑。
分發下去的箭,都刻了標記,這也是歷來弓手部隊確認軍功的憑證所在。
“查箭!”
什長、伍長開始檢查手裏弟兄的箭,對不上標記的箭轉手射出去,再讓缺箭的再跑折返一趟,直到箭矢正確為止。
這是為了訓練弓手的體能、眼力、記憶力以及服從性,不想被折騰就老老實實認真操訓,將自己射出去的箭記住,並找回來。
守城時還好,野戰時弓手一定要靈活跑位,一定跑隊位置,否則雜亂的弓手不對會沖亂其他方陣。在跑步前進時齊射是中級弓手,後退時能突然停步進行齊射可以說是弓手部隊的極致。
現在的操訓,只能期望這些人在遇襲後能立刻還擊、組隊形成壓制箭雨,給其他軍種制造緩沖的時間。
為了提高輔軍士氣,現在這種披甲操訓也給輔軍下發了背旗,黑旗把是黑色背旗,輔軍則是紅邊黑底背旗,也叫鑲黑旗。
再重覆一次,八旗兵的紅白黃藍,鑲紅、鑲白不是獨創,這種軍中彰顯指揮體系的用色特色,就是明軍各營內部一貫用色方案。
距離出軍時間越來越近,操訓力度也開始越來越緊密。
可惜時間太緊,否則趙期昌也不會這樣高壓操訓,若按著他的計劃,會在軍裏‘發明’一些團體游戲,放松軍士的高壓情緒,並能鍛煉他們的組織度和配合能力,形成凝聚力。
練兵的前提是選兵,練兵過程中有三樣也非常重要,第一就是公正,趙期昌、軍官一同操訓,能抵消下面軍士的怨言;第二就是糧食,還不到一個月,輔軍軍士精氣神已有了明顯的變化;第三就是主持訓練者的威望,趙期昌有足夠的威望。
封山查倭時他給輔軍的遣散糧沒有折扣,他也能以身作則,又是越傳越火的神童,下面人對他的命令自然會產生服從性。反倒因為年紀小,處事手段嚴明,這種服從性增長速度異常快。
還有一些覆雜性的東西在其中,比如國人對上位者的服從性,也不能說是奴性。是那種悠久歷史文化沈澱下來的東西,即每個人可以非常快的接受自己的新命運,並投入進去。也不是認命,而是為了更好的上進,期待下一次身份變化。
這種並去適應的強大能力,產生的團結、組織力量是很強大的。
趙期昌看來一個國人是條龍一堆人是蟲的說法是錯誤荒謬的,國人是可塑性很高,適應力很強的萬用螺絲,缺的只是一個核心骨和正確的運行機制。之所以內鬥,是因為人人都認為自己是最適合的那個核心骨,這是一種自信。
一堆國人,在外部力量下指點出一個核心,這個人就能迅速適應新角色,原因就是我們的歷史文化太長遠了,無數的人物、經驗都傳承在文化裏,刻在骨子裏。身份變化後,國人就會在無比豐富的文化傳承裏找同行,以他們榜樣進行學習、翻版。
歸根到底,就是強大文化積累沈澱下來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就是萬能的能力。說真的,條件合適若有靈氣這類東西,修個神仙都是可以的。
張承甲從中所隸屬的各處百戶寨、軍戶村落采買歸來,握著冊子小跑著來空闊操場高臺處,這是趙期昌的練兵檢閱臺。
臺後立著黑色‘朙’字素布大旗、‘登州城捕倭軍右總總把趙’稍矮長幡一面,還有趙期昌三言兩句作戰操訓格言立成的三面長幡,一共五面。
張承甲穿著罩甲,這回無論如何他也要隨軍,登上土臺遞上采買表冊:“叔父,年關將近,肉價漲了兩成左右。”
趙期昌翻看,一頁頁上都寫了采買種類、單價、總數總價、經手人,賣方。很多軍戶認字不會寫只會寫名字,更有些軍戶因為常年頂替班軍充當正軍,也會寫不少人名字,一個個都簽了名字,或者畫押按手印。
“雞價高呀……”
趙期昌看著忍不住說一句,平常一只肥雞也就官錢三十文、三十五文,現在漲到了四十多文。
張承甲解著盔帶,吐著白氣:“也沒法子,年關前就這個價。”
一共采買了五頭肥豬,十頭肉驢子,肥雞五十,魚五百斤,菜籽油三桶約二百斤,花出去的可都是銀錢。這些錢也不是趙期昌的,作為捕倭軍先鋒使,他的任務可謂兇險。衛裏各家都湊錢送了一些,城東五家及附屬家族都派人送了東西,小到幾匹布或棉花,多到一二十兩銀子或幾頭牲畜。
至於在捕倭軍改革中吃虧的各家,似乎忘記了一個月前內心的積郁和謾罵時發下的誓言,也都送了東西給趙期昌。
於家那邊更是大手筆,湊了三十貫銅錢過來,多是小錢,但也價值二十多兩。
誰讓衛裏這次的行動場面更大,而捕倭軍只有八百之數,顯得有些捉襟見肘。此次還需要陸續征集輔軍,說不好仗打的好看,上面會擴充捕倭軍。
登州衛的八百捕倭軍是定數,來源是每個千戶所的一百名額攤派。若是表現好,都司府剝離其他衛所部分名額轉給登州衛,也是有可能的。
整個山東有多少千戶所編制,就有多少比例的捕倭軍。
趙期昌掏出自己新刻的私印哈了兩口白氣,在表冊末尾出用印,紅框內六個紅色金文‘登州趙期昌印’。印是田黃石料,朱應奎送給他的小玩意兒。刻印的人是城裏的一位年老舉人老爺,這位不去當官也不喜歡到處溜達,就喜歡刻印、畫畫,也算是有生活理想的一類人。
收好印,趙期昌還準備有了好料子再刻一枚三房家主傳承印專司家業運轉,道:“去管家那裏銷帳,今日除了驢子,餘下的一並宰殺。今日先挑一頭豬下鍋,出軍前每日一頭。明日再出去跑跑,以二十頭驢子,十頭豬為限。”
張承甲雙手抱著表冊,笑吟吟高唱:“得令!”
臨走,張承甲疑惑問:“叔父,豬與驢子差不多價錢,都在一兩二錢到一兩五錢之間,可豬出的肉要比驢子多,怎麽要買這麽多驢子?”
作為一個屠戶世家子,張承甲覺得驢子多了,吃虧。
趙期昌也不隱瞞,笑著:“驢子入山時能馱載軍資糧秣,豬能馱?何況,驢子入山後易養活,缺糧時正好給弟兄們下肚。”
《武經七書》裏,連一匹馬、一頭牛、一頭驢子能供多少人吃一天都有詳細記錄,趙期昌必須保證自己盡可能的帶夠軍糧。
最可怕還不是被亂軍一口氣打崩,而是被亂軍圍困。到那時缺糧才是最恐怖的,太折騰人。士氣低落沒有戰鬥勇氣,被堵在一隅之地人吃人也就成了常事。
南邊官道岔路處,又有人駕車趕來。
溫暖的馬車裏,白慶喜垂頭喪氣,他兄長白慶豐又檢查一遍禮單,面容嚴肅:“捕倭軍入山時,也就是城中犒軍時。與其那時與眾人賣好,不若先行一步更顯誠意。我觀捕倭軍此戰,有七成勝率,全勝約在四成,縱然戰敗全身而退也有五成。如此難得的機會,又是家鄉子弟兵,此次為兄隨軍觀戰積累經驗,遇險概率不高。”
“這次咱家裏給衛裏,也給趙期昌一份厚禮,青陽仙長也會給家裏一個面子。你就安心待在這裏習武,把身體養好比什麽都重要。”
白慶豐說著輕嘆,擠出笑容拍拍弟弟柔弱肩膀。因為資質、性格問題,兄弟倆早早時就被老爺子劃分了家業,彼此沒什麽好爭鬥的,關系在士紳家庭中屬於難得的親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