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玄武堂
關燈
小
中
大
濟州大門終於開了, 然而逃難的百姓們,沒有一擁而上沖城。一部分青壯年人攔在城門與平原之間,維持住了秩序, 老幼婦孺則擡頭, 看著兩路展開的兵馬, 以及乘車而出的太子靈。
太子靈今年二十七歲,面容隨母, 母親乃是越人。他眼神靈秀,長發飄飛,著一襲越袍, 頭上插著一根白玉簪, 望向數以十萬計的百姓時, 眼裏帶著悲憫之色。
“我須得顧念鄭國的百姓, ”太子靈朝眼中露出乞求之色的難民們說,“不能放你們進城,除非朝廷有了安置的好辦法。”
所有人都盯著太子靈看, 卻沒有人回答。末了,饑民們讓出一條路,姜恒走了出來。
“你很快就會面臨雍國的入侵, ”姜恒說,“正是需要人的時候, 鄭軍眼下能動用的兵力只有十二萬,其中三萬必須留守越地與潯水。”
“汁琮一旦出玉璧關,梁國被攻破, 崤山告急, 你手頭的九萬人,能抵擋多久?”
這話瞬間正中太子靈心病, 他與姜恒遙遙對視,心道這人是誰?
姜恒回身,年輕人送來一幅蘆卷,姜恒說道:“我為你統算了城外流民人數、戶籍,分四萬戶,每戶充軍一人,權當募軍,現在你手中,已多了四萬新兵。”
“站住!”護衛呵斥道。
太子靈卻擡手,示意不妨。姜恒半點不懼,手持蘆卷來到太子靈車前,又說:“你可看看。這些百姓,親人流散,家破人亡有之,但他們大多願意與素不相識之人,暫登記為一戶,統共四萬一千一百五十二戶,老人、婦人願為鄭國耕種,青壯年人願為鄭國打仗,以鄭國之糧,年前餘四十萬五千石,節衣縮食,當可度此難關。既得新軍,又安頓了手足流民,濟州更有了新血,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太子靈只將蘆卷展開,放在一邊。
“我若不接納他們呢?”太子靈說。
“那麽,我們就只好走了,”姜恒笑了笑,說,“擇一處暫且棲身。再過一個月,大夥兒要來偷割你們的麥子,可別怪我沒提醒你。”
太子靈忽然笑了起來,覺得面前此人甚有意思。
“進城說罷。”太子靈隨口道,吩咐擺駕回宮。
當天夜裏,城防軍盡出,舉著火把,根據姜恒提交的名單,開始清點人數,分批進城。
太子靈再次召集群臣,從太史官到左右相,朝中文官盡出,想分門別類,將難民全部收進城中。姜恒這名不請自來、衣衫汙臟、卻面容清秀的青年人端坐殿中,鎮定若素。
“不可能!”封晗怒目直斥,近乎咆哮道,“十二萬人!小子,你究竟是什麽人?你究竟知不知道,這是什麽規模?”
姜恒說:“我只知道,萬一流民暴動,在城外搶收你們的糧食,事態就會更麻煩。”
“你這是威脅我大鄭。”右相田令冷冷道,“敢做這等光天化日之下搶劫之事,鄭國軍隊不會坐視不管!這還沒了天理不成?!”
“他不是危言聳聽。”一名將領答道,“玉璧關前戰情急迫,不久後國軍便將出征,他們現在不鬧事,只群聚於荒野上,待得朝中大軍盡出,守護國土,他們若動手搶劫,還真制不住這許多人。”
姜恒道:“所以各位大人,你們還想先動手殺人、杜絕後患不成?他們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自然可以跑,就怕你們抓不住。”
“那麽就先殺了你。”田令說。
姜恒一笑道:“現在他們尚且覺得有希望,安安分分地等在城外,設若我一死,更要暴動了。諸位大人若覺得屠殺百姓合適,但請動手不妨。”
“這位小先生,照你所見如何?”太子靈冷冷道。
“將今年募兵的軍費花到流民身上,流民中的青壯年,全部充軍。”姜恒說,“適合入軍之人,名簿我已統計完畢,交給殿下了。餘下老幼,以軍餉贍養,撐過今冬,來年濟州將增四萬戶,新募四萬兵員。各位的封地上,年輕人不必再服徭役,有梁人替你們打仗,軍餉還可節省些,何樂而不為?”
殿內沈默片刻,太子靈說:“各位大人可先看看這份名簿。”
“如此,”雞鳴時分,群臣散去,姜恒面對太子靈,總算松了口氣,“軍營中共收四萬一千餘人,剩下的,讓他們且先在城北就地住下,秋收後再劃官田,來年春天使其耕種,便算安頓下來了。”
清晨陽光投入宮中,太子靈看著姜恒,問:“還沒問過你,叫什麽名字呢。”
姜恒笑了笑,說:“無名無姓,浪跡天涯一浮萍。”
太子靈也笑了起來,姜恒起身道:“我替梁國逃難的百姓們,感謝殿下恩德。”
姜恒正要朝太子靈跪拜,太子靈卻道:“先生請起,實不相瞞,本座還有一事相托,先前未曾出口,乃是不願有相挾之意。”
姜恒一怔,繼而明白到,太子靈果然是有條件的,安頓百姓,充軍徭役,雖說為鄭國增添了人口,但朝廷的肉食者們根本不在乎。老百姓就像田裏的麥子,時候到了自然會長出來,割不完,也燒不盡,區區幾場戰爭算得上什麽?
太子靈接受姜恒的建議,同樣頂著極大的壓力,他一定也有條件,現在,這個條件來了。
“何事?”姜恒瀟灑一笑道,“請但言不妨。”
太子靈想了想,嘆了口氣,姜恒便看出來了,索性道:“殿下自己也沒想好?”
太子靈欣然道:“不錯,正是如此,待我再想想罷。”
姜恒說:“我欠您一個情,等您吩咐罷了。”
此刻,一名武將進了殿內,朝太子靈稍一行禮,目光卻落在了姜恒身上。
“這位是龍於大將軍,”太子靈轉過話頭,朝姜恒介紹道,“我鄭國上將軍。”
姜恒入座,稍稍躬身。龍於道:“越人龍氏。小朋友來自何方?”
姜恒一笑,答道:“我是江州人。”
龍於看著姜恒身畔所佩的卷劍,打趣道:“哦?所以郢王找了幾十年的繞指柔,就在自己國都裏麽?想來郢王如此醉心於搜集神兵利器,若知道在你身上,一定不會讓你帶到北邊來。”
姜恒:“!!!”
龍於沒有再多嘴,點出神兵來歷後,便只淡淡一笑。
早在海閣時,姜恒便大致知道,一路上又陸陸續續聽聞了不少——鄭國朝廷,如今以未來的帝君太子靈為首,頹老的鄭王,在五年前已近乎不問政事。如今朝中軍權,掌握在上將軍龍於手中。相權,則由封晗把持。
最慶幸的是,將、相二人,都真心誠意地擁戴太子靈,在這點上,朝廷不會有黨爭的危險,這也是姜恒選擇太子靈的原因之一,畢竟經年累月的內耗,對一個國家而言就像毒瘤,頃刻間就會拖垮國力。
“小先生願意在濟州盤桓一段時日麽?”太子靈漫不經心問道。
“看情況罷。”姜恒也隨意笑答道,“殿下這裏人才濟濟一堂,章、封、龍、田四家,坐滿了青年才俊,又有吳越等地異士,在下就怕幫不上什麽忙。”
太子靈笑道:“小先生說笑話了,人才永遠不嫌多。”
姜恒謙虛地說:“晚輩只有一個好處,年輕,年輕人比不上老人,卻也精神些,幫著幹點力氣活,總是可以的。”
鄭國朝野派系,大多以朝中根深蒂固的士大夫為基礎,朝野中滿是老人,而眾多老者,又與洛陽日暮西山的光景截然不同。
他們野心勃勃,把持朝政,一言不合便稱病罷朝。鄭王四十年前奪位成功,在座的老者們,俱是當初扶持新王上位的大功臣,就怕太子靈誰也管不住。
就連他身邊的貴族子弟,亦是封家、田家等士族遴選入朝的年輕人。太子靈就連開城收留難民一事,俱難以推動,一旦硬下心腸,強行推進,便將遭到朝廷群臣的圍攻。
幸虧他還是竭力平衡了朝野的局勢,小心翼翼,推動著鄭國國力的崛起。
太子靈接手朝政後,計劃通過充足的時間,來慢慢削弱士大夫們的權力,把他們一個個換下去。
於是他需要新鮮的血液,而面前不請自來的這人,仿佛比他更了解鄭國。
這是令太子靈極為詫異的一點,就像天底下憑空出現了一名謀士,且目的相當明確——他確實是為了自己而來的,顯然來之前,還做足了功課。
離開姜恒落腳之處,太子靈與龍於在寢殿內面對彼此。
“他的劍上,有一個銘文,來自滄山玄武堂。”
武將龍於站在投入日光的窗格前,望向鄭宮外晦暗的天光。
“第一眼看見他時,”太子靈喃喃道,“看那神態極似刺客,說不出來為什麽,我總覺得,該當是這個人了,沒有人比他更合適。”
“他應當是鬼師偃的徒弟。”龍於轉頭,朝太子靈說,“若學到鬼先生的功夫,確實非常合適。”
“誰?”太子靈顯然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
龍於又說:“十七年前,我在越地機緣巧合,見過鬼先生一面,蒙他指點三招。此生武藝,俱因此而來。”
太子靈眼中現出詫異神色,擡眼看著龍於。龍於思考良久,而後道:“不知道殿下是否聽說過滄山與海閣。”
“沒有。”太子靈幹脆利落地答道。
“殿下可還記得公子州?”龍於又說,“他就是鬼先生的棄徒。”
太子靈想起了那蒙面客。
“自當記得,”太子靈說,“五年前,洛陽城外,前來行刺我的殺手。那天我便說,如果這殺手在我麾下,此計又何愁不售?”
龍於說:“公子州雖然技藝高超,卻不合適。讓他去扮,也扮不像,何況年紀也大,汁琮不會相信的。”
“不過呢,公子州所用的赤劍,與這名喚‘羅恒’之人,系出一門。天下悄無聲息,突然冒出來一名手持神兵的刺客,殿下未曾聽聞,北方想必更未聽過此人,這當真是絕佳的人選。”
太子靈遲疑審視龍於,按照輩分,他應稱呼這名鄭國上將軍為“叔父”,但與龍於相識日久,年齡差別下,龍於更像他的兄長。
除此之外,朝廷武將之首,還有另一重身份——父親鄭王的男寵。他本該與龍於不和,朝中百官也這麽認為,但不知為何,面對龍於時,太子靈卻有種莫名的親切感。仿佛他成為了自己與父王之間唯一聯系的紐帶。
他的衛隊,乃是龍於親手培養的死士,朝廷上的武將,亦是龍於親手提拔。左相封晗再三提醒太子靈,老鄭王時日無多,昏聵不知天下事,待他死去那天,龍於便將發動政變,取代趙家,成為新的君主。
“除此之外,我尚有一個問題,鬼先生的徒弟,來到濟州,又是為了什麽呢?”太子靈漫不經心道。
“傳聞滄山海閣於中原大爭之時,將派出門人入世。”龍於說,“鬼師偃的弟子,將是這世上最頂級的刺客,他們想扶持新任天子,一統神州。恕我直言,這不代表他們選擇了你,也許只是試探,甚至是來刺殺你的。想用此人,殿下須異常謹慎。”
太子靈嘆了口氣,眉頭深鎖:“這個海閣中,還有多少人?假設還有成百上千人,這天下就亂了。”
龍於無法回答,兩人沈默片刻後,他又道:“玉璧關之危,須得倚仗你自己的力量。車將軍會替我出戰,殿下可以信任他,他雖少出奇兵,打仗卻是很穩的。”
“你要去何處?”太子靈對這話倒是不意外,他知道自己該面對的,終於要來了,龍於奉父王的命令,要把軍權通過幾年裏的過渡,交回到太子靈手裏,還予王族。此次如何退雍軍,成為他繼任王位的一次提前大考。
“回越地,侍奉王上。”龍於答道,走過太子靈身邊,將虎符擱在了案上,“善用你手中所有能用的人,退去雍兵不難,難的是……”
太子靈打斷了他,沈聲道:“我懂,難的在於,這只是接下來更多險象環生之事的開始,也許我們會遭遇前所未有的失敗。”
這確實只是一個開始,但雍國已開始了三次,每一次,都被關中四國扼殺在了第一步。這一次,太子靈一樣有信心,能攔住汁琮南下的步伐,只是攔住以後要做什麽?難題將越來越多。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太子靈今年二十七歲,面容隨母, 母親乃是越人。他眼神靈秀,長發飄飛,著一襲越袍, 頭上插著一根白玉簪, 望向數以十萬計的百姓時, 眼裏帶著悲憫之色。
“我須得顧念鄭國的百姓, ”太子靈朝眼中露出乞求之色的難民們說,“不能放你們進城,除非朝廷有了安置的好辦法。”
所有人都盯著太子靈看, 卻沒有人回答。末了,饑民們讓出一條路,姜恒走了出來。
“你很快就會面臨雍國的入侵, ”姜恒說,“正是需要人的時候, 鄭軍眼下能動用的兵力只有十二萬,其中三萬必須留守越地與潯水。”
“汁琮一旦出玉璧關,梁國被攻破, 崤山告急, 你手頭的九萬人,能抵擋多久?”
這話瞬間正中太子靈心病, 他與姜恒遙遙對視,心道這人是誰?
姜恒回身,年輕人送來一幅蘆卷,姜恒說道:“我為你統算了城外流民人數、戶籍,分四萬戶,每戶充軍一人,權當募軍,現在你手中,已多了四萬新兵。”
“站住!”護衛呵斥道。
太子靈卻擡手,示意不妨。姜恒半點不懼,手持蘆卷來到太子靈車前,又說:“你可看看。這些百姓,親人流散,家破人亡有之,但他們大多願意與素不相識之人,暫登記為一戶,統共四萬一千一百五十二戶,老人、婦人願為鄭國耕種,青壯年人願為鄭國打仗,以鄭國之糧,年前餘四十萬五千石,節衣縮食,當可度此難關。既得新軍,又安頓了手足流民,濟州更有了新血,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太子靈只將蘆卷展開,放在一邊。
“我若不接納他們呢?”太子靈說。
“那麽,我們就只好走了,”姜恒笑了笑,說,“擇一處暫且棲身。再過一個月,大夥兒要來偷割你們的麥子,可別怪我沒提醒你。”
太子靈忽然笑了起來,覺得面前此人甚有意思。
“進城說罷。”太子靈隨口道,吩咐擺駕回宮。
當天夜裏,城防軍盡出,舉著火把,根據姜恒提交的名單,開始清點人數,分批進城。
太子靈再次召集群臣,從太史官到左右相,朝中文官盡出,想分門別類,將難民全部收進城中。姜恒這名不請自來、衣衫汙臟、卻面容清秀的青年人端坐殿中,鎮定若素。
“不可能!”封晗怒目直斥,近乎咆哮道,“十二萬人!小子,你究竟是什麽人?你究竟知不知道,這是什麽規模?”
姜恒說:“我只知道,萬一流民暴動,在城外搶收你們的糧食,事態就會更麻煩。”
“你這是威脅我大鄭。”右相田令冷冷道,“敢做這等光天化日之下搶劫之事,鄭國軍隊不會坐視不管!這還沒了天理不成?!”
“他不是危言聳聽。”一名將領答道,“玉璧關前戰情急迫,不久後國軍便將出征,他們現在不鬧事,只群聚於荒野上,待得朝中大軍盡出,守護國土,他們若動手搶劫,還真制不住這許多人。”
姜恒道:“所以各位大人,你們還想先動手殺人、杜絕後患不成?他們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自然可以跑,就怕你們抓不住。”
“那麽就先殺了你。”田令說。
姜恒一笑道:“現在他們尚且覺得有希望,安安分分地等在城外,設若我一死,更要暴動了。諸位大人若覺得屠殺百姓合適,但請動手不妨。”
“這位小先生,照你所見如何?”太子靈冷冷道。
“將今年募兵的軍費花到流民身上,流民中的青壯年,全部充軍。”姜恒說,“適合入軍之人,名簿我已統計完畢,交給殿下了。餘下老幼,以軍餉贍養,撐過今冬,來年濟州將增四萬戶,新募四萬兵員。各位的封地上,年輕人不必再服徭役,有梁人替你們打仗,軍餉還可節省些,何樂而不為?”
殿內沈默片刻,太子靈說:“各位大人可先看看這份名簿。”
“如此,”雞鳴時分,群臣散去,姜恒面對太子靈,總算松了口氣,“軍營中共收四萬一千餘人,剩下的,讓他們且先在城北就地住下,秋收後再劃官田,來年春天使其耕種,便算安頓下來了。”
清晨陽光投入宮中,太子靈看著姜恒,問:“還沒問過你,叫什麽名字呢。”
姜恒笑了笑,說:“無名無姓,浪跡天涯一浮萍。”
太子靈也笑了起來,姜恒起身道:“我替梁國逃難的百姓們,感謝殿下恩德。”
姜恒正要朝太子靈跪拜,太子靈卻道:“先生請起,實不相瞞,本座還有一事相托,先前未曾出口,乃是不願有相挾之意。”
姜恒一怔,繼而明白到,太子靈果然是有條件的,安頓百姓,充軍徭役,雖說為鄭國增添了人口,但朝廷的肉食者們根本不在乎。老百姓就像田裏的麥子,時候到了自然會長出來,割不完,也燒不盡,區區幾場戰爭算得上什麽?
太子靈接受姜恒的建議,同樣頂著極大的壓力,他一定也有條件,現在,這個條件來了。
“何事?”姜恒瀟灑一笑道,“請但言不妨。”
太子靈想了想,嘆了口氣,姜恒便看出來了,索性道:“殿下自己也沒想好?”
太子靈欣然道:“不錯,正是如此,待我再想想罷。”
姜恒說:“我欠您一個情,等您吩咐罷了。”
此刻,一名武將進了殿內,朝太子靈稍一行禮,目光卻落在了姜恒身上。
“這位是龍於大將軍,”太子靈轉過話頭,朝姜恒介紹道,“我鄭國上將軍。”
姜恒入座,稍稍躬身。龍於道:“越人龍氏。小朋友來自何方?”
姜恒一笑,答道:“我是江州人。”
龍於看著姜恒身畔所佩的卷劍,打趣道:“哦?所以郢王找了幾十年的繞指柔,就在自己國都裏麽?想來郢王如此醉心於搜集神兵利器,若知道在你身上,一定不會讓你帶到北邊來。”
姜恒:“!!!”
龍於沒有再多嘴,點出神兵來歷後,便只淡淡一笑。
早在海閣時,姜恒便大致知道,一路上又陸陸續續聽聞了不少——鄭國朝廷,如今以未來的帝君太子靈為首,頹老的鄭王,在五年前已近乎不問政事。如今朝中軍權,掌握在上將軍龍於手中。相權,則由封晗把持。
最慶幸的是,將、相二人,都真心誠意地擁戴太子靈,在這點上,朝廷不會有黨爭的危險,這也是姜恒選擇太子靈的原因之一,畢竟經年累月的內耗,對一個國家而言就像毒瘤,頃刻間就會拖垮國力。
“小先生願意在濟州盤桓一段時日麽?”太子靈漫不經心問道。
“看情況罷。”姜恒也隨意笑答道,“殿下這裏人才濟濟一堂,章、封、龍、田四家,坐滿了青年才俊,又有吳越等地異士,在下就怕幫不上什麽忙。”
太子靈笑道:“小先生說笑話了,人才永遠不嫌多。”
姜恒謙虛地說:“晚輩只有一個好處,年輕,年輕人比不上老人,卻也精神些,幫著幹點力氣活,總是可以的。”
鄭國朝野派系,大多以朝中根深蒂固的士大夫為基礎,朝野中滿是老人,而眾多老者,又與洛陽日暮西山的光景截然不同。
他們野心勃勃,把持朝政,一言不合便稱病罷朝。鄭王四十年前奪位成功,在座的老者們,俱是當初扶持新王上位的大功臣,就怕太子靈誰也管不住。
就連他身邊的貴族子弟,亦是封家、田家等士族遴選入朝的年輕人。太子靈就連開城收留難民一事,俱難以推動,一旦硬下心腸,強行推進,便將遭到朝廷群臣的圍攻。
幸虧他還是竭力平衡了朝野的局勢,小心翼翼,推動著鄭國國力的崛起。
太子靈接手朝政後,計劃通過充足的時間,來慢慢削弱士大夫們的權力,把他們一個個換下去。
於是他需要新鮮的血液,而面前不請自來的這人,仿佛比他更了解鄭國。
這是令太子靈極為詫異的一點,就像天底下憑空出現了一名謀士,且目的相當明確——他確實是為了自己而來的,顯然來之前,還做足了功課。
離開姜恒落腳之處,太子靈與龍於在寢殿內面對彼此。
“他的劍上,有一個銘文,來自滄山玄武堂。”
武將龍於站在投入日光的窗格前,望向鄭宮外晦暗的天光。
“第一眼看見他時,”太子靈喃喃道,“看那神態極似刺客,說不出來為什麽,我總覺得,該當是這個人了,沒有人比他更合適。”
“他應當是鬼師偃的徒弟。”龍於轉頭,朝太子靈說,“若學到鬼先生的功夫,確實非常合適。”
“誰?”太子靈顯然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
龍於又說:“十七年前,我在越地機緣巧合,見過鬼先生一面,蒙他指點三招。此生武藝,俱因此而來。”
太子靈眼中現出詫異神色,擡眼看著龍於。龍於思考良久,而後道:“不知道殿下是否聽說過滄山與海閣。”
“沒有。”太子靈幹脆利落地答道。
“殿下可還記得公子州?”龍於又說,“他就是鬼先生的棄徒。”
太子靈想起了那蒙面客。
“自當記得,”太子靈說,“五年前,洛陽城外,前來行刺我的殺手。那天我便說,如果這殺手在我麾下,此計又何愁不售?”
龍於說:“公子州雖然技藝高超,卻不合適。讓他去扮,也扮不像,何況年紀也大,汁琮不會相信的。”
“不過呢,公子州所用的赤劍,與這名喚‘羅恒’之人,系出一門。天下悄無聲息,突然冒出來一名手持神兵的刺客,殿下未曾聽聞,北方想必更未聽過此人,這當真是絕佳的人選。”
太子靈遲疑審視龍於,按照輩分,他應稱呼這名鄭國上將軍為“叔父”,但與龍於相識日久,年齡差別下,龍於更像他的兄長。
除此之外,朝廷武將之首,還有另一重身份——父親鄭王的男寵。他本該與龍於不和,朝中百官也這麽認為,但不知為何,面對龍於時,太子靈卻有種莫名的親切感。仿佛他成為了自己與父王之間唯一聯系的紐帶。
他的衛隊,乃是龍於親手培養的死士,朝廷上的武將,亦是龍於親手提拔。左相封晗再三提醒太子靈,老鄭王時日無多,昏聵不知天下事,待他死去那天,龍於便將發動政變,取代趙家,成為新的君主。
“除此之外,我尚有一個問題,鬼先生的徒弟,來到濟州,又是為了什麽呢?”太子靈漫不經心道。
“傳聞滄山海閣於中原大爭之時,將派出門人入世。”龍於說,“鬼師偃的弟子,將是這世上最頂級的刺客,他們想扶持新任天子,一統神州。恕我直言,這不代表他們選擇了你,也許只是試探,甚至是來刺殺你的。想用此人,殿下須異常謹慎。”
太子靈嘆了口氣,眉頭深鎖:“這個海閣中,還有多少人?假設還有成百上千人,這天下就亂了。”
龍於無法回答,兩人沈默片刻後,他又道:“玉璧關之危,須得倚仗你自己的力量。車將軍會替我出戰,殿下可以信任他,他雖少出奇兵,打仗卻是很穩的。”
“你要去何處?”太子靈對這話倒是不意外,他知道自己該面對的,終於要來了,龍於奉父王的命令,要把軍權通過幾年裏的過渡,交回到太子靈手裏,還予王族。此次如何退雍軍,成為他繼任王位的一次提前大考。
“回越地,侍奉王上。”龍於答道,走過太子靈身邊,將虎符擱在了案上,“善用你手中所有能用的人,退去雍兵不難,難的是……”
太子靈打斷了他,沈聲道:“我懂,難的在於,這只是接下來更多險象環生之事的開始,也許我們會遭遇前所未有的失敗。”
這確實只是一個開始,但雍國已開始了三次,每一次,都被關中四國扼殺在了第一步。這一次,太子靈一樣有信心,能攔住汁琮南下的步伐,只是攔住以後要做什麽?難題將越來越多。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