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00章

關燈
胤禟這邊進展很順利,搞定了對市場影響巨大的幾位糧商之後,京城局勢就穩定了許多,因為房屋坍塌造成無家可歸的慌張在淡化。胤禟的行為讓他們增加了對朝廷的信賴度。

小老百姓有個德行,就算發生再大的地動,無論如何也要將錢財拿走,否則會心塞至死。這個好習慣幫助大多數人帶出屬於自己的金銀錁子和銅板,有了這些,東西照樣買,飯照樣吃,還能去鐵獅子胡同口領救濟。

拿來救濟京城百姓的米糧是胤禟自己出的,他有囤積一些必需品的習慣,畢竟,誰也不會知道你下一刻會遇到什麽事,這樣做有備無患。

胤禟每天布粥一個時辰,每個人能領一碗稀粥一個饃饃,瞧著東西不多,對許多人而言卻是救命的食物。有人叫囂說施粥時間這麽短,純屬作秀;又有人說,這稀粥裏頭連米粒都沒多少,也沒油水,吃了怎麽抵得住;還有人說九阿哥這麽多錢,竟然這樣摳門的……

這樣的言論煽動了一些人,想強搶,就被殺手樓的“賑災志願者”擊斃,連掙紮的餘地都沒有。

“能賺錢那是我們爺的本事,不是開倉放糧的條件。這太平盛世誰會往自家庫房之中囤積太多的糧食?我們爺是臨時買了米來施粥。做這樣的事只是為了幫助百姓們渡過難關,天災之後最重要的是活著,想吃的好你們找錯了地方。路公公就把話放在這裏,我們爺不會小氣到因為這點事故停止施粥,同時,若再有人鬧事,地上這個就是榜樣……”發稀粥發饃饃都是小路子親自監督的,那粥是什麽樣他比誰都清楚,什麽叫米太少?一碗粥裏四分之一都是米這已經超過了京城百姓的平均生活水平。

本來嘛,這碗稀粥就是多餘的,頂飽的還是那粗面饃饃。

九阿哥府施粥還能是此等?

有這麽多米還有個饃饃充饑,雖然每天只發一個時辰,那也不少了,能夠幫助到許多人。稍微有良心的都不會說風涼話,而是心存感激。

京城裏的達官貴人還少了?發善心施粥的也不少,大多沒堅持幾日,更惡心的是他們根本不供應饃饃,每人一碗稀粥,幾絲鹹菜而已。

那才是真正的“稀粥”,一碗水咕咚下去幾乎看不見米的粥。

胤禟這邊救濟工作有序展開,對他的表現,康熙十分滿意,在這樣危急的時刻還特地讚揚了他。這也是施粥者越來越多的原因。九阿哥下了血本讓萬歲爺誇讚,這不單單只是安慰花了大筆銀兩的他,更重要是在提醒眾大臣,這是他希望看到的場面。

聖心所指,朝臣所向。

就算做不到九爺那樣的程度,起碼裝個樣子,被萬歲爺看入眼中。

胤禟的工作完成得太成功,這激發了其他幾位的動力,除了五阿哥胤祺還是老樣子,並沒有十分著急,九門提督、順天府尹就急起來,他們加大了巡查力度,穩住京城的局勢。

地動已經確認是在北直隸發生,當地鐵定是屍橫遍野啥都留不下來,重建工作還是次要的,作為皇帝,康熙最先要保證沒有暴亂發生。

絕不能讓地動威脅到他的皇位。

大學士張英同底下的門生商議過後,拿出一個方案。將事件分為兩種情況考慮,第一種,將地動歸因於天災,同每年都會有的幹旱洪水同樣等級,是自然的狀況,並非老天爺發怒。若能成功,就不能拿第二套說法,若不能,那麽就只能出下下策,為了避免有心人將矛頭對準朝廷,他們必須要為老天爺發怒找個完美的借口,與其等到萬歲爺信任奸臣迫害忠良這樣的謠言出現,不如讓太子做這個替罪羊。

為什麽會地動呢?

這是遲來的懲罰。

懲罰誰呢?

當然就是太子胤礽。

為啥懲罰他?

因為當今聖上壽數未到,他就造反,弒父事小,謀害天子事大。萬歲爺是什麽身份?他受了這樣的委屈竟然沒誅殺逆賊全族,只斬殺了本人而已,妻兒流放。

有學問的就是不一樣,能把這樣胡鬧的說辭編得動人。

有句俗話叫,死貧道不死道友。

聽張英說完,康熙就做出決斷,就按照他們的提議執行,首先還是盡量向洪水之類的天災靠攏,若依然無法平息那就在更惡劣的流言傳出來之前把罪過推到胤礽身上。

也不算是替罪羊,康熙自詡沒做錯什麽,沒準這地動真是廢太子帶來的。

只要做了決定,執行起來就快了,京城裏立刻就有關於地動的傳言。

“九阿哥就這樣慈悲,日日施粥救京城百姓於水火,他不是天生就有這樣的好心腸,而是受萬歲爺影響。當今萬歲爺真的是體恤萬民的好皇帝。滿人入關滅掉大明朝這是不爭的事實,不過……大清朝這幾任皇帝也沒苛待他們,撇開這些天災不論,老百姓的日子過得頗為紅火。”

“康熙爺真是個好皇帝,他如今也是帶頭喝粥,日子沒比大家好多少。”

“再說了,這年朝廷並沒有頒布損百姓利益的法令,這一定是意外,是天災,南邊那些省份每年都會有洪水,這太正常了,地動不也一樣麽?”

“你說這是地龍在翻身,不一樣?你仔細想想,若是地動被理解為地龍翻身,那麽洪水豈不是大地在哭泣?你且想一想哪個性質更嚴重?”

……

這樣想的話,的確是那麽回事,整個四十七年朝堂上都是一潭死水,根本沒有什麽影響許多人利益的決策,在這樣的情況下,地龍竟然翻了身。

那地龍是睡迷糊了吧?

或者,它針對的其實不是當今聖上?

大多數人都相信了第一套說辭,集思廣益的大學士們還沒來得及慶祝初步勝利就有新的流言出來。

“不要被清狗的花言巧語蒙騙,他們占了漢人的大好山河,除了騎射這樣粗魯的事,別的都不會,殘暴不仁連親兒子都能手刃,皇帝當到這份上也叫沒過錯?”

“我們的目標是恢覆大明朝統治!”

“我們要緊緊團結在三太子的周圍。”

聽到這些,別說康熙別說諸位大臣別說九爺……就連身為漢人的元春都驚呆了。她派人去看了雙親那邊的情況,又慰問了大哥,因為都是在布局以及構造上費了許多心思的院子,都很堅韌,沒有出現坍塌的情況。房子沒垮,問題就輕松多了,胤禟派人偷偷松了米糧過去,因為不知道他們原本囤積了多少,他送了三個月的分量。這段時間足以消除地動帶來的惡劣影響。

送糧過去的人也叮囑了王夫人,糧不露白,這些糧食應該是夠了,為了以防萬一,希望他們再去外頭的糧鋪裏買一些。

遇到天災就是這樣,手裏有糧,心裏不慌。

王夫人也不是那麽摳門的,將這批米糧放入倉庫鎖好以後,她拿了幾張銀票帶著府上奴仆拉著車就出了門。從前手裏有錢就存起來,或者拿去賣點能夠升值的東西,屯上一陣子倒賣出去。如今行情不同了,沒見那些個古董字畫鋪子都關了,酒樓更是不做了……京城裏生意最紅火的反而成了糧鋪。只要手中有餘裕,大多數人都去買一點,便是三五斤粗面也好,關鍵時刻救命的。

大家的陣仗都挺大,王夫人買得多,卻沒受到過分關註,回去的路上倒是遇到了幾個地/痞,他們被不知道從哪裏跳出來的俠士打跑了。

總之,賈府這邊有驚無險的將糧食買了回來,整個府上都在高興的時候,賈寶玉大鬧了一場。

地動這麽大的事,他怎麽能丟下林妹妹不管呢?

那麽脆弱的林妹妹,容易受傷的林妹妹。

“不行,我得去接她過來。”

他這樣大反應,邊上的奴才就順勢問了一句:“誰那麽好命竟能令寶二爺親自去接?”

這話簡直太熨帖,賈寶玉笑著答覆說:“當然是我那嬌柔的需要悉心呵護的林妹妹,她在外面出了事可如何是好?還是早點接回來為妙。”

“……”呵呵。

這是所有人的直覺反應,他們簡直想象不出,經歷了這麽多次打擊的賈寶玉怎麽還能堅持。要是那些個反清覆明的都拿出這樣的架勢,恐怕早就成功了。

做奴才的還能攔得住下定決心去作死的主子?

這些個家夥對好眼神,由其中一部分以誇讚的形式迷惑賈寶玉,拖住他的腳步,再偷偷去兩個人,給老爺和夫人報信。北直隸地動帶來的影響太深,京城局勢很不穩定,九爺在信中說,三個月時間任何的問題都會得到解決,不過這期間……恐怕會有許多變故,讓他們盡量不要出門。

只要幹旱上了半年或者發生這種規模的大地動,都會有攪屎棍出來。

天地會這種,打著“拜天拜地拜父母”的幌子,將大明朝統治上升到雙親那樣的高度……他們會放棄這樣的機會?天地會只是造反組織裏頭體系最完備成員最多的一個,還有些什麽白蓮教、五仙教。

雖然是漢人,對於努力了上百年還是沒成功卻依然不放棄反清覆明這個理想的家夥們,王夫人表示恨不能理解。她是個內宅婦人,沒有什麽大志向,首先盼著日子紅火,家中人人都好,其次就盼大清朝的江山穩固。反清覆明要是成功了,元姐兒還不倒血黴?

分家之後,二房能過得好,多半還是九爺的功勞。

身為阿哥卻一點架子也沒有,能夠同老爺以及珠哥兒侃侃而談,隨和極了。這是其一,他為元姐兒做的事真是不少……說實在話,當年聖旨下來,王夫人的確高興,心裏還是有隱憂的,榮國府的牌匾倒是好看,父親死後卻連個頂梁柱也沒有,老大是個凈會揮霍的敗類,至於自家老爺……做學問的態度是極好的,就是效率不夠,學得死板不說,入了朝堂也不懂得變通,好不容易沾女兒的光從六品工部員外郎坐到四品官的位置。卻因為自己不會做人最後也沒守住。

王夫人忙著詛咒反清覆明的蠢/逼,還沒見療效,就聽說寶玉發瘋了,又要去林家鬧場。王夫人險些背過氣去,她是造了什麽孽才生出又不上進又蠢又不知悔改的王八蛋。

如今這節骨眼,京城裏風雨飄搖,家家都閉門謝客,他還要去找林黛玉。王夫人對賈敏很看不上眼,她卻不得不承認,林如海比自家老爺強了一倍不止。

少年時期,賈政和林如海勉強算得上是朋友。

他們來往過一段時間,直到賈政落榜林如海高中探花郎,關系才淡去了。

認識之初,林如海只是一個落魄家族的嫡少爺,他出生在勳爵之家,卻沒能得祖上蔭蔽,依靠著自己才走到今天。同他相比,那時的賈政就耀眼多了,他是榮國公賈代善的次子,就算輪不到他襲爵,身份也不是常人可比。王夫人就是個膚淺的,她沒看到賈家一系列的變故以及兩個男人背後的潛力,她壓根沒考慮林如海,愉快的嫁進榮國府二房。

王夫人進門以後,有一段時日,賈敏和林如海的婚事才定下來,那時科舉考試還沒開鑼。當時很多人反對的,賈敏硬是死心塌地跟著這說不上窮卻也絕對不富有的書生。姑嫂之間的矛盾決定了她們打了無數次嘴仗,看似王夫人贏了,如今方才知曉,是林如海更強。

從探花郎到巡鹽禦史到內閣大學士。

他用了十幾年時間走向輝煌。

讓王夫人欣慰的是,賈敏沒有享福的命,她死得早。

讓她郁悶的是,為娘的死了,還留了個女兒折磨她。

寶玉怎麽就看上這病歪歪的姑娘了?

不,不能讓寶玉出門,京城裏這樣亂,別說順天府,就連九門提督衙門都出動了……寶玉若鬧出什麽事,惹怒了那些因為鎮壓暴動脾氣本就不好的武將,真是誰也救不了。

賈政比王夫人還要早一步動身,他過去的時候賈寶玉還在侃侃而談,一會兒念詩,一會兒當著這麽多人的面說林黛玉的好……賈政的確不是做官的料子,他卻是個克己守禮的人,很有規矩。當眾敗壞內閣學士家千金的閨譽,簡直找死,(╰_╯)#。賈政進去的時候沒幾個人發現,那些傳說中已經被調/教好,絕不會受寶玉迷惑的家夥就好像聽說書一樣,簡直津津有味。

“寶二爺您說仔細些,我想知道《西廂記》講的什麽,林姑娘當真喜歡這個?”

“我聽說她更喜歡唐詩宋詞,話本小說太沒格調。”

“你怎麽知道那是話本小說?喲喲喲,是偷偷看過了?”

“還是說說和林姑娘的相處,真的是兩情相悅嗎?怎麽外面有人說是單方面的死纏爛打?”

……

問題簡直太犀利,險些就把賈寶玉給擺平了,不過你永遠不要低估別人臉皮的厚度,講完西廂故事也罷,賈寶玉還覺得意猶未盡,他再次聲明自己同黛玉之間的關系,絕對是心意相通的情侶!

賈政氣得一佛出竅二佛升天,他拿了個雞毛撣子踩實了步伐黑著臉進屋去。做奴才的都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他們立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跪下給老爺請安順便求原諒。賈政壓根不想搭理這些狗奴才,他拿著雞毛撣子就要往賈寶玉身上抽,這時王夫人進來了。

“這滿地雞毛是怎麽回事?”

“哎喲,屋子裏頭咋那麽多奴才?不在這兒當差的都給我滾回去,別到處游蕩。”

王夫人才剛把瞧熱鬧的奴才打發出去,就聽到兒子的呼救聲,說什麽要死了,要被父親打死了,母親救我……若是從前,沒準就救了,明知道他要做什麽傻子才把人輕松放出門去。王夫人對自家老爺子笑道:“寶玉的事就全權交托給老爺您,我一個內宅婦人做不少什麽。”

這麽識趣一切就好說了,賈政對蠢老婆點點頭,然後拿著雞毛撣子又是一頓抽。

打得差不多了才說:“你這混賬可知道如今的京城是什麽情況,不老實呆在家中非要出去找死,你讓我很難做。雖然總懷疑是不是生的時候搞錯了,事實證明你的確是老夫的兒子,有這層關系在,撒手不管又顯得我很沒責任心……我說,外頭鬧成這樣,你出去不怕被人一斧子劈了頭?”

賈政喜歡裝/逼的性格是改不了的,語言方面倒是幽默了些。

寶玉挨了打,又沒去成,心裏難受極了,他覺得自己得了病。想要知道林妹妹的近況,擔心她忘了那段感情,擔心有人欺負她,擔心她過得不好……賈寶玉趴在床上哎喲連天,他還沒打消偷溜去林府的想法。上次倒在林姑父跟前沒能攻略過去,這是上天給他的劫難,唐僧師徒在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之後就取得了真經,他不取經,娶個媳婦當是沒問題的。

榮國府這邊陰謀與防範措施層出不窮,九阿哥府倒挺安靜,寶寶們已經七八個月大,能爬能翻身。小九小十就像別家娃兒一般,沒看出有什麽不同,至於小八,在聽說康熙四十七年發生了地震,他就覺得信息量太大有些接收不過來。

這明顯不是真正的歷史長河,而是扭曲出來的一段人生。

小八放下了心結,開始努力聽父親用極少的時間說朝政。太子胤礽倒了?八阿哥也沒能翻身?……如今機會最大的是三、四和十四。

說到這個又要提起奪嫡戰中的失敗者——八阿哥胤禩。

地震挽救了他和郭絡羅氏之間的感情,毛氏的確懷著孩子,她也沒在地震中流掉……即便如此,在經歷了命懸一線之後,就算日子苦,郭絡羅氏也不願同八爺分開。

毛氏懷孕?那就讓她懷著。

且不說能不能生兒子,就算能……她那卑賤的身份能自己養?

費心將孩子生出來不就是給旁人做嫁衣。

就算那孩子因為各種原因養在他跟前,活著真是不容易,沒見隔壁弘暉侄兒活到七八歲才死麽?那才叫悲痛。八福晉多有手腕的人,想通了日子就愜意了,她派人遞了個話給胤禩,說自己在也不鬧了,毛氏能懷上那也是命,她認了。與其這樣吵吵鬧鬧,整日不痛快,不如過得開心點。

這當然是場面話了,八福晉不會原諒在她之前生孩子的女人,絕不。

六月過得飛快,眨眼的功夫就搭上了七月份的頭,又是一年一度的鬼月,快到鬼魂們能夠相互串門的日子。別家還在考慮怎麽借賑災之事奠定在萬歲爺心中的好形象,他們壓根想不到,帶頭發善心施粥的九爺根本沒考慮地動這事,而是將精力放在了怎樣同各府鬼魂們愉快的交談。

總覺得會聽到什麽了不起的情報。

總覺得各府的情報都同如今的政局有關。

康熙也從胤祺哪裏得到了一些情報,地震讓八阿哥兩口子破鏡重圓,他們都領會到了生命的貴重,活著才能說更多,死了就什麽也沒有。老八已經是閑散宗室,他的反應還算正常。老三胤祉就有些令人蛋疼了,他努力了快有一年時間,還沒將福音董鄂氏搞死,以這個速度如何趕得上明年的選秀?

因為十四福晉在宮中胡說八道,萬歲爺斥罵了完顏家主,即便如此,他們依然是滿洲卓姓大族,很值得利用的。已經努力了那麽久,從培養感情到將未來談妥,胤祉實在舍不得放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