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關燈
小
中
大
呂布會有來信, 是因為劉協先給他去了信。
皇帝關切了一番師父的起居坐臥,順便也問了幾句前線情況,當然重點還是落在關心師父上面。
呂布收到信,恰好滿心憤懣無處發洩, 所以便都寫在信中, 既是傾訴, 卻也暗暗希冀皇帝能有所作為。
原來董卓派出抵擋南路叛軍的, 主將為胡軫, 底下呂布與華雄都需要聽從胡軫的調令。
胡軫乃是涼州豪強出身,軍中都稱他為“涼州大人”, 是跟隨董卓的老人了。否則,董卓也不會讓他來做主將。
可是胡軫看並州軍出身的呂布不順眼久矣。
早在呂布被舉薦皇帝騎射師父時, 胡軫便組織同僚往牛輔帳中表達過不滿, 要牛輔轉告董卓,不可再厚待並州軍, 卻寒了涼州舊人的心。
牛輔倒是如實轉達了,偏巧遇上董卓因白波賊之事煩心,給罵了一頓趕去平定白波賊了, 到現在還在北路奮戰。
這種情況下, 呂布成了胡軫的屬下,結果可想而知。
胡軫本就對呂布有敵意,而呂布也不是善茬,排兵布陣間摩擦越來越大。
而董卓的這些士卒,在洛陽城中劫掠玩樂了數月, 心都散了,上了前線也一時調整不過來,惦記著搶到的金銀細軟,也沒了那股悍不畏死的勁頭。
如此一來,胡軫越發覺得呂布從中作梗。
因軍紀散漫,胡軫當眾道:“這次作戰,我一定要斬殺一名青綬,你們就都聽令整齊了!”
“必斬一青綬”這話傳到呂布耳朵裏,呂布勃然大怒。
要知道漢時官印佩帶於身,綬即系印紐的絲帶。
官階不同,制印用料和絲帶顏色、織法也不同。
胡軫所說的“青綬”,乃是九卿及兩千石官員所用的銀印青綬。再往上,是三公所用的金印紫綬,再往下則是銅印黑綬。
而呂布擔任的騎督之職,秩比兩千石,正是銀印青綬。
胡軫說“必斬一青綬”。
這話呂布聽著,就跟胡軫要殺他沒什麽區別。
這種情況下,董卓派出的南線部隊不起內訌都算好了,更何況與叛軍最為精銳善戰的孫堅部隊作戰?兩軍在陽人聚展開作戰,胡軫率部一觸即潰,連夜退回廣成聚,又夜驚惶恐,丟盔卸甲,再退十多裏。
直到天明時分,呂布才率部姍姍而來。
胡軫南線不是孫堅對手,節節敗退。
若不是中路徐榮殺到搭救,孫堅率部幾乎可以直取洛陽。
兩軍幾番交戰,最終孫堅斬殺華雄於大谷關。
算起來,董卓派出的南路部隊,是打了大敗仗。
主將胡軫也好,騎督呂布也罷,都逃不了責任,更何況與呂布同級的華雄都戰死了。
呂布一來對胡軫既戒備又憤恨,二來擔心作戰失敗被追責,所以將軍中不堪情形,都寫在給皇帝的信中,言語之間自然責任都是主將的,把自己無可奈何卻又奮勇作戰的形象烘托得很好。
看來呂布找來的這個文書,雖然不太通朝廷的上奏格式,但是寫小說倒是好手。
信末,呂布又感謝了皇帝所賜的鎧甲,為他擋了兩次冷箭,免於受傷。
劉協將呂布的來信細細看了兩遍。
原來沒有什麽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故事,這華雄卻是死在大谷關、死於孫堅刀下了。
董卓帳下,涼州軍與並州軍的矛盾已經激化到明面上了麽?
將領之間互相仇視,底下士卒自然有樣學樣。
劉協目光落在“必斬一青綬”這行字上,不難想象呂布聽到這話時的驚怒,恐怕隱然亦有懼意。
胡軫是跟隨董卓起兵的“涼州大人”。
不管董卓怎麽厚待並州軍,到底涼州軍才是他的私兵。
呂布殺了丁原,已反出原有的組織,又入董卓帳下,卻與董卓舊部不睦,一旦戰事平息,董卓會如何選擇,不言而喻。
呂布雖然驍勇善戰,可是他沒有自己的地盤,沒有糧草儲備。
簡單來說,呂布沒有靠山。
所以呂布寫這一封信給皇帝,也許連他自己都沒想明白,但是劉協卻完全掌控了他的心理。
呂布需要一座靠山。
呂布是幸運的,因為他這唯一的學生乃是極為護短之人。
劉協擱下呂布來信,對一旁侍立的閔貢道:“叫中藏府令來見朕。”
中藏府令乃是宮中保管金銀絲帛等物的官員。
一時中藏府令趕到未央殿,劉協問他宮中財務詳細,又道:“取朕私庫之金,融為官印,配以紫色綬帶。印紐一份為虎,一份為鶴,前者賜給騎督呂奉先,後者賜給帝師盧子幹。”
中藏府令領命而去。
閔貢在旁微感愕然,嘴巴微張,卻不知該說什麽好。
過了半響,閔貢才理順思緒,道:“陛下這是賜下兩份金印紫綬了。官職升遷,恐怕要經過尚書臺,才算正式吧?”
劉協翻著手中的《河圖玉版》,尋找更合適的神跡故事,淡聲道:“呂奉先與盧子幹,都是朕的師父。天地之間,臣民之中,還有何人尊貴能逾越帝師?”
閔貢一噎。
大道理是這個道理,但說白了,那呂布不過教了皇帝幾節騎射課,哪個武人做不得?盧子幹也不過教了皇帝幾節儒學典籍,哪個士人又教不得呢?
劉協又道:“金印紫綬,都出自朕之私庫。朝臣若有哪個不服氣,你叫他來同朕說話。”
閔貢無話可說了。
趙泰一頭汗水跑進來。
他被皇帝勒令,每日要跑步鍛煉,減去他那過分可愛的小肚子。
“我跑完啦。”趙泰胖臉紅撲撲的,笑道:“陛下,今日再講一則故事吧。”
閔貢瞪了跟隨趙泰的宮人一眼,顯然是對趙泰未沐浴更衣就來見皇帝,感到非常不滿。
劉協卻不以為忤,翻出神怪小說來,從中撿了一則“東方泰山,君神姓圓,名常龍;南方衡山,君神姓丹,名靈峙”“潤水如蜜味,服之長生”的故事來講。
趙泰聽完故事,大感滿足,道:“我要把這故事記下來,回去講給哥哥聽。”
劉協微楞,問道:“你可想家?”
趙泰道:“想呀。我剛入宮的時候,半夜醒了,想家哭過好幾次呢。”他畢竟是個真正的九歲孩子。
劉協默然。
趙泰的父親趙融,在叛軍打到洛陽城外時,已攜帶家眷,離開了洛陽。
趙泰又道:“不過入宮之前,我爹就說了,只要我在宮裏聽話,不惹事。等他立了功勞,就跟陛下說,再把我接回去。”
劉協撫了撫他汗津津的腦袋,心中閃過一絲疑慮,趙融要如何立功勞?
趙泰又道:“不過入宮之後,又能騎馬射箭,又有許多好吃的,夜裏有馮玉哥哥陪著我,陛下你脾氣也很好。我就不是那麽想家了。對啦,曹昂哥哥和淳至陽哥哥什麽時候能回來呀?”他還是小孩子思維,想到哪裏便說到哪裏。
“他倆還在前線平亂。”劉協溫和道:“過些時日便回來了。”又問道:“如今夜裏可還會醒?醒了可還會想家哭泣?”
趙泰搖頭笑道:“馮玉哥哥陪著我,我都熟悉了,也就不哭了。最近白日又是騎射又是跑步,晚上都是一覺睡到天亮,哪有功夫醒了哭?”
劉協失笑,松開了他的腦袋,對左右服侍之人道:“帶子龍(趙泰字)下去洗漱一番,別吹風受了涼。”
翌日,中藏府令動作很快,便將皇帝要求的兩枚金印與紫色綬帶都準備好了。
中藏府令攜物上殿,由閔貢轉呈給皇帝觀看。
劉協摩挲著那金印,見印紐一為虎形,一為鶴形,都栩栩如生。
能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制作如此精良,已殊為不易。
劉協對中藏府令的辦事能力有些讚許。
那中藏府令在下首道:“陛下,因制造倉促,這兩枚金印各有一處瑕疵,請讓小臣為陛下指出來,您看下是否要緊。”
劉協捏著金印,聽了這話,才一點頭要閔貢放他上來,忽然又道:“且慢。”
這中藏府令的這番話怎麽這麽耳熟?
劉協回憶了一下。
是了,當初藺相如獻和氏璧的時候,也是這麽騙秦王,然後就要抱玉觸柱威脅秦王遵守諾言了。
中藏府令往上首走到一半被喝止,半條腿虛懸空中,有些進退兩難。
閔貢也反應過來,擋在中藏府令身前,做出了要將人拿下的前置動作。
“陛下?”中藏府令顫聲道,望向皇帝。
“你就站在那裏,用語言描述瑕疵所在即可。”劉協不打算給他近身的機會。
中藏府令左右一望,見皇帝近侍都戒備起來,心知無望,只好脫冠伏地道:“近侍恐怕以為小臣有非常之謀。”
劉協道:“哦?難道不是麽?”
中藏府令以首頓地,懇切道:“小臣豈敢。實是符節令有密事告於陛下,苦於無法屏退左右,得知小臣為陛下制印,因此懇請小臣私下相告於陛下。”
符節令乃是掌管皇帝印璽與皇宮各種紋章的官員。
符節令口中只能告知皇帝的密事,除了傳國玉璽還能有什麽呢?
自何進為宦官所殺,到宦官挾持皇帝太後逃跑,再到董卓占領洛陽,皇宮之中幾次廝殺,宮人死傷無數,就連傳國玉璽也在這動蕩中失蹤了。
劉協現在下敕令,用的還是暫時代替的印璽,並沒有原本的傳國玉璽。
此刻中藏府令說,執掌皇帝印璽的符節令,有事情要告訴皇帝,卻不能給左右聽到,除了關於傳國玉璽的事情,還會有什麽別的事情呢?
這一點,不只劉協意識到了,閔貢等人也都明白過來。
中藏府令這麽一說,雖然口口聲聲說是“密事”,卻已經毫無秘密可言。
劉協苦笑。
看來太過機警也有害處,底下人想密告於他也不容易。
這卻也不能怪劉協。
他上一世為秦二世,一開始遭遇了太多次刺殺。
以至於他現在嗅到一絲不對勁,都會戒心大起,保持距離。
“既然如此,”劉協起身,示意閔貢讓出路來,“朕便同你去會一會這符節令。”
那符節令將事情托付給好友中藏府令之後,便在房中焦灼等待著皇帝的召喚。
誰知沒等到皇帝召喚,反而等到了皇帝禦駕親臨。
“隨朕走走吧。”劉協看了一眼枯坐房中的符節令,與他在皇宮之中漫步,侍從郎官在身後不遠不近的跟隨,既能有一個相對獨立的說話空間,又能保證若有非常之事,郎官能及時施救。
劉協素日在未央殿中,又或在濯龍園中騎射,很少往皇宮別處走。此刻一走才發覺,這皇宮內也已經十室九空。未央殿與濯龍園中,因為皇帝還在的緣故,人員不曾變動。可是其他地方,本就因宮室主人沒了而冷寂下去,如今董卓要行西遷之舉,民眾已遷徙過半,宮中也有先頭人員西行,將長安城中的舊宮殿清掃出來住人。
如此一來,皇宮之中除了皇帝日常起居會用到的地方,別的宮室都已空落無人。
劉協引路,走到一處水間亭榭之上,四處空闊,無人能近。
“說吧。”劉協望著波瀾不興的水面。
他其實並不是很相信受命於天那一套,對傳國玉璽也沒有太大的欲念,有絕對權力的時候,搞一個假的出來非說是真的,也沒人敢反對。但是此時的人都相信,倒也無妨一用,省去許多麻煩。
符節令背對眾郎官,從懷中捧出一方黃綢包裹的物件來。
不用打開黃綢,只看那符節令鄭重其事的模樣,劉協便知道這裏面必然是那傳國玉璽了。
“陛下請觀。”符節令打開了黃綢。
只見卻是一枚玉制的印章,四寸見方,印紐為五條盤龍。
正是失蹤已久的傳國玉璽。
印章翻過來,只見印文乃是八個字,上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赫然是一筆劉協上一世最熟悉不過的字體,出自大秦老丞相李斯之手。
此物乃國之重器。
上一世,劉協把玩摩挲了此物一輩子,此刻如何認不出來。
劉協盯著那枚傳國玉璽,饒是不敬鬼神如他,此刻也不禁有種宿命之感。
萬萬沒想到,自秦而漢,兩世四百年,這枚傳國玉璽又找上了他。
“陛下?”符節令見皇帝著魔般盯住他捧著的玉璽,不禁有些膽寒,急切得解釋道:“此前宮中動蕩,賊子猖獗,小臣恐怕此物遺失,又恐怕為賊人所掌控,所以藏匿了傳國玉璽。然而小臣微末,豈敢久匿天命之物,今見宮中初定,又將車駕西行,聞陛下有先遷民眾之義舉,幸我大漢神器幽而覆顯。因將神器覆歸於陛下,盼來日否極泰來,陛下攜神器旋軫故都!”
這符節令掌管皇帝印璽與紋章,大概是跟器物打交道多了,說話行事也非常有文化人風範。若不是劉協上輩子也算飽讀詩書,否則一時之間都不容易聽明白他在拽什麽文。
劉協一面聽他講述來龍去脈,一面卻已把玉璽重現後會出現的種種情況都推演了一番。
此刻那符節令把話說完,自覺可歌可泣,把自己都說感動了,卻遲遲不聞皇帝的回應。
他想皇帝可能也正在激動,就聽皇帝淡聲吩咐道:“出宮找口枯井,把這玉璽沈下去,派信得過的人守著。”
符節令遲疑又緩慢的發出了一聲,“陛下?”
劉協又道:“你和中藏府令都不可在宮中停留了。”又招手示意左右近前,令人取來紙筆,他修書一封,而後又屏退左右。
符節令看著皇帝這行雲流水般的安排,有點跟不上節奏,“這、這……”
劉協折起寫好的書信,又看了符節令一眼,因這人能藏匿玉璽又獻上,足證忠君愛國之心,便耐著性子解釋了兩句,“你如今獻這玉璽給朕,同獻給董卓沒有區別。朝廷不日將西遷,玉璽留在城中,便是留給討伐董卓的將軍。朕這封書信,便是寫給來人的。這玉璽,也是留給來人的。翌日此人將信與玉璽歸還於朕之日,便是朕重攬大權之時。你與中藏府令此番行事,早有宮中人報於董卓,尋不到玉璽,或在今夜,或在明日,那董卓便要派人來捉你二人。如此,你還不接了朕這書信,出宮藏好玉璽,聽朕差遣?”
符節令這才明白過來,忙接了書信,又道:“陛下如何知道來人是誰?”
劉協想了一想,道:“你留在城中,藏匿起來,待到來將入城,且看他行止。若是來將派人清掃宮室,祭祀太牢,修葺我漢室陵墓,那便將朕的書信與玉璽都給他。若是來人不曾有這等舉動,你便按兵不動,等朕消息。”他清楚前線情況,估計董卓是要頂不住後撤的,到時候先占領洛陽城的,多半會是此刻沖在最前面的孫堅軍隊。
若是能籠絡住孫堅,也即是籠絡住了他的兒子孫策、孫權,為此後朝廷在江東的勢力恢覆埋下了伏筆。
不過人間不如意事,十之□□。
劉協當初還想著,若是能留下袁紹,在洛陽城中扶植起能與董卓抗衡的勢力,便免於天下大亂的局面呢。結果當晚袁紹就掛印出東門而逃了,這誰能挽回得了?
符節令與中藏府令領命之後,揣著皇帝的書信與傳國玉璽,立時出宮遣散家人,藏匿於洛陽城中。
劉協仍回未央殿讀書,一卷書還未看完,董卓果然便來了。
其間閔貢不曾離開。
可見宮中董卓的眼線,不只一人。
左右見事關傳國玉璽,誰不知道報於董卓,會是大功一件呢?
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忠君愛國的,更多的人,最在乎的還是自己能得多少金銀之物去供養家人,又能得什麽官職升遷光耀門楣。
董卓一入殿,便大笑道:“聽說陛下重得了傳國玉璽,這等喜事怎得不宣揚?也好叫天下安心,叫叛軍知難而退。”
劉協自書卷中擡起頭來,迷惑道:“什麽傳國玉璽?”
董卓笑道:“陛下真是頑皮,此事就不必瞞著臣了吧。又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符節令不是求見陛下,獻上傳國玉璽了麽?”
劉協微楞,笑道:“仲穎誤會了。朕是召見符節令,問他能否給仲穎的官印用赤色綬帶。”
漢時綬帶,最尊貴乃是黃赤色,唯皇帝、太後、皇後三人能用。
之下便是赤色,唯有諸侯王、貴人可用。
此時劉協說要給董卓改為赤綬,那簡直是在說要給董卓做諸侯王了。
而漢時的諸侯,從來遵循漢高祖的號令,“異姓封王,天下共擊之”。
劉協這個提議,是相當破格的。
董卓一楞,本是為傳國玉璽而來的,卻被小皇帝突然提出的赤綬誘惑了一下。
他一時間沒想好是要繼續追問傳國玉璽之事,還是詳細詢問赤綬一事。
劉協面色如常,繼續道:“誰知那符節令古板的很,說什麽不可異姓封王,說什麽都不肯給仲穎用赤綬。朕便生氣了,若不是仲穎,朕與眾臣如何還能安坐在這洛陽城中?”
劉協將那符節令痛罵一番。
罵到連董卓都只能為符節令說話了。
董卓摸摸鼻子,道:“嗐,朝廷自有制度如此,卻也怪不得他們……”
“什麽怪不得他們?這樣就是仲穎你好說話。”劉協袖子一擺,怒道:“朕已經叫那符節令滾蛋了!什麽玩意兒!朕還就非給你用這赤綬不可了!非但仲穎你,朕的兩位師父也都要用金印紫綬。誰都別來勸朕!”
董卓又是一楞。
若要陛下不給呂布與盧植用金印紫綬,好似他這諸侯王的赤綬就更破格了。
劉協又道:“仲穎你放心,這赤綬,本就是你該用的。”不等董卓再說什麽,又主動道:“朕聽聞城中民眾遷徙已有七八分,是否朕與百官也該準備啟程了?”
這才是董卓心中的頭等大事。
聽皇帝提起這茬來,董卓便暫且把什麽傳國玉璽與赤綬都拋到腦後去了,忙道:“叛軍猖狂,陛下與百官早走為妙。臣留下來斷後。”
劉協便道:“既然如此,便由仲穎擇日,朕與百官車駕西行。”
皇帝同意動身,董卓松了口氣。他出了皇宮,次日醒來,將宮中事跟左右一說。
帳下謀士便有覺出不對來的。
賈詡道:“這是皇帝不欲將玉璽落於將軍之手,暫使的障眼法罷了。”
董卓也回過神來,急忙令人去追索符節令與中藏府令二人,得知兩人不見蹤影,連家人都連夜出城去了,這才確信自己又上了小皇帝的當。
新仇舊恨加在一起,董卓已在爆發的邊緣,將骨節捏的咯咯作響,紫脹了面皮,怒道:“且待入了長安,我再與他計較!”
劉協也清楚,只能敷衍董卓一時,還要防備董卓的後手。
朝廷要西遷,人心浮動,劉協作為皇帝,雖然年幼,卻也自覺有責任去安撫宗室。劉協借此出宮,前往陽安大長公主府上,府中還住著他的親姐姐,如今的萬年長公主劉清。
劉協與姐姐劉清、還有公主府上幾個同齡的表兄表姐說話。
陽安大長公主膝下有五子一女,長子伏德時年十六,乃是公主所出,行事有度,頗有其父伏完的風采。
劉協留意了伏德幾眼,與眾人寒暄過後,便笑道:“朕這一來,叨擾的大姑母都不好歇息。如今話也說過了,諸位兄弟姐妹仍陪姑母歇息去吧。朕聽說表兄古琴精妙,不知可否為朕奏一曲?”
這便是遣去眾人,只留伏德說話的意思了。
陽安大長公主會意,起身帶領眾小輩退下。
劉協身在宮中,有諸多不便。
他這個表兄伏德卻有隨身的小廝,往民間傳話更為便宜。
伏德撫琴,劉協靜聽。
一曲奏畢,劉協讚了一聲,卻是道:“表兄可知讖緯之道?”
伏德起身,風度翩翩,對答如流,道:“讖者,詭為隱語,預決吉兇,此乃天事。”
“好。”劉協微微一笑,道:“蛾賊作亂時,曾有讖言,道‘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依你之見,這讖言當作何解?”
“這不過亂民胡謅,蠱惑人心罷了,不曾見於《河圖》《洛書》。”
劉協又是一笑,道:“朕這裏卻有幾則從《河圖》《洛書》中來的讖言故事,要偏勞表兄派人,不著痕跡得散布出去了。”
伏德一楞。
他這還是第一次與皇帝說話,只知道皇帝年幼尊貴,可摸不著皇帝的脾氣性情。
劉協勾勾手指,笑道:“表兄且附耳過來。朕同你講一則。”
一時劉協講完赤鳥銜書授王的故事,把他自己說成了漢代自光武帝之後的又一位中興之主。
伏德聽著聽著,眼睛慢慢睜大了。
“如何?”劉協笑問道。
伏德擦了擦額上汗水,遲疑道:“這……”又看了一眼小皇帝,“這的確是《河圖》《洛書》中的讖言……”
可是書裏沒說主人公是眼前的小皇帝啊。
劉協仍是微笑著,問道:“《河圖》《洛書》是怎麽來的?”
伏德乃是飽學之士,立時便答道:“乃是光武帝派人收編著書而成。”
“那不就是了。”劉協老神在在道:“等日後朕再派人重新編寫一番,後世再看,便也是書中早有的讖言了。”
伏德啞口無言,領會了小皇帝的精神,俯身道:“臣這便派身邊家仆,往民間去宣講。”
劉協拍拍他肩膀,笑道:“這是朕派給你的差事,可不要給別人知曉。連大姑母都不可。”
伏德點頭,道:“那若是母親問起……”
有什麽事情是劉協必須屏退旁人,只同伏德說的呢?
劉協道:“你就說,朕是問你願不願意到朕身邊來做郎官。”
伏德點頭,又生出了新的問題,道:“那我是願意還是不願意呢?”
劉協笑吟吟看著他,道:“你說呢?”
“願意?”伏德覷著皇帝的面色,試探道。
劉協滿意了,解決了滯留在洛陽城的最後一樁大事,擺駕回宮,準備西行入長安。
朝廷西遷這日,正是暮春時節。
蔡邕望著皇帝緩緩駛過的車駕,轉身往太學走去。
太學門前,立著兩列壯闊的石碑,在正午明媚的陽光下,閃著聖潔雍容的光。
蔡邕走到第一枚石碑前,以手指輕撫上面的字跡,猶如慈母愛撫嬰孩。
先帝時,因經籍距著述時日久遠,易被庸人牽強附會,貽誤學子,蔡邕便主動請纓,與一眾同僚好友,考察正定《六經》文字。這石碑上的每一個字,都是他當初用朱筆寫好,又請匠人鑿刻的。
“你也來了。”盧植自石碑後轉出來,他也是當初一同校訂之人。
兩位昔日好友對望一眼,想起當初石碑初成之時,立於太學門外,每日來摹寫的學子絡繹不絕,一天之內,便有上千馬車來往於此處,將太學門前堵得水洩不通。
忽忽不過十數年過去,朝廷西遷,太學府中已空無一人,天下的學子也不再往洛陽城中來,反倒是四處逃避戰亂饑荒。
唯有這冷硬的石碑,依舊矗立在太學門前,猶如源遠流長的大漢文脈。
“你聽說義真(皇甫嵩字)將軍之事了麽?”盧植問道。
皇甫嵩到底沒有聽兒子的勸阻,仍是聞詔而至,幾乎喪命於董卓之手。好在其子皇甫壽堅當著眾人向董卓求情,董卓眾意難違,這才放過皇甫嵩的性命。
蔡邕嘆道,“若是我當日在場,也要為義真老將軍求情的。”
“你聽說朱儁之事了麽?”盧植又問道。
董卓原本要征召朱儁來做司徒,誰知派去的使者被朱儁狂噴了一頓,質問董卓為何要行遷都一事。董卓討了個沒意思,也就不用原本很看好的朱儁了。
蔡邕這次只嘆了一聲,道:“仲穎雖然厚待我,我心中卻很痛苦,也只想辭官離去。”
盧植站到他身邊,用他一貫洪亮的嗓音鼓舞好友,“別逃,也別投降。就如這石碑一般,學子們暫且離開了洛陽。禦駕也要西行。可是石碑未毀,大漢血脈未斷,我們終有再回洛陽那一日。”
蔡邕苦笑道:“以你我的年紀,難道還能看得到麽?”
盧植想到他那果敢勇毅的皇帝學生,雖然困厄重重,仍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因朗笑道:“你我的年紀又怎麽了?”他執起好友的手,道:“我的馬車已經在一旁等候多時。我們也該跟隨陛下的腳步,車駕西行而去了。”
待皇帝與百官西行之後,董卓便率領軍隊也往西撤去。
撤軍之時,留下來斷後的部隊卻也有講究。
這時候就分出親疏來了。
董卓要呂布、張遼等人率領並州軍,守住洛陽,為他的主力部隊撤退做掩護。
關鍵時候,董卓最看重的還是他的涼州兵。
而並州軍就成了為可以被犧牲的。
得知朝廷西遷,孫堅對洛陽發動了攻擊。
呂布等人也不傻,斷後當然不會拼死血戰,只做做樣子,便也率部後撤,讓出了洛陽城。
孫堅占領了洛陽城。
此時的洛陽城,卻已經是一座空城。
孫堅正值盛年,原是吳郡富春人,少年英雄,曾做過三縣縣丞,隨朱儁征戰,滅過黃巾軍,是有家國情懷的壯年將軍,加入討伐董卓的義軍後,暫時歸袁術管轄。
如今入了洛陽城,孫堅見城內殘破,連南北宮都荒無人煙,不禁感懷不已,又令士卒修葺邙山漢陵,自己往太牢祭祀。
按照皇帝的吩咐,留在城中的符節令與中藏府令聽到這些情況,便站出來,亮出身份,聲稱要見入城的將軍。
孫堅接見了兩人,按照他們所說,找到城南一口甄官井旁,果然從井中打撈出了傳國玉璽。
符節令這才將書信呈上,道:“陛下早知將軍會趕來救駕,因此修書一封,遣臣奉於將軍。”便將當日皇帝同他說的話轉述了一遍。
孫堅頗為動容,跪地接信,嘆道:“末將必除董賊,再奉傳國玉璽於我大漢天子。”
而百裏之外,正轆轆西行的皇帝車駕,給斷後趕來的呂布等人追上了。
劉協召見呂布入了禦駕,笑問道:“奉先師父,紫綬金印用的可還趁手?”
呂布在董卓軍中,因帶著並州軍,先是為胡軫刁難,又被留下斷後,正是滿腹委屈牢騷之時。他原本也不看重金印銅印的區別,更不在意是紫綬還是青綬,但是這一遭卻是被胡軫給壓制狠了。
紫綬金印,雖然在呂布看來是個虛名,如今卻紮紮實實給他出了一口惡氣。
呂布笑道:“陛下真該看看,那日紫綬金印送到,臣問那胡軫,可還要斬一青綬?胡軫氣得鼻子都歪了。”說著大笑起來,的確是極為暢快的模樣。
劉協也笑,卻笑得有些沈斂。
落了胡軫的面子,壓了董卓不止一次,待到了長安之後,恐怕難以善了。
作者有話要說:好多白白的液體,大家真是非常慷慨呢!可不可以再多一點白白的液體?我保證明天還會是肥肥的一章!
感謝在2020-04-01 16:48:05~2020-04-02 19:38:4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銅宸申、太宰治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滴滴 58瓶;清幽 20瓶;滴答度、sybil、星闌 10瓶;我以為我 3瓶;淺小莫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皇帝關切了一番師父的起居坐臥,順便也問了幾句前線情況,當然重點還是落在關心師父上面。
呂布收到信,恰好滿心憤懣無處發洩, 所以便都寫在信中, 既是傾訴, 卻也暗暗希冀皇帝能有所作為。
原來董卓派出抵擋南路叛軍的, 主將為胡軫, 底下呂布與華雄都需要聽從胡軫的調令。
胡軫乃是涼州豪強出身,軍中都稱他為“涼州大人”, 是跟隨董卓的老人了。否則,董卓也不會讓他來做主將。
可是胡軫看並州軍出身的呂布不順眼久矣。
早在呂布被舉薦皇帝騎射師父時, 胡軫便組織同僚往牛輔帳中表達過不滿, 要牛輔轉告董卓,不可再厚待並州軍, 卻寒了涼州舊人的心。
牛輔倒是如實轉達了,偏巧遇上董卓因白波賊之事煩心,給罵了一頓趕去平定白波賊了, 到現在還在北路奮戰。
這種情況下, 呂布成了胡軫的屬下,結果可想而知。
胡軫本就對呂布有敵意,而呂布也不是善茬,排兵布陣間摩擦越來越大。
而董卓的這些士卒,在洛陽城中劫掠玩樂了數月, 心都散了,上了前線也一時調整不過來,惦記著搶到的金銀細軟,也沒了那股悍不畏死的勁頭。
如此一來,胡軫越發覺得呂布從中作梗。
因軍紀散漫,胡軫當眾道:“這次作戰,我一定要斬殺一名青綬,你們就都聽令整齊了!”
“必斬一青綬”這話傳到呂布耳朵裏,呂布勃然大怒。
要知道漢時官印佩帶於身,綬即系印紐的絲帶。
官階不同,制印用料和絲帶顏色、織法也不同。
胡軫所說的“青綬”,乃是九卿及兩千石官員所用的銀印青綬。再往上,是三公所用的金印紫綬,再往下則是銅印黑綬。
而呂布擔任的騎督之職,秩比兩千石,正是銀印青綬。
胡軫說“必斬一青綬”。
這話呂布聽著,就跟胡軫要殺他沒什麽區別。
這種情況下,董卓派出的南線部隊不起內訌都算好了,更何況與叛軍最為精銳善戰的孫堅部隊作戰?兩軍在陽人聚展開作戰,胡軫率部一觸即潰,連夜退回廣成聚,又夜驚惶恐,丟盔卸甲,再退十多裏。
直到天明時分,呂布才率部姍姍而來。
胡軫南線不是孫堅對手,節節敗退。
若不是中路徐榮殺到搭救,孫堅率部幾乎可以直取洛陽。
兩軍幾番交戰,最終孫堅斬殺華雄於大谷關。
算起來,董卓派出的南路部隊,是打了大敗仗。
主將胡軫也好,騎督呂布也罷,都逃不了責任,更何況與呂布同級的華雄都戰死了。
呂布一來對胡軫既戒備又憤恨,二來擔心作戰失敗被追責,所以將軍中不堪情形,都寫在給皇帝的信中,言語之間自然責任都是主將的,把自己無可奈何卻又奮勇作戰的形象烘托得很好。
看來呂布找來的這個文書,雖然不太通朝廷的上奏格式,但是寫小說倒是好手。
信末,呂布又感謝了皇帝所賜的鎧甲,為他擋了兩次冷箭,免於受傷。
劉協將呂布的來信細細看了兩遍。
原來沒有什麽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故事,這華雄卻是死在大谷關、死於孫堅刀下了。
董卓帳下,涼州軍與並州軍的矛盾已經激化到明面上了麽?
將領之間互相仇視,底下士卒自然有樣學樣。
劉協目光落在“必斬一青綬”這行字上,不難想象呂布聽到這話時的驚怒,恐怕隱然亦有懼意。
胡軫是跟隨董卓起兵的“涼州大人”。
不管董卓怎麽厚待並州軍,到底涼州軍才是他的私兵。
呂布殺了丁原,已反出原有的組織,又入董卓帳下,卻與董卓舊部不睦,一旦戰事平息,董卓會如何選擇,不言而喻。
呂布雖然驍勇善戰,可是他沒有自己的地盤,沒有糧草儲備。
簡單來說,呂布沒有靠山。
所以呂布寫這一封信給皇帝,也許連他自己都沒想明白,但是劉協卻完全掌控了他的心理。
呂布需要一座靠山。
呂布是幸運的,因為他這唯一的學生乃是極為護短之人。
劉協擱下呂布來信,對一旁侍立的閔貢道:“叫中藏府令來見朕。”
中藏府令乃是宮中保管金銀絲帛等物的官員。
一時中藏府令趕到未央殿,劉協問他宮中財務詳細,又道:“取朕私庫之金,融為官印,配以紫色綬帶。印紐一份為虎,一份為鶴,前者賜給騎督呂奉先,後者賜給帝師盧子幹。”
中藏府令領命而去。
閔貢在旁微感愕然,嘴巴微張,卻不知該說什麽好。
過了半響,閔貢才理順思緒,道:“陛下這是賜下兩份金印紫綬了。官職升遷,恐怕要經過尚書臺,才算正式吧?”
劉協翻著手中的《河圖玉版》,尋找更合適的神跡故事,淡聲道:“呂奉先與盧子幹,都是朕的師父。天地之間,臣民之中,還有何人尊貴能逾越帝師?”
閔貢一噎。
大道理是這個道理,但說白了,那呂布不過教了皇帝幾節騎射課,哪個武人做不得?盧子幹也不過教了皇帝幾節儒學典籍,哪個士人又教不得呢?
劉協又道:“金印紫綬,都出自朕之私庫。朝臣若有哪個不服氣,你叫他來同朕說話。”
閔貢無話可說了。
趙泰一頭汗水跑進來。
他被皇帝勒令,每日要跑步鍛煉,減去他那過分可愛的小肚子。
“我跑完啦。”趙泰胖臉紅撲撲的,笑道:“陛下,今日再講一則故事吧。”
閔貢瞪了跟隨趙泰的宮人一眼,顯然是對趙泰未沐浴更衣就來見皇帝,感到非常不滿。
劉協卻不以為忤,翻出神怪小說來,從中撿了一則“東方泰山,君神姓圓,名常龍;南方衡山,君神姓丹,名靈峙”“潤水如蜜味,服之長生”的故事來講。
趙泰聽完故事,大感滿足,道:“我要把這故事記下來,回去講給哥哥聽。”
劉協微楞,問道:“你可想家?”
趙泰道:“想呀。我剛入宮的時候,半夜醒了,想家哭過好幾次呢。”他畢竟是個真正的九歲孩子。
劉協默然。
趙泰的父親趙融,在叛軍打到洛陽城外時,已攜帶家眷,離開了洛陽。
趙泰又道:“不過入宮之前,我爹就說了,只要我在宮裏聽話,不惹事。等他立了功勞,就跟陛下說,再把我接回去。”
劉協撫了撫他汗津津的腦袋,心中閃過一絲疑慮,趙融要如何立功勞?
趙泰又道:“不過入宮之後,又能騎馬射箭,又有許多好吃的,夜裏有馮玉哥哥陪著我,陛下你脾氣也很好。我就不是那麽想家了。對啦,曹昂哥哥和淳至陽哥哥什麽時候能回來呀?”他還是小孩子思維,想到哪裏便說到哪裏。
“他倆還在前線平亂。”劉協溫和道:“過些時日便回來了。”又問道:“如今夜裏可還會醒?醒了可還會想家哭泣?”
趙泰搖頭笑道:“馮玉哥哥陪著我,我都熟悉了,也就不哭了。最近白日又是騎射又是跑步,晚上都是一覺睡到天亮,哪有功夫醒了哭?”
劉協失笑,松開了他的腦袋,對左右服侍之人道:“帶子龍(趙泰字)下去洗漱一番,別吹風受了涼。”
翌日,中藏府令動作很快,便將皇帝要求的兩枚金印與紫色綬帶都準備好了。
中藏府令攜物上殿,由閔貢轉呈給皇帝觀看。
劉協摩挲著那金印,見印紐一為虎形,一為鶴形,都栩栩如生。
能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制作如此精良,已殊為不易。
劉協對中藏府令的辦事能力有些讚許。
那中藏府令在下首道:“陛下,因制造倉促,這兩枚金印各有一處瑕疵,請讓小臣為陛下指出來,您看下是否要緊。”
劉協捏著金印,聽了這話,才一點頭要閔貢放他上來,忽然又道:“且慢。”
這中藏府令的這番話怎麽這麽耳熟?
劉協回憶了一下。
是了,當初藺相如獻和氏璧的時候,也是這麽騙秦王,然後就要抱玉觸柱威脅秦王遵守諾言了。
中藏府令往上首走到一半被喝止,半條腿虛懸空中,有些進退兩難。
閔貢也反應過來,擋在中藏府令身前,做出了要將人拿下的前置動作。
“陛下?”中藏府令顫聲道,望向皇帝。
“你就站在那裏,用語言描述瑕疵所在即可。”劉協不打算給他近身的機會。
中藏府令左右一望,見皇帝近侍都戒備起來,心知無望,只好脫冠伏地道:“近侍恐怕以為小臣有非常之謀。”
劉協道:“哦?難道不是麽?”
中藏府令以首頓地,懇切道:“小臣豈敢。實是符節令有密事告於陛下,苦於無法屏退左右,得知小臣為陛下制印,因此懇請小臣私下相告於陛下。”
符節令乃是掌管皇帝印璽與皇宮各種紋章的官員。
符節令口中只能告知皇帝的密事,除了傳國玉璽還能有什麽呢?
自何進為宦官所殺,到宦官挾持皇帝太後逃跑,再到董卓占領洛陽,皇宮之中幾次廝殺,宮人死傷無數,就連傳國玉璽也在這動蕩中失蹤了。
劉協現在下敕令,用的還是暫時代替的印璽,並沒有原本的傳國玉璽。
此刻中藏府令說,執掌皇帝印璽的符節令,有事情要告訴皇帝,卻不能給左右聽到,除了關於傳國玉璽的事情,還會有什麽別的事情呢?
這一點,不只劉協意識到了,閔貢等人也都明白過來。
中藏府令這麽一說,雖然口口聲聲說是“密事”,卻已經毫無秘密可言。
劉協苦笑。
看來太過機警也有害處,底下人想密告於他也不容易。
這卻也不能怪劉協。
他上一世為秦二世,一開始遭遇了太多次刺殺。
以至於他現在嗅到一絲不對勁,都會戒心大起,保持距離。
“既然如此,”劉協起身,示意閔貢讓出路來,“朕便同你去會一會這符節令。”
那符節令將事情托付給好友中藏府令之後,便在房中焦灼等待著皇帝的召喚。
誰知沒等到皇帝召喚,反而等到了皇帝禦駕親臨。
“隨朕走走吧。”劉協看了一眼枯坐房中的符節令,與他在皇宮之中漫步,侍從郎官在身後不遠不近的跟隨,既能有一個相對獨立的說話空間,又能保證若有非常之事,郎官能及時施救。
劉協素日在未央殿中,又或在濯龍園中騎射,很少往皇宮別處走。此刻一走才發覺,這皇宮內也已經十室九空。未央殿與濯龍園中,因為皇帝還在的緣故,人員不曾變動。可是其他地方,本就因宮室主人沒了而冷寂下去,如今董卓要行西遷之舉,民眾已遷徙過半,宮中也有先頭人員西行,將長安城中的舊宮殿清掃出來住人。
如此一來,皇宮之中除了皇帝日常起居會用到的地方,別的宮室都已空落無人。
劉協引路,走到一處水間亭榭之上,四處空闊,無人能近。
“說吧。”劉協望著波瀾不興的水面。
他其實並不是很相信受命於天那一套,對傳國玉璽也沒有太大的欲念,有絕對權力的時候,搞一個假的出來非說是真的,也沒人敢反對。但是此時的人都相信,倒也無妨一用,省去許多麻煩。
符節令背對眾郎官,從懷中捧出一方黃綢包裹的物件來。
不用打開黃綢,只看那符節令鄭重其事的模樣,劉協便知道這裏面必然是那傳國玉璽了。
“陛下請觀。”符節令打開了黃綢。
只見卻是一枚玉制的印章,四寸見方,印紐為五條盤龍。
正是失蹤已久的傳國玉璽。
印章翻過來,只見印文乃是八個字,上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赫然是一筆劉協上一世最熟悉不過的字體,出自大秦老丞相李斯之手。
此物乃國之重器。
上一世,劉協把玩摩挲了此物一輩子,此刻如何認不出來。
劉協盯著那枚傳國玉璽,饒是不敬鬼神如他,此刻也不禁有種宿命之感。
萬萬沒想到,自秦而漢,兩世四百年,這枚傳國玉璽又找上了他。
“陛下?”符節令見皇帝著魔般盯住他捧著的玉璽,不禁有些膽寒,急切得解釋道:“此前宮中動蕩,賊子猖獗,小臣恐怕此物遺失,又恐怕為賊人所掌控,所以藏匿了傳國玉璽。然而小臣微末,豈敢久匿天命之物,今見宮中初定,又將車駕西行,聞陛下有先遷民眾之義舉,幸我大漢神器幽而覆顯。因將神器覆歸於陛下,盼來日否極泰來,陛下攜神器旋軫故都!”
這符節令掌管皇帝印璽與紋章,大概是跟器物打交道多了,說話行事也非常有文化人風範。若不是劉協上輩子也算飽讀詩書,否則一時之間都不容易聽明白他在拽什麽文。
劉協一面聽他講述來龍去脈,一面卻已把玉璽重現後會出現的種種情況都推演了一番。
此刻那符節令把話說完,自覺可歌可泣,把自己都說感動了,卻遲遲不聞皇帝的回應。
他想皇帝可能也正在激動,就聽皇帝淡聲吩咐道:“出宮找口枯井,把這玉璽沈下去,派信得過的人守著。”
符節令遲疑又緩慢的發出了一聲,“陛下?”
劉協又道:“你和中藏府令都不可在宮中停留了。”又招手示意左右近前,令人取來紙筆,他修書一封,而後又屏退左右。
符節令看著皇帝這行雲流水般的安排,有點跟不上節奏,“這、這……”
劉協折起寫好的書信,又看了符節令一眼,因這人能藏匿玉璽又獻上,足證忠君愛國之心,便耐著性子解釋了兩句,“你如今獻這玉璽給朕,同獻給董卓沒有區別。朝廷不日將西遷,玉璽留在城中,便是留給討伐董卓的將軍。朕這封書信,便是寫給來人的。這玉璽,也是留給來人的。翌日此人將信與玉璽歸還於朕之日,便是朕重攬大權之時。你與中藏府令此番行事,早有宮中人報於董卓,尋不到玉璽,或在今夜,或在明日,那董卓便要派人來捉你二人。如此,你還不接了朕這書信,出宮藏好玉璽,聽朕差遣?”
符節令這才明白過來,忙接了書信,又道:“陛下如何知道來人是誰?”
劉協想了一想,道:“你留在城中,藏匿起來,待到來將入城,且看他行止。若是來將派人清掃宮室,祭祀太牢,修葺我漢室陵墓,那便將朕的書信與玉璽都給他。若是來人不曾有這等舉動,你便按兵不動,等朕消息。”他清楚前線情況,估計董卓是要頂不住後撤的,到時候先占領洛陽城的,多半會是此刻沖在最前面的孫堅軍隊。
若是能籠絡住孫堅,也即是籠絡住了他的兒子孫策、孫權,為此後朝廷在江東的勢力恢覆埋下了伏筆。
不過人間不如意事,十之□□。
劉協當初還想著,若是能留下袁紹,在洛陽城中扶植起能與董卓抗衡的勢力,便免於天下大亂的局面呢。結果當晚袁紹就掛印出東門而逃了,這誰能挽回得了?
符節令與中藏府令領命之後,揣著皇帝的書信與傳國玉璽,立時出宮遣散家人,藏匿於洛陽城中。
劉協仍回未央殿讀書,一卷書還未看完,董卓果然便來了。
其間閔貢不曾離開。
可見宮中董卓的眼線,不只一人。
左右見事關傳國玉璽,誰不知道報於董卓,會是大功一件呢?
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忠君愛國的,更多的人,最在乎的還是自己能得多少金銀之物去供養家人,又能得什麽官職升遷光耀門楣。
董卓一入殿,便大笑道:“聽說陛下重得了傳國玉璽,這等喜事怎得不宣揚?也好叫天下安心,叫叛軍知難而退。”
劉協自書卷中擡起頭來,迷惑道:“什麽傳國玉璽?”
董卓笑道:“陛下真是頑皮,此事就不必瞞著臣了吧。又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符節令不是求見陛下,獻上傳國玉璽了麽?”
劉協微楞,笑道:“仲穎誤會了。朕是召見符節令,問他能否給仲穎的官印用赤色綬帶。”
漢時綬帶,最尊貴乃是黃赤色,唯皇帝、太後、皇後三人能用。
之下便是赤色,唯有諸侯王、貴人可用。
此時劉協說要給董卓改為赤綬,那簡直是在說要給董卓做諸侯王了。
而漢時的諸侯,從來遵循漢高祖的號令,“異姓封王,天下共擊之”。
劉協這個提議,是相當破格的。
董卓一楞,本是為傳國玉璽而來的,卻被小皇帝突然提出的赤綬誘惑了一下。
他一時間沒想好是要繼續追問傳國玉璽之事,還是詳細詢問赤綬一事。
劉協面色如常,繼續道:“誰知那符節令古板的很,說什麽不可異姓封王,說什麽都不肯給仲穎用赤綬。朕便生氣了,若不是仲穎,朕與眾臣如何還能安坐在這洛陽城中?”
劉協將那符節令痛罵一番。
罵到連董卓都只能為符節令說話了。
董卓摸摸鼻子,道:“嗐,朝廷自有制度如此,卻也怪不得他們……”
“什麽怪不得他們?這樣就是仲穎你好說話。”劉協袖子一擺,怒道:“朕已經叫那符節令滾蛋了!什麽玩意兒!朕還就非給你用這赤綬不可了!非但仲穎你,朕的兩位師父也都要用金印紫綬。誰都別來勸朕!”
董卓又是一楞。
若要陛下不給呂布與盧植用金印紫綬,好似他這諸侯王的赤綬就更破格了。
劉協又道:“仲穎你放心,這赤綬,本就是你該用的。”不等董卓再說什麽,又主動道:“朕聽聞城中民眾遷徙已有七八分,是否朕與百官也該準備啟程了?”
這才是董卓心中的頭等大事。
聽皇帝提起這茬來,董卓便暫且把什麽傳國玉璽與赤綬都拋到腦後去了,忙道:“叛軍猖狂,陛下與百官早走為妙。臣留下來斷後。”
劉協便道:“既然如此,便由仲穎擇日,朕與百官車駕西行。”
皇帝同意動身,董卓松了口氣。他出了皇宮,次日醒來,將宮中事跟左右一說。
帳下謀士便有覺出不對來的。
賈詡道:“這是皇帝不欲將玉璽落於將軍之手,暫使的障眼法罷了。”
董卓也回過神來,急忙令人去追索符節令與中藏府令二人,得知兩人不見蹤影,連家人都連夜出城去了,這才確信自己又上了小皇帝的當。
新仇舊恨加在一起,董卓已在爆發的邊緣,將骨節捏的咯咯作響,紫脹了面皮,怒道:“且待入了長安,我再與他計較!”
劉協也清楚,只能敷衍董卓一時,還要防備董卓的後手。
朝廷要西遷,人心浮動,劉協作為皇帝,雖然年幼,卻也自覺有責任去安撫宗室。劉協借此出宮,前往陽安大長公主府上,府中還住著他的親姐姐,如今的萬年長公主劉清。
劉協與姐姐劉清、還有公主府上幾個同齡的表兄表姐說話。
陽安大長公主膝下有五子一女,長子伏德時年十六,乃是公主所出,行事有度,頗有其父伏完的風采。
劉協留意了伏德幾眼,與眾人寒暄過後,便笑道:“朕這一來,叨擾的大姑母都不好歇息。如今話也說過了,諸位兄弟姐妹仍陪姑母歇息去吧。朕聽說表兄古琴精妙,不知可否為朕奏一曲?”
這便是遣去眾人,只留伏德說話的意思了。
陽安大長公主會意,起身帶領眾小輩退下。
劉協身在宮中,有諸多不便。
他這個表兄伏德卻有隨身的小廝,往民間傳話更為便宜。
伏德撫琴,劉協靜聽。
一曲奏畢,劉協讚了一聲,卻是道:“表兄可知讖緯之道?”
伏德起身,風度翩翩,對答如流,道:“讖者,詭為隱語,預決吉兇,此乃天事。”
“好。”劉協微微一笑,道:“蛾賊作亂時,曾有讖言,道‘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依你之見,這讖言當作何解?”
“這不過亂民胡謅,蠱惑人心罷了,不曾見於《河圖》《洛書》。”
劉協又是一笑,道:“朕這裏卻有幾則從《河圖》《洛書》中來的讖言故事,要偏勞表兄派人,不著痕跡得散布出去了。”
伏德一楞。
他這還是第一次與皇帝說話,只知道皇帝年幼尊貴,可摸不著皇帝的脾氣性情。
劉協勾勾手指,笑道:“表兄且附耳過來。朕同你講一則。”
一時劉協講完赤鳥銜書授王的故事,把他自己說成了漢代自光武帝之後的又一位中興之主。
伏德聽著聽著,眼睛慢慢睜大了。
“如何?”劉協笑問道。
伏德擦了擦額上汗水,遲疑道:“這……”又看了一眼小皇帝,“這的確是《河圖》《洛書》中的讖言……”
可是書裏沒說主人公是眼前的小皇帝啊。
劉協仍是微笑著,問道:“《河圖》《洛書》是怎麽來的?”
伏德乃是飽學之士,立時便答道:“乃是光武帝派人收編著書而成。”
“那不就是了。”劉協老神在在道:“等日後朕再派人重新編寫一番,後世再看,便也是書中早有的讖言了。”
伏德啞口無言,領會了小皇帝的精神,俯身道:“臣這便派身邊家仆,往民間去宣講。”
劉協拍拍他肩膀,笑道:“這是朕派給你的差事,可不要給別人知曉。連大姑母都不可。”
伏德點頭,道:“那若是母親問起……”
有什麽事情是劉協必須屏退旁人,只同伏德說的呢?
劉協道:“你就說,朕是問你願不願意到朕身邊來做郎官。”
伏德點頭,又生出了新的問題,道:“那我是願意還是不願意呢?”
劉協笑吟吟看著他,道:“你說呢?”
“願意?”伏德覷著皇帝的面色,試探道。
劉協滿意了,解決了滯留在洛陽城的最後一樁大事,擺駕回宮,準備西行入長安。
朝廷西遷這日,正是暮春時節。
蔡邕望著皇帝緩緩駛過的車駕,轉身往太學走去。
太學門前,立著兩列壯闊的石碑,在正午明媚的陽光下,閃著聖潔雍容的光。
蔡邕走到第一枚石碑前,以手指輕撫上面的字跡,猶如慈母愛撫嬰孩。
先帝時,因經籍距著述時日久遠,易被庸人牽強附會,貽誤學子,蔡邕便主動請纓,與一眾同僚好友,考察正定《六經》文字。這石碑上的每一個字,都是他當初用朱筆寫好,又請匠人鑿刻的。
“你也來了。”盧植自石碑後轉出來,他也是當初一同校訂之人。
兩位昔日好友對望一眼,想起當初石碑初成之時,立於太學門外,每日來摹寫的學子絡繹不絕,一天之內,便有上千馬車來往於此處,將太學門前堵得水洩不通。
忽忽不過十數年過去,朝廷西遷,太學府中已空無一人,天下的學子也不再往洛陽城中來,反倒是四處逃避戰亂饑荒。
唯有這冷硬的石碑,依舊矗立在太學門前,猶如源遠流長的大漢文脈。
“你聽說義真(皇甫嵩字)將軍之事了麽?”盧植問道。
皇甫嵩到底沒有聽兒子的勸阻,仍是聞詔而至,幾乎喪命於董卓之手。好在其子皇甫壽堅當著眾人向董卓求情,董卓眾意難違,這才放過皇甫嵩的性命。
蔡邕嘆道,“若是我當日在場,也要為義真老將軍求情的。”
“你聽說朱儁之事了麽?”盧植又問道。
董卓原本要征召朱儁來做司徒,誰知派去的使者被朱儁狂噴了一頓,質問董卓為何要行遷都一事。董卓討了個沒意思,也就不用原本很看好的朱儁了。
蔡邕這次只嘆了一聲,道:“仲穎雖然厚待我,我心中卻很痛苦,也只想辭官離去。”
盧植站到他身邊,用他一貫洪亮的嗓音鼓舞好友,“別逃,也別投降。就如這石碑一般,學子們暫且離開了洛陽。禦駕也要西行。可是石碑未毀,大漢血脈未斷,我們終有再回洛陽那一日。”
蔡邕苦笑道:“以你我的年紀,難道還能看得到麽?”
盧植想到他那果敢勇毅的皇帝學生,雖然困厄重重,仍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因朗笑道:“你我的年紀又怎麽了?”他執起好友的手,道:“我的馬車已經在一旁等候多時。我們也該跟隨陛下的腳步,車駕西行而去了。”
待皇帝與百官西行之後,董卓便率領軍隊也往西撤去。
撤軍之時,留下來斷後的部隊卻也有講究。
這時候就分出親疏來了。
董卓要呂布、張遼等人率領並州軍,守住洛陽,為他的主力部隊撤退做掩護。
關鍵時候,董卓最看重的還是他的涼州兵。
而並州軍就成了為可以被犧牲的。
得知朝廷西遷,孫堅對洛陽發動了攻擊。
呂布等人也不傻,斷後當然不會拼死血戰,只做做樣子,便也率部後撤,讓出了洛陽城。
孫堅占領了洛陽城。
此時的洛陽城,卻已經是一座空城。
孫堅正值盛年,原是吳郡富春人,少年英雄,曾做過三縣縣丞,隨朱儁征戰,滅過黃巾軍,是有家國情懷的壯年將軍,加入討伐董卓的義軍後,暫時歸袁術管轄。
如今入了洛陽城,孫堅見城內殘破,連南北宮都荒無人煙,不禁感懷不已,又令士卒修葺邙山漢陵,自己往太牢祭祀。
按照皇帝的吩咐,留在城中的符節令與中藏府令聽到這些情況,便站出來,亮出身份,聲稱要見入城的將軍。
孫堅接見了兩人,按照他們所說,找到城南一口甄官井旁,果然從井中打撈出了傳國玉璽。
符節令這才將書信呈上,道:“陛下早知將軍會趕來救駕,因此修書一封,遣臣奉於將軍。”便將當日皇帝同他說的話轉述了一遍。
孫堅頗為動容,跪地接信,嘆道:“末將必除董賊,再奉傳國玉璽於我大漢天子。”
而百裏之外,正轆轆西行的皇帝車駕,給斷後趕來的呂布等人追上了。
劉協召見呂布入了禦駕,笑問道:“奉先師父,紫綬金印用的可還趁手?”
呂布在董卓軍中,因帶著並州軍,先是為胡軫刁難,又被留下斷後,正是滿腹委屈牢騷之時。他原本也不看重金印銅印的區別,更不在意是紫綬還是青綬,但是這一遭卻是被胡軫給壓制狠了。
紫綬金印,雖然在呂布看來是個虛名,如今卻紮紮實實給他出了一口惡氣。
呂布笑道:“陛下真該看看,那日紫綬金印送到,臣問那胡軫,可還要斬一青綬?胡軫氣得鼻子都歪了。”說著大笑起來,的確是極為暢快的模樣。
劉協也笑,卻笑得有些沈斂。
落了胡軫的面子,壓了董卓不止一次,待到了長安之後,恐怕難以善了。
作者有話要說:好多白白的液體,大家真是非常慷慨呢!可不可以再多一點白白的液體?我保證明天還會是肥肥的一章!
感謝在2020-04-01 16:48:05~2020-04-02 19:38:4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銅宸申、太宰治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滴滴 58瓶;清幽 20瓶;滴答度、sybil、星闌 10瓶;我以為我 3瓶;淺小莫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