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一點 (27)
關燈
小
中
大
就是今日起來有些頭暈,多歇一會應該也就沒有大礙了。”
太子妃聽說,也就不繼續追問了,轉而談起了正事,“今日去見娘娘,娘娘已經和我透出風了,咱們這個孝,是要用心守。”
為天子守孝,其實對於整個宮廷都算是新鮮事。因為宮闈間的事很難留有正式文字記載,南京宮殿又被建庶人燒得差不多了,所以二十多年前高皇帝去世的時候宮人是怎麽守孝的已經缺乏文字記載了。這個孝,是用心守還是著實守,那差得還是很多的。就和一般廷杖一樣,‘用心’、‘著實’之間,差出來的可往往是一條人命——守孝若守得不好,也是容易鬧出人命的,太子妃的這個玩笑,開得很俏皮了。
——可回應她的卻是一片茫然無知的眼神……
何仙仙是真的沒意識到太子妃在說笑話。而孫玉女雖然明白太子妃是想要說笑話,但卻可能也不知道這個用心、著實的典故——雖然在內帷長大,但外廷的事,也不是她能隨便接觸、了解的。
至於徐循嘛,壓根就是完全走神了,眼神茫茫然的,一看就明白,心思也不知飄到了哪裏去……
太子妃游目四顧,不免在心底輕輕地嘆了口氣:皇後想選秀,其中的苦心她焉能不明白?身為宮廷大婦,妃嬪們也是她們的臉面。都是些老弱病殘,連侍寢的綠頭牌都湊不滿一盤,這完全是屬於大婦工作沒做好的結果。坐到她們這個位置,一般的妒忌根本已經不能影響皇後和太子妃的心情了,對於皇家正妻來說,做好本職工作才是最要緊的事。
太子宮裏的這三個美人,往年也還是能撐場面的,但現在看,就顯得分外單薄孱弱了,個個都不康健,如何能上得了臺盤?於情於理,太子妃都要考慮為太子納新了。
當然,長達二十七個月的孝期也足以讓她從容準備了,明年大祥以後宮中為皇帝選秀時,也可和皇後打聲招呼,為太子預留一些美人,太子妃現在並不擔心人選的問題。她擔心的是太子宮裏這股頹唐的精神風貌。——三個美人,個個似乎都有心事,沒有誰面上是有歡容的,即使在守孝的時候,這面孔看起來也是有點太沮喪了。
至於個中緣由,太子妃心裏模模糊糊也有猜測,只是不好明說而已,今日把眾人都聚在宮裏,為的也就是讓這個消息提振一下大家的情緒。
“既然要用心守,咱們的吃穿用度且先不說了,就是大哥,都要謹守禮制,”太子妃和緩地說,“宮中沒有秘密,有些事一旦發生過,說不定就是大哥將來被人對付構陷的把柄……從前,咱們也是看到東宮中人是如何行事的了。身為妃嬪,自當謹言慎行,不能給大哥添一點麻煩。”
話說得有點彎彎繞繞,但也是把自己的意思表露得很明顯了。太子妃考慮到大家的精神狀態,都沒有用上暗示——反正,說出口的話也留不下多少憑據。
做太子,那從來都是比較戰戰兢兢,比較受氣的。距離天子的位置也就是一步了,地位和權柄都並非旁人能比,但也正因為如此,受到的猜忌也要比旁人更大。尤其太子深受文皇帝喜愛,身邊是重臣環侍,內閣大臣幾乎都指點過他的學業,現在也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和一直不大受寵的太子比,他的鋒芒,一直都是很盛的。
樹大招風,越是得意的時候,就越要小心。雖然現在太子和皇帝的關系並沒有絲毫不對,但這並不意味著東宮諸妃可以就此懈怠,甚至是恃寵而驕。既然皇後說了,這孝要用心守,以她在皇帝身邊的地位,此事就相當於已經定下來了。東宮必須把用心守三字一以貫之,在整個孝期裏,任何人和太子行敦倫之禮,都等於是為將來的東宮添上無窮的禍患。孝期行房,那就是不孝的大罪,認真追究起來是可以要人命的。這樣的責任哪個妃嬪當得起?
太子妃的這句話,也是成功地令眾妃嬪都露出了深思、戒懼之色,就連徐循也都回過神來,把註意力集中到了太子妃身上。太子妃滿意地點了點頭,又續道,“非但我們自己要謹守禮儀,連對宮人的約束也要嚴格。大哥年輕氣盛,難免有憋不住的時候,譬如一根幹柴,若是處處都遇到冷水,那倒也罷了。可要是在這樣的時候,還有人故意眉目傳情地挑逗太子……”
各妃都紛紛道,“娘娘放心,我們知道該如何做的。”
像徐才人身邊的花兒那樣,受過寵愛又沒有名分的宮女,在太子宮也有那麽幾個。幾個妃嬪身邊都有這種類似於通房大丫頭的存在,雖然沒得名分,已經證明太子對她們的確是沒什麽興趣,再臨幸的可能性很小。這些宮女的出路也比較淒涼,多數時候都是在宮中幽居下去——受過恩典的宮人,一般是不會再放出去了。但有一就有二,很多宮人心裏,也許還做著一步登天的美夢。
對於這種事,妃嬪們秉持的態度不一,不過大多數都持無所謂的態度,她們都不是愛爭風吃醋的妒忌之輩,若是多一個受寵的妃嬪,是從自己宮裏出身的,那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不過如今,不但自己不能和太子有什麽太暧昧的接觸,就連自己身邊的宮人也要嚴格約束了,那些性情不大老實,又有幾分姿色的人物,可不能再出現在太子身邊。太子妃有些話沒有明說,但眾人都是心知肚明:在魚呂之亂中,大家也學到了一個道理。皇帝身邊,肯定是有耳目的,宮裏發生的事,要瞞過皇帝恐怕很難。想要私下和太子偷情來維系自己的寵愛,那簡直就是在玩火。一旦事發,就算有太子護著,也會在轉眼間惹來太子妃甚至是皇後的怒火。
太子妃對自己的這三個姐妹還是很有信心的——都不是一心爭風吃醋、邀寵鬥心機的是非之輩。之所以說得這麽明白,不過是為了讓她們慎重以對,免得疏忽出事而已。現在見三人都點頭稱是,也就放下心來,遣散了眾人,“都早點回去養著吧,沒有大好,就別到我跟前來請安了,只管好生養著。——二十多個月呢,足夠你們慢慢調理的了。”
現在,三個妃嬪似乎也都可以放心了,二十多個月,什麽病養不好?大家反正都不能偷跑,心裏也沒什麽好擔心後人一步的……甚至於什麽新秀女,那也是更遠以後的事了。別人不說,孫玉女面上的表情是明朗了一些——她心思重,自己身子不好,千辛萬苦才養了個女兒,轉眼又得病了,正需要休養……
太子妃把三位嬪妾的表情也是盡收眼底,她微微一笑,親自起身將眾人送出了屋子,又喊住了早已經走到人群前頭的徐循,“小循你留一會兒,我有事要問你。”
徐循怎麽說也執掌過宮務的,太子妃有事找她幫忙詢問絲毫都不奇怪,連她自己也以為是細務上的事,走到屋內便問道,“姐姐可是想問這宮中宮女輪值的事——”
太子妃擺了擺手,把徐循的說話給打斷了,她瞅了徐循一眼,皺了皺眉頭,臉色陰沈了下來,開門見山地就道,“小循,你最近是怎麽回事,人在宮裏,魂兒飛到哪裏去了?難道就是那一次流產,把你的心思都給流出去了?”
見徐循口唇微動,似乎想為自己辯駁,太子妃又截入道,“別怪我說話難聽——這年頭,誰沒有過幾次掉孩兒的事情?就連我,在黃兒之後也是掉過一次的,只是秘而不宣,沒有多少人知道而已。你心裏難受,我們都能理解,可難受到現在還要繼續如此失魂落魄,只怕……眾人會覺得你太嬌氣了。”
見徐循面上多了一絲警醒,太子妃心裏也是不無安慰:還好,懂得警醒,就還算是有救的。
她還是不給徐循說話的機會,沈吟了片刻,竟開門見山。“其實我也多少猜得出來,你這麽渾渾噩噩的,只怕不全是因為孩子的事——是被殉葬的場面,給嚇著了吧?”
這話一出口,徐循的雙肩,頓時顯著地震動了一下。
☆、清醒
徐循心裏在想些什麽,其實還真只有她自己能夠明白。
人心自私,對那些被殉葬的無辜妃嬪,徐循會有同情,有惋惜,但這份憐憫,不至於讓她食不下咽、睡不安寢。還沒有兩個月就已經流產的無緣孩兒,也不能讓她失魂落魄,鎮日間魂不守舍。——在目睹了當日殉葬的慘況後,大部分位份不夠尊貴,又沒有兒女的妃嬪,心裏在想的多數都是和她一樣的問題。
唇亡齒寒、兔死狐悲。一樣都是天家的女人,怎能不為自己的將來擔心?就是再歡喜太子,徐循也沒想過和他同生共死……甚至於,同生共死這四個字,還不適用於她和太子的關系,太子死了,她有很大可能要陪葬,但若她死了,太子除了幾滴眼淚和一些封賞以外,別的什麽也不必付出。
人,都是想活的。可她跟前明擺著的就是一條死路,即使太子宮的氣氛再熙和,人心再溫潤,徐循現在還有什麽心思去快活?她的心境,倒是真的很貼合《禮記》裏對斬衰孝的心境要求,真是茫然若失、倉皇難寧了。
可要找一條活路,又哪有這麽簡單?徐循心裏再亂糟糟,也是給自己定下了一條線:斬衰三年,頭一年肯定是不能有什麽房事的,她還有大把的時間去迷惑,去苦惱。等到一年以後,她就是再沒有方向,也該振作起來了。
若只是生活,在宮中即使無寵也能生活得很好,甚至不必去看男人的臉色。但若想要活下去,憑借的就是男人的寵愛了。從前太子說“一滴精十滴血”的時候,徐循沒少在心裏笑話他的一本正經。可現在,她才算是明白了這句話裏暗藏的寵愛:在宮裏,還有什麽比一個兒子更加重要?太子就是太明白這點了,所以才要讓寶貴的精血,盡量灌溉在可以發芽出苗的田地裏。
若是能誕育皇子……
多的事,徐循現在還不敢去想,太子妃的年紀還很輕,和太子之間的關系,雖然說不上蜜裏調油,但也十分和睦。她生病的時候也罷了,若是康健時,侍寢的次數總是獨占鰲頭。嫡長子身份貴重,一出生就天然勝過諸子,太子顯然也很看重這點,是卯足了勁兒想要生個嫡長子出來。以徐循和太子妃的身份,她也是衷心盼望太子妃能有個兒子的。
可不論如何,若是能有個皇子,怎麽說,都是有個希望在手上……這也是在如今的情況下,她唯一能做的一件事了。
至於別的路,根本從一開始都沒有存在過,也談不上走不通了。難道她還能私逃出宮,還能借腹生子,還能翻雲覆雨地把皇位搶到手裏來做?
徐循自認自己只有一個優點:她一直都很明白自己的斤兩。這些事,以她才具,是做不來的。
可即使明確了該走的路,徐循的心情也沒有因此明媚幾分。她從前也常讀詩書,屈原《離騷》、《天問》,徐循都曾是拜讀過的,當時也就是一笑而過,可如今回思起來,才知道千古名篇,實在是別有過人之處。一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已是道盡了她仿徨無盡的心情。
求學的道路,從來都是如此無窮無盡,即使以先賢大能,都要上下求索。人生的意義又何嘗不是如此?徐循眼下已經不是技窮了,她是完全迷失了道路。
從前以為,自己被聘入天家,就是皇妾。雖然占了個皇的名分,但也還和一般妾侍一樣,無非就是悅樂夫主生兒育女,輔助主母佐理家務。若說有什麽是和一般妾侍不一樣的,那便是她也要承擔起勸諫夫主不要迷於聲色的職責。得寵時,盡量生兒育女,失寵後,便輔助主母佐理內宮,如此安寧平順地,不也就是一輩子了?和一般人家的妾侍比,她能享用到的富貴,連公侯之家的主母都只能瞠目其後,徐循一向惜福,對自己的生活,她是很滿意的。
可……一般人家的妾侍,並不需要殺身以殉夫主。徐循不確定她能去責怪誰,是已經遠去的皇爺麽,還是下令殉葬的皇帝,不論如何,在壽昌宮裏發生的事,她怪不到太子頭上。可饒是如此,每回太子好心好意來探望她的時候,徐循卻還是忍不住發自內心的排斥、厭惡和恐懼,即使她也明白,於情於理,太子都不能對祖母輩妃嬪的生死多做置喙,在這件事上他只是個徹頭徹尾的旁觀者,可只要想到,身邊這個對自己呵護備至的高大男子一旦去世,隨之而來的很可能就是她的死亡,徐循就打從心底生出一股難以言喻的怒氣和叛逆。
太子很了不起嗎?皇帝很了不起嗎?大家一樣都是人,你不也一樣要吃喝拉撒,憑什麽你一死,我也得跟著死?
這個宮,是我要入的嗎?是你把我搶進來的!人搶進來了,服侍你了,等到你死的時候還要陪著你一起死,就是強盜也沒有這麽不講理!她徐循也是爹生娘養,一樣也是一條命,何曾就賤到這樣的地步了?
從前曾讀過的那些怨望之語,在心底如一道激流四處亂沖,徐循知道太子以為她是傷心過度魂不守舍,其實又哪是如此,每回他來探視時,她都是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不敢在言語中流露出一點心底的所思所想。這些悖逆的想法,僅僅是洩露出一星半點,就足以令她真的被廢去品位,到宮正司領罰了。
天子受命於天,去世後“事死如事生”,在地下也需要妻妾的服侍,身為他的家人,殉葬隨到地下去跟隨著夫主,難道不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徐循也打聽過了,這二十多年來,甚至還有藩王去世正妃殉葬的,指導思想都是事死如事生這麽一句話。高皇帝年間殉葬的那些妃嬪,更是不分生兒育女與否,全都跟隨到地下去了。身為一個有覺悟的太子才人,她怎麽可能表露出對殉葬制度的任何一點質疑,難道她對太子的敬愛,不足以讓她放棄生命?
徐循用不著打個磕巴都能流暢地回答出來:就是不足以,一點也不足以。遠香近臭,對這個高大健壯的英俊青年,她要腹誹的毛病可有得是呢。不是說沒有情分,幾年相處下來,情肯定都是有的,但她還真沒敬到那份上兒。
可就是沒到那份上又如何,她還不是要去乞求、維系太子的寵愛,還是要靠著他過日子,殉葬畢竟是以後的事了,現在但凡把自己這不該有的想法流露出一點兒,她的日子可就不會比殉葬好到哪兒去了。徐循有時真覺得自己要被撕成兩半兒了,她實在是沒法維系著言笑如常的正常模樣,雖然沒有任何一個人虐待她、算計她,每個人都待她很好。可她卻是恨不得大摔大鬧、大哭大叫一番,宣洩心裏那說不出口的驚濤駭浪。上司們對她表現的不滿意,徐循都已經沒法放在心上了。
就是現在,太子妃一句話,大家都要守孝三年,一下把她打個時間差,搶先一步懷上皇嗣的可能性給斷絕了。徐循心裏也是絲毫都沒有沮喪,她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心思都去了哪裏,留下來的只有一團迷茫和混沌。守孝就守孝,不生就不生吧,就是生了又如何,有子正妃殉葬的事,國朝又不是沒發生過。
而在這一團迷霧中,太子妃說的話,她多少也是有些充耳不聞,僅僅是虛應故事而已,直到她被留下來單獨說話,太子妃又一針見血地提到了殉葬的事,在這一句話,終於是戳破了徐循的心口似的,讓她那滿腔的怨憤,有了往外噴發的危險,她是用盡了自制力,才將這些情緒全都壓到了心底。
“我……”聲音裏的顫抖倒是貨真價實的。
太子妃成功地被她瞞過了,絲毫未曾註意到徐循的異樣,她露出親切的笑容,拍了拍徐循的肩膀,壓低了聲音說道,“這件事,不要外傳。不過,據說父親也是被當日壽昌宮的慘狀,嚇得不輕……”
從前的太子,如今的皇上,的確一直都是以宅心仁厚出名的。這些年來,和動不動往外擡死人的內宮不同,東宮一直很少鬧出人命,最近徐循雖然渾渾噩噩的不問世事,但也恍惚聽說了皇上已經赦免了方孝孺的大逆之罪,又找到了他和當年輔佐建庶人的兩位股肱之臣的後人,蔭庇撫養了起來。殉葬的事,過於殘忍,皇上看了有所不忍,也是很正常的事。
這句話,好像是定海的神針,一下就把徐循的心思給定住了。——不是因為殉葬的事有望廢除,不全是如此。更多的,還是因為……徐循也說不清,也許還是因為,終於有除了她以外的第二個人,還是個如此位高權重的人,表露出了對殉葬這件事的不喜。
不是我錯了,徐循想,是殉葬這件事,本來就是錯的!不是我自私自利,不願在地下服侍夫主。而是……而是我的命確實沒有這麽賤!人和人之間,也不是天生就該差得這麽多的!
理直才能氣壯,一直以來紛紛擾擾如同一鍋粥的心湖,仿佛忽然寧定了下來,徐循幾乎是大松了一口氣——她一直自問是個聽教聽話的學生,可這些日子以來,腦子裏轉得那都是多麽悖逆的想法?幾乎和《女誡》、《女訓》的教導背道而馳。這讓她還怎麽安心?後宮妃嬪,當是婦德表率。自己心裏都暗藏悖逆了,還竊居太子才人之位,豈非欺世盜名表裏不一?太子妃的這句話,真是起到了撥雲見日的效果,讓她覺得周身的雲霧,都消散了不少。
太子妃自然也感受到了她的松弛,她躊躇了一下,又低聲說道,“但,後輩不廢前法,即使皇上對殉葬的事有看法,也不能在文皇帝的妃嬪身上表現出來。而現在,他更是不會提自己這批妃嬪的事,畢竟,即位不久便提兇禮,多少也是不祥之兆……”
這個道理,徐循還是懂得的,即使是要廢除殉葬,皇帝也多數會等到自己彌留之際,再來下這個決定。沒有誰喜歡談論自己的後事,這一點也是人之常情。
有了這兩句話,徐循若是還不振作,那便是辜負太子妃的心意了,她現在也的確是一下清明了許多,起碼,已有餘力來做一個正常的自己。
徐才人便微微一笑,感激地握緊了太子妃的手。“姐姐……倒是我不懂事,讓姐姐不能不洩露消息了。”
才是兩句話功夫,小循就恢覆了以往的貼心靈慧——皇帝私下的一言一語,是如何流傳到太子妃耳朵裏的?雖然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但皇帝也不會喜歡兒子、兒媳探聽自己的消息。太子妃把這話告訴徐循,也是擔了風險的。不然,她大可剛才就直接在小會上說出來了,孫玉女和何仙仙也是妾侍,難道就沒有陪葬的擔心了?徐循這是領了太子妃的情。
太子妃欣慰地一笑,“咱倆之間,還說這話?你能振作起來也好,我有什麽精力不濟的地方,還要指望你來幫一把呢……”
她眼底掠過了一絲暗影,“別說行百裏者半九十了,咱們這是萬裏跋涉才剛開始。從今以後,當以從前的東宮為目標,處處謹言慎行。這可少不得姐妹們的幫忙,偏偏玉女精神頭又不大好,你若消沈頹廢,我還真覺得缺了幫手。”
話裏含含糊糊,似乎有所暗示,卻又不便明說。
徐循立時有了幾分凜然:太子,從古以來都是很熬人的職位。身為儲備中的君主,沒有不受現任君主猜忌的。尤其皇帝和太子的年紀相差不算太遠,現在一個還沒有老,一個卻已經是年富力強,羽翼豐滿了……休說太子宮裏一貫沒有什麽勾心鬥角,就是有矛盾,現在也不是爭鬥的時機。圍繞著皇位,宮裏出過得怪事難道還少了嗎?就算太子現在地位穩固,也得居安思危!說那什麽點,自己要擔心殉葬,也該在太子登位後再擔心。現在最要緊的,還是配合太子妃,把宮裏的工作做好。
“正是。”徐循眉頭一擰,已經是拿了個方案出來。“何姐姐素來是不過問宮裏的事的,這些年間,宮務幾易其手,咱們三姐妹都管過一段時間,也都休息過一段時間。要說有誰能把宮務手拿把掐的捏牢,卻沒這回事。今日孫姐姐身子不好,少待兩天,等她康覆了,我們三人少不得也要坐下來一起商議商議這具體的章程。除了大哥那裏以外,宮裏上上下下,也都不能失了守孝的禮數去。”
她卻沒追問太子妃話裏的底細:有些事知道得太多了也沒什麽好處,該領導擔心的事,就由領導來擔心好了。
說實話,能免去殉葬,太子妃也是樂見其成。看著徐循從剛才那半死不活的樣子,一下又回到了這活潑可人的模樣,太子妃寬慰地點了點頭,“你還不是一樣?先回去好生歇著吧,後日還長呢,咱們再好生商議不遲。”
徐循浮起一抹微笑,躬身下拜謝過了太子妃,遂告退出了屋子。——雖然孝期裏不能放聲大笑,但她面上的確是陰霾一去,那股屬於徐才人獨有的歡樂勁兒,一下就又全回來了。
就連送她過來的錢嬤嬤、孫嬤嬤都看出了這個變化,兩個嬤嬤一對眼,也都微微地笑了起來——按理,徐循出門,扈從的多數都是小宮女,東宮內行走,嬤嬤們也不必伴隨。可徐循這一陣子的精神狀態,走在平地上都要跌跤呢,讓誰都放心不下,兩個嬤嬤硬是就跟了過來。
“到底還是太子妃娘娘本事,也不知給貴人開了什麽藥方子,居然當時服下就見效了。”才出了宮門,孫嬤嬤就和徐循開玩笑。
徐循住了腳,回頭望了孫嬤嬤一眼,笑道,“我也不知道呢,倒覺得從前那些日子,都和活在夢裏似的,現在才醒了過來。”
錢嬤嬤、孫嬤嬤並花兒、紅兒都是相顧而笑,徐循又再回過頭去,望著那雕梁畫棟朱壁青瓦的巍峨建築一眼,她也微微笑了起來。
只是,這笑意卻並未到達眼中。
眾人皆醉我獨醒,其實很多時候,能一直渾渾噩噩,也不失為一樁幸事。
作者有話要說:小徐開始認清宮闈的本質啦。
再次重申:本文不會有很多陰謀詭計。也不會把宮裏女人的爭鬥作為主旋律,更不是個愛情故事。
宮鬥、陰謀和男主角都是徐循生活裏的一部分,而不是主旋律,這本書說的就是她的生活,所以叫做貴妃起居註。因為殉葬而來的心態轉變是她成長中很重要的關節,我不會吝惜筆墨,如果讀者覺得情節慢,也許是因為你一直沒看到你想要看到的東西,如果我的文不能滿足你,你可以隨時不看,文和讀者一直都在經歷一種雙向選擇,這很正常。但我不接受說我水文的指責。
當然,會留下來看的讀者還是可以得到我的保證,這個故事一定是有頭有尾,心路完整、邏輯清晰、人物豐滿、沖突不斷的,只是沖突未必都圍繞女主展開,新卷的三章很多人覺得情節慢,是因為沒看到後宮爭寵嗎?後宮爭寵還真不是這一卷的主旋律,什麽矛盾是呢,我的暗示也已經很明顯啦,至於徐循在這個矛盾裏有什麽作用,大家感興趣的話就放心看好了。
☆、微妙
其實,太子宮的妃嬪們把太子當賊一樣防,就現在來說,多少是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起碼在皇爺去世的頭三個月裏,太子是絲毫都沒有表示出一點不得體的興趣的。熱孝行房乃是大罪,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沒必要被□的那二兩肉給主宰了,做出天怒人怨的醜事來。
不過,現在熱孝馬上也要過去了,皇後娘娘又下了這麽一個決定。太子宮三美坐在一起開了個小會,到底是硬生生地梳理了一個章程出來,免得太子受不住誘惑,中途就叛變了革命——身為正式妃嬪們,她們是肯定不會悖逆皇後娘娘的意思,和太子爺那什麽什麽的。甚至於自己宮中的宮人也都可以約束得安安分分,但太子身邊輪值的宮女,光是徐循知道開了臉的就有青兒、紫兒,不知道的沒準還有好些呢,這些人也得把工作做到位了。有些特別漂亮,平時也不大安分的宮人,現在就不能讓她們在太子身邊出沒了……
徐循捧著花名冊一個個地念,太子妃和太子嬪一起,根據名字來回憶各人的長相、行事,徐循也在一邊查缺補漏,好容易把宮女都梳理了一遍,小中官們也難逃篩選,雖說太子宮中人口多,但三人一道選,出紕漏的幾率就不大了,三人順了一遍,章程也就自然而然地出來了:危險人物,在這一兩年間都打發到閑差事上去,青兒、紫兒這樣身份比較特殊的近身宮女也要叫來叮囑一番,再和王瑾這樣的大伴通過氣,太子起碼在宮裏,是不會做出什麽不才的醜事來的了。
太子嬪這幾日休息以後,精神是好了些,略略咳嗽了幾聲,也是有點不解,“雖然娘娘是這麽囑咐過了,但如今世上還有誰能這麽守禮呢。別人不說,我就不信那些藩王們個個都能謹慎守孝三年,怎麽就是咱們這兒這麽當真,就差沒喊打喊殺的了。”
這多少是有點故作天真了——太子妃前幾天在小會上已經把態度給表示得很清楚了,太子嬪還發這一問,其實還是在旁敲側擊,想要問出如今究竟是誰覬覦儲位,令東宮有所不安。
這點語言上的游戲,徐循還是能看得明白的,她看了太子妃一眼,不知怎麽,倒是想起了丹藥的事情。
太子已經很久都沒有服用丹藥了,這件事乍一看似乎是早已經結束,可徐循心裏卻覺得未必有這麽簡單。話遞上去以後,就沒了絲毫回饋,太子口中一句也沒帶出此事,只是簡單不吃了而已,這和她熟悉的太子性格並不吻合,也許,背後還是有一些故事的……她有一種直覺,這一次的行動,其實也許就和太子服丹藥的習慣牽連很深。要不然,太子妃也不會這麽當一回事。
不過,不論如何,太子嬪不知道內情,有此一問也是很自然的事——她都能服太子妃的冠服了,在東宮怎麽說都能占個地位特別的考語吧。想要知道一點水面下的事情,也是為了給太子妃分憂,這一問,太子嬪是問得很理直氣壯的。
太子妃卻只是略帶無奈地笑了笑,含含糊糊地道,“走到這一步,惦記著儲位的人是不會少的。要讓上頭滿意,下頭也挑不出刺來,咱們就得比從前更謹慎。”
話是正理,但太子嬪的笑容卻不禁垮了幾分,“這戰戰兢兢的樣子,和爹娘那邊不生分都生分了呢,其實就是鬧點不體面的事也沒什麽,多大的錯啊,大郎撒個嬌不就完事了……”
太子妃沒有答話,唇邊的笑容也褪色了一點,徐循左看看右看看,免不得在心底嘆了口氣,出口打了圓場,“既然娘娘發話了,咱們這裏是怎麽辦也說不上過分的吧。娘娘初履後宮,正是需要立威的時候,咱們東宮可不能給她添亂呢不是?”
這句話倒是把太孫嬪的註意力給帶開了——怎麽說,她也是太子妃親手帶大的。“你是說——”
都是太子的女人,彼此說話沒必要太藏著掖著,徐循笑了一下,“孫姐姐不可能沒有聽說吧?”
太子妃這下都有點糊塗了,“你們打什麽啞謎呢?”
其實這事兒,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無非還是封賞外戚的事兒。
隨著太孫官升一級,他的妃嬪們也迎來了雞犬升天的好日子,徐循等人可能還沒怎麽覺得——按照禮典宮規,太孫宮的待遇一直都是高於藩王,略低於太子。而太子才人的常例真的也就只是稍稍高於太孫婕妤而已,但她們的家人按例也都是得了朝廷的加封,雖然大多數官銜都是虛職,但好歹以後也有一份固定的錢糧了。朝廷封賞外戚也是跟著妃嬪的品級來的,按部就班,有一定的規矩。這一陣子,宮裏自然是要封一下新任妃嬪們的家裏人了,結果,皇上也不知是怎麽想的,居然是先封了郭貴妃的娘家人,力度還並不小,甚至是把皇後的娘家人都給越過去了。
這事還得從郭貴妃的身世說起,郭貴妃也是開國元勳之後,武定侯郭英的孫女兒,只是郭家在老武定侯去世以後,一直也沒有能定下來由誰襲爵,爵位的傳承就斷絕了有二十多年。到現在皇帝登基以後,大筆一揮給覆爵了,指定的就是郭貴妃的娘家兄弟,這麽著就是一個侯爵的位置到手了。要知道,公侯伯子男,皇後娘家,也就是兩個伯爵而已……
這麽大的八卦,宮裏怎麽可能不流傳評述?徐循早從幾個嬤嬤口中得知了端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太子妃聽說,也就不繼續追問了,轉而談起了正事,“今日去見娘娘,娘娘已經和我透出風了,咱們這個孝,是要用心守。”
為天子守孝,其實對於整個宮廷都算是新鮮事。因為宮闈間的事很難留有正式文字記載,南京宮殿又被建庶人燒得差不多了,所以二十多年前高皇帝去世的時候宮人是怎麽守孝的已經缺乏文字記載了。這個孝,是用心守還是著實守,那差得還是很多的。就和一般廷杖一樣,‘用心’、‘著實’之間,差出來的可往往是一條人命——守孝若守得不好,也是容易鬧出人命的,太子妃的這個玩笑,開得很俏皮了。
——可回應她的卻是一片茫然無知的眼神……
何仙仙是真的沒意識到太子妃在說笑話。而孫玉女雖然明白太子妃是想要說笑話,但卻可能也不知道這個用心、著實的典故——雖然在內帷長大,但外廷的事,也不是她能隨便接觸、了解的。
至於徐循嘛,壓根就是完全走神了,眼神茫茫然的,一看就明白,心思也不知飄到了哪裏去……
太子妃游目四顧,不免在心底輕輕地嘆了口氣:皇後想選秀,其中的苦心她焉能不明白?身為宮廷大婦,妃嬪們也是她們的臉面。都是些老弱病殘,連侍寢的綠頭牌都湊不滿一盤,這完全是屬於大婦工作沒做好的結果。坐到她們這個位置,一般的妒忌根本已經不能影響皇後和太子妃的心情了,對於皇家正妻來說,做好本職工作才是最要緊的事。
太子宮裏的這三個美人,往年也還是能撐場面的,但現在看,就顯得分外單薄孱弱了,個個都不康健,如何能上得了臺盤?於情於理,太子妃都要考慮為太子納新了。
當然,長達二十七個月的孝期也足以讓她從容準備了,明年大祥以後宮中為皇帝選秀時,也可和皇後打聲招呼,為太子預留一些美人,太子妃現在並不擔心人選的問題。她擔心的是太子宮裏這股頹唐的精神風貌。——三個美人,個個似乎都有心事,沒有誰面上是有歡容的,即使在守孝的時候,這面孔看起來也是有點太沮喪了。
至於個中緣由,太子妃心裏模模糊糊也有猜測,只是不好明說而已,今日把眾人都聚在宮裏,為的也就是讓這個消息提振一下大家的情緒。
“既然要用心守,咱們的吃穿用度且先不說了,就是大哥,都要謹守禮制,”太子妃和緩地說,“宮中沒有秘密,有些事一旦發生過,說不定就是大哥將來被人對付構陷的把柄……從前,咱們也是看到東宮中人是如何行事的了。身為妃嬪,自當謹言慎行,不能給大哥添一點麻煩。”
話說得有點彎彎繞繞,但也是把自己的意思表露得很明顯了。太子妃考慮到大家的精神狀態,都沒有用上暗示——反正,說出口的話也留不下多少憑據。
做太子,那從來都是比較戰戰兢兢,比較受氣的。距離天子的位置也就是一步了,地位和權柄都並非旁人能比,但也正因為如此,受到的猜忌也要比旁人更大。尤其太子深受文皇帝喜愛,身邊是重臣環侍,內閣大臣幾乎都指點過他的學業,現在也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和一直不大受寵的太子比,他的鋒芒,一直都是很盛的。
樹大招風,越是得意的時候,就越要小心。雖然現在太子和皇帝的關系並沒有絲毫不對,但這並不意味著東宮諸妃可以就此懈怠,甚至是恃寵而驕。既然皇後說了,這孝要用心守,以她在皇帝身邊的地位,此事就相當於已經定下來了。東宮必須把用心守三字一以貫之,在整個孝期裏,任何人和太子行敦倫之禮,都等於是為將來的東宮添上無窮的禍患。孝期行房,那就是不孝的大罪,認真追究起來是可以要人命的。這樣的責任哪個妃嬪當得起?
太子妃的這句話,也是成功地令眾妃嬪都露出了深思、戒懼之色,就連徐循也都回過神來,把註意力集中到了太子妃身上。太子妃滿意地點了點頭,又續道,“非但我們自己要謹守禮儀,連對宮人的約束也要嚴格。大哥年輕氣盛,難免有憋不住的時候,譬如一根幹柴,若是處處都遇到冷水,那倒也罷了。可要是在這樣的時候,還有人故意眉目傳情地挑逗太子……”
各妃都紛紛道,“娘娘放心,我們知道該如何做的。”
像徐才人身邊的花兒那樣,受過寵愛又沒有名分的宮女,在太子宮也有那麽幾個。幾個妃嬪身邊都有這種類似於通房大丫頭的存在,雖然沒得名分,已經證明太子對她們的確是沒什麽興趣,再臨幸的可能性很小。這些宮女的出路也比較淒涼,多數時候都是在宮中幽居下去——受過恩典的宮人,一般是不會再放出去了。但有一就有二,很多宮人心裏,也許還做著一步登天的美夢。
對於這種事,妃嬪們秉持的態度不一,不過大多數都持無所謂的態度,她們都不是愛爭風吃醋的妒忌之輩,若是多一個受寵的妃嬪,是從自己宮裏出身的,那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不過如今,不但自己不能和太子有什麽太暧昧的接觸,就連自己身邊的宮人也要嚴格約束了,那些性情不大老實,又有幾分姿色的人物,可不能再出現在太子身邊。太子妃有些話沒有明說,但眾人都是心知肚明:在魚呂之亂中,大家也學到了一個道理。皇帝身邊,肯定是有耳目的,宮裏發生的事,要瞞過皇帝恐怕很難。想要私下和太子偷情來維系自己的寵愛,那簡直就是在玩火。一旦事發,就算有太子護著,也會在轉眼間惹來太子妃甚至是皇後的怒火。
太子妃對自己的這三個姐妹還是很有信心的——都不是一心爭風吃醋、邀寵鬥心機的是非之輩。之所以說得這麽明白,不過是為了讓她們慎重以對,免得疏忽出事而已。現在見三人都點頭稱是,也就放下心來,遣散了眾人,“都早點回去養著吧,沒有大好,就別到我跟前來請安了,只管好生養著。——二十多個月呢,足夠你們慢慢調理的了。”
現在,三個妃嬪似乎也都可以放心了,二十多個月,什麽病養不好?大家反正都不能偷跑,心裏也沒什麽好擔心後人一步的……甚至於什麽新秀女,那也是更遠以後的事了。別人不說,孫玉女面上的表情是明朗了一些——她心思重,自己身子不好,千辛萬苦才養了個女兒,轉眼又得病了,正需要休養……
太子妃把三位嬪妾的表情也是盡收眼底,她微微一笑,親自起身將眾人送出了屋子,又喊住了早已經走到人群前頭的徐循,“小循你留一會兒,我有事要問你。”
徐循怎麽說也執掌過宮務的,太子妃有事找她幫忙詢問絲毫都不奇怪,連她自己也以為是細務上的事,走到屋內便問道,“姐姐可是想問這宮中宮女輪值的事——”
太子妃擺了擺手,把徐循的說話給打斷了,她瞅了徐循一眼,皺了皺眉頭,臉色陰沈了下來,開門見山地就道,“小循,你最近是怎麽回事,人在宮裏,魂兒飛到哪裏去了?難道就是那一次流產,把你的心思都給流出去了?”
見徐循口唇微動,似乎想為自己辯駁,太子妃又截入道,“別怪我說話難聽——這年頭,誰沒有過幾次掉孩兒的事情?就連我,在黃兒之後也是掉過一次的,只是秘而不宣,沒有多少人知道而已。你心裏難受,我們都能理解,可難受到現在還要繼續如此失魂落魄,只怕……眾人會覺得你太嬌氣了。”
見徐循面上多了一絲警醒,太子妃心裏也是不無安慰:還好,懂得警醒,就還算是有救的。
她還是不給徐循說話的機會,沈吟了片刻,竟開門見山。“其實我也多少猜得出來,你這麽渾渾噩噩的,只怕不全是因為孩子的事——是被殉葬的場面,給嚇著了吧?”
這話一出口,徐循的雙肩,頓時顯著地震動了一下。
☆、清醒
徐循心裏在想些什麽,其實還真只有她自己能夠明白。
人心自私,對那些被殉葬的無辜妃嬪,徐循會有同情,有惋惜,但這份憐憫,不至於讓她食不下咽、睡不安寢。還沒有兩個月就已經流產的無緣孩兒,也不能讓她失魂落魄,鎮日間魂不守舍。——在目睹了當日殉葬的慘況後,大部分位份不夠尊貴,又沒有兒女的妃嬪,心裏在想的多數都是和她一樣的問題。
唇亡齒寒、兔死狐悲。一樣都是天家的女人,怎能不為自己的將來擔心?就是再歡喜太子,徐循也沒想過和他同生共死……甚至於,同生共死這四個字,還不適用於她和太子的關系,太子死了,她有很大可能要陪葬,但若她死了,太子除了幾滴眼淚和一些封賞以外,別的什麽也不必付出。
人,都是想活的。可她跟前明擺著的就是一條死路,即使太子宮的氣氛再熙和,人心再溫潤,徐循現在還有什麽心思去快活?她的心境,倒是真的很貼合《禮記》裏對斬衰孝的心境要求,真是茫然若失、倉皇難寧了。
可要找一條活路,又哪有這麽簡單?徐循心裏再亂糟糟,也是給自己定下了一條線:斬衰三年,頭一年肯定是不能有什麽房事的,她還有大把的時間去迷惑,去苦惱。等到一年以後,她就是再沒有方向,也該振作起來了。
若只是生活,在宮中即使無寵也能生活得很好,甚至不必去看男人的臉色。但若想要活下去,憑借的就是男人的寵愛了。從前太子說“一滴精十滴血”的時候,徐循沒少在心裏笑話他的一本正經。可現在,她才算是明白了這句話裏暗藏的寵愛:在宮裏,還有什麽比一個兒子更加重要?太子就是太明白這點了,所以才要讓寶貴的精血,盡量灌溉在可以發芽出苗的田地裏。
若是能誕育皇子……
多的事,徐循現在還不敢去想,太子妃的年紀還很輕,和太子之間的關系,雖然說不上蜜裏調油,但也十分和睦。她生病的時候也罷了,若是康健時,侍寢的次數總是獨占鰲頭。嫡長子身份貴重,一出生就天然勝過諸子,太子顯然也很看重這點,是卯足了勁兒想要生個嫡長子出來。以徐循和太子妃的身份,她也是衷心盼望太子妃能有個兒子的。
可不論如何,若是能有個皇子,怎麽說,都是有個希望在手上……這也是在如今的情況下,她唯一能做的一件事了。
至於別的路,根本從一開始都沒有存在過,也談不上走不通了。難道她還能私逃出宮,還能借腹生子,還能翻雲覆雨地把皇位搶到手裏來做?
徐循自認自己只有一個優點:她一直都很明白自己的斤兩。這些事,以她才具,是做不來的。
可即使明確了該走的路,徐循的心情也沒有因此明媚幾分。她從前也常讀詩書,屈原《離騷》、《天問》,徐循都曾是拜讀過的,當時也就是一笑而過,可如今回思起來,才知道千古名篇,實在是別有過人之處。一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已是道盡了她仿徨無盡的心情。
求學的道路,從來都是如此無窮無盡,即使以先賢大能,都要上下求索。人生的意義又何嘗不是如此?徐循眼下已經不是技窮了,她是完全迷失了道路。
從前以為,自己被聘入天家,就是皇妾。雖然占了個皇的名分,但也還和一般妾侍一樣,無非就是悅樂夫主生兒育女,輔助主母佐理家務。若說有什麽是和一般妾侍不一樣的,那便是她也要承擔起勸諫夫主不要迷於聲色的職責。得寵時,盡量生兒育女,失寵後,便輔助主母佐理內宮,如此安寧平順地,不也就是一輩子了?和一般人家的妾侍比,她能享用到的富貴,連公侯之家的主母都只能瞠目其後,徐循一向惜福,對自己的生活,她是很滿意的。
可……一般人家的妾侍,並不需要殺身以殉夫主。徐循不確定她能去責怪誰,是已經遠去的皇爺麽,還是下令殉葬的皇帝,不論如何,在壽昌宮裏發生的事,她怪不到太子頭上。可饒是如此,每回太子好心好意來探望她的時候,徐循卻還是忍不住發自內心的排斥、厭惡和恐懼,即使她也明白,於情於理,太子都不能對祖母輩妃嬪的生死多做置喙,在這件事上他只是個徹頭徹尾的旁觀者,可只要想到,身邊這個對自己呵護備至的高大男子一旦去世,隨之而來的很可能就是她的死亡,徐循就打從心底生出一股難以言喻的怒氣和叛逆。
太子很了不起嗎?皇帝很了不起嗎?大家一樣都是人,你不也一樣要吃喝拉撒,憑什麽你一死,我也得跟著死?
這個宮,是我要入的嗎?是你把我搶進來的!人搶進來了,服侍你了,等到你死的時候還要陪著你一起死,就是強盜也沒有這麽不講理!她徐循也是爹生娘養,一樣也是一條命,何曾就賤到這樣的地步了?
從前曾讀過的那些怨望之語,在心底如一道激流四處亂沖,徐循知道太子以為她是傷心過度魂不守舍,其實又哪是如此,每回他來探視時,她都是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不敢在言語中流露出一點心底的所思所想。這些悖逆的想法,僅僅是洩露出一星半點,就足以令她真的被廢去品位,到宮正司領罰了。
天子受命於天,去世後“事死如事生”,在地下也需要妻妾的服侍,身為他的家人,殉葬隨到地下去跟隨著夫主,難道不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徐循也打聽過了,這二十多年來,甚至還有藩王去世正妃殉葬的,指導思想都是事死如事生這麽一句話。高皇帝年間殉葬的那些妃嬪,更是不分生兒育女與否,全都跟隨到地下去了。身為一個有覺悟的太子才人,她怎麽可能表露出對殉葬制度的任何一點質疑,難道她對太子的敬愛,不足以讓她放棄生命?
徐循用不著打個磕巴都能流暢地回答出來:就是不足以,一點也不足以。遠香近臭,對這個高大健壯的英俊青年,她要腹誹的毛病可有得是呢。不是說沒有情分,幾年相處下來,情肯定都是有的,但她還真沒敬到那份上兒。
可就是沒到那份上又如何,她還不是要去乞求、維系太子的寵愛,還是要靠著他過日子,殉葬畢竟是以後的事了,現在但凡把自己這不該有的想法流露出一點兒,她的日子可就不會比殉葬好到哪兒去了。徐循有時真覺得自己要被撕成兩半兒了,她實在是沒法維系著言笑如常的正常模樣,雖然沒有任何一個人虐待她、算計她,每個人都待她很好。可她卻是恨不得大摔大鬧、大哭大叫一番,宣洩心裏那說不出口的驚濤駭浪。上司們對她表現的不滿意,徐循都已經沒法放在心上了。
就是現在,太子妃一句話,大家都要守孝三年,一下把她打個時間差,搶先一步懷上皇嗣的可能性給斷絕了。徐循心裏也是絲毫都沒有沮喪,她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心思都去了哪裏,留下來的只有一團迷茫和混沌。守孝就守孝,不生就不生吧,就是生了又如何,有子正妃殉葬的事,國朝又不是沒發生過。
而在這一團迷霧中,太子妃說的話,她多少也是有些充耳不聞,僅僅是虛應故事而已,直到她被留下來單獨說話,太子妃又一針見血地提到了殉葬的事,在這一句話,終於是戳破了徐循的心口似的,讓她那滿腔的怨憤,有了往外噴發的危險,她是用盡了自制力,才將這些情緒全都壓到了心底。
“我……”聲音裏的顫抖倒是貨真價實的。
太子妃成功地被她瞞過了,絲毫未曾註意到徐循的異樣,她露出親切的笑容,拍了拍徐循的肩膀,壓低了聲音說道,“這件事,不要外傳。不過,據說父親也是被當日壽昌宮的慘狀,嚇得不輕……”
從前的太子,如今的皇上,的確一直都是以宅心仁厚出名的。這些年來,和動不動往外擡死人的內宮不同,東宮一直很少鬧出人命,最近徐循雖然渾渾噩噩的不問世事,但也恍惚聽說了皇上已經赦免了方孝孺的大逆之罪,又找到了他和當年輔佐建庶人的兩位股肱之臣的後人,蔭庇撫養了起來。殉葬的事,過於殘忍,皇上看了有所不忍,也是很正常的事。
這句話,好像是定海的神針,一下就把徐循的心思給定住了。——不是因為殉葬的事有望廢除,不全是如此。更多的,還是因為……徐循也說不清,也許還是因為,終於有除了她以外的第二個人,還是個如此位高權重的人,表露出了對殉葬這件事的不喜。
不是我錯了,徐循想,是殉葬這件事,本來就是錯的!不是我自私自利,不願在地下服侍夫主。而是……而是我的命確實沒有這麽賤!人和人之間,也不是天生就該差得這麽多的!
理直才能氣壯,一直以來紛紛擾擾如同一鍋粥的心湖,仿佛忽然寧定了下來,徐循幾乎是大松了一口氣——她一直自問是個聽教聽話的學生,可這些日子以來,腦子裏轉得那都是多麽悖逆的想法?幾乎和《女誡》、《女訓》的教導背道而馳。這讓她還怎麽安心?後宮妃嬪,當是婦德表率。自己心裏都暗藏悖逆了,還竊居太子才人之位,豈非欺世盜名表裏不一?太子妃的這句話,真是起到了撥雲見日的效果,讓她覺得周身的雲霧,都消散了不少。
太子妃自然也感受到了她的松弛,她躊躇了一下,又低聲說道,“但,後輩不廢前法,即使皇上對殉葬的事有看法,也不能在文皇帝的妃嬪身上表現出來。而現在,他更是不會提自己這批妃嬪的事,畢竟,即位不久便提兇禮,多少也是不祥之兆……”
這個道理,徐循還是懂得的,即使是要廢除殉葬,皇帝也多數會等到自己彌留之際,再來下這個決定。沒有誰喜歡談論自己的後事,這一點也是人之常情。
有了這兩句話,徐循若是還不振作,那便是辜負太子妃的心意了,她現在也的確是一下清明了許多,起碼,已有餘力來做一個正常的自己。
徐才人便微微一笑,感激地握緊了太子妃的手。“姐姐……倒是我不懂事,讓姐姐不能不洩露消息了。”
才是兩句話功夫,小循就恢覆了以往的貼心靈慧——皇帝私下的一言一語,是如何流傳到太子妃耳朵裏的?雖然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但皇帝也不會喜歡兒子、兒媳探聽自己的消息。太子妃把這話告訴徐循,也是擔了風險的。不然,她大可剛才就直接在小會上說出來了,孫玉女和何仙仙也是妾侍,難道就沒有陪葬的擔心了?徐循這是領了太子妃的情。
太子妃欣慰地一笑,“咱倆之間,還說這話?你能振作起來也好,我有什麽精力不濟的地方,還要指望你來幫一把呢……”
她眼底掠過了一絲暗影,“別說行百裏者半九十了,咱們這是萬裏跋涉才剛開始。從今以後,當以從前的東宮為目標,處處謹言慎行。這可少不得姐妹們的幫忙,偏偏玉女精神頭又不大好,你若消沈頹廢,我還真覺得缺了幫手。”
話裏含含糊糊,似乎有所暗示,卻又不便明說。
徐循立時有了幾分凜然:太子,從古以來都是很熬人的職位。身為儲備中的君主,沒有不受現任君主猜忌的。尤其皇帝和太子的年紀相差不算太遠,現在一個還沒有老,一個卻已經是年富力強,羽翼豐滿了……休說太子宮裏一貫沒有什麽勾心鬥角,就是有矛盾,現在也不是爭鬥的時機。圍繞著皇位,宮裏出過得怪事難道還少了嗎?就算太子現在地位穩固,也得居安思危!說那什麽點,自己要擔心殉葬,也該在太子登位後再擔心。現在最要緊的,還是配合太子妃,把宮裏的工作做好。
“正是。”徐循眉頭一擰,已經是拿了個方案出來。“何姐姐素來是不過問宮裏的事的,這些年間,宮務幾易其手,咱們三姐妹都管過一段時間,也都休息過一段時間。要說有誰能把宮務手拿把掐的捏牢,卻沒這回事。今日孫姐姐身子不好,少待兩天,等她康覆了,我們三人少不得也要坐下來一起商議商議這具體的章程。除了大哥那裏以外,宮裏上上下下,也都不能失了守孝的禮數去。”
她卻沒追問太子妃話裏的底細:有些事知道得太多了也沒什麽好處,該領導擔心的事,就由領導來擔心好了。
說實話,能免去殉葬,太子妃也是樂見其成。看著徐循從剛才那半死不活的樣子,一下又回到了這活潑可人的模樣,太子妃寬慰地點了點頭,“你還不是一樣?先回去好生歇著吧,後日還長呢,咱們再好生商議不遲。”
徐循浮起一抹微笑,躬身下拜謝過了太子妃,遂告退出了屋子。——雖然孝期裏不能放聲大笑,但她面上的確是陰霾一去,那股屬於徐才人獨有的歡樂勁兒,一下就又全回來了。
就連送她過來的錢嬤嬤、孫嬤嬤都看出了這個變化,兩個嬤嬤一對眼,也都微微地笑了起來——按理,徐循出門,扈從的多數都是小宮女,東宮內行走,嬤嬤們也不必伴隨。可徐循這一陣子的精神狀態,走在平地上都要跌跤呢,讓誰都放心不下,兩個嬤嬤硬是就跟了過來。
“到底還是太子妃娘娘本事,也不知給貴人開了什麽藥方子,居然當時服下就見效了。”才出了宮門,孫嬤嬤就和徐循開玩笑。
徐循住了腳,回頭望了孫嬤嬤一眼,笑道,“我也不知道呢,倒覺得從前那些日子,都和活在夢裏似的,現在才醒了過來。”
錢嬤嬤、孫嬤嬤並花兒、紅兒都是相顧而笑,徐循又再回過頭去,望著那雕梁畫棟朱壁青瓦的巍峨建築一眼,她也微微笑了起來。
只是,這笑意卻並未到達眼中。
眾人皆醉我獨醒,其實很多時候,能一直渾渾噩噩,也不失為一樁幸事。
作者有話要說:小徐開始認清宮闈的本質啦。
再次重申:本文不會有很多陰謀詭計。也不會把宮裏女人的爭鬥作為主旋律,更不是個愛情故事。
宮鬥、陰謀和男主角都是徐循生活裏的一部分,而不是主旋律,這本書說的就是她的生活,所以叫做貴妃起居註。因為殉葬而來的心態轉變是她成長中很重要的關節,我不會吝惜筆墨,如果讀者覺得情節慢,也許是因為你一直沒看到你想要看到的東西,如果我的文不能滿足你,你可以隨時不看,文和讀者一直都在經歷一種雙向選擇,這很正常。但我不接受說我水文的指責。
當然,會留下來看的讀者還是可以得到我的保證,這個故事一定是有頭有尾,心路完整、邏輯清晰、人物豐滿、沖突不斷的,只是沖突未必都圍繞女主展開,新卷的三章很多人覺得情節慢,是因為沒看到後宮爭寵嗎?後宮爭寵還真不是這一卷的主旋律,什麽矛盾是呢,我的暗示也已經很明顯啦,至於徐循在這個矛盾裏有什麽作用,大家感興趣的話就放心看好了。
☆、微妙
其實,太子宮的妃嬪們把太子當賊一樣防,就現在來說,多少是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起碼在皇爺去世的頭三個月裏,太子是絲毫都沒有表示出一點不得體的興趣的。熱孝行房乃是大罪,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沒必要被□的那二兩肉給主宰了,做出天怒人怨的醜事來。
不過,現在熱孝馬上也要過去了,皇後娘娘又下了這麽一個決定。太子宮三美坐在一起開了個小會,到底是硬生生地梳理了一個章程出來,免得太子受不住誘惑,中途就叛變了革命——身為正式妃嬪們,她們是肯定不會悖逆皇後娘娘的意思,和太子爺那什麽什麽的。甚至於自己宮中的宮人也都可以約束得安安分分,但太子身邊輪值的宮女,光是徐循知道開了臉的就有青兒、紫兒,不知道的沒準還有好些呢,這些人也得把工作做到位了。有些特別漂亮,平時也不大安分的宮人,現在就不能讓她們在太子身邊出沒了……
徐循捧著花名冊一個個地念,太子妃和太子嬪一起,根據名字來回憶各人的長相、行事,徐循也在一邊查缺補漏,好容易把宮女都梳理了一遍,小中官們也難逃篩選,雖說太子宮中人口多,但三人一道選,出紕漏的幾率就不大了,三人順了一遍,章程也就自然而然地出來了:危險人物,在這一兩年間都打發到閑差事上去,青兒、紫兒這樣身份比較特殊的近身宮女也要叫來叮囑一番,再和王瑾這樣的大伴通過氣,太子起碼在宮裏,是不會做出什麽不才的醜事來的了。
太子嬪這幾日休息以後,精神是好了些,略略咳嗽了幾聲,也是有點不解,“雖然娘娘是這麽囑咐過了,但如今世上還有誰能這麽守禮呢。別人不說,我就不信那些藩王們個個都能謹慎守孝三年,怎麽就是咱們這兒這麽當真,就差沒喊打喊殺的了。”
這多少是有點故作天真了——太子妃前幾天在小會上已經把態度給表示得很清楚了,太子嬪還發這一問,其實還是在旁敲側擊,想要問出如今究竟是誰覬覦儲位,令東宮有所不安。
這點語言上的游戲,徐循還是能看得明白的,她看了太子妃一眼,不知怎麽,倒是想起了丹藥的事情。
太子已經很久都沒有服用丹藥了,這件事乍一看似乎是早已經結束,可徐循心裏卻覺得未必有這麽簡單。話遞上去以後,就沒了絲毫回饋,太子口中一句也沒帶出此事,只是簡單不吃了而已,這和她熟悉的太子性格並不吻合,也許,背後還是有一些故事的……她有一種直覺,這一次的行動,其實也許就和太子服丹藥的習慣牽連很深。要不然,太子妃也不會這麽當一回事。
不過,不論如何,太子嬪不知道內情,有此一問也是很自然的事——她都能服太子妃的冠服了,在東宮怎麽說都能占個地位特別的考語吧。想要知道一點水面下的事情,也是為了給太子妃分憂,這一問,太子嬪是問得很理直氣壯的。
太子妃卻只是略帶無奈地笑了笑,含含糊糊地道,“走到這一步,惦記著儲位的人是不會少的。要讓上頭滿意,下頭也挑不出刺來,咱們就得比從前更謹慎。”
話是正理,但太子嬪的笑容卻不禁垮了幾分,“這戰戰兢兢的樣子,和爹娘那邊不生分都生分了呢,其實就是鬧點不體面的事也沒什麽,多大的錯啊,大郎撒個嬌不就完事了……”
太子妃沒有答話,唇邊的笑容也褪色了一點,徐循左看看右看看,免不得在心底嘆了口氣,出口打了圓場,“既然娘娘發話了,咱們這裏是怎麽辦也說不上過分的吧。娘娘初履後宮,正是需要立威的時候,咱們東宮可不能給她添亂呢不是?”
這句話倒是把太孫嬪的註意力給帶開了——怎麽說,她也是太子妃親手帶大的。“你是說——”
都是太子的女人,彼此說話沒必要太藏著掖著,徐循笑了一下,“孫姐姐不可能沒有聽說吧?”
太子妃這下都有點糊塗了,“你們打什麽啞謎呢?”
其實這事兒,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無非還是封賞外戚的事兒。
隨著太孫官升一級,他的妃嬪們也迎來了雞犬升天的好日子,徐循等人可能還沒怎麽覺得——按照禮典宮規,太孫宮的待遇一直都是高於藩王,略低於太子。而太子才人的常例真的也就只是稍稍高於太孫婕妤而已,但她們的家人按例也都是得了朝廷的加封,雖然大多數官銜都是虛職,但好歹以後也有一份固定的錢糧了。朝廷封賞外戚也是跟著妃嬪的品級來的,按部就班,有一定的規矩。這一陣子,宮裏自然是要封一下新任妃嬪們的家裏人了,結果,皇上也不知是怎麽想的,居然是先封了郭貴妃的娘家人,力度還並不小,甚至是把皇後的娘家人都給越過去了。
這事還得從郭貴妃的身世說起,郭貴妃也是開國元勳之後,武定侯郭英的孫女兒,只是郭家在老武定侯去世以後,一直也沒有能定下來由誰襲爵,爵位的傳承就斷絕了有二十多年。到現在皇帝登基以後,大筆一揮給覆爵了,指定的就是郭貴妃的娘家兄弟,這麽著就是一個侯爵的位置到手了。要知道,公侯伯子男,皇後娘家,也就是兩個伯爵而已……
這麽大的八卦,宮裏怎麽可能不流傳評述?徐循早從幾個嬤嬤口中得知了端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