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節
關燈
小
中
大
第 170 章節
記得,這一波處置的人裏面原是有托合齊的,如今舅舅跟太子一黨早就鬧僵,自然不會在行刑名單裏面,也算是暫時安全了。
三爺、四爺、五爺和殷陶的園子都是康熙賞賜,按理說裏頭的亭臺樓閣是不允許動的,若是真想要改建,頂多就是在植被綠化上面下點兒功夫。
而殷陶的園子因為是康熙金口玉言用來帶孩子的,所以殷陶一領了地後便大刀闊斧地對園子進行了改建。
這是皇家園林,底子好,建造時候審美也很在線,弄壞了實在可惜。
殷陶對於施工要求很是精細,一磚一瓦都要按著圖紙好好修造,時隔三年後才堪堪弄好。
身為皇家阿哥,膝下的小阿哥們是可以送去宮裏念書,這是康熙的恩典,但沒有什麽強制性要求。
宮裏還有不少讀書的小皇子,幾位成年的皇子也比較自覺,不想爭先出頭,占用太多公共資源,除了八爺、十爺一個沒送、十四送了兩個外,其他皇子也都只送了一個孩子入宮讀書。
殷陶也沒有把弘晏送過去。
殷陶認為,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也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弘晏如今周歲只有五歲,還不到上小學一年級的年紀。這個時候更多的是培養性格和習慣,而非學習大量的文化課知識。
殷陶自信自己教出來的孩子會更好一些,既能叫他適應這個世界,又不至於太被君臣尊卑束縛,做一個堅持本心的人。
況且他家中從來都是不缺小夥伴的,和那些堂哥堂弟堂姐堂妹們處在一起,就像上幼兒園一般,對孩子成長也是很好的。
但是康熙卻不這麽認為,覺得是殷陶自己不上進,怕累著弘晏,所以不想把孩子送進宮中,這是叫孩子也不上進。
梁九功聽了康熙這番話後楞了一下,一時沒有拿捏到主子的意思:“那……奴才去傳旨,請十二爺將府上大阿哥送去上書房念書可好?”
康熙擺了擺手:“算了,隨他去吧。”
弘晏是老十二的嫡長子,必定也是日後的世子。以如今的情況看來,不管哪個皇子將來坐上帝位都不會虧待老十二,也不會虧了十二家的孩子,孩子就算清閑一些也沒關系。
但殷陶很明顯沒有按著康熙的“以為”培養弘晏。
即便弘晏在家念書,殷陶也沒叫他過得太過輕松。
弘晏年紀這麽小,正處於性格形成的時候,若是處處落後別的小夥伴太多,日日被夫子點名教誨,除了自信方面會有些缺失外,想來日常也不會多麽快樂。
十爺從前時候一聽說康熙要查問功課便如喪考妣,五爺現在見了康熙還舌頭打結呢。
所以該學的還是要學。
只有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有更多的選擇,可以選擇當鹹魚也可以選擇不當。
但如果在最該學習的年紀沒有好好學習,什麽都不懂,只能被迫成為鹹魚,想要不做鹹魚就不行了。
殷陶雖然是一條資深鹹魚,但作為一個父親,他仍然要扞衛孩子不做鹹魚的權利。
相比弘晏而言,安安功課相對輕松,這個時代對女孩子要求的確也稍低一些,尤其托生成宗室女,只要不被委派和親,且有一副好身體,大都能生活得十分滋潤,比如溫憲。
弘晏功課忙,不得閑,殷陶便打算帶安安去驗收園子。
殷陶過來安安房中,卻意外發現女兒看起來不大開心。
安安已經十歲了,這兩年身體開始抽條兒,臉上的嬰兒肥也漸漸消失,已經出落得很有大姑娘的樣子了。
殷陶身高大約有一八五,舒怡也有一七三左右,安安身高在同齡人當中十分出挑。
安安眉眼像舒怡更多一些,而輪廓卻像殷陶,深邃而立體,五官更是說不出的精致,隱約間有一種大氣的美感。
這樣的女孩子,任誰看了都要讚一聲好看,也很符合這幾年京城的審美。
殷陶坐在安安身邊,柔聲問起了女兒心情不好的原因。
安安從小幾乎可以說是殷陶一手帶大,安安是康熙四十二年生人,而一廢太子之前的那幾年正是殷陶最閑的時候,日日都能在家中陪著姑娘。
安安和阿瑪很是親近,是自幼便養成的情感,兩人幾乎可以說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弘晏懂事的時候,殷陶已經被封了郡王,大家都對弘晏說他的阿瑪最是厲害,不光年紀輕輕就封了郡王還得以掌管戶部。
所以弘晏對於殷陶崇拜更多一些,而安安則是依賴,把阿瑪當成自己知心的好朋友的那種依賴。
安安對著殷陶道:“五伯家大姐姐要去撫蒙了,昨兒去五伯家時候,看著大姐姐心情很差,舍不得家裏阿瑪和額娘,我這心裏頭也難受得緊。”
殷陶嘆了口氣。
滿蒙聯姻是祖制,前幾任皇帝時候是娶蒙古妃子鞏固江山,如今到了康熙一朝,則是要用公主、郡主們的和親換取蒙古的忠心與安定。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既然享受了宗室女的種種好處,就要承擔相應的義務。
殷陶並不是那種只讓孩子感知世界真善美的父母,他一向認為,孩子更全面地了解這個世界後才能更好地生存和發展。
殷陶將撫蒙這件事情的起因和始末原原本本對安安說了,一講就講了接近兩個小時,更像是上了一堂親子歷史課。
末了,殷陶對安安道:“如今你皇瑪法既然已經下了聖旨要讓你大姐姐撫蒙,這事便已經定下了,再無轉圜。你若是心裏難受,便陪她收拾一下行李,把你認為能讓她過得好的東西都帶上,有什麽難處和缺處只管來找阿瑪便好。”
安安惆悵地點了點頭,殷陶再給女兒吃下一顆定心丸:“阿瑪已經從你四伯父那裏取過經了,到時會有法子叫你留在京城,不會讓你也去撫蒙的。”
至於五爺家的姑娘,等日後四爺上位以後,再效法乾隆時候的法子,等國家更強大時機也成熟以後,將郡主府建在京城,召小夫妻兩個來京居住便好。
安安也知道四伯家的二姐姐開始挑人家了,想來四伯已經求了恩典叫二姐姐留京。
只是安安沒有想到阿瑪竟然已經未雨綢繆,早早開始籌劃此事。
安安也貼心地安慰殷陶道:“沒關系的阿瑪,你不必過多為我操心,即便日後皇瑪法把我指婚蒙古,到時我只管把他拐來京城便是。”
殷陶也聽說了,安安平日裏跟同齡的小夥伴們都玩得很好,幾乎人人都十分喜歡她。每次舒怡帶她回富察家也是一樣,不管是表哥表弟還是表姐表妹,大家都喜歡圍著她轉,甚至還曾經為了整誰是她最好的姐妹而吵了起來。
殷陶還曾經詢問過安安受歡迎的秘訣,不想安安卻一臉蒙圈:“我就是對他們都一般的好,也不知道為什麽大家都喜歡我。”
殷陶也曾就這個問題采訪過弘時。
弘時也給了殷陶答案:“安安是我見過最溫柔的女孩子,每次同她相處起來總是說不出的舒服。哪怕是背書背了一天,頭昏腦漲的,聽道安安說話後我就覺得心曠神怡,就連再寫兩張大字都不覺得苦了。每次出門之時,我都不自覺會想起安安妹妹,想把能買回去的所有好東西都帶給妹妹。”
說到這裏,弘時小心地看了周圍一眼,壓低了聲音對殷陶道:“而且我覺得,安安待我是不同的,跟大哥和二哥相比,安安和我最是投緣,就連笑起來都比對著他們更甜。”
所以在拐個草原王子回京這件事情上,安安還是有底氣的。
殷陶嘴上說著“安安別擔心,有阿瑪呢,必當不會叫你去撫蒙”,心中卻已然對姑娘豎起了大拇指。
這麽有能力的孩子,真不愧是我的寶貝女兒!
作者有話要說: N年後,一名華國學者的歷史向輕松小說暢銷中外——《論愛新覺羅氏海文化的傳承》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記得,這一波處置的人裏面原是有托合齊的,如今舅舅跟太子一黨早就鬧僵,自然不會在行刑名單裏面,也算是暫時安全了。
三爺、四爺、五爺和殷陶的園子都是康熙賞賜,按理說裏頭的亭臺樓閣是不允許動的,若是真想要改建,頂多就是在植被綠化上面下點兒功夫。
而殷陶的園子因為是康熙金口玉言用來帶孩子的,所以殷陶一領了地後便大刀闊斧地對園子進行了改建。
這是皇家園林,底子好,建造時候審美也很在線,弄壞了實在可惜。
殷陶對於施工要求很是精細,一磚一瓦都要按著圖紙好好修造,時隔三年後才堪堪弄好。
身為皇家阿哥,膝下的小阿哥們是可以送去宮裏念書,這是康熙的恩典,但沒有什麽強制性要求。
宮裏還有不少讀書的小皇子,幾位成年的皇子也比較自覺,不想爭先出頭,占用太多公共資源,除了八爺、十爺一個沒送、十四送了兩個外,其他皇子也都只送了一個孩子入宮讀書。
殷陶也沒有把弘晏送過去。
殷陶認為,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也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弘晏如今周歲只有五歲,還不到上小學一年級的年紀。這個時候更多的是培養性格和習慣,而非學習大量的文化課知識。
殷陶自信自己教出來的孩子會更好一些,既能叫他適應這個世界,又不至於太被君臣尊卑束縛,做一個堅持本心的人。
況且他家中從來都是不缺小夥伴的,和那些堂哥堂弟堂姐堂妹們處在一起,就像上幼兒園一般,對孩子成長也是很好的。
但是康熙卻不這麽認為,覺得是殷陶自己不上進,怕累著弘晏,所以不想把孩子送進宮中,這是叫孩子也不上進。
梁九功聽了康熙這番話後楞了一下,一時沒有拿捏到主子的意思:“那……奴才去傳旨,請十二爺將府上大阿哥送去上書房念書可好?”
康熙擺了擺手:“算了,隨他去吧。”
弘晏是老十二的嫡長子,必定也是日後的世子。以如今的情況看來,不管哪個皇子將來坐上帝位都不會虧待老十二,也不會虧了十二家的孩子,孩子就算清閑一些也沒關系。
但殷陶很明顯沒有按著康熙的“以為”培養弘晏。
即便弘晏在家念書,殷陶也沒叫他過得太過輕松。
弘晏年紀這麽小,正處於性格形成的時候,若是處處落後別的小夥伴太多,日日被夫子點名教誨,除了自信方面會有些缺失外,想來日常也不會多麽快樂。
十爺從前時候一聽說康熙要查問功課便如喪考妣,五爺現在見了康熙還舌頭打結呢。
所以該學的還是要學。
只有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有更多的選擇,可以選擇當鹹魚也可以選擇不當。
但如果在最該學習的年紀沒有好好學習,什麽都不懂,只能被迫成為鹹魚,想要不做鹹魚就不行了。
殷陶雖然是一條資深鹹魚,但作為一個父親,他仍然要扞衛孩子不做鹹魚的權利。
相比弘晏而言,安安功課相對輕松,這個時代對女孩子要求的確也稍低一些,尤其托生成宗室女,只要不被委派和親,且有一副好身體,大都能生活得十分滋潤,比如溫憲。
弘晏功課忙,不得閑,殷陶便打算帶安安去驗收園子。
殷陶過來安安房中,卻意外發現女兒看起來不大開心。
安安已經十歲了,這兩年身體開始抽條兒,臉上的嬰兒肥也漸漸消失,已經出落得很有大姑娘的樣子了。
殷陶身高大約有一八五,舒怡也有一七三左右,安安身高在同齡人當中十分出挑。
安安眉眼像舒怡更多一些,而輪廓卻像殷陶,深邃而立體,五官更是說不出的精致,隱約間有一種大氣的美感。
這樣的女孩子,任誰看了都要讚一聲好看,也很符合這幾年京城的審美。
殷陶坐在安安身邊,柔聲問起了女兒心情不好的原因。
安安從小幾乎可以說是殷陶一手帶大,安安是康熙四十二年生人,而一廢太子之前的那幾年正是殷陶最閑的時候,日日都能在家中陪著姑娘。
安安和阿瑪很是親近,是自幼便養成的情感,兩人幾乎可以說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弘晏懂事的時候,殷陶已經被封了郡王,大家都對弘晏說他的阿瑪最是厲害,不光年紀輕輕就封了郡王還得以掌管戶部。
所以弘晏對於殷陶崇拜更多一些,而安安則是依賴,把阿瑪當成自己知心的好朋友的那種依賴。
安安對著殷陶道:“五伯家大姐姐要去撫蒙了,昨兒去五伯家時候,看著大姐姐心情很差,舍不得家裏阿瑪和額娘,我這心裏頭也難受得緊。”
殷陶嘆了口氣。
滿蒙聯姻是祖制,前幾任皇帝時候是娶蒙古妃子鞏固江山,如今到了康熙一朝,則是要用公主、郡主們的和親換取蒙古的忠心與安定。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既然享受了宗室女的種種好處,就要承擔相應的義務。
殷陶並不是那種只讓孩子感知世界真善美的父母,他一向認為,孩子更全面地了解這個世界後才能更好地生存和發展。
殷陶將撫蒙這件事情的起因和始末原原本本對安安說了,一講就講了接近兩個小時,更像是上了一堂親子歷史課。
末了,殷陶對安安道:“如今你皇瑪法既然已經下了聖旨要讓你大姐姐撫蒙,這事便已經定下了,再無轉圜。你若是心裏難受,便陪她收拾一下行李,把你認為能讓她過得好的東西都帶上,有什麽難處和缺處只管來找阿瑪便好。”
安安惆悵地點了點頭,殷陶再給女兒吃下一顆定心丸:“阿瑪已經從你四伯父那裏取過經了,到時會有法子叫你留在京城,不會讓你也去撫蒙的。”
至於五爺家的姑娘,等日後四爺上位以後,再效法乾隆時候的法子,等國家更強大時機也成熟以後,將郡主府建在京城,召小夫妻兩個來京居住便好。
安安也知道四伯家的二姐姐開始挑人家了,想來四伯已經求了恩典叫二姐姐留京。
只是安安沒有想到阿瑪竟然已經未雨綢繆,早早開始籌劃此事。
安安也貼心地安慰殷陶道:“沒關系的阿瑪,你不必過多為我操心,即便日後皇瑪法把我指婚蒙古,到時我只管把他拐來京城便是。”
殷陶也聽說了,安安平日裏跟同齡的小夥伴們都玩得很好,幾乎人人都十分喜歡她。每次舒怡帶她回富察家也是一樣,不管是表哥表弟還是表姐表妹,大家都喜歡圍著她轉,甚至還曾經為了整誰是她最好的姐妹而吵了起來。
殷陶還曾經詢問過安安受歡迎的秘訣,不想安安卻一臉蒙圈:“我就是對他們都一般的好,也不知道為什麽大家都喜歡我。”
殷陶也曾就這個問題采訪過弘時。
弘時也給了殷陶答案:“安安是我見過最溫柔的女孩子,每次同她相處起來總是說不出的舒服。哪怕是背書背了一天,頭昏腦漲的,聽道安安說話後我就覺得心曠神怡,就連再寫兩張大字都不覺得苦了。每次出門之時,我都不自覺會想起安安妹妹,想把能買回去的所有好東西都帶給妹妹。”
說到這裏,弘時小心地看了周圍一眼,壓低了聲音對殷陶道:“而且我覺得,安安待我是不同的,跟大哥和二哥相比,安安和我最是投緣,就連笑起來都比對著他們更甜。”
所以在拐個草原王子回京這件事情上,安安還是有底氣的。
殷陶嘴上說著“安安別擔心,有阿瑪呢,必當不會叫你去撫蒙”,心中卻已然對姑娘豎起了大拇指。
這麽有能力的孩子,真不愧是我的寶貝女兒!
作者有話要說: N年後,一名華國學者的歷史向輕松小說暢銷中外——《論愛新覺羅氏海文化的傳承》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