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8章 寧做家奴

關燈
中千戶所東門外,茶棚。

要了一壺茶,趙期昌犯了心事,靜靜吃著幹糧。

慶童端著一碗茶飲著,來到茶棚正中輕咳兩聲,高聲道:“我家老爺高升盧洋寨白石墩百戶,蒙衛裏戚掌印及諸位老爺器重,免去了白石墩五年賦稅徭役!”

各處放下茶,擱下手頭事情聽著,茶棚外湊熱鬧的也圍了上來。

慶童環視一圈,聲音很大:“白石墩下屬足足有五頃軍田!五百畝9有五六頃荒田可以開墾,都是免稅的!”

“我家老爺也是中千戶所出來的,如今來此召集佃戶,不論過往,只要沒背官司,都可來談談。”

見沒人問話,慶童高聲吼道:“我家老爺仁慈,只收兩成租子!”

瞬間,茶棚裏嘩然,賣茶的老翁問:“軍爺,當真兩成?”

“這還有假?寫進契文裏的。但天下也無這麽好的事情,只招二十戶,一戶最少三丁。”

慶童瞪目看一眼老翁,增強自己的說服力,又探臂指著趙期昌道:“這就是我家老爺,中千戶所老趙家三房老爺。和咱在座的弟兄一樣,也是窮苦出身,見不得大戶那檔子陰私鳥事!”

目光齊刷刷望過來,趙期昌拱手環視,不言語。

一名黑瘦漢子仰著頭高聲問:“為何單單只要三丁人戶?莫不是要以佃戶充軍?”

一陣議論聲同時冒起,將佃戶改籍為軍戶,有的衛所被上頭逼瘋了,這類事情也幹的出來。

“不是充軍,尋常佃戶不充軍,契文是與我家老爺簽的,不是與衛裏!這一點,書寫契文時,大夥放心不過,可帶識字的人來驗證。”

慶童環視,嘴上說著:“若無軍田的軍戶,也可改籍於白石墩。最少要家中兩丁,一戶重授軍田十畝,一丁加授十畝。當然,與佃戶一樣,要農閑時要出一丁隨同操訓。”

又有一名老漢發問:“後生,白石墩可不是安生地兒。還有免稅五年後,軍戶稅賦怎麽個算法?”

“五年內,軍戶、佃戶一律兩成。五年後,軍戶按著衛裏的規矩繳納三成。至於佃戶,到時候我家老爺高升轉任,願意跟著吃飯的,也少不得你們一口飯吃。”

那老漢呸了一口:“兩成租子厚道,五年後哪個曉得又會收多少。”

慶童也知道老漢罵的是其他人,便笑著說:“家中無田的軍戶,不妨好好思量一番。凡是兩丁之軍戶,都可來商談。當然,我家老爺頂多要十軍戶,誰家丁口越多,就選誰家。”

一些眼熟的落魄軍戶意動,慶童又補了一句:“大夥也知道,衛裏擡頭不見低頭見。凡是與各家簽了契文的,也就消了這心思。我家老爺不願平白得罪了人,無契約的軍戶可以來,其他的就熄了這心思。”

一名簽了長契的軍戶氣惱,拍了一把桌子,嘟嘟囔囔罵著,走了。

又有青年發問:“佃戶抽丁,是個怎麽一回事?”

軍戶抽丁參與操訓是常識,拉佃戶子弟來操訓,就說不過去了。

佃戶與主家簽定的只是承包土地,交租子的契文,不是賣身契自然也不是家仆。若是賣身契還好,一家子生活用度,都有人來管了。

佃戶抽丁的確是一件麻煩事,平白無故抽是不合規矩的,除非掏錢雇傭。但斷斷續續的掏錢操訓人家,人家後面不要你的錢,也不來了,你除了幹瞪眼還能幹什麽?

而佃戶抽來的丁,根本不會有當軍的心思。

只有一個辦法能將佃戶抽來的丁控制住,合情合理控制住,那就是收為家丁。

衛所軍官的家丁能幹什麽?平時就是長工,打仗時就是親兵。養家丁要你情我願,吃的穿的都要給,工錢也要給。不給工錢也可以,但要負責對方的婚姻問題以及養老。

給工錢的是尋常家丁,一股腦包辦的是家生子。

趙鼎明送給趙期昌的七丁二十口人,都是家生子,不用再掏工錢。趙期昌要做的就是,養好這批人,讓他們衣食無憂,如同自己的家人一樣。

面對這個問題,慶童坦言:“抽丁做家丁,家生子的頂好待遇。軍戶夠了十戶,那佃戶只要十戶。軍戶不夠,則由佃戶補充。攏共就要二十戶,誰家人丁多,我家老爺就喜歡哪家。咱把話說明白,我家老爺已在城中何家糧店買了五十石糧食,足夠吃到開春去!”

家生子尷尬,主家養不了放出去,外面人當養不熟的白眼狼,日子不好混。原因就是家生子的待遇好,改個姓基本上就是主人家的家人。念著舊恩,自然不會跟新東家死心塌地。

從投入成本上來說,全招佃戶才是最優的。可白石墩這裏,趙期昌早晚都要卸任,不能一走就把人帶走。要留下一些軍戶,否則真的不好向衛裏交代。

接任時,趙期昌給戚繼光說的很明白,十頃地是一句笑話,連戚繼光都不會當真。可十五名墩軍,必須要湊齊。至於十五名軍餘,眼前不夠,過幾年自然就生養出來了。

還有一個問題是,如果招二十佃戶,趙期昌擔心自己落到與趙鼎明一樣的地步。那就是自己發展速度,無法滿足二十佃戶的生活要求。到時候,只能把人放回去。等於前期的投入,打了水漂。

茶棚裏除了旅人,各處閑漢都散了,將消息帶回去。

晌午過後,大量的佃戶、沒有契約又無田的破落軍戶一家子男丁都來了。

為了增強競爭力,有的人連半大的孩子都帶來。

慶童又講了白石墩的潛在危險,軍戶直接散了一半。落魄到這般地步還沒有逃的,多是膽子小畏懼國法的,自然也是怕死的。

佃戶受軍戶影響,也走了一批。

的確危險,可趙期昌這邊給出的待遇是家生子。只要簽了書契,生老病死一輩子,都有人管了。換言之,從眼前的饑寒交迫,能變成生活有所依靠。只要能吃飽肚子,穿的暖,一些可以預防的危險,也是可以忍受的。

從隔壁店裏借來筆墨鋪上,趙期昌提筆登記姓名,一家多少口,又有多少男丁。

簽賣身契也不是簡單的事情,這些佃戶畢竟是民籍,還要尋保甲、裏長開具文書證明身份。拿著這個證明,帶著書契,與趙期昌一起才能在衛裏完成手續。

還好趙期昌不是民籍,民籍要辦書契要走縣衙門。

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

牙就是牙行,也就是專門的中介、訟棍,上述五個行業基本上是壟斷性質。哪怕你會寫訴狀,要打官司也要經過牙行;同理,一切要經過衙門辦理的契文,牙行也要伸手撈一把‘幸苦費’。

無他,壟斷而已。

牙行與衙門六房的關系不錯,六房仿照六部,很多政務都是六房在辦,縣太爺哪有那個精力事事俱到?

不經過牙行的手,衙門裏很多事情就辦不成。

衛衙門就簡單了,基本上就是軍官的議會,只要是軍官體系中的一員,做什麽都很方便,畢竟是自己人。至於尋常軍戶,就別當概論了。除非軍戶立下軍功,成為軍官。

佃戶是民籍,要找保甲開證明;尋常軍戶就簡單了,都有一份軍籍堪合做證明。

忙完這些事情,回城的路上,沈默已久的趙期昌長長一嘆:“最苦天下父母心,咱肩上的擔子,有點吃不消呀。”

慶童、趙大勇都沈默了,的確。

這次搶著要來的,多是家中有半大小子不好拉扯的人家,求的就是一個家生子的待遇,為的就是子子孫孫一個能溫飽生存的可能。

不少軍戶也明確表示,他們可以立即白石墩當墩軍,但孩子必須過到趙家為奴,還是家生子待遇。為的還是一樣的,讓子孫能有個安穩的生活。

十二佃戶,八軍戶,二十以下十六以上的弱丁十三人,二十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的壯丁十五人,四十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老丁有三人。十歲到十六歲的少丁足足二十三人,十歲以下的孩子也是二十幾個。

至於六十歲以上的高齡,抱歉,在佃戶、軍戶中,還真找不著這樣的壽星。這是高官、士紳大戶、佛道兩門的特產,窮人養不起,也活不到這種高齡。

二十戶拖家帶口不怕死的人家,趙期昌直接湊了三十丁,過個五年就能膨脹到五六十丁。算上各家女眷,就在中千戶所外面的一個茶棚,召集到了等同於白石墩逃逸墩軍、軍屬的數量。

算上趙鼎明給的七丁二十口,一共就是男女老幼一百三十七口。

以他對窮苦人家的理解,說不好這個數據還會在今夜暴漲。比如他名冊的這些人,再將族裏子弟拉一批進來。尤其是軍戶,絕對會幹這種事情。為的就是讓子弟逃避衛所勾軍、清軍這類手段,給他做家奴,還是家生子的待遇,衛裏勾軍時自然對自己人網開一面。

這些軍戶子弟,也就跟著網開一面而躲過勾軍。

這批人中,八家軍戶要強制出一名正軍擔任墩軍,餘下的男丁如約,都會與佃戶男丁一樣,成為趙期昌的家丁。

十歲以上的,加上趙家七丁,就是近六十號人。某種意義上來說,趙期昌的家丁數量已經超過趙鼎明一截。可真打起來,趙鼎明那邊一個沖鋒,趙期昌這邊的人就潰了。

壓力很大,能活下去的破落戶也不會去白石墩。也只能這樣,招上這類子嗣繁盛卻養不活的可憐家庭。

入了城門,慶童才問:“老爺,白石墩那邊秋後再無農忙之事,當以操訓為主。老爺如何操訓這五六十人?”

“你有想法?”

“不敢,咱想的是從衛衙門討要兩三名積年老軍添做教頭,老軍久習軍陣營旅事,能省不少時間。”

只有守住白石墩,才有活下去的機會。

趙期昌還以為慶童還想著當個頭目,見想的也周到,便點點頭:“成,明日咱尋戚掌印說說。”

又是一路沈默,壓力實在是太大了。算下來,衛裏就當給二十石糧食,加上五十石,七十石糧食也就六萬多斤,卻要養活一百多乃至更多的人大半年的時間,直到夏收為止。這壓力,的確有些大。

趙期昌唯一想到的辦法就是尋趙鼎明借錢,可他不願意向大房低頭。畢竟搞了這麽多家丁,還是家生子待遇,他有點自己作死的味道。

而且一搞這麽多家生子,直接壓過大房,這讓趙鼎明怎麽想?再者,他也不認為趙鼎明能有多少餘錢。將一個兒子弄到國子監混日子,大房那邊早就傷了元氣。

可不給家生子的待遇,這秋後去哪招佃戶去?佃戶就是租田的,人家就算簽了契文,也只是開春後來白石墩忙活農事。

只有家生子,才能生死與共,榮辱與共。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