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對上絕句
關燈
小
中
大
韓少禎一臉懵地轉過來, 攤著雙手看向鄭伯焉,全身上下仿佛都在說——您從哪兒看出來的?
偏偏鄭伯焉還火上澆油:“看樣子容慶已經迫不及待要分享給大家了,請吧。”
韓少禎只得站起來, 裝模作樣地一邊走, 一邊沈吟:“咳咳,學生覺得,此情此景, 若是隨便作些什麽詩,實在有辱這山光水色。”
“不如, 學生便吟誦前人名作, 拋磚引玉吧。”
說完,也不等鄭伯焉答不答應, 立刻吟誦道:“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一首《秋詞》, 吟誦地抑揚頓挫, 聲情並茂。
鄭伯焉挑不出毛病, 只得放過他:“算你過關,但‘西’字組不能加分!”
“還有誰來試一試?”
裴雲瀟詩賦只是半吊子, 這種時候,恨不得立刻隱身, 降低存在感。
感覺著鄭伯焉的目光像探照燈一樣掃視全場,裴雲瀟內心忐忑不安。
突然, 她餘光瞥向身邊的李延,眼前一亮!
“李學兄,你詩賦一向不錯,我們可就靠你了!”裴雲瀟轉過身去悄聲鼓勵。
她早看出李延應該是想出了什麽詩句, 卻不知為何一直猶豫躊躇,反倒不停地觀察自己的反應。
略一細想,裴雲瀟就明白了。
李延在梁澤、王森身邊追隨時,自然不能搶他二人的風頭,這是做小弟的“智慧”。所以他下意識也會認為,自己也是這樣。
果不其然,李延受寵若驚地驚訝道:“讓我去嗎?”
“當然!再不去我們就要輸啦!”裴雲瀟推了他一把,將他推出了亭子。
李延這才整了整衣冠,臉上揚起幾分喜悅。
“院首,學生也有一首。”
“才識春風面,
秋色恰正濃。
應知勤學早,
光陰太匆匆。”
“中規中矩,但其意可嘉。”鄭伯焉點評道:“時節如流,學海無涯,望各位都能謹記。”
“謹遵院首教誨!”學生們紛紛起身受教。
見李延得了讚揚,裴雲瀟悄悄松了口氣——總算交差了!
卻不想,這邊心裏的石頭才放下,那邊宋玨的聲音好巧不巧就傳了過來:“逸飛,你可有什麽心得?”
裴雲瀟的詩賦在諸學生中並不突出,越是這樣,宋玨越要時不時的考她,以激勵她進步。
裴雲瀟剛剛被趙希哲纏著,一個字也沒想。
如今陡然被點到名,一片空白之下,眼中只能看見蓼芳亭周圍的菊花,急中能生智,連忙道:“老師,學生不才,只得了兩句五絕,還未能成詩。”
“無妨,說說看。”宋玨鼓勵道。
裴雲瀟頓了頓:“學生來到吳州後,聽友人說起,樅山頂上的這些菊花只在秋天盛開,其餘草木皆已雕零,它卻能抵禦冬日山上的嚴寒與霜雪。故而剛剛得見,便想出兩句。”
“不並百花叢,
無名對霜風。”
宋玨面露讚賞:“還算不錯,兩句便將這無名野菊的習性與風骨道出,基調已定,氣韻已成。後面的兩句要好好想想。”
“其他人呢?若是能接續這兩句的,也可以說出來。”
眾學子又齊齊冥思苦想起來,接續詩句可比自己做要難多了,韻律要一致,意境更要契合。
宋玨和鄭伯焉等了片刻都不見有人對出,正打算指點兩句,卻見唐桁走過來,作了一揖,沈聲道:“院首,老師,我有兩句,想請諸位先生與同窗指教。”
“你說。”宋玨眼睛一亮。
唐桁可是他這麽多年來受過的寒門中最有天賦的學生,可以說,他對他寄予著厚望!
“剛剛逸飛師兄的前兩句為:不並百花叢,無名對霜風。學生則接
沈睡經春夏,
一醒遍山紅。”
詩句落地,鄭伯焉和宋玨不由自主地對視一眼。
唐桁此句,接得不可謂不妙,甚至將裴雲瀟原句的意境更上一層。
詩如其人,映射心境。唐桁短短兩句十個字,胸中傲然之氣已顯。
裴雲瀟也是一臉的驚喜和激賞。
唐桁接續的這兩句,仿佛就是他自己人生的寫照。寒門農家子,身世悲苦,沈寂多年,厚積薄發,一醒驚天下!
五個組的比試正式結束,裴雲瀟的“北”字組毫無意外地拿到了魁首,唐桁“中”字組得了第二。
眼看黃昏將至,鄭伯焉招呼著眾人下山返程。
回程的時候,馬車並沒有按原路返回,而是依照著鄭伯焉的意思繞道吳州城外的村莊。
看樣子,鄭伯焉依舊還堅持著要在書院推行農學的觀念。
馬車途徑田壟旁,滿目盡是幹涸開裂的田地,還有枯死的麥稈。
一眾學子的臉色都不由得變了,就連平日裏不怎麽喜歡上農學課的人,也都楞怔地看著,什麽話都說不出來。
“告訴我,你們看到了什麽?”
鄭伯焉的聲音從車外傳來:“見慣了吳州城的夜夜笙歌,習慣了平日裏的衣食富足,沈湎於同學間的雞毛蒜皮……何為天下之任?何為以民為本?”
“諸位學富五車,下筆如神,經世之訓信手拈來,妙手文章一篇接著一篇。可你們會說、會寫,卻不會看!”
“現在便借此好生看一看,這才是天下間最普遍、最常見的生活!也是這四海之內最多人的生活!”
裴雲瀟撩著車簾,甚至不忍直視那一片殘枯狼藉的景象。
去年的冬天,就沒有下雪。今年的一整年,更是幾乎日日旱天,未有雨滴。
江南還好,山間水源頗豐,但水量也已不及往年,這才有唐桁當日在唐家莊建造提水車一事,青山縣今年也勉強有好收成。
可吳州沒有唐桁,沒有水源。
不對,是有水源的!
只是早已被圈進了世族莊園,養得吳州城的豪族大戶富得流油,普通的百姓只能靠天吃飯。
老天爺若是不仁,他們就只能等死。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現下顆粒無收,那即將到來的冬天,他們怎麽辦?
回到書院,裴雲瀟和唐桁同行。
還來不及進屋,就遇上了等了一天,著急從屋裏沖出來的錦妙。
“小公子,蔣頤謙的事,有眉目了!”
“別急,坐下說!”
錦妙一向風風火火的,如今更是氣喘籲籲,不知道是得了什麽消息,這麽著急的過來。
唐桁也跟著坐下旁聽。
他和韓少禎都知道裴雲瀟在查蔣頤謙。只是他們都以為裴雲瀟是為了蔣頤謙差點罰她去三聖堂的事情。裴雲瀟也沒有澄清。
“小公子不知道,這件事要不是屬下機靈,恐怕就要被錦年那個榆木腦袋漏過去了!”錦妙端起桌上的茶,緩了口氣。
“我們查了那個蔣頤謙這麽久,祖宗十八代都要翻出了了,都沒找到什麽特別重要的消息。
結果我突然想起之前查到蔣頤謙從前一個同窗的時候,打聽到他二人是在吳州會縣結識的。那裏不是蔣頤謙的老家,我們都沒當回事兒。可我覺得還是應該去一趟。”
“誰曾想真叫我給說中了!”錦妙激動道。
“我們在會縣遇到了一個產婆,她說她曾給會縣一戶姓鐘的富商家接過生。因為接生下來的男孩兒落地就夭折了,鐘家仁善,還是給了她很多錢,所以她記得特別清楚。”
“據那產婆說,鐘家的姑爺,就是姓蔣。我們把蔣頤謙的畫像拿給她看,她也說就是這個人!可等我們找到那個鐘家,公子猜怎麽著?”
“那鐘家早在三年前就因為一場大火被燒成一片廢墟了!”
“什麽?”裴雲瀟抓住一個關鍵的字眼:“你說三年前?”
作者有話要說:註:①引用:劉禹錫《秋詞》②化用:裴雲瀟詩句“不並百花叢”化用自宋·鄭思肖《寒菊》:花開不並百花叢②自作:李延四句詩。和“無名對霜風、沈睡經春夏、一醒遍山紅”三句。水平不咋地,純為劇情服務,看看就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偏偏鄭伯焉還火上澆油:“看樣子容慶已經迫不及待要分享給大家了,請吧。”
韓少禎只得站起來, 裝模作樣地一邊走, 一邊沈吟:“咳咳,學生覺得,此情此景, 若是隨便作些什麽詩,實在有辱這山光水色。”
“不如, 學生便吟誦前人名作, 拋磚引玉吧。”
說完,也不等鄭伯焉答不答應, 立刻吟誦道:“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一首《秋詞》, 吟誦地抑揚頓挫, 聲情並茂。
鄭伯焉挑不出毛病, 只得放過他:“算你過關,但‘西’字組不能加分!”
“還有誰來試一試?”
裴雲瀟詩賦只是半吊子, 這種時候,恨不得立刻隱身, 降低存在感。
感覺著鄭伯焉的目光像探照燈一樣掃視全場,裴雲瀟內心忐忑不安。
突然, 她餘光瞥向身邊的李延,眼前一亮!
“李學兄,你詩賦一向不錯,我們可就靠你了!”裴雲瀟轉過身去悄聲鼓勵。
她早看出李延應該是想出了什麽詩句, 卻不知為何一直猶豫躊躇,反倒不停地觀察自己的反應。
略一細想,裴雲瀟就明白了。
李延在梁澤、王森身邊追隨時,自然不能搶他二人的風頭,這是做小弟的“智慧”。所以他下意識也會認為,自己也是這樣。
果不其然,李延受寵若驚地驚訝道:“讓我去嗎?”
“當然!再不去我們就要輸啦!”裴雲瀟推了他一把,將他推出了亭子。
李延這才整了整衣冠,臉上揚起幾分喜悅。
“院首,學生也有一首。”
“才識春風面,
秋色恰正濃。
應知勤學早,
光陰太匆匆。”
“中規中矩,但其意可嘉。”鄭伯焉點評道:“時節如流,學海無涯,望各位都能謹記。”
“謹遵院首教誨!”學生們紛紛起身受教。
見李延得了讚揚,裴雲瀟悄悄松了口氣——總算交差了!
卻不想,這邊心裏的石頭才放下,那邊宋玨的聲音好巧不巧就傳了過來:“逸飛,你可有什麽心得?”
裴雲瀟的詩賦在諸學生中並不突出,越是這樣,宋玨越要時不時的考她,以激勵她進步。
裴雲瀟剛剛被趙希哲纏著,一個字也沒想。
如今陡然被點到名,一片空白之下,眼中只能看見蓼芳亭周圍的菊花,急中能生智,連忙道:“老師,學生不才,只得了兩句五絕,還未能成詩。”
“無妨,說說看。”宋玨鼓勵道。
裴雲瀟頓了頓:“學生來到吳州後,聽友人說起,樅山頂上的這些菊花只在秋天盛開,其餘草木皆已雕零,它卻能抵禦冬日山上的嚴寒與霜雪。故而剛剛得見,便想出兩句。”
“不並百花叢,
無名對霜風。”
宋玨面露讚賞:“還算不錯,兩句便將這無名野菊的習性與風骨道出,基調已定,氣韻已成。後面的兩句要好好想想。”
“其他人呢?若是能接續這兩句的,也可以說出來。”
眾學子又齊齊冥思苦想起來,接續詩句可比自己做要難多了,韻律要一致,意境更要契合。
宋玨和鄭伯焉等了片刻都不見有人對出,正打算指點兩句,卻見唐桁走過來,作了一揖,沈聲道:“院首,老師,我有兩句,想請諸位先生與同窗指教。”
“你說。”宋玨眼睛一亮。
唐桁可是他這麽多年來受過的寒門中最有天賦的學生,可以說,他對他寄予著厚望!
“剛剛逸飛師兄的前兩句為:不並百花叢,無名對霜風。學生則接
沈睡經春夏,
一醒遍山紅。”
詩句落地,鄭伯焉和宋玨不由自主地對視一眼。
唐桁此句,接得不可謂不妙,甚至將裴雲瀟原句的意境更上一層。
詩如其人,映射心境。唐桁短短兩句十個字,胸中傲然之氣已顯。
裴雲瀟也是一臉的驚喜和激賞。
唐桁接續的這兩句,仿佛就是他自己人生的寫照。寒門農家子,身世悲苦,沈寂多年,厚積薄發,一醒驚天下!
五個組的比試正式結束,裴雲瀟的“北”字組毫無意外地拿到了魁首,唐桁“中”字組得了第二。
眼看黃昏將至,鄭伯焉招呼著眾人下山返程。
回程的時候,馬車並沒有按原路返回,而是依照著鄭伯焉的意思繞道吳州城外的村莊。
看樣子,鄭伯焉依舊還堅持著要在書院推行農學的觀念。
馬車途徑田壟旁,滿目盡是幹涸開裂的田地,還有枯死的麥稈。
一眾學子的臉色都不由得變了,就連平日裏不怎麽喜歡上農學課的人,也都楞怔地看著,什麽話都說不出來。
“告訴我,你們看到了什麽?”
鄭伯焉的聲音從車外傳來:“見慣了吳州城的夜夜笙歌,習慣了平日裏的衣食富足,沈湎於同學間的雞毛蒜皮……何為天下之任?何為以民為本?”
“諸位學富五車,下筆如神,經世之訓信手拈來,妙手文章一篇接著一篇。可你們會說、會寫,卻不會看!”
“現在便借此好生看一看,這才是天下間最普遍、最常見的生活!也是這四海之內最多人的生活!”
裴雲瀟撩著車簾,甚至不忍直視那一片殘枯狼藉的景象。
去年的冬天,就沒有下雪。今年的一整年,更是幾乎日日旱天,未有雨滴。
江南還好,山間水源頗豐,但水量也已不及往年,這才有唐桁當日在唐家莊建造提水車一事,青山縣今年也勉強有好收成。
可吳州沒有唐桁,沒有水源。
不對,是有水源的!
只是早已被圈進了世族莊園,養得吳州城的豪族大戶富得流油,普通的百姓只能靠天吃飯。
老天爺若是不仁,他們就只能等死。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現下顆粒無收,那即將到來的冬天,他們怎麽辦?
回到書院,裴雲瀟和唐桁同行。
還來不及進屋,就遇上了等了一天,著急從屋裏沖出來的錦妙。
“小公子,蔣頤謙的事,有眉目了!”
“別急,坐下說!”
錦妙一向風風火火的,如今更是氣喘籲籲,不知道是得了什麽消息,這麽著急的過來。
唐桁也跟著坐下旁聽。
他和韓少禎都知道裴雲瀟在查蔣頤謙。只是他們都以為裴雲瀟是為了蔣頤謙差點罰她去三聖堂的事情。裴雲瀟也沒有澄清。
“小公子不知道,這件事要不是屬下機靈,恐怕就要被錦年那個榆木腦袋漏過去了!”錦妙端起桌上的茶,緩了口氣。
“我們查了那個蔣頤謙這麽久,祖宗十八代都要翻出了了,都沒找到什麽特別重要的消息。
結果我突然想起之前查到蔣頤謙從前一個同窗的時候,打聽到他二人是在吳州會縣結識的。那裏不是蔣頤謙的老家,我們都沒當回事兒。可我覺得還是應該去一趟。”
“誰曾想真叫我給說中了!”錦妙激動道。
“我們在會縣遇到了一個產婆,她說她曾給會縣一戶姓鐘的富商家接過生。因為接生下來的男孩兒落地就夭折了,鐘家仁善,還是給了她很多錢,所以她記得特別清楚。”
“據那產婆說,鐘家的姑爺,就是姓蔣。我們把蔣頤謙的畫像拿給她看,她也說就是這個人!可等我們找到那個鐘家,公子猜怎麽著?”
“那鐘家早在三年前就因為一場大火被燒成一片廢墟了!”
“什麽?”裴雲瀟抓住一個關鍵的字眼:“你說三年前?”
作者有話要說:註:①引用:劉禹錫《秋詞》②化用:裴雲瀟詩句“不並百花叢”化用自宋·鄭思肖《寒菊》:花開不並百花叢②自作:李延四句詩。和“無名對霜風、沈睡經春夏、一醒遍山紅”三句。水平不咋地,純為劇情服務,看看就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