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番外 王謝風流滿晉書 (1)
關燈
小
中
大
升平年間,中原光覆,穆帝還都洛陽,大赦,改元永寧。
宰相謝安主持遷都,千絲萬縷,有條不紊,世皆以為深得“大道至簡”、“以簡禦繁”之妙。大將軍瑯在東追躡鮮卑,慕容部不能拒,自削王號,北面請降。瑯以中原初定,百廢待興,鮮卑慕漢深矣,非羯胡之流,遂納降,攜元功重望歸洛陽,國家政事,皆操於手。
《易》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瑯少以韜略稱世,及長,入安本朝,出摧強敵,平成漢、主關中、覆中原,天下莫不震動。乃受伊、霍之托,簡賢任能,萬姓歸心,中夏由是大治,胡人數十年不敢侵漢土一步。後慮權盛,移政於安,而自請外出雍秦。
瑯性簡約,外儒內法,雷厲風行,士眾懾其威,服其德,故莫有敢犯者。
及安為政,不存小察,弘以大綱,處身勝越,鎮安朝野。瑯昔日所畫法令,安皆承之,清靜無為,與民休息,遂與前政並稱治世。或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六朝名臣事略》
下附白話翻譯:
晉穆帝升平年間,中原地區被收覆,於是將都城從建康搬回西晉時期的都城洛陽,大赦天下,改國號為永寧。
宰相謝安主持搬遷都城,將搬遷過程中所涉及的錯綜覆雜事務一一條理分明地處理好,世人都認為他深刻地領悟了老子“大道至簡”、“以簡禦繁”的奧妙。
大將軍王瑯在東方的冀州、兗州一帶追蹤準備從中原撤回遼東的鮮卑族慕容部落。慕容氏認為大勢已去,不能與晉人爭鋒,因此自己削除過去得到的燕王的封號,派遣使者向王瑯請求投降。
這時候的中原早已因為多年戰亂殘破不堪,許多擱置的事情等著要興辦,王瑯考慮到這一點,又認為慕容部一直仰慕漢族文化,不像羯胡一樣暴虐,於是接受慕容部落的投降。稍作休整,帶著收覆中原的首功與在士庶間的巨大威望的返回洛陽,將所有的國家大事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易經》中的《象辭》說:雲雷大作,是即將下雨的征兆,象征國家始建,有才德的人應該用全部才智投入到創建國家的事業中去。
王瑯少年時代憑借韜略揚名於世,等到她長大,對內安定朝廷,在外摧抑強敵,平定割據西蜀的成漢帝國、入主關中的雍、秦、梁三州、收覆胡族混戰的中原地區,天下人沒有不感到震動的。於是像前朝的伊尹、霍光一樣,在晉穆帝臨終前接受輔佐幼帝的重托,挑選賢能的人做臣子,百姓們紛紛對她歸心。中國因此政治修明,局勢安定,胡人數十年不敢侵犯漢人的國土一步。
後來顧慮到權力太盛,不是保全自己的方法,就將政事移交給謝安,自己請求回關中鎮守,防備北方的匈奴。
王瑯性格簡約,用儒家的禮儀約束自身,教化百姓,用法家的法令治理國家,規範臣民。執行政策法令嚴厲迅速,處理事務果斷利落,世家大族震懾於她的威望,敬重她的德行,因此沒有人膽敢觸犯她。
等到謝安處理政事,寬容小的過錯,弘揚大的綱紀,處身遠超常人,器量鎮服朝野。王瑯過去所制定的法令,全部繼承下來,施政以清靜為主,從不擾亂民眾,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於是與王瑯治理下的時代並稱為治世。也有人說,王瑯、謝安的治理就像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國家的辦法,有時緊張,有時放松,勞逸結合,寬嚴相濟。
——《六朝名臣事略》
◇
洛陽。司徒府。
天氣漸漸轉寒,一日飄起小雪,謝安命人將廳門敞開,點起爐火,與子侄們圍坐在大堂中對著瑞雪談詩論文。不久,雪勢越來越大,藹藹浮浮,瀌瀌弈弈,很快覆蓋堂下朱紅色的臺階,被風卷著縈繞到席間。
謝安看著宛然重璧的丹墀,聯翩飛灑的雪花,興致也不由高了起來。麈尾遙遙向庭中一指,神色欣然:“白雪紛紛何所似?”
既然是叔父出韻起題,作為子侄的自然要唱和相應。在同輩間文名最盛,被名士評價為“文義艷發”的謝朗看了看周圍,向謝安回道:“撒鹽空中差可擬。”
謝安微微頷首,看向坐中其它晚輩。
這時風雪更大,謝道韞望一眼窗外,向叔父回道:“未若柳絮因風起。”
謝安素來欣賞這個侄女的才氣與聰穎,聽她以柳絮隨風飛舞為喻,心中悅樂,大笑。
在座其餘謝氏子侄將兩句話回味一番,也都承認謝道韞的比喻更為高妙,讚許不已。
叔侄諸人就此生發議論一番,最後由謝安做了點評與結語,興盡而散。
受到稱讚的謝道韞與弟弟謝玄不約而同留了下來,兩相對視一眼,都沒有先出聲。反倒是謝安不疾不徐地搖了搖麈尾,神色閑雅:“阿瑤阿琬又去打擾淵猷了?”
他在府中內集子侄,兄長、弟弟的孩子都到了,自家的一對小魔星一個也沒來,多半又跑去王允之府上瘋玩了。
這對孩子也不知道性格像誰,明明他的幾個侄子侄女,王家的幾個晚輩都很正常,偏他膝下的兩個神見神怕鬼見鬼愁,絕頂聰明的腦袋瓜從來不用在正途上,楞是把家裏折騰得雞飛狗跳,人畜不寧。幸好在人前還懂得嘴甜乖巧,尤其是王允之入洛陽以後,未逢一敗的兩個小魔星終於遇到對手,使盡花招也沒把人捉弄成,居然就此心悅誠服起來,三天兩頭往王允之府上跑,對這個多年不見的舅舅比跟他還親近。
現在自家找不到人就去王允之府上,一捉一個準什麽的,他已經習慣了,一·點·也·不·生·氣。
謝道韞與謝玄姐弟再次對視一眼,作為長姐的謝道韞先開口:“阿琬今日與郗家的道茂小娘子在一起,沒有去衛將軍府上。”
她口中的衛將軍是王允之現在的官銜,郗道茂則是王羲之的妻子郗璿的侄女,郗鑒次子郗曇之女。另外,王羲之似乎有意為自己的七子王獻之向郗家提親,求的就是郗道茂。
謝玄一邊看謝安臉色,一邊謹慎補充:“不過阿瑤、官奴、法護、僧彌他們都在,是衛將軍帶小輩到北郊游玩。”
官奴是王獻之小名,法護、僧彌則是王導之孫,王洽之子王珣、王瑉的小名。
在王謝兩家間,他與王珣齊名,王獻之與王瑉齊名,被公認為士族子弟年輕一輩中最出色者。
謝安神色如常,唇邊染著笑:“既然有淵猷在,我也沒什麽可擔心的。”
謝道韞、謝玄對著他看半天,沒看出任何異常,心中不由越發佩服起這位叔父的氣度。
停了停,謝道韞問:“三叔母何時能抵洛陽?”
謝安手中搖動的麈尾停下,目光望向遠方:
“抵京應該就在這兩日,王文度已經去迎了。”
◇
百官郊迎,天子召見之後,是犒賞將士,為凱旋而歸的王師接風設宴的時間。
低級軍官與底層兵卒的酒宴自有專人安排,謝安則在司徒府擺下筵席,由朝中三品以上官員作陪,為王瑯及其麾下主要謀臣武將接風洗塵。江左諸人終於如願見識到己方聞名已久的王猛、謝艾等人,席間推杯換盞,數言交談,頗有盛名之下無虛士之感。尤其是容止清俊,雅量高致的謝艾,極合江左名士眼緣。
在宮中耽擱了一定時間的王瑯姍姍來遲,一進門先自罰三杯,音調英發,雄爽磊落,使大廳中因她的到來而齊齊寂靜下去的氣氛重新熱烈起來。
所謂居移氣,養移體。多年的身居高位與高度集權下,被她過於年輕、軒朗得照亮了整間廳堂的容光所驚嘆的朝臣們並不敢直視她的面容,只有因家世緣故特許入席,瑯琊王氏的幾個子侄輩膽子大些,漆眸熠熠地上前敬酒。
謝安作為宴會的主人,與被邀請的王瑯同樣東向坐在廳堂的主位,兩張食案隔著一臂距離並排擺放。輪到誰上前敬酒,謝安便在旁邊為王瑯指點介紹,言辭風雅合度,寥寥數語便能點明對方最得意之處,因此幾巡行酒後,場中氣氛越發的融洽熱烈。
看眾人都放開了,謝安坐在末席的一雙子女招招手,完全繼承了父母聰明頭腦的謝瑤、謝琬一同起身,與闊別十三年未見的母親見禮。
兩人耍了個心眼,故意沒說自己的身份,只是問大將軍好。
王瑯見謝安特意招呼一對小輩上前,又是一男一女龍姿鳳采,哪裏還猜不出兩人的身份。對著兩人上下打量一會,她歪頭看向謝安:“阿瑤的長相為什麽不似阿兄?”
謝安手一抖,差點打翻杯子。正準備上前敬酒的王坦之驚聞秘辛,恨不得自己從沒來過,然而腳下卻像生了根般沒有挪動一步——東晉士庶的八卦習性已經刻入骨髓,改不掉了。
深吸一口氣,謝安恢覆鎮定,語氣與以往並無不同:“為什麽要像淵猷?”
誰能告訴他,他的兒子到底為什麽要像王允之!?
王瑯一臉理所當然:“阿瑤是我的孩子,又是個男孩,不似阿兄似誰?”皺皺眉頭,又質疑地看向謝安道:“女孩也不似我,真的是阿瑤阿琬嗎?”
她記得謝安的哥哥謝奕的兒子謝玄與謝瑤謝琬是同一年生的,謝道韞也差不多,莫非是這兩人?
王坦之在一旁聽得想吐血,雖然有外甥似舅的說法,但像父親不是更正常嗎,這都是什麽奇葩邏輯,感情你的孩子就是你一個人生的……不對,確實是一個人生的……但應該是兩個人有的!
在心裏默默吐槽這位缺乏常識的大將軍一陣,王坦之才慢半拍地松了口氣,幸好是個誤會,至少不用擔心被滅口了。
謝安沈默一會兒,擡起頭,面帶微笑:“琳瑯平日是沒有空暇照鏡子嗎?仔細看,阿瑤似你,阿琬似我。”
這個小插曲過後,兩人照舊相敬如賓地說話,仿佛不是闊別十三年重逢的夫妻,而是擡頭不見低頭見的親友,相處無比自然,以至於眾人看得一楞一楞,連謝瑤謝琬都開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太不淡定,和父母相比還有得學。
將信將疑地等到酒宴結束,賓客散盡,始終沒看出個所以然來,兄妹倆不信邪地繼續等。結果直到倦鳥歸巢,萬籟俱寂,別說是親吻,連個擁抱也沒看見,謝瑤謝琬死心了。
原來王戎說嵇康二十年未有喜慍之色是真的,世上真有淡然如水的人,他們面前就有一對!
開了眼界的兄妹倆懷著滿胸感慨,滿心嘆服,向父母問安告退,返回自己的房間就寢。
兩個人或許永遠也不會知道,就在他們走後不久,自家相敬如賓的父母房間的房門就被從內銷上,隔斷外界可能發生的所有打擾。
◇
王瑯沒想到謝安的反應會這麽熱烈。
剛闔上門就被抵在墻上深深親吻,連呼吸的能力都被奪走,緊緊壓實在一起的身體似乎完全契合為一,找不到絲毫縫隙。
好不容易重獲空氣,王瑯用手臂橫在胸前,硬生生與謝安隔開一段距離,紅著臉偏著頭大口喘息。
謝安給她的感覺一直是悠然平緩,潺潺流動的溫泉水,孰料溫泉水忽然卷起千層浪,湍急洶湧地席卷上來,瞬間淹沒頭頂,奪去呼吸。簡直是大變小籠包!
胸口急促起伏幾次,王瑯緩過神,就著偏頭向上的姿勢斜睨謝安。
謝安的呼吸也很急,橫亙胸前的手臂強制拉開兩人間的距離,他便隔著一尺目不轉睛地貪看她面容,片刻,猛然打橫抱起王瑯,快步走至榻前將人一放,自己隨即覆身壓上。
“安……唔……”
雙唇再次被堵上,舌頭被用力吸吮地發麻發痛,根本說不出話。王瑯努力適應一會兒,感覺一只手在她腰側略一摸索,沒解開結,便直接動手去扯。
這一次,依然沒扯開。
謝安略感意外,稍稍停了動作,將身體向上支起些許。趁勢掙開的王瑯哈哈大笑:“那是用一種寧州特產的蜘蛛吐的絲與雪蠶絲混紡織成的軟甲,連削鐵如泥的神兵都戳不破,怎麽可能被撕開!哈哈哈哈哈哈哈!”
這種關鍵時刻被嘲笑,謝安微微挑起眉,秀雅美麗的面容上沒有絲毫慍怒神色,反而呈現出一片溫柔:“貼身絲甲?”
他忽然一改先前急切,輕柔細致的吻從王瑯眉睫一路向下,一只手仍在解王瑯衣帶,動作慢條斯理,從容優雅,另一只手極有技巧地四處游移,上下撫弄。
王瑯咬緊牙關,防止令人羞燥的聲音從唇齒間溢出。
怎麽會忘記,數遍中國歷史也找不出幾個比她眼前正四處點火的某個人更能裝更能忍的了!這次真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謝安見她漸漸面赤體熱,意亂情動,便摟著她的腰一滾一翻,與她交換位置:“山山,今晚你在上。”
他幾乎是咬著她的耳朵說話。
王瑯有些遲疑:“我在上?”
他們之間以前都比較中規中矩,雖然舉止中不失親昵情趣,但總體還是最平常的接觸,似今夜這般女上男下的情形從未有過。
謝安親親她眼皮:“閨中之樂,無傷大雅。”
以前都是清蒸,這次可以紅燒試試,換個口味。
◇
居月餘,夫妻相處融洽,見謝安越發不以世俗為意,王瑯忽然想起一事,眨眨眼,張口問了出來:“安石當年怎麽會想到娶我?”
謝安不答,卷起案幾上的竹簡輕點肩頭,面不改色:
“案牘勞形,體甚乏。”
王瑯抽抽嘴角,拂袖轉身:“到榻上去。”
語氣雖差,實際動手時還是盡心盡力。博山爐上盤旋的裊裊香煙中,她一邊拿捏力道,一邊問謝安感覺,兩相仿佛了,便悉心施為。先慰眼三過,次以指甲輕刮眼眶,又依從上至下的順序撫按面部,最後是身體。
她做事向來認真,一旦開始,就是不為外物所動的專註,這次卻漸漸亂了心神,忍不住停下動作,低頭與謝安商量:“你能不能不出聲音?”
謝安微微側過臉,慢悠悠睨她:“我幾時與山山說話了?”
“不是說話。”王瑯咬咬嘴唇,說不出口。
她是知道人在感覺到很舒服的時候會輕吟出聲,謝安這樣的反應也可以視為對她努力的肯定,但那聲音聽起來太讓人……太讓人面紅耳赤,擾得她定不下心。
謝安勾起唇角笑了笑,伸手將人從榻邊拉至榻上,側過身體攬進懷裏:“很舒服。”
聲音低沈悅耳。
王瑯眉一揚:“那是自然。”
她動手怎麽可能不舒服。
謝安悶聲而笑,下巴壓著她發頂:“我是說摟著山山很舒服。”
……又逗她!
王瑯憤憤然,張嘴到他頸窩處咬了一口。
“休惱。”謝安撫撫她腦後順滑的長發,神色柔和,“這麽多年,我一直在等你問,現在你終於問了,我倒說不上來了。”
不知是故意還是無心,他仍維持著先前的姿勢,下巴擱在王瑯發頂,使王瑯看不到他的表情,只能聽到他胸腔裏的心跳聲:“一開始大約就是好奇,好奇王氏的小娘子究竟何等模樣,何等人品。適值仁祖、真石都與這位小娘子投契,兩家有了往來,看到的,聽到的越來越多,也越發覺得,王家的小娘子實在是個很有意思的人。於是越發留意,最終一發不可收拾,決定,這輩子一定要取到這位小娘子為妻。”
“以謝氏當時的地位,向諸葛氏求娶尚且被拒,更罔論尊貴猶在皇室之上的王氏女。我的這份心思無異於癡人說夢,是以一直深埋心底,連半點口風也未露,只是找借口向阿父表述了晚婚的意思。”
王瑯等了又等,半天沒聽到下文,不由擡頭去看謝安神情:“後來呢?”
“後來的事情山山不是都知道了嗎。”謝安一笑,輕輕拍了拍她的小臂,“剛才按了那麽久,累嗎?”
王瑯搖頭,停頓一下,問他:“怎麽不問我為什麽答應?”
雖然謝安說的輕松平淡,但她知道,單單說服父親同意他晚婚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比謝安長久以來的付出與努力,她當年答應謝氏提親,只出於一縷朦朧模糊的好感,與這個人各方面的條件都適合自己,以後應該也找不到更適合的選擇這樣的理由,不得不自慚形穢。
謝安靜靜看她一會,神色寧靜淡美:
“只要你現在在我懷裏就夠了。”
王瑯眼中忽然盈了淚。
毫無疑問,他什麽都知道,無論她當年同意的理由還是早年對待感情不成熟的態度。
謝安低頭吻了吻她的睫毛,輕撫她的背。
相擁而眠。
卷貳 漢末烽煙
☆、黨錮之禍
劉表字景升,兗州山陽郡高平縣人,西漢魯恭王劉餘後裔。少知名,師從名士王暢,與同郡七人並稱“八顧”。
妻子陳氏,潁川名士陳寔族人,世家之女,名門閨秀。
王瑯這一次托生的,便是這樣一個漢室宗親與世家貴女組成的家庭。
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卻不像王氏門庭那麽高不可攀;有一定的家風家訓,卻不像王氏風尚那麽德雅優美;有一定的家族成員,卻不像王氏子弟那麽衣冠磊落。
王瑯一方面用「中庸一點也好,發展空間還大」來安慰自己,一方面卻無可避免地感受到「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失落。
不怕貨比貨,就怕人比人。生父劉表的妾室、嫡兄劉琦的軟弱、庶弟劉琮的巧言令色、兩位姑母的庸俗少文,無論哪一點都讓王瑯越發深刻認識到東晉時的自己是有多幸運,能夠遇到王舒、王允之那樣的家人!
惘然惆悵一陣,王瑯打起精神。不管怎麽說,這一世的父母對這一世的自己都有養育之恩,與人相處,也應該盡量看到別人的長處,包容別人的短處。一個和睦融洽的家庭對一個人的生活成長有多重要,她已經再清楚不過了。
轉變思想,端正心態,王瑯漸漸認識到劉表身上發生的很多有意思的事。
比如從同父同母的嫡親長兄劉琦口中聽來的,少年劉表與老師王暢間的一場對話。
首先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劉表的這位老師,王暢。
王暢字叔茂,山陽郡高平縣人。父親王龔官至太尉,出身不可謂不顯貴。自己初舉孝廉,累遷尚書令,歷官司隸校尉、漁陽太守、南陽太守、司空。與李膺、陳蕃齊名,被太學生稱讚為“天下模楷李元禮,不畏強禦陳仲舉,天下俊秀王叔茂”。可見其人不僅仕途得意,在清流士人間的聲望也極大。
少年劉表能夠有幸拜王暢為師,除了占據同鄉之便利,本人的優秀資質應該起到主要作用,以至於王暢到萬裏之外的荊州南陽郡任太守,同行弟子中就有劉表。
南陽是東漢創立者光武帝劉秀的故鄉,素為貴戚聚居之地,百姓生活揮霍奢華。
王暢看不慣這種風氣,於是領頭施行節儉,希望藉此改變民風。然而王暢的做法過於節儉,人民根本無法仿效,因此時年十七歲的劉表勸諫老師說:“奢侈不僭越上位者,節儉不逼迫下位者。正所謂過猶不及,無論奢侈或是節儉,都要符合中庸之道,這就是蘧伯玉恥於獨自成為君子的原因。府君您如果不習承孔子的明訓,而仰慕伯夷、叔齊那些微不足道的操行,莫非是想讓自己在當世顯得份外高潔?”
王暢回答:“因為節約行儉而犯過失的人非常少!而且此舉兼能糾正世俗的歪風。”
師生倆一脈相承又微有不同的行事風格顯露無疑。
此外,還有一件難以判定是壞是好,但卻不得不提的事。
出於出身、性格、經歷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導致劉表有許許多多的小夥伴。比如張璠的《漢紀》記載,劉表與同郡的張隱、薛郁、王訪、宣靖、公緒恭、劉祗、田林同為“八交”,或稱“八顧”。《漢末名士錄》說劉表與汝南陳翔、範滂、魯國孔昱、勃海苑康、山陽檀敷、張儉、南陽岑晊為“八友”。《後漢書·黨錮傳序》又載劉表與翟超、岑晊、陳翔、孔昱、苑康、檀敷、張儉八人為“八及”,載劉表與田林、張隱等為“八顧”,《後漢書·劉表傳》載劉表與張儉等人為“八顧”。《三國志·劉表傳》則稱其為“八俊”。
反正就是把劉表和他的十五個小夥伴八個八個排列組合,與“八交”、“八顧”、“八友”、“八俊”分別配對。也不知道是該稱讚劉表善於交際,知交眾多;還是該感慨劉表才智平平,無論和哪組小夥伴們在一起都不顯得出挑,徹底貫徹了“中庸”二字。
而大約也正是出於這種“中庸”心態,東漢末年兩次“黨錮之禍”[1],第一次時劉表剛弱冠不久,宦官們根本不屑於迫害,第二次時終於有資格被列入黑名單,與同郡張儉等人一起受到訕議。但小夥伴眾多,消息靈通的劉表在問罪詔書下達之前就收到風聲,及時脫身逃亡,從而避過迫害。
王瑯對“黨錮之禍”中,以陳蕃、李膺為代表的“黨人”們敢於冒死直諫、不畏強權、怒斥奸邪的精神頗為敬佩,但對這群黨人目下無塵、不講謀略的行事手段卻不敢恭維。
別的不說,單論與劉表同郡且並稱為“八及”或“八顧”的張儉。
在黨人遭受迫害時,張儉困頓逃亡,看到人家就去投奔,沒有一家不因為尊重他的品行,不顧家破人亡的危險收容他的,也由此為後世留下“望門投止”的成語。
這件事雖然客觀上反映了人們對宦官的憤怒和對黨人的同情,說明張儉的行為是正義的,但一個連朝中消息都不靈通的人貿貿然上書想要扳倒宦官,做成大事,這不是在說笑嗎?
最後收留張儉的人家,被重刑處死的有好幾十人,家族親屬也被株連,整個地區都因此蕭條,而宦官照樣在朝中橫行。
這樣的人,只能作為時代的風骨與良心被樹立,真正要做事,卻不可能靠這些人來動手。
嘆一口氣,將對劉表的看法再向上提升一點,王瑯回過神,透過牛車上的懸垂的青紗看向都城洛陽繁華街道。不久,牛車在家門前停下,王瑯戴上面衣,掀簾下車。
現在是中平元年,黨禁解除,流亡在外且有高名的劉表受大將軍何進征辟為掾,寓居洛陽。
同樣是這一年,黃巾之亂爆發,一月之內,全國上下七州二十八郡皆燃戰火,京都震動。
◇
妻子陳氏產女的前一天晚上,劉表夢到一座巍峨高峻的山岳,山體全部由美玉構成,上面環繞著奇異的雲氣。
這個年代的士人天文地理、讖緯蔔筮都懂一點,劉表也不例外。次日夢醒,他回憶夢中曾經出現的景象,便自己為自己占了占。
《左傳》曰:山岳則配天。
《詩經·崧高》亦雲:崧高維岳,駿極於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四國於蕃,四方於宣。
象征內典王朝之職,外禦夷狄之患的周之卿士、楨幹之臣。若有所患難,則前往捍禦寇敵,為國之藩籬;若恩澤不至,則前往宣暢王道,使百姓普沾王化。
《易》曰:雲從龍,風從虎。
陰陽家言:五彩成紋,狀擬龍虎,此天子氣也。
那些環繞山體的奇異雲氣,似乎正是天子氣的形狀。
自己在妻子生產前做這樣的夢,是預示著他家要出一個申伯,還是要出一個光武帝呢?[2]
懷著有點忐忑,有點喜悅,不足為外人道的覆雜心情,劉表在妻子產房外等了一個上午,卻在負責接生的穩婆口中一連串麻溜的賀喜聲中傻了眼,女兒要怎麽做申伯?怎麽做光武帝?總不能是做鄧、梁吧?
對著繈褓中的小女嬰發了好一會兒呆,劉表定下神,為這個預兆頗異的女兒取名瑯,小字山山,以求與夢境相印。
不久後第二次黨錮之禍開始,劉表也在宦官們誣陷迫害的名單之列。由於預先聽到風聲,劉表告別家人,只身逃亡。
這一次黨錮之禍的情形遠比前次嚴重,前黨人,先司空虞放、太仆杜密、長樂少府李膺、司隸校尉朱額、潁川太守巴肅、沛相荀翌、河內太守魏朗、山陰太守翟超、任城相劉儒、太尉掾範滂等一百多人都死在獄中。從此以後,凡是有怨恨的,彼此陷害,稍微有點私怨的,都被劃入朋黨。州郡跟著上面的意旨,有的根本沒有與他們有來往,也遭到株連。最後被殺、被謫徙、被廢禁的多達六七百人。
劉表平時做人謹守中庸之道,小夥伴也多得遍地都是,連官府都搞不清楚,再加上這次見機快,早早逃了開去,因此一直藏得很好,偶爾還能從收留自己的小夥伴處得到家裏的消息,知道家中一切安好。忿恨宦官、同情黨人的左鄰右舍聽說他遭受迫害,只身逃亡,不僅沒有一個趁機上門找麻煩的,反而暗地裏對他的家人多有照拂。
熹平五年,永昌太守曹鸞上書大聲疾呼,為黨人伸冤。漢靈帝大怒,立刻下詔掠殺曹鸞,又下詔州郡再次考查黨人的門生故吏、父子兄弟,凡是在位的一並撤職,禁止做官,牽涉五屬。
劉表閉門不出,斷絕一切往來,躲避風頭。
光和二年,靈帝因上祿長和海上書醒悟,黨錮自從祖以下都得到解除,官府搜查的力度也放緩些許。劉表見情勢轉好,隱匿形跡,悄悄返家一趟,卻驚訝地發現家中奴仆行止嚴整,屋舍修葺一新,長子劉琦的課業也沒落下進度。
關起門窗與夫人陳氏交流一陣,得知風聲最緊,人心最亂的一年,小女兒白日幫助陳氏打理家務,向兄長請教問難,夜晚為自己抄寫經書,供奉至佛前祈福。那種沈著鎮定,與往常無異的神態使全家人慢慢安定,一邊各行其職,一邊靜靜等候結果。
劉表楞了楞,當年的夢境再次在眼前回放,片刻,一個念頭浮上腦海。
【註1】
東漢中葉以後,外戚與宦官的爭權奪利愈演愈烈。桓帝時期,以李膺、陳蕃為首的官僚集團,與以郭泰為首的太學生聯合起來,結成朋黨,猛烈抨擊宦官的黑暗統治。宦官依靠皇權,兩次向黨人發動大規模和殘酷迫害活動,並最終使大部分黨人禁錮終身,即一輩子不許為官,史稱“黨錮之禍”。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對此事的評價是:“黨人生昏亂之世,不在其位,四海橫流,而欲以口舌救之,臧否人物,激濁揚清,撩虺蛇之頭,踐虎狼之屬,以至身被淫刑,禍及朋友,士類殲滅而國隨以亡,不亦悲乎!”
【註2】
申伯,西周著名政治家、軍事家。
周宣王時期,為遏制楚國崛起,“封建親戚以蕃屏國”,將申伯分封於南陽,建立申國。
周厲王時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暴君統治導致民變,厲王逃往彘地避難,朝政由周公、召公、申伯等人攝行,史稱“共和行政”。
周幽王時期,周幽王廢申後所生之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引起了申侯(申伯之子)的不滿。申侯與繒國、西戎聯合伐周,導致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申侯立太子宜臼為周王,遷都洛邑,再次充當了扭轉乾坤、開辟新時代的角色。
作者有話要說: 捉蟲
☆、後漢風俗
東漢時期,女子的地位不可一概而論。
譬如在家庭倫理關系的等級標準中,一般以貴賤、嫡庶為最重,長幼、輩分次之,最後才是性別之分。若按社會階級區分,大致可歸為四類。
首先是人數眾多的底層百姓人家。
這些人家靠體力勞動吃飯,女兒給家庭帶來的往往是貧困,因此有“盜不過五女之門”的說法,意思是生養了五個女兒的人家連盜賊都不忍心光顧。部分家庭薄待女兒、兒媳,吃穿用度上明顯重男輕女,也是無可奈何的現實。
不過這些人家的女子為了補貼家用,通常都要采桑養蠶,織布縫補,也要承擔買菜做飯的家務,因此可以拋頭露面,自由出行。賣蔬果,賣酒水的任務一般也由女子承擔,不會招惹任何閑話。
其次是上一級的中小地主階層。
這樣的家庭大多較為富裕,不至於短缺衣食,女兒受到的輕視主要表現在教育、社交兩樣上,行動也有些受限,但總體來說,禮教對這類女子的束縛並不能算太嚴格。
再有是世代為官,鐘鳴鼎食的家庭。
這是一個呈現出豐富多樣面貌的階層。保守一些的人家認為男女有別,女子以習女工最重要,開明一些的人家則允許有天賦的女兒讀書治經,參與大事。而社會上對於此類女子也持讚賞態度。
比如博學高才的班昭,曾被漢和帝召到皇家東觀的藏書閣續修《漢書》,便連後來做了盧植、鄭玄之師的著名經學家馬融也跪在藏書閣外,聆聽她講解《漢書》。此後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宮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宰相謝安主持遷都,千絲萬縷,有條不紊,世皆以為深得“大道至簡”、“以簡禦繁”之妙。大將軍瑯在東追躡鮮卑,慕容部不能拒,自削王號,北面請降。瑯以中原初定,百廢待興,鮮卑慕漢深矣,非羯胡之流,遂納降,攜元功重望歸洛陽,國家政事,皆操於手。
《易》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瑯少以韜略稱世,及長,入安本朝,出摧強敵,平成漢、主關中、覆中原,天下莫不震動。乃受伊、霍之托,簡賢任能,萬姓歸心,中夏由是大治,胡人數十年不敢侵漢土一步。後慮權盛,移政於安,而自請外出雍秦。
瑯性簡約,外儒內法,雷厲風行,士眾懾其威,服其德,故莫有敢犯者。
及安為政,不存小察,弘以大綱,處身勝越,鎮安朝野。瑯昔日所畫法令,安皆承之,清靜無為,與民休息,遂與前政並稱治世。或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六朝名臣事略》
下附白話翻譯:
晉穆帝升平年間,中原地區被收覆,於是將都城從建康搬回西晉時期的都城洛陽,大赦天下,改國號為永寧。
宰相謝安主持搬遷都城,將搬遷過程中所涉及的錯綜覆雜事務一一條理分明地處理好,世人都認為他深刻地領悟了老子“大道至簡”、“以簡禦繁”的奧妙。
大將軍王瑯在東方的冀州、兗州一帶追蹤準備從中原撤回遼東的鮮卑族慕容部落。慕容氏認為大勢已去,不能與晉人爭鋒,因此自己削除過去得到的燕王的封號,派遣使者向王瑯請求投降。
這時候的中原早已因為多年戰亂殘破不堪,許多擱置的事情等著要興辦,王瑯考慮到這一點,又認為慕容部一直仰慕漢族文化,不像羯胡一樣暴虐,於是接受慕容部落的投降。稍作休整,帶著收覆中原的首功與在士庶間的巨大威望的返回洛陽,將所有的國家大事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易經》中的《象辭》說:雲雷大作,是即將下雨的征兆,象征國家始建,有才德的人應該用全部才智投入到創建國家的事業中去。
王瑯少年時代憑借韜略揚名於世,等到她長大,對內安定朝廷,在外摧抑強敵,平定割據西蜀的成漢帝國、入主關中的雍、秦、梁三州、收覆胡族混戰的中原地區,天下人沒有不感到震動的。於是像前朝的伊尹、霍光一樣,在晉穆帝臨終前接受輔佐幼帝的重托,挑選賢能的人做臣子,百姓們紛紛對她歸心。中國因此政治修明,局勢安定,胡人數十年不敢侵犯漢人的國土一步。
後來顧慮到權力太盛,不是保全自己的方法,就將政事移交給謝安,自己請求回關中鎮守,防備北方的匈奴。
王瑯性格簡約,用儒家的禮儀約束自身,教化百姓,用法家的法令治理國家,規範臣民。執行政策法令嚴厲迅速,處理事務果斷利落,世家大族震懾於她的威望,敬重她的德行,因此沒有人膽敢觸犯她。
等到謝安處理政事,寬容小的過錯,弘揚大的綱紀,處身遠超常人,器量鎮服朝野。王瑯過去所制定的法令,全部繼承下來,施政以清靜為主,從不擾亂民眾,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於是與王瑯治理下的時代並稱為治世。也有人說,王瑯、謝安的治理就像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國家的辦法,有時緊張,有時放松,勞逸結合,寬嚴相濟。
——《六朝名臣事略》
◇
洛陽。司徒府。
天氣漸漸轉寒,一日飄起小雪,謝安命人將廳門敞開,點起爐火,與子侄們圍坐在大堂中對著瑞雪談詩論文。不久,雪勢越來越大,藹藹浮浮,瀌瀌弈弈,很快覆蓋堂下朱紅色的臺階,被風卷著縈繞到席間。
謝安看著宛然重璧的丹墀,聯翩飛灑的雪花,興致也不由高了起來。麈尾遙遙向庭中一指,神色欣然:“白雪紛紛何所似?”
既然是叔父出韻起題,作為子侄的自然要唱和相應。在同輩間文名最盛,被名士評價為“文義艷發”的謝朗看了看周圍,向謝安回道:“撒鹽空中差可擬。”
謝安微微頷首,看向坐中其它晚輩。
這時風雪更大,謝道韞望一眼窗外,向叔父回道:“未若柳絮因風起。”
謝安素來欣賞這個侄女的才氣與聰穎,聽她以柳絮隨風飛舞為喻,心中悅樂,大笑。
在座其餘謝氏子侄將兩句話回味一番,也都承認謝道韞的比喻更為高妙,讚許不已。
叔侄諸人就此生發議論一番,最後由謝安做了點評與結語,興盡而散。
受到稱讚的謝道韞與弟弟謝玄不約而同留了下來,兩相對視一眼,都沒有先出聲。反倒是謝安不疾不徐地搖了搖麈尾,神色閑雅:“阿瑤阿琬又去打擾淵猷了?”
他在府中內集子侄,兄長、弟弟的孩子都到了,自家的一對小魔星一個也沒來,多半又跑去王允之府上瘋玩了。
這對孩子也不知道性格像誰,明明他的幾個侄子侄女,王家的幾個晚輩都很正常,偏他膝下的兩個神見神怕鬼見鬼愁,絕頂聰明的腦袋瓜從來不用在正途上,楞是把家裏折騰得雞飛狗跳,人畜不寧。幸好在人前還懂得嘴甜乖巧,尤其是王允之入洛陽以後,未逢一敗的兩個小魔星終於遇到對手,使盡花招也沒把人捉弄成,居然就此心悅誠服起來,三天兩頭往王允之府上跑,對這個多年不見的舅舅比跟他還親近。
現在自家找不到人就去王允之府上,一捉一個準什麽的,他已經習慣了,一·點·也·不·生·氣。
謝道韞與謝玄姐弟再次對視一眼,作為長姐的謝道韞先開口:“阿琬今日與郗家的道茂小娘子在一起,沒有去衛將軍府上。”
她口中的衛將軍是王允之現在的官銜,郗道茂則是王羲之的妻子郗璿的侄女,郗鑒次子郗曇之女。另外,王羲之似乎有意為自己的七子王獻之向郗家提親,求的就是郗道茂。
謝玄一邊看謝安臉色,一邊謹慎補充:“不過阿瑤、官奴、法護、僧彌他們都在,是衛將軍帶小輩到北郊游玩。”
官奴是王獻之小名,法護、僧彌則是王導之孫,王洽之子王珣、王瑉的小名。
在王謝兩家間,他與王珣齊名,王獻之與王瑉齊名,被公認為士族子弟年輕一輩中最出色者。
謝安神色如常,唇邊染著笑:“既然有淵猷在,我也沒什麽可擔心的。”
謝道韞、謝玄對著他看半天,沒看出任何異常,心中不由越發佩服起這位叔父的氣度。
停了停,謝道韞問:“三叔母何時能抵洛陽?”
謝安手中搖動的麈尾停下,目光望向遠方:
“抵京應該就在這兩日,王文度已經去迎了。”
◇
百官郊迎,天子召見之後,是犒賞將士,為凱旋而歸的王師接風設宴的時間。
低級軍官與底層兵卒的酒宴自有專人安排,謝安則在司徒府擺下筵席,由朝中三品以上官員作陪,為王瑯及其麾下主要謀臣武將接風洗塵。江左諸人終於如願見識到己方聞名已久的王猛、謝艾等人,席間推杯換盞,數言交談,頗有盛名之下無虛士之感。尤其是容止清俊,雅量高致的謝艾,極合江左名士眼緣。
在宮中耽擱了一定時間的王瑯姍姍來遲,一進門先自罰三杯,音調英發,雄爽磊落,使大廳中因她的到來而齊齊寂靜下去的氣氛重新熱烈起來。
所謂居移氣,養移體。多年的身居高位與高度集權下,被她過於年輕、軒朗得照亮了整間廳堂的容光所驚嘆的朝臣們並不敢直視她的面容,只有因家世緣故特許入席,瑯琊王氏的幾個子侄輩膽子大些,漆眸熠熠地上前敬酒。
謝安作為宴會的主人,與被邀請的王瑯同樣東向坐在廳堂的主位,兩張食案隔著一臂距離並排擺放。輪到誰上前敬酒,謝安便在旁邊為王瑯指點介紹,言辭風雅合度,寥寥數語便能點明對方最得意之處,因此幾巡行酒後,場中氣氛越發的融洽熱烈。
看眾人都放開了,謝安坐在末席的一雙子女招招手,完全繼承了父母聰明頭腦的謝瑤、謝琬一同起身,與闊別十三年未見的母親見禮。
兩人耍了個心眼,故意沒說自己的身份,只是問大將軍好。
王瑯見謝安特意招呼一對小輩上前,又是一男一女龍姿鳳采,哪裏還猜不出兩人的身份。對著兩人上下打量一會,她歪頭看向謝安:“阿瑤的長相為什麽不似阿兄?”
謝安手一抖,差點打翻杯子。正準備上前敬酒的王坦之驚聞秘辛,恨不得自己從沒來過,然而腳下卻像生了根般沒有挪動一步——東晉士庶的八卦習性已經刻入骨髓,改不掉了。
深吸一口氣,謝安恢覆鎮定,語氣與以往並無不同:“為什麽要像淵猷?”
誰能告訴他,他的兒子到底為什麽要像王允之!?
王瑯一臉理所當然:“阿瑤是我的孩子,又是個男孩,不似阿兄似誰?”皺皺眉頭,又質疑地看向謝安道:“女孩也不似我,真的是阿瑤阿琬嗎?”
她記得謝安的哥哥謝奕的兒子謝玄與謝瑤謝琬是同一年生的,謝道韞也差不多,莫非是這兩人?
王坦之在一旁聽得想吐血,雖然有外甥似舅的說法,但像父親不是更正常嗎,這都是什麽奇葩邏輯,感情你的孩子就是你一個人生的……不對,確實是一個人生的……但應該是兩個人有的!
在心裏默默吐槽這位缺乏常識的大將軍一陣,王坦之才慢半拍地松了口氣,幸好是個誤會,至少不用擔心被滅口了。
謝安沈默一會兒,擡起頭,面帶微笑:“琳瑯平日是沒有空暇照鏡子嗎?仔細看,阿瑤似你,阿琬似我。”
這個小插曲過後,兩人照舊相敬如賓地說話,仿佛不是闊別十三年重逢的夫妻,而是擡頭不見低頭見的親友,相處無比自然,以至於眾人看得一楞一楞,連謝瑤謝琬都開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太不淡定,和父母相比還有得學。
將信將疑地等到酒宴結束,賓客散盡,始終沒看出個所以然來,兄妹倆不信邪地繼續等。結果直到倦鳥歸巢,萬籟俱寂,別說是親吻,連個擁抱也沒看見,謝瑤謝琬死心了。
原來王戎說嵇康二十年未有喜慍之色是真的,世上真有淡然如水的人,他們面前就有一對!
開了眼界的兄妹倆懷著滿胸感慨,滿心嘆服,向父母問安告退,返回自己的房間就寢。
兩個人或許永遠也不會知道,就在他們走後不久,自家相敬如賓的父母房間的房門就被從內銷上,隔斷外界可能發生的所有打擾。
◇
王瑯沒想到謝安的反應會這麽熱烈。
剛闔上門就被抵在墻上深深親吻,連呼吸的能力都被奪走,緊緊壓實在一起的身體似乎完全契合為一,找不到絲毫縫隙。
好不容易重獲空氣,王瑯用手臂橫在胸前,硬生生與謝安隔開一段距離,紅著臉偏著頭大口喘息。
謝安給她的感覺一直是悠然平緩,潺潺流動的溫泉水,孰料溫泉水忽然卷起千層浪,湍急洶湧地席卷上來,瞬間淹沒頭頂,奪去呼吸。簡直是大變小籠包!
胸口急促起伏幾次,王瑯緩過神,就著偏頭向上的姿勢斜睨謝安。
謝安的呼吸也很急,橫亙胸前的手臂強制拉開兩人間的距離,他便隔著一尺目不轉睛地貪看她面容,片刻,猛然打橫抱起王瑯,快步走至榻前將人一放,自己隨即覆身壓上。
“安……唔……”
雙唇再次被堵上,舌頭被用力吸吮地發麻發痛,根本說不出話。王瑯努力適應一會兒,感覺一只手在她腰側略一摸索,沒解開結,便直接動手去扯。
這一次,依然沒扯開。
謝安略感意外,稍稍停了動作,將身體向上支起些許。趁勢掙開的王瑯哈哈大笑:“那是用一種寧州特產的蜘蛛吐的絲與雪蠶絲混紡織成的軟甲,連削鐵如泥的神兵都戳不破,怎麽可能被撕開!哈哈哈哈哈哈哈!”
這種關鍵時刻被嘲笑,謝安微微挑起眉,秀雅美麗的面容上沒有絲毫慍怒神色,反而呈現出一片溫柔:“貼身絲甲?”
他忽然一改先前急切,輕柔細致的吻從王瑯眉睫一路向下,一只手仍在解王瑯衣帶,動作慢條斯理,從容優雅,另一只手極有技巧地四處游移,上下撫弄。
王瑯咬緊牙關,防止令人羞燥的聲音從唇齒間溢出。
怎麽會忘記,數遍中國歷史也找不出幾個比她眼前正四處點火的某個人更能裝更能忍的了!這次真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謝安見她漸漸面赤體熱,意亂情動,便摟著她的腰一滾一翻,與她交換位置:“山山,今晚你在上。”
他幾乎是咬著她的耳朵說話。
王瑯有些遲疑:“我在上?”
他們之間以前都比較中規中矩,雖然舉止中不失親昵情趣,但總體還是最平常的接觸,似今夜這般女上男下的情形從未有過。
謝安親親她眼皮:“閨中之樂,無傷大雅。”
以前都是清蒸,這次可以紅燒試試,換個口味。
◇
居月餘,夫妻相處融洽,見謝安越發不以世俗為意,王瑯忽然想起一事,眨眨眼,張口問了出來:“安石當年怎麽會想到娶我?”
謝安不答,卷起案幾上的竹簡輕點肩頭,面不改色:
“案牘勞形,體甚乏。”
王瑯抽抽嘴角,拂袖轉身:“到榻上去。”
語氣雖差,實際動手時還是盡心盡力。博山爐上盤旋的裊裊香煙中,她一邊拿捏力道,一邊問謝安感覺,兩相仿佛了,便悉心施為。先慰眼三過,次以指甲輕刮眼眶,又依從上至下的順序撫按面部,最後是身體。
她做事向來認真,一旦開始,就是不為外物所動的專註,這次卻漸漸亂了心神,忍不住停下動作,低頭與謝安商量:“你能不能不出聲音?”
謝安微微側過臉,慢悠悠睨她:“我幾時與山山說話了?”
“不是說話。”王瑯咬咬嘴唇,說不出口。
她是知道人在感覺到很舒服的時候會輕吟出聲,謝安這樣的反應也可以視為對她努力的肯定,但那聲音聽起來太讓人……太讓人面紅耳赤,擾得她定不下心。
謝安勾起唇角笑了笑,伸手將人從榻邊拉至榻上,側過身體攬進懷裏:“很舒服。”
聲音低沈悅耳。
王瑯眉一揚:“那是自然。”
她動手怎麽可能不舒服。
謝安悶聲而笑,下巴壓著她發頂:“我是說摟著山山很舒服。”
……又逗她!
王瑯憤憤然,張嘴到他頸窩處咬了一口。
“休惱。”謝安撫撫她腦後順滑的長發,神色柔和,“這麽多年,我一直在等你問,現在你終於問了,我倒說不上來了。”
不知是故意還是無心,他仍維持著先前的姿勢,下巴擱在王瑯發頂,使王瑯看不到他的表情,只能聽到他胸腔裏的心跳聲:“一開始大約就是好奇,好奇王氏的小娘子究竟何等模樣,何等人品。適值仁祖、真石都與這位小娘子投契,兩家有了往來,看到的,聽到的越來越多,也越發覺得,王家的小娘子實在是個很有意思的人。於是越發留意,最終一發不可收拾,決定,這輩子一定要取到這位小娘子為妻。”
“以謝氏當時的地位,向諸葛氏求娶尚且被拒,更罔論尊貴猶在皇室之上的王氏女。我的這份心思無異於癡人說夢,是以一直深埋心底,連半點口風也未露,只是找借口向阿父表述了晚婚的意思。”
王瑯等了又等,半天沒聽到下文,不由擡頭去看謝安神情:“後來呢?”
“後來的事情山山不是都知道了嗎。”謝安一笑,輕輕拍了拍她的小臂,“剛才按了那麽久,累嗎?”
王瑯搖頭,停頓一下,問他:“怎麽不問我為什麽答應?”
雖然謝安說的輕松平淡,但她知道,單單說服父親同意他晚婚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比謝安長久以來的付出與努力,她當年答應謝氏提親,只出於一縷朦朧模糊的好感,與這個人各方面的條件都適合自己,以後應該也找不到更適合的選擇這樣的理由,不得不自慚形穢。
謝安靜靜看她一會,神色寧靜淡美:
“只要你現在在我懷裏就夠了。”
王瑯眼中忽然盈了淚。
毫無疑問,他什麽都知道,無論她當年同意的理由還是早年對待感情不成熟的態度。
謝安低頭吻了吻她的睫毛,輕撫她的背。
相擁而眠。
卷貳 漢末烽煙
☆、黨錮之禍
劉表字景升,兗州山陽郡高平縣人,西漢魯恭王劉餘後裔。少知名,師從名士王暢,與同郡七人並稱“八顧”。
妻子陳氏,潁川名士陳寔族人,世家之女,名門閨秀。
王瑯這一次托生的,便是這樣一個漢室宗親與世家貴女組成的家庭。
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卻不像王氏門庭那麽高不可攀;有一定的家風家訓,卻不像王氏風尚那麽德雅優美;有一定的家族成員,卻不像王氏子弟那麽衣冠磊落。
王瑯一方面用「中庸一點也好,發展空間還大」來安慰自己,一方面卻無可避免地感受到「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失落。
不怕貨比貨,就怕人比人。生父劉表的妾室、嫡兄劉琦的軟弱、庶弟劉琮的巧言令色、兩位姑母的庸俗少文,無論哪一點都讓王瑯越發深刻認識到東晉時的自己是有多幸運,能夠遇到王舒、王允之那樣的家人!
惘然惆悵一陣,王瑯打起精神。不管怎麽說,這一世的父母對這一世的自己都有養育之恩,與人相處,也應該盡量看到別人的長處,包容別人的短處。一個和睦融洽的家庭對一個人的生活成長有多重要,她已經再清楚不過了。
轉變思想,端正心態,王瑯漸漸認識到劉表身上發生的很多有意思的事。
比如從同父同母的嫡親長兄劉琦口中聽來的,少年劉表與老師王暢間的一場對話。
首先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劉表的這位老師,王暢。
王暢字叔茂,山陽郡高平縣人。父親王龔官至太尉,出身不可謂不顯貴。自己初舉孝廉,累遷尚書令,歷官司隸校尉、漁陽太守、南陽太守、司空。與李膺、陳蕃齊名,被太學生稱讚為“天下模楷李元禮,不畏強禦陳仲舉,天下俊秀王叔茂”。可見其人不僅仕途得意,在清流士人間的聲望也極大。
少年劉表能夠有幸拜王暢為師,除了占據同鄉之便利,本人的優秀資質應該起到主要作用,以至於王暢到萬裏之外的荊州南陽郡任太守,同行弟子中就有劉表。
南陽是東漢創立者光武帝劉秀的故鄉,素為貴戚聚居之地,百姓生活揮霍奢華。
王暢看不慣這種風氣,於是領頭施行節儉,希望藉此改變民風。然而王暢的做法過於節儉,人民根本無法仿效,因此時年十七歲的劉表勸諫老師說:“奢侈不僭越上位者,節儉不逼迫下位者。正所謂過猶不及,無論奢侈或是節儉,都要符合中庸之道,這就是蘧伯玉恥於獨自成為君子的原因。府君您如果不習承孔子的明訓,而仰慕伯夷、叔齊那些微不足道的操行,莫非是想讓自己在當世顯得份外高潔?”
王暢回答:“因為節約行儉而犯過失的人非常少!而且此舉兼能糾正世俗的歪風。”
師生倆一脈相承又微有不同的行事風格顯露無疑。
此外,還有一件難以判定是壞是好,但卻不得不提的事。
出於出身、性格、經歷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導致劉表有許許多多的小夥伴。比如張璠的《漢紀》記載,劉表與同郡的張隱、薛郁、王訪、宣靖、公緒恭、劉祗、田林同為“八交”,或稱“八顧”。《漢末名士錄》說劉表與汝南陳翔、範滂、魯國孔昱、勃海苑康、山陽檀敷、張儉、南陽岑晊為“八友”。《後漢書·黨錮傳序》又載劉表與翟超、岑晊、陳翔、孔昱、苑康、檀敷、張儉八人為“八及”,載劉表與田林、張隱等為“八顧”,《後漢書·劉表傳》載劉表與張儉等人為“八顧”。《三國志·劉表傳》則稱其為“八俊”。
反正就是把劉表和他的十五個小夥伴八個八個排列組合,與“八交”、“八顧”、“八友”、“八俊”分別配對。也不知道是該稱讚劉表善於交際,知交眾多;還是該感慨劉表才智平平,無論和哪組小夥伴們在一起都不顯得出挑,徹底貫徹了“中庸”二字。
而大約也正是出於這種“中庸”心態,東漢末年兩次“黨錮之禍”[1],第一次時劉表剛弱冠不久,宦官們根本不屑於迫害,第二次時終於有資格被列入黑名單,與同郡張儉等人一起受到訕議。但小夥伴眾多,消息靈通的劉表在問罪詔書下達之前就收到風聲,及時脫身逃亡,從而避過迫害。
王瑯對“黨錮之禍”中,以陳蕃、李膺為代表的“黨人”們敢於冒死直諫、不畏強權、怒斥奸邪的精神頗為敬佩,但對這群黨人目下無塵、不講謀略的行事手段卻不敢恭維。
別的不說,單論與劉表同郡且並稱為“八及”或“八顧”的張儉。
在黨人遭受迫害時,張儉困頓逃亡,看到人家就去投奔,沒有一家不因為尊重他的品行,不顧家破人亡的危險收容他的,也由此為後世留下“望門投止”的成語。
這件事雖然客觀上反映了人們對宦官的憤怒和對黨人的同情,說明張儉的行為是正義的,但一個連朝中消息都不靈通的人貿貿然上書想要扳倒宦官,做成大事,這不是在說笑嗎?
最後收留張儉的人家,被重刑處死的有好幾十人,家族親屬也被株連,整個地區都因此蕭條,而宦官照樣在朝中橫行。
這樣的人,只能作為時代的風骨與良心被樹立,真正要做事,卻不可能靠這些人來動手。
嘆一口氣,將對劉表的看法再向上提升一點,王瑯回過神,透過牛車上的懸垂的青紗看向都城洛陽繁華街道。不久,牛車在家門前停下,王瑯戴上面衣,掀簾下車。
現在是中平元年,黨禁解除,流亡在外且有高名的劉表受大將軍何進征辟為掾,寓居洛陽。
同樣是這一年,黃巾之亂爆發,一月之內,全國上下七州二十八郡皆燃戰火,京都震動。
◇
妻子陳氏產女的前一天晚上,劉表夢到一座巍峨高峻的山岳,山體全部由美玉構成,上面環繞著奇異的雲氣。
這個年代的士人天文地理、讖緯蔔筮都懂一點,劉表也不例外。次日夢醒,他回憶夢中曾經出現的景象,便自己為自己占了占。
《左傳》曰:山岳則配天。
《詩經·崧高》亦雲:崧高維岳,駿極於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四國於蕃,四方於宣。
象征內典王朝之職,外禦夷狄之患的周之卿士、楨幹之臣。若有所患難,則前往捍禦寇敵,為國之藩籬;若恩澤不至,則前往宣暢王道,使百姓普沾王化。
《易》曰:雲從龍,風從虎。
陰陽家言:五彩成紋,狀擬龍虎,此天子氣也。
那些環繞山體的奇異雲氣,似乎正是天子氣的形狀。
自己在妻子生產前做這樣的夢,是預示著他家要出一個申伯,還是要出一個光武帝呢?[2]
懷著有點忐忑,有點喜悅,不足為外人道的覆雜心情,劉表在妻子產房外等了一個上午,卻在負責接生的穩婆口中一連串麻溜的賀喜聲中傻了眼,女兒要怎麽做申伯?怎麽做光武帝?總不能是做鄧、梁吧?
對著繈褓中的小女嬰發了好一會兒呆,劉表定下神,為這個預兆頗異的女兒取名瑯,小字山山,以求與夢境相印。
不久後第二次黨錮之禍開始,劉表也在宦官們誣陷迫害的名單之列。由於預先聽到風聲,劉表告別家人,只身逃亡。
這一次黨錮之禍的情形遠比前次嚴重,前黨人,先司空虞放、太仆杜密、長樂少府李膺、司隸校尉朱額、潁川太守巴肅、沛相荀翌、河內太守魏朗、山陰太守翟超、任城相劉儒、太尉掾範滂等一百多人都死在獄中。從此以後,凡是有怨恨的,彼此陷害,稍微有點私怨的,都被劃入朋黨。州郡跟著上面的意旨,有的根本沒有與他們有來往,也遭到株連。最後被殺、被謫徙、被廢禁的多達六七百人。
劉表平時做人謹守中庸之道,小夥伴也多得遍地都是,連官府都搞不清楚,再加上這次見機快,早早逃了開去,因此一直藏得很好,偶爾還能從收留自己的小夥伴處得到家裏的消息,知道家中一切安好。忿恨宦官、同情黨人的左鄰右舍聽說他遭受迫害,只身逃亡,不僅沒有一個趁機上門找麻煩的,反而暗地裏對他的家人多有照拂。
熹平五年,永昌太守曹鸞上書大聲疾呼,為黨人伸冤。漢靈帝大怒,立刻下詔掠殺曹鸞,又下詔州郡再次考查黨人的門生故吏、父子兄弟,凡是在位的一並撤職,禁止做官,牽涉五屬。
劉表閉門不出,斷絕一切往來,躲避風頭。
光和二年,靈帝因上祿長和海上書醒悟,黨錮自從祖以下都得到解除,官府搜查的力度也放緩些許。劉表見情勢轉好,隱匿形跡,悄悄返家一趟,卻驚訝地發現家中奴仆行止嚴整,屋舍修葺一新,長子劉琦的課業也沒落下進度。
關起門窗與夫人陳氏交流一陣,得知風聲最緊,人心最亂的一年,小女兒白日幫助陳氏打理家務,向兄長請教問難,夜晚為自己抄寫經書,供奉至佛前祈福。那種沈著鎮定,與往常無異的神態使全家人慢慢安定,一邊各行其職,一邊靜靜等候結果。
劉表楞了楞,當年的夢境再次在眼前回放,片刻,一個念頭浮上腦海。
【註1】
東漢中葉以後,外戚與宦官的爭權奪利愈演愈烈。桓帝時期,以李膺、陳蕃為首的官僚集團,與以郭泰為首的太學生聯合起來,結成朋黨,猛烈抨擊宦官的黑暗統治。宦官依靠皇權,兩次向黨人發動大規模和殘酷迫害活動,並最終使大部分黨人禁錮終身,即一輩子不許為官,史稱“黨錮之禍”。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對此事的評價是:“黨人生昏亂之世,不在其位,四海橫流,而欲以口舌救之,臧否人物,激濁揚清,撩虺蛇之頭,踐虎狼之屬,以至身被淫刑,禍及朋友,士類殲滅而國隨以亡,不亦悲乎!”
【註2】
申伯,西周著名政治家、軍事家。
周宣王時期,為遏制楚國崛起,“封建親戚以蕃屏國”,將申伯分封於南陽,建立申國。
周厲王時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暴君統治導致民變,厲王逃往彘地避難,朝政由周公、召公、申伯等人攝行,史稱“共和行政”。
周幽王時期,周幽王廢申後所生之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引起了申侯(申伯之子)的不滿。申侯與繒國、西戎聯合伐周,導致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申侯立太子宜臼為周王,遷都洛邑,再次充當了扭轉乾坤、開辟新時代的角色。
作者有話要說: 捉蟲
☆、後漢風俗
東漢時期,女子的地位不可一概而論。
譬如在家庭倫理關系的等級標準中,一般以貴賤、嫡庶為最重,長幼、輩分次之,最後才是性別之分。若按社會階級區分,大致可歸為四類。
首先是人數眾多的底層百姓人家。
這些人家靠體力勞動吃飯,女兒給家庭帶來的往往是貧困,因此有“盜不過五女之門”的說法,意思是生養了五個女兒的人家連盜賊都不忍心光顧。部分家庭薄待女兒、兒媳,吃穿用度上明顯重男輕女,也是無可奈何的現實。
不過這些人家的女子為了補貼家用,通常都要采桑養蠶,織布縫補,也要承擔買菜做飯的家務,因此可以拋頭露面,自由出行。賣蔬果,賣酒水的任務一般也由女子承擔,不會招惹任何閑話。
其次是上一級的中小地主階層。
這樣的家庭大多較為富裕,不至於短缺衣食,女兒受到的輕視主要表現在教育、社交兩樣上,行動也有些受限,但總體來說,禮教對這類女子的束縛並不能算太嚴格。
再有是世代為官,鐘鳴鼎食的家庭。
這是一個呈現出豐富多樣面貌的階層。保守一些的人家認為男女有別,女子以習女工最重要,開明一些的人家則允許有天賦的女兒讀書治經,參與大事。而社會上對於此類女子也持讚賞態度。
比如博學高才的班昭,曾被漢和帝召到皇家東觀的藏書閣續修《漢書》,便連後來做了盧植、鄭玄之師的著名經學家馬融也跪在藏書閣外,聆聽她講解《漢書》。此後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宮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