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番外 王謝風流滿晉書 (9)
關燈
小
中
大
,帶著兩人在城中熱鬧處游玩。
荀氏是潁川大族,宗親之間的貧富差距卻很大。比如荀彧手中就很寬裕,名貴無比的西域香料天天使用也無妨,荀悅是他的親堂兄,兩人的父親是兄弟,但荀悅之父早卒,家貧無書又聰慧好學的荀悅不得已,每到人家遇書即讀,逼著自己形成了過目成誦的能力。
荀攸的祖父荀曇是清流黨人,被禁錮在家,不得做官,父母也都早早離世,家裏的經濟狀況並不好。好在荀攸為官數年,頗攢下一些積蓄,小日子過得還算可以,但也只是還可以。
見妻子與商販交談問價,最終只為他和兒子買了幾匹產自吳越的布帛,興致盎然地說南方濕熱,要為兩人用越羅裁制新衣,胭脂首飾則問了一次價就沒有再看,荀攸心裏有些難受。
長安本為繁華富麗之地,被董卓手下殘暴驕橫的西涼兵一鬧,商業近乎摧毀,家中平日的開銷也就是谷、帛之類。南陽商業繁華,匯聚四方奇珍,便連他也有看花眼之感,但要說買,確實買不起。
“乖緝兒,來嘗嘗這個。那小販說是劉牧府上流傳出來的做法,用竹簽貫以山裏紅、海棠果、葡萄之類果子,外裹冰糖,號糖葫蘆,在荊州很風行呢。”懷裏抱滿東西的郭嘉從街道另一頭穿了過來,笑瞇瞇蹲下,將串著各種果子的竹簽遞給荀攸幼子荀緝。
荀攸看著他懷裏的大包小包,心中有些奇怪:“你哪來的錢?”
郭嘉微一歪頭,用下巴指了個方向,笑吟吟道:“我到東市走了一圈,好幾個小娘子送我東西,喏,都在這裏。”說著,他向東面翹首望了望,似乎是看到什麽人,用空出來的左手揚了揚,露出一個大大的迷人笑容。
荀攸順著他的視線往東面望,見一名靚妝麗人向這邊嫣然一笑,似與郭嘉致意,嘴角不由抽搐起來。
回過頭,郭嘉也正依依不舍收回視線,向著他一臉感慨道:“南陽人真是熱情好客啊。”
熱情好客個鬼!!!
不止荀攸心裏瞬間閃過彈幕無數,連吃著糖葫蘆的荀緝都停下動作,囧囧有神地看看郭嘉,又看回自家爹爹,征詢道:“阿父,這就是傳說中的吃軟飯麽?”
這個短語來自長安,源頭已不可考,出現時間大約就在這幾年,荀緝無意間聽說過一次。
看著郭嘉瞬間僵硬的臉,荀攸摸了摸兒子的頭。
才七歲就這麽聰明,不愧是我荀家的孩子。
“緝兒,你也太小看奉孝叔叔了。”輕咳一聲,郭嘉義正詞嚴,“就算是吃軟飯,也要住有房出有車才勉強夠得上你奉孝叔叔的底線,區區一串糖葫蘆算的了什麽。”
“所以還是吃軟飯?”
“……我只是舉個例子!例子!”
不管郭嘉怎麽解釋,荀緝似乎是認定了自己的判斷,荀攸也不理他,牽著自家兒子沒拿糖葫蘆的左手往前走。郭嘉被氣壞了,眼珠一轉,道:“公達,西市都是各地奇珍,東市才是百姓日常家用的貨物,不去看看嗎?”
他方才不過開個頑笑,沒想到居然被緝兒當真了,最可恨的是公達還在旁邊推波助瀾,他得趕緊把自己的形象扭轉過來才行。
荀攸也發現擺在西市販售的商品以奢侈品為主,大抵是豪富人家炫耀財富所用,真要了解南陽狀況,應該去郭嘉口中的東市。想了想,他轉過腳步,一家三口向東市緩步踱去。
郭嘉對他這種好像比其他人慢半拍的反應習以為常,一邊神情隨意地看著街道兩旁,一邊與荀攸說話:“我三年前來南陽的時候,南陽的人流還沒有現在稠密,集市也蕭條得多。誰想到走了一趟冀州,再回來時潁川已不堪睹,南陽竟是蒸蒸日上,如在世外了。”
去年初董卓部將劫掠陳留、潁川諸縣,過處殺擄無遺,袁術被逐出南陽,也是經豫州冬往揚州,更不用提從青州南下的黃巾與外族,荀攸雖然沒回過潁川老家,也能想象那種殘破雕敝的景象,聞言心下惻然,面上倒還是那副遲鈍表情,與郭嘉道:“我昔年來南陽游學,繁華尤甚今日,而氣象不及。”
潁川與南陽毗鄰,兩地士子經常走動交流,荀攸被何進聘為掾屬前曾在南陽游學過,那時所見的景象要比眼下更為繁華,但那時的南陽人臉上卻缺少今日之滿足自信。
想想也很好理解,全天下都陷入紛飛戰火,連帝都洛陽都被付之一炬,焦土千裏。而緊鄰洛陽的南陽則因為有劉景升父女遮蔽,在亂世中獨立於戰火之外,並取代洛陽地位,成為事實上的天下中心。無論是南陽本土百姓還是從外地流民,只要人在南陽地界,想不滿足也難。
“公達可知南陽谷價幾何?”
走到一處糧商的商鋪前,郭嘉停下腳步,對著迎上來的夥計問:“這是新谷陳谷?一石幾錢?”
那夥計一聽他的話就笑了:“兩位先生都是外地人吧?”
荀攸奇怪道:“何以見得?”
“州裏連著兩年大豐收,誰家還吃陳谷。兩位先生若要賣糧,米價一石兩百,谷價一石百錢,只萬萬記住一條,一次不能多買,不然要被府君帶走調查呢。”
“一石百錢!?”
荀攸與妻子相顧失色,都沒想到在長安谷價一石兩千錢的情況下,南陽的谷價竟然會低到區區百錢。
其實有漢以來,糧價一直波動不斷,比如文景時期休養生息,一斛粟只需要十至二十錢,武帝時期豐年糧價維持在每斛粟三十錢至八十錢之間,宣帝時豐年糧價跌到每石五錢,王莽時期糧價暴漲,一斛粟能賣到數萬錢。
東漢糧價正常年景在百錢至千錢左右,明帝時期每石粟三十錢,此後逐日上漲,到了桓帝時期災害頻發,一石谷值千錢以上已經成為常態,南陽這個一石百錢的價格簡直低到駭人聽聞。[1]
“是啊,一石百錢。”大約是見多了外地人詢問糧價以後的震驚表情,糧鋪夥計一臉見怪不怪,笑得團團和氣,“這還是公子嫌谷賤傷農,讓官府用每石百錢收購之後的價格呢。要按原本的市價,每石谷五十錢也就夠了。”
官府收購?
荀攸與郭嘉對視一眼,各自心裏雪亮。
谷賤傷農只是其一,趁機屯糧才是主要目的。這時候天下各地都在鬧饑荒,只有幽州、荊州、益州三地格外幸運。
其中幽州本為窮州,需要青、冀兩州補貼官務開支,但是漢朝宗室劉虞就任幽州刺史後追求寬政,勸導百姓種田,開通上谷胡市,發展漁陽鹽鐵,百姓安樂並積累了大量糧食,青州、徐州的士族百姓為了躲避黃巾之亂,來投奔劉虞的有一百多萬,都被收留並安排工作。劉虞在任期間,幽州谷價一石三十錢,使偏僻寒冷的幽州被中原士人稱為“神仙土”。
不過幽州的好日子也到此為止了。劉虞本人固然勤政,部下統率強兵的公孫瓚卻與劉虞不和,屢屢違抗劉虞命令。在荀攸看來,要不了一年,公孫瓚就會殺害劉虞,奪取幽州刺史之位,到時候的幽州別說神仙土,化為焦土都有可能。
益州天府之國,憑借天然的險阻隔斷外界,雖然有米賊、黃巾之患,但州內相對中原來說還算安定,多年累積的富足也不是一日兩日就能消耗幹凈,百姓的日子還能過得下去。
最後是占據南北要沖的荊州。
同時得到州牧劉表的寬厚政策蓄養民眾與其女朝陽君的軍事能力抵禦外敵,荊州這塊本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土地竟得到了難得的發展期,庇佑在這對父女羽翼下的荊州士民生活之安樂,遠非中原百姓所能想象,至少荀攸來南陽前就沒想到。
但滿足於現狀也是不行的。
被動防禦永遠不是長久之道,憑借這份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趁早出兵,平定天下才是亂世中的唯一活路。一方面由官府出面大肆收糧,把糧價提高;一方面限制糧商販賣額度,防止糧食流出本州,而同時得到農民殷富、官糧充足與愛民名聲三條好處……
陸續問了布價、鹽價乃至牛價,荀攸與郭嘉在不知不覺中走完整條長街,感觸最深的,除了便宜得可怕的物價,就是各家商鋪夥計鄭重其事的反覆告誡——不許走私粟米、不許走私布匹、不許走私食鹽。如果不是他和郭嘉都長了一張一看就是走私販的臉——郭嘉或許有可能,但他顯然一身正氣諸邪退散,絕不會像走私販——就只能說明南陽郡曾經出現過嚴重的走私情況,然後被官府施加以極其嚴厲的處罰,以至於百姓們印象深刻,像知道火性灼烈,犯之即死一樣不敢隨意觸犯禁條。
聽到最多的三個詞分別是公子、使君、趙府君,那種帶著深深驕傲、仿佛提起的是自家人一樣的口氣,讓荀攸心中漸漸藏起的熱血一點點重新燃起。
“公實長者,子亦人傑,在州三年,民富且康。”
一顆槐樹下,幾名童子拍著手唱童謠的清脆歌聲打斷了荀攸的思緒。包括荀攸的夫人與幼子荀緝,一行四人同時看向槐樹下的幾名小童。
荀緝看一眼父親,主動走過去向童子搭話道:“你們在唱什麽?可以教教我嗎?”
聽他談吐有禮,幾名童子中的領頭人欣然答道:“我們唱的是《使君謠》,據說公子喜歡聽,你要是想學,我們就教你,不過我們更喜歡另一首。”
荀緝好奇問道:“哪一首?”
幾名童子相顧而笑,拍著手一起唱道:
“豺狼犯我,公子破之,倉廩空匱,公子經之。天授公子,公子愛我。雷霆雨露,皆是春風。”
“雷霆雨露,皆是春風……”
低聲在口中重覆一遍,荀攸與郭嘉對視一眼,兩人都看到對方眼中的觸動。
待到走出東市良久,街口童子們清脆的歌聲仿佛還在耳邊回響,郭嘉終是駐足,喟然嘆道:
“由輕而懼,由懼而敬,由敬而愛。公子經營南陽三年,誠古之遺愛也。”[2]
【註1】
兩漢物價歷代研究者很多,結論各有不同,但大體在此區間上下浮動,差距不超過百錢。
【註2】
原句為孔子感慨鄭國執政子產“他的仁愛.是古代賢明政治的遺風啊!”
郭嘉在此引用,取的是“能得到公子為政,確實是南陽前人積累的福德(指出身南陽的光武帝中興漢朝)”之意。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荀氏是潁川大族,宗親之間的貧富差距卻很大。比如荀彧手中就很寬裕,名貴無比的西域香料天天使用也無妨,荀悅是他的親堂兄,兩人的父親是兄弟,但荀悅之父早卒,家貧無書又聰慧好學的荀悅不得已,每到人家遇書即讀,逼著自己形成了過目成誦的能力。
荀攸的祖父荀曇是清流黨人,被禁錮在家,不得做官,父母也都早早離世,家裏的經濟狀況並不好。好在荀攸為官數年,頗攢下一些積蓄,小日子過得還算可以,但也只是還可以。
見妻子與商販交談問價,最終只為他和兒子買了幾匹產自吳越的布帛,興致盎然地說南方濕熱,要為兩人用越羅裁制新衣,胭脂首飾則問了一次價就沒有再看,荀攸心裏有些難受。
長安本為繁華富麗之地,被董卓手下殘暴驕橫的西涼兵一鬧,商業近乎摧毀,家中平日的開銷也就是谷、帛之類。南陽商業繁華,匯聚四方奇珍,便連他也有看花眼之感,但要說買,確實買不起。
“乖緝兒,來嘗嘗這個。那小販說是劉牧府上流傳出來的做法,用竹簽貫以山裏紅、海棠果、葡萄之類果子,外裹冰糖,號糖葫蘆,在荊州很風行呢。”懷裏抱滿東西的郭嘉從街道另一頭穿了過來,笑瞇瞇蹲下,將串著各種果子的竹簽遞給荀攸幼子荀緝。
荀攸看著他懷裏的大包小包,心中有些奇怪:“你哪來的錢?”
郭嘉微一歪頭,用下巴指了個方向,笑吟吟道:“我到東市走了一圈,好幾個小娘子送我東西,喏,都在這裏。”說著,他向東面翹首望了望,似乎是看到什麽人,用空出來的左手揚了揚,露出一個大大的迷人笑容。
荀攸順著他的視線往東面望,見一名靚妝麗人向這邊嫣然一笑,似與郭嘉致意,嘴角不由抽搐起來。
回過頭,郭嘉也正依依不舍收回視線,向著他一臉感慨道:“南陽人真是熱情好客啊。”
熱情好客個鬼!!!
不止荀攸心裏瞬間閃過彈幕無數,連吃著糖葫蘆的荀緝都停下動作,囧囧有神地看看郭嘉,又看回自家爹爹,征詢道:“阿父,這就是傳說中的吃軟飯麽?”
這個短語來自長安,源頭已不可考,出現時間大約就在這幾年,荀緝無意間聽說過一次。
看著郭嘉瞬間僵硬的臉,荀攸摸了摸兒子的頭。
才七歲就這麽聰明,不愧是我荀家的孩子。
“緝兒,你也太小看奉孝叔叔了。”輕咳一聲,郭嘉義正詞嚴,“就算是吃軟飯,也要住有房出有車才勉強夠得上你奉孝叔叔的底線,區區一串糖葫蘆算的了什麽。”
“所以還是吃軟飯?”
“……我只是舉個例子!例子!”
不管郭嘉怎麽解釋,荀緝似乎是認定了自己的判斷,荀攸也不理他,牽著自家兒子沒拿糖葫蘆的左手往前走。郭嘉被氣壞了,眼珠一轉,道:“公達,西市都是各地奇珍,東市才是百姓日常家用的貨物,不去看看嗎?”
他方才不過開個頑笑,沒想到居然被緝兒當真了,最可恨的是公達還在旁邊推波助瀾,他得趕緊把自己的形象扭轉過來才行。
荀攸也發現擺在西市販售的商品以奢侈品為主,大抵是豪富人家炫耀財富所用,真要了解南陽狀況,應該去郭嘉口中的東市。想了想,他轉過腳步,一家三口向東市緩步踱去。
郭嘉對他這種好像比其他人慢半拍的反應習以為常,一邊神情隨意地看著街道兩旁,一邊與荀攸說話:“我三年前來南陽的時候,南陽的人流還沒有現在稠密,集市也蕭條得多。誰想到走了一趟冀州,再回來時潁川已不堪睹,南陽竟是蒸蒸日上,如在世外了。”
去年初董卓部將劫掠陳留、潁川諸縣,過處殺擄無遺,袁術被逐出南陽,也是經豫州冬往揚州,更不用提從青州南下的黃巾與外族,荀攸雖然沒回過潁川老家,也能想象那種殘破雕敝的景象,聞言心下惻然,面上倒還是那副遲鈍表情,與郭嘉道:“我昔年來南陽游學,繁華尤甚今日,而氣象不及。”
潁川與南陽毗鄰,兩地士子經常走動交流,荀攸被何進聘為掾屬前曾在南陽游學過,那時所見的景象要比眼下更為繁華,但那時的南陽人臉上卻缺少今日之滿足自信。
想想也很好理解,全天下都陷入紛飛戰火,連帝都洛陽都被付之一炬,焦土千裏。而緊鄰洛陽的南陽則因為有劉景升父女遮蔽,在亂世中獨立於戰火之外,並取代洛陽地位,成為事實上的天下中心。無論是南陽本土百姓還是從外地流民,只要人在南陽地界,想不滿足也難。
“公達可知南陽谷價幾何?”
走到一處糧商的商鋪前,郭嘉停下腳步,對著迎上來的夥計問:“這是新谷陳谷?一石幾錢?”
那夥計一聽他的話就笑了:“兩位先生都是外地人吧?”
荀攸奇怪道:“何以見得?”
“州裏連著兩年大豐收,誰家還吃陳谷。兩位先生若要賣糧,米價一石兩百,谷價一石百錢,只萬萬記住一條,一次不能多買,不然要被府君帶走調查呢。”
“一石百錢!?”
荀攸與妻子相顧失色,都沒想到在長安谷價一石兩千錢的情況下,南陽的谷價竟然會低到區區百錢。
其實有漢以來,糧價一直波動不斷,比如文景時期休養生息,一斛粟只需要十至二十錢,武帝時期豐年糧價維持在每斛粟三十錢至八十錢之間,宣帝時豐年糧價跌到每石五錢,王莽時期糧價暴漲,一斛粟能賣到數萬錢。
東漢糧價正常年景在百錢至千錢左右,明帝時期每石粟三十錢,此後逐日上漲,到了桓帝時期災害頻發,一石谷值千錢以上已經成為常態,南陽這個一石百錢的價格簡直低到駭人聽聞。[1]
“是啊,一石百錢。”大約是見多了外地人詢問糧價以後的震驚表情,糧鋪夥計一臉見怪不怪,笑得團團和氣,“這還是公子嫌谷賤傷農,讓官府用每石百錢收購之後的價格呢。要按原本的市價,每石谷五十錢也就夠了。”
官府收購?
荀攸與郭嘉對視一眼,各自心裏雪亮。
谷賤傷農只是其一,趁機屯糧才是主要目的。這時候天下各地都在鬧饑荒,只有幽州、荊州、益州三地格外幸運。
其中幽州本為窮州,需要青、冀兩州補貼官務開支,但是漢朝宗室劉虞就任幽州刺史後追求寬政,勸導百姓種田,開通上谷胡市,發展漁陽鹽鐵,百姓安樂並積累了大量糧食,青州、徐州的士族百姓為了躲避黃巾之亂,來投奔劉虞的有一百多萬,都被收留並安排工作。劉虞在任期間,幽州谷價一石三十錢,使偏僻寒冷的幽州被中原士人稱為“神仙土”。
不過幽州的好日子也到此為止了。劉虞本人固然勤政,部下統率強兵的公孫瓚卻與劉虞不和,屢屢違抗劉虞命令。在荀攸看來,要不了一年,公孫瓚就會殺害劉虞,奪取幽州刺史之位,到時候的幽州別說神仙土,化為焦土都有可能。
益州天府之國,憑借天然的險阻隔斷外界,雖然有米賊、黃巾之患,但州內相對中原來說還算安定,多年累積的富足也不是一日兩日就能消耗幹凈,百姓的日子還能過得下去。
最後是占據南北要沖的荊州。
同時得到州牧劉表的寬厚政策蓄養民眾與其女朝陽君的軍事能力抵禦外敵,荊州這塊本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土地竟得到了難得的發展期,庇佑在這對父女羽翼下的荊州士民生活之安樂,遠非中原百姓所能想象,至少荀攸來南陽前就沒想到。
但滿足於現狀也是不行的。
被動防禦永遠不是長久之道,憑借這份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趁早出兵,平定天下才是亂世中的唯一活路。一方面由官府出面大肆收糧,把糧價提高;一方面限制糧商販賣額度,防止糧食流出本州,而同時得到農民殷富、官糧充足與愛民名聲三條好處……
陸續問了布價、鹽價乃至牛價,荀攸與郭嘉在不知不覺中走完整條長街,感觸最深的,除了便宜得可怕的物價,就是各家商鋪夥計鄭重其事的反覆告誡——不許走私粟米、不許走私布匹、不許走私食鹽。如果不是他和郭嘉都長了一張一看就是走私販的臉——郭嘉或許有可能,但他顯然一身正氣諸邪退散,絕不會像走私販——就只能說明南陽郡曾經出現過嚴重的走私情況,然後被官府施加以極其嚴厲的處罰,以至於百姓們印象深刻,像知道火性灼烈,犯之即死一樣不敢隨意觸犯禁條。
聽到最多的三個詞分別是公子、使君、趙府君,那種帶著深深驕傲、仿佛提起的是自家人一樣的口氣,讓荀攸心中漸漸藏起的熱血一點點重新燃起。
“公實長者,子亦人傑,在州三年,民富且康。”
一顆槐樹下,幾名童子拍著手唱童謠的清脆歌聲打斷了荀攸的思緒。包括荀攸的夫人與幼子荀緝,一行四人同時看向槐樹下的幾名小童。
荀緝看一眼父親,主動走過去向童子搭話道:“你們在唱什麽?可以教教我嗎?”
聽他談吐有禮,幾名童子中的領頭人欣然答道:“我們唱的是《使君謠》,據說公子喜歡聽,你要是想學,我們就教你,不過我們更喜歡另一首。”
荀緝好奇問道:“哪一首?”
幾名童子相顧而笑,拍著手一起唱道:
“豺狼犯我,公子破之,倉廩空匱,公子經之。天授公子,公子愛我。雷霆雨露,皆是春風。”
“雷霆雨露,皆是春風……”
低聲在口中重覆一遍,荀攸與郭嘉對視一眼,兩人都看到對方眼中的觸動。
待到走出東市良久,街口童子們清脆的歌聲仿佛還在耳邊回響,郭嘉終是駐足,喟然嘆道:
“由輕而懼,由懼而敬,由敬而愛。公子經營南陽三年,誠古之遺愛也。”[2]
【註1】
兩漢物價歷代研究者很多,結論各有不同,但大體在此區間上下浮動,差距不超過百錢。
【註2】
原句為孔子感慨鄭國執政子產“他的仁愛.是古代賢明政治的遺風啊!”
郭嘉在此引用,取的是“能得到公子為政,確實是南陽前人積累的福德(指出身南陽的光武帝中興漢朝)”之意。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