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三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端和五年春,曾被調離天子身側將近兩年的禦前翰林方延歲歸京。
這兩年的時間裏,他先是奉命前往京畿之地為縣官,之後又被調往淮河一帶,再然後是江南,在一個地方的任期往往不會超過幾個月,而每一次調官,都離北京越來越遠。
世人都道方延歲是失了聖心,被趙氏兄弟這等奸人構陷,所以才會有如此顛簸流離之苦,卻不知這兩年時間來,方延歲便等同於是嘉禾的眼睛與雙足,替她走過千裏河山,看民風世情。
如無意外,方延歲應當還會在地方再磨煉幾年,等到什麽時候女皇覺得他閱歷足夠豐厚了,再將他調回身邊委以重任。方延歲是禦前翰林中最是年輕的一位,倒也不用怕這些蹉跎。
可是才調離京師不過兩年,方延歲便被召回了京師。使他能夠回京的人是昆山玉,昆山玉答應為嘉禾對付韓國公一族,但指明了他需要一名馬前卒——方延歲。
外出歷練過兩年的方延歲仍然是少年人的容貌,但眉宇間的沈穩與英氣更勝從前。他並未攜帶多少隨從,只以兩名護衛跟隨,舍去了相對舒適卻也行程緩慢的轎輦馬車,揚鞭策馬而來。昆山玉站在京師南城門外迎接故人,遠遠看見煙塵飛揚,駿馬嘶鳴之後被穩穩勒住,馬上少年身形矮小卻身手利落,翻身下馬之後理了理沾上了灰塵的儒袍,朝著昆山玉一揖。
“別來無恙否,辭遠?”昆山玉笑道,以方延歲的字“辭遠”呼之。他是帝師方翰林之幼子,出生之後父母愛惜至極,常言道男兒志在四方,可方氏夫婦卻為兒子起名“延歲”,在他舉行冠禮之時為其賜字“辭遠”,意為希望這個幼子能夠不經世事風霜,就留在他們老倆口身邊,平安順遂一生。熟料方延歲卻走上了一條完全與父母相反的道路,小小年紀躋身仕途,之後便是長年的東奔西走,流離不定。比起在京中生活的那些文人士子,方延歲的面容中看得出明顯的風霜痕跡,少年人的青澀稚氣在他的眉宇中已然褪去,在他臉上所能看到的,更多的是如同成人一般的堅毅。
“我一切安好。”他開口,變聲期的嗓音略為沙啞,“陛下如何?”
“果然一開口問得就是陛下。你放心陛下也一切都好,眼下正在大同,等到你手頭的差使忙完了,有時間的話可以去看看她。”昆山玉以一種算是輕快的語氣說道。
“可我聽說陛下在大同城下遭遇了一場伏殺。”方延歲眉宇緊鎖,“是什麽人膽敢謀害陛下,這樣的逆賊當誅九族,以正綱紀。”
“陛下將你調回京師,為的便是此事。”
方延歲點頭,“我已得到消息,陛下希望我能夠追查逆賊。你放心我必不辜負陛下所托。”
昆山玉頷首,臉色忽然一變,“方延歲接旨——”
聖旨是不久前才寫就的,天子授意、內閣擬旨,越過了司禮監批紅,直接頒發出來,交到了昆山玉手中,只等著昆山玉念給方延歲聽。
這是一道授予方延歲官職的聖旨,命未滿二十的方延歲為刑部主事,掌律令及奏讞。這是莫大的榮耀與責任,方延歲稍顯猶豫,最終還是坦然接旨。待到他握住了聖旨從地上起身之時,昆山玉親自攙扶了他一把,對他說:“你過去便博學廣聞,尤擅律法,你的父親又是名聲赫赫的儒者,天下士子之首腦,我們這些人之中,除了你我想不出還有別的什麽人可以但當此任。陛下對你寄予厚望,原是想直接任用你為員外郎,你雖年少,卻不知比那些成日裏屍位素餐的老臣強不知多少倍。可是你畢竟年少,貿然將你捧上過高的位子,恐怕會為你惹來災禍,故而陛下只授你主事一職。然你需知,你身負皇命,有陛下的旨意為你撐腰,若刑部之中有誰阻礙你查案審人,你大可告知內閣稟報陛下。”
“我明白的。”站在這人煙稀少的城郊官道,方延歲眺望了一眼遠處北京的巍峨城墻,闊別多年再回到京城,這裏是他的故鄉也是這天下最危險的角逐場,他心中感慨萬千,各種覆雜的情感交織,“關於逆賊之事,陛下……可有線索?”
他知道是有的,在匆忙趕赴京城這一路上,他已經得到了不少相關的消息,有關長公主的戰場失蹤,杜氏一族的蠢蠢欲動。
“想要害陛下的人是誰,你我都心裏有數。只是要阻止他們的野心,不容易。”昆山玉攏著雙手,淡淡然的惆悵。
“皇太後會出手麽?”
“太後已經出手了。”昆山玉說道:“派去了梁覃前往大同,監視陛下。不過你放心,這一次內閣是站在陛下身後的。”
“內閣站在陛下身後便是忠於陛下麽?”方延歲忽然扭頭看向昆山玉,目光冷厲如刀劍。
昆山玉並不躲避他的眼神,說:“我是內閣首輔之重孫,我若是為內閣說什麽好話,你必然覺得我是存心包庇。可我還是想說,為人臣者,不效忠於陛下還能效忠於誰?我輩儒生,學得文武藝便是為了賣入帝王家,盡心竭力,為的是修身治國平天下,若是這天下亂了,禮崩樂壞,綱紀廢弛,於我們有什麽好處,後世人讀史會不會笑話我輩儒生無能?陰謀家求亂,而儒者但求安穩泰平。”
方延歲沒有再說什麽。他也是儒生,能明白昆山玉這番話的涵義。
“我這些年輾轉各地,見到了多地之世情民風。”他牽著馬率先往京城方向走去,邊走邊說:“當年我從陛下身邊離開的時候,她就叮囑過我要緊盯著杜氏一族,她高瞻遠矚,想來是早就覺察到了杜家的不妥。我費心搜羅證據多年,也的確找到了不少杜氏朋黨為禍地方的證據——但我不確定那些證據用來對付杜家是否足夠。”
“車到山前必有路。”昆山玉跟在他身後如是說道:“陛下打定了主意要先清算她的母舅,我們做臣子的竭力輔佐便是。”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要去大同見陛下一面。”
“我自會為你安排恰當的時間帶你趕赴大同。”
方延歲沒再說什麽。
他要去大同不僅是為了韓國公,還是為了另一樁事情。當初他從嘉禾身邊離開的時候,嘉禾交待了他兩件事,一件事針對杜家,另一件事則有些莫名奇妙,是讓他在徽州一帶尋找一個周姓的孩子。
徽州姓周的孩子多不勝數,即便嘉禾還給出了另一些限制條件,譬如說那孩子是農戶出身,父親早逝母親守寡、比她要年幼九歲之類的,可符合要求的仍舊是一抓一大把。
方延歲到江南的時日不算長,短時間內未能完成嘉禾的要求,他打算去大同一趟陳明此事,不過,這件事他並不打算對昆山玉細說。
回京一路上,他們二人聊得更多的還是杜家的事情,這些年杜雍稱病,看似無官無職,可是他的幾個兒子都陸續出仕,品階不低。而這些功勳出身的國公,當年在打天下的過程之中攢下了一批心腹,雖說現在已不是有蓄養食客風氣的先秦,也不是講究門生故吏之誼的秦漢,可那些曾經效命過杜雍的人,會自然而然的與杜家結為一黨,這也著實讓人頭疼。
說著說著,昆山玉停住了腳步。
方延歲擡頭,順著他的目光往遠處望去,看見了一群錦袍輕騎的年輕人,正馭馬疾行而來。
“趙游舟?”方延歲記性不錯,還記得那張在男子中堪稱禍水的臉。當初他之所以被調往外地為官,明面上的理由就是這個男人對他的構陷。
“小方大人,好久不見。”趙游舟勒住坐騎韁繩,在馬上朗聲說道:“我聽說小方大人回京,特來迎接。”
“趙鎮撫使不在陛下身邊,為何到了此地?”
趙游舟輕嗤,因自己的弟弟是被秘密送往南方的,其餘人對此並不知曉,故而他也就大大方方答道:“我的弟弟陪在陛下身邊,我也就可以安心從大同離開,回到京師為她辦事。聽說小方大人有了新的官職?恭喜。”
趙游舟的“恭喜”二字聽起來頗有些虛偽,方延歲卻也無心與他糾纏,拱手回應道:“官銜授之於陛下,鎮撫使如有異議,找陛下便是。官印官袍都在刑部官署,我要去那裏走一趟,就不與鎮撫使多聊。”
趙游舟卻從馬上跳了下來,“方大人既然已是刑部之官,便該管刑訊之事,對不對?”
方延歲不知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迷惑的看著他。
“京中新出了一樁命案,大人若是好奇,不妨跟我前去一探究竟。”
方延歲與昆山玉對視一眼,從彼此眼中看到的盡是茫然。但他們終究還是跟在了趙游舟身後,和他一起走到了——韓國公府。
“韓國公府發生什麽命案了?”才回到北京的方延歲對許多事情都還摸不著頭腦,忍不住問道。
“不急。”趙游舟瞥了他一眼。
話音才落,杜府側門打開,有小廝走出,在大門裝點上素白的麻布——這是表明,府中死了重要的人物。
“杜雍死了?”方延歲激動到聲音略顫。他聽說杜雍病重,似乎已經到了氣息奄奄的地步。如果他真能這樣病死,那再好不過。
“不,是杜康氏死了。”趙游舟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兩年的時間裏,他先是奉命前往京畿之地為縣官,之後又被調往淮河一帶,再然後是江南,在一個地方的任期往往不會超過幾個月,而每一次調官,都離北京越來越遠。
世人都道方延歲是失了聖心,被趙氏兄弟這等奸人構陷,所以才會有如此顛簸流離之苦,卻不知這兩年時間來,方延歲便等同於是嘉禾的眼睛與雙足,替她走過千裏河山,看民風世情。
如無意外,方延歲應當還會在地方再磨煉幾年,等到什麽時候女皇覺得他閱歷足夠豐厚了,再將他調回身邊委以重任。方延歲是禦前翰林中最是年輕的一位,倒也不用怕這些蹉跎。
可是才調離京師不過兩年,方延歲便被召回了京師。使他能夠回京的人是昆山玉,昆山玉答應為嘉禾對付韓國公一族,但指明了他需要一名馬前卒——方延歲。
外出歷練過兩年的方延歲仍然是少年人的容貌,但眉宇間的沈穩與英氣更勝從前。他並未攜帶多少隨從,只以兩名護衛跟隨,舍去了相對舒適卻也行程緩慢的轎輦馬車,揚鞭策馬而來。昆山玉站在京師南城門外迎接故人,遠遠看見煙塵飛揚,駿馬嘶鳴之後被穩穩勒住,馬上少年身形矮小卻身手利落,翻身下馬之後理了理沾上了灰塵的儒袍,朝著昆山玉一揖。
“別來無恙否,辭遠?”昆山玉笑道,以方延歲的字“辭遠”呼之。他是帝師方翰林之幼子,出生之後父母愛惜至極,常言道男兒志在四方,可方氏夫婦卻為兒子起名“延歲”,在他舉行冠禮之時為其賜字“辭遠”,意為希望這個幼子能夠不經世事風霜,就留在他們老倆口身邊,平安順遂一生。熟料方延歲卻走上了一條完全與父母相反的道路,小小年紀躋身仕途,之後便是長年的東奔西走,流離不定。比起在京中生活的那些文人士子,方延歲的面容中看得出明顯的風霜痕跡,少年人的青澀稚氣在他的眉宇中已然褪去,在他臉上所能看到的,更多的是如同成人一般的堅毅。
“我一切安好。”他開口,變聲期的嗓音略為沙啞,“陛下如何?”
“果然一開口問得就是陛下。你放心陛下也一切都好,眼下正在大同,等到你手頭的差使忙完了,有時間的話可以去看看她。”昆山玉以一種算是輕快的語氣說道。
“可我聽說陛下在大同城下遭遇了一場伏殺。”方延歲眉宇緊鎖,“是什麽人膽敢謀害陛下,這樣的逆賊當誅九族,以正綱紀。”
“陛下將你調回京師,為的便是此事。”
方延歲點頭,“我已得到消息,陛下希望我能夠追查逆賊。你放心我必不辜負陛下所托。”
昆山玉頷首,臉色忽然一變,“方延歲接旨——”
聖旨是不久前才寫就的,天子授意、內閣擬旨,越過了司禮監批紅,直接頒發出來,交到了昆山玉手中,只等著昆山玉念給方延歲聽。
這是一道授予方延歲官職的聖旨,命未滿二十的方延歲為刑部主事,掌律令及奏讞。這是莫大的榮耀與責任,方延歲稍顯猶豫,最終還是坦然接旨。待到他握住了聖旨從地上起身之時,昆山玉親自攙扶了他一把,對他說:“你過去便博學廣聞,尤擅律法,你的父親又是名聲赫赫的儒者,天下士子之首腦,我們這些人之中,除了你我想不出還有別的什麽人可以但當此任。陛下對你寄予厚望,原是想直接任用你為員外郎,你雖年少,卻不知比那些成日裏屍位素餐的老臣強不知多少倍。可是你畢竟年少,貿然將你捧上過高的位子,恐怕會為你惹來災禍,故而陛下只授你主事一職。然你需知,你身負皇命,有陛下的旨意為你撐腰,若刑部之中有誰阻礙你查案審人,你大可告知內閣稟報陛下。”
“我明白的。”站在這人煙稀少的城郊官道,方延歲眺望了一眼遠處北京的巍峨城墻,闊別多年再回到京城,這裏是他的故鄉也是這天下最危險的角逐場,他心中感慨萬千,各種覆雜的情感交織,“關於逆賊之事,陛下……可有線索?”
他知道是有的,在匆忙趕赴京城這一路上,他已經得到了不少相關的消息,有關長公主的戰場失蹤,杜氏一族的蠢蠢欲動。
“想要害陛下的人是誰,你我都心裏有數。只是要阻止他們的野心,不容易。”昆山玉攏著雙手,淡淡然的惆悵。
“皇太後會出手麽?”
“太後已經出手了。”昆山玉說道:“派去了梁覃前往大同,監視陛下。不過你放心,這一次內閣是站在陛下身後的。”
“內閣站在陛下身後便是忠於陛下麽?”方延歲忽然扭頭看向昆山玉,目光冷厲如刀劍。
昆山玉並不躲避他的眼神,說:“我是內閣首輔之重孫,我若是為內閣說什麽好話,你必然覺得我是存心包庇。可我還是想說,為人臣者,不效忠於陛下還能效忠於誰?我輩儒生,學得文武藝便是為了賣入帝王家,盡心竭力,為的是修身治國平天下,若是這天下亂了,禮崩樂壞,綱紀廢弛,於我們有什麽好處,後世人讀史會不會笑話我輩儒生無能?陰謀家求亂,而儒者但求安穩泰平。”
方延歲沒有再說什麽。他也是儒生,能明白昆山玉這番話的涵義。
“我這些年輾轉各地,見到了多地之世情民風。”他牽著馬率先往京城方向走去,邊走邊說:“當年我從陛下身邊離開的時候,她就叮囑過我要緊盯著杜氏一族,她高瞻遠矚,想來是早就覺察到了杜家的不妥。我費心搜羅證據多年,也的確找到了不少杜氏朋黨為禍地方的證據——但我不確定那些證據用來對付杜家是否足夠。”
“車到山前必有路。”昆山玉跟在他身後如是說道:“陛下打定了主意要先清算她的母舅,我們做臣子的竭力輔佐便是。”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要去大同見陛下一面。”
“我自會為你安排恰當的時間帶你趕赴大同。”
方延歲沒再說什麽。
他要去大同不僅是為了韓國公,還是為了另一樁事情。當初他從嘉禾身邊離開的時候,嘉禾交待了他兩件事,一件事針對杜家,另一件事則有些莫名奇妙,是讓他在徽州一帶尋找一個周姓的孩子。
徽州姓周的孩子多不勝數,即便嘉禾還給出了另一些限制條件,譬如說那孩子是農戶出身,父親早逝母親守寡、比她要年幼九歲之類的,可符合要求的仍舊是一抓一大把。
方延歲到江南的時日不算長,短時間內未能完成嘉禾的要求,他打算去大同一趟陳明此事,不過,這件事他並不打算對昆山玉細說。
回京一路上,他們二人聊得更多的還是杜家的事情,這些年杜雍稱病,看似無官無職,可是他的幾個兒子都陸續出仕,品階不低。而這些功勳出身的國公,當年在打天下的過程之中攢下了一批心腹,雖說現在已不是有蓄養食客風氣的先秦,也不是講究門生故吏之誼的秦漢,可那些曾經效命過杜雍的人,會自然而然的與杜家結為一黨,這也著實讓人頭疼。
說著說著,昆山玉停住了腳步。
方延歲擡頭,順著他的目光往遠處望去,看見了一群錦袍輕騎的年輕人,正馭馬疾行而來。
“趙游舟?”方延歲記性不錯,還記得那張在男子中堪稱禍水的臉。當初他之所以被調往外地為官,明面上的理由就是這個男人對他的構陷。
“小方大人,好久不見。”趙游舟勒住坐騎韁繩,在馬上朗聲說道:“我聽說小方大人回京,特來迎接。”
“趙鎮撫使不在陛下身邊,為何到了此地?”
趙游舟輕嗤,因自己的弟弟是被秘密送往南方的,其餘人對此並不知曉,故而他也就大大方方答道:“我的弟弟陪在陛下身邊,我也就可以安心從大同離開,回到京師為她辦事。聽說小方大人有了新的官職?恭喜。”
趙游舟的“恭喜”二字聽起來頗有些虛偽,方延歲卻也無心與他糾纏,拱手回應道:“官銜授之於陛下,鎮撫使如有異議,找陛下便是。官印官袍都在刑部官署,我要去那裏走一趟,就不與鎮撫使多聊。”
趙游舟卻從馬上跳了下來,“方大人既然已是刑部之官,便該管刑訊之事,對不對?”
方延歲不知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迷惑的看著他。
“京中新出了一樁命案,大人若是好奇,不妨跟我前去一探究竟。”
方延歲與昆山玉對視一眼,從彼此眼中看到的盡是茫然。但他們終究還是跟在了趙游舟身後,和他一起走到了——韓國公府。
“韓國公府發生什麽命案了?”才回到北京的方延歲對許多事情都還摸不著頭腦,忍不住問道。
“不急。”趙游舟瞥了他一眼。
話音才落,杜府側門打開,有小廝走出,在大門裝點上素白的麻布——這是表明,府中死了重要的人物。
“杜雍死了?”方延歲激動到聲音略顫。他聽說杜雍病重,似乎已經到了氣息奄奄的地步。如果他真能這樣病死,那再好不過。
“不,是杜康氏死了。”趙游舟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