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番外 王謝風流滿晉書 (6)
關燈
小
中
大
先生斧正。”
“適才異度先生言,襄陽可固守經年有餘,誠斯言也。然阿瑯以為,至多堅守一冬,孫軍必退。”
歷史上對襄陽之戰的記載只有寥寥數語,稱初平三年,袁術派孫堅征荊州,擊劉表。劉表遣部將江夏太守黃祖在樊城、鄧城之間迎敵,被孫堅擊破,孫堅追躡著渡過漢水,圍困襄陽。劉表於是在夜間遣黃祖突圍,到其它郡縣調集援兵,返回時遇上孫堅,黃祖敗走,竄入峴山。孫堅單馬追擊,被黃祖部下的士兵在竹木間射殺。也有說法稱孫堅是被呂公的士兵投石集中頭部而亡。
雖然三國第一烏鴉嘴郭嘉也預言孫堅壽命不長,但王瑯不打算把勝利賭在這等小概率事件上。
按常理說,孫堅自己作戰經驗豐富,連善戰的西涼軍也被他擊敗,又帶走了荊州大部分強兵;相反的,占據荊州總人口近四分之三、荊州最膏腴的南陽郡被袁術割走,剩下的士兵又多是戰鬥力不強的新兵弱兵,長沙、零陵、桂陽名義上順從劉表,實際也不怎麽聽話,襄陽方面的勝算確實不大。
而當此劣勢下,王瑯之所以斷定“只要守住一冬,孫堅必然退兵”,主要源於一條從北方傳到襄陽的消息。
【註1】羊續
“中平三年,江夏兵趙慈反叛,殺南陽太守秦頡,攻沒六縣,拜續為南陽太守。當入郡界,乃羸服間行,侍童子一人,觀歷縣邑,采問風謠,然後乃進。其令長貪挈,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狀,郡內驚竦,莫不震懾。乃發兵與荊州刺史王敏共擊慈,斬之,獲首五千餘級,屬縣餘賊並詣續降,續為上言,宥其枝附。賊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歡服。”(《後漢書·羊續傳》)
作者有話要說:
☆、兵臨城下
孫堅看看身邊英俊驍勇的長子,再看看與長子同來投軍,英雋儒雅的周瑜,心裏的得意之情藏不住地溢到臉龐上。
想那山東諸侯組成的討董聯軍浩浩蕩蕩,豪傑並至,只有他孫堅孤軍深入,破呂布,斬華雄,大敗董卓,忠烈之名響徹天下,武勇之威震懾群雄,正是他三十餘年生命中最輝煌的時刻。現在連兒子也這麽出色,束發年紀便有了同樣出色的少年俊彥相輔佐,人生如此,夫覆何求?當浮一大白!
“阿策,能滿爵否?”
想到就做,孫堅當即命人抄起酒袋往青銅爵裏嘩嘩倒滿,看向五個兒子中最像自己的長子孫策。
荊州的精兵強將大部分被他帶走討伐董卓,現任刺史劉表是清流黨人,德行學識確實很讓人敬重,領兵作戰就差的遠了。袁術要求他征伐荊州,孫堅純粹是當出來郊游,帶領部下在風景如畫的南方地帶跑跑馬,舒展一下筋骨,放松一下心情的。
橫豎劉表麾下唯一一個可堪一用的部將黃祖昨天剛被他在樊城、鄧城之間擊敗,州治襄陽也被他圍了個嚴嚴實實,孫堅幹脆命人擺酒設宴,在襄陽城下招待部眾。
“阿父休要小瞧人!兒去年就能飲十升而不醉了,不信你問公瑾。”
孫策毫不猶豫地從父親手中接過青銅爵,仰起脖子咕嘟咕嘟灌了幾口,一邊拿袖子隨意抹了抹嘴角,咂了聲“好酒!”,一邊將青銅爵高高翻倒過來,示意滴酒不剩。
周圍士卒被他豪邁的氣魄與風姿折服傾倒,喝彩聲如雷湧動,哄然叫好。
“伯符好客善飲,江東名士皆知之。”
周瑜微笑著為自己的骨肉至交說好話,明明孫策問的是酒量,他卻提到了聲望,隨後擡手向孫堅敬了一杯酒。他飲酒的樣子也很有特點,袖子一掩,半杯入腹,青銅爵穩穩地握在手裏,顯出一種江南士人特有的風流氣度。
這兩個人俱是耀眼奪目的英雄少年,站在一起相得益彰,簡直像太陽一樣光芒燦爛,閃閃發亮。
孫堅哈哈大笑,拍了拍周瑜的肩膀,指著自己的長子孫策道:“伯符輕佻急躁,兩三歲就能上房揭瓦,把周圍一片整得雞犬不寧,連隔壁家勤勤懇懇的老黃牛都嫌他煩。幸虧交了公瑾你這麽個好朋友,我也就放心了。”
被提到黑歷史的孫策差點跳了起來,急急道:“阿父!”
眾人哄笑,程普、韓當等老將更是毫不厚道地落井下石,要求孫策給大家講講他童年的豐功偉績,甚至開玩笑地給他封了個曲阿小霸王的稱號。
起哄打趣的人太多,孫策這時候倒也不惱了,一雙熠熠星目環視一圈,俊顏如日生輝:“諸君今日拿孫郎取笑,焉知孫郎日後不能為真霸王耶?”
一番話說得豪情萬丈,自有一種舍我其誰的英雄風姿,較之陳涉“燕雀焉知鴻鵠之志!”的慨嘆更多了幾分明亮坦蕩。周瑜第一個拍手喝彩,周圍士卒也都是歡呼一片,打從心底愛戴擁護這位小主公。
“報告將軍,巢車已建好,隨時可以登乘。”
巢車就是樓車,用來登高觀察敵情的車輛,因車上高懸望樓如鳥之巢,故名。
聽說巢車已組裝好,孫堅放下酒爵,有意指點兩個小輩城防知識:
“走,看看去。”
孫策、周瑜對視一眼,彼此目光中都有興奮的火光跳躍,齊齊抱拳應道:
“諾!”
除去最膏腴的南陽郡,荊州境內可稱得上要地的大城就只剩下襄陽、江陵。
討董之前,若非袁術橫插了一杠子,孫堅是打算占據荊州,成就一番功業的,作為荊州要城的襄陽自然也在孫堅的觀察範圍之列。登上巢車,遠眺襄陽城墻,孫堅心裏不由升起幾分訝異之情——這還是他一年前見過的襄陽城嗎?
原有的城墻被修繕加固,城門前約五六丈處橫築一道高墻,使外人不得見城門啟閉。護城的壕塹自城東開掘至南門外吊橋,使攻城器械難以靠近城池。又分段數做限隔守衛,排兵極有章法,一眼望去,尋不出任何破綻,真真恍如鐵桶一般。
“劉景升手下也有能人啊!”
孫堅越望越是讚嘆,指點於巢車上可見的數處布置向孫策、周瑜點評精到效用,末了又拊掌道,“破城後定要查明是誰布的城防,將人招攬到我軍才好。”
周瑜笑了笑:“伯父真可謂見才則喜。”
他心中想道:還沒攻城就惦記上敵方的將領,這份自信也非常人所及了。
孫策聽父親誇獎敵方城防,目光裏流露出躍躍欲試的神色:“大人,兒請做先鋒攻城。”
在東漢,大人就是父親的意思,語氣上比阿父更正式些。
“急什麽。”
孫堅並沒有立刻答應,他揮揮手,讓士兵將三人從巢車上降到地面,跨上戰馬,來到陣前。孫策、周瑜各騎一馬,跟在後方。
“城下可是烏程侯孫破虜孫將軍?”
城樓上傳來喊話聲。
孫堅輕夾馬腹,向前一步,揚聲道:
“正是孫堅。汝是何人?”
“某為南郡太守蔡瑁。劉使君使某問將軍,使君領荊州,將軍領豫州,風馬牛不相及,今何無故犯荊也?”
孫堅濃眉一挑,高聲道:“某亦為長沙太守,欲從襄陽借道還長沙,還請劉使君打開城門,行個方便。”
孫堅詐逼王睿,誘殺張咨的斑斑劣跡此刻早已傳遍天下,就是宋襄公也不會相信他是真要借道,蔡瑁自然更不會,站在城樓上彬彬有禮地問:
“將軍非為袁公路所遣攻襄陽乎?”
周瑜在後方聽了幾句,心中生疑,右腳輕輕一磕,催馬向前,到孫堅身邊低語:
“伯父,文人善逞口舌之利,與之糾纏無異。”
孫堅回看他一眼,讚賞地點點頭。他是武人,不宜在言語上與文人多做糾纏,蔡瑁的問題似有後著埋伏,不如不答。
“使君自知之,何故多問?”在陣前反問一句,孫堅舉高手臂,充滿金戈鐵馬之勢地向下一壓,“前軍聽令,攻城。”
隆隆的擂鼓聲在城下響起,看上去有些散漫的士卒們一瞬間變換模樣,有條不紊地安置拋石機,搬雲梯,組織攻城。
孫堅引馬返回中軍,觀察襄陽軍的反應。無論智取還是硬攻,先進行一次試探性的攻城總是有必要的,借此判斷城中守備的水平,士卒作戰的意志等等情況,制定下一步計劃。
日頭漸漸西斜,灑下獨屬黃昏時分的暖橙色輝光。
站在巢車上遠眺襄陽軍的守衛,開弓的開弓,推檑木的推檑木,如上午一般,保持著那種天塌下來也不變的穩定節奏,既機械又有序,讓參與攻城的士卒與將領不知不覺產生心冷之感。孫堅眉峰聚攏,沒想到昨天剛在他手下一敗塗地的蝦兵蟹將能做到這種程度。
“鳴金。”
看一眼略顯昏黃的天色,孫堅下令收兵,讓參與攻城的將士渡過漢水,回到剛紮好的營寨休息用飯。
不知道劉表從哪裏挖出了這麽個會守城的人才,導致襄陽城比他想象中要難攻一點。不過這也沒什麽,還能有什麽城池比洛陽更難攻嗎?更何況攻克襄陽,荊州就只剩下江陵勉強可守,防衛森嚴點也是應該。怕只怕駐紮在南陽郡的袁術那邊又出變故,斷他糧草還是輕的,出兵襲取就麻煩了。他要盡量想辦法把守軍誘出城,在城外決戰,以便保存兵力,留待不時之需。
◇
聽到城外的鳴金聲,城墻上響起許多人送氣慶賀的聲音,王瑯神色不變,傳令負責炊事的夥夫將剛煮好的飯食搬上城墻,分給眾人就食。
“難怪公子兩刻前吩咐城內開竈,原來是料準了敵軍會在黃昏退兵,現在用飯,正是熱乎乎好下肚,連越等也沾了光。”
漢人正常用飯的時間已過去許久,因劉表堅持要在城樓瞭望孫堅軍攻城,蒯良、蒯越、鄧羲、蔡瑁等人自然也陪他一起在城樓上餓著。半刻之前,王瑯遣人送了熱騰騰的銀耳枸杞羹、胡餅,又燙了一壺當歸酒附上,都是口味清淡,溫補養神之物。劉表雖然沒看出孫堅要收兵,但熱羹晶瑩,酒香醇厚,劉表被血腥氣影響的食欲也恢覆過來,收下女兒的心意與諸人分食。
蒯越這時候剛用好晚飯,孫堅又已經收兵,遂來到城墻上與王瑯說話。
“異度先生說笑了。第一輪攻城多是試探,探一探守將風格也就罷了,就算要摸黑攻城,也是後半夜才會發生的事情。以異度先生之能,豈會看不出敵軍欲於黃昏收兵。”
聽到蒯越的聲音,王瑯緩下臉色,一邊含笑回話,一邊與蒯越在城墻上散步。後續的一些安排,則交給自己從行伍間提拔上來的校尉文聘。此人乃是經過歷史考驗的名將,尤其擅長守城,把城防交給他,王瑯倒也放心。
“公子何必過謙?識破謀定是一回事,當機立斷又是另外一回事。”蒯越搖了搖頭,一舉一動,均給人以智珠在握之感,“使君有意堅守不攻,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孫破虜麾下的士兵都是足以與西涼軍抗衡的百戰精銳,正面迎戰多半是不行的。”
王瑯不願說劉表的壞話,因此避開問題,給了一個很含蓄的回答。兩人這時已走到西墻,向外能看到孫堅的部下在漢水邊洗馬。
蒯越順著她的視線也望到了那批馬,觀察一陣,道:“孫將軍似乎從董卓手中搶了不少西涼戰馬,看起來比尋常馬匹高了不少,好生神駿。”
“是西涼馬。”王瑯點點頭,扶著城墻向孫堅君洗馬處看了一陣,忽然轉頭向蒯越問道,“異度先生喜歡哪匹?”
蒯越楞了楞,心裏不由冒出一個想法——這位公子這麽問,莫非是想從虎口裏奪馬不成?
作者有話要說:
☆、成王敗寇
天高日晶,萬裏無雲,孫堅麾下專門負責照管馬匹的士卒在漢水邊洗刷馬匹。孫堅部眾中騎兵的比例在南方位居第一,擊破洛陽後更收攏了不少膘肥體鍵的西涼戰馬,軍中上下愛惜非常,馬倌們護理時也格外上心,洗刷完馬身馬蹄,又用木柄梳為馬兒梳理鬃毛。
“老四你看,城門開了。”
一名馬倌眼尖,有些驚奇地捅了捅身邊同伴。襄陽兵的野戰能力如何,孫堅軍早在數日前樊、鄧之間的交鋒就已摸清,這馬倌看到城門大開也不害怕,反倒是驚訝好奇的心情居多。
“那幫軟腳兵還敢出城?”
那名被稱為老四的小卒懶洋洋眺望一眼,和他的同伴一樣疑惑起來,“咦,軟腳兵把馬都趕出來了,莫非是要給咱們送馬?”
大約是受善笑語的少將軍孫策影響,他還神態輕松地向同伴開了個玩笑。
“快牽住馬!”
一名從軍多年,經驗豐富的老什長也在看城門處的異常景象,忽聽被趕出城的馬匹嘶鳴不已,且都是牝馬的嘶鳴聲,這名老什長猛地反應過來,厲聲喝令站在漢水邊看熱鬧的士卒,“快牽馬!牽馬!”
可惜,他喊的晚了一些。
牡馬慕牝,天性使然。
聽到城門處數百匹牝馬齊齊嘶鳴的聲音,本在漢水邊悠閑清洗的牡馬紛紛躁動起來,浮過枯水期才能沒過馬膝的河水,撒開四蹄向城門處奔去。同群中的牝馬由於戀群也隨即追趕而來,全部浮渡過河,被守候在城門口的軍士與之前趕到門口嘶鳴的牝馬一齊驅入城中。
王瑯站在二丈高的城墻上看著一匹匹神駿的西涼馬被己方軍士驅趕入城,再看一眼反應奇快,幾乎奔馳到城門下的孫堅軍步卒,眉目微微一蹙,隨即恢覆平靜:“一排弩手,放箭。”
密集的箭矢如雨落下,追兵稍阻,當先的一員將領卻只是用佩刀撥開箭矢,如同一道燃燒的火焰,速度分毫不減。身後的二十餘兵士大約是他的親衛,個個身手矯健,緊隨其後沖鋒,使堵在城門處尚未收攏完畢的馬匹受到驚擾,有掉頭離開的趨勢。
王瑯眼也不眨,摘下背後長弓,挽弓向一馬當先的敵將發了一箭,又道:“二排。”
踏著從民戶中借來的木箱高案排列在第二層的弩手應聲放箭,城下孫堅軍士卒中箭哀嚎聲不絕於耳。王瑯神情不變,繼續向布列在城墻上的三層弩手下達命令:“齊放。”說話同時手中不停,革袋裏的羽箭一支接著一支瞄準城下沖在最前的敵將,弓弦震動與羽箭破空的嗖嗖聲接連響起。
孫堅軍反應速度出乎她的意料,引兵追擊的這員小將也不知是什麽人,領著二三十親衛沖在最前,眼看著要被他突入城內。王瑯不敢再有保留,果斷下令早先訓練布置的三層弩手齊齊施放,狙擊進入強弩射程的敵軍,為城門處接收馬匹爭取時間。自己則控弦瞄準那名敵將,連珠所發三箭,兩箭被避開,一箭被劈斷,這樣的情況還從未有過。王瑯暗暗吃驚,正準備不惜代價,在城門前解決這員將領。沒想到對方見城樓上有神弓手,居然毫不戀戰,十分果斷地下達撤退命令,撥馬就走。
“城下何人?”
她一手按住城墻,身體略微前傾,向城下揚聲問道。
回答她的是一聲弦響。
下意識閃身避至墻垛後,羽箭破空聲卻落在稍遠處,王瑯循聲而望,愕然發現帥旗旗桿從中折斷,被看管帥旗的兵士手忙腳亂接住。
這距離已經接近兩百步了,還是從下向上發箭,什麽臂力!?
“吾乃吳郡孫策,汝又為何人?”
收起手中三石強弓,掛回背後,孫策揚頭望向城墻處只披輕甲的人影,年輕英俊的臉上寫滿飛揚自信,如日初升。
王瑯回看一眼從中折斷的帥旗,抿抿唇,迎上孫策視線:
“山陽劉瑯。”
◇
牝馬護駒。
王瑯下令收集城中所有牝馬、馬駒,待孫堅軍在河邊洗馬,扣下小馬駒在城內,趕牝馬至城外。被迫與馬駒分離的牝馬守在城門口嘶鳴不已,將孫堅軍的戰馬盡數吸引著渡過漢水,向牝馬奔來。若非匆匆趕至的孫策攪局,誘來五百匹戰馬綽綽有餘,現在只得到一半,另一半則被孫策領兵收攏回去。
不過,被孫策收回的戰馬都是落在後方,原屬淮泗兵的戰馬,精壯神駿的西涼馬跑在前方,盡數被襄陽軍驅趕入城。這些戰馬多是孫堅軍在洛陽之戰中贏得的戰利品,特意留了下來,準備來年配種,現在為他人做嫁衣,白白便宜了王瑯。
“袁、孫非鐵板一塊,久必生隙,況敵乘勝而來,鋒芒正銳。若遽戰而不利,則眾心離散,我陷被動。故利在按兵,不利速戰。”
這是敵軍壓境後,王瑯提出的第一條建議。由於黃祖堅決請戰,眾人也欲探查孫堅軍的實力,劉表於是沒有聽從,而派遣黃祖出戰,結果被孫堅擊敗在樊城、鄧城之間,城中士氣為之一沮。
“兵法雲,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我堅壁以待之,彼必以為怯,疏於戒備,乃可為我所破。”
這是王瑯提出的第二條建議,劉表聽從,並將城防事宜交付至女兒肩上,使其白衣領千人備襄陽。王瑯守城二十四日,連挫敵軍三輪強攻,兩次夜襲,未讓一人登上襄陽城頭,民心稍安,軍心亦定。
“百戰之師,敗而不餒。觀孫堅敗於徐榮,旬能收覆散兵,擊潰胡、呂,斬殺華雄,可知其人性情堅韌,越挫越勇。冀一戰破敵,誠不能也,故宜多運計以老其師。”
這是王瑯提出的第三條建議,自巧奪戰馬開始,由於每料皆中敵情,每計皆有所得,雖然都是小勝,並未真正動搖敵軍主力,襄陽城中的士氣依然日漸高昂起來。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孫堅麾下精銳募自淮泗,自黃巾為禍以來隨孫堅征戰南北,今已七年。且歲末將至,游子思歸,可使人於四面歌《采薇》,亂其軍心。”
這是王瑯提出的第四條建議,劉表以為“雖是故計,仍可一用”,遂令樂工於墻頭吹清商之曲,又使軍士和之。少頃,城下響起隆隆擊鼓聲,曲調慷慨激昂,振奮人心,蓋過城頭簫曲。只是不知,這樣的熱血在襄陽城外滴水成冰的嚴寒中能持續多久。
“南陽細作箭書來報,因孫堅圍城一月,屢戰不利,袁術已生疑竇,發書遣使,催促孫堅攻城。決戰之日,當在眼前。”
站在寬敞明亮的議事廳中,王瑯簡要分析了一下形勢,做出結論。
目前最受劉表倚重的襄陽人蒯越點了點頭,也出列道:“越讚同公子看法。幾日後進入小寒,天氣越發寒冷,只能退兵,孫堅必做最後一搏,搶在入寒前強攻奪城。越以為,與其讓孫堅破壞城防,發動硬攻,不如把戰場推到城外,減少損失。”
“此話怎講?”
“孫堅作戰悍猛,往往身先士卒,置生死於度外。越聞中平年間,孫堅與黃巾作戰,某次乘勝追敵,單騎深入,被黃巾賊所創。若非所騎驄馬還營呼鳴,引將士跟隨尋回,恐怕難以生還。又,宛城之戰,為激勵部眾,孫堅親冒箭矢,率先登上城墻,性可知也。”
“公子連日運計,皆避敵鋒芒,一觸旋走,堅未以為能。若令黃將軍回援襄陽,置偏師於峴山,伺機引孫堅入伏,堅恃勇輕進,則一弩手足以濟事,大局定矣,無勞三軍。”
蒯越說孫堅“恃勇輕進”、“一弩手足以濟事”;郭嘉說孫策“輕而無備”、“必死於匹夫之手”,癥結都落在一個“輕”字上。
袁盎語光武帝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聖主不乘危而僥幸。今陛下騁六騑,馳下峻山,如有馬驚車敗,陛下縱自輕,奈高廟、太後何?”仍是一個“輕”字。
王瑯回憶在東晉翻閱《吳志》時看到的《孫破虜傳》,天有異象的出生,嶄露頭角的少年時代,跌宕雄健的戎馬生涯,皆是精彩無比,如頌傳奇。至死亡,只一句“單馬行峴山,為祖軍士所射殺。”夏然而止,令人恍然生出不真實感。
不過,即便孫堅像歷史上一樣被黃祖部下射殺,軍中還有頗得軍心的孫策在,難保他不會為報父仇而強行攻城。自古哀兵必勝,把兵力折損在淮泗精銳的強攻下未免太過不值。
王瑯在心裏計算一陣得失,離席出列,自請領兵接應。劉表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了她的請求。
“貴體不可自輕,吾子無覆言。”
王瑯抽抽嘴角,沒想到劉表這麽就從蒯越那裏活學活用,而且還用到自己身上。無奈,她退一步道:“如此,兒請薦黃中郎領兵,接應黃太守回城。”
黃中郎就是黃忠,南陽人,劉表入襄陽後表奏其為中郎將。陳壽載此人“常先登陷陣,勇毅冠三軍”,有他接應黃祖,應該可以放心。
劉表才拒絕過女兒一次,自覺可能打擊了女兒的積極性,這一次遂答應得爽快:
“可。”
想想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美周郎也在軍中,王瑯蹙蹙眉頭,決定找件事把他絆住,防止橫生枝節:“袁、孫嫌隙已生,前計可發,擾其心志。”
開戰之前的廟算中,王瑯曾經斷言,“只要守住一冬,孫堅必然退兵”,所用的理由是“雒陽傳言,孫堅入雒不久,有兵士於城南甄宮上方見五彩雲氣,未幾,孫堅引兵還魯陽。”
這是史書上記載的孫堅得到傳國璽的過程,聽起來各種不靠譜,但王瑯確實從洛陽收到了這樣的傳言。問題是不管歷史如何,這個時空的傳國璽已被她拿走,為什麽還會有兵士於甄宮上方望見五彩雲氣?
王瑯思前想後,似乎只有一種答案,那就是所謂的“五彩雲氣”實為人造,故意將“傳國璽”送入孫堅手中,又將消息散了出去。漢末方士極多,有人掌握棱鏡折射原理也不奇怪,從司馬遷《鴻門宴》的記載看,甚至可能是秦漢方士的老手段。
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什麽孫堅在洛陽毫無根基,卻能得到數年前宮變中失散的傳國璽,真正的傳國璽已被她取走,甄宮井上方還是出現了五彩雲氣。
至於那些方士為什麽要這麽做,時機到了,自然會有人來與她接觸,不需要現在考慮。
想通這一點,王瑯便在廟算上建議,“見機”將消息送至袁術耳中,挑撥袁、孫關系。算算時間,現在就是拋出這條消息的最好機會,一方面絆住周瑜心思,讓他去頭疼如何勸說袁術,沒工夫關註襄陽戰場,另一方面給即將繼承孫堅遺產的孫策制造麻煩,將他推到袁術對面,進退兩難。
如此一來,至少兩三年內,這一對風華絕代的江東雙璧是不足為慮了。
“最好有一二口辯之士從旁說之,袁本初與我軍結盟,此事不如交給袁本初的人來辦。”
蒯越沈吟片刻,為王瑯的計劃做了進一步補充。袁家兄弟的矛盾愈演愈烈,已經成為人人皆知的秘密,相互埋釘子這種事肯定做了不少,由這種人開口,比由南陽系的人開口更好。
計議既定,各自領命。
蒯越通知南陽細作在袁術軍中散布孫堅私藏傳國璽的消息,蔡瑁聯絡袁紹手下在袁術耳邊敲邊鼓,文聘巡邏守城,黃忠整兵備戰,身為主要定計者的王瑯反倒清閑下來。
在書案前靜靜臨了三天蔡邕的飛白帖,琢磨著怎麽把蔡琰從長安接到襄陽,戰爭如期而至。王瑯放下管身光潤的墨筆,來到城墻上眺望城外局勢。
被派出調集援兵的黃祖在襄陽城外被孫堅堵了個正著,憋屈月餘的孫堅軍氣勢如虹,一個照面就擊潰黃祖軍前鋒。喜愛頭裹赤幘的孫堅有如猛虎出籠般沖在最前,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以至於制定計策的蒯越都被動搖信心,以為這次弄巧成拙,反要倒賠進兩支精兵。
壓住城樓上兩次敦促黃忠出兵的詢問,直至黃祖潰兵逃入的峴山方向傳來重重歡呼聲,“孫堅已死,速速投降”的嘈雜聲音傳過整片戰場,被六感遠超常人的王瑯敏銳捕捉到。
望一眼城下,孫堅軍距離更近,自是聽得清楚,而陣中只是微微騷動,似未置信。
機不可失,王瑯揮手下令,襄陽城內最後一支精兵投向戰場,直奔被孫堅甩在後方的步卒而去,以上駟對下駟地沖擊陣腳。
與此同時,一名荊州騎士用矛尖挑著一片赤色巾幘自峴山馳出,一邊高聲大呼:“孫堅已死,投降不殺”,一邊縱馬馳騁,以便讓更多人看到矛尖上的赤幘。
孫堅軍大震,原本整齊劃一的方陣被黃忠抓住時機,以高速機動的騎兵為尖刀,切割得四分五裂,支離破碎。原本四散潰逃的黃祖軍見情勢大好,掉過頭來追殺孫堅軍步卒,將場面攪得更亂。
王瑯眉頭微蹙,用目光在戰場上搜尋孫策身影,忽聽一聲悲痛欲絕的大吼:
“阿父!”
不用找了,她直接看向燃燒在戰場上紅色火焰。或許是不相信父親會死,急著趕去援救的緣故,他馳馬的速度比王瑯那日所見快了近一倍,染血的刀光幾乎化成一片虛影,沾上邊就會化為亡魂。
只是幾息之間,再沒有一個人敢擋在他的馬前,阻攔他的去路。
受他所感的孫堅親兵緊緊跟隨在他身後,在他劈開的道路中不要命地抽著馬鞭,盡力馳馬,援救自己的主帥。
黃忠見勢不好,連忙拍馬迎上,兩柄神兵相交,各崩出一道缺口,孫策的馬頭也緩了一緩,消解這一碰撞產生的巨大沖擊。
沒心思顧惜愛刀的命運,兩人從身邊各搶一刀,交鋒起來。
黃忠正值壯年,體力武藝,都是人生中的巔峰時刻。孫策急於救父,超常發揮之下,竟也和黃忠打了個平手。
“給我滾開!”
十幾招纏鬥下來,孫策大喝一聲,奮馬揚蹄,借重力下沖之勢劈出有生以來最驚艷的一刀,砍上黃忠肩膀,又借這一刀反沖之力躍回馬背,繼續向峴山馳馬:“阿父,策兒來了,撐住!撐住啊!”
連他自己也沒有發覺,兩行熱淚已從他眼中溢出,與敵人噴濺在他臉上的血水一起在極速馳騁中風幹。
本欲親眼見證結局的劉表嘆了口氣,返回城樓,不忍再看。
王瑯面無表情地站立城墻上,看著黃祖部下的士卒用戰馬伏著孫堅的屍體興高采烈出了峴山,被五內俱焚豁命趕到的孫策轉眼搶回,還沒反應過來就做了刀下亡魂。
紅了眼的孫策連殺十餘人,血汙滿身,把其餘黃祖兵士全部嚇離數丈外,這才抱起孫堅屍體,如孩童般搖了搖他肩膀:“阿父,你看看我,我是策兒啊,策兒來了!”
回答他的只有天地間猛烈呼嘯的西風聲。
跟隨孫策沖陣的兵卒默然淚下,軍職最高之人強忍悲痛,跪下來重重叩了一次首:“少將軍,請接將軍回營。”額頭青紫,血跡斑駁。
“接將軍回營。”
“接將軍回營。”
“接將軍回營。”
本來只是一個人的聲音,很快越擴越大,連仍在城墻下交戰的孫堅軍士兵也流著淚嘶聲高喊起來。
“回營……對,我們回營。”
仿佛突然回魂,孫策站起來快速環視一圈,見四周都是慢慢聚攏,結成軍陣的荊州兵,他一個縱身躍上馬背,左手抱著父親孫堅的屍體,右手握住韁繩,用雙腿在馬腹處狠狠一夾:“傳我將令,回營。”
一道紅色的洪流開始在戰場上移動,不斷有散落在戰場上的孫堅軍士卒融匯進洪流之中,在孤獨飄揚的孫字旗下沖擊荊州軍的軍陣,奔向紮駐在漢水後的營寨。
王瑯看一眼等在身後,臉龐上隱隱有喜悅之色的傳令官,再回望城中聽說孫堅陣亡,已經開始歡騰慶祝的襄陽百姓們,平穩的聲音與以往無所不同:“鳴金。”
“咚——”
負責掌管鉦鐃的士卒重重敲擊起銅制鉦鐃,清脆的鳴金聲和他的心情一樣輕快。
失去主帥的孫堅軍當然有理由悲傷,無故被伐的荊州軍自然也有足夠的理由為勝利高興。只是區區一墻之隔,流著相同血液、有著相似長相的雙方間的情緒卻如此矛盾,又都如此正當,這就是她腳下所站立的世界,即將進入三國亂世的漢末。
作者有話要說:
☆、深根固本
兵敗襄陽後,孫策統領亡父孫堅部眾,扶送孫堅靈柩返回曲阿老家處理後事,又上表長安,請求將父親烏程侯的爵位推讓給四弟孫匡承襲。
磨難使人成長。經歷喪父之痛,這名眼眸中仿佛有火焰跳躍的俊朗少年明顯成熟起來,不僅能對程普、黃蓋、韓當、祖茂等父親的舊將加以敬重厚遇,對四個弟弟、一個妹妹的督促管束也越發上心,用十六歲的肩膀承擔起“長兄如父”的責任。
周瑜於決戰前離開營寨,與孫堅兄長孫羌之子孫賁一起北上魯陽,向袁術澄清傳國璽事。待孫堅陣亡的消息傳至魯陽,周瑜驚愕之下細細追問戰事本末,懷疑自開戰起一連串不順並非全由偶然,而是有人精心設計下的結果。然傳國璽一事本非南陽系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適才異度先生言,襄陽可固守經年有餘,誠斯言也。然阿瑯以為,至多堅守一冬,孫軍必退。”
歷史上對襄陽之戰的記載只有寥寥數語,稱初平三年,袁術派孫堅征荊州,擊劉表。劉表遣部將江夏太守黃祖在樊城、鄧城之間迎敵,被孫堅擊破,孫堅追躡著渡過漢水,圍困襄陽。劉表於是在夜間遣黃祖突圍,到其它郡縣調集援兵,返回時遇上孫堅,黃祖敗走,竄入峴山。孫堅單馬追擊,被黃祖部下的士兵在竹木間射殺。也有說法稱孫堅是被呂公的士兵投石集中頭部而亡。
雖然三國第一烏鴉嘴郭嘉也預言孫堅壽命不長,但王瑯不打算把勝利賭在這等小概率事件上。
按常理說,孫堅自己作戰經驗豐富,連善戰的西涼軍也被他擊敗,又帶走了荊州大部分強兵;相反的,占據荊州總人口近四分之三、荊州最膏腴的南陽郡被袁術割走,剩下的士兵又多是戰鬥力不強的新兵弱兵,長沙、零陵、桂陽名義上順從劉表,實際也不怎麽聽話,襄陽方面的勝算確實不大。
而當此劣勢下,王瑯之所以斷定“只要守住一冬,孫堅必然退兵”,主要源於一條從北方傳到襄陽的消息。
【註1】羊續
“中平三年,江夏兵趙慈反叛,殺南陽太守秦頡,攻沒六縣,拜續為南陽太守。當入郡界,乃羸服間行,侍童子一人,觀歷縣邑,采問風謠,然後乃進。其令長貪挈,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狀,郡內驚竦,莫不震懾。乃發兵與荊州刺史王敏共擊慈,斬之,獲首五千餘級,屬縣餘賊並詣續降,續為上言,宥其枝附。賊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歡服。”(《後漢書·羊續傳》)
作者有話要說:
☆、兵臨城下
孫堅看看身邊英俊驍勇的長子,再看看與長子同來投軍,英雋儒雅的周瑜,心裏的得意之情藏不住地溢到臉龐上。
想那山東諸侯組成的討董聯軍浩浩蕩蕩,豪傑並至,只有他孫堅孤軍深入,破呂布,斬華雄,大敗董卓,忠烈之名響徹天下,武勇之威震懾群雄,正是他三十餘年生命中最輝煌的時刻。現在連兒子也這麽出色,束發年紀便有了同樣出色的少年俊彥相輔佐,人生如此,夫覆何求?當浮一大白!
“阿策,能滿爵否?”
想到就做,孫堅當即命人抄起酒袋往青銅爵裏嘩嘩倒滿,看向五個兒子中最像自己的長子孫策。
荊州的精兵強將大部分被他帶走討伐董卓,現任刺史劉表是清流黨人,德行學識確實很讓人敬重,領兵作戰就差的遠了。袁術要求他征伐荊州,孫堅純粹是當出來郊游,帶領部下在風景如畫的南方地帶跑跑馬,舒展一下筋骨,放松一下心情的。
橫豎劉表麾下唯一一個可堪一用的部將黃祖昨天剛被他在樊城、鄧城之間擊敗,州治襄陽也被他圍了個嚴嚴實實,孫堅幹脆命人擺酒設宴,在襄陽城下招待部眾。
“阿父休要小瞧人!兒去年就能飲十升而不醉了,不信你問公瑾。”
孫策毫不猶豫地從父親手中接過青銅爵,仰起脖子咕嘟咕嘟灌了幾口,一邊拿袖子隨意抹了抹嘴角,咂了聲“好酒!”,一邊將青銅爵高高翻倒過來,示意滴酒不剩。
周圍士卒被他豪邁的氣魄與風姿折服傾倒,喝彩聲如雷湧動,哄然叫好。
“伯符好客善飲,江東名士皆知之。”
周瑜微笑著為自己的骨肉至交說好話,明明孫策問的是酒量,他卻提到了聲望,隨後擡手向孫堅敬了一杯酒。他飲酒的樣子也很有特點,袖子一掩,半杯入腹,青銅爵穩穩地握在手裏,顯出一種江南士人特有的風流氣度。
這兩個人俱是耀眼奪目的英雄少年,站在一起相得益彰,簡直像太陽一樣光芒燦爛,閃閃發亮。
孫堅哈哈大笑,拍了拍周瑜的肩膀,指著自己的長子孫策道:“伯符輕佻急躁,兩三歲就能上房揭瓦,把周圍一片整得雞犬不寧,連隔壁家勤勤懇懇的老黃牛都嫌他煩。幸虧交了公瑾你這麽個好朋友,我也就放心了。”
被提到黑歷史的孫策差點跳了起來,急急道:“阿父!”
眾人哄笑,程普、韓當等老將更是毫不厚道地落井下石,要求孫策給大家講講他童年的豐功偉績,甚至開玩笑地給他封了個曲阿小霸王的稱號。
起哄打趣的人太多,孫策這時候倒也不惱了,一雙熠熠星目環視一圈,俊顏如日生輝:“諸君今日拿孫郎取笑,焉知孫郎日後不能為真霸王耶?”
一番話說得豪情萬丈,自有一種舍我其誰的英雄風姿,較之陳涉“燕雀焉知鴻鵠之志!”的慨嘆更多了幾分明亮坦蕩。周瑜第一個拍手喝彩,周圍士卒也都是歡呼一片,打從心底愛戴擁護這位小主公。
“報告將軍,巢車已建好,隨時可以登乘。”
巢車就是樓車,用來登高觀察敵情的車輛,因車上高懸望樓如鳥之巢,故名。
聽說巢車已組裝好,孫堅放下酒爵,有意指點兩個小輩城防知識:
“走,看看去。”
孫策、周瑜對視一眼,彼此目光中都有興奮的火光跳躍,齊齊抱拳應道:
“諾!”
除去最膏腴的南陽郡,荊州境內可稱得上要地的大城就只剩下襄陽、江陵。
討董之前,若非袁術橫插了一杠子,孫堅是打算占據荊州,成就一番功業的,作為荊州要城的襄陽自然也在孫堅的觀察範圍之列。登上巢車,遠眺襄陽城墻,孫堅心裏不由升起幾分訝異之情——這還是他一年前見過的襄陽城嗎?
原有的城墻被修繕加固,城門前約五六丈處橫築一道高墻,使外人不得見城門啟閉。護城的壕塹自城東開掘至南門外吊橋,使攻城器械難以靠近城池。又分段數做限隔守衛,排兵極有章法,一眼望去,尋不出任何破綻,真真恍如鐵桶一般。
“劉景升手下也有能人啊!”
孫堅越望越是讚嘆,指點於巢車上可見的數處布置向孫策、周瑜點評精到效用,末了又拊掌道,“破城後定要查明是誰布的城防,將人招攬到我軍才好。”
周瑜笑了笑:“伯父真可謂見才則喜。”
他心中想道:還沒攻城就惦記上敵方的將領,這份自信也非常人所及了。
孫策聽父親誇獎敵方城防,目光裏流露出躍躍欲試的神色:“大人,兒請做先鋒攻城。”
在東漢,大人就是父親的意思,語氣上比阿父更正式些。
“急什麽。”
孫堅並沒有立刻答應,他揮揮手,讓士兵將三人從巢車上降到地面,跨上戰馬,來到陣前。孫策、周瑜各騎一馬,跟在後方。
“城下可是烏程侯孫破虜孫將軍?”
城樓上傳來喊話聲。
孫堅輕夾馬腹,向前一步,揚聲道:
“正是孫堅。汝是何人?”
“某為南郡太守蔡瑁。劉使君使某問將軍,使君領荊州,將軍領豫州,風馬牛不相及,今何無故犯荊也?”
孫堅濃眉一挑,高聲道:“某亦為長沙太守,欲從襄陽借道還長沙,還請劉使君打開城門,行個方便。”
孫堅詐逼王睿,誘殺張咨的斑斑劣跡此刻早已傳遍天下,就是宋襄公也不會相信他是真要借道,蔡瑁自然更不會,站在城樓上彬彬有禮地問:
“將軍非為袁公路所遣攻襄陽乎?”
周瑜在後方聽了幾句,心中生疑,右腳輕輕一磕,催馬向前,到孫堅身邊低語:
“伯父,文人善逞口舌之利,與之糾纏無異。”
孫堅回看他一眼,讚賞地點點頭。他是武人,不宜在言語上與文人多做糾纏,蔡瑁的問題似有後著埋伏,不如不答。
“使君自知之,何故多問?”在陣前反問一句,孫堅舉高手臂,充滿金戈鐵馬之勢地向下一壓,“前軍聽令,攻城。”
隆隆的擂鼓聲在城下響起,看上去有些散漫的士卒們一瞬間變換模樣,有條不紊地安置拋石機,搬雲梯,組織攻城。
孫堅引馬返回中軍,觀察襄陽軍的反應。無論智取還是硬攻,先進行一次試探性的攻城總是有必要的,借此判斷城中守備的水平,士卒作戰的意志等等情況,制定下一步計劃。
日頭漸漸西斜,灑下獨屬黃昏時分的暖橙色輝光。
站在巢車上遠眺襄陽軍的守衛,開弓的開弓,推檑木的推檑木,如上午一般,保持著那種天塌下來也不變的穩定節奏,既機械又有序,讓參與攻城的士卒與將領不知不覺產生心冷之感。孫堅眉峰聚攏,沒想到昨天剛在他手下一敗塗地的蝦兵蟹將能做到這種程度。
“鳴金。”
看一眼略顯昏黃的天色,孫堅下令收兵,讓參與攻城的將士渡過漢水,回到剛紮好的營寨休息用飯。
不知道劉表從哪裏挖出了這麽個會守城的人才,導致襄陽城比他想象中要難攻一點。不過這也沒什麽,還能有什麽城池比洛陽更難攻嗎?更何況攻克襄陽,荊州就只剩下江陵勉強可守,防衛森嚴點也是應該。怕只怕駐紮在南陽郡的袁術那邊又出變故,斷他糧草還是輕的,出兵襲取就麻煩了。他要盡量想辦法把守軍誘出城,在城外決戰,以便保存兵力,留待不時之需。
◇
聽到城外的鳴金聲,城墻上響起許多人送氣慶賀的聲音,王瑯神色不變,傳令負責炊事的夥夫將剛煮好的飯食搬上城墻,分給眾人就食。
“難怪公子兩刻前吩咐城內開竈,原來是料準了敵軍會在黃昏退兵,現在用飯,正是熱乎乎好下肚,連越等也沾了光。”
漢人正常用飯的時間已過去許久,因劉表堅持要在城樓瞭望孫堅軍攻城,蒯良、蒯越、鄧羲、蔡瑁等人自然也陪他一起在城樓上餓著。半刻之前,王瑯遣人送了熱騰騰的銀耳枸杞羹、胡餅,又燙了一壺當歸酒附上,都是口味清淡,溫補養神之物。劉表雖然沒看出孫堅要收兵,但熱羹晶瑩,酒香醇厚,劉表被血腥氣影響的食欲也恢覆過來,收下女兒的心意與諸人分食。
蒯越這時候剛用好晚飯,孫堅又已經收兵,遂來到城墻上與王瑯說話。
“異度先生說笑了。第一輪攻城多是試探,探一探守將風格也就罷了,就算要摸黑攻城,也是後半夜才會發生的事情。以異度先生之能,豈會看不出敵軍欲於黃昏收兵。”
聽到蒯越的聲音,王瑯緩下臉色,一邊含笑回話,一邊與蒯越在城墻上散步。後續的一些安排,則交給自己從行伍間提拔上來的校尉文聘。此人乃是經過歷史考驗的名將,尤其擅長守城,把城防交給他,王瑯倒也放心。
“公子何必過謙?識破謀定是一回事,當機立斷又是另外一回事。”蒯越搖了搖頭,一舉一動,均給人以智珠在握之感,“使君有意堅守不攻,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孫破虜麾下的士兵都是足以與西涼軍抗衡的百戰精銳,正面迎戰多半是不行的。”
王瑯不願說劉表的壞話,因此避開問題,給了一個很含蓄的回答。兩人這時已走到西墻,向外能看到孫堅的部下在漢水邊洗馬。
蒯越順著她的視線也望到了那批馬,觀察一陣,道:“孫將軍似乎從董卓手中搶了不少西涼戰馬,看起來比尋常馬匹高了不少,好生神駿。”
“是西涼馬。”王瑯點點頭,扶著城墻向孫堅君洗馬處看了一陣,忽然轉頭向蒯越問道,“異度先生喜歡哪匹?”
蒯越楞了楞,心裏不由冒出一個想法——這位公子這麽問,莫非是想從虎口裏奪馬不成?
作者有話要說:
☆、成王敗寇
天高日晶,萬裏無雲,孫堅麾下專門負責照管馬匹的士卒在漢水邊洗刷馬匹。孫堅部眾中騎兵的比例在南方位居第一,擊破洛陽後更收攏了不少膘肥體鍵的西涼戰馬,軍中上下愛惜非常,馬倌們護理時也格外上心,洗刷完馬身馬蹄,又用木柄梳為馬兒梳理鬃毛。
“老四你看,城門開了。”
一名馬倌眼尖,有些驚奇地捅了捅身邊同伴。襄陽兵的野戰能力如何,孫堅軍早在數日前樊、鄧之間的交鋒就已摸清,這馬倌看到城門大開也不害怕,反倒是驚訝好奇的心情居多。
“那幫軟腳兵還敢出城?”
那名被稱為老四的小卒懶洋洋眺望一眼,和他的同伴一樣疑惑起來,“咦,軟腳兵把馬都趕出來了,莫非是要給咱們送馬?”
大約是受善笑語的少將軍孫策影響,他還神態輕松地向同伴開了個玩笑。
“快牽住馬!”
一名從軍多年,經驗豐富的老什長也在看城門處的異常景象,忽聽被趕出城的馬匹嘶鳴不已,且都是牝馬的嘶鳴聲,這名老什長猛地反應過來,厲聲喝令站在漢水邊看熱鬧的士卒,“快牽馬!牽馬!”
可惜,他喊的晚了一些。
牡馬慕牝,天性使然。
聽到城門處數百匹牝馬齊齊嘶鳴的聲音,本在漢水邊悠閑清洗的牡馬紛紛躁動起來,浮過枯水期才能沒過馬膝的河水,撒開四蹄向城門處奔去。同群中的牝馬由於戀群也隨即追趕而來,全部浮渡過河,被守候在城門口的軍士與之前趕到門口嘶鳴的牝馬一齊驅入城中。
王瑯站在二丈高的城墻上看著一匹匹神駿的西涼馬被己方軍士驅趕入城,再看一眼反應奇快,幾乎奔馳到城門下的孫堅軍步卒,眉目微微一蹙,隨即恢覆平靜:“一排弩手,放箭。”
密集的箭矢如雨落下,追兵稍阻,當先的一員將領卻只是用佩刀撥開箭矢,如同一道燃燒的火焰,速度分毫不減。身後的二十餘兵士大約是他的親衛,個個身手矯健,緊隨其後沖鋒,使堵在城門處尚未收攏完畢的馬匹受到驚擾,有掉頭離開的趨勢。
王瑯眼也不眨,摘下背後長弓,挽弓向一馬當先的敵將發了一箭,又道:“二排。”
踏著從民戶中借來的木箱高案排列在第二層的弩手應聲放箭,城下孫堅軍士卒中箭哀嚎聲不絕於耳。王瑯神情不變,繼續向布列在城墻上的三層弩手下達命令:“齊放。”說話同時手中不停,革袋裏的羽箭一支接著一支瞄準城下沖在最前的敵將,弓弦震動與羽箭破空的嗖嗖聲接連響起。
孫堅軍反應速度出乎她的意料,引兵追擊的這員小將也不知是什麽人,領著二三十親衛沖在最前,眼看著要被他突入城內。王瑯不敢再有保留,果斷下令早先訓練布置的三層弩手齊齊施放,狙擊進入強弩射程的敵軍,為城門處接收馬匹爭取時間。自己則控弦瞄準那名敵將,連珠所發三箭,兩箭被避開,一箭被劈斷,這樣的情況還從未有過。王瑯暗暗吃驚,正準備不惜代價,在城門前解決這員將領。沒想到對方見城樓上有神弓手,居然毫不戀戰,十分果斷地下達撤退命令,撥馬就走。
“城下何人?”
她一手按住城墻,身體略微前傾,向城下揚聲問道。
回答她的是一聲弦響。
下意識閃身避至墻垛後,羽箭破空聲卻落在稍遠處,王瑯循聲而望,愕然發現帥旗旗桿從中折斷,被看管帥旗的兵士手忙腳亂接住。
這距離已經接近兩百步了,還是從下向上發箭,什麽臂力!?
“吾乃吳郡孫策,汝又為何人?”
收起手中三石強弓,掛回背後,孫策揚頭望向城墻處只披輕甲的人影,年輕英俊的臉上寫滿飛揚自信,如日初升。
王瑯回看一眼從中折斷的帥旗,抿抿唇,迎上孫策視線:
“山陽劉瑯。”
◇
牝馬護駒。
王瑯下令收集城中所有牝馬、馬駒,待孫堅軍在河邊洗馬,扣下小馬駒在城內,趕牝馬至城外。被迫與馬駒分離的牝馬守在城門口嘶鳴不已,將孫堅軍的戰馬盡數吸引著渡過漢水,向牝馬奔來。若非匆匆趕至的孫策攪局,誘來五百匹戰馬綽綽有餘,現在只得到一半,另一半則被孫策領兵收攏回去。
不過,被孫策收回的戰馬都是落在後方,原屬淮泗兵的戰馬,精壯神駿的西涼馬跑在前方,盡數被襄陽軍驅趕入城。這些戰馬多是孫堅軍在洛陽之戰中贏得的戰利品,特意留了下來,準備來年配種,現在為他人做嫁衣,白白便宜了王瑯。
“袁、孫非鐵板一塊,久必生隙,況敵乘勝而來,鋒芒正銳。若遽戰而不利,則眾心離散,我陷被動。故利在按兵,不利速戰。”
這是敵軍壓境後,王瑯提出的第一條建議。由於黃祖堅決請戰,眾人也欲探查孫堅軍的實力,劉表於是沒有聽從,而派遣黃祖出戰,結果被孫堅擊敗在樊城、鄧城之間,城中士氣為之一沮。
“兵法雲,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我堅壁以待之,彼必以為怯,疏於戒備,乃可為我所破。”
這是王瑯提出的第二條建議,劉表聽從,並將城防事宜交付至女兒肩上,使其白衣領千人備襄陽。王瑯守城二十四日,連挫敵軍三輪強攻,兩次夜襲,未讓一人登上襄陽城頭,民心稍安,軍心亦定。
“百戰之師,敗而不餒。觀孫堅敗於徐榮,旬能收覆散兵,擊潰胡、呂,斬殺華雄,可知其人性情堅韌,越挫越勇。冀一戰破敵,誠不能也,故宜多運計以老其師。”
這是王瑯提出的第三條建議,自巧奪戰馬開始,由於每料皆中敵情,每計皆有所得,雖然都是小勝,並未真正動搖敵軍主力,襄陽城中的士氣依然日漸高昂起來。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孫堅麾下精銳募自淮泗,自黃巾為禍以來隨孫堅征戰南北,今已七年。且歲末將至,游子思歸,可使人於四面歌《采薇》,亂其軍心。”
這是王瑯提出的第四條建議,劉表以為“雖是故計,仍可一用”,遂令樂工於墻頭吹清商之曲,又使軍士和之。少頃,城下響起隆隆擊鼓聲,曲調慷慨激昂,振奮人心,蓋過城頭簫曲。只是不知,這樣的熱血在襄陽城外滴水成冰的嚴寒中能持續多久。
“南陽細作箭書來報,因孫堅圍城一月,屢戰不利,袁術已生疑竇,發書遣使,催促孫堅攻城。決戰之日,當在眼前。”
站在寬敞明亮的議事廳中,王瑯簡要分析了一下形勢,做出結論。
目前最受劉表倚重的襄陽人蒯越點了點頭,也出列道:“越讚同公子看法。幾日後進入小寒,天氣越發寒冷,只能退兵,孫堅必做最後一搏,搶在入寒前強攻奪城。越以為,與其讓孫堅破壞城防,發動硬攻,不如把戰場推到城外,減少損失。”
“此話怎講?”
“孫堅作戰悍猛,往往身先士卒,置生死於度外。越聞中平年間,孫堅與黃巾作戰,某次乘勝追敵,單騎深入,被黃巾賊所創。若非所騎驄馬還營呼鳴,引將士跟隨尋回,恐怕難以生還。又,宛城之戰,為激勵部眾,孫堅親冒箭矢,率先登上城墻,性可知也。”
“公子連日運計,皆避敵鋒芒,一觸旋走,堅未以為能。若令黃將軍回援襄陽,置偏師於峴山,伺機引孫堅入伏,堅恃勇輕進,則一弩手足以濟事,大局定矣,無勞三軍。”
蒯越說孫堅“恃勇輕進”、“一弩手足以濟事”;郭嘉說孫策“輕而無備”、“必死於匹夫之手”,癥結都落在一個“輕”字上。
袁盎語光武帝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聖主不乘危而僥幸。今陛下騁六騑,馳下峻山,如有馬驚車敗,陛下縱自輕,奈高廟、太後何?”仍是一個“輕”字。
王瑯回憶在東晉翻閱《吳志》時看到的《孫破虜傳》,天有異象的出生,嶄露頭角的少年時代,跌宕雄健的戎馬生涯,皆是精彩無比,如頌傳奇。至死亡,只一句“單馬行峴山,為祖軍士所射殺。”夏然而止,令人恍然生出不真實感。
不過,即便孫堅像歷史上一樣被黃祖部下射殺,軍中還有頗得軍心的孫策在,難保他不會為報父仇而強行攻城。自古哀兵必勝,把兵力折損在淮泗精銳的強攻下未免太過不值。
王瑯在心裏計算一陣得失,離席出列,自請領兵接應。劉表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了她的請求。
“貴體不可自輕,吾子無覆言。”
王瑯抽抽嘴角,沒想到劉表這麽就從蒯越那裏活學活用,而且還用到自己身上。無奈,她退一步道:“如此,兒請薦黃中郎領兵,接應黃太守回城。”
黃中郎就是黃忠,南陽人,劉表入襄陽後表奏其為中郎將。陳壽載此人“常先登陷陣,勇毅冠三軍”,有他接應黃祖,應該可以放心。
劉表才拒絕過女兒一次,自覺可能打擊了女兒的積極性,這一次遂答應得爽快:
“可。”
想想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美周郎也在軍中,王瑯蹙蹙眉頭,決定找件事把他絆住,防止橫生枝節:“袁、孫嫌隙已生,前計可發,擾其心志。”
開戰之前的廟算中,王瑯曾經斷言,“只要守住一冬,孫堅必然退兵”,所用的理由是“雒陽傳言,孫堅入雒不久,有兵士於城南甄宮上方見五彩雲氣,未幾,孫堅引兵還魯陽。”
這是史書上記載的孫堅得到傳國璽的過程,聽起來各種不靠譜,但王瑯確實從洛陽收到了這樣的傳言。問題是不管歷史如何,這個時空的傳國璽已被她拿走,為什麽還會有兵士於甄宮上方望見五彩雲氣?
王瑯思前想後,似乎只有一種答案,那就是所謂的“五彩雲氣”實為人造,故意將“傳國璽”送入孫堅手中,又將消息散了出去。漢末方士極多,有人掌握棱鏡折射原理也不奇怪,從司馬遷《鴻門宴》的記載看,甚至可能是秦漢方士的老手段。
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什麽孫堅在洛陽毫無根基,卻能得到數年前宮變中失散的傳國璽,真正的傳國璽已被她取走,甄宮井上方還是出現了五彩雲氣。
至於那些方士為什麽要這麽做,時機到了,自然會有人來與她接觸,不需要現在考慮。
想通這一點,王瑯便在廟算上建議,“見機”將消息送至袁術耳中,挑撥袁、孫關系。算算時間,現在就是拋出這條消息的最好機會,一方面絆住周瑜心思,讓他去頭疼如何勸說袁術,沒工夫關註襄陽戰場,另一方面給即將繼承孫堅遺產的孫策制造麻煩,將他推到袁術對面,進退兩難。
如此一來,至少兩三年內,這一對風華絕代的江東雙璧是不足為慮了。
“最好有一二口辯之士從旁說之,袁本初與我軍結盟,此事不如交給袁本初的人來辦。”
蒯越沈吟片刻,為王瑯的計劃做了進一步補充。袁家兄弟的矛盾愈演愈烈,已經成為人人皆知的秘密,相互埋釘子這種事肯定做了不少,由這種人開口,比由南陽系的人開口更好。
計議既定,各自領命。
蒯越通知南陽細作在袁術軍中散布孫堅私藏傳國璽的消息,蔡瑁聯絡袁紹手下在袁術耳邊敲邊鼓,文聘巡邏守城,黃忠整兵備戰,身為主要定計者的王瑯反倒清閑下來。
在書案前靜靜臨了三天蔡邕的飛白帖,琢磨著怎麽把蔡琰從長安接到襄陽,戰爭如期而至。王瑯放下管身光潤的墨筆,來到城墻上眺望城外局勢。
被派出調集援兵的黃祖在襄陽城外被孫堅堵了個正著,憋屈月餘的孫堅軍氣勢如虹,一個照面就擊潰黃祖軍前鋒。喜愛頭裹赤幘的孫堅有如猛虎出籠般沖在最前,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以至於制定計策的蒯越都被動搖信心,以為這次弄巧成拙,反要倒賠進兩支精兵。
壓住城樓上兩次敦促黃忠出兵的詢問,直至黃祖潰兵逃入的峴山方向傳來重重歡呼聲,“孫堅已死,速速投降”的嘈雜聲音傳過整片戰場,被六感遠超常人的王瑯敏銳捕捉到。
望一眼城下,孫堅軍距離更近,自是聽得清楚,而陣中只是微微騷動,似未置信。
機不可失,王瑯揮手下令,襄陽城內最後一支精兵投向戰場,直奔被孫堅甩在後方的步卒而去,以上駟對下駟地沖擊陣腳。
與此同時,一名荊州騎士用矛尖挑著一片赤色巾幘自峴山馳出,一邊高聲大呼:“孫堅已死,投降不殺”,一邊縱馬馳騁,以便讓更多人看到矛尖上的赤幘。
孫堅軍大震,原本整齊劃一的方陣被黃忠抓住時機,以高速機動的騎兵為尖刀,切割得四分五裂,支離破碎。原本四散潰逃的黃祖軍見情勢大好,掉過頭來追殺孫堅軍步卒,將場面攪得更亂。
王瑯眉頭微蹙,用目光在戰場上搜尋孫策身影,忽聽一聲悲痛欲絕的大吼:
“阿父!”
不用找了,她直接看向燃燒在戰場上紅色火焰。或許是不相信父親會死,急著趕去援救的緣故,他馳馬的速度比王瑯那日所見快了近一倍,染血的刀光幾乎化成一片虛影,沾上邊就會化為亡魂。
只是幾息之間,再沒有一個人敢擋在他的馬前,阻攔他的去路。
受他所感的孫堅親兵緊緊跟隨在他身後,在他劈開的道路中不要命地抽著馬鞭,盡力馳馬,援救自己的主帥。
黃忠見勢不好,連忙拍馬迎上,兩柄神兵相交,各崩出一道缺口,孫策的馬頭也緩了一緩,消解這一碰撞產生的巨大沖擊。
沒心思顧惜愛刀的命運,兩人從身邊各搶一刀,交鋒起來。
黃忠正值壯年,體力武藝,都是人生中的巔峰時刻。孫策急於救父,超常發揮之下,竟也和黃忠打了個平手。
“給我滾開!”
十幾招纏鬥下來,孫策大喝一聲,奮馬揚蹄,借重力下沖之勢劈出有生以來最驚艷的一刀,砍上黃忠肩膀,又借這一刀反沖之力躍回馬背,繼續向峴山馳馬:“阿父,策兒來了,撐住!撐住啊!”
連他自己也沒有發覺,兩行熱淚已從他眼中溢出,與敵人噴濺在他臉上的血水一起在極速馳騁中風幹。
本欲親眼見證結局的劉表嘆了口氣,返回城樓,不忍再看。
王瑯面無表情地站立城墻上,看著黃祖部下的士卒用戰馬伏著孫堅的屍體興高采烈出了峴山,被五內俱焚豁命趕到的孫策轉眼搶回,還沒反應過來就做了刀下亡魂。
紅了眼的孫策連殺十餘人,血汙滿身,把其餘黃祖兵士全部嚇離數丈外,這才抱起孫堅屍體,如孩童般搖了搖他肩膀:“阿父,你看看我,我是策兒啊,策兒來了!”
回答他的只有天地間猛烈呼嘯的西風聲。
跟隨孫策沖陣的兵卒默然淚下,軍職最高之人強忍悲痛,跪下來重重叩了一次首:“少將軍,請接將軍回營。”額頭青紫,血跡斑駁。
“接將軍回營。”
“接將軍回營。”
“接將軍回營。”
本來只是一個人的聲音,很快越擴越大,連仍在城墻下交戰的孫堅軍士兵也流著淚嘶聲高喊起來。
“回營……對,我們回營。”
仿佛突然回魂,孫策站起來快速環視一圈,見四周都是慢慢聚攏,結成軍陣的荊州兵,他一個縱身躍上馬背,左手抱著父親孫堅的屍體,右手握住韁繩,用雙腿在馬腹處狠狠一夾:“傳我將令,回營。”
一道紅色的洪流開始在戰場上移動,不斷有散落在戰場上的孫堅軍士卒融匯進洪流之中,在孤獨飄揚的孫字旗下沖擊荊州軍的軍陣,奔向紮駐在漢水後的營寨。
王瑯看一眼等在身後,臉龐上隱隱有喜悅之色的傳令官,再回望城中聽說孫堅陣亡,已經開始歡騰慶祝的襄陽百姓們,平穩的聲音與以往無所不同:“鳴金。”
“咚——”
負責掌管鉦鐃的士卒重重敲擊起銅制鉦鐃,清脆的鳴金聲和他的心情一樣輕快。
失去主帥的孫堅軍當然有理由悲傷,無故被伐的荊州軍自然也有足夠的理由為勝利高興。只是區區一墻之隔,流著相同血液、有著相似長相的雙方間的情緒卻如此矛盾,又都如此正當,這就是她腳下所站立的世界,即將進入三國亂世的漢末。
作者有話要說:
☆、深根固本
兵敗襄陽後,孫策統領亡父孫堅部眾,扶送孫堅靈柩返回曲阿老家處理後事,又上表長安,請求將父親烏程侯的爵位推讓給四弟孫匡承襲。
磨難使人成長。經歷喪父之痛,這名眼眸中仿佛有火焰跳躍的俊朗少年明顯成熟起來,不僅能對程普、黃蓋、韓當、祖茂等父親的舊將加以敬重厚遇,對四個弟弟、一個妹妹的督促管束也越發上心,用十六歲的肩膀承擔起“長兄如父”的責任。
周瑜於決戰前離開營寨,與孫堅兄長孫羌之子孫賁一起北上魯陽,向袁術澄清傳國璽事。待孫堅陣亡的消息傳至魯陽,周瑜驚愕之下細細追問戰事本末,懷疑自開戰起一連串不順並非全由偶然,而是有人精心設計下的結果。然傳國璽一事本非南陽系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