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番外三·錦繡 “文文,我是不能沒有你的。”
關燈
小
中
大
第222章 番外三·錦繡“文文,我是不能沒有你的。”
容順二年三月十六,齊家又多了一位小公子,單名曰宬,擬字為經笥。
太傅夫人的生產之事論理說是齊家的私事,旁人不該打聽,只是現如今太傅身在其位,與幼帝的關系又極其微妙,那麽這一胎是男是女就尤其關鍵了:倘若是女則相安無事,或許日後還能與幼帝成婚,從此齊蕭兩姓化幹戈為玉帛;倘若是男,那就……
結果最終還真是個男丁。
一時之間朝野看似平靜,背地裏卻難免議論紛紛:太傅已得子,或許他自己無意爭大位,可他又會不會為自己的兒子爭呢?而面對這位齊家的小公子,幼帝又當如何自處?
真是亂了套了。
與此同時,太傅嫡長子的名諱又傳進了世人耳中。
齊宬,齊經笥。
宬,藏書之室也;經笥,飽學之人也。
這個名諱倒是有些閑雲野鶴避鋒芒的意思,也許太傅並不期許自己的兒子能篡位奪權、只希望他勤勉讀書修齊治平?又或許這名字不過是個障眼法,只為遮蔽他們齊家更大的野心?
沒人猜得透。
而朝野上下這些亂七八糟的猜測是半點不能進風荷苑的大門的,這裏清清靜靜,仍是一派和樂錦繡的氣氛。
太傅大人在夫人有孕期間便很少親自過問朝事了,如今孩子出生,他就更是半步不離家,連朝會都曠了小半月。倒不是因為別的,實在是他夫人的身體太過文弱,這次生產更是圍著鬼門關打轉,產後數日都未恢覆精神,終日都是懨懨的。
她自己沒什麽力氣,倒是喜歡逗弄孩子,只要醒過來就非要人把孩子抱到她身邊,看個沒夠。
堯氏也來風荷苑照顧沈西泠了,看著她瘦弱的那個可憐模樣心疼得緊,一個勁兒地說她辛苦,看到孩子時又說:“你瞧瞧你,自己瘦成這樣了,卻把這小家夥養得結實,也真是苦了你。”
這話不假,齊宬是足月出生的,生下來的時候可沈了,每天都很有精神頭,那雙生得與齊嬰極為肖似的眼睛一直睜著,也不愛哭,就一直瞧著人。
討人喜歡得緊。
沈西泠如今是拿這孩子當眼珠子,白日裏看一整天都不嫌多,到了晚上還要繼續看,每每都令齊嬰深感無奈。
他勸她休息,她也是不聽,只一個勁兒端詳孩子的五官,還同他討論孩子生得像誰,更言之鑿鑿地說:“我覺得他還是更像你一些——你瞧他的眼睛,眼尾的弧度都同你一樣,還有鼻子,你看你看……”
齊嬰實在不知道一個還沒滿月的孩子能談什麽眼尾的弧度,但是也不便同自家夫人唱反調,於是只點頭附和,哄了一陣後好不容易才叫水佩進來把孩子抱給乳母,自己又開始親自哄夫人睡覺。
只是他夫人比孩子還難哄,宬兒一被抱走她便在床上翻來覆去,過了一會兒還拉著他的手憂憂愁愁地問:“……我是不是本該生一個女孩子的?”
齊嬰聞言挑了挑眉,又聽她有些自責地說:“若是男丁,無論於你還是於孩子……想來都是負累。”
沈西泠早就不是閨閣中的小女兒了,她已經能看清朝局,更深知宬兒的到來對於大梁朝野有著怎樣非同一般的意義。所有人都必定會緊緊盯著這個孩子,齊嬰也必定會為此背上更多無形的負擔。
宬兒降生沈西泠當然歡喜,只是……心中又難免生出惶惑之感,一時之間也難以平息。
這時齊嬰摟著她肩膀的手微微一緊,她靠在了他懷裏,再次被熟悉的甘松香圍繞,又聽到他平穩的心跳聲,耳中聽他言道:“沒有什麽本該,無論男女都是一樣。”
“什麽事都不會發生。”
他這個人一向不會說什麽好聽的話,譬如此時安慰她,也僅僅只有一句“什麽事都不會發生”,而不會說“我會保護好你們”,可偏偏正是這樣略顯寡淡的話讓沈西泠覺得安穩,也許是因為她從心底裏一直都很篤信他吧。
兩人靜默了一會兒,沈西泠在他懷裏蹭了蹭,隨後又悶悶地說:“……可是我也還想要一個女兒。”
齊嬰:“嗯?”
“女兒多好啊,我還可以給她穿漂亮的衣服、梳漂亮的頭發,”她仰起臉看他,高高興興的,“而且人家都說要兒女雙全才好的,團子多了也比較熱鬧嘛——何況萬一宬兒性子隨你不喜歡說話怎麽辦,那我們豈不是沒的玩了?”
這後半句話有點不對味,齊嬰皺了皺眉,表達了自己的些許疑惑:“……你的性子不是也不多話麽?”
何止是不多話,小時候簡直是個悶葫蘆,連身體不舒服也要自己悶著硬扛,屢屢令他頭疼。
沈西泠忽而被揭了短,一時有些語塞,過了一會兒才哼哼唧唧地反駁,說:“那、那是小時候,而且我其實很活潑的,都是你那時候太兇了我才不敢說話……”
……血口噴人,無稽之談。
可是齊嬰又能怎麽辦?總不興跟個小姑娘計較,遂口中仍然稱是,又低頭哄著她休息。
唉,其實說起來,沈西泠已為人母,早不能算是小姑娘了,只是在他眼中……恐怕她一生都難以擺脫這個稱呼。
是需要他照顧和遷就的人。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齊宬已經四歲,到了該讀書的年紀。
其實他三歲便已啟蒙,但正兒八經拜先生還是等到了四歲上,因為他母親疼他總不想他小小年紀就被困在書齋之中,更時常跟他說:“宬兒還小呢,不著急讀書習字,便是長大了也不要太為難自己,質性自然才是最好的。”
他隱約覺得母親的說法和自己伯父伯母的有些不同——他可是聽說的了,他的表兄齊泰三歲就已經被他母親逼著讀書了,倘若背不出論語,還要被小戒尺打手板呢。
他頗感費解,又心想這都是自己的母親太過心慈的緣故,而慈母多敗兒,他是不能放任自流的,於是便自己在母親看不見的時候偷偷上進,更時不時拿書去向自己的父親討教。
父親倒是不阻止他讀書,但也並未怎麽督促他,他問他就答,他不問他就只作無事發生。可惜就是這樣後來也被母親發現了,母親很生氣,責怪父親對他太嚴厲了,而他父親一向很順著母親,無論母親說什麽都答應,此後就不太親自指點他讀書了。
因家中是這麽一副情形,他這讀書就成了一樁麻煩,可嘆他的父親明明是江左榜眼、大梁太傅,可竟沒法親自教他讀書,因此到了四歲上他就只好轉拜他人為師。
先生也是父母的熟人,乃是嘉合年間的狀元,他的世叔韓非池。
韓先生正與他的父母不同,平日裏雖待他十分和煦,可遇到讀書上的事便陡然嚴厲起來,三令五申耳提面命,似唯恐他不成器一般。
先生一切都好,只一件事常令他有些不解,便是不由他讀閑書。
這事值得多說兩句。
話說齊宬生來聰敏好學,即便韓非池給他布置的課業一向十分繁重,他也總能提前完成,剩餘的工夫便喜好跑進父親的忘室讀書。
他心中很崇敬自己的父親,自然想讀父親愛讀的書,後來母親告訴他父親最鐘愛的是抱樸公的文集,等他識字再多一些便也可以讀上一讀了。
他母親一直覺得他識字不多,實則像文人雅集一類的東西他已基本能夠讀通,後來有一日便偷偷拿了父親的書,預備下學後好生研讀一番。
不料這書卻被韓先生發現了。
韓先生當時很生氣,且除生氣之外更有些覆雜的情緒,當時他並未全然拆解得清,只是聽韓先生很嚴肅地禁止他再讀這一類的書。
他很困惑,不知為何不許讀,明明那些書連父親都愛讀的。
他這麽問了,韓先生卻嘆了口氣,默了很久才答曰:“那些書固然也是好的,只是恐磨去少年人崢嶸的棱角……倘若你喜歡,再大些讀也不遲。”
齊宬對這話不甚懂,後來還去問過父親怎麽解,彼時父親的神情也略有些晦澀,但他後來只是笑了笑,告訴他說:“且聽先生的吧,往後的事,總要往後才能做打算。”
齊宬似懂非懂。
除了這些讀書上的小小是非之外,齊宬的幼年時光都度過得十分平順。
想來他這樣的出身,想不平順也是很困難的了:他的父親是主掌生殺的權臣,連天子見了也要敬稱一聲“老師”;母親手中握著江左財脈,更與江北有很深的交情,走到哪裏都有人行方便;至於朝中的各級官員,大半都是他父親的學生,逢年過節來風荷苑拜會父親時還常常會給他捎來些新鮮玩意兒,他真是什麽都不缺了。
唯一缺的只有兄弟姐妹。
其實表親他還是有不少的,只是沒有親生的兄弟姐妹,這便讓他稍感寂寞。他和父親母親一起住在風荷苑,並不時常會回本家,這就導致他常日裏很少齡的孩子可以作伴,可謂是一樁遺憾。
他是很想要個弟弟或者妹妹的,而母親也與他想得一樣。照理說在他們家,一樁事情只要得到了母親的首肯,那它成真便是板上釘釘的事了,畢竟父親那樣疼愛母親,無論她說什麽都會答應的。
可偏偏就是這個生弟弟妹妹的事情,父親怎麽都不肯松口,鬧得母親時不時就要為此生氣。
這事兒說起來也不能怪齊嬰,實在是沈西泠的身體過於文弱了,當初生宬兒的時候傷了元氣,一連這麽多年都沒能完全養回來,倘若再生一個孩子,萬一出事怎麽辦?
他們已經有宬兒了,何必再冒險再生一個?齊嬰想得通透,並不囿於什麽多福的說法,他只希望沈西泠能平平安安的,不要有任何危險才好。
可他的這番苦心沈西泠卻不能全然體諒,她只是一心想要生個漂亮的女娃娃、可人的小棉襖,為此真可以說是費盡心機。
她先是好言好語地跟齊嬰講道理,在他不允後又開始假哭假鬧,結果沒想到連這些招數都失了效,十分令她喪氣。但是商賈的習性最為狡猾堅韌,她才不放棄呢,一面好好養著身體,一面又經年累月地纏著他,到後來甚至在床榻上也開始跟他動小心思,只可惜沒有一次得逞。
他是認真的,在這件事上一點都不讓著她。
沈西泠快氣死了。這些年他一直對她百依百順,自然將她的小脾氣養得有些嬌蠻了起來,如今真是一點都受不得氣,在某一夜她再次動小心思而未遂之後便徹底哄不好了,自己把被子一卷就縮到了床角,要趕齊嬰去睡書房。
太傅大人的天人之智可不是浪得虛名,用在哄夫人一道上也十分出類拔萃。他隔著錦被將人摟住,一番溫言之後又是語重心長,反問她:“你是真不懂得我的心思?”
他在嘆氣,顯得有些傷懷。
就像他寵愛她一樣,她也是很心疼他的、最聽不得他嘆氣,一聽他這般傷懷她的氣就已經消了大半,只剩小半還堵在心裏,讓她不接他的話。
他也不介懷,只是輕輕從她身後環著她,很珍惜地輕輕親吻著她散落在枕上的青絲,聲音低沈而柔情,說:“文文,我是不能沒有你的。”
她的心弦一動。
“我可以失去很多,”說到這裏他頓了頓,這個小小的停頓在此時顯得有些微妙,好像昭示著這個“很多”究竟有怎樣的分量,隨後才慢慢接下去,“……但是你不在其中。”
我是不能失去你的。
這能算是情話麽?也許算,也許不算——他似乎總在躲避著陳情,可偏偏那些情意是很深切的,即便他的表達每次都這樣克制,最終還是能清清楚楚地沁到沈西泠的心底。
讓她感覺到他有多麽愛她。
也讓她感覺到她是多麽不該跟他鬧脾氣。
沈西泠又服軟了,過了一會兒就自己抱著被子主動轉向他、又溫溫柔柔地靠進他懷裏,抱著他說:“……好了嘛,我再也不說生小團子的事了。”
她的這番小妥協似乎令他很愉悅,她能感覺到他方才的沈重正在散去,聲音中染著淡淡的笑意,誇她說:“真乖。”
被誇獎後的沈西泠總有些小小的開心,她默默高興了一會兒,隨即也嘆了口氣,窩在他懷裏悶悶地說:“太可惜了,女孩子一定很可愛的,又聰明又溫柔,還比男孩子好教養。”
這話說完半晌沒得到回應,沈西泠擡起頭,卻見齊嬰正似笑非笑地看著她。
“聰明溫柔確實不假,但好不好養就未必了,”他意有所指地說,“大了以後還時不時要鬧脾氣,可不好招架。”
這話說的……
沈西泠一聽就知道他在指桑罵槐,氣得鼻子都皺了起來,她在他懷裏打他鬧他,兩人先是笑鬧了一會兒,隨後便在嬉戲中纏綿起來。
情濃無比。
因在生女一事上齊嬰的態度實在太過堅決,沈西泠就只好另尋他路。為了圓自己的女兒夢、同時也為了給宬兒找一個玩伴,她便折衷想了個法子,時常請弟妹寧氏帶著她的女兒齊念來風荷苑做客。
這事兒齊嬰也是讚同。
當初淆山大亂中他的四弟齊樂曾無辜枉死,身後只留下妻女。而寧氏也是情深,即便齊家一直鼓勵她再嫁、不要再溺於悲傷,可她卻堅持不肯,寧願守著對亡夫的懷緬一個人將孩子帶大。
她如此執拗,齊家人也都不好再說什麽,齊嬰更不便置喙,只能盡力將弟妹和侄女照顧好。念兒多來風荷苑也是好事,這樣世人便能知道她和她母親都在他的蔭蔽之下,往後一生都是有他撐腰的。
大人們的這些考慮是不為孩子們所知的,他們還小,自然只顧得歡騰。
小念兒正比宬兒大一歲,性子愛笑,又比宬兒話多,每回來都鬧騰騰的,拉著宬兒到處跑。而齊宬雖則年幼,性情卻比姐姐穩重許多,更在母親的提點下對這位姐姐十分謙讓,時時處處都照顧著她,讓念兒越發喜歡來風荷苑了,小丫頭每回來了都不肯走。
不過兩人一道玩樂的幼年時光說來也沒有多長,因為等齊宬到了五歲便忽然開始講起了禮節,稱男女有別應有界限,於是便再不肯跟小時候那樣和念兒姐姐親密無間了。念兒很不高興,為此哇哇大哭了好幾回,齊宬便蹲在她身邊講道理,皺著眉頭板板正正的那個模樣真是像極了他父親,連堯氏都說他和齊嬰小時候宛如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別說模樣了,就是性子和說話的語氣都十分肖似。
惹得沈西泠也是哭笑不得。
宬兒像齊嬰,她自然是一百一千個高興的,可是她知道那個人除了有他的好,更深處藏的卻是負累——他並不是一個過得輕松的人,相反,他每一步都走得極其艱難。
作為母親,她所期望的並不是自己的孩子能有多麽成器,而僅僅只希望他能平安喜樂一生順遂,有她和他父親護著,不必為那些兇險的世情詭詐所裹挾,也不必時時面對割舍和選擇,那些他父親畢生都註定無法得到的“心向往之”,她希望她的宬兒都能一一擁有。
這樣美好的寄望一直平順地存於沈西泠心間,他們一家人也的確安享了一段寧靜美好的歲月。
只是容順七年驟然發生的那件事最終還是讓沈西泠明白……原來爭鬥與廝殺,始終蟄伏在他們身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容順二年三月十六,齊家又多了一位小公子,單名曰宬,擬字為經笥。
太傅夫人的生產之事論理說是齊家的私事,旁人不該打聽,只是現如今太傅身在其位,與幼帝的關系又極其微妙,那麽這一胎是男是女就尤其關鍵了:倘若是女則相安無事,或許日後還能與幼帝成婚,從此齊蕭兩姓化幹戈為玉帛;倘若是男,那就……
結果最終還真是個男丁。
一時之間朝野看似平靜,背地裏卻難免議論紛紛:太傅已得子,或許他自己無意爭大位,可他又會不會為自己的兒子爭呢?而面對這位齊家的小公子,幼帝又當如何自處?
真是亂了套了。
與此同時,太傅嫡長子的名諱又傳進了世人耳中。
齊宬,齊經笥。
宬,藏書之室也;經笥,飽學之人也。
這個名諱倒是有些閑雲野鶴避鋒芒的意思,也許太傅並不期許自己的兒子能篡位奪權、只希望他勤勉讀書修齊治平?又或許這名字不過是個障眼法,只為遮蔽他們齊家更大的野心?
沒人猜得透。
而朝野上下這些亂七八糟的猜測是半點不能進風荷苑的大門的,這裏清清靜靜,仍是一派和樂錦繡的氣氛。
太傅大人在夫人有孕期間便很少親自過問朝事了,如今孩子出生,他就更是半步不離家,連朝會都曠了小半月。倒不是因為別的,實在是他夫人的身體太過文弱,這次生產更是圍著鬼門關打轉,產後數日都未恢覆精神,終日都是懨懨的。
她自己沒什麽力氣,倒是喜歡逗弄孩子,只要醒過來就非要人把孩子抱到她身邊,看個沒夠。
堯氏也來風荷苑照顧沈西泠了,看著她瘦弱的那個可憐模樣心疼得緊,一個勁兒地說她辛苦,看到孩子時又說:“你瞧瞧你,自己瘦成這樣了,卻把這小家夥養得結實,也真是苦了你。”
這話不假,齊宬是足月出生的,生下來的時候可沈了,每天都很有精神頭,那雙生得與齊嬰極為肖似的眼睛一直睜著,也不愛哭,就一直瞧著人。
討人喜歡得緊。
沈西泠如今是拿這孩子當眼珠子,白日裏看一整天都不嫌多,到了晚上還要繼續看,每每都令齊嬰深感無奈。
他勸她休息,她也是不聽,只一個勁兒端詳孩子的五官,還同他討論孩子生得像誰,更言之鑿鑿地說:“我覺得他還是更像你一些——你瞧他的眼睛,眼尾的弧度都同你一樣,還有鼻子,你看你看……”
齊嬰實在不知道一個還沒滿月的孩子能談什麽眼尾的弧度,但是也不便同自家夫人唱反調,於是只點頭附和,哄了一陣後好不容易才叫水佩進來把孩子抱給乳母,自己又開始親自哄夫人睡覺。
只是他夫人比孩子還難哄,宬兒一被抱走她便在床上翻來覆去,過了一會兒還拉著他的手憂憂愁愁地問:“……我是不是本該生一個女孩子的?”
齊嬰聞言挑了挑眉,又聽她有些自責地說:“若是男丁,無論於你還是於孩子……想來都是負累。”
沈西泠早就不是閨閣中的小女兒了,她已經能看清朝局,更深知宬兒的到來對於大梁朝野有著怎樣非同一般的意義。所有人都必定會緊緊盯著這個孩子,齊嬰也必定會為此背上更多無形的負擔。
宬兒降生沈西泠當然歡喜,只是……心中又難免生出惶惑之感,一時之間也難以平息。
這時齊嬰摟著她肩膀的手微微一緊,她靠在了他懷裏,再次被熟悉的甘松香圍繞,又聽到他平穩的心跳聲,耳中聽他言道:“沒有什麽本該,無論男女都是一樣。”
“什麽事都不會發生。”
他這個人一向不會說什麽好聽的話,譬如此時安慰她,也僅僅只有一句“什麽事都不會發生”,而不會說“我會保護好你們”,可偏偏正是這樣略顯寡淡的話讓沈西泠覺得安穩,也許是因為她從心底裏一直都很篤信他吧。
兩人靜默了一會兒,沈西泠在他懷裏蹭了蹭,隨後又悶悶地說:“……可是我也還想要一個女兒。”
齊嬰:“嗯?”
“女兒多好啊,我還可以給她穿漂亮的衣服、梳漂亮的頭發,”她仰起臉看他,高高興興的,“而且人家都說要兒女雙全才好的,團子多了也比較熱鬧嘛——何況萬一宬兒性子隨你不喜歡說話怎麽辦,那我們豈不是沒的玩了?”
這後半句話有點不對味,齊嬰皺了皺眉,表達了自己的些許疑惑:“……你的性子不是也不多話麽?”
何止是不多話,小時候簡直是個悶葫蘆,連身體不舒服也要自己悶著硬扛,屢屢令他頭疼。
沈西泠忽而被揭了短,一時有些語塞,過了一會兒才哼哼唧唧地反駁,說:“那、那是小時候,而且我其實很活潑的,都是你那時候太兇了我才不敢說話……”
……血口噴人,無稽之談。
可是齊嬰又能怎麽辦?總不興跟個小姑娘計較,遂口中仍然稱是,又低頭哄著她休息。
唉,其實說起來,沈西泠已為人母,早不能算是小姑娘了,只是在他眼中……恐怕她一生都難以擺脫這個稱呼。
是需要他照顧和遷就的人。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齊宬已經四歲,到了該讀書的年紀。
其實他三歲便已啟蒙,但正兒八經拜先生還是等到了四歲上,因為他母親疼他總不想他小小年紀就被困在書齋之中,更時常跟他說:“宬兒還小呢,不著急讀書習字,便是長大了也不要太為難自己,質性自然才是最好的。”
他隱約覺得母親的說法和自己伯父伯母的有些不同——他可是聽說的了,他的表兄齊泰三歲就已經被他母親逼著讀書了,倘若背不出論語,還要被小戒尺打手板呢。
他頗感費解,又心想這都是自己的母親太過心慈的緣故,而慈母多敗兒,他是不能放任自流的,於是便自己在母親看不見的時候偷偷上進,更時不時拿書去向自己的父親討教。
父親倒是不阻止他讀書,但也並未怎麽督促他,他問他就答,他不問他就只作無事發生。可惜就是這樣後來也被母親發現了,母親很生氣,責怪父親對他太嚴厲了,而他父親一向很順著母親,無論母親說什麽都答應,此後就不太親自指點他讀書了。
因家中是這麽一副情形,他這讀書就成了一樁麻煩,可嘆他的父親明明是江左榜眼、大梁太傅,可竟沒法親自教他讀書,因此到了四歲上他就只好轉拜他人為師。
先生也是父母的熟人,乃是嘉合年間的狀元,他的世叔韓非池。
韓先生正與他的父母不同,平日裏雖待他十分和煦,可遇到讀書上的事便陡然嚴厲起來,三令五申耳提面命,似唯恐他不成器一般。
先生一切都好,只一件事常令他有些不解,便是不由他讀閑書。
這事值得多說兩句。
話說齊宬生來聰敏好學,即便韓非池給他布置的課業一向十分繁重,他也總能提前完成,剩餘的工夫便喜好跑進父親的忘室讀書。
他心中很崇敬自己的父親,自然想讀父親愛讀的書,後來母親告訴他父親最鐘愛的是抱樸公的文集,等他識字再多一些便也可以讀上一讀了。
他母親一直覺得他識字不多,實則像文人雅集一類的東西他已基本能夠讀通,後來有一日便偷偷拿了父親的書,預備下學後好生研讀一番。
不料這書卻被韓先生發現了。
韓先生當時很生氣,且除生氣之外更有些覆雜的情緒,當時他並未全然拆解得清,只是聽韓先生很嚴肅地禁止他再讀這一類的書。
他很困惑,不知為何不許讀,明明那些書連父親都愛讀的。
他這麽問了,韓先生卻嘆了口氣,默了很久才答曰:“那些書固然也是好的,只是恐磨去少年人崢嶸的棱角……倘若你喜歡,再大些讀也不遲。”
齊宬對這話不甚懂,後來還去問過父親怎麽解,彼時父親的神情也略有些晦澀,但他後來只是笑了笑,告訴他說:“且聽先生的吧,往後的事,總要往後才能做打算。”
齊宬似懂非懂。
除了這些讀書上的小小是非之外,齊宬的幼年時光都度過得十分平順。
想來他這樣的出身,想不平順也是很困難的了:他的父親是主掌生殺的權臣,連天子見了也要敬稱一聲“老師”;母親手中握著江左財脈,更與江北有很深的交情,走到哪裏都有人行方便;至於朝中的各級官員,大半都是他父親的學生,逢年過節來風荷苑拜會父親時還常常會給他捎來些新鮮玩意兒,他真是什麽都不缺了。
唯一缺的只有兄弟姐妹。
其實表親他還是有不少的,只是沒有親生的兄弟姐妹,這便讓他稍感寂寞。他和父親母親一起住在風荷苑,並不時常會回本家,這就導致他常日裏很少齡的孩子可以作伴,可謂是一樁遺憾。
他是很想要個弟弟或者妹妹的,而母親也與他想得一樣。照理說在他們家,一樁事情只要得到了母親的首肯,那它成真便是板上釘釘的事了,畢竟父親那樣疼愛母親,無論她說什麽都會答應的。
可偏偏就是這個生弟弟妹妹的事情,父親怎麽都不肯松口,鬧得母親時不時就要為此生氣。
這事兒說起來也不能怪齊嬰,實在是沈西泠的身體過於文弱了,當初生宬兒的時候傷了元氣,一連這麽多年都沒能完全養回來,倘若再生一個孩子,萬一出事怎麽辦?
他們已經有宬兒了,何必再冒險再生一個?齊嬰想得通透,並不囿於什麽多福的說法,他只希望沈西泠能平平安安的,不要有任何危險才好。
可他的這番苦心沈西泠卻不能全然體諒,她只是一心想要生個漂亮的女娃娃、可人的小棉襖,為此真可以說是費盡心機。
她先是好言好語地跟齊嬰講道理,在他不允後又開始假哭假鬧,結果沒想到連這些招數都失了效,十分令她喪氣。但是商賈的習性最為狡猾堅韌,她才不放棄呢,一面好好養著身體,一面又經年累月地纏著他,到後來甚至在床榻上也開始跟他動小心思,只可惜沒有一次得逞。
他是認真的,在這件事上一點都不讓著她。
沈西泠快氣死了。這些年他一直對她百依百順,自然將她的小脾氣養得有些嬌蠻了起來,如今真是一點都受不得氣,在某一夜她再次動小心思而未遂之後便徹底哄不好了,自己把被子一卷就縮到了床角,要趕齊嬰去睡書房。
太傅大人的天人之智可不是浪得虛名,用在哄夫人一道上也十分出類拔萃。他隔著錦被將人摟住,一番溫言之後又是語重心長,反問她:“你是真不懂得我的心思?”
他在嘆氣,顯得有些傷懷。
就像他寵愛她一樣,她也是很心疼他的、最聽不得他嘆氣,一聽他這般傷懷她的氣就已經消了大半,只剩小半還堵在心裏,讓她不接他的話。
他也不介懷,只是輕輕從她身後環著她,很珍惜地輕輕親吻著她散落在枕上的青絲,聲音低沈而柔情,說:“文文,我是不能沒有你的。”
她的心弦一動。
“我可以失去很多,”說到這裏他頓了頓,這個小小的停頓在此時顯得有些微妙,好像昭示著這個“很多”究竟有怎樣的分量,隨後才慢慢接下去,“……但是你不在其中。”
我是不能失去你的。
這能算是情話麽?也許算,也許不算——他似乎總在躲避著陳情,可偏偏那些情意是很深切的,即便他的表達每次都這樣克制,最終還是能清清楚楚地沁到沈西泠的心底。
讓她感覺到他有多麽愛她。
也讓她感覺到她是多麽不該跟他鬧脾氣。
沈西泠又服軟了,過了一會兒就自己抱著被子主動轉向他、又溫溫柔柔地靠進他懷裏,抱著他說:“……好了嘛,我再也不說生小團子的事了。”
她的這番小妥協似乎令他很愉悅,她能感覺到他方才的沈重正在散去,聲音中染著淡淡的笑意,誇她說:“真乖。”
被誇獎後的沈西泠總有些小小的開心,她默默高興了一會兒,隨即也嘆了口氣,窩在他懷裏悶悶地說:“太可惜了,女孩子一定很可愛的,又聰明又溫柔,還比男孩子好教養。”
這話說完半晌沒得到回應,沈西泠擡起頭,卻見齊嬰正似笑非笑地看著她。
“聰明溫柔確實不假,但好不好養就未必了,”他意有所指地說,“大了以後還時不時要鬧脾氣,可不好招架。”
這話說的……
沈西泠一聽就知道他在指桑罵槐,氣得鼻子都皺了起來,她在他懷裏打他鬧他,兩人先是笑鬧了一會兒,隨後便在嬉戲中纏綿起來。
情濃無比。
因在生女一事上齊嬰的態度實在太過堅決,沈西泠就只好另尋他路。為了圓自己的女兒夢、同時也為了給宬兒找一個玩伴,她便折衷想了個法子,時常請弟妹寧氏帶著她的女兒齊念來風荷苑做客。
這事兒齊嬰也是讚同。
當初淆山大亂中他的四弟齊樂曾無辜枉死,身後只留下妻女。而寧氏也是情深,即便齊家一直鼓勵她再嫁、不要再溺於悲傷,可她卻堅持不肯,寧願守著對亡夫的懷緬一個人將孩子帶大。
她如此執拗,齊家人也都不好再說什麽,齊嬰更不便置喙,只能盡力將弟妹和侄女照顧好。念兒多來風荷苑也是好事,這樣世人便能知道她和她母親都在他的蔭蔽之下,往後一生都是有他撐腰的。
大人們的這些考慮是不為孩子們所知的,他們還小,自然只顧得歡騰。
小念兒正比宬兒大一歲,性子愛笑,又比宬兒話多,每回來都鬧騰騰的,拉著宬兒到處跑。而齊宬雖則年幼,性情卻比姐姐穩重許多,更在母親的提點下對這位姐姐十分謙讓,時時處處都照顧著她,讓念兒越發喜歡來風荷苑了,小丫頭每回來了都不肯走。
不過兩人一道玩樂的幼年時光說來也沒有多長,因為等齊宬到了五歲便忽然開始講起了禮節,稱男女有別應有界限,於是便再不肯跟小時候那樣和念兒姐姐親密無間了。念兒很不高興,為此哇哇大哭了好幾回,齊宬便蹲在她身邊講道理,皺著眉頭板板正正的那個模樣真是像極了他父親,連堯氏都說他和齊嬰小時候宛如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別說模樣了,就是性子和說話的語氣都十分肖似。
惹得沈西泠也是哭笑不得。
宬兒像齊嬰,她自然是一百一千個高興的,可是她知道那個人除了有他的好,更深處藏的卻是負累——他並不是一個過得輕松的人,相反,他每一步都走得極其艱難。
作為母親,她所期望的並不是自己的孩子能有多麽成器,而僅僅只希望他能平安喜樂一生順遂,有她和他父親護著,不必為那些兇險的世情詭詐所裹挾,也不必時時面對割舍和選擇,那些他父親畢生都註定無法得到的“心向往之”,她希望她的宬兒都能一一擁有。
這樣美好的寄望一直平順地存於沈西泠心間,他們一家人也的確安享了一段寧靜美好的歲月。
只是容順七年驟然發生的那件事最終還是讓沈西泠明白……原來爭鬥與廝殺,始終蟄伏在他們身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