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祖宗:……淦!
關燈
小
中
大
黃蜂尾後針, 最毒老鬼心。
面對祖宗那死也要拖上好友一家子的想法,路謙只能選擇沈默以對。畢竟,他不想再面對祖宗的叨逼聲了。
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
“想跟範家聯姻不是不可以, 但就目前而言,我是沒有這個資本的。”
言下之意, 你別再搞我了, 要努力幫我一起勇攀高峰, 待我將來飛黃騰達, 什麽樣的人家攀不上呢?
但祖宗完全沒領悟到路謙的未盡之言。
“你的意思是你不配?”祖宗眉頭緊鎖,用控訴的目光瞪向路謙,“這種話你怎麽能說的這般理直氣壯呢?”
路謙挑眉, 他難不成還要感到羞愧?
範文程啊!
且不說他出身名門,祖上有多能耐。就單說他本人好了,清朝的開國元勳之一, 凡是關於討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的官員、進攻朝鮮、安撫蒙古等等, 他全部都參與了。
像這樣的一代重臣,就算是求娶他的後代庶出姑娘, 那也不成啊!
他哪來的臉?
略一思量,路謙撇開了配不配這個問題, 直接背誦起了範老大人對於清朝的功勞。當然,這些都是他後來查的,祖宗也不是時時刻刻都跟著他的,因此並不清楚。
好家夥, 等他一背這玩意兒, 再強調一番,若沒範文程,清朝絕不可能像如今這般安穩, 搞不好還要退回到關外時……
祖宗斬釘截鐵的道:“就跟他家聯姻!”
就好像這事兒你說了算似的。
好不容易趕走了祖宗,路謙費了點兒時間總算將家信寫完了。想了想,又覺得不太放心,遂又重新鋪紙寫信,這回才是照慣例,放在明面上給程家人的信。
一明一暗兩封信,卻不能都寄到程家在金陵城的鋪面裏,路謙先寄了他給程姑父的信,地址寫的是程姑父私底下置辦的一處小莊子。等這封信寄出去半個月後,這才送出去給程家人的信。
確實怪麻煩的,但也沒其他法子了。
等這些事情都了了,京城也開始回暖了。
其實,先前冬日裏還發生了一樁大事兒,外頭的普通老百姓興許不知道,但在朝廷官員裏,談不上什麽秘密。
火燒太和殿。
臘月裏某一日,太和殿忽的走水,火勢還相當兇猛,據說也曾努力救援了,但太和殿仍然被焚毀了。
假如只是單一的事件,那問題倒是不大。像走水這種事情,在天幹物燥的時候特別容易發生。尤其是冬日裏,為了取暖點火盆,或者幹脆就是燭臺倒塌等等,類似的意外特別多。可若是聯系上去年的地龍翻身呢?
一次意外那叫意外,接連出了意外,誰能不多想呢?
彼時,距離清軍入關不過才短短幾十年,民心尚未完全收覆,江山也不曾徹底坐穩。康熙帝的憂患之心又特別重,明明只是一次意外的走水事件,楞是嚴陣以待。
據說,趁著年關裏,整個皇宮都是一番整頓,不少人都被迫夾著尾巴過日子,生怕出了點兒差錯被遷怒。
這事兒看似影響不到外頭,但實則跟翰林院還是息息相關的。去年科舉正科入仕的幾位翰林官,到了今年,就要開始去宮中輪值。這麽一來,難免帶來了宮中氣氛緊張的消息。
路謙才剛慶幸這事兒同明史館無關,沒兩日,火就燒到了這邊。
翰林院那邊傳來消息,讓明史館也選派兩位穩重之人,去宮中輪值。
“你看我穩重嗎?”路謙得了消息後,偷偷的詢問祖宗。
祖宗送給他一個大白眼:“你居然還會怕?我還以為你恨不得上趕著去捧韃子皇帝的臭腳呢!”
路謙倒不是怕康熙帝,他怕的是在面聖的時候,祖宗搞出事情來,他一個繃不住……那不就壞事了?
然而,眼下這情況吧,他也只能寄希望於邵侍讀靠譜點兒。
那不然呢?還能指望祖宗安分點兒?
幸好,邵侍讀沒讓路謙失望。他點了一位高姓和另一位李姓的翰林,都是三十好幾近四十的人。
這個年紀,穩重得體是不用說了,主要是還能做事,在宮中輪值經常會待到極晚,南書房行走更不是光有才華就能做好的,見識性格乃至對體質都有著不低的要求。
路謙正好有事兒要尋邵侍讀,恰好聽到他對高編修道:“來我這兒做事本就委屈了你,依著你原先的官職,該直接升任侍讀學士的,好在也不晚。”
噢,又是一個早就入仕的人。
邵侍讀說的也沒錯,這位高翰林很快就被授為了侍讀,之後又稱了日講起居註官,成了實實在在的天子近臣。
原先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在明史館裏修纂史書。誰知,也就這麽月餘時間,一切就大不同了。
路謙倒是真的沒往心裏去,他一開始擔心是不知道怎麽個選拔法。等他意識到“穩重”才是最要緊的,就基本上明白,自己這個嘴上無毛的絕不可能被選中的。莫說這次沒機會,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三十歲之前他都沒太多機會的,除非他屢立奇功。
可他看得開,不代表別人也是如此。
別以為文人之間就沒有明爭暗鬥,事實上明面上倒還罷了,背地裏那就是暗潮洶湧。
氣得祖宗又開始罵罵咧咧。
“這麽一點芝麻綠豆大的好處,就引得你們內鬥起來了?先前一個兩個的還自持身份不願意入清廷。這才多久啊!滿打滿算也就區區一年光景,你們就忘了入仕的初衷了?”
祖宗簡直就是痛心疾首,他氣的還不單單是明史館這些紅眼病的,而是再這麽下去,清廷就真的屹立不倒了。
看,學得好就能當官,當了官要啥有啥,而只要足夠聽話會揣摩人心,升官調職都不是夢。
這仿佛就是在驢子們跟前吊了一根胡蘿蔔,誰幹得好蘿蔔就是誰的,忽悠得這幫傻驢子忘了本心,只知道傻楞楞的往前沖。
……
路謙在資料館裏查找要用的資料,剛拿到一本準備翻看時,就聽到隔壁傳來一記驚天動地的嘶吼聲。
“這就是狗韃子的陰謀!!!”
啪嘰一下,路謙手裏的書落在了地上。
同在資料館裏的另一人心疼的看著地上的書,嘴上還得關切的問他可是身子骨不適。路謙謝過了同僚的好意,撿起書仔細吹了灰,假裝無事發生的看了起來。
經過這一年以來,斷斷續續的查資料編撰,起碼關於朱元璋的那一段算是有了個雛形了。又因為路謙對皇室、朝堂的事情比較了解,他如今被邵侍讀要求繼續往下修,不清楚某些事情無妨,只需要將框架搭好了,把確認過的事件往裏頭填,缺少的部分自有別人幫襯。
修纂史書就是這樣的,從來也沒有一次成型的,那都是一次次的查資料,再反覆確認真實性,然後修正錯誤的內容。有時候,甚至對於同一個事件有好幾種說法,不能確定的要先待定。
更麻煩的是,往往好不容易確認了一個事兒,卻又從其他事情裏側面的否決了這個事實。於是,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路謙這會兒查找的是建文帝的資料,關於這個倒黴蛋吧,最要命的就不是他在位期間做了什麽,而是他到底是什麽時候死的,死法是什麽,又是死在了哪裏。
簡單地說,沒人關心建文帝活著時候的事情,畢竟這些都是可以考據的,大家只關心他的死。
這就有點兒紮心了。
路謙一面查資料,一面留神隔壁的動靜,就聽著祖宗從精氣神十足的怒吼,逐漸變得低沈、嘶啞,到最後徹底沒聲了。
原來鬼罵人也是會累的嗎?
拋開這個念頭,路謙查找了資料,又回去繼續修纂。關於建文帝的死,版本太多了,他並不需要自己確定下來,只是將有可能的幾種結果,一一備註下來。至於查實一事,並不急於一時。
說白了,明史館內原本就是很佛系的,眾同僚並非真正埋首於修纂史書的,而是經常一壺清茶一本書,格外悠閑的過日子。
修纂史書最重要的是準確性,急都急不來,所以就算慢一點,慢工出細活嘛。
大家原本都這麽幹,路謙這種都還算是勤快的,起碼他查資料勤,也願意幫人跑跑腿,誰叫他是明史館裏最年輕的呢?
然而,高士奇打破了這一切。
高士奇就是先前那位被邵侍讀點去宮中輪值的那位翰林,他既原本屬於明史館,那便同樣都是博學宏詞科出身的。只是,甭管是考詞科,還是後來的翰林院館選,亦或是去年年末的歲考,名次都很一般,典型的不上不下排名居中,平日裏也沒什麽存在感,以至於這次乍然升官,讓很多人都驚訝萬分。
人就是這樣的,假如周遭的人都非常佛性,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那麽就算是原本有上進心的人,慢慢的也會被同化的。
但是!
高士奇他出人頭地了啊!
這個時候,眾翰林官才意識到,就算他們這些人是被帶著目的取中入仕的,就算修纂史書不用著急,就算乍看之下明史館是個養老的好地方……
可他們是翰林官啊!
翰林官本就是天子門生,升官要比其他官員容易太多了。一旦討得了康熙帝歡心,像高士奇一朝升為侍讀,還兼起居註官,前途無量。
退一步說,再看看路謙。
路謙驀然回首,發現好多同僚如狼似虎的盯著他。
“小兔崽子你是不是有很多疑惑?”祖宗一臉的慈眉善目,笑著道,“我不會告訴你的。”
我也沒打算問你!!
路謙又不是傻子,他最近除了查各種明初資料外,什麽事兒都沒幹。但查資料嘛,這本身就是個相當能消磨時間的活兒,你可以查一整天的資料,然後告訴你的上峰,啥有用的都沒查到。或者更能耐一些,查它個一年半載的,回頭瞅著馬上就要到生死線了,趕緊抓一把資料湊數。
當然,路謙沒那麽誇張。
他是磨嘰了點兒,可那就不叫個事兒!
再回想一番,聯系到先前高士奇突然升官一事,路謙心裏就有數了。他也是吃了紅利的那個,只用了半年不到的時間,就從檢討升到了修撰,直接跳了兩階呢,先前之所以沒引起其他人的註意,還不是因為就算他跳了兩階,放在明史館也不算什麽。
“官場真可怕。”
路謙不光私底下感概了,還寫信跟程表哥叨逼了。
對了,四月裏,程表哥又寫信過來了,表示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大房那邊並未懷疑路謙找的借口,只道是他初入官場又無人相助,自是十分艱難的。在這檔口,立刻娶妻似乎是不太完美。
最重要的是,小表弟依言在程大少爺跟前說了很多科舉的事兒。他本人表現得特別有志氣,逼得程大少爺立誓要頭懸梁錐刺股的刻苦念書,勢必要拿下明年鄉試的頭名。
路謙覺得,這個想法就很好,立馬提筆回信過去,好生鼓勵的一番不說,還表示咱們可以想法更大膽一些,譬如三元及第什麽的。
本來就是嘛,娶媳婦哪裏有建功立業來得重要?
瞅著高士奇的成功案例,路謙也開始動起了小心思,他還想繼續升官,但僅憑修纂史書,那得等到猴年馬月去?如果是光靠三年一次的上峰評語,最多也就是升個一階半品的,再說也不是每次都能順利升官的,太慢了。
路謙在思考了良久之後,終於決定妥協。
他讓鐵蛋上街采買了不少祭祀用品,說是要祭奠過世的長輩。鐵蛋老老實實的買齊了需要的東西,還心疼了一番自家少爺。別看他是個賣了身的小廝,可起碼他還有疼愛自己的爹娘啊,少爺什麽都沒有……
有的呀,他有個祖安老鬼。
祭品當然是給祖宗用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用,可就算用不著,那不也是他的一片心意嗎?
“你想讓我告訴你,怎樣才能快速升官?就像那個面上藏奸的高士奇那樣?”
如果不是有求於祖宗,路謙真的很想問問他,您看翰林院有好人嗎?或者這官場上有一個寧看得順眼的人嗎?人家就是升官快了點兒,跟面上藏奸有什麽關系?
但事實上,路謙道:“哪兒能像高侍讀呢?我的意思是,我不能辱沒了祖上遺風啊!”
生怕再聽到那響徹雲霄的口號聲,路謙趕緊又補充道:“飯要一口一口吃,反清覆明也得一步一步來。譬如說,我如今已經科舉入仕了,那麽接下來就是升官調職,倒是不必忙著調職,可升官還是要的。您想想,這不是只有我的品階上去了,才能去範家提親嗎?”
邏輯通√
一點兒毛病都沒有。
祖宗差點兒就真的被他說服了,但關鍵時刻他還是清醒了過來:“然後呢?你話別說一半啊,上範家提親然後呢?就你們小倆口好好過日子,你再背靠範家繼續升官。生兒育女,升官發財,對吧?”
“咋能呢!祖宗你把我當成什麽了?咱們的目標是,反清覆明!”
但還是得一步步來。
反正說來說去,區區一個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還是專門在明史館裏編史書的,那能對反清覆明大業有什麽幫助?不可能的!最多也就是在修纂《明史》時,盡可能的客觀公正一些,讓明朝不至於在千百年後繼續丟人現眼。
呃,不丟人是不可能的,應該是少丟一些人。
大概是路謙說得太過於誠懇了,祖宗一時半會兒沒品過味兒來,畢竟他也想不到自己的後代還能這般不要臉。
尋思了一會兒後,他便道:“就你如今這個情況,能做的還真就只有好生做事。或者這樣,全靠同行襯托懂不懂?別人一年半年也寫不出個屁來,你認真的寫一份賦文策文。都不用送去狗韃子皇帝那兒,單就是翰林院的那頭朱,但凡他欣賞你,你要升個一官半職的,就很容易了。”
主要是路謙如今的品階太低了,加上他本身年歲又小,又才剛入仕一年,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康熙帝都不會註意到他的。
甚至於,像去年地龍翻身後,康熙帝的確是短暫的關註過他,但也僅限於賞賜而已,並不會重用他。
“說白了,就是你本人太拿不出手了!”祖宗解釋道。
路謙:……
“我怎麽就拿不出手了?”
“太年輕了,我老早就跟你說過的,讓你別太早下場考試。以你的學識,通過鄉試是必然的,但想要過會試就有些勉強了。所以我才讓你晚點兒下場,最好是等到你有個二十歲了,及冠以後,學識也更淵博了,一口氣來個三元及第,一下子就名震天下,狗韃子皇帝肯定會將你立成靶子的。”
立靶子……
那是抓典型好嗎?見了鬼的立成靶子。
“考都考完了,如今說這些還有什麽用?”路謙倒是不後悔,他算是看出來了,像明史館的邵侍讀,還有最近剛升官的高侍讀。說白了,他們也不是全占了年紀的便宜,而是本身就有著十數年的仕途經歷。
所以,由此可見,他起碼也得等十幾年?
也許找朱大人套近乎會是個好法子。
路謙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於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路謙幾乎算是完全放棄了查找建文帝的資料,反正死都死了,追究是怎麽死了、啥時候死的、在哪裏死的……
咋滴,查清楚以後還能活嗎?
他決定寫關於明太.祖朱元璋的策文。要知道,這位身上的爭議點也有不少。像立儲一事,立皇長孫而非皇子,哪怕當時擁護的人不少,但不得不承認,明朝的亂象自此而起。
不過事關儲位,路謙有些拿不定主意,遲疑之後,決定先找個保守一點的題目。
對了,就寫朱元璋誅殺功臣一事!
寫歷史上的明太.祖是如何真實的演繹了一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歷史大劇。
祖宗:……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面對祖宗那死也要拖上好友一家子的想法,路謙只能選擇沈默以對。畢竟,他不想再面對祖宗的叨逼聲了。
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
“想跟範家聯姻不是不可以, 但就目前而言,我是沒有這個資本的。”
言下之意, 你別再搞我了, 要努力幫我一起勇攀高峰, 待我將來飛黃騰達, 什麽樣的人家攀不上呢?
但祖宗完全沒領悟到路謙的未盡之言。
“你的意思是你不配?”祖宗眉頭緊鎖,用控訴的目光瞪向路謙,“這種話你怎麽能說的這般理直氣壯呢?”
路謙挑眉, 他難不成還要感到羞愧?
範文程啊!
且不說他出身名門,祖上有多能耐。就單說他本人好了,清朝的開國元勳之一, 凡是關於討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的官員、進攻朝鮮、安撫蒙古等等, 他全部都參與了。
像這樣的一代重臣,就算是求娶他的後代庶出姑娘, 那也不成啊!
他哪來的臉?
略一思量,路謙撇開了配不配這個問題, 直接背誦起了範老大人對於清朝的功勞。當然,這些都是他後來查的,祖宗也不是時時刻刻都跟著他的,因此並不清楚。
好家夥, 等他一背這玩意兒, 再強調一番,若沒範文程,清朝絕不可能像如今這般安穩, 搞不好還要退回到關外時……
祖宗斬釘截鐵的道:“就跟他家聯姻!”
就好像這事兒你說了算似的。
好不容易趕走了祖宗,路謙費了點兒時間總算將家信寫完了。想了想,又覺得不太放心,遂又重新鋪紙寫信,這回才是照慣例,放在明面上給程家人的信。
一明一暗兩封信,卻不能都寄到程家在金陵城的鋪面裏,路謙先寄了他給程姑父的信,地址寫的是程姑父私底下置辦的一處小莊子。等這封信寄出去半個月後,這才送出去給程家人的信。
確實怪麻煩的,但也沒其他法子了。
等這些事情都了了,京城也開始回暖了。
其實,先前冬日裏還發生了一樁大事兒,外頭的普通老百姓興許不知道,但在朝廷官員裏,談不上什麽秘密。
火燒太和殿。
臘月裏某一日,太和殿忽的走水,火勢還相當兇猛,據說也曾努力救援了,但太和殿仍然被焚毀了。
假如只是單一的事件,那問題倒是不大。像走水這種事情,在天幹物燥的時候特別容易發生。尤其是冬日裏,為了取暖點火盆,或者幹脆就是燭臺倒塌等等,類似的意外特別多。可若是聯系上去年的地龍翻身呢?
一次意外那叫意外,接連出了意外,誰能不多想呢?
彼時,距離清軍入關不過才短短幾十年,民心尚未完全收覆,江山也不曾徹底坐穩。康熙帝的憂患之心又特別重,明明只是一次意外的走水事件,楞是嚴陣以待。
據說,趁著年關裏,整個皇宮都是一番整頓,不少人都被迫夾著尾巴過日子,生怕出了點兒差錯被遷怒。
這事兒看似影響不到外頭,但實則跟翰林院還是息息相關的。去年科舉正科入仕的幾位翰林官,到了今年,就要開始去宮中輪值。這麽一來,難免帶來了宮中氣氛緊張的消息。
路謙才剛慶幸這事兒同明史館無關,沒兩日,火就燒到了這邊。
翰林院那邊傳來消息,讓明史館也選派兩位穩重之人,去宮中輪值。
“你看我穩重嗎?”路謙得了消息後,偷偷的詢問祖宗。
祖宗送給他一個大白眼:“你居然還會怕?我還以為你恨不得上趕著去捧韃子皇帝的臭腳呢!”
路謙倒不是怕康熙帝,他怕的是在面聖的時候,祖宗搞出事情來,他一個繃不住……那不就壞事了?
然而,眼下這情況吧,他也只能寄希望於邵侍讀靠譜點兒。
那不然呢?還能指望祖宗安分點兒?
幸好,邵侍讀沒讓路謙失望。他點了一位高姓和另一位李姓的翰林,都是三十好幾近四十的人。
這個年紀,穩重得體是不用說了,主要是還能做事,在宮中輪值經常會待到極晚,南書房行走更不是光有才華就能做好的,見識性格乃至對體質都有著不低的要求。
路謙正好有事兒要尋邵侍讀,恰好聽到他對高編修道:“來我這兒做事本就委屈了你,依著你原先的官職,該直接升任侍讀學士的,好在也不晚。”
噢,又是一個早就入仕的人。
邵侍讀說的也沒錯,這位高翰林很快就被授為了侍讀,之後又稱了日講起居註官,成了實實在在的天子近臣。
原先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在明史館裏修纂史書。誰知,也就這麽月餘時間,一切就大不同了。
路謙倒是真的沒往心裏去,他一開始擔心是不知道怎麽個選拔法。等他意識到“穩重”才是最要緊的,就基本上明白,自己這個嘴上無毛的絕不可能被選中的。莫說這次沒機會,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三十歲之前他都沒太多機會的,除非他屢立奇功。
可他看得開,不代表別人也是如此。
別以為文人之間就沒有明爭暗鬥,事實上明面上倒還罷了,背地裏那就是暗潮洶湧。
氣得祖宗又開始罵罵咧咧。
“這麽一點芝麻綠豆大的好處,就引得你們內鬥起來了?先前一個兩個的還自持身份不願意入清廷。這才多久啊!滿打滿算也就區區一年光景,你們就忘了入仕的初衷了?”
祖宗簡直就是痛心疾首,他氣的還不單單是明史館這些紅眼病的,而是再這麽下去,清廷就真的屹立不倒了。
看,學得好就能當官,當了官要啥有啥,而只要足夠聽話會揣摩人心,升官調職都不是夢。
這仿佛就是在驢子們跟前吊了一根胡蘿蔔,誰幹得好蘿蔔就是誰的,忽悠得這幫傻驢子忘了本心,只知道傻楞楞的往前沖。
……
路謙在資料館裏查找要用的資料,剛拿到一本準備翻看時,就聽到隔壁傳來一記驚天動地的嘶吼聲。
“這就是狗韃子的陰謀!!!”
啪嘰一下,路謙手裏的書落在了地上。
同在資料館裏的另一人心疼的看著地上的書,嘴上還得關切的問他可是身子骨不適。路謙謝過了同僚的好意,撿起書仔細吹了灰,假裝無事發生的看了起來。
經過這一年以來,斷斷續續的查資料編撰,起碼關於朱元璋的那一段算是有了個雛形了。又因為路謙對皇室、朝堂的事情比較了解,他如今被邵侍讀要求繼續往下修,不清楚某些事情無妨,只需要將框架搭好了,把確認過的事件往裏頭填,缺少的部分自有別人幫襯。
修纂史書就是這樣的,從來也沒有一次成型的,那都是一次次的查資料,再反覆確認真實性,然後修正錯誤的內容。有時候,甚至對於同一個事件有好幾種說法,不能確定的要先待定。
更麻煩的是,往往好不容易確認了一個事兒,卻又從其他事情裏側面的否決了這個事實。於是,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路謙這會兒查找的是建文帝的資料,關於這個倒黴蛋吧,最要命的就不是他在位期間做了什麽,而是他到底是什麽時候死的,死法是什麽,又是死在了哪裏。
簡單地說,沒人關心建文帝活著時候的事情,畢竟這些都是可以考據的,大家只關心他的死。
這就有點兒紮心了。
路謙一面查資料,一面留神隔壁的動靜,就聽著祖宗從精氣神十足的怒吼,逐漸變得低沈、嘶啞,到最後徹底沒聲了。
原來鬼罵人也是會累的嗎?
拋開這個念頭,路謙查找了資料,又回去繼續修纂。關於建文帝的死,版本太多了,他並不需要自己確定下來,只是將有可能的幾種結果,一一備註下來。至於查實一事,並不急於一時。
說白了,明史館內原本就是很佛系的,眾同僚並非真正埋首於修纂史書的,而是經常一壺清茶一本書,格外悠閑的過日子。
修纂史書最重要的是準確性,急都急不來,所以就算慢一點,慢工出細活嘛。
大家原本都這麽幹,路謙這種都還算是勤快的,起碼他查資料勤,也願意幫人跑跑腿,誰叫他是明史館裏最年輕的呢?
然而,高士奇打破了這一切。
高士奇就是先前那位被邵侍讀點去宮中輪值的那位翰林,他既原本屬於明史館,那便同樣都是博學宏詞科出身的。只是,甭管是考詞科,還是後來的翰林院館選,亦或是去年年末的歲考,名次都很一般,典型的不上不下排名居中,平日裏也沒什麽存在感,以至於這次乍然升官,讓很多人都驚訝萬分。
人就是這樣的,假如周遭的人都非常佛性,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那麽就算是原本有上進心的人,慢慢的也會被同化的。
但是!
高士奇他出人頭地了啊!
這個時候,眾翰林官才意識到,就算他們這些人是被帶著目的取中入仕的,就算修纂史書不用著急,就算乍看之下明史館是個養老的好地方……
可他們是翰林官啊!
翰林官本就是天子門生,升官要比其他官員容易太多了。一旦討得了康熙帝歡心,像高士奇一朝升為侍讀,還兼起居註官,前途無量。
退一步說,再看看路謙。
路謙驀然回首,發現好多同僚如狼似虎的盯著他。
“小兔崽子你是不是有很多疑惑?”祖宗一臉的慈眉善目,笑著道,“我不會告訴你的。”
我也沒打算問你!!
路謙又不是傻子,他最近除了查各種明初資料外,什麽事兒都沒幹。但查資料嘛,這本身就是個相當能消磨時間的活兒,你可以查一整天的資料,然後告訴你的上峰,啥有用的都沒查到。或者更能耐一些,查它個一年半載的,回頭瞅著馬上就要到生死線了,趕緊抓一把資料湊數。
當然,路謙沒那麽誇張。
他是磨嘰了點兒,可那就不叫個事兒!
再回想一番,聯系到先前高士奇突然升官一事,路謙心裏就有數了。他也是吃了紅利的那個,只用了半年不到的時間,就從檢討升到了修撰,直接跳了兩階呢,先前之所以沒引起其他人的註意,還不是因為就算他跳了兩階,放在明史館也不算什麽。
“官場真可怕。”
路謙不光私底下感概了,還寫信跟程表哥叨逼了。
對了,四月裏,程表哥又寫信過來了,表示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大房那邊並未懷疑路謙找的借口,只道是他初入官場又無人相助,自是十分艱難的。在這檔口,立刻娶妻似乎是不太完美。
最重要的是,小表弟依言在程大少爺跟前說了很多科舉的事兒。他本人表現得特別有志氣,逼得程大少爺立誓要頭懸梁錐刺股的刻苦念書,勢必要拿下明年鄉試的頭名。
路謙覺得,這個想法就很好,立馬提筆回信過去,好生鼓勵的一番不說,還表示咱們可以想法更大膽一些,譬如三元及第什麽的。
本來就是嘛,娶媳婦哪裏有建功立業來得重要?
瞅著高士奇的成功案例,路謙也開始動起了小心思,他還想繼續升官,但僅憑修纂史書,那得等到猴年馬月去?如果是光靠三年一次的上峰評語,最多也就是升個一階半品的,再說也不是每次都能順利升官的,太慢了。
路謙在思考了良久之後,終於決定妥協。
他讓鐵蛋上街采買了不少祭祀用品,說是要祭奠過世的長輩。鐵蛋老老實實的買齊了需要的東西,還心疼了一番自家少爺。別看他是個賣了身的小廝,可起碼他還有疼愛自己的爹娘啊,少爺什麽都沒有……
有的呀,他有個祖安老鬼。
祭品當然是給祖宗用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用,可就算用不著,那不也是他的一片心意嗎?
“你想讓我告訴你,怎樣才能快速升官?就像那個面上藏奸的高士奇那樣?”
如果不是有求於祖宗,路謙真的很想問問他,您看翰林院有好人嗎?或者這官場上有一個寧看得順眼的人嗎?人家就是升官快了點兒,跟面上藏奸有什麽關系?
但事實上,路謙道:“哪兒能像高侍讀呢?我的意思是,我不能辱沒了祖上遺風啊!”
生怕再聽到那響徹雲霄的口號聲,路謙趕緊又補充道:“飯要一口一口吃,反清覆明也得一步一步來。譬如說,我如今已經科舉入仕了,那麽接下來就是升官調職,倒是不必忙著調職,可升官還是要的。您想想,這不是只有我的品階上去了,才能去範家提親嗎?”
邏輯通√
一點兒毛病都沒有。
祖宗差點兒就真的被他說服了,但關鍵時刻他還是清醒了過來:“然後呢?你話別說一半啊,上範家提親然後呢?就你們小倆口好好過日子,你再背靠範家繼續升官。生兒育女,升官發財,對吧?”
“咋能呢!祖宗你把我當成什麽了?咱們的目標是,反清覆明!”
但還是得一步步來。
反正說來說去,區區一個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還是專門在明史館裏編史書的,那能對反清覆明大業有什麽幫助?不可能的!最多也就是在修纂《明史》時,盡可能的客觀公正一些,讓明朝不至於在千百年後繼續丟人現眼。
呃,不丟人是不可能的,應該是少丟一些人。
大概是路謙說得太過於誠懇了,祖宗一時半會兒沒品過味兒來,畢竟他也想不到自己的後代還能這般不要臉。
尋思了一會兒後,他便道:“就你如今這個情況,能做的還真就只有好生做事。或者這樣,全靠同行襯托懂不懂?別人一年半年也寫不出個屁來,你認真的寫一份賦文策文。都不用送去狗韃子皇帝那兒,單就是翰林院的那頭朱,但凡他欣賞你,你要升個一官半職的,就很容易了。”
主要是路謙如今的品階太低了,加上他本身年歲又小,又才剛入仕一年,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康熙帝都不會註意到他的。
甚至於,像去年地龍翻身後,康熙帝的確是短暫的關註過他,但也僅限於賞賜而已,並不會重用他。
“說白了,就是你本人太拿不出手了!”祖宗解釋道。
路謙:……
“我怎麽就拿不出手了?”
“太年輕了,我老早就跟你說過的,讓你別太早下場考試。以你的學識,通過鄉試是必然的,但想要過會試就有些勉強了。所以我才讓你晚點兒下場,最好是等到你有個二十歲了,及冠以後,學識也更淵博了,一口氣來個三元及第,一下子就名震天下,狗韃子皇帝肯定會將你立成靶子的。”
立靶子……
那是抓典型好嗎?見了鬼的立成靶子。
“考都考完了,如今說這些還有什麽用?”路謙倒是不後悔,他算是看出來了,像明史館的邵侍讀,還有最近剛升官的高侍讀。說白了,他們也不是全占了年紀的便宜,而是本身就有著十數年的仕途經歷。
所以,由此可見,他起碼也得等十幾年?
也許找朱大人套近乎會是個好法子。
路謙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於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路謙幾乎算是完全放棄了查找建文帝的資料,反正死都死了,追究是怎麽死了、啥時候死的、在哪裏死的……
咋滴,查清楚以後還能活嗎?
他決定寫關於明太.祖朱元璋的策文。要知道,這位身上的爭議點也有不少。像立儲一事,立皇長孫而非皇子,哪怕當時擁護的人不少,但不得不承認,明朝的亂象自此而起。
不過事關儲位,路謙有些拿不定主意,遲疑之後,決定先找個保守一點的題目。
對了,就寫朱元璋誅殺功臣一事!
寫歷史上的明太.祖是如何真實的演繹了一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歷史大劇。
祖宗:……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