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阿大被發現
關燈
小
中
大
君行之和祁丹朱乘馬車回到知府門前, 李奎林正神色焦急地等在門口,一直走來走去,頻頻往路口張望, 他見他們回來, 似乎松了一口氣,連忙迎了過來。
君行之親自扶祁丹朱下了馬車, 看他神色如此焦急, 忍不住問:“李大人,你如此焦急,可是百姓們出了什麽事?”
“大人誤會了,百姓們沒事。”李奎林臉上堆起笑容了,神色恭敬地看著君行之和祁丹朱道:“下官聽說大人和公主出去了, 所以有些擔心, 才等在這裏,現在看到大人和公主安全回來, 下官就放心了。”
祁丹朱和君行之對視一眼, 忍不住覺得他有些關心太過,他們出去的時候帶著護衛,光天化日之下, 總不會有人傷得了他們。
李奎林陪著笑臉, 不動聲色詢問道:“不知大人和殿下去了何處?”
君行之動作小心地扶著祁丹朱往裏走,“隨便在附近走了走。”
李奎林笑容不斷地跟在他們後面, 道:“還是公主和大人有閑情逸致,沂臨縣以前風景還算不錯,山清水秀,景色宜人,雖比不上京城繁華, 但也算風景別致,下官剛來此處的時候,閑著沒事也喜歡出去逛一逛,但自從這裏鬧了饑荒之後,沂臨縣已經四處荒蕪,無景可看,連樹皮都被百姓扒幹凈了,實在是沒有什麽值得觀賞的。”
他看著祁丹朱和君行之道:“這些荒蕪的景致恐怕是入不了大人和公主的眼,大人和公主看了也沒什麽意思,更何況現在民間混亂,百姓們為了一口糧食什麽事都做得出來,大人和殿下還是不要到處亂走,免得無知百姓沖撞了二位。”
祁丹朱聽李奎林隱隱有阻攔他們出府之意,不由擡頭看了他一眼。
李奎林無知無覺,繼續危言聳聽道:“這裏不比京城,俗話說窮山惡水出刁民,公主和駙馬還是小心為上。”
祁丹朱聽到他的話,眼中漫起一絲不悅,聲音微冷道:“俗話還說官員應該愛民如子,李大人既為沂臨縣的父母官,還是不要如此說的好。”
李奎林面露窘迫之色,連忙小心翼翼為自己辯解道:“是下官失言,下官只是擔心公主和大人的安危,所以心情急切,可能用詞不當,望公主原諒。”
祁丹朱未置可否地看他,只淡淡道:“大人以後慎言。”
一方官員如果因為當地貧窮,就說此處是窮山惡水,還將百姓看作刁民,實在是枉做官員。
“是是是,殿下教訓的是……”李奎林微微低著頭,連忙應道,也不知聽沒聽進去。
往前走了幾步,君行之隨口問道:“李大人不是沂臨縣的人?”
李奎林搖了搖頭,“下官乃京城人士,是去年在沂臨縣知府被革職查辦後,才被調任來沂臨縣接任的。”
君行之微微點頭,問:“沂臨縣距離京城甚遠,李大人可想家?”
李奎林沒有絲毫猶豫道:“當然想,下官不舍得父母和妻兒跟來受苦,所以他們都留在京城,只有下官獨自一人來了沂臨縣,下官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他們了,京城繁華似錦,在那裏住久了的人哪裏舍得離開,如今下官在沂臨縣,平日想找個像樣點的酒樓喝酒都找不到。”
李奎林說到傷感之處,忍不住嘆息一聲,頗為遺憾道:“下官來時鬥志滿滿,本想做出些成績能早點回京,沒想到才短短一年,就遇到了旱災,實在是時運不濟……”
李奎林聲音戛然而止,似乎覺得自己說的有些多,擡頭尷尬地笑了笑,沒繼續往下說。
祁丹朱隨口道:“時不由人,大人既來之則安之,說不定時間久了,也能愛上這沂臨縣的魚米茶香。”
有人愛京城的繁華,也有人愛沂臨縣的魚米,京城有京城的暢快,沂臨縣自然也有沂臨縣的快意,各有各的好,沒必要放在一起比較。
李奎林笑了笑,訥訥應是。
君行之想起剛才所見的那片墓地,不由開口問道:“李大人可知南山後墓地裏所埋的都是何人?”
李奎林想了想,疑惑道:“南山後有墓地麽?下官也不知道,可能是埋的哪個百姓吧,欽差大人可需要下官派人給您查查?”
他連那裏有數萬墓碑都不知道,可見根本對那裏一無所知,甚至對整個沂臨縣都了解不多。
君行之沒有再多說,只拒絕道:“不用了,我隨便問問。”
李奎林點了點頭,一直將他們送到門口,才恭敬地彎了彎腰,轉身離開。
祁丹朱看著李奎林的背影,若有所思問旁邊的君行之,“我們只是出門隨便逛逛而已,你說他在緊張什麽?”
君行之想了想,“可能真的是在擔心我們的安危也說不定。”
祁丹朱收回視線,輕輕點頭,除此之外也想不到其他的理由。
李奎林會擔心他們的安危也很正常,畢竟在李奎林看來,她是錦帝最疼愛的公主,君行之既是欽差大臣,又是駙馬爺,他們如若有什麽閃失,李奎林也難逃罪責。
她沒有再思考這個問題,擡腳進了屋。
五日後,君行之又給百姓們發放了一部分糧食,百姓之前的糧食正好吃得差不多了,得了新糧後紛紛樂開了花。
君行之之所以沒有一次將糧食全都發放給他們,是擔心他們會以為糧食充足而揮霍無度,別在朝廷將剩下糧食運來之前就將糧食吃光了。
隔日用過午飯之後,祁丹朱正在院子裏曬太陽,習綠忽然快步走了進來。
祁丹朱見她一副有話要說的模樣,便摒退左右,問:“何事?”
習綠走近,低聲道:“殿下,阿大又來了,他說無論如何也要見您一面,似乎是有急事想要跟您說。”
祁丹朱點頭應允道:“那快帶他進來,從後門走,別讓旁人看見。”
她不見阿大擔心怕被人看到他們見面,會知道當初的糧草案是她在背後幫忙,如果阿大有急事要見她,她當然不會拒絕。
幾次接觸下來,她知道阿大這個人性子穩重,勇敢正直,如果不是有大事,不會這樣不顧一切地來見她。
“是。”習綠應聲,轉身出去接阿大。
祁丹朱進了屋,在桌前坐下,找借口說自己要睡一會兒,將屋裏的人都遣了出去。
習綠很快就神不知鬼不覺地將阿大帶了進來,她走進屋,朝外左右看了看,然後將門扉緊緊關上。
阿大一看到祁丹朱,就忍不住紅了眼睛,他走到祁丹朱面前,撲通一聲跪了下去,聲音哀切道:“殿下,上次多虧了您才解救沂臨縣於水火,您是沂臨縣的菩薩,求您再次大發慈悲,救救沂臨縣的百姓吧!”
祁丹朱皺眉,想將他扶起來,阿大卻固執地不肯起來。
她以為阿大是說饑荒的事,出聲安慰道:“阿大,你不要急,現在駙馬已經在斷斷續續地派糧,而且剩下的糧食也在送來的路上,沂臨縣的百姓們一定可以渡過難關,你快快起來。”
阿大跪在地上淚如雨下,說什麽也不肯起來,他語出驚人道:“殿下!我指的不是城中的百姓,而是城外的百姓!”
祁丹朱倏然楞住,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忍不住錯愕道:“什麽城外的百姓?”
習綠神色也凝重起來,催促道:“阿大,快將話說清楚。”
阿大仰頭看著祁丹朱,哭道:“殿下,沂臨縣的實際災民不是五萬,而是八萬啊!”
“怎麽可能……”祁丹朱難以置信地看著他,語氣急促道:“不是說受災的百姓一共五萬人麽?再說了,我看城中的百姓滿打滿算也沒有八萬人!”
阿大聲音哽咽,搖了搖頭道:“殿下,受災的百姓確實是八萬,但只有五萬人留在城中,還有三萬人被知府趕去了城外!”
祁丹朱全身一震,身體不由自主地晃了一下。
習綠連忙扶住她,“殿下,您別急,小心身子。”
門扉突然被推開,君行之從外面大步走進來,屋內三人一楞。
君行之沒有理會他們驚詫的目光,走過去親自扶住祁丹朱,然後轉頭對阿大道:“究竟是怎麽回事?快說清楚。”
習綠楞了一下,連忙低頭退到一旁,規規矩矩地站好。
祁丹朱心下一沈,驚慌地看著突然回來的君行之。
君行之剛才去前院找知府詢問沂臨縣的情況,她沒想到他會這麽快回來,被正巧被遇上。
她心裏不由有些慌亂,無措地站在那裏。
君行之擡頭向她看來,她心虛地垂眸看了一眼地上的阿大,欲言又止地張了張嘴,一時之間無從解釋。
君行之見她面色白了白,將她扶到椅子上坐下,看著她的眼睛低聲道:“不用解釋。”
他早就知道當初是祁丹朱在暗處幫阿大,本不想揭穿,但今日事出緊急,他顧不得那麽許多。
祁丹朱看著他溫柔安撫的眼神,微微松了一口氣,對阿大道:“駙馬問你話,快如實說來。”
“原來是駙馬爺。”阿大對君行之行了一禮,開口道:“駙馬爺,草民沒有撒謊,本縣實際上足足有八萬災民,但知府大人為了一己之私,擔心陛下知情後會責罰,所以他以下瞞上,只上報了五萬災民,現在陛下派欽差大人來此,他想要繼續隱瞞,只能將那三萬百姓轉移到了城外。”
“若如你所說,剩下的三萬災民現在在何處?究竟是怎麽回事,將前因後果細細說來。”君行之沈聲問。
他們在來時的路上並未看到大批災民,只看到零星幾個逃難的百姓,如果真有此事,不知阿大所指的城外究竟是哪個方向。
“回大人,事情是這樣的,您與公主抵達沂臨縣前夕,知府大人忽然派官兵挨家挨戶通知,說朝廷擔心沂臨縣的老人和稚兒會扛不住饑餓,所以決定先將他們送去鄰縣,找個能吃飽飯的地方先住一段時間,待災情過後,再將他們送回來,大家信以為真,紛紛將家裏的老人和幼兒送到府衙,任由官兵帶他們離開。”
君行之神色冷了下來,沈聲道:“朝廷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指令。”
沂臨縣百姓眾多,如果只是將百姓們送去鄰縣就能解決饑荒的問題,朝廷早就這麽做了,事實上,如果將沂臨縣百姓轉移到周圍的縣城,只會擴大災情,造成周圍縣城的混亂,必定會引起更大的問題。
更何況,沂臨縣地處偏僻,方圓百裏之內根本沒有其他縣城,如果想出去,要翻過幾座山才能看到人煙,路途遙遠,很難走出去,此計根本就不可行。
阿大聞言哭道:“是!這根本就不是朝廷的命令,是知府撒了謊,他哄騙百姓,其實是偷偷將老人和稚兒們全都趕到了城外,他還讓官兵們守在城門,根本就不允許他們回城,知府之所以挑選老人和稚兒,不是為了保護他們,而是因為他們手無縛雞之力,沒辦法反抗官兵們。”
祁丹朱回憶了一下這幾日在城中所看到的情形,確實是青壯年更多一些,幾乎沒有看到幾位老人和稚兒,但之前她以為百姓們是因為吃不飽飯,所以老人和稚兒都沒有力氣出來,所以沒有懷疑過這其中有問題。
她沈吟片刻,疑惑道:“可是我記得我們剛抵達沂臨縣那日,明明有百姓大喊家裏的老人和孩子正等著吃飯,他們難道是在撒謊?”
百姓們沒有理由替知府隱瞞,他們如果知道家裏的老人和稚兒其實是被趕出了城,應該早就去找他們了,甚至趁機會告狀,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風平浪靜,沒有絲毫反應。
阿大思考了一下道:“公主和駙馬來那日我雖然不在場,但我猜想喊話的百姓很有可能是知府安排的,他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讓您與駙馬爺掉以輕心,讓您二位誤以為沂臨縣的老人和稚兒之都等在家中,這樣才不會引起您們的懷疑,他將此事密不透風,根本就是想瞞天過海。”
君行之眉心深鎖,沈聲問:“知府既然將此事瞞得密不透風,你又是從何處得知那些百姓其實是被趕出了城?”
阿大答道:“不瞞駙馬爺,草民的娘子懷有身孕,如今月份漸大,實在是經不起餓,所以那日正巧我出城去給她尋找食物,我找至深夜,才在林子裏找到幾個野果子,回來的路上,正好遇到官兵們將百姓送出城,我看官兵們對那些百姓非打即罵,態度十分惡劣,不像是護送他們出城,反而像是押送他們出城,心裏不由疑惑,所以我就偷偷跟了過去。”
他頓了頓道:“我看到官兵們將他們趕出城之後,不但沒給他們任何食物,還不允許他們回城,任由他們在城外自生自滅。”
他嘆息道:“現在城中剩下的百姓都不知情,他們還以為他們的親人已經安然無恙地被護送離開,我人微言輕,別無他法,才想著來找殿下做主。”
祁丹朱和君行之面色不由凝重起來,此事如果是真的,問題就大了。
阿大道:“那些老人和小孩本就沒有什麽覓食的能力,知府在這個時候將他們趕到城外,分明是讓他們去送死啊!”
君行之面色猛沈,“阿大,你所言非虛?”
阿大使勁點頭,“駙馬爺,小人所言絕無虛假,小人記得路,知道知府將百姓們藏在了何處,現在就可以帶大人去見他們。”
君行之點頭,道:“你現在就帶我前去。”
“是!”阿大眼睛一亮,抹著眼淚站起來。
君行之轉頭看向祁丹朱,“丹朱,你早些休息,如果我回來的太晚,不必等我。”
周圍都是山路,路途遙遙,還要躲避著知府的人,可能會耽誤腳程,所以不知何時才能歸來。
他對祁丹朱點了點頭,就趕緊跟阿大一起腳步匆匆地離去。
祁丹朱不自覺往前走了一步,也想跟去,但她低頭看到自己的肚子,只能止了步。
她現在這樣跟過去只會給君行之添麻煩,還不如老老實實等在知府府裏,免得她和君行之都離開會引起李奎林的懷疑。
她在桌邊坐下,微微沈思,如果阿大剛才所言都是真的,那麽上次她與君行之出府的時候,李奎林為何會那樣緊張,就都有了解釋。
李奎林關心是假,分明是擔心他們會發現他的秘密,所以在緊張。
祁丹朱眸色沈了沈,紙包不住火,如果李奎林真的將百姓趕出城,那麽絕不可饒恕。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君行之親自扶祁丹朱下了馬車, 看他神色如此焦急, 忍不住問:“李大人,你如此焦急,可是百姓們出了什麽事?”
“大人誤會了,百姓們沒事。”李奎林臉上堆起笑容了,神色恭敬地看著君行之和祁丹朱道:“下官聽說大人和公主出去了, 所以有些擔心, 才等在這裏,現在看到大人和公主安全回來, 下官就放心了。”
祁丹朱和君行之對視一眼, 忍不住覺得他有些關心太過,他們出去的時候帶著護衛,光天化日之下, 總不會有人傷得了他們。
李奎林陪著笑臉, 不動聲色詢問道:“不知大人和殿下去了何處?”
君行之動作小心地扶著祁丹朱往裏走,“隨便在附近走了走。”
李奎林笑容不斷地跟在他們後面, 道:“還是公主和大人有閑情逸致,沂臨縣以前風景還算不錯,山清水秀,景色宜人,雖比不上京城繁華, 但也算風景別致,下官剛來此處的時候,閑著沒事也喜歡出去逛一逛,但自從這裏鬧了饑荒之後,沂臨縣已經四處荒蕪,無景可看,連樹皮都被百姓扒幹凈了,實在是沒有什麽值得觀賞的。”
他看著祁丹朱和君行之道:“這些荒蕪的景致恐怕是入不了大人和公主的眼,大人和公主看了也沒什麽意思,更何況現在民間混亂,百姓們為了一口糧食什麽事都做得出來,大人和殿下還是不要到處亂走,免得無知百姓沖撞了二位。”
祁丹朱聽李奎林隱隱有阻攔他們出府之意,不由擡頭看了他一眼。
李奎林無知無覺,繼續危言聳聽道:“這裏不比京城,俗話說窮山惡水出刁民,公主和駙馬還是小心為上。”
祁丹朱聽到他的話,眼中漫起一絲不悅,聲音微冷道:“俗話還說官員應該愛民如子,李大人既為沂臨縣的父母官,還是不要如此說的好。”
李奎林面露窘迫之色,連忙小心翼翼為自己辯解道:“是下官失言,下官只是擔心公主和大人的安危,所以心情急切,可能用詞不當,望公主原諒。”
祁丹朱未置可否地看他,只淡淡道:“大人以後慎言。”
一方官員如果因為當地貧窮,就說此處是窮山惡水,還將百姓看作刁民,實在是枉做官員。
“是是是,殿下教訓的是……”李奎林微微低著頭,連忙應道,也不知聽沒聽進去。
往前走了幾步,君行之隨口問道:“李大人不是沂臨縣的人?”
李奎林搖了搖頭,“下官乃京城人士,是去年在沂臨縣知府被革職查辦後,才被調任來沂臨縣接任的。”
君行之微微點頭,問:“沂臨縣距離京城甚遠,李大人可想家?”
李奎林沒有絲毫猶豫道:“當然想,下官不舍得父母和妻兒跟來受苦,所以他們都留在京城,只有下官獨自一人來了沂臨縣,下官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他們了,京城繁華似錦,在那裏住久了的人哪裏舍得離開,如今下官在沂臨縣,平日想找個像樣點的酒樓喝酒都找不到。”
李奎林說到傷感之處,忍不住嘆息一聲,頗為遺憾道:“下官來時鬥志滿滿,本想做出些成績能早點回京,沒想到才短短一年,就遇到了旱災,實在是時運不濟……”
李奎林聲音戛然而止,似乎覺得自己說的有些多,擡頭尷尬地笑了笑,沒繼續往下說。
祁丹朱隨口道:“時不由人,大人既來之則安之,說不定時間久了,也能愛上這沂臨縣的魚米茶香。”
有人愛京城的繁華,也有人愛沂臨縣的魚米,京城有京城的暢快,沂臨縣自然也有沂臨縣的快意,各有各的好,沒必要放在一起比較。
李奎林笑了笑,訥訥應是。
君行之想起剛才所見的那片墓地,不由開口問道:“李大人可知南山後墓地裏所埋的都是何人?”
李奎林想了想,疑惑道:“南山後有墓地麽?下官也不知道,可能是埋的哪個百姓吧,欽差大人可需要下官派人給您查查?”
他連那裏有數萬墓碑都不知道,可見根本對那裏一無所知,甚至對整個沂臨縣都了解不多。
君行之沒有再多說,只拒絕道:“不用了,我隨便問問。”
李奎林點了點頭,一直將他們送到門口,才恭敬地彎了彎腰,轉身離開。
祁丹朱看著李奎林的背影,若有所思問旁邊的君行之,“我們只是出門隨便逛逛而已,你說他在緊張什麽?”
君行之想了想,“可能真的是在擔心我們的安危也說不定。”
祁丹朱收回視線,輕輕點頭,除此之外也想不到其他的理由。
李奎林會擔心他們的安危也很正常,畢竟在李奎林看來,她是錦帝最疼愛的公主,君行之既是欽差大臣,又是駙馬爺,他們如若有什麽閃失,李奎林也難逃罪責。
她沒有再思考這個問題,擡腳進了屋。
五日後,君行之又給百姓們發放了一部分糧食,百姓之前的糧食正好吃得差不多了,得了新糧後紛紛樂開了花。
君行之之所以沒有一次將糧食全都發放給他們,是擔心他們會以為糧食充足而揮霍無度,別在朝廷將剩下糧食運來之前就將糧食吃光了。
隔日用過午飯之後,祁丹朱正在院子裏曬太陽,習綠忽然快步走了進來。
祁丹朱見她一副有話要說的模樣,便摒退左右,問:“何事?”
習綠走近,低聲道:“殿下,阿大又來了,他說無論如何也要見您一面,似乎是有急事想要跟您說。”
祁丹朱點頭應允道:“那快帶他進來,從後門走,別讓旁人看見。”
她不見阿大擔心怕被人看到他們見面,會知道當初的糧草案是她在背後幫忙,如果阿大有急事要見她,她當然不會拒絕。
幾次接觸下來,她知道阿大這個人性子穩重,勇敢正直,如果不是有大事,不會這樣不顧一切地來見她。
“是。”習綠應聲,轉身出去接阿大。
祁丹朱進了屋,在桌前坐下,找借口說自己要睡一會兒,將屋裏的人都遣了出去。
習綠很快就神不知鬼不覺地將阿大帶了進來,她走進屋,朝外左右看了看,然後將門扉緊緊關上。
阿大一看到祁丹朱,就忍不住紅了眼睛,他走到祁丹朱面前,撲通一聲跪了下去,聲音哀切道:“殿下,上次多虧了您才解救沂臨縣於水火,您是沂臨縣的菩薩,求您再次大發慈悲,救救沂臨縣的百姓吧!”
祁丹朱皺眉,想將他扶起來,阿大卻固執地不肯起來。
她以為阿大是說饑荒的事,出聲安慰道:“阿大,你不要急,現在駙馬已經在斷斷續續地派糧,而且剩下的糧食也在送來的路上,沂臨縣的百姓們一定可以渡過難關,你快快起來。”
阿大跪在地上淚如雨下,說什麽也不肯起來,他語出驚人道:“殿下!我指的不是城中的百姓,而是城外的百姓!”
祁丹朱倏然楞住,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忍不住錯愕道:“什麽城外的百姓?”
習綠神色也凝重起來,催促道:“阿大,快將話說清楚。”
阿大仰頭看著祁丹朱,哭道:“殿下,沂臨縣的實際災民不是五萬,而是八萬啊!”
“怎麽可能……”祁丹朱難以置信地看著他,語氣急促道:“不是說受災的百姓一共五萬人麽?再說了,我看城中的百姓滿打滿算也沒有八萬人!”
阿大聲音哽咽,搖了搖頭道:“殿下,受災的百姓確實是八萬,但只有五萬人留在城中,還有三萬人被知府趕去了城外!”
祁丹朱全身一震,身體不由自主地晃了一下。
習綠連忙扶住她,“殿下,您別急,小心身子。”
門扉突然被推開,君行之從外面大步走進來,屋內三人一楞。
君行之沒有理會他們驚詫的目光,走過去親自扶住祁丹朱,然後轉頭對阿大道:“究竟是怎麽回事?快說清楚。”
習綠楞了一下,連忙低頭退到一旁,規規矩矩地站好。
祁丹朱心下一沈,驚慌地看著突然回來的君行之。
君行之剛才去前院找知府詢問沂臨縣的情況,她沒想到他會這麽快回來,被正巧被遇上。
她心裏不由有些慌亂,無措地站在那裏。
君行之擡頭向她看來,她心虛地垂眸看了一眼地上的阿大,欲言又止地張了張嘴,一時之間無從解釋。
君行之見她面色白了白,將她扶到椅子上坐下,看著她的眼睛低聲道:“不用解釋。”
他早就知道當初是祁丹朱在暗處幫阿大,本不想揭穿,但今日事出緊急,他顧不得那麽許多。
祁丹朱看著他溫柔安撫的眼神,微微松了一口氣,對阿大道:“駙馬問你話,快如實說來。”
“原來是駙馬爺。”阿大對君行之行了一禮,開口道:“駙馬爺,草民沒有撒謊,本縣實際上足足有八萬災民,但知府大人為了一己之私,擔心陛下知情後會責罰,所以他以下瞞上,只上報了五萬災民,現在陛下派欽差大人來此,他想要繼續隱瞞,只能將那三萬百姓轉移到了城外。”
“若如你所說,剩下的三萬災民現在在何處?究竟是怎麽回事,將前因後果細細說來。”君行之沈聲問。
他們在來時的路上並未看到大批災民,只看到零星幾個逃難的百姓,如果真有此事,不知阿大所指的城外究竟是哪個方向。
“回大人,事情是這樣的,您與公主抵達沂臨縣前夕,知府大人忽然派官兵挨家挨戶通知,說朝廷擔心沂臨縣的老人和稚兒會扛不住饑餓,所以決定先將他們送去鄰縣,找個能吃飽飯的地方先住一段時間,待災情過後,再將他們送回來,大家信以為真,紛紛將家裏的老人和幼兒送到府衙,任由官兵帶他們離開。”
君行之神色冷了下來,沈聲道:“朝廷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指令。”
沂臨縣百姓眾多,如果只是將百姓們送去鄰縣就能解決饑荒的問題,朝廷早就這麽做了,事實上,如果將沂臨縣百姓轉移到周圍的縣城,只會擴大災情,造成周圍縣城的混亂,必定會引起更大的問題。
更何況,沂臨縣地處偏僻,方圓百裏之內根本沒有其他縣城,如果想出去,要翻過幾座山才能看到人煙,路途遙遠,很難走出去,此計根本就不可行。
阿大聞言哭道:“是!這根本就不是朝廷的命令,是知府撒了謊,他哄騙百姓,其實是偷偷將老人和稚兒們全都趕到了城外,他還讓官兵們守在城門,根本就不允許他們回城,知府之所以挑選老人和稚兒,不是為了保護他們,而是因為他們手無縛雞之力,沒辦法反抗官兵們。”
祁丹朱回憶了一下這幾日在城中所看到的情形,確實是青壯年更多一些,幾乎沒有看到幾位老人和稚兒,但之前她以為百姓們是因為吃不飽飯,所以老人和稚兒都沒有力氣出來,所以沒有懷疑過這其中有問題。
她沈吟片刻,疑惑道:“可是我記得我們剛抵達沂臨縣那日,明明有百姓大喊家裏的老人和孩子正等著吃飯,他們難道是在撒謊?”
百姓們沒有理由替知府隱瞞,他們如果知道家裏的老人和稚兒其實是被趕出了城,應該早就去找他們了,甚至趁機會告狀,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風平浪靜,沒有絲毫反應。
阿大思考了一下道:“公主和駙馬來那日我雖然不在場,但我猜想喊話的百姓很有可能是知府安排的,他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讓您與駙馬爺掉以輕心,讓您二位誤以為沂臨縣的老人和稚兒之都等在家中,這樣才不會引起您們的懷疑,他將此事密不透風,根本就是想瞞天過海。”
君行之眉心深鎖,沈聲問:“知府既然將此事瞞得密不透風,你又是從何處得知那些百姓其實是被趕出了城?”
阿大答道:“不瞞駙馬爺,草民的娘子懷有身孕,如今月份漸大,實在是經不起餓,所以那日正巧我出城去給她尋找食物,我找至深夜,才在林子裏找到幾個野果子,回來的路上,正好遇到官兵們將百姓送出城,我看官兵們對那些百姓非打即罵,態度十分惡劣,不像是護送他們出城,反而像是押送他們出城,心裏不由疑惑,所以我就偷偷跟了過去。”
他頓了頓道:“我看到官兵們將他們趕出城之後,不但沒給他們任何食物,還不允許他們回城,任由他們在城外自生自滅。”
他嘆息道:“現在城中剩下的百姓都不知情,他們還以為他們的親人已經安然無恙地被護送離開,我人微言輕,別無他法,才想著來找殿下做主。”
祁丹朱和君行之面色不由凝重起來,此事如果是真的,問題就大了。
阿大道:“那些老人和小孩本就沒有什麽覓食的能力,知府在這個時候將他們趕到城外,分明是讓他們去送死啊!”
君行之面色猛沈,“阿大,你所言非虛?”
阿大使勁點頭,“駙馬爺,小人所言絕無虛假,小人記得路,知道知府將百姓們藏在了何處,現在就可以帶大人去見他們。”
君行之點頭,道:“你現在就帶我前去。”
“是!”阿大眼睛一亮,抹著眼淚站起來。
君行之轉頭看向祁丹朱,“丹朱,你早些休息,如果我回來的太晚,不必等我。”
周圍都是山路,路途遙遙,還要躲避著知府的人,可能會耽誤腳程,所以不知何時才能歸來。
他對祁丹朱點了點頭,就趕緊跟阿大一起腳步匆匆地離去。
祁丹朱不自覺往前走了一步,也想跟去,但她低頭看到自己的肚子,只能止了步。
她現在這樣跟過去只會給君行之添麻煩,還不如老老實實等在知府府裏,免得她和君行之都離開會引起李奎林的懷疑。
她在桌邊坐下,微微沈思,如果阿大剛才所言都是真的,那麽上次她與君行之出府的時候,李奎林為何會那樣緊張,就都有了解釋。
李奎林關心是假,分明是擔心他們會發現他的秘密,所以在緊張。
祁丹朱眸色沈了沈,紙包不住火,如果李奎林真的將百姓趕出城,那麽絕不可饒恕。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