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43章 災

關燈
薛蟠和賈璉還有林黛玉在書房笑鬧的時候,林如海在另一個外書房正看著薛蟠的文章,要說薛蟠確實沒有學過什麽八股,什麽策論,可是他到底是十幾年的系統教育出來的大學生,從小到大作文不知道寫了多少了,什麽議論文,什麽記敘文,那都是半小時就能搞定一篇的高級槍手,也是,凡是考試,特別是大的考試,語文考卷上,寫文章那是必不可少的,還有時間限制,若是你沒有點底子,那裏能考上大學。

薛蟠被林如海逼著些文章,還連個題目都不出,所以沒法子,最後他直接用些游記的法子,寫了一篇他從金陵到揚州的旅途游記,雖然因為不能用白話文些,水平上肯定差了一些,有些地方還只能用些他知道的什麽名篇的語句改幾個字湊上幾下,可是這樣的文章看到林如海的眼裏,也已經很是有些吃驚了,這樣一個八歲的孩子,能寫的有聲有色,主次分明,這已經是了不得的本事了,那裏像是一個才開蒙二三年的孩子,簡直比那些個童生寫的都好啊!

你說抄名篇?天下文章一大抄,只要你有本事,抄的讓人服帖,抄上幾句那是一點的問題都沒有,不然以後還有人用典故?用典故還不是另一種抄?反正林如海他突然發現薛蟠這孩子在寫文章上居然還是屬於那種很有天分的,真是太讓人驚異了。

科舉這東西,說白了,就是兩點最重要,一個記性好,還有一個就是文章好,薛蟠的知識面他是考校過了,雖然還有些不怎麽周全的地方,可是不得不說,這孩子接觸的書本還是不少的,這對於未來的考試其實還是很有些有利的地方的,如今看看這文章也有些本事,這一下,就是林如海對於薛蟠的科考也期待了起來,覺得這老薛家到了薛蟠的這一輩說不得還真的能出一個功名不低的人物了。

“秋桂飄香,。。。晚風追霞。。。恩,不錯,真是不錯。”

林如海看著這文章,摸著自己的胡子,不斷的點頭,正巧他手下的幕僚邱先生進來,看到林如海這個樣子,忍不住湊過來看了看,一看這字,明顯是一個孩子的,再看這文章,眼珠子一轉立馬就知道是誰了,薛蟠以前也是來住過些日子的,他們這些幕僚自然也是知道的,倒是沒想到,這孩子如今已經能寫上文章了。

“東翁,薛家這孩子看著倒是有些才氣,還真是難得了。倒是沒辜負了您這幾年時不時的教導。“

一聽這話,林如海也笑了笑,連著幾年,給這麽一個小孩子解惑,批改功課,或許一開始真的是不好意思拒絕,有些勉強,後來倒是也成了習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當時也是解了他因為沒有兒子而缺失的那種教養孩子的失落心情,想到自己這樣的付出,能看到這孩子如今的成績,他也是很是滿意的。

“這孩子確實有些天分,人也聰明,聽他父親說起,這次揚州的象棋比賽,這孩子居然還得了個四十七名,那可是和一群大人們在下呢!就這麽一個奶娃子能有這樣的棋藝,也真是不簡單了。“

林如海聽著幕僚說薛蟠好,也跟著說了幾句,一起分享了一下好消息,要知道這個幕僚也是個喜歡下棋的,對於金陵的象棋大賽也很是喜歡,還派了家人去金陵收集那些大賽的棋譜呢。

果然這一說,那邱幕僚眼睛也是一亮。心下琢磨是不是找個時間和那個孩子也下上一盤看看,也好能掂量一下自己的實力。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今兒他來可是說正事兒的。

“大人,外頭傳來消息,說是海邊煮鹽的地方前些日子遭了臺風了,鹽戶那裏損失有些大,今年秋鹽估計會有不小的影響了,那些鹽商那裏的鹽引,咱們是不是收一收。“

邱幕僚見著林如海放下了薛蟠的文章,知道這是表示可以說正事兒了,忙恭敬的開始匯報新的問題,並且依照身份給出他自己認為合理的建議,所謂的幕僚,不單單是幫著處理瑣事的,還需要有一定的智慧,知道什麽時候說什麽話,給出什麽樣的建議。哪怕不一定合適,但是該說的一定要說,這樣的幕僚才能做得長久,邱幕僚在林如海身邊做了多年,早就摸透了林如海的性子,有什麽都是直言不諱,所以深得信任。

“收?說了估計也是白說,他們可不缺鹽,咱們是受了損失,可是他們手裏私鹽可不少,咱們若是少給了鹽引,他們那裏估計私鹽就能出來多一倍,到最後,吃虧的還是咱們,少收的只有鹽稅。“

果然,林如海聽了不過是皺了皺眉頭,然後嘆息了一聲,說話間也不怎麽避忌,直接說出了最關鍵的麻煩。

“只是大人,受了臺風,必然是要向上頭報災的,這樣也好弄些救濟,救助一下鹽戶們,若是不報,那鹽戶可就苦了,可是若是一報上去,上頭必然是減免一二鹽稅,這都是定例了,咱麽也沒什麽法子。總不好死撐著要鹽商出錢,這樣一來,可就是和鹽商鬥起來了,咱麽也沒什麽好處,這幾年,大人為了鹽稅,對這些鹽商可以說是軟硬兼施,已經用了不少法子了,若是逼得太緊了,只怕他們容易狗急跳墻呢!“

雖然國朝不過是百年的光景,可是這揚州鹽商,鹽梟卻已經是經歷了數百年的,私鹽什麽的早就成了一個大大的毒瘤,不是什麽人能清理幹凈的,正要命的是,這鹽商別的不多,銀子最多,被他們拉攏的官不止一個兩個,還常有盜匪,水寇和他們勾結,常常通過滲透,走私,暗害等等手段,逃避一切的稅賦,弄得鹽稅是連年的下降。

林如海是皇帝的心腹,也是賈家的女婿,又是江南出身的世家大族,就是因為這麽幾個身份,才能在這揚州最艱難,最有油水,也最多禍事的巡鹽禦史的職位上一座多年,年年的鹽稅都不少,比以前那些前任多了不止一倍,足足能收上六七成來,簡直就是揚州鹽官中的奇跡,當然這裏頭有幾分是他自己的本事,又有幾分是各家姻親的關系,人情鎮著,這才能有這樣的政績,要知道,上頭幾任的官能收取三成就是本事了。

如今有了天災,明打明的可以用來逃避稅賦的理由,若是他不識趣,只怕到了年底交稅的時候,這些人不知道又會怎麽折騰呢!林如海一想到這些只覺得頭大的不行。

倒是邱幕僚這時候突然想到了什麽,湊過來對著林如海說道:

“大人,今年這災是不報不行的,不然您以後在這裏可是做不安穩,可是這銀子卻是可以用別的方式補上的,您看這樣,鹽稅咱們是必然少了,可是今年是陛下五十大壽,咱們是不是該準備壽禮?若是組織鹽商們為陛下賀壽,那麽他們只怕是都會出大錢的,能給皇上送禮,怎麽聽都是有臉面的大喜事兒啊!他們能不積極?咱們不過是組織一下,給個名目,好歹是墻內損失墻外補,想來到時候,國庫也好,戶部也罷,也不好說什麽。對了,在一個,就說是為陛下祈福,組織鹽商們施粥贈米什麽的,咱麽也好早一些補貼一下鹽戶們,您看?“

不得不說,這個法子還是可以的,雖然有失光明,可是好歹是能從這些靠著走私發家致富,手腳不幹凈的鹽商那裏再摳出銀子來,今年各處報災不少,多點銀子,朝廷上就能寬松一些,鹽戶那裏也能過上幾天好日子,這裏,這鹽稅減少的過失也能遮掩過去,只要是大家都有好處的事兒,就是不怎麽光明也不是不能做的。

想到這裏,林如海點了點頭,並且轉頭對著邱幕僚說道:

“這法子可以,不過這事兒不能做的太過明顯了,先報災,過上些日子,在放出風聲,對了,那些鹽商最是喜歡鬥富,找哪天他們都在的場合引上一引,咱們的收獲還能多些。大不了給他們都列單子,保證把他們的壽禮都寫上他們各自的姓氏。想來他們能更加積極些。“

像是這樣的商戶,若是能在上奏的折子上多上一句,什麽揚州商戶孫某,錢某之類的,那就足夠他們一家子,不對,是一族人歡天喜地了。雖然就是寫上了,上頭估計也不過是過上一眼,不一定能記住,看過了也不覺得有什麽可重視的,轉眼就能往到了腦後,可好歹也算是上奏天聽了。而對於林如海他們來說,卻不過是筆桿子加上幾筆而已,這就是官和商的區別。

邱幕僚聽了也是笑了,他就知道自家這個東家不是那種迂腐的,不過是添一筆而已,若是能讓國庫多點收入,貧寒百姓能多幾分救濟,這又有什麽不妥當的!若不是林如海有這樣圓滑的手段,他也不可能在這裏呆上這麽幾年,也不可能吧這些鹽商們收拾的聽話了。於是立馬行禮遵命。把這一次受災的鹽戶的名冊遞上便告退了。

林如海看著名冊,那一個個名字,就是一條條的性命,這個時候的鹽戶,那都是一家守著一個鹽罐子,日日靠著煮海得鹽過日子的,臺風毀了家業,又因為狂風暴雨,導致柴火不足,甚至還有人在臺風中喪命,如此一來,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家家破人亡了。

越想越是煩躁的林如海索性放下了這冊子,又拿起了薛蟠的文章看了看,擡頭吩咐門口的長隨去喊了薛蟠過來,想著還是把這孩子的功課先教導完吧,好歹是在家裏,且歇一歇,又轉身在書架上找了幾本書,準備等著薛蟠來的時候,給他讀。

當薛蟠來到林如海的外書房的時候,看到的就是林如海正在挑選書本的樣子。看到他進來,林如海也不多說什麽,只是整理了一下手裏的基本書,對著薛蟠說道:

“這幾本你回去好生讀了,都是能讓你長見識的好書,看的精細些,裏頭的文章都是很不錯的,學著他們的樣子寫,你以後說不得也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來,你的這一篇我看著還有些趣味,用詞也算雅致,只是有些起伏,想來是不習慣的緣故,寫的不夠流暢,好在這樣的毛病多寫些,多練習就成了,只要堅持,將來對於你些八股策論還是很有些好處的。“

既然是教導他正緊的事兒,薛蟠自是不會大意,立馬很是恭敬的行禮,道謝,上前幾步,雙手接過了書本,就在他接下書的一瞬間,他眼睛突然瞄到的那冊子,眼睛就是一楞,手也不自覺的停了下來。

林如海順著他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看到了那鹽戶的冊子,心下有些煩躁,口氣很是不好的說道:

“你還不快拿了書回去,看這些做什麽,這不是你能知道的。“

薛蟠一楞,立馬回神了,趕忙說道:

“是,姑父,是蟠兒魯莽了。“

說著接了書就想走,可是才退了幾步,他又停下了,不是他聖父,不是他老好人,更不是他想著表現,想著招搖,而是看著這冊子上寫的臺風,寫的鹽戶的損失,他忍不住想到了現代的時候電視裏那些受災的場面,無論是四川的地震,還是印尼的海嘯,他眼前呈現的總是這樣,那樣的悲慘的樣子,所以他實在是忍不住回頭對著林如海問了一句:

“姑父,天災很厲害嗎?死了很多人嗎?“

也許是薛蟠眼神帶著憐憫的神色讓人不忍拒絕,或許那孩子不忍的表情打動了林如海,總之林如海在看了薛蟠一會兒之後,總算是不再趕他走了,只是閉著眼睛,長嘆了一聲,然後無力的說道:

“八成的鹽戶受災,家破人亡的就有四成,可以說這一次死傷不再少數,你說天災厲害嗎?孩子,天災永遠都是最厲害的,因為你無力對抗!“

這一刻的林如海是疲憊的,不像是那個因為有了兒子就歡喜的紅光滿面的三品大員,而是一個悲天憫人的正直的官員,是個懂得民生疾苦的官宦,這一刻的林如海讓薛蟠很是敬佩,無論這林如海是不是真的能做出救助災民的舉動,無論他是不是能力挽狂瀾,最起碼他不是個冷血冷心的人,懂得憐憫,懂得關註百姓生死。

想到這些,薛蟠忍不住又走了回來,湊到了林如海的身邊,想了想,最終咬著嘴唇,很是堅定的說道:

“姑父,那我們該怎麽就他們?請大夫?家破人亡那就是沒有家了,咱麽要幫著他們建房子?還是送衣裳?“

林如海眼睛突然一亮,死死地盯著薛蟠,

“你說什麽?“

“姑父不是說他們家破人亡嗎?那就是家沒有了,想要幫助他們,不是該幫著他們建房子,讓他們重新有個家?他們沒有家了,那麽也許也沒有了衣裳穿,沒有了東西吃,或者連著家裏的其他東西也沒有了,我們是不是也該幫著送些過去?恩,我家有當鋪,有好些別人送來當的舊衣裳什麽的,我回去和爹說,把那些舊衣裳送過來姑父你給他們送去好不好?還有我們家下人多,也許也有好些他們不穿的衣裳,整一整估計也不少,收拾出來,也能送去,這樣他們就有衣服換洗了,再找找有沒有別的不用的,什麽菜刀,什麽碗筷的,他們一定也都沒有了,送去他們要不要?“

薛蟠用著最天真的話語,用孩子的方式解釋著家破人亡的含義,用他自己的方式把現代救災時準備的東西說了幾樣,他知道林如海是聰明人,一定能聽懂的,果然林如海越聽越是眼睛發亮,到了最後,居然還拿了一張紙,把薛蟠說的那幾樣都寫了下來,

“好,蟠兒,你說的是,倒是姑父想差了,以為只要施粥就成,怎麽忘了還有這些,要重新見一個家,豈止是幾碗粥的事兒,建房子,送衣裳,送家當,這些都是必備的。“

等著寫完了手裏的東西,林如海的眼神已經又一次柔和了下來,伸手拉住了薛蟠細細的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然後很是感慨的說道:

“蟠兒,你確實是個很好的孩子,還是個很有善心的孩子,姑父謝謝你了。你說的很好,咱們要幫助他們,你不用和你父親去說,姑父自己找你父親去,乖,且讀書去吧!“

知道林如海聽進去了自己的話,薛蟠也就不再多事,自然是很乖巧的又一次當回了孩子,乖乖的回到了自己該呆的地方。而另一邊,林如海迅速的招來了他的幕僚,和她們說起了薛蟠說的那些東西,

“你們看,這可行不可行?“

幾個幕僚看了看,聽了聽,最後還是那邱幕僚先開口說道:

“東翁,確實可行,既然是遭了災,施粥,免稅那是朝廷救濟的恩德,咱們作為當地同鄉鄰裏,自然也不好見死不救,只是這事兒不能用官府出面,不然容易讓朝廷上其他人有別的想法,也不好只針對那鹽戶一類,不然太過顯眼,畢竟受災的不止是鹽戶,那些海邊的漁民百姓也有不少受災的。只是這些不是咱們的管轄範圍,若是貿然插手,很容易讓知府衙門他們認為咱們手太長了,不怎麽妥當。咱們若是真想這麽做,還是要找一人出來,出面表示籌劃此事,籌集家中不用的舊衣,贈與那些受災百姓,鹽戶,或者是什麽商戶贈送些磚瓦之類的幫助受災的百姓重建家園,由大人和知府衙門接受,然後出告示宣揚,這樣一來,不過是百姓自發的救助,與官場無關,知府也好,總督也罷還能得個教化萬民有功的政績,也會幫著配合,您看!“

官場從來不是想做什麽就做什麽的,也不是好事就一定能做成的,要考慮的事情那是方方面面,若是一個不註意,好事兒沒有做成,還容易得罪人,甚至給自己找麻煩。這邱幕僚給出的方案那是絕對用最短的時間,把事情想得最周全的法子了,也怪不得他深受重用。

另外幾個這個時候腦子也活絡了起來,紛紛補充到:

“確實這樣更妥當些,不止是用一家,最好是幾家,每家出的東西不一樣,這樣一來,到時候知府那邊必然也會有人往周全裏想。“

“不錯,若是再有當地的父老送錦旗什麽的,讓府衙多點臉面,只怕他們做的還能更好些,也免得他們伸手連這些個也想得些好處。“

“若是都是實物,他們想要插手估計也不感興趣,舊衣,舊瓦,碗筷,鍋碗瓢盆的,他們也不會感興趣。不過若是聲勢大些,估摸著有些人會捐些銀錢,這倒是也要實先註意些。“

。。。。。。

越說,這事兒就想的越是周全,很多方面這些個幕僚都提出來說了一遍,林如海聽了也是不住的點頭,揚州知府他是知道的,那是接了他班的人,他能不熟悉?那人不算是差,能力也還可以,就是人有些呆板,和他不是一個路子,確實有些地方他也要多註意些,別無辜結了仇。不用他直接出面這確實是個好主意,多引導用實物救濟百姓,確實也是防止那些小吏貪墨這救濟的好法子。

“這以後再說吧,只要能讓百姓快些恢覆正常的日子,咱們的鹽戶能順利過了這一關,別的就不用這樣計較了,家破人亡啊!若是讓這些鹽戶自己重新建起一個家,不知道要用多少日子呢!若是能借著這一次,把這些人家的屋子建成磚瓦的屋子,哪怕是土墻的屋子,以後再有這樣的大災,損失也會小上好多,這一次主要是他們住的那都是窩棚一樣的房子,紙糊的一般,不然也不會損失這樣的大了,有了衣裳,也不用他們衣不遮體,渾身曬得通紅,一個個得病早死,也算是咱們行善積德了。“

林如海聽了那些幕僚說的,最終下定了決心,手指敲擊了一下書桌,引得幕僚停下後說了這麽一些話,同時他心裏對於這個引導救濟的第一人也有了人選了,那就是薛家,不說別的,單說這次的想法是薛蟠第一個提出來,並且給了他這麽一個提示的份上,他也不能少了薛家這一出,倒不是貪圖薛家的東西,而是他很是清楚,這事兒要是弄好了,等著事情折騰起來,不管是他,還是知府衙門必然是要往京城送折子的,這絕對是教化百姓的大功,也是顯示天下百姓知曉仁義,盛世大同的一面,比什麽壽禮,什麽祥瑞,更值得皇帝重視和歡喜。知府衙門不會不報,同時這救濟的第一人必然也會得到皇帝的重視,說不得還會得些獎賞,這樣的好事兒,自然是要給自己親近的人的。

“這樣,你們先回去,把這救災可能用的到的東西先寫一份清單出來,我看看怎麽操作的好。“

“是,大人。“

等著這些人一出去,林如海立馬讓人去請了薛訊,薛誠兩兄弟,甚至連著賈璉也被他喊了來,不管怎麽說,賈家到底是岳家,賈璉又是在他家這裏住著,總要對這孩子負責,第一個不好讓他往上湊,不過等著薛家弄出來了,到時候讓賈璉跟著摻上一腳也是好的,好歹能把賈家大房的名聲再掰回來些。就是他自己,好歹人家也會說上一句,度量好,教導孩子用心不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