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初三在大伯家吃了一頓。初四王利民和宋秀蓮也整治了些菜招呼一家人到自家來吃了頓飯。初五是破五日,放鞭吃餃子,又將屋裏屋外的一些鞭炮屑、生活垃圾什麽的都清理出去。
過完初五,差不多就算是過完年了。有些嫁的比較遠的姐妹、姑姨之類的,互相走動走動。
王利民沒有姑,倒是每年都去農場的大伯家裏去一趟。
今年也不例外,初三初四一起吃飯的時候,王利民就跟王利群商議好了,初六兩人一起去農場,給大爺爺王召國去拜年。
至於小輩們,對那個停妻再娶的大爺爺都不怎麽感冒,王利群倒是看了三個兒子一眼,奈何成山成峰成嶺哥仨要麽低頭吃菜,要麽端杯與兄弟們喝酒……他也知道孩子們的態度,也不想勉強他們。
說起小秋的這位大爺爺王召國,當年十八歲就參了軍,解放前後的幾場著名戰役都有參加,五幾年援朝歸來也成了營級幹部。不過,沒了戰事,大批部隊人員裁撤,或者轉為農墾兵團,遠的有開赴西疆的大批人員,東部沿海和中原各省,也分散開許多人員,設立農場,開墾大片拋荒的土地,修建水利……於是,王召國順勢成了鎮北農場的場長,跟隨過來的老部下還習慣稱其為營長。
王召國參軍之前,家裏做主給他娶了親,妻子就是小秋的大奶奶李氏。王召國新婚不到半年參軍離家,離家後好幾天,李氏身體不適才查出有了身孕,八個月後生下一名男孩就是小秋的堂大伯王利群。
王召國一去十多年,又一直輾轉打仗,也沒法子與家裏通信,家人盼到絕望只當他死了,等到他突然歸來,老母親已經思念成疾撒手去了,老父親也身體病弱,倒是被他忘在腦後的妻子支撐著家業,還給他生了個兒子,已經十五歲了。
而這時的王召國卻已經又成了家,娶了一名蘇地的女學生邵愛芬,溫婉秀美,又識文斷字,據說還上過兩年洋學堂,連洋字碼也識的許多。
對比之下,家中的李氏常年操勞,不到三十歲年紀,卻已經生了深深的皺紋,皮膚蒼老黧黑,梳著圓髻,穿著最普通不過的青黑色粗布衫褲,就連伸出來的手也關節粗大皮膚粗糙,哪及邵愛芬白皙細膩,手指軟嫩。
再說,這個時候,王召國已經與邵愛芬結婚已經十年,女兒都快九歲了,邵愛芬懷裏還抱著個五歲的兒子……
接下來的故事發展沒有什麽新意,無非是糟糠妻忍辱負重,獨守家門,撫養兒子,反正當年的包辦婚姻也沒什麽結婚證,不過是搬了場酒席……連離婚手續都省了。
王召國自從到了鎮北農場坐場長,大概是覺得愧對李氏和長子利群,況且那會兒還有老父親要贍養,於是,每月都會拿出一部分工資寄回來,自然災害的三年,還往家送過兩回糧食……雖說寄的錢不多,送來的糧食也有限,但卻讓李氏和兒子的日子寬裕了許多。
日子略略寬裕了些,李氏就咬牙將輟學數年的王利群又送進了學校。王利群倒也上進,一年後就考取了縣中學,上了兩年高中,一畢業,王召國斟酌著,把王利群安排在了在糧站做臨時工。
王召國在糧站幹了兩年,並被破格舉薦成了黨員,眼瞅著要轉正了,趕上一場水災,村裏人口倒是差不多都逃出來了,偏偏家被沖沒了,沒吃沒穿,幾百口人眼瞅著要餓死。恰好老支書因為救人溺水重病,村裏父老想起王利群,求到他面前,王利群在糧站關系好,又恰好上頭迅速反應,做出緊急發放救濟糧的決定,三合村就在第一時間拿到了救濟糧……後來,老支書病好了,身體卻垮了,一動就喘得上不來氣,於是,年僅二十歲的王利群回村幹了大隊書記。他能當上大隊書記,只因為他在糧站上過班,能幫村裏人及時足量地討回救濟糧。那個時候,救濟糧可是救命的,能有糧救命,大隊書記年輕點兒算什麽?
幾年之後,三年自然災害,草根樹皮都被吃光了,周圍村子裏時不時地就聽說有人餓死,最初還會發喪,後來活人都顧不過來了,再沒精力顧忌死人,再死了人,就不過是拿領破席一裹,挖個坑掩埋算完。往往親生兒女都不會哭一聲,因為沒力氣,就怕哭狠了一口氣上不來就跟著去了。
而王利群帶領著三河村民,但凡有救濟糧,三合村總能如數盡快領回來;還有王召國農場那邊,弄些紅薯、胡蘿蔔,甚至紅薯秧子、蘿蔔纓子過來,也能填肚子救命……
總而言之,王利群能當上大隊支書,並一直穩穩當當幹了二十多年,與大爺爺王召國的支持分不開,所以,王利群逢年過節也總會過去看望老父親。而成山成峰成嶺三兄弟,與爺爺接觸不多,又眼看著奶奶一輩子孤苦,偶爾去大爺爺家,看那位小奶奶養的細皮嫩肉,穿著整齊,即便小奶奶生的叔叔和姑姑,也是城裏孩子的待遇,吃穿比他們家好得太多……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有了對比,孩子們心裏自然對大爺爺無法不生出怨憤來。
所以,隨著年齡增長,這兄弟三個對大爺爺那邊也越來越不耐煩應付,逢年過節,王利群每次提起去看望老父親,三個兒子要麽裝傻充楞,要麽就借口有事分不開身……王利群雖不忍看到老父失望的眼神,但也實在沒法強迫兒子們去跟沒見過幾面的爺爺親近。
這一次,王利群和王利民兄弟倆結伴去農場給王召國拜年,兩家日子都比之前改善許多,自然帶的年禮也比往年厚了幾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過完初五,差不多就算是過完年了。有些嫁的比較遠的姐妹、姑姨之類的,互相走動走動。
王利民沒有姑,倒是每年都去農場的大伯家裏去一趟。
今年也不例外,初三初四一起吃飯的時候,王利民就跟王利群商議好了,初六兩人一起去農場,給大爺爺王召國去拜年。
至於小輩們,對那個停妻再娶的大爺爺都不怎麽感冒,王利群倒是看了三個兒子一眼,奈何成山成峰成嶺哥仨要麽低頭吃菜,要麽端杯與兄弟們喝酒……他也知道孩子們的態度,也不想勉強他們。
說起小秋的這位大爺爺王召國,當年十八歲就參了軍,解放前後的幾場著名戰役都有參加,五幾年援朝歸來也成了營級幹部。不過,沒了戰事,大批部隊人員裁撤,或者轉為農墾兵團,遠的有開赴西疆的大批人員,東部沿海和中原各省,也分散開許多人員,設立農場,開墾大片拋荒的土地,修建水利……於是,王召國順勢成了鎮北農場的場長,跟隨過來的老部下還習慣稱其為營長。
王召國參軍之前,家裏做主給他娶了親,妻子就是小秋的大奶奶李氏。王召國新婚不到半年參軍離家,離家後好幾天,李氏身體不適才查出有了身孕,八個月後生下一名男孩就是小秋的堂大伯王利群。
王召國一去十多年,又一直輾轉打仗,也沒法子與家裏通信,家人盼到絕望只當他死了,等到他突然歸來,老母親已經思念成疾撒手去了,老父親也身體病弱,倒是被他忘在腦後的妻子支撐著家業,還給他生了個兒子,已經十五歲了。
而這時的王召國卻已經又成了家,娶了一名蘇地的女學生邵愛芬,溫婉秀美,又識文斷字,據說還上過兩年洋學堂,連洋字碼也識的許多。
對比之下,家中的李氏常年操勞,不到三十歲年紀,卻已經生了深深的皺紋,皮膚蒼老黧黑,梳著圓髻,穿著最普通不過的青黑色粗布衫褲,就連伸出來的手也關節粗大皮膚粗糙,哪及邵愛芬白皙細膩,手指軟嫩。
再說,這個時候,王召國已經與邵愛芬結婚已經十年,女兒都快九歲了,邵愛芬懷裏還抱著個五歲的兒子……
接下來的故事發展沒有什麽新意,無非是糟糠妻忍辱負重,獨守家門,撫養兒子,反正當年的包辦婚姻也沒什麽結婚證,不過是搬了場酒席……連離婚手續都省了。
王召國自從到了鎮北農場坐場長,大概是覺得愧對李氏和長子利群,況且那會兒還有老父親要贍養,於是,每月都會拿出一部分工資寄回來,自然災害的三年,還往家送過兩回糧食……雖說寄的錢不多,送來的糧食也有限,但卻讓李氏和兒子的日子寬裕了許多。
日子略略寬裕了些,李氏就咬牙將輟學數年的王利群又送進了學校。王利群倒也上進,一年後就考取了縣中學,上了兩年高中,一畢業,王召國斟酌著,把王利群安排在了在糧站做臨時工。
王召國在糧站幹了兩年,並被破格舉薦成了黨員,眼瞅著要轉正了,趕上一場水災,村裏人口倒是差不多都逃出來了,偏偏家被沖沒了,沒吃沒穿,幾百口人眼瞅著要餓死。恰好老支書因為救人溺水重病,村裏父老想起王利群,求到他面前,王利群在糧站關系好,又恰好上頭迅速反應,做出緊急發放救濟糧的決定,三合村就在第一時間拿到了救濟糧……後來,老支書病好了,身體卻垮了,一動就喘得上不來氣,於是,年僅二十歲的王利群回村幹了大隊書記。他能當上大隊書記,只因為他在糧站上過班,能幫村裏人及時足量地討回救濟糧。那個時候,救濟糧可是救命的,能有糧救命,大隊書記年輕點兒算什麽?
幾年之後,三年自然災害,草根樹皮都被吃光了,周圍村子裏時不時地就聽說有人餓死,最初還會發喪,後來活人都顧不過來了,再沒精力顧忌死人,再死了人,就不過是拿領破席一裹,挖個坑掩埋算完。往往親生兒女都不會哭一聲,因為沒力氣,就怕哭狠了一口氣上不來就跟著去了。
而王利群帶領著三河村民,但凡有救濟糧,三合村總能如數盡快領回來;還有王召國農場那邊,弄些紅薯、胡蘿蔔,甚至紅薯秧子、蘿蔔纓子過來,也能填肚子救命……
總而言之,王利群能當上大隊支書,並一直穩穩當當幹了二十多年,與大爺爺王召國的支持分不開,所以,王利群逢年過節也總會過去看望老父親。而成山成峰成嶺三兄弟,與爺爺接觸不多,又眼看著奶奶一輩子孤苦,偶爾去大爺爺家,看那位小奶奶養的細皮嫩肉,穿著整齊,即便小奶奶生的叔叔和姑姑,也是城裏孩子的待遇,吃穿比他們家好得太多……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有了對比,孩子們心裏自然對大爺爺無法不生出怨憤來。
所以,隨著年齡增長,這兄弟三個對大爺爺那邊也越來越不耐煩應付,逢年過節,王利群每次提起去看望老父親,三個兒子要麽裝傻充楞,要麽就借口有事分不開身……王利群雖不忍看到老父失望的眼神,但也實在沒法強迫兒子們去跟沒見過幾面的爺爺親近。
這一次,王利群和王利民兄弟倆結伴去農場給王召國拜年,兩家日子都比之前改善許多,自然帶的年禮也比往年厚了幾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