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這個姑娘是個大方得體的,高考投檔那麽大的意外打擊,卻並沒有消沈,更沒有怨天尤人,仍舊陽光、開朗……就這品格,就配得上他們家的兒子。
小秋見姥姥姥爺低聲說著劉家女兒,很快就說到小舅舅和劉芳芳的親事……她不好旁聽,就跑去車轅上與二哥成江一起坐了,說起那些新出爐的大學生,說起神秘而美好的大學生活……
回到家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不等鐘玉琴說話,小秋就動手生火做飯。早上姥姥包了餃子給小舅舅小姨送行,剩了不少,小秋就做了個湯菜,把餃子熱上,又熱了幾個饅頭,那邊姥爺和二哥剛把車卸了,餵上騾子,這邊已經可以開飯了。
一個星期後,小秋率先接到了小姨從省城寫回來的信,信中說他們平安到達,也見過鄭秋實了,她們學校與省立醫院在一條街上。又說姐夫和哥哥帶著她到學校報道、安頓好之後,才坐火車去了京城,估摸著,她寫信的時候,他們也快到京城了……
又說自己宿舍的八個人都不錯,其中五個與她一樣是農村出來的,三個是城裏姑娘,她年級最小排老八,大家對她多有照顧,相處得不錯,家裏父母不必惦記雲雲。
接到小姨來信只隔了三天,王利民就從京裏回來了。
雖說已經接了女兒的信,但見到女婿,聽女婿親口說一說女兒、兒子的學校、安置情況,宋勝書和鐘玉琴老兩個才算真的放了心。
又隔了三四天,小秋接到了吳戈秦戎的來信。信中說的與王利民所說的一樣,不過換了個角度,說在火車站接到王利民和宋秀程兩個,又說起宋秀程去學校報道很順利,因為高考成績突出,人也年輕,還被輔導員註意到,看樣子準備讓他做班幹部……也到了這會兒,小秋才意識到,小舅舅的成績恐怕不止是縣裏的第一,估計在全省都能排的上號。她甚至在心裏暗戳戳地想,小舅舅不會是一不小心考了個省狀元吧?
等高考入學的事情告一段落,春天也在不知不覺中來臨了。
王利民從京裏回來,只住了兩天,就啟程進了縣城。他陪宋秀程進京報道,路上說起省城的事情,也說起油廠大量收購花生豆子的事情,宋秀程就告訴他一條內幕消息,每年春天,各個糧站都會處理一批庫存,至於處理什麽品種,就看當地的出產品種了。泰平公社因為是老黃河故道,沙壤土分布廣,有種植花生的習慣,所以每年處理的花生數量不小。而靠近黃河口那邊,因為人少地多,大豆種植面積大,糧站處理的品種就主要是大豆。
之前,宋秀程在糧站上班的時候,王利民就跟站長同事都認識了,王利民找到站長曲明勇家裏,很順利地拿到了十多噸的花生批條。意外之喜,船廠司務長郝大明替他引見了縣糧食局的一位幹部,由這條線,王利民又跑了幾個糧站,也拿到了兩個大豆的批條,總計也有二十噸。
這時候糧站出貨都是現錢的,最少也得是轉賬支票現金支票這些,王利民拿不出這麽多資金來,不過拿到批條心裏有了底氣,直接給省城的油廠打了個電話,只隔了一天,油廠的業務員就帶著現金支票趕了過來。王利民跑了跑腿,動了動嘴,不到十天,就多了一筆可觀的進賬。
不過,這種買賣也就是臨時的,再收花生豆子,真的要等到秋收之後了。
悄沒聲息掙了一筆的王利民,回到家並沒聲張,只簡單給宋秀蓮說了一句,就帶著成海整理雞場、修建豬圈去了。
他之前帶回來五頭裏岔黑豬,村裏人沒養過這個品種,都不認。他也幹脆,直接都自己養起來了。之前,他忙著出門,豬崽兒也小,在舊屋那邊的棚屋裏養著就行,如今過了半個月,豬崽兒大了一圈,在養在家裏就不行了。
是以,他一回來,就帶著成海,招呼上王利軍和春生、二牤子幾個人去雞場那邊動手修豬圈了。
豬圈就建在原來的雞場旁邊,依著小秋的建議,沒用傳統的那種坑養豬圈,而是用了棚舍加平地豬欄養殖,棚舍裏就是黃土夯實的地面,沒有鋪磚更沒抹水泥……在沒有自來水的條件下,那些東西都不現實,反而不如黃土地面,臟了就能用鐵鍬鏟一層去,重新鋪上土就行。
就這樣,這豬圈一建起來,村裏好些人還議論,都說比人住的房子還好呢!
只不過是裝了窗戶按了門,過去村裏人養豬,就是個半拉棚子,小風小雨能避一避,風大雨大了,豬就只能淋著……
王利民帶人修豬圈,宋秀蓮和魏紅梅妯娌倆也忙著收起了種雞蛋,等王利民那邊的豬圈建好,就開始在家裏開始摸索著人工孵蛋。
新蓋的房子最西間被他盤了一圈炕,兩個竈頭交互貫通著,保證炕面的溫度均衡。第一批孵了300個蛋,孵出了269只小雞,孵化率達到了89.7%。第二期孵了500個蛋,孵出了465只小雞,孵化率提高到了93%。
孵蛋、育雛,是個辛苦活兒,因為全是人工操作,關鍵是需要人二十四小時盯著,控制溫度,不敢有片刻懈怠。宋秀蓮要照應三個孩子,還有縫紉活兒要做,精力有限,王利民一個人就有些跟不上,他替大嫂魏紅梅向隊裏請了假,幫著一起孵蛋育雛。就這樣,兩撥小雞孵化出來,幾個人都熬得瘦了一圈不說,眼睛都瞘?了。
初中一年級的課程對小秋來說不累,她之所以忙碌,不過是因為提前開始學習了高中課程,並且,廖辰晚上還要過來給她加班開小竈,學習醫書本草。
看著廖辰對高考的事情真的沒放在心上,小秋也放松地跟他探討起他高考的志願方向:“你給我講了這好幾年醫書藥書,索性也學醫好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小秋見姥姥姥爺低聲說著劉家女兒,很快就說到小舅舅和劉芳芳的親事……她不好旁聽,就跑去車轅上與二哥成江一起坐了,說起那些新出爐的大學生,說起神秘而美好的大學生活……
回到家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不等鐘玉琴說話,小秋就動手生火做飯。早上姥姥包了餃子給小舅舅小姨送行,剩了不少,小秋就做了個湯菜,把餃子熱上,又熱了幾個饅頭,那邊姥爺和二哥剛把車卸了,餵上騾子,這邊已經可以開飯了。
一個星期後,小秋率先接到了小姨從省城寫回來的信,信中說他們平安到達,也見過鄭秋實了,她們學校與省立醫院在一條街上。又說姐夫和哥哥帶著她到學校報道、安頓好之後,才坐火車去了京城,估摸著,她寫信的時候,他們也快到京城了……
又說自己宿舍的八個人都不錯,其中五個與她一樣是農村出來的,三個是城裏姑娘,她年級最小排老八,大家對她多有照顧,相處得不錯,家裏父母不必惦記雲雲。
接到小姨來信只隔了三天,王利民就從京裏回來了。
雖說已經接了女兒的信,但見到女婿,聽女婿親口說一說女兒、兒子的學校、安置情況,宋勝書和鐘玉琴老兩個才算真的放了心。
又隔了三四天,小秋接到了吳戈秦戎的來信。信中說的與王利民所說的一樣,不過換了個角度,說在火車站接到王利民和宋秀程兩個,又說起宋秀程去學校報道很順利,因為高考成績突出,人也年輕,還被輔導員註意到,看樣子準備讓他做班幹部……也到了這會兒,小秋才意識到,小舅舅的成績恐怕不止是縣裏的第一,估計在全省都能排的上號。她甚至在心裏暗戳戳地想,小舅舅不會是一不小心考了個省狀元吧?
等高考入學的事情告一段落,春天也在不知不覺中來臨了。
王利民從京裏回來,只住了兩天,就啟程進了縣城。他陪宋秀程進京報道,路上說起省城的事情,也說起油廠大量收購花生豆子的事情,宋秀程就告訴他一條內幕消息,每年春天,各個糧站都會處理一批庫存,至於處理什麽品種,就看當地的出產品種了。泰平公社因為是老黃河故道,沙壤土分布廣,有種植花生的習慣,所以每年處理的花生數量不小。而靠近黃河口那邊,因為人少地多,大豆種植面積大,糧站處理的品種就主要是大豆。
之前,宋秀程在糧站上班的時候,王利民就跟站長同事都認識了,王利民找到站長曲明勇家裏,很順利地拿到了十多噸的花生批條。意外之喜,船廠司務長郝大明替他引見了縣糧食局的一位幹部,由這條線,王利民又跑了幾個糧站,也拿到了兩個大豆的批條,總計也有二十噸。
這時候糧站出貨都是現錢的,最少也得是轉賬支票現金支票這些,王利民拿不出這麽多資金來,不過拿到批條心裏有了底氣,直接給省城的油廠打了個電話,只隔了一天,油廠的業務員就帶著現金支票趕了過來。王利民跑了跑腿,動了動嘴,不到十天,就多了一筆可觀的進賬。
不過,這種買賣也就是臨時的,再收花生豆子,真的要等到秋收之後了。
悄沒聲息掙了一筆的王利民,回到家並沒聲張,只簡單給宋秀蓮說了一句,就帶著成海整理雞場、修建豬圈去了。
他之前帶回來五頭裏岔黑豬,村裏人沒養過這個品種,都不認。他也幹脆,直接都自己養起來了。之前,他忙著出門,豬崽兒也小,在舊屋那邊的棚屋裏養著就行,如今過了半個月,豬崽兒大了一圈,在養在家裏就不行了。
是以,他一回來,就帶著成海,招呼上王利軍和春生、二牤子幾個人去雞場那邊動手修豬圈了。
豬圈就建在原來的雞場旁邊,依著小秋的建議,沒用傳統的那種坑養豬圈,而是用了棚舍加平地豬欄養殖,棚舍裏就是黃土夯實的地面,沒有鋪磚更沒抹水泥……在沒有自來水的條件下,那些東西都不現實,反而不如黃土地面,臟了就能用鐵鍬鏟一層去,重新鋪上土就行。
就這樣,這豬圈一建起來,村裏好些人還議論,都說比人住的房子還好呢!
只不過是裝了窗戶按了門,過去村裏人養豬,就是個半拉棚子,小風小雨能避一避,風大雨大了,豬就只能淋著……
王利民帶人修豬圈,宋秀蓮和魏紅梅妯娌倆也忙著收起了種雞蛋,等王利民那邊的豬圈建好,就開始在家裏開始摸索著人工孵蛋。
新蓋的房子最西間被他盤了一圈炕,兩個竈頭交互貫通著,保證炕面的溫度均衡。第一批孵了300個蛋,孵出了269只小雞,孵化率達到了89.7%。第二期孵了500個蛋,孵出了465只小雞,孵化率提高到了93%。
孵蛋、育雛,是個辛苦活兒,因為全是人工操作,關鍵是需要人二十四小時盯著,控制溫度,不敢有片刻懈怠。宋秀蓮要照應三個孩子,還有縫紉活兒要做,精力有限,王利民一個人就有些跟不上,他替大嫂魏紅梅向隊裏請了假,幫著一起孵蛋育雛。就這樣,兩撥小雞孵化出來,幾個人都熬得瘦了一圈不說,眼睛都瞘?了。
初中一年級的課程對小秋來說不累,她之所以忙碌,不過是因為提前開始學習了高中課程,並且,廖辰晚上還要過來給她加班開小竈,學習醫書本草。
看著廖辰對高考的事情真的沒放在心上,小秋也放松地跟他探討起他高考的志願方向:“你給我講了這好幾年醫書藥書,索性也學醫好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