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番薯
關燈
小
中
大
丫頭的事兒看似是一件小事兒,但其背後的波動,卻遠非表面那麽簡單,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對於此,李元慶也不敢怠慢,詳盡囑咐了渠敏秋,讓她一定要把這件事情盯好了。
早飯的時候,李元慶又特意囑咐了張蕓娘,讓她和渠敏秋雙管齊下,一定要將此事落入掌控之中。
張蕓娘和渠敏秋都知道此事事關重大,甚至,會直接影響到長生島接下來的格局,兩女自然也不敢再耍小性子,鄭重將事情應承下來。
放在平時,李元慶一般都是陪著後宅吃晚飯。
主要是帶動一下情緒,大家每天都有個見面的機會。
這也是女人多的壞處。
否則,十天半月、甚至一年、幾年都見不到自己的男人,感情好那才有鬼了。
但此時,長生島各項事務繁忙,李元慶一出去基本就是一天,每天回來,基本都是深更半夜了,全家一起吃晚飯便也不現實,李元慶便將全家吃飯的時間改在了早上,大概8點鐘左右。
這個時節,孩子們也都醒了,女眷們也到了要‘上班’的時候,倒也是剛剛好。
因為條件所限,也為了人力能得到最大化利用,李元慶的後宅在長生島的這些產業中,除了要雇傭當值的掌櫃、夥計、‘服務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李元慶也會安排他的一個妻妾,去店裏幫忙、坐鎮。
從後世走來,李元慶非常明了,女人,必須要給她們這些正經的事情做,否則,她們的精力無處發洩,後宅不著火那才有鬼了。
當然,這一切,都要在張蕓娘和渠敏秋的掌控之下,對於她們兩女,李元慶自是要給予足夠的尊重。
而有張蕓娘和渠敏秋坐鎮,李元慶也不用擔心發生他會被戴綠帽的情況,一切都處在合理而有序的掌控之下。
有著李元慶的作用力,長生島各個店鋪、鋪面,除了基本的掌櫃、夥計,基本都會雇傭一些女性‘服務員’。
一來是為了創造就業崗位,二來,像是這些服務行業,女性的親和力著實要比男人強大不多,賞心悅目,也會讓買賣好上不少。
而有著這些女性的榜樣,李元慶也一直在思慮,繼續提高長生島女性的地位,甚至,把女性招入軍隊。
比如說醫護兵。
長生島的輔兵系統雖是發達,長生營也基本實現了半火器化,但這個時代,還是屬於冷兵器與熱兵器交割的時代,每一場戰爭,即便是長生營,也會有很大的傷亡。
在這種狀態下,一些女醫護兵的加入,在某種程度上,會調解傷兵的心情,而且,在醫護方面,女性明顯比男性更加細心。
而女醫護兵的加入,待遇的提高,勢必,也會更加增強長生島的向心力,將島上的核心,牢牢的圍繞在李元慶周圍。
不論是此時還是後世,即便有著先知先覺,但李元慶不是神仙,萬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他一直信奉一點,“在無法掌控大局的情況下,首先要做好自己。”
從廣寧加入毛文龍的隊伍,一直到現在在長生島建立基業,李元慶一直將這句話當做他的座右銘。
事實來看,這句話的效果,相當不錯。
陪一眾老婆孩子吃過了早飯,李元慶直接來到了官廳。
這時,一眾主要軍官們、商老六、馬管家,以及諸部民事的負責人,都已經到了。
這也是李元慶此次回島之後,新立的一個規矩。
在長生島,李元慶雖是德高望重,一手建立起來的基業,但他一出征就是大半年,潛移默化之間,島上的一些事務,尤其是人與人之間,難免要發生一些波動。
對人事的掌控,便更為重要。
此時,就算是很忙,要安置鎮江民眾,要部署防務等諸多任務,但李元慶還是決定每天都來開一個早會,大家見個面,具體部署一下任務,熟悉一下,哪怕時間很短,卻也更有利於李元慶掌握各人的情緒波動。
從而,將大局牢牢的掌控在手中。
看到李元慶過來,眾人紛紛行禮。
商老六笑道:“將軍,今天軍務方面任務要少一些,更多的,還是民事方面。”
說著,他指著一旁的沙盤,“南信口城池周邊,已經安置了兩萬多移民。在西南面的平原上,也安置下了一萬多人。還有一萬多,急需安置。不過,將軍,到底是將他們安置到城池西面的山坡上,還是西南面的平原,此事,還需您來決定。”
李元慶笑著點了點頭,示意商老六急需。
商老六繼續道:“將軍,諸位同僚,若是將移民安置到西南面的海灘平原,自是最為合適,將節省我們不少人力。但這一來,勢必要占用不少已經收拾好的良田。而若是安置到西面的山坡,便不會占用良田。只不過,此事費時費力,難免要花費不少功夫啊。”
眾人聞言都是一陣議論紛紛。
李元慶的眉頭也微微皺起來。
按照李元慶的本意,之所以不計成本,花空心思,將鎮江城的百姓遷徙到長生島,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加大長生島的產出,尤其是農業方面。
長生島最為華夏第七大島,資源貯備可以說是相當豐厚,莫說長生島此時人口只有十萬出頭,便是百萬,甚至二百萬,養活下來,也綽綽有餘。
更不要提,還有中島和西島了。
但現在的問題,是交通等各方面的限制,島上西部、西北部、西南部諸多區域,還是密密麻麻的原始森林,並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
此時人力雖足,但卻並沒有後世的挖掘機、大吊車,想要大規模大興土木,人力和畜力缺一不可。
長生島此時物資雖是充盈,但畜力卻嚴重不足,尤其是牛馬騾子這種有大力氣,可以幹大力氣活的牲畜。
李元慶此時雖還有近3000匹戰馬,但這些寶貝,顯然不能去做這些粗活。
此時,聽到商老六的提出這個問題,李元慶一時也有些愁眉不展。
正如商老六所言,若想省事兒,自是以南部平原安置移民最簡單,但不要忘了,此時是農業社會,遠不是後世的工業社會。
老百姓要種田,總不能跑到幾十裏之外吧?
就算早上出門,這一來一回間,天怕都要黑了,還幹什麽活兒呢?
馬管家道:“將軍,諸位同僚,依照卑職的意思,咱們最好還是原定計劃來實施。將移民中的士紳豪商集團,並向城池附近區域,百姓們,則還是按照原定規劃,將他們將有土地的地方分散遷徙。這樣做,短時間來看確實有些困難,但長遠來看,卻是省時省力。咱們不用再費第二遍力氣。”
段喜亮點了點頭,“馬爺所言不錯。只不過,若是這般,必定要花費不少時日。很可能,因此會耽誤今年的春耕啊。”
遼地因為氣候寒冷,作物多半都是一年一熟,遠不能與江南相比,更不要提海南了。
這一來,春耕便尤為重要。
一旦錯過,那這些百姓們未來一年的吃喝拉撒,只能由李元慶來掏腰包了。
這是李元慶很難承受的沈重。
但若不這般,能耕種的田地只能在附近區域,也是寥寥,加之農民們無法切實分得田地,很容易滋生不好的隱患。
官滄海這時道:“難,總是要難的。我也建議走之前的原定計劃。咱們長生島漁業發達,就算不種莊稼,種些各種菜,卻沒有多大問題。今年難一年,明年,卻是一個好開端。”
許黑子也道:“將軍,卑職也讚成馬爺的意見。一路走過來,什麽苦咱們弟兄們沒受過,又怎的可能怕了這一時?”
李元慶緩緩點了點頭,“既然大家沒意見,那咱們就按照原定計劃來實施。諸位兄弟,事務雖是繁雜,但只要諸位兄弟同心協力,一定能順利度過難關!”
“是!”
……
早會散了場,各人紛紛去忙活。
李元慶卻是留下了官滄海和許黑子。
來到官廳門外的‘停車場’,李元慶道:“官兄弟,許兄弟,你們有沒有聽過番薯這種東西?”
“番薯?這是什麽?”許黑子疑惑的看向了李元慶。
他是北地人,顯然有些一頭霧水。
官滄海卻是一楞,“將軍,您可是說的一種圓乎乎、眼色有些暗、像是蘿蔔一樣的東西?吃起來軟軟的、甜甜的,口感很不錯?”
李元慶不由大喜,“滄海,你見到過這東西?”
官滄海忙道:“將軍,卑職一時也有些吃不準。早年,卑職在南面混時,在福建和江南一帶,都曾見過這東西,也吃過。聽聞,這些東西,是徐閣老從幾個福建商人手裏弄來,在南京一帶推廣了一段時間,曾經有不少人種植。但現在形勢怎樣,卑職也說不好。”
李元慶簡直大喜。
番薯就是地瓜。
這種東西,好吃還好養活,關鍵是產量極高,也不用怎麽精心呵護。
在記憶裏,李元慶模糊的記得,正是大名鼎鼎的徐光啟,將這種作物推廣,只不過,由於時代的局限性,其力度遠遠不夠,並沒有成為明末的救命稻草。
事實上,地瓜這東西,若是能在山西、陜西,包括河南、湖廣一帶推廣開來,明末的流民造反,或許就不會這麽嚴重。
“滄海,黑子,此事可真是救命啊!這樣,滄海,黑子,你們現在便即刻啟程,前往南京,去尋購這些番薯的種子。越快越好,多多益善。只要此事做成,我必定給你們記上一大功!”
官滄海和許黑子頓時一怔。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他們的將軍居然會對這樣一種看起來並不起眼的農作物,花費這麽多心思。
但李元慶發了話,兩人也不敢怠慢,趕忙招呼親兵收拾利索,直奔碼頭而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對於此,李元慶也不敢怠慢,詳盡囑咐了渠敏秋,讓她一定要把這件事情盯好了。
早飯的時候,李元慶又特意囑咐了張蕓娘,讓她和渠敏秋雙管齊下,一定要將此事落入掌控之中。
張蕓娘和渠敏秋都知道此事事關重大,甚至,會直接影響到長生島接下來的格局,兩女自然也不敢再耍小性子,鄭重將事情應承下來。
放在平時,李元慶一般都是陪著後宅吃晚飯。
主要是帶動一下情緒,大家每天都有個見面的機會。
這也是女人多的壞處。
否則,十天半月、甚至一年、幾年都見不到自己的男人,感情好那才有鬼了。
但此時,長生島各項事務繁忙,李元慶一出去基本就是一天,每天回來,基本都是深更半夜了,全家一起吃晚飯便也不現實,李元慶便將全家吃飯的時間改在了早上,大概8點鐘左右。
這個時節,孩子們也都醒了,女眷們也到了要‘上班’的時候,倒也是剛剛好。
因為條件所限,也為了人力能得到最大化利用,李元慶的後宅在長生島的這些產業中,除了要雇傭當值的掌櫃、夥計、‘服務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李元慶也會安排他的一個妻妾,去店裏幫忙、坐鎮。
從後世走來,李元慶非常明了,女人,必須要給她們這些正經的事情做,否則,她們的精力無處發洩,後宅不著火那才有鬼了。
當然,這一切,都要在張蕓娘和渠敏秋的掌控之下,對於她們兩女,李元慶自是要給予足夠的尊重。
而有張蕓娘和渠敏秋坐鎮,李元慶也不用擔心發生他會被戴綠帽的情況,一切都處在合理而有序的掌控之下。
有著李元慶的作用力,長生島各個店鋪、鋪面,除了基本的掌櫃、夥計,基本都會雇傭一些女性‘服務員’。
一來是為了創造就業崗位,二來,像是這些服務行業,女性的親和力著實要比男人強大不多,賞心悅目,也會讓買賣好上不少。
而有著這些女性的榜樣,李元慶也一直在思慮,繼續提高長生島女性的地位,甚至,把女性招入軍隊。
比如說醫護兵。
長生島的輔兵系統雖是發達,長生營也基本實現了半火器化,但這個時代,還是屬於冷兵器與熱兵器交割的時代,每一場戰爭,即便是長生營,也會有很大的傷亡。
在這種狀態下,一些女醫護兵的加入,在某種程度上,會調解傷兵的心情,而且,在醫護方面,女性明顯比男性更加細心。
而女醫護兵的加入,待遇的提高,勢必,也會更加增強長生島的向心力,將島上的核心,牢牢的圍繞在李元慶周圍。
不論是此時還是後世,即便有著先知先覺,但李元慶不是神仙,萬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他一直信奉一點,“在無法掌控大局的情況下,首先要做好自己。”
從廣寧加入毛文龍的隊伍,一直到現在在長生島建立基業,李元慶一直將這句話當做他的座右銘。
事實來看,這句話的效果,相當不錯。
陪一眾老婆孩子吃過了早飯,李元慶直接來到了官廳。
這時,一眾主要軍官們、商老六、馬管家,以及諸部民事的負責人,都已經到了。
這也是李元慶此次回島之後,新立的一個規矩。
在長生島,李元慶雖是德高望重,一手建立起來的基業,但他一出征就是大半年,潛移默化之間,島上的一些事務,尤其是人與人之間,難免要發生一些波動。
對人事的掌控,便更為重要。
此時,就算是很忙,要安置鎮江民眾,要部署防務等諸多任務,但李元慶還是決定每天都來開一個早會,大家見個面,具體部署一下任務,熟悉一下,哪怕時間很短,卻也更有利於李元慶掌握各人的情緒波動。
從而,將大局牢牢的掌控在手中。
看到李元慶過來,眾人紛紛行禮。
商老六笑道:“將軍,今天軍務方面任務要少一些,更多的,還是民事方面。”
說著,他指著一旁的沙盤,“南信口城池周邊,已經安置了兩萬多移民。在西南面的平原上,也安置下了一萬多人。還有一萬多,急需安置。不過,將軍,到底是將他們安置到城池西面的山坡上,還是西南面的平原,此事,還需您來決定。”
李元慶笑著點了點頭,示意商老六急需。
商老六繼續道:“將軍,諸位同僚,若是將移民安置到西南面的海灘平原,自是最為合適,將節省我們不少人力。但這一來,勢必要占用不少已經收拾好的良田。而若是安置到西面的山坡,便不會占用良田。只不過,此事費時費力,難免要花費不少功夫啊。”
眾人聞言都是一陣議論紛紛。
李元慶的眉頭也微微皺起來。
按照李元慶的本意,之所以不計成本,花空心思,將鎮江城的百姓遷徙到長生島,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加大長生島的產出,尤其是農業方面。
長生島最為華夏第七大島,資源貯備可以說是相當豐厚,莫說長生島此時人口只有十萬出頭,便是百萬,甚至二百萬,養活下來,也綽綽有餘。
更不要提,還有中島和西島了。
但現在的問題,是交通等各方面的限制,島上西部、西北部、西南部諸多區域,還是密密麻麻的原始森林,並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
此時人力雖足,但卻並沒有後世的挖掘機、大吊車,想要大規模大興土木,人力和畜力缺一不可。
長生島此時物資雖是充盈,但畜力卻嚴重不足,尤其是牛馬騾子這種有大力氣,可以幹大力氣活的牲畜。
李元慶此時雖還有近3000匹戰馬,但這些寶貝,顯然不能去做這些粗活。
此時,聽到商老六的提出這個問題,李元慶一時也有些愁眉不展。
正如商老六所言,若想省事兒,自是以南部平原安置移民最簡單,但不要忘了,此時是農業社會,遠不是後世的工業社會。
老百姓要種田,總不能跑到幾十裏之外吧?
就算早上出門,這一來一回間,天怕都要黑了,還幹什麽活兒呢?
馬管家道:“將軍,諸位同僚,依照卑職的意思,咱們最好還是原定計劃來實施。將移民中的士紳豪商集團,並向城池附近區域,百姓們,則還是按照原定規劃,將他們將有土地的地方分散遷徙。這樣做,短時間來看確實有些困難,但長遠來看,卻是省時省力。咱們不用再費第二遍力氣。”
段喜亮點了點頭,“馬爺所言不錯。只不過,若是這般,必定要花費不少時日。很可能,因此會耽誤今年的春耕啊。”
遼地因為氣候寒冷,作物多半都是一年一熟,遠不能與江南相比,更不要提海南了。
這一來,春耕便尤為重要。
一旦錯過,那這些百姓們未來一年的吃喝拉撒,只能由李元慶來掏腰包了。
這是李元慶很難承受的沈重。
但若不這般,能耕種的田地只能在附近區域,也是寥寥,加之農民們無法切實分得田地,很容易滋生不好的隱患。
官滄海這時道:“難,總是要難的。我也建議走之前的原定計劃。咱們長生島漁業發達,就算不種莊稼,種些各種菜,卻沒有多大問題。今年難一年,明年,卻是一個好開端。”
許黑子也道:“將軍,卑職也讚成馬爺的意見。一路走過來,什麽苦咱們弟兄們沒受過,又怎的可能怕了這一時?”
李元慶緩緩點了點頭,“既然大家沒意見,那咱們就按照原定計劃來實施。諸位兄弟,事務雖是繁雜,但只要諸位兄弟同心協力,一定能順利度過難關!”
“是!”
……
早會散了場,各人紛紛去忙活。
李元慶卻是留下了官滄海和許黑子。
來到官廳門外的‘停車場’,李元慶道:“官兄弟,許兄弟,你們有沒有聽過番薯這種東西?”
“番薯?這是什麽?”許黑子疑惑的看向了李元慶。
他是北地人,顯然有些一頭霧水。
官滄海卻是一楞,“將軍,您可是說的一種圓乎乎、眼色有些暗、像是蘿蔔一樣的東西?吃起來軟軟的、甜甜的,口感很不錯?”
李元慶不由大喜,“滄海,你見到過這東西?”
官滄海忙道:“將軍,卑職一時也有些吃不準。早年,卑職在南面混時,在福建和江南一帶,都曾見過這東西,也吃過。聽聞,這些東西,是徐閣老從幾個福建商人手裏弄來,在南京一帶推廣了一段時間,曾經有不少人種植。但現在形勢怎樣,卑職也說不好。”
李元慶簡直大喜。
番薯就是地瓜。
這種東西,好吃還好養活,關鍵是產量極高,也不用怎麽精心呵護。
在記憶裏,李元慶模糊的記得,正是大名鼎鼎的徐光啟,將這種作物推廣,只不過,由於時代的局限性,其力度遠遠不夠,並沒有成為明末的救命稻草。
事實上,地瓜這東西,若是能在山西、陜西,包括河南、湖廣一帶推廣開來,明末的流民造反,或許就不會這麽嚴重。
“滄海,黑子,此事可真是救命啊!這樣,滄海,黑子,你們現在便即刻啟程,前往南京,去尋購這些番薯的種子。越快越好,多多益善。只要此事做成,我必定給你們記上一大功!”
官滄海和許黑子頓時一怔。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他們的將軍居然會對這樣一種看起來並不起眼的農作物,花費這麽多心思。
但李元慶發了話,兩人也不敢怠慢,趕忙招呼親兵收拾利索,直奔碼頭而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