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270.糧食換人口計劃(求月票、推薦票、收藏)
關燈
小
中
大
第270章.270.糧食換人口計劃(求月票、推薦票、收藏)
楊嗣昌聽完了魯若麟對蘇祿的詳細介紹,發現雖然上面的金銀銅礦非常誘人,但是以朝廷目前的情況根本無力獲得,屬於典型的可望而不可即。
“要是早知道此地有如此多的金銀,當初三寶太監將其占據該有多好。”楊嗣昌的意思非常明顯,當初三寶太監時朝廷想要拿下蘇祿非常簡單,現在則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閣老,難道金州軍和鄭總兵不是朝廷麾下的兵馬嗎?”魯若麟似笑非笑的問著楊嗣昌,讓楊嗣昌有點尷尬。
在潛意識裏,楊嗣昌還不習慣將魯若麟和鄭芝龍手下的兵馬當朝廷兵馬來看待,因為這兩位都是在外面成長壯大起來之後歸順朝廷的,並不是朝廷自己培養的,在信任度上面天然就比較低。
這次魯若麟能夠奉命進京,已經大大超出了朝廷的預期,也大大增強了朝廷對魯若麟的信任,要知道鄭芝龍到現在還沒有來過京城呢。
好在楊嗣昌這麽多年的官場也不是白修煉的,尷尬的表情轉瞬即逝,問道:“興漢和鄭一官有意蘇祿?”
無利不起早,魯若麟和鄭芝龍肯定不會無緣無故的幫朝廷分憂解難,裏面肯定有巨大的好處。而且即便拿下了蘇祿,朝廷在那裏也沒有話語權,真正說話算數的還是掌握制海權的魯若麟和鄭芝龍,所以楊嗣昌的態度並不是那麽積極。
不過如果魯若麟和鄭芝龍有意將目光投向南洋,楊嗣昌也願意樂見其成,那樣對朝廷的威脅就會小很多。只是現在的抗奴大業又離不開魯若麟的支持,所以楊嗣昌內心裏還有點糾結的。
“鄭芝龍是否有興趣下官還不清楚,但是下官對蘇祿還是很有興趣的。閣老也知道,金州軍以工商為主,糧食供應一直是個大問題,尋找一個能夠穩定提供糧食的渠道一直是金州軍的頭等大事。”
“以前還可以從朝鮮和江南輸入糧食,但是這兩個地方富餘的糧食畢竟有限,不可能無限量的提供。而且我大明的糧食產量本來就不足,很多百姓都沒有糧食吃,金州軍買的越多,沒有糧食吃的窮苦百姓也會越多,長此以往是會出大問題的。”
“本來大員島面積足夠大,也很適合糧食種植,但那裏是鄭芝龍的地盤,實在不好插手,所以思來想去,還是蘇祿合適一點。”
“遠是遠了一點,但是面積更大,而且礦藏更多,可以產出更多的金銀和糧食。從長遠看,把蘇祿拿下來還是很劃算的。”
魯若麟毫不掩飾對蘇祿的野心,說到蘇祿兩眼都冒光。
“老夫也覺得如果蘇祿真像你說的那樣好,確實值得拿下來。不過韃子怎麽辦?現在韃子才是最大的威脅。”楊嗣昌怕魯若麟顧此失彼,最後影響了對滿清的戰事。
“閣老放心,下官知道分寸,並不是現在就要開始南下,只有擊敗了韃子才會考慮蘇祿的事情。而且西洋人在蘇祿的勢力也不小,沒有充足的準備是不會輕舉妄動的。”
“一旦與韃子的戰事趨於穩定,海上作戰的可能性將微乎其微,放著這些戰艦不用太浪費了,那時就可以考慮南下了。”
“要想解決朝廷的根本問題,對外擴張尋找新的土地勢在必行,朝廷也應該早做打算才行。否則要麽將那些流民殺光,要麽流民將那些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們殺光,重新分配土地,不會有其他的結局。”
見魯若麟不是要盲目的擴張,楊嗣昌頓時放心不少。對於魯若麟的警告,楊嗣昌深知其實後一種可能性更大。
一旦國家陷入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基本上也就意味著改朝換代了。即使不是,朝廷也不過是茍延殘喘,慢慢走向滅亡而已。
“你的建議老夫會慎重考慮的。”楊嗣昌不會輕易的下結論,他需要通盤考慮得失。
“下官還是那句話,與其讓那些失地的農民餓死或者加入流寇造反,不如將他們送出去。是送到遼南也好,送到大員也罷,或者以後送到蘇祿等地,都可以讓他們活下來,並且為我大明開疆拓土。”
“上天有好生之德,朝廷需要付出的並不多,無非是給他們一條活路就可以了。”
魯若麟為了讓楊嗣昌同意大規模的向外輸送人口,連鄭芝龍的大員都拉進來了,表示並不是他要一家獨吞。
“大員也缺人嗎?”楊嗣昌好奇的問道。
“當然缺,鄭芝龍從福建招收了幾萬災民到大員求生,幾年時間開墾良田幾十萬畝,不但養活了自己,每年還會販賣給金州軍不少。而且這些開墾出來的田地不過是大員的百一,要是全都開墾出來,只怕還可以向大明輸送更多的糧食。而蘇祿比大員還要大得多,要是蘇祿完全開發出來,僅蘇祿一地,供養半個大明都綽綽有餘。”魯若麟為了達到目的,在那裏拼命的忽悠,將前景描繪得無限美好。
楊嗣昌當然不會全信,但是只要有一半是真的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楊嗣昌第一次感到原來朝廷治下的那些百姓這麽吃香,即使是那些快要餓死的流民也有人搶著要。他現在也明白過來了,魯若麟又是獻地圖,又是講蘇祿的好處,目的還是想要朝廷管轄下的那些流民。
魯若麟說了這麽多,楊嗣昌也有點動心了,向外移民確實有很多好處。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將造反扼殺在搖籃裏,讓那些流寇失去滋長的土壤。這樣就能減少很多的軍費開支,並對叛亂地區進行重新整治,恢覆原來的秩序。
不過向外移民雖然好處多多,但是朝廷完全處於被動狀態,一切都要聽金州軍或者鄭芝龍的擺布,這點讓楊嗣昌非常難以接受。
似乎看出了楊嗣昌心中的猶豫與糾結,魯若麟說道:“如果朝廷同意並支持我和鄭芝龍奪取蘇祿,我們可以將所得蘇祿土地的兩成交由朝廷直接管轄。那些金銀銅礦我們也可以一起開發,收益同樣分給朝廷兩成。”
這個好像不錯,讓楊嗣昌來了興趣,追問道:“你能替鄭芝龍做主?”
“朝廷和金州軍一致決定的事情,鄭芝龍敢拒絕嗎?”魯若麟自信的說道:“何況這件事情對鄭芝龍也有好處,他為什麽要拒絕?”
“那些流民想要去南洋就要坐海船,但是他們離海邊路途遙遠,缺衣少食的如何能夠走得到?”想要朝廷負擔那些流民的遷移費用那是不要想了,朝廷沒哪個錢,楊嗣昌想出也拿不出來。
碰上這麽一個窮得掉渣的合作夥伴魯若麟也非常無奈,但是誰讓人家手裏捏著最重要的殖民開拓資源——人口呢。沒有足夠的人口做支撐,打下再多的地盤又有什麽用?依靠那些土著來創造財富嗎?說實話魯若麟真看不上他們。
又懶又蠢的,跟漢人的做事效率比實在太低了,最多能夠拉去開荒、挖礦,再覆雜的事情就不能交給他們了。
“由我來出。只要運到指定的港口,一個人換5兩銀子,或者300斤糧食。老弱婦孺都算,只要不是快死的就行。”魯若麟直接將條件開了出來,讓楊嗣昌眼睛一亮。
“當真?”楊嗣昌追問道。
“當真。絕無虛言。”魯若麟點點頭。
“你哪裏來的那麽多的糧食?”楊嗣昌的關註點始終在糧食上面,銀子都要退居其次。
實際上北方最缺的不是銀子,而是糧食。很多時候甚至拿錢都買不到糧食。而糧食隨時可以輕松換成銀子,比銀子要保值多了。
特別是經過了韃子的洗劫,北方缺糧的情況更加嚴重,剛剛走出戰爭陰影的大明京師周邊暗流湧動,沒有飯吃的老百姓隨時都有可能暴動,而朝廷根本無力賑濟。
如果能夠用那些快要餓死的流民換來大量的糧食,楊嗣昌肯定不會拒絕。這個時候什麽也沒有穩定局面重要。
“閣老,下官還要向您說清楚,這些糧食不是米面,都是紅薯、玉米什麽的,這個沒有問題吧?”魯若麟就是神仙也不可能變出那麽多的大米和小麥,紅薯和玉米倒是可以想想辦法。
“紅薯和玉米老夫也吃過,頂餓,是好東西,完全沒有問題。”楊嗣昌也知道金州軍有大規模的種植紅薯和玉米,而且產量很高,只是在大明的推廣並不如人意。沒有安全的環境耕種,再好的種子也沒有用。
“除了金州軍自己種的糧食外,下官還可以從朝鮮和大員那裏調集一些過來。朝鮮和大員這兩年種植紅薯和玉米,產出頗多,有不少剩餘,只是因為路途遙遠,長途販賣不太劃算,所以一直不曾往北方銷售。既然現在是用來救人,那麽即使是虧本也要往這邊運了。”魯若麟說得大義凜然,讓楊嗣昌都有些感動了。
這年頭長途販運糧食成本太高,一般人是不會幹的。朝廷都是強制性從江南運送漕糧才能保障北方的供應,即便這樣,各種損耗相加,花費的成本比糧食本身的價值都要高得多。
不過魯若麟有海運優勢,成本會降低很多,何況這些糧食是用來換人的,在魯若麟的眼裏,肯定是虧不了的。
楊嗣昌腦子迅速的計算起來。
大明流民最多的地方在陜西和河南,以及現在的京師周邊。按照最遠的陜西來算,流民走到天津的話起碼要一兩個月,按照一個人每天消耗兩斤糧食算成本也絕對超不過200斤,何況還用不到兩斤,而且那些老人和小孩用得更少。
只要這些人到了天津,朝廷就可以從中至少賺一百多斤的糧食,要是送走個幾萬人,京師今年的糧食都不用愁了。
而且京師和河南的流民離得更近,消耗更少,賺得更多,這一算下來,好像很有搞頭啊。
流民就像是一個定時炸彈,隨時懸掛在各地官府腦袋上。一旦聚集到一定的程度,這些流民就很有可能會在有心人的煽動下造反。首先受到傷害的肯定是那些達官貴人們,誰讓他們有錢有糧呢,所以各地都在想辦法驅逐流民。
但是只要沒有解決那些流民的生計問題,這個威脅就會始終存在,而且會越來越大。現在將他們送走,還可以換回糧食,無疑是一箭雙雕的好事情。
“好。如果你能將糧食送到天津來,老夫就安排人給你送流民過去。還有,流民給你了,日後拿下蘇祿,其中四成的土地必須交給朝廷,金銀銅礦的收益朝廷要占四成。”楊嗣昌不會放過任何為朝廷攫取利益的機會,過了這個村可能就沒有這個店了。
“不可能。我們耗費那麽多的錢糧,後續還要費心經營,能夠分給朝廷兩成已經足以展現我們的誠意了,再多我們就無利可圖了。”魯若麟搖頭拒絕道。
“你們攻打蘇祿總要一個理由吧?朝廷可以下詔書命你和鄭芝龍驅逐西洋人,恢覆蘇祿藩國,給你們一個大義名分。”楊嗣昌也知道不拿出點東西,爭起利益來也底氣不足,所以用朝廷的授權作為交換籌碼。
魯若麟聽到這裏沈默了。
朝廷的授權有沒有用?其實是很有用的。至少可以爭取到當地土著的配合,在道義上站在制高點,不會引起周邊國家的警惕和恐懼。
而且現在海外貿易還離不開西班牙人的支持,什麽時候魯若麟的船隊可以自己抵達美洲,那才是踢掉西班牙人的時候。所以,在魯若麟的規劃中,並不是要徹底消滅西班牙人,至少現在還不是。那麽在法理上站穩腳跟就非常重要了,保護自己的屬國在哪裏都說得通。
至於幫誰覆國,那個不重要,隨便找個土著當傀儡就可以了,要的只是那個名分,最後還是要靠拳頭說話的。
“三成,最多三成,再多就不可能了。”魯若麟沈思良久,肉痛的說道。
“好!就這麽定了。”楊嗣昌此時非常高興,笑呵呵的說道:“大明在南洋素有威望,能夠拿到朝廷的授權你們並不虧。”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大明前期在南洋的名聲非常好,確實可以為魯若麟開拓南洋帶來不少的便利,起碼比那些西洋人要容易被接受一些。
“閣老,下官運來天津的糧食終歸有限,只能盡量多運,不夠的話只能用銀子支付費用,還請閣老諒解。”魯若麟怕朝廷送來的人太多,自己的糧食不夠支付,提前打個預防針。
“糧食最低要有一千萬斤,否則老夫只能停止送人。”一千萬斤是楊嗣昌的底線,再少就不夠朝廷使用了。
一千萬斤也就是五千噸,咬咬牙多跑幾趟還是可以的。
“行,下官一定盡力。”魯若麟點點頭。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楊嗣昌聽完了魯若麟對蘇祿的詳細介紹,發現雖然上面的金銀銅礦非常誘人,但是以朝廷目前的情況根本無力獲得,屬於典型的可望而不可即。
“要是早知道此地有如此多的金銀,當初三寶太監將其占據該有多好。”楊嗣昌的意思非常明顯,當初三寶太監時朝廷想要拿下蘇祿非常簡單,現在則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閣老,難道金州軍和鄭總兵不是朝廷麾下的兵馬嗎?”魯若麟似笑非笑的問著楊嗣昌,讓楊嗣昌有點尷尬。
在潛意識裏,楊嗣昌還不習慣將魯若麟和鄭芝龍手下的兵馬當朝廷兵馬來看待,因為這兩位都是在外面成長壯大起來之後歸順朝廷的,並不是朝廷自己培養的,在信任度上面天然就比較低。
這次魯若麟能夠奉命進京,已經大大超出了朝廷的預期,也大大增強了朝廷對魯若麟的信任,要知道鄭芝龍到現在還沒有來過京城呢。
好在楊嗣昌這麽多年的官場也不是白修煉的,尷尬的表情轉瞬即逝,問道:“興漢和鄭一官有意蘇祿?”
無利不起早,魯若麟和鄭芝龍肯定不會無緣無故的幫朝廷分憂解難,裏面肯定有巨大的好處。而且即便拿下了蘇祿,朝廷在那裏也沒有話語權,真正說話算數的還是掌握制海權的魯若麟和鄭芝龍,所以楊嗣昌的態度並不是那麽積極。
不過如果魯若麟和鄭芝龍有意將目光投向南洋,楊嗣昌也願意樂見其成,那樣對朝廷的威脅就會小很多。只是現在的抗奴大業又離不開魯若麟的支持,所以楊嗣昌內心裏還有點糾結的。
“鄭芝龍是否有興趣下官還不清楚,但是下官對蘇祿還是很有興趣的。閣老也知道,金州軍以工商為主,糧食供應一直是個大問題,尋找一個能夠穩定提供糧食的渠道一直是金州軍的頭等大事。”
“以前還可以從朝鮮和江南輸入糧食,但是這兩個地方富餘的糧食畢竟有限,不可能無限量的提供。而且我大明的糧食產量本來就不足,很多百姓都沒有糧食吃,金州軍買的越多,沒有糧食吃的窮苦百姓也會越多,長此以往是會出大問題的。”
“本來大員島面積足夠大,也很適合糧食種植,但那裏是鄭芝龍的地盤,實在不好插手,所以思來想去,還是蘇祿合適一點。”
“遠是遠了一點,但是面積更大,而且礦藏更多,可以產出更多的金銀和糧食。從長遠看,把蘇祿拿下來還是很劃算的。”
魯若麟毫不掩飾對蘇祿的野心,說到蘇祿兩眼都冒光。
“老夫也覺得如果蘇祿真像你說的那樣好,確實值得拿下來。不過韃子怎麽辦?現在韃子才是最大的威脅。”楊嗣昌怕魯若麟顧此失彼,最後影響了對滿清的戰事。
“閣老放心,下官知道分寸,並不是現在就要開始南下,只有擊敗了韃子才會考慮蘇祿的事情。而且西洋人在蘇祿的勢力也不小,沒有充足的準備是不會輕舉妄動的。”
“一旦與韃子的戰事趨於穩定,海上作戰的可能性將微乎其微,放著這些戰艦不用太浪費了,那時就可以考慮南下了。”
“要想解決朝廷的根本問題,對外擴張尋找新的土地勢在必行,朝廷也應該早做打算才行。否則要麽將那些流民殺光,要麽流民將那些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們殺光,重新分配土地,不會有其他的結局。”
見魯若麟不是要盲目的擴張,楊嗣昌頓時放心不少。對於魯若麟的警告,楊嗣昌深知其實後一種可能性更大。
一旦國家陷入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基本上也就意味著改朝換代了。即使不是,朝廷也不過是茍延殘喘,慢慢走向滅亡而已。
“你的建議老夫會慎重考慮的。”楊嗣昌不會輕易的下結論,他需要通盤考慮得失。
“下官還是那句話,與其讓那些失地的農民餓死或者加入流寇造反,不如將他們送出去。是送到遼南也好,送到大員也罷,或者以後送到蘇祿等地,都可以讓他們活下來,並且為我大明開疆拓土。”
“上天有好生之德,朝廷需要付出的並不多,無非是給他們一條活路就可以了。”
魯若麟為了讓楊嗣昌同意大規模的向外輸送人口,連鄭芝龍的大員都拉進來了,表示並不是他要一家獨吞。
“大員也缺人嗎?”楊嗣昌好奇的問道。
“當然缺,鄭芝龍從福建招收了幾萬災民到大員求生,幾年時間開墾良田幾十萬畝,不但養活了自己,每年還會販賣給金州軍不少。而且這些開墾出來的田地不過是大員的百一,要是全都開墾出來,只怕還可以向大明輸送更多的糧食。而蘇祿比大員還要大得多,要是蘇祿完全開發出來,僅蘇祿一地,供養半個大明都綽綽有餘。”魯若麟為了達到目的,在那裏拼命的忽悠,將前景描繪得無限美好。
楊嗣昌當然不會全信,但是只要有一半是真的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楊嗣昌第一次感到原來朝廷治下的那些百姓這麽吃香,即使是那些快要餓死的流民也有人搶著要。他現在也明白過來了,魯若麟又是獻地圖,又是講蘇祿的好處,目的還是想要朝廷管轄下的那些流民。
魯若麟說了這麽多,楊嗣昌也有點動心了,向外移民確實有很多好處。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將造反扼殺在搖籃裏,讓那些流寇失去滋長的土壤。這樣就能減少很多的軍費開支,並對叛亂地區進行重新整治,恢覆原來的秩序。
不過向外移民雖然好處多多,但是朝廷完全處於被動狀態,一切都要聽金州軍或者鄭芝龍的擺布,這點讓楊嗣昌非常難以接受。
似乎看出了楊嗣昌心中的猶豫與糾結,魯若麟說道:“如果朝廷同意並支持我和鄭芝龍奪取蘇祿,我們可以將所得蘇祿土地的兩成交由朝廷直接管轄。那些金銀銅礦我們也可以一起開發,收益同樣分給朝廷兩成。”
這個好像不錯,讓楊嗣昌來了興趣,追問道:“你能替鄭芝龍做主?”
“朝廷和金州軍一致決定的事情,鄭芝龍敢拒絕嗎?”魯若麟自信的說道:“何況這件事情對鄭芝龍也有好處,他為什麽要拒絕?”
“那些流民想要去南洋就要坐海船,但是他們離海邊路途遙遠,缺衣少食的如何能夠走得到?”想要朝廷負擔那些流民的遷移費用那是不要想了,朝廷沒哪個錢,楊嗣昌想出也拿不出來。
碰上這麽一個窮得掉渣的合作夥伴魯若麟也非常無奈,但是誰讓人家手裏捏著最重要的殖民開拓資源——人口呢。沒有足夠的人口做支撐,打下再多的地盤又有什麽用?依靠那些土著來創造財富嗎?說實話魯若麟真看不上他們。
又懶又蠢的,跟漢人的做事效率比實在太低了,最多能夠拉去開荒、挖礦,再覆雜的事情就不能交給他們了。
“由我來出。只要運到指定的港口,一個人換5兩銀子,或者300斤糧食。老弱婦孺都算,只要不是快死的就行。”魯若麟直接將條件開了出來,讓楊嗣昌眼睛一亮。
“當真?”楊嗣昌追問道。
“當真。絕無虛言。”魯若麟點點頭。
“你哪裏來的那麽多的糧食?”楊嗣昌的關註點始終在糧食上面,銀子都要退居其次。
實際上北方最缺的不是銀子,而是糧食。很多時候甚至拿錢都買不到糧食。而糧食隨時可以輕松換成銀子,比銀子要保值多了。
特別是經過了韃子的洗劫,北方缺糧的情況更加嚴重,剛剛走出戰爭陰影的大明京師周邊暗流湧動,沒有飯吃的老百姓隨時都有可能暴動,而朝廷根本無力賑濟。
如果能夠用那些快要餓死的流民換來大量的糧食,楊嗣昌肯定不會拒絕。這個時候什麽也沒有穩定局面重要。
“閣老,下官還要向您說清楚,這些糧食不是米面,都是紅薯、玉米什麽的,這個沒有問題吧?”魯若麟就是神仙也不可能變出那麽多的大米和小麥,紅薯和玉米倒是可以想想辦法。
“紅薯和玉米老夫也吃過,頂餓,是好東西,完全沒有問題。”楊嗣昌也知道金州軍有大規模的種植紅薯和玉米,而且產量很高,只是在大明的推廣並不如人意。沒有安全的環境耕種,再好的種子也沒有用。
“除了金州軍自己種的糧食外,下官還可以從朝鮮和大員那裏調集一些過來。朝鮮和大員這兩年種植紅薯和玉米,產出頗多,有不少剩餘,只是因為路途遙遠,長途販賣不太劃算,所以一直不曾往北方銷售。既然現在是用來救人,那麽即使是虧本也要往這邊運了。”魯若麟說得大義凜然,讓楊嗣昌都有些感動了。
這年頭長途販運糧食成本太高,一般人是不會幹的。朝廷都是強制性從江南運送漕糧才能保障北方的供應,即便這樣,各種損耗相加,花費的成本比糧食本身的價值都要高得多。
不過魯若麟有海運優勢,成本會降低很多,何況這些糧食是用來換人的,在魯若麟的眼裏,肯定是虧不了的。
楊嗣昌腦子迅速的計算起來。
大明流民最多的地方在陜西和河南,以及現在的京師周邊。按照最遠的陜西來算,流民走到天津的話起碼要一兩個月,按照一個人每天消耗兩斤糧食算成本也絕對超不過200斤,何況還用不到兩斤,而且那些老人和小孩用得更少。
只要這些人到了天津,朝廷就可以從中至少賺一百多斤的糧食,要是送走個幾萬人,京師今年的糧食都不用愁了。
而且京師和河南的流民離得更近,消耗更少,賺得更多,這一算下來,好像很有搞頭啊。
流民就像是一個定時炸彈,隨時懸掛在各地官府腦袋上。一旦聚集到一定的程度,這些流民就很有可能會在有心人的煽動下造反。首先受到傷害的肯定是那些達官貴人們,誰讓他們有錢有糧呢,所以各地都在想辦法驅逐流民。
但是只要沒有解決那些流民的生計問題,這個威脅就會始終存在,而且會越來越大。現在將他們送走,還可以換回糧食,無疑是一箭雙雕的好事情。
“好。如果你能將糧食送到天津來,老夫就安排人給你送流民過去。還有,流民給你了,日後拿下蘇祿,其中四成的土地必須交給朝廷,金銀銅礦的收益朝廷要占四成。”楊嗣昌不會放過任何為朝廷攫取利益的機會,過了這個村可能就沒有這個店了。
“不可能。我們耗費那麽多的錢糧,後續還要費心經營,能夠分給朝廷兩成已經足以展現我們的誠意了,再多我們就無利可圖了。”魯若麟搖頭拒絕道。
“你們攻打蘇祿總要一個理由吧?朝廷可以下詔書命你和鄭芝龍驅逐西洋人,恢覆蘇祿藩國,給你們一個大義名分。”楊嗣昌也知道不拿出點東西,爭起利益來也底氣不足,所以用朝廷的授權作為交換籌碼。
魯若麟聽到這裏沈默了。
朝廷的授權有沒有用?其實是很有用的。至少可以爭取到當地土著的配合,在道義上站在制高點,不會引起周邊國家的警惕和恐懼。
而且現在海外貿易還離不開西班牙人的支持,什麽時候魯若麟的船隊可以自己抵達美洲,那才是踢掉西班牙人的時候。所以,在魯若麟的規劃中,並不是要徹底消滅西班牙人,至少現在還不是。那麽在法理上站穩腳跟就非常重要了,保護自己的屬國在哪裏都說得通。
至於幫誰覆國,那個不重要,隨便找個土著當傀儡就可以了,要的只是那個名分,最後還是要靠拳頭說話的。
“三成,最多三成,再多就不可能了。”魯若麟沈思良久,肉痛的說道。
“好!就這麽定了。”楊嗣昌此時非常高興,笑呵呵的說道:“大明在南洋素有威望,能夠拿到朝廷的授權你們並不虧。”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大明前期在南洋的名聲非常好,確實可以為魯若麟開拓南洋帶來不少的便利,起碼比那些西洋人要容易被接受一些。
“閣老,下官運來天津的糧食終歸有限,只能盡量多運,不夠的話只能用銀子支付費用,還請閣老諒解。”魯若麟怕朝廷送來的人太多,自己的糧食不夠支付,提前打個預防針。
“糧食最低要有一千萬斤,否則老夫只能停止送人。”一千萬斤是楊嗣昌的底線,再少就不夠朝廷使用了。
一千萬斤也就是五千噸,咬咬牙多跑幾趟還是可以的。
“行,下官一定盡力。”魯若麟點點頭。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