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秦人移民
關燈
小
中
大
在太後趙姬的配合下,呂不韋提出的捐糧千石者,拜爵一級的政策順利通過並實施。此策不僅能緩解秦國此時因大旱蝗災引發的饑荒,同時更深層層次的是能打擊那些舊貴族。
因為你只要捐糧就能得爵位,這就使得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貴族,商人也能成為貴族。這無疑會提高呂不韋最大的支持群體社會地位的提高,讓他們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不過這樣的政策雖然能夠稍稍緩解饑荒帶來的壓力,可老百姓絕大部分依然無法維持生計,畢竟整個關中平原全部顆粒無收,面對如此大災,那些富商捐出的糧食也是杯水車薪。
面對活不下去的嚴峻現實,關中的百姓紛紛攜家帶口逃出函谷關,來到中原地區。因為他們聽說在魏國和楚國有大善人設置粥棚收留逃難而來的普通百姓。
這是他們瘋狂湧出函谷關的唯一動力,也是他們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如果繼續留在關中大地,迎接他們的命運唯有餓死一途。
當第一批秦國難民來到關外秦楚邊境和秦魏邊境,果然見到有粥棚設置在邊境地區。見到這些秦國難民前來,便有人前來引導和維持秩序,接著便是給難民們施粥。
接著等難民們吃飽以後,便有人員上前來宣傳中華王國的移民優待政策。對於這些已經一無所有的苦哈哈來講,別說到中華王國能夠分到田地,還有半年的口糧提供這樣的條件,就算是說只要去中華王國能夠有一口飯吃,餓不死,他們都願意。
因此,當粥棚的維持秩序的人員向難民們一介紹中華王國的移民優待政策後,難民們便紛紛上前報名,在貸款合同上簽字畫押。
接著已簽定貸款合同的難民被分批送上馬車運往中華王國。原本關中大地上因此次大旱和蝗災造成的餓殍遍野的情況並未出現,因為大部分真正赤貧如洗的窮困百姓已經逃難到關外,搭上了前往中華王國的馬車。
他們憧憬著在中華王國開始新的生活。這些忍耐力超強,極耐苦戰的關中百姓就這樣踏上了全新的旅程,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
這些秦人難民抵達中華王國後,被分批送往王國的各個地方,特別是王國新領土廣東郡和廣西郡。那裏有大片良田沃土等待著他們去開發。
經過三個多月的不斷輸送秦人難民到中華王國,總共約十萬戶移民到中華王國,差不多50萬人。這些秦人來到中華王國後,迅速融入到中華王國的建設浪潮中,他們在各地官員的組織下,建村莊,挖溝渠,修築道路,開礦山,墾荒地。到處都有吃苦耐勞的秦人的身影。
秦人守紀律,官員下達的命令全都一絲不茍的完成,這些秦人的到來,深刻的影響著原本這些地方土著百姓的生產和生活習慣,讓他們相對懶散的風氣大為改變。
而這些新移民因為嘗到過食不果腹的那種痛苦,因此對於如今的新生活感到分外珍惜,因此也對給予他們如今生活的大王姬天賜充滿感激,對中華王國充滿歸屬感。
中華王國實施的新移民計劃和偷渡組織扶持計劃,一經推出便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如今這種有組織的移民行動在各諸侯國民間有序的進行著,來自各國的移民數量穩步增加,中華王國依賴於高產水稻的加持,以及一直以來從周邊各國購買糧食,使得即使面對這樣大量難民湧入,糧食依然可以滿足需求。
金陵城降下了今年的第一場雪,雪花紛紛揚揚從天空中飄然落下。孩子們開心的奔跑追逐著,在雪中盡情玩耍。
田邊蹲著的老農望著天空中飄下的雪花落到田地裏,漸漸為剛剛露出一抹綠色的麥苗覆蓋上白色的被子,老農蒼老的溝壑縱橫的臉上露出會心的微笑,因為他知道這一場大雪預示著來年會有一個好收成。
對於農民來講,沒有什麽比這能夠讓他更開心的事了。
而在五嶺山脈以南的廣東郡和廣西郡此時卻是另一番景象。水田的晚稻剛剛收割完畢,此時大家都趁著這農閑時間搶挖溝渠等灌溉設施,為來年春種做好準備。旱田則和金陵差不多,已經種下了小麥,只不過相比金陵種的時間晚一些,此時麥苗才剛剛冒出個頭來。
短短幾個月時間,在廣袤的廣東郡和廣西郡的土地上便拔地而起了一座座村落。這些村民都是來自各諸侯國的百姓,當然也有聚族而居的土著居民。
這些新起的村落有一個最大的特點便是建築都是用燒制的磚塊和瓦片,加上黏合劑水泥修建而成。這些房屋堅固耐用,且整潔美觀。
“要致富先修路”這一條由大王姬天賜親自提出的口號如今早已成為了中華王國的國民信奉的至理名言。
由工部尚書親自指揮修建的大庾嶺通道如今已工程過半,預計明年便可徹底貫通。而在廣東郡如今主要城市之間的馳道也在全力修築中,韶關到雄州的道路也進入了最後的攻堅階段。
廣西郡連同廣東郡的馳道如今也正在全力修築中,預計一年以後就能全線貫通,那時整個嶺南將與王國其他領土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而工部郎中鄭國在考察了廣西和廣東兩郡後,認為貫通兩郡的西江乃是一天然的水上運輸通道,只要在西江一些河道狹窄,水流湍急處加以拓寬河道,從廣西郡運輸物品到廣東郡將大大節省成本。
他的這一提議得到了姬天賜的認可,甚至姬天賜還鼓勵他大膽施為,不妨可將兩郡的水道進行統一規劃,將一些相鄰的河道進行人工挖掘貫通,使得兩郡的水上交通更加便利。
得到了大王的肯定和鼓勵,鄭國更是幹勁十足,腳步踏遍了廣東和廣西兩郡的河流流經區域。最後在西江和北江兩江之間組織人力挖掘河道,最終將兩條河流連通在一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因為你只要捐糧就能得爵位,這就使得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貴族,商人也能成為貴族。這無疑會提高呂不韋最大的支持群體社會地位的提高,讓他們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不過這樣的政策雖然能夠稍稍緩解饑荒帶來的壓力,可老百姓絕大部分依然無法維持生計,畢竟整個關中平原全部顆粒無收,面對如此大災,那些富商捐出的糧食也是杯水車薪。
面對活不下去的嚴峻現實,關中的百姓紛紛攜家帶口逃出函谷關,來到中原地區。因為他們聽說在魏國和楚國有大善人設置粥棚收留逃難而來的普通百姓。
這是他們瘋狂湧出函谷關的唯一動力,也是他們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如果繼續留在關中大地,迎接他們的命運唯有餓死一途。
當第一批秦國難民來到關外秦楚邊境和秦魏邊境,果然見到有粥棚設置在邊境地區。見到這些秦國難民前來,便有人前來引導和維持秩序,接著便是給難民們施粥。
接著等難民們吃飽以後,便有人員上前來宣傳中華王國的移民優待政策。對於這些已經一無所有的苦哈哈來講,別說到中華王國能夠分到田地,還有半年的口糧提供這樣的條件,就算是說只要去中華王國能夠有一口飯吃,餓不死,他們都願意。
因此,當粥棚的維持秩序的人員向難民們一介紹中華王國的移民優待政策後,難民們便紛紛上前報名,在貸款合同上簽字畫押。
接著已簽定貸款合同的難民被分批送上馬車運往中華王國。原本關中大地上因此次大旱和蝗災造成的餓殍遍野的情況並未出現,因為大部分真正赤貧如洗的窮困百姓已經逃難到關外,搭上了前往中華王國的馬車。
他們憧憬著在中華王國開始新的生活。這些忍耐力超強,極耐苦戰的關中百姓就這樣踏上了全新的旅程,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
這些秦人難民抵達中華王國後,被分批送往王國的各個地方,特別是王國新領土廣東郡和廣西郡。那裏有大片良田沃土等待著他們去開發。
經過三個多月的不斷輸送秦人難民到中華王國,總共約十萬戶移民到中華王國,差不多50萬人。這些秦人來到中華王國後,迅速融入到中華王國的建設浪潮中,他們在各地官員的組織下,建村莊,挖溝渠,修築道路,開礦山,墾荒地。到處都有吃苦耐勞的秦人的身影。
秦人守紀律,官員下達的命令全都一絲不茍的完成,這些秦人的到來,深刻的影響著原本這些地方土著百姓的生產和生活習慣,讓他們相對懶散的風氣大為改變。
而這些新移民因為嘗到過食不果腹的那種痛苦,因此對於如今的新生活感到分外珍惜,因此也對給予他們如今生活的大王姬天賜充滿感激,對中華王國充滿歸屬感。
中華王國實施的新移民計劃和偷渡組織扶持計劃,一經推出便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如今這種有組織的移民行動在各諸侯國民間有序的進行著,來自各國的移民數量穩步增加,中華王國依賴於高產水稻的加持,以及一直以來從周邊各國購買糧食,使得即使面對這樣大量難民湧入,糧食依然可以滿足需求。
金陵城降下了今年的第一場雪,雪花紛紛揚揚從天空中飄然落下。孩子們開心的奔跑追逐著,在雪中盡情玩耍。
田邊蹲著的老農望著天空中飄下的雪花落到田地裏,漸漸為剛剛露出一抹綠色的麥苗覆蓋上白色的被子,老農蒼老的溝壑縱橫的臉上露出會心的微笑,因為他知道這一場大雪預示著來年會有一個好收成。
對於農民來講,沒有什麽比這能夠讓他更開心的事了。
而在五嶺山脈以南的廣東郡和廣西郡此時卻是另一番景象。水田的晚稻剛剛收割完畢,此時大家都趁著這農閑時間搶挖溝渠等灌溉設施,為來年春種做好準備。旱田則和金陵差不多,已經種下了小麥,只不過相比金陵種的時間晚一些,此時麥苗才剛剛冒出個頭來。
短短幾個月時間,在廣袤的廣東郡和廣西郡的土地上便拔地而起了一座座村落。這些村民都是來自各諸侯國的百姓,當然也有聚族而居的土著居民。
這些新起的村落有一個最大的特點便是建築都是用燒制的磚塊和瓦片,加上黏合劑水泥修建而成。這些房屋堅固耐用,且整潔美觀。
“要致富先修路”這一條由大王姬天賜親自提出的口號如今早已成為了中華王國的國民信奉的至理名言。
由工部尚書親自指揮修建的大庾嶺通道如今已工程過半,預計明年便可徹底貫通。而在廣東郡如今主要城市之間的馳道也在全力修築中,韶關到雄州的道路也進入了最後的攻堅階段。
廣西郡連同廣東郡的馳道如今也正在全力修築中,預計一年以後就能全線貫通,那時整個嶺南將與王國其他領土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而工部郎中鄭國在考察了廣西和廣東兩郡後,認為貫通兩郡的西江乃是一天然的水上運輸通道,只要在西江一些河道狹窄,水流湍急處加以拓寬河道,從廣西郡運輸物品到廣東郡將大大節省成本。
他的這一提議得到了姬天賜的認可,甚至姬天賜還鼓勵他大膽施為,不妨可將兩郡的水道進行統一規劃,將一些相鄰的河道進行人工挖掘貫通,使得兩郡的水上交通更加便利。
得到了大王的肯定和鼓勵,鄭國更是幹勁十足,腳步踏遍了廣東和廣西兩郡的河流流經區域。最後在西江和北江兩江之間組織人力挖掘河道,最終將兩條河流連通在一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