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 章節
關燈
小
中
大
,不知道孔尚任是不是覆出心切的緣故,殷陶幾乎沒怎麽忽悠於他,這位孔大才子就乖乖打包跟著他回了京城。
殷陶在自家附近如歸酒樓包了雅間,方便把孔尚任鎖進去後時不時過去看看進程。
能寫書的都是聰明人,尤其是孔尚任這等編劇界的大拿,最是會察言觀色。
一路之上,雖然青年一直沒有透露自己的姓名,周圍伺候他的人也只把他喚作“主子”或者“十二爺”,但孔尚任基本猜出了他的身份,大概是某個滿族大姓嫡系貴公子,甚至很有可能是某個皇室宗親。
等到了酒樓安定下來後,殷陶就給孔尚任規定了寫作模板,寫一出新的話本兒出來,由他找人排演。
其實即便不借助孔尚任,殷陶也可以找出能力相當的話本創作人,寫出滿意的東西來。
最終決定要選孔尚任無非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他的確有創作話本兒的功底,一方面則是因為他能帶來一些名人效應,比較好運作推廣。
殷陶把想要的故事梗概交給了孔尚任。
殷陶覺著吧,不管什麽年代的人,都喜歡看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也比較方便帶入,就拿現代歌曲來說,也基本都繞不開一個“情”字。
比如前些年火遍大江南北的《長生殿》寫得是唐明皇和楊玉環的愛情,前幾年火遍全京城的《桃花扇》寫得是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愛情。
如此,殷陶便把故事當中皇上和皇後的愛情作為了主線。
皇上還是小皇子的時候,便同皇後一見傾心,長大後結為夫妻,相濡以沫,共建盛世。
只可惜那時國家剛剛統一,國庫並不豐裕,皇帝是個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收服了桀驁的大臣,傲慢的宗親,同時也打敗了很多侵略者,維護了國家安定。
這個名為“夏國”的國家在海邊,這幾年頻頻發生了颶風和海嘯,國家需要修一條很長的堤壩,可很不幸的是,國庫最近並不豐裕,皇帝拿不出錢來。
當朝中貴戚和大臣們知道這件事情後,有覺悟的那一批紛紛給國庫送了自家的錢來。
皇帝十分感動,說一定會記住大家,以後有了機會,等國家強大了,會再做補償。
大家哈哈一笑,都覺得皇上是說著玩的。
朝中也有很多大臣雖然家中富裕,但是摳得厲害,只不過是為了討好皇上和為了自家前程送了銀子,但皇帝依然對他們感激。
皇帝覺著,不管因為什麽,只要此時能做到支援朝廷就是國家的好臣民。
後來這事從朝廷傳了出去,不光是宗親和大臣們捐款,許多富商也紛紛響應,最後連普通百姓也都積極捐贈,戶部門前排起了長隊,有些家中並不富裕的人家,甚至連孩子的長命鎖也捐了出來,為得就是能叫國家富強,百姓不再受災,過上好日子。
後來堤壩修成後,皇帝叫人把所有捐贈人的名字編纂在了史書上,那些人也得以名垂千史。
皇帝並沒忘記他們,等國家發達之後,不光把他們捐出的錢退了回去,還在不違反朝廷法度的情況下對他們進行了政策傾斜。
而那些一直沒捐錢的,都過得很是不好,後來哭著喊著拿錢送去戶部,都送不下了。
除了皇帝和皇後的愛情之外,故事還體現出了一種家國天下的情懷,也是戳人淚點的一部分。
在這些年的相處之中,殷陶發現康熙把赫舍裏皇後定義為了自己的真愛和白月光,從來都覺得自己是深情的那一掛。
雖然殷陶不知道一個在發妻沒了以後又養出一個數字軍團的人有什麽深情可言,但人家就是自己覺著挺深情的,這也沒辦法。
寫成這麽一個故事,倒是也方便了康熙帶入。
《桃花扇》是因為康熙看了說好才火遍京城的,殷陶決定還是要走一波當初《桃花扇》的營銷路線。
故事梗概裏,殷陶還給裏面兩個皇子做了著墨。
大皇子英明神武氣度不凡,有水準有人脈還有能力,是皇上依賴的長子,不管皇上吩咐他辦什麽差事,都能辦得又快又好……這樣方便直郡王太子四爺八爺等人代入。
二皇子比較安分,心地純善,並沒有太多的宏圖大志,但依然有一顆赤子之心,即便偶爾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遭受世人誤解都能一笑置之……這是方便五爺七爺十爺等鹹魚們代入。
這也算是他的優勢,因為這麽多年相處下來,比較了解他的那些兄長們,才好這麽編造。
孔尚任捧著劇本梗概開口建議,他覺得這麽寫皇子們不好,這種兄友弟恭的戲碼缺少戲劇沖突和可看性,若是能把兩位皇子設置成對立性格比較好,這樣增加戲劇沖突後更容易吸引眼球。
殷陶覺得孔尚任政治敏感性太低,難怪會寫出那本《通天榜傳奇》。
如今的皇子們都打成一鍋粥了好不好?
大家看戲劇是尋找心中的烏托邦,想看讓自己感到心靈慰藉的童話,誰會想看現實?
不過面對著孔尚任卻不好這麽解釋,殷陶只好搬出殺手鐧——皇上喜歡看這個。
孔尚任立馬閉嘴了,開始琢磨起了劇本。
殷陶離開後,孔尚任的專屬小二過來換新茶。
這幾日小二跟孔尚任混熟了,偶爾也會過來跟他開一開玩笑。
方才殷陶離開之前,曾經給了小二十兩銀子,叫他務必照顧好孔先生起居。
小二心情好,笑嘻嘻地同孔尚任閑聊道:“先生這是遇上了貴人啊!”
“是啊。”孔尚任笑瞇瞇道,“看著倒像是大戶人家的公子啊!”
小二奇怪地看了孔尚任一眼:“先生成日裏和十二爺在一處,竟都不知道他是誰麽?”
十二爺的府邸離著酒樓不遠,小二時常能看他騎馬回來,也早早便認識了。
孔尚任略是不好意思道:“尚且還不知道。”
總覺得直接問人家不大禮貌,但直覺對方來頭不小,是能改變他命運的那種大佬。
小二走過來,在孔尚任耳邊輕聲說了兩句。
孔尚任瞬間挺直了腰板。
原來只以為對方來頭不小,沒想竟然是皇十二子,真正的龍子鳳孫。
孔尚任沒想到,他都這把歲數了,竟然還能接觸到皇子,並且這位皇子還很欣賞他,許了他一個錦繡前程。
孔尚任暗自下定決定,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寫出叫十二爺滿意的高質量作品,絕不能叫十二爺再另尋他人頂了他的差事。
出劇本是個大工程,這年頭的文人作家寫東西很細不說,還愛逐字逐句捉摸,殷陶很明顯等不了太久,便從三爺那邊又借了幾個人過來幫襯孔尚任。
殷陶過去三爺府上領人時候,那幾個人都說得很好,不管十二爺安排什麽棘手的活兒,他們都會好好配合。
結果聽說要給那個之前被貶官後來致仕的孔尚任打下手後,這幾個人便嚷嚷著不幹了,都覺得自己能力很足,而且主意也很大,不能給這麽一個不得志的編劇打下手。
殷陶想起康熙和四爺對三爺的評價,突然之間便產生了共鳴。
三爺性子太飄,不大務實,他手下的人也一個個養得心比天高。
這般沒什麽團隊精神也比較難幹事,殷陶只得好說好道兒地將這些人又送了回去,轉頭找四爺借人。
四爺最近開始著手收債後,才知道這活幹起來真是費勁兒,忙得腳打後腦勺的他也是好不容易才抽出時間見了十二弟一面。
四爺也沒想到殷陶這般效率,不過幾日不見,已經鋪開攤子叫孔尚任投入了創作之中。
如今正處於膠著狀態,若是十二弟此番真的能成,便會大大地提升收債的效率。
四爺感激之餘,又對著殷陶囑咐,寫歸寫,說歸說,但不要映射太子和曹家,不要觸碰皇阿瑪的底線。
太子是皇阿瑪心尖上的兒子,曹家是皇阿瑪最倚重的奴才,若是說他兩個不好,等於是給皇阿瑪找不痛快。
殷陶表示明白。
這劇本字數不多,又有了劇情梗概在前頭放著,不過小半個月功夫,孔尚任的團隊就把初稿拿了出來。
殷陶請了戲班,先給福晉在府裏擺了一場小戲。
畢竟以後這部戲可能會變得非常火爆,舒怡懷著孩子不能去人多的地方看戲,如今早早先看上一場,相當於點映級別的貴賓待遇,也省得舒怡到時心裏頭遺憾。
這出戲人物豐滿,情節給力,給人一種昂揚向上的蓬勃之感,尤其是最後高潮部分,看到國家強盛,四方來朝的盛景……舒怡幾次濕潤了眼眶。
以前的時候,總聽人說十二阿哥平庸,不比幾個兄弟有能耐,如今的舒怡卻是一個字也不信了。
能這麽短的時間內,做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殷陶在自家附近如歸酒樓包了雅間,方便把孔尚任鎖進去後時不時過去看看進程。
能寫書的都是聰明人,尤其是孔尚任這等編劇界的大拿,最是會察言觀色。
一路之上,雖然青年一直沒有透露自己的姓名,周圍伺候他的人也只把他喚作“主子”或者“十二爺”,但孔尚任基本猜出了他的身份,大概是某個滿族大姓嫡系貴公子,甚至很有可能是某個皇室宗親。
等到了酒樓安定下來後,殷陶就給孔尚任規定了寫作模板,寫一出新的話本兒出來,由他找人排演。
其實即便不借助孔尚任,殷陶也可以找出能力相當的話本創作人,寫出滿意的東西來。
最終決定要選孔尚任無非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他的確有創作話本兒的功底,一方面則是因為他能帶來一些名人效應,比較好運作推廣。
殷陶把想要的故事梗概交給了孔尚任。
殷陶覺著吧,不管什麽年代的人,都喜歡看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也比較方便帶入,就拿現代歌曲來說,也基本都繞不開一個“情”字。
比如前些年火遍大江南北的《長生殿》寫得是唐明皇和楊玉環的愛情,前幾年火遍全京城的《桃花扇》寫得是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愛情。
如此,殷陶便把故事當中皇上和皇後的愛情作為了主線。
皇上還是小皇子的時候,便同皇後一見傾心,長大後結為夫妻,相濡以沫,共建盛世。
只可惜那時國家剛剛統一,國庫並不豐裕,皇帝是個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收服了桀驁的大臣,傲慢的宗親,同時也打敗了很多侵略者,維護了國家安定。
這個名為“夏國”的國家在海邊,這幾年頻頻發生了颶風和海嘯,國家需要修一條很長的堤壩,可很不幸的是,國庫最近並不豐裕,皇帝拿不出錢來。
當朝中貴戚和大臣們知道這件事情後,有覺悟的那一批紛紛給國庫送了自家的錢來。
皇帝十分感動,說一定會記住大家,以後有了機會,等國家強大了,會再做補償。
大家哈哈一笑,都覺得皇上是說著玩的。
朝中也有很多大臣雖然家中富裕,但是摳得厲害,只不過是為了討好皇上和為了自家前程送了銀子,但皇帝依然對他們感激。
皇帝覺著,不管因為什麽,只要此時能做到支援朝廷就是國家的好臣民。
後來這事從朝廷傳了出去,不光是宗親和大臣們捐款,許多富商也紛紛響應,最後連普通百姓也都積極捐贈,戶部門前排起了長隊,有些家中並不富裕的人家,甚至連孩子的長命鎖也捐了出來,為得就是能叫國家富強,百姓不再受災,過上好日子。
後來堤壩修成後,皇帝叫人把所有捐贈人的名字編纂在了史書上,那些人也得以名垂千史。
皇帝並沒忘記他們,等國家發達之後,不光把他們捐出的錢退了回去,還在不違反朝廷法度的情況下對他們進行了政策傾斜。
而那些一直沒捐錢的,都過得很是不好,後來哭著喊著拿錢送去戶部,都送不下了。
除了皇帝和皇後的愛情之外,故事還體現出了一種家國天下的情懷,也是戳人淚點的一部分。
在這些年的相處之中,殷陶發現康熙把赫舍裏皇後定義為了自己的真愛和白月光,從來都覺得自己是深情的那一掛。
雖然殷陶不知道一個在發妻沒了以後又養出一個數字軍團的人有什麽深情可言,但人家就是自己覺著挺深情的,這也沒辦法。
寫成這麽一個故事,倒是也方便了康熙帶入。
《桃花扇》是因為康熙看了說好才火遍京城的,殷陶決定還是要走一波當初《桃花扇》的營銷路線。
故事梗概裏,殷陶還給裏面兩個皇子做了著墨。
大皇子英明神武氣度不凡,有水準有人脈還有能力,是皇上依賴的長子,不管皇上吩咐他辦什麽差事,都能辦得又快又好……這樣方便直郡王太子四爺八爺等人代入。
二皇子比較安分,心地純善,並沒有太多的宏圖大志,但依然有一顆赤子之心,即便偶爾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遭受世人誤解都能一笑置之……這是方便五爺七爺十爺等鹹魚們代入。
這也算是他的優勢,因為這麽多年相處下來,比較了解他的那些兄長們,才好這麽編造。
孔尚任捧著劇本梗概開口建議,他覺得這麽寫皇子們不好,這種兄友弟恭的戲碼缺少戲劇沖突和可看性,若是能把兩位皇子設置成對立性格比較好,這樣增加戲劇沖突後更容易吸引眼球。
殷陶覺得孔尚任政治敏感性太低,難怪會寫出那本《通天榜傳奇》。
如今的皇子們都打成一鍋粥了好不好?
大家看戲劇是尋找心中的烏托邦,想看讓自己感到心靈慰藉的童話,誰會想看現實?
不過面對著孔尚任卻不好這麽解釋,殷陶只好搬出殺手鐧——皇上喜歡看這個。
孔尚任立馬閉嘴了,開始琢磨起了劇本。
殷陶離開後,孔尚任的專屬小二過來換新茶。
這幾日小二跟孔尚任混熟了,偶爾也會過來跟他開一開玩笑。
方才殷陶離開之前,曾經給了小二十兩銀子,叫他務必照顧好孔先生起居。
小二心情好,笑嘻嘻地同孔尚任閑聊道:“先生這是遇上了貴人啊!”
“是啊。”孔尚任笑瞇瞇道,“看著倒像是大戶人家的公子啊!”
小二奇怪地看了孔尚任一眼:“先生成日裏和十二爺在一處,竟都不知道他是誰麽?”
十二爺的府邸離著酒樓不遠,小二時常能看他騎馬回來,也早早便認識了。
孔尚任略是不好意思道:“尚且還不知道。”
總覺得直接問人家不大禮貌,但直覺對方來頭不小,是能改變他命運的那種大佬。
小二走過來,在孔尚任耳邊輕聲說了兩句。
孔尚任瞬間挺直了腰板。
原來只以為對方來頭不小,沒想竟然是皇十二子,真正的龍子鳳孫。
孔尚任沒想到,他都這把歲數了,竟然還能接觸到皇子,並且這位皇子還很欣賞他,許了他一個錦繡前程。
孔尚任暗自下定決定,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寫出叫十二爺滿意的高質量作品,絕不能叫十二爺再另尋他人頂了他的差事。
出劇本是個大工程,這年頭的文人作家寫東西很細不說,還愛逐字逐句捉摸,殷陶很明顯等不了太久,便從三爺那邊又借了幾個人過來幫襯孔尚任。
殷陶過去三爺府上領人時候,那幾個人都說得很好,不管十二爺安排什麽棘手的活兒,他們都會好好配合。
結果聽說要給那個之前被貶官後來致仕的孔尚任打下手後,這幾個人便嚷嚷著不幹了,都覺得自己能力很足,而且主意也很大,不能給這麽一個不得志的編劇打下手。
殷陶想起康熙和四爺對三爺的評價,突然之間便產生了共鳴。
三爺性子太飄,不大務實,他手下的人也一個個養得心比天高。
這般沒什麽團隊精神也比較難幹事,殷陶只得好說好道兒地將這些人又送了回去,轉頭找四爺借人。
四爺最近開始著手收債後,才知道這活幹起來真是費勁兒,忙得腳打後腦勺的他也是好不容易才抽出時間見了十二弟一面。
四爺也沒想到殷陶這般效率,不過幾日不見,已經鋪開攤子叫孔尚任投入了創作之中。
如今正處於膠著狀態,若是十二弟此番真的能成,便會大大地提升收債的效率。
四爺感激之餘,又對著殷陶囑咐,寫歸寫,說歸說,但不要映射太子和曹家,不要觸碰皇阿瑪的底線。
太子是皇阿瑪心尖上的兒子,曹家是皇阿瑪最倚重的奴才,若是說他兩個不好,等於是給皇阿瑪找不痛快。
殷陶表示明白。
這劇本字數不多,又有了劇情梗概在前頭放著,不過小半個月功夫,孔尚任的團隊就把初稿拿了出來。
殷陶請了戲班,先給福晉在府裏擺了一場小戲。
畢竟以後這部戲可能會變得非常火爆,舒怡懷著孩子不能去人多的地方看戲,如今早早先看上一場,相當於點映級別的貴賓待遇,也省得舒怡到時心裏頭遺憾。
這出戲人物豐滿,情節給力,給人一種昂揚向上的蓬勃之感,尤其是最後高潮部分,看到國家強盛,四方來朝的盛景……舒怡幾次濕潤了眼眶。
以前的時候,總聽人說十二阿哥平庸,不比幾個兄弟有能耐,如今的舒怡卻是一個字也不信了。
能這麽短的時間內,做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